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1

一、分析结题条件

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条件主要包括:(1)活动课题的目的要求是不是全部达到;(2)活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各方面的工作、活动是否全部落实;(3)活动课题研究的成果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4)活动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是否齐全。

二、结题组成员的组成和作用

结题组由以下成员组成:结题组组长,指导教师,专业教师,学生等。结题组成员的作用是听取结题汇报,审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性成果材料,审阅学生的结题报告,并针对该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如对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实施方案、可能的结论等提出问题),最后点评,得出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意见

三、结题的程序及实施过程

(1)学生根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撰写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作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含有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主要结论(或作品),并有引文注释;②概述课题研究价值、课题创新点及先进性、课题研究不足及改进思路;③概述课题研究收获、感悟、反思;④列示课题(参考文献)。(2)申请结题。结题现场要求参与本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参加。(3)在结题会上,活动课题负责人向结题组汇报结题报告(还可以进行成果展示)。(4)结题组成员听取汇报,审阅过程性成果材料和结题报告,并进行提问,由活动负责人或成员答辩,形成结题组成员与参与活动成员问答互动,相互交流沟通。(5)结题组成员点评,得出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意见。

四、结题成果的表达方式

成果的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外,还可以采取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等方式,同时还应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答辩。旨在反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和结果,并最终通过结题报告形式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水平。

五、在研究性学习结题中的指导策略

1.科研方法的指导

结题阶段和课题实施阶段所用的科研方法有着一定的差异,课题实施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实验、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全面收集信息,而结题中更多地要用数据处理、统计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给予学生这方面的指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结题中的分析论证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如果论证所得到的结论与课题研究的假设不一致,或社会调查所得的分析结果与课题研究预设的观点相冲突,那么不能为了印证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而随意修改原始材料。

2.思维方法的指导

(1)由表及里,寻根探底。即从具体生动的内容中找出其中本质性的东西,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2)由此及彼,类比推理。即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不同事物间的共性和差异。(3)联系实际,巧设情境。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去拨动学生的思维弦脉。

3.学习形式的指导

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先对材料进行独立分析、推理、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强化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精神。这既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又是研究性学习的需要。不仅课题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跨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求从他人那里借鉴较好的科研方法。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2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网络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是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异步性、交互性、信息量大等优势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们可能这样定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

1.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有理论―实践模式、问题探讨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三种。本文要讨论的是课题研究模式,即选择一个课题,然后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五个阶段:产生问题、确定问题、展开研究、分析讨论、成果汇报。每个阶段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而且在分析讨论中可能会形成新的问题分支,或需要更充分的信息支持,因此学习可能要转到新的分析研究中。所以这五个阶段相互推进、相互融合,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评价贯穿着五个阶段的始终。

2.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

在对研究性学习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方案。在该方案中我们着重展示网络在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中的作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真实的网络环境;体现了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新变化―师生活动的频繁和师生互动的增强。

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划分

1.产生问题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有意义的论题,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真实情境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感兴趣的项目,使解决问题的需要成为学生的内在动机。

教师的主要活动是围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展开。要为学生提拱一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心得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知识,让学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要为学生提供课题预备知识,让学生对将从事的研究领域有所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些所必需的计算机知识和获取信息方法。

学生主要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交流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搜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资料和该学科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写出对资料的简单介绍,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位置。

2.确定问题

经过问题产生阶段,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诸如自己的观点缺乏论据、不知如何解决问题、对课题感兴趣却无从下手等。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利用这种学生求知的内需,将个人问题转化为群体问题,发动群体智慧,帮助学生立题研究。

教师的主要活动围绕提供支持背景资料、组织讨论、帮助形成研究主题展开。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推荐合作伙伴,形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题。

学生的主要活动围绕提供网上资源情报,上传研究性学习方案展开。首先,学生查找并整理资料,确立完成课题应选择的方法、步骤,必要时求助合作伙伴的帮助,对课题的可操作性等做认真的思考和细致的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开题报告上传。

网络的作用主要是寻求专题资料、智慧资料、充分交流对话、上传课题方案,接受并参与开放评价活动等。

3.展开研究

学生经过立题之后,对于课题已作了细致的思考,这时可以运用网络获取学习资料,分析资料,进行实践,并初步得出结论。由于每个学生思考的视角和感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这就要求成员能在达成共识与尊重别人意见之间找到平衡,这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的活动围绕跟踪活动进展、协调小组活动展开。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设置必要的挑战和干扰,使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应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需求,适时给予帮助、引导,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整理信息的方法和学习活动日志的范例,指导及时记载研究情况。

学生的活动围绕搜集、分析网络资料,进行专项研究,提交活动日志展开。学生要将活动日志及时上传到服务器指定位置,并就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学生在BBS中进行讨论。

该阶段网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上传活动日志并及时反馈信息、寻求智慧资源、解决个体困难、寻求公众帮助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协作学习的环境。

4.分析讨论

研究性学习需要充分的对话交流,因此要将研究的活动日志放置于公共社区予以分析和讨论,课题研究小组需要为自己的结论答辩。课题经过分析讨论后,可能使研究小组重新思索和审视自己的课题,从而转回到重新查找资料,寻找新的论据,修正结论和展开新的研究。尽管分析讨论有时不能马上产生最终结论,但这也是得出最后结论的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经过一次或几次反复讨论之后,他们就可以产生比较成熟的结论,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的活动围绕采集疑难问题、提供指导意见、给予情感支持展开。教师要参加学生的讨论,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很好地组织和控制讨论的顺利进行。学生的活动围绕小组协作学习展开。学生小组将各组的活动日志放到网上,将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获得帮助,形成比较成熟的看法,同时将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别人分享。

5.成果汇报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研究,学生得出了较成熟的结论,这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发表研究的成果,要避免专断地替学生作决定。小组成员也可以在成果的同时,附上本组和本人在研究中的优秀思想、步骤、方法、心得。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成果的充分展示和鼓励,另一方面是供其他学生研究中参考。

教师的主要活动围绕组织成果展示、引导小组互评、促进成果推广展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结题报告的形式及其优缺点的介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结题报告的制作及WEB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开展结题讨论和交流。

学生的主要活动围绕创作结题报告、上传研究性成果展示。学生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本组和本人在研究中的优秀思想、步骤、方法、心得以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浏览结题报告并发表评论。

网络的作用主要是成果的平台、交流沟通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的环境。

6.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事实依据,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出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以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健康开展、研究性学习目的的真正全面实现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别强调过程性、真实性、灵活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三种。

在此课程方案中,主要用活动指数和研究指数来体现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五个方面内容。活动指数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它的增长比较简单,就根据学生发言的次数和参加讨论的次数增加。研究指数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水平,主要由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质量、课程活动记录的质量、结题报告的质量等来决定。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3

关键词:创新能力;专业选修课;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045-02

一、创新能力培养与选修课教学结合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学教育中一个的重要方向,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线高校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各高校大学本科学生知识体系中,专业选修课是必要组成部分,此类课程注重学生具体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如何通过专业选修课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从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方面来说,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科技创新相关内容也可以调动学生对选修课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选修课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专业选修课中真正有所提高。选修课知识内容与专业方向联系紧密,以长春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来说,主要开设了《纳米物理与技术》、《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及《低维结构测试技术》等多门课程。文章以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纳米物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与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相结合为例,对科技创新与选修课结合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形成了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建议。

二、创新能力培养与选修课教学结合的措施

(一)利用绪论课教学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

从学生学习心理角度来说,绪论课能否引起学习兴趣对于之后具体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在《纳米物理与技术》绪论课中,尝试将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插入恰当的位置,以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及讲解。比如,用学生自己独立实验获得的氧化锌、金、氧化铁等多种纳米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来说明人工合成纳米材料。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技创新活动并不是遥不可及,又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把学生对新奇的纳米世界的了解与身边同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信心。教师也可以从学生总结上交的专业选修课相关的科学问题研究背景调研资料中抽出一些素材,应用于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例如,绪论课中以碳元素相关纳米材料作为典型纳米材料进行简单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及对科学问题的敏感性,其中相关素材完全来源于学生在专业选课中对石墨烯材料调研的资料。诺贝尔物理学奖背后的故事及纳米相关多媒体视频资料的展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可以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二)通过学生的创新实验数据阐明基本物理问题

《纳米物理与技术》课程包含对纳米尺度物理现象基本理论,包括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库仑堵塞效应等。教学中发现,如果能够适度地引入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数据结果,以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且可使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同时开发学生思维进行创新。例如,纳米半导体超细微粒量子尺寸效应导致能隙变化的问题,将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纳米尺度氧化锌材料的吸收光谱和发光光谱等数据引入教学中来分析量子尺寸效应对具体材料的性质的影响。再比如,可以借助学生创新实验获得的半导体/金属纳米复合物能带结构分析结果,来讲解纳米尺度电子结构问题,说明纳米尺度电子传输问题。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含义,还可明确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由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科学研究与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目前,普遍认为大学的研究性学习是能体现大学本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重“教”不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学”,使得学习的主体转换为学生,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传统的学习模式发生改变,也会给学生掌握知识,创新学习的能力带来崭新的变化,这种方式于高等教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1]对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途径方面,现在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意愿及能力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先决条件[2]王琴琴等人认为认知需求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与态度。所以在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中,任知需求占着很大的一部分比例[3]也有很多研究者指出,教师对学生有效的指导是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起到关键的作用[4]。比如《纳米物理与技术》中对于纳米尺度下各种物理性质影响问题,较适宜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此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进行科技创新所必要的文献调研等基本过程。我们针对学生是否愿意以研究性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及学生是否具备文献资料调研基本能力问题进行了调研。表1给出了对应用物理学专业0801221班26名学生调研的数据结果。结果表明学生对文献资料查阅及分析方法的匮乏严重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在大学学习中的运用。发现学生对如何有效利用文献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很清楚,对相关实践技能了解不深入,缺乏自信等典型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对如何从文献中获取创新性见解及方法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也更不知道如何发现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为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应用,针对学生开展文献调研及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期间,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以组织分组讨论的形式达到让学生找到所涉及学习内容的关键问题的目的。最终发现这种“注重前期调研—围绕关键矛盾启发提问—耐心反馈鼓励”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可以有效促进大多数学生自己发现关键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教学内容。之后,围绕其中某个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由确定具体问题并展开文献调研及资料整理。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期刊信息资源信息更新快、资源广、学科信息足够专业的特点进行文献资料整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可最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意见,对学生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也可使学生感受到获得研究成果并与他人交流的喜悦。

三、结束语

总之,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多媒体等信息资源体系相关硬件建设均是支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需要全体高校教师的努力。当然,学生们分组讨论及交流中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协作探究的能力,彼此竞争彼此合作也可促进学生对课程学习及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上述经验可以应用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指导、专业实验教学、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中,促进高等学校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2]邹峰.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满意度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3]王琴琴,王有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认知需求,创造性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96-1498.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4

我于20**年*月在**市**学校进行了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我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五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下面是我对这段时间实习鉴定:

这次实习我的主要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班会《诚信在我心中》及组织班级友谊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完成教案数为四份,试讲次数为四次,上课节数为六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查找语文学科的资料及参与制作网络环境下自然学科图表复习专题网站;教育调查:选题,合作设计问卷,问卷发放,问卷统计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指导: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初一班部分学生完成班级主页的制作。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信息化发展添砖加瓦。从这这几项专业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比如网站的制作及帮老师做一些课件时发现自己的技术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所学的更多的是一些入门的基础,而且理论学习方面根本没有应用到实践中。这次实践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四、建议 我希望我们学院以后能多和中学联系并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基地关系,并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包括课题的研究开发,教学设计,学科资源网站的建设等等,并把这些任务都布置给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教育技术做一个很好的宣传。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06-2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要“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和教育理念,我们在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将老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并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来引导和组织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其特点是学生根据现有知识探根溯源,由表及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涉猎最新的前沿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得这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从观念上理清“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在课堂上争取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当然以“学”为中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其核心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恰恰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

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一般的常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先教、学生跟着学,然后再训练、练习、复习巩固,而自主学习却要求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教学的基本顺序上,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首先提出学习的指导意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的联系点,最后由教师根据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己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精心备课,创设情景,适时展开。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理念就是注重过程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其中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沟通与分享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由于化学学科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研究的特点,许多问题的解决很难仅由单个的学生来完成,这就决定了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学习也就以此作为基础而展开。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传统的个体学习转向个体与合作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而相应的评价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人转向针对小组为主。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测定(绘制)中和滴定曲线的实验时,由于实验所需数据较多,且PH计达到稳定显示的时间较长,如果单靠每个同学个人的实验是很难完成的,我就将同学们分成十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均使用相同浓度的试剂),由他们自己推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个小组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出本组成员各自承担的测点任务,然后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将测出的实验数据合并,绘制出完整的滴定曲线。很快,实验完毕,对照标准曲线,有些小组的结果比较完美,但有些小组却差距巨大。什么原因?我及时的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实验方案的得失,经过比较和辩论,终于找到了主要的几个问题:同组内的标准液的取用量不一致;PH计显示数据未稳定就读数;测点分布不合理等等。通过组内、组间的沟通和交流,同学们对pH曲线的测定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利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活动。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素材。通过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用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规律、探究科学真理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多的课题,学生主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二是在课堂内进行的,与教学进度密切相关的课题,主要围绕比较单纯的化学知识展开研究。这两类课题是互为补充的,前者研究环节较多,研究周期较长,一般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而后者的实施相对容易开展,是日常教学中的经常内容。比如,在学习氯气的漂白性的时候,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将氯水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后看到溶液褪色,那么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水的酸性)还是其中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漂白性)造成的褪色呢?由此我们就在实验室中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氯水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褪色原因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实验方案)有这样几种设计:A.分别用盐酸、高锰酸钾与红色溶液作用,验证是否褪色;B.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C.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D.改用漂白粉或漂白液加入原红色溶液,验证是否褪色。

教师:这些方案都很有创意,哪些方案可行?我们不好贸然作出判断,那么(分别为各组配发所需的药剂)请同学们动手验证自己的设计。

学生:各自实验,观察现象,互相比较。

教师:请各组组长介绍各自设计的原理和实验目的,评价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开展组间评价比较各自的优劣得失。……余略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实验结论分析等一整套科学思维的训练,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实验设计,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潜能,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开拓了新的途径。

四、多种学习方式互为补充,不能矫枉过正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性学习转向全面性学习。这种转变不是在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划上鸿沟,而是各取所长,在新方式和传统方法之间采取互补的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完善和补充,但并不排斥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恰恰相反,某些教学内容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例如有关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论的学习,除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查阅一些资料、引入一些模拟动画、图片之外,要使学生深入、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相当抽象的微观原理,老师的讲授和介绍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学生仅仅停留于新奇和表象,而很难真正理解。其他实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任何以偏概全、片面夸大某一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的做法,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效应,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各种学习方式的正确组合,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才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初衷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新课标教案(化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范文6

(1)班主任工作: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班会《诚信在我心中》及组织班级友谊赛。

(2)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完成教案数为四份,试讲次数为四次,上课节数为六节。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查找语文学科的资料及参与制作网络环境下自然学科图表复习专题网站。

 (4)教育调查:选题,合作设计问卷,问卷发放,问卷统计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5)研究性学习指导:为期两个星期,指导初一

(5)班部分学生完成班级主页的制作。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的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

(1)在工作准备方面

首先我能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特点。记得刚开始见习时,我和丽萍就急着找班主任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们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们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委会议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职责。其次,我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应该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

(2)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我能在班主任潭老师的指导下,辅助她主持日常工作并组织了一次班级活动。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我更多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卫生。在监督的同时,不忘给他们灌输一些道理,能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早自修的作业上交,很多同学每次过来不是说自己忘了做作业就是说不会做的理由来拖欠作业。通过自己对他们的监督及必要的思想教育,一部分同学能很好的改掉拖欠作业这不好的习惯。特别是我们班的张嘉迅,每次作业都是空白,到了后来都是他主动把作业本给我,看到上面写满满的,我非常高兴。我想他们还是比较懒,学习主动性不够,像此类学生就需要我们的监督和引导。除了作业,还有卫生打扫,女生普遍比较认真积极,而有部分男生就非常偷懒,总是推推拖拖。对与这类学生,就应该给他们明确的任务。我们班有太多调皮的学生,我发现自己很难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你不能对他硬来,你越是态度强硬,他就越反抗。对于这类学生,应该在平时和他们多交流,能够在平常的交流中适当的通过一些言语对他们作一些引导。

(3)在班级活动方面

开展活动,学生是主体,因此开展的活动就应该迎合学生的兴趣。在一开始,我就在学生中展开一些调查,询问他们喜欢开展什么体育比赛,以及什么性质的班会。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我组织了一场篮球友谊赛。我想通过这个比赛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为了更好的准备这场比赛,我还让学生展开了一些训练,这些训练非常有效果,最终以绝对优势赢得了胜利。在比赛过程中,女生可谓表现积极,能够很好的为队员加油助威。这就很好的体现了班级的凝聚力。而在班会方面,很多学生喜欢比赛性质的,又要结合知识方面的活动。但在我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已经安排了诚信班会。为此,我就跟丽萍商量在她担任班主任期间进行一次知识竞猜主题班会。那次班会下来,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而且小组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这也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班学生特点,好胜、好动。时间过的非常快,当我真正了解学生特点,开始和他们建立起感情时,却结束了。虽然非常短暂,但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认真负责,也尝到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感受到学生的聪明可爱。在这次实习中,我从班主任潭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同时充分体会到“爱心”在师生中的关键作用,只有你对学生付出真爱,你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信任。但在实习中,我不能很好的做到“爱”跟“严”结合,可能我的他们的爱有点过度,以致于有时有点迁就他们。我想对学生的爱一定要有一个度,而且必须跟严结合。该严的时候就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你的爱。

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预备阶段。通过指导老师先熟悉实习班级的信息技术上课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了解他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试讲——上课——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由于信息技术是在机房上课,游戏及其它等的因素对学生的共3页,当前第1页1

引诱力比较大,因此很难控制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两个星期的听课,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活泼,一位严谨,从效果来看,前者要好一些。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有好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我能够注重情景的设计。 在所上的四节课中,有两节课我都创设了情景,而且情景设计的都比较贴切,一个是大话西游的后传,一个是梦幻西游人物榜,学生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在导入时引用情景能使学生在一开始就保持高的兴趣。

其次注重对任务的设计。 在设计情景的同时,我还在情景中设置了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围绕情景展开,任务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注重对教学媒体的设计。 在教学媒体上,有两节课我选择了网站的形式。在网站设计时,融入了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人物图片及一些flash动画,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辅助了课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努力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有利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在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方面,我采用了学习型网站的形式,学习型网站的一个主要特点和优势在于资源的整合,学生可以利用网站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过的几节课中,应该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我这个学习型网站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我认为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

(1)、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

(2)、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三、其他方面 除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还完成了学科整合语文资料的查找、自然科学图表复习专题网站的制作、教育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其中学科整合和研究性学习是我们专业独有的实习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大部分都是需要小组协作完成的,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一定要明确,而且要体现团体合作精神,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1、在学科整合方面,本来规定是做一个学科整合的教案,后来实习学校只让我们完成资料的查找和学科网站的建设。虽然听起来找资料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的。特别是学校给我们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包括文字材料还要图片、音频及视频等,这就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难度。最终我们还是通过学习搜索技巧及任务分工基本上找全了所需的资料。在学科网站制作上,我们小组负责的是自然学科图表复习专题网站的制作,由于那个老师是第一次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因此对网站具体要实现哪些功能以及网站可以实现什么功能都不是非常清楚,这时我们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将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入到网站之中,很好的辅助了教学。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学过动态网页的制作,很多动态上的技术自己没掌握,幸亏有其浓在我们这组,于是我们就进行了分工,我负责了界面设计以及一些图片的处理。

2、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由于那边的老师已经给布置了任务,我们自己设计的就不能实施了,因此我们只能是指导学生开展。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小组合作开展的,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很难将分工进行合理的搭配,而是各管各的,有时候能力强的全揽所有的任务,此时候就需要我们进行指导与监督。而且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研究过程,适时的给予点拨。我们对学生的辅导只能适度的介入而不能样样都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会到研究的整个过。同时也确保学生的中心地位。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的课程,是涵盖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科目,因此它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广的意见和建议。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自身知识的缺陷,因此自己需博览群书,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

3、教育调查方面 这次调查由于时间紧缺以及人力资源的有限,因此调查范围比较狭窄,集中在温州十二中和十三中两所学校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整个温州市区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温州十二中和十三中都是应用教育技术比较好的学校,学校都非常重视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学校的重视,以及硬件方面的投入,教师基本都具备比较好的信息素养。因此从这次调查来看,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条件是具备的,基本操作也都掌握的比较好,特别是年轻教师,而且对应用教育技术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对应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也是明确的。但由于个人(如年龄、时间、费用)、技术、理论等方面的因素,教师在实际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效果与我们设想的有差距,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 共3页,当前第2页2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为信息化发展添砖加瓦。从这这几项专业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比如网站的制作及帮老师做一些课件时发现自己的技术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所学的更多的是一些入门的基础,而且理论学习方面根本没有应用到实践中。这次实践是一次很好的练兵机会,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四、建议 我希望我们学院以后能多和中学联系并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基地关系,并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包括课题的研究开发,教学设计,学科资源网站的建设等等,并把这些任务都布置给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教育技术做一个很好的宣传。总之要多给我们实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