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1

1 “前置资源”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特点

面广量多。人教版思想政治新教材中,“前置资源”面广量多,4门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内均有分布,其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分别占据94、83、115、94处,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还有77处。不仅如此,463处“前置资源”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多以事例、论述或引用、图表、漫画,镜头或不同观点的形式呈现,且不同教材“前置资源”的内容呈现方式也略有侧重,如《生活与哲学》以“事例、论述或引用”为主,而漫画则更好地体现了《文化生活》的文化特色。特点如下:

以问题为中心。“前置资源”从结构上看就是一道道由多样化的典型材料和问题紧密结合的试题,其特点是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思考、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强化巩固知识。

以生活为基础。“前置资源”突出体现了“关注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资源的配置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取材和设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前置资源”绝大部分都置于教材主干知识点之前,让学生从生活的材料中走来,带着疑问学习、探究材料中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指导生活。编者独具匠心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前置资源”在政治课中的主要功能

知识生成。新教材在给予学生知识时,并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主要通过“前置资源”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结合课本寻求答案,联系生活寻找事例,运用知识剖析案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去判断、去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中领悟思想政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引导思维。图文并茂的背景材料,极大限度地诱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作好铺垫,以镜头再现形式展示的一组现实生活场景,能引起学生共鸣;就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看法,引起学生的观点碰撞,激发辩证思维……,这样的设计编排克服了传统教材注重系统化知识堆积的枯燥单调,把整个正文连贯成一个有序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乐于接受。

提高能力。如“前置资源”中有一定数量的漫画,这些漫画集启发性、趣味性、警示性、知识性于一体,创造性地利用这些漫画资源,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仔细的观察,体会漫画意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发现漫画背后不易察觉的意蕴,体会开动脑筋带来的乐趣;还有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可以使思路在争论中明朗,共识在交流中形成,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了创新精神。

此外,“前置资源”还有启发功能、服务功能和探究功能等。

3 “前置资源”的选择性利用

教师在课堂上全部解决面广量大的教材“前置资源”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教学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不需要。这就决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力水平,依据资源本身可开发的程度以及教学过程的连贯性进行取舍,精心设计精选的资源用在哪里?怎么用?讲解到什么程度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

有所为,即教师要充分运用“前置资源”内的背景材料。“前景资源”是教材编者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精心选取的,在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与背景材料的结合上是非常紧密的,前者因后者而活,后者因前者而贵,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论证。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前置资源”,遵循背景材料――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背景材料的路径用“前置资源”教,通过“导学案”、投影或PowerPoint等形式呈现背景材料,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寻其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然后再“回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背景材料,在体验的过程中巩固、强化和活化知识。

有所不为。这是针对“前置资源”中背景材料后面的问题而言的。“前置资源”中问题根据能力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了解类”、“理解类”和“运用类”。“有所不为”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学的结果对上述三类问题作出评估,力争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暂时也不会的难题不讲。从我们教学的实践来看,一般“了解类”的全部和“理解类”的部分试题属于此列。如《经济生活》P11页“前置资源”中抛出4个镜头后设置了两个问题“你还能举出其他价格变化的例子吗?”、“导致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这两个“了解类”的问题学生只要概括4个镜头,结合下面的教材知识就可以回答。教师不必在此浪费时间去组织学生研究,以便节省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支架搭建;学导式;操作系统 ;引导;主体

一、引言

1.1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最底层系统软件。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习操作系统可为学生较全面的建立起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本课程从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等角度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实现机制和基本算法等。并结合目前的典型操作系统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课程中有许多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其特点是理论知识多,概念性强,涉及相关课程多,抽象,枯燥,难学。

1.2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学生感觉只要会用操作系统就行,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好象用处不大。这就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学生从心理上对该课程并不是很重视,学生学习就没有动力。同时,操作系统原理与硬件关系较大,在实验中,实现易于操作和理解的系统化的实验体系较难,教学方法单一,一般的操作系统教材大多是以抽象的原理叙述为主,理论往往与实际应用融通不够,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讲解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点的串联和实例化的讲解,使得学生学完操作系统课程后,无法把所学知识与目前常用操作系统联系起来,更无从实现操作系统的功能了。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和师生的交流中,普遍反映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难教也难学,枯燥而繁杂的理论,往往又不能真正应用于操作系统的现实中,纯粹是各种原理和算法的罗列,教与学两方面都觉乏味。特别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了较大发展,必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而高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机实验等环节上都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再加上课程自身的原因和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因此对《操作系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人通过十多年对《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按照学生的智力,为学生建立理解问题的构架——>组成知识的概念框架——>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支架教学、问题教学和学导式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2.1搭建操作系统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但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人结合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经过长期教学实施和研究的积累,建立“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的教学讲授模式。逐步形成了卓有特色和成效的创新人才教学方法,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实施管理体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1、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法的定义也很多。目前,比较有影响、流行的定义源自于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要先分解学习任务,以便于把学生引入更深入的理解。[2]”支架式教学法认为恰当的教学应该从教师的外部辅导到学生的自我内化这一次序进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的一个教学过程,学生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的控制权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自我学习的方法。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哪种支架教学法,应该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按“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支架,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也就是进入支架的某个层次,再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从而确定与概念相关的各种属性,掌握当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学导式教学法突出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思想。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学导式教学模式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也把学好这门课的责任交给了他们。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学导式教学法突出学在导前,先学后教,让学生“学”在前面,积极进行“自学和解疑”,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去主动获取未知的知识[3]。#p#分页标题#e#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是支架式教学和学导式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结合。教师需要在课前明确教学主题的目的和重点难点,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知识层次,为学生搭建有效学习的支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2、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研究小组成员结合教学实践,在十多年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改革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讲授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教学中,将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的系列内容搭建成一个个支架,让学生首先体验学习主题的任务情景,并产生任务意识,以“疑“为主轴,学为主体,探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也可以“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或者进行探索与研究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培养、锻炼、提高学生“自主、协作及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4]。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运用为学生的有效探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形成对事物的概念框架;学导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导式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运用知识,还要会动手、动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具体教学中,还设计并实施了“问题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互动”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实践教学,形成一套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2.2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按照学生的智力,为学生建立理解问题的构架——>组成知识的概念框架——>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方法”展开教学内容,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

在操作系统课程里,应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搭建不同类型的支架,然后教师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最后归纳总结,完成整堂课程的教学,譬如:在讲解进程同步问题时,应搭建一个案例支架,以病人去医院看病为例,看病过程可以看成是两个活动:化验活动和诊断活动,这两个活动就是两个进程,化验单和化验结果类似与进程同步问题中的信号量。在讲解进程调度算法时,也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在车站排队等搭建案例支架;又譬如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进程”、 “线程”、 “紧凑技术”等很多概念和技术的引入都有它的原因,在讲解这些概念时可以搭建问题支架: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概念和技术?他们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后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新问题?在这种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这样我们对任何一个概念的讲解和任何一种技术的引进,都努力去搭建问题支架。有问题的提出,就有引发思考和争论,就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课堂气氛,也就不再感觉操作系统“枯燥和乏味”了。这样就把抽象难懂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 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感觉课堂讲授有趣味。因此把“问题”引用到学导式教学中,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三、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实现

3.1要把握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是以“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教材的,通过多年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该课程学中应注重把握操作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典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 单道与多道、并发与并行、同步与互斥、设备缓冲等概念的理解与区别;进程同步与互斥中的信号量机制、进程调度等算法的理解;存储管理的原理与算法、虚存、页面置换等算法的理解;磁盘调度等算法的理解与实现、中断/异常处理过程、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文件存储、访问权限等等。把握了这些重点和难点,就能抓住操作系统课程的精髓。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组织方面,教师通过教学研讨教学主题的重点、难点给学生精心设计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支架,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在引导学生思考、答疑、解疑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实施调整引导策略、更新教学手段,并辅以分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施方面,对于概念通过建立概念框架、结合实际操作系统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对于各种算法,则通过案例支架、图表支架等,直观地讲述算法的原理和流程,同时通过多种算法的比较获得更好的讲解效果。

3.2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堂知识结构。

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操作系统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便决定了操作系统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彼此间教学内容的重叠性。另外,就操作系统教材本身,好多章节中的内容相互重复,譬如:在进程调度算法中的FCFS算法和FPF算法,在设备分配算法中也有FCFS算法和FPF 算法,基本缺页置换中的LRU算法和LFU算法,页式虚拟存储中也有LRU算法和LFU算法,这部分内容相同,前面讲过,后面可一带而过。又因教材中的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也可一带而过,而那些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培养能力的部分,应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直到学生满足为止。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熟悉教材各部分的内容,避免有的知识点重复多次的被讲解,教材中许多知识的呈现都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备课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取舍,力求实用化,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力训练素材和具有思维价值的材料,及时添加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堂知识结构,再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合理组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p#分页标题#e#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安排了“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知识竞赛、创新训练的实验教学链,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安排分工等。由于没有标准的和现成的答案,学生在实验前要自己查找资料,设计方案,交流讨论。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操作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体验操作系统的抽象思维方法,培养规范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操作系统课作为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堂理论教学环节相对成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完成所有实验,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做实验,我们应该改变这个现状。

在操作系统实验中,设置面向实际应用的操作系统实验,使学生掌握针对实际应用的系统,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授原理和实验中,因 Linux操作系统源码公开,应用广泛,而且还是免费的,故引入Linux操作系统作为实例,加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改革的难点主要包括学生实验课题、内容及要求的确立和操作系统综合模块化实验开发平台的建设等两方面。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以“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四个方面来展开。在今后的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可考虑引入进程与线程的实现、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实验项目。教师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学与操作系统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内容融合到操作系统教学中,不断更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知识竞赛+创新训练”的完整的实践教学链。学生可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建立操作系统案例库,优秀作品可选入案例库,供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和不断改进,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基本方法,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探索,在经历创新的艰辛中体验创新的乐趣。

四、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先后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2008级全体学生中以及在应用技术专业200生中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中得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搭建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的平台,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分析难点重点得出结论最后归纳总结的方法,这种交互方式,学生非常乐于接受,使学生不再感觉操作系统课程抽象、难懂、枯燥,而是觉得有问题可以探讨,分析和解决,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感觉课堂讲授有趣味。

2.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和实现机制,并结合目前的典型操作系统(以Linux操作系统为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3.注重能力的培育。

通过搭建支架,引导学生思考、精心构造涉及现代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和面向应用的创新型课程设计,精心选取实际操作系统环境。学生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激发创造性,提高学生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操作系统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而且,学生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全面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基于支架搭建的学导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原理性比较强的课程,老师应能以多元化,多层次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对于该课程,学生能按自身学习基础,兴趣及认知风格来自主学习,,实现互动学习,主动学习。

对“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模式理论的探讨,还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地论证和改进。还应完善教学网站,建立操作系统试题库,开发该科目的在线考试系统。教育在发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在个改变。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不断地研究,我们的教学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汤子赢.计算机操作系统[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64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3

老师一进教室不应该立刻侃侃而谈,不知学生在不在听,只管自己讲,也不注意学生有什么反应,所以要让学生来听你的课,一进教室在讲台上立定,目光循视全体学生一遍,确定学生都进入角色了才可以开始讲。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3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a)

本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听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初一学生比校难理解,通过演示创设情景把题目改为木散为器,帛裁成衣较易理解)其实也比较容易,指是将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全新的形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步骤却是现代图案设计中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叫变异过程,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b)

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第一章"人类生活需要美的装点--基础图案"中学习图案设计的一个重点,从第一课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欣赏,到第二课图案设计的基础点、线、面的构成,再从点、线、面的构成原理转入本课内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结合后面的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原理,为最后的"写生、变化与构成"图案设计作铺垫。(形成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学习图案设计过程。)

c)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割和构成的概念,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先临摹,再通过分割与构成独立完成一张作品。

d)

至开本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分割与构成",以及它在图案设计中的意义。②通过"分割与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成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案的装饰美的审美能力。

e) 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最能体现课题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分割与构成的规律,为构成图案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分割。

教学难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

二、 说教法、学法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心理刚开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维习惯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再现。而且对图案在头脑中还没有正真形成图案设计过程的观念。为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到创造思维的跃进,尝试着用分割与构成的创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创造过程的甘苦。

为了使学生激起更大的兴趣与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既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脑),构成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

根据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教学法:

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在导课的时候创设"桌面整理"的活动,看谁分块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观又便于使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割与构成的观念。

2、 观察、发现法

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象科学家那样探索发现真理的滋味。让学生观察"花瓶与人头"的图案画,使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画面,激发学生进行分割练习的欲望。

3、 演示、练习法

这是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图案分割构成,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构成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抄袭教师的想法,给学生建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用实际,先选定要构成什么图案,再划分为几块,概括成几个几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 说教学过程

本节有三个一开始导入和中间讲解

(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师生问好后,教师巡视学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书、作业本、文具盒、尺、笔、圆规等用具,让学生在再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洁、美观,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学生怎么布置这个桌面。(学生准备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这是桌面的分块与布置,再结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课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与缝纫。

同时板书:木散为器 帛裁成衣 (5分钟)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割与构成。

板书:--形块的分割与构成

1、请学生先自己来说说什么是分割,(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分割是将一个形分成若干等分;结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内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间分割,关键是怎么分,)分为随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范画讲解,分割成自然形、几何图形。)相对应的还有规则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刚才作的练习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2、 构成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指将各分散的元素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形态。

把这两个的步骤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中的过程被称为是变异过程,它是现代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板书:分割与构成指将原来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新的形态。

3、出示几个简单的构成图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得出它们的构成方式:

① 衔接的构成方式,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单元形左右或上下相接。

② 重叠的构成方式。

③ 减缺的构成方式。

④ 错位的构成方式。

⑤ 转换的构成方式。

⑥ 渐变的构成方式。

⑦ 分离的构成方式。

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创造思维,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全新的一幅构成力案,采用剪裁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眼、脑相协调并用。

教师以课堂直接示范:

1、先让大家来回忆一下牛的头部大致有几个部分,角、眼等。再进行简化为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有计划的在一张方

块的纸上表示 出来,教师示范在纸上画出牛头的几个部分的几何图形,然后直接剪裁,最后构成一幅完整的牛头的形象。 2、其次出示知了和狗的头部图案,教师要强调的是:先确定好你所要构面的是什么图案,再在纸上进行有规律的,合理的分割:"要根据图案的需要进行有目的地分割"。

3、通过教师的演示,范画的出示:打开学生的创作天地,都事先定好了图案,鱼、树、狮子、小丑,再确定为几个体块,概括成几个图形,合理的分布到一张纸上,这有一定的难度。

4、之后教师给学生总结分割的几种方法:

① 两等形分割,产生正负形。

② 多等形分割,产生对称群。

③ 不等形分割,组成意象形。

木散为器 帛裁成衣

自由分割--自然形、几何形

1、分割 规律分割 + 功能分割

2、构成--重新组合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知识网络 意义 策略 课程资源统整 思维导图 过程评价

一、构建知识网络的意义

思想品德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在引导考生表达应有的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州市近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比较灵活,能力倾向比较明显。即便是对第I卷(闭卷部分)的选择题的考查,虽然都是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结论为主,但并不是简单的再现和再认,而是强调解释和转换等理解能力,即强调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有意义的记忆),对所学的知识的初步区分和解释能力,以及在这一情景下应该具备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积极的实践,而这种实践应该是建立在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指导基础上的实践。知识网络(图)就是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引导学生按照整体论、系统论的原理把原有的知识进行组织,编织成网,形成准确、清晰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统一。因此,通过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架构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论、基本观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除了应注意知识的情景化,把观点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明白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其本质性含义(但要避免纯知识性的补充和扩展)外,还应该在教学的合作探究、复习归纳、总结提升等环节中巧妙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调对学生自主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使其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融为一体。建立并运用知识网络图的过程,就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分析、归纳、概括后达到同化、吸收,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并进行存贮记忆的过程,而这正是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

构建知识网络,对学生而言,能促进思维的训练、培养和知行的合一,保证其有意义地学习。对教师而言,有助于实现教师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推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和创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策略

(一)在课程资源统整中构建知识网络

课程统整就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构建知识网络强调通过合理的设计,把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相关的社会问题、学科知识、能力统整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遵循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2012年版),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国内外最新的时政热点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本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据此构建知识网络。以下为我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统整指南》的第一知识板块内容:

2.8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2.9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3.3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2.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2.5.1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九年级第一知识板块为例,学生在课程资源统整中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人教版第3课)如下:

(二)在画思维导图中构建知识网络

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而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使用视觉感官进行学习,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在复习课上,我尝试通过板书或借助实物投影仪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画思维导图。最初是有意识的示范,帮扶着学生走,然后过渡到简单地概括各知识点间横向、纵向的逻辑关系,安排学生小组互助或自主探究,归纳整理知识,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以下是学生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的知识网络图(人教版九年级第7课):

以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不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知识体系由大到小,知识内容由略到详的原则进行构建,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大脑的潜能。

以画思维导图方式呈现知识的结构可以使我们把零碎的、松散的、孤立的、片面的、支离破碎的知识系统化。自主构建知识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探究、主动联接、主动创造的过程,不但能使学习者更牢靠、更事半功倍的掌握知识,明白知识是怎样一个系统,而且能使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融会贯通起来,转化为自我知识归纳能力的提升。下图是学生画完思维导图后,经二次加工整理出的知识系统图(人教版九年级第5、第8课):

初三政治第五第八课知识结构图表

(三)在过程评价中构建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自主知识归纳能力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遵循的依然是“情境创设问题提出师生探究知识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示范引领必须及时到位,着力点依然是:通过巧妙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要在知识重点、难点、盲点和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焦点上做文章来探索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实现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但是,归根到底,学生的参与和接纳,孩子们小组互助以及自主探究的效果才是他们能力提升的关键,为此,我特别关注过程性的评价。

1.建立和不断完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构建知识网络,学习者经历的是“个人自学组内交流代表展示组际质疑教师点拨总结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搭配组建学习小组,给每个组员做好分工,定好职责,通过课前培训让学生自觉遵循“以文本为平台,生生、师生互动,在体验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的课堂合作原则,通过小组全体组员捆绑评价来保障每一个学习者在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亲历交流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个学习者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促进学习者的想法、观点得到最大限度的阐发和尊重,我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将“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结合起来,强化和加深规则意识。

以下为我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中使用的评价表:

1.建立促进自主探究的有效机制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欲望,我根据学生构建好的知识网络内容,选用历年的中考真题或广州各区的中考模拟题设计安排及时的检测,让学生明显感觉运用知识网络图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是可信而且明显的,在这种检测机制下,学生尝到了甜头,通过自主探究构建知识网络的潜能被逐步唤醒,欲望逐步被生成。而我也惊喜地发现,学生从简单地模仿学习教师做的知识结构图到自己动手发挥想象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知识网络的设计和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归纳、概括、整理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效果出来了,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实现了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向谊、张才龙:“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08,05:65-66

[2]黄宪、张云平等:《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评价标准》(思想品德)2012年6月

[3]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张云平等:《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2012年12月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77―01

学案导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出问题

这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实施的前提和条件。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熟悉内容,在自学过程中,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大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但要做获取现成知识的“收获者”,而且要做主动参与知识的“生产者”,使其聪明才智得以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学习、钻研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学会以为指导,对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历史事件,主观片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索,发挥创见,大胆“求异”。这样,所发现、提出的问题才具有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分析问题

这是学案导学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发现、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创设特定问题的情境,形成种种假设。教师也必须设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理解。学生只有在拥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后,才能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对俾斯麦的评价,就必须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比较,去分析,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肯定他领导统一德国,顺应时展与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联盟,促进经济上的繁荣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他坚持以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对德国以后的历史发展所造成的巨大消极影响,与玩弄“鞭子加糖果”的政策,颁布主义“非常法”,成为德国工人运动死敌的事实。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就为最后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物理化学;教学模式;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3-02

物理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在应用化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制药工程、林产化工、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物理学与化学最早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被称为“化学的灵魂”。该课程不仅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掌握科学方法论。然而众所周知,物理化学是化学课程中基础的基础,较抽象,教学有一定难度。农林院校的学生对这门课更是望而生畏,因此,我们应让基本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以此提高创新能力。因此,近年来,我们结合农林院校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始终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提出了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教学内容比制作PPT课件更重要,不应让“死”的公式和概念充斥课堂,而应让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实例中展现其活力,培育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做到“传统物理化学”与“应用物理化学”的有机统一。在对各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将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查阅大量物理化学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实例,如将热化学、多组分体系热力学、相平衡、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增加反映学科前沿与研究热点的专题内容,并根据专业方向进行专题辅导。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物理化学是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时数较多,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应该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其专业特色又偏重于“应用”二字,所以在做好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重点介绍传统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专业之间结合所派生出的一些交叉学科及其应用,如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化学、土壤物理化学等;同时举一些“闪光点”说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现代技术中

发挥的巨大作用,如物理化学在合成化学和新材料的制备、现代分离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现代技术中的作用;同样,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物理化学原理也无处不在,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的大面积冻雨灾害的冻雨形成的原理,人体肾功能即反渗透功能,人工降雨、洗涤、矿物浮选、纺织品印染的渗透、油田的二次采油等原理,结合这些“小问题”可以使书本上的理论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培养学生的物理化学视角。对于生物类和制药学等专业,在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应用为教学重点,如现代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学科交叉与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在21世纪已经成为热门研究内容的生物热力学、生物电化学,药物及材料分子设计方法简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微乳液的应用等。对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以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为教学侧重点,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如何解决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如讲授相平衡知识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超临界流体在废弃物的合理利用问题、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问题等的应用及进展;吸附剂和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电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电有机合成、纳米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等。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专业,介绍食品科学中的物理化学方法,如热分析在测定食品热值中的应用,化学动力学在食品保鲜保质期测定方面的应用,胶体化学原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等等。

二、与专业结合的绿色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课程三段式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具体验证与应用。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又分三个教学层次来进行,即实验技术讲座、基础理论验证性实验和运用物理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验三部分。在实验技术讲座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时不同,安排8个或10个涉及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各方面理论知识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同时注重实验过程的绿色化,如凝固点降低实验中的苯和萘更换为水和尿素,双液系中的苯更换为环己烷,溶胶性质中的三硫化二砷负胶更换为粘土。在验证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条件、不同专业、不同实验学时数,选取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研究性、应用性实验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化学课程学习及查阅文献资料获得的知识,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如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结合每位教师的科研工作,提出了与生产相关的4个综合性实验项目:果醋总酸度的测定、果胶酶对果汁黏度的影响、维生素C氧化速率的测定和大孔树脂对色素吸附速率测定;对于资源环境科学及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合环境问题,提出了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和活性炭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测定实验项目。另外对于同一实验,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与其专业相关的不同实验材料,如电导滴定实验,对葡萄酒专业,让学生测定葡萄酒的总酸度;而对食品类专业,测定食醋的总酸度;对于资源环境专业,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及不同水体的电导率,这些实验内容同样体现了绿色化的内涵,而且实验内容也趣味化。

三、教学方法中突显物理化学在各专业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改革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本质上理解化学变化,从理论上解释化学现象,在实践中利用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三段式”教学方法为基础,围绕创新教育的战略,研究“问题教学+参与式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创新教育。

(一)课堂教学

以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涉及领域广,很多学生在课后感慨物理化学非常重要,但不知道怎么用。为此,我们采用“问题教学法”,围绕物理化学的知识模块,在引导学生发现各种问题的前提下,传授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物理化学知识围绕实际问题而展开,使问题不仅成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成为学生期盼、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打破物理化学枯燥、沉闷的传统教学方法,实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尝试开放式教学内容,对一些易懂的章节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写教案,学生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同时开展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参与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生讨论

胡英院士指出“物理化学教学方法要做大改革。要以自学为主,讲课首先介绍框架结构,重点讲授难点和进展,并开展课堂讨论”。因此,在农林院校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增加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机会,加强习题课和讨论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中,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对于不同专业,在教学进程表中提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吸附作用原理及表面活性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等专题讨论题目;对于生物类专业,提出“熵与生命”等专题讨论题目,让学生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比较与分析,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加以筛选,从中发现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把理论搞清楚。最后再给学生作出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学生讨论,这对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践效果

通过近几年对物理化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0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SDS淋洗溶液前处理方法研究”,2012年申请到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微电极阵列表面的羧基功能化及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2013年申请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不锈钢微电极阵列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及“利用废弃木料制备大孔容活性炭”。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模式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学习,然后从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能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林科学的研究中;有利于学生认识、阐明和解决某些物理化学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这一新模式在高等农林院校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