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1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02-01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大豆种植在农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我国大豆产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因素、病虫害因素等。对于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
1 大豆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防治措施落后
大豆病虫害一直是影响大豆产量的最为不利的因素,它的发生面积非常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豆病虫害面积至少占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在治理大豆病虫害的主要方法还是采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其主要问题就是虽然一些农户有防治病虫害意识,但选择的防治时机不恰当,药物用量也不是非常合理,选用的药物是陈旧药物,这些药物存在诸多缺点,比如药物陈旧在病虫中已经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药物毒性很大,药物药效较差,不能够达到除病和杀虫的效果。这些缺点会导致整体的用药效果差,会耽误杀虫除病的时机,也会提高除病杀虫的成本,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另外,我国农药市场较为混乱,这给病虫害防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很多农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勘曜⒉幻魅罚最终使得大豆病虫害防治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整体政策存在问题
我国对于大豆种植的整体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对于大豆病虫害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很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治理和防治。很多大豆种植农户的综合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知识量比较少,学习能力较低,在实际操作中大多仅仅强调“治”,而忽视了“防”。很多农民受自身观念的影响,往往等病虫害发展起来后再进行治理,极少预防。这不仅延误了防治时间,还会增加治理成本。根腐病、孢跋叱娌 ⒌叵潞Τ妗⒋蠖故承某妗⒋蠖够野卟《际浅<的大豆病虫害,而且大豆种植时存在重茬会增加大豆病虫害的发病几率。因此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2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综合性治理
大豆病虫害顾名思义包括两类,即病害与虫害。常见的大豆病害包括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菟丝子病、大豆根腐病等。大豆常见的虫害包括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大豆根潜蝇等。大豆病虫害防治还要依靠化学、物理及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工作展开之前要使用测报仪器对田间进行观测和调查,以掌握准确的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再根据病虫害的动态和势态开展病虫害防治,选择种子和种植技术,有效地进行整体的休整,对病株和生虫植株进行清理等。在大豆的选用上有两种主要途径:一种是选用自留的种子,在选用自留种子时要选用饱满的、颗粒较大的、没有遭受病虫害的种子。另一种是选用市场上售卖的大豆种子。要合理轮作换茬。与禾本科作物实行 3年以上轮作,一些害虫通过病残体土内越冬,还有一些病害通过土壤传播。针对这类病虫害实施轮作换茬可有效减轻危害,如田间发现胞囊线虫病,则要适当进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进行深翻,合理中耕培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如播种后需喷施苗前除草剂,可对播种深度做适当调整。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增施有机肥,提高氮磷钾等肥料的使用比例,控制氮肥施播量,否则氮肥施播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晚熟等。田间管理作用非常重要,合理的田间管理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而田间管理主要包含了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及清除田间病残体等内容。除了上述农业防治措施外,大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不同的病虫害还需要化学防治,以保证大豆生长良好,比较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就是杀虫剂。这种防治措施效果理想,而且起效很快。要对不同种类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针对大豆霜霉病,使用适量瑞毒霉(甲霜灵也可)拌种,直接提升防治效果;针对大豆蚜虫以及红蜘蛛等,使用具有良好内吸效果的种衣剂进行拌种操作,直接提升种子抗病虫害综合能力;针对根腐病以及包囊线虫病等,可以使用适量多克福种衣剂,严格依照科学比例配比使用;对大豆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在大豆花荚期初见病斑时用多菌灵胶;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斑疹病防治用代森锰锌、可杀得、农用链霉素等药物喷药。防治应在大豆菌核侵染前施药预防,才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即发病初期用药,最迟封垄前要及时喷药。不过这种措施可能会或多或少有缺点存在,可能会对土壤以及水源形成污染,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在田间释放食心虫的天敌――澳洲赤眼蜂,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这种防治工作是在整个过程中进行防治,能够有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2 加强农户的防治意识
假如种植农户对于病虫害防治没有正确的意识,仅仅采取被动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导致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大大降低,[1]已经发生严重的后果再去抢救,往往后悔已晚,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进行预防和治理工作。提高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要选择优良的大豆品种,优良的大豆品种拥有较好的抗病能力。对于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应当采用先进的理念,也就是说要进行大豆有机的种植方式,同时要发展大豆生产的绿色农业。改良种植大豆的土壤,建立绿色的生态系统。要合理密植,适时早播,对出现芽干、坏种的地块要及时坐水补种[2];不能将大豆种植在土地肥效较差的岗坡地或者病虫害发生几率大的地块,尽量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平川地或者二洼地来种植;出苗后,对缺苗断条或发生虫害的地块应补种早熟品种并进行药剂防治。大豆种植要根据当地气候掌握种植时间,尽可能地做到适时早播。一般情况下,当地温稳定通过八摄氏度时就可以抓紧种植了,而且种植时要保证机械的精密点播,保证最佳的株行距与合适的播种深度。同时,在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治理时,要着重治理大豆内在的本质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综合治理。在防治过程中,如果发现一株出现病虫害,就要对周围的一片区域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伴随着如今不断提升的科技发展水平,有很多农户在田地间设置了测报仪器,随时掌控大豆出现病虫害的规律以及动态情况,这给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大豆病虫害给我国农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必须加强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改善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于不同地形、不同种植环境、不同作物类型采取不同的病虫害治理方案,注重交替合理使用大豆病虫害防治的药物,设计科学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规划,保证我国大豆的年均产量有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2
关键词 夏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安徽太和
中图分类号 S4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63-01
太和县夏大豆于小麦收获后,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整个生长周期正值雨季,温度较高,因而夏大豆生长易发生病虫草害,如不及时防治,不仅造成夏大豆的减产,而且导致夏大豆品质和经济效益降低。太和县夏大豆病虫草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措施、药剂拌种为基础;以抓住开花前、鼓粒初期“一喷多防”的化学防治为关键,即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钼肥,将夏大豆病虫草害的危害降到最小限度,从而达到夏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夏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夏大豆病虫草害种类
1.1 病害
夏大豆主要病害为根腐病、霜霉病、纹枯病、病毒病和紫斑病。
1.2 虫害
夏大豆主要虫害为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豆荚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造桥虫、食心虫和豆秆蝇。
1.3 草害
夏大豆草害一般为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禾本科杂草以马塘、稗草和千金子为主,以牛筋草、狗尾草、野黍、马唐、野燕麦为次之;阔叶杂草以青葙、醴肠、马齿苋、鸭跖草(兰花菜)、龙葵(黑星星)、苍耳、铁苋菜为主,以藜(灰菜)、反枝苋、风花菜、香薷(野苏子)、水棘针、狼巴草(鬼叉)、柳叶刺蓼、酸模叶蓼、苘麻、繁缕、猪毛菜、菟丝子为次之;多年生杂草为问荆(节骨草)、苣荬菜、小蓟(刺儿菜)、大蓟(大刺儿菜)、芦苇。近几年,鸭跖草、狼巴草、酸模叶蓼、苍耳、风花菜、苘麻、苣荬菜、小蓟、大蓟等阔叶杂草已经逐渐取代了稗草、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小蓟、苣荬菜、鸭跖草被称为“三菜”,成为大豆田杂草防除的难点[1]。
2 播种前防治
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多抗、高产、优质的有限结荚习性造中熟品种,如阜豆8号、中黄13、中黄35和皖豆28等。
2.2 种子处理
夏大豆播种前除要进行晒种、选种、测定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外,最佳是药剂拌种,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 g或德国拜耳公司的高巧拌种剂30 mL拌种10 kg,可防治夏大豆根腐病、线虫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确保夏大豆一播全苗。拌种时,要严格掌握好药剂种类和剂量,拌匀后阴干即可播种,拌过的种子须在1 d内播完。
3 播种时防治
3.1 地下害虫
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基肥,用辛硫磷颗粒剂22.5 kg/hm2,或4.8%毒死蜱颗粒剂22.5 kg/hm2,或50%辛硫磷乳油7.5 L/hm2掺细土450 kg/hm2均匀撒施,可有效防治夏大豆的地下害虫。
3.2 土壤封闭除草
播种后1~2 d内,用二甲戊灵1 500~1 800 mL/hm2对水900 kg/hm2均匀喷雾,防效期可达20~25 d。
4 苗期防治
4.1 农业防治
此阶段以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为主,确保幼苗早发,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性。一是早间苗早定苗,定苗时要保证单位面积上一定株数和单株合理分布。二是及时中耕,特别在雨后和浇水后,要及早中耕,中耕1~2次。中耕不仅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和水分蒸发,促进根系发育,而且可防止草害,减少草害与大豆幼苗争水、争肥 、争光,促使幼苗快速生长[2]。
4.2 药物防治
夏大豆苗期病虫害以根腐病、蚜虫和红蜘蛛为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用杜邦克露1 0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1 000倍液+48%毒死蜱1 500倍液对水450 kg/hm2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5 分枝期防治
5.1 农业防治
一是中耕保墒;二是遇到天气干旱,及时浇水;三是植株出现缺肥现象,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追施三元复合肥75 kg/hm2或叶面喷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加叶面积,提升植株抗逆性。
5.2 茎叶除草
在夏大豆分枝初期,对土壤封闭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田块,可用25%虎威900 mL/hm2+5%精喹禾灵900 mL/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
5.3 药物防治
夏大豆分枝期病虫害以霜霉病、纹枯病、病毒病和蚜虫为主,在病虫害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塑性粉剂1 500 g/hm2+病毒唑300~450 mL/hm2+抗蚜吡虫啉300 g/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喷雾防治。
6 开花结荚期防治
6.1 农业防治
一是遇到天气干旱,要及时进行浇水;二是叶面喷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加叶面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性[3-4]。
6.2 药物防治
此期以大豆霜霉病、病毒病、紫斑病、豆荚螟、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造桥虫、食心虫和豆秆蝇为主。要视病虫情适时选择用药,可用甲基硫磷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10%氯虫苯加酰胺150 mL/hm2+钼酸胺150~225 g/hm2(叶面肥),对水450 kg/hm2进行均匀喷雾,在花期和结荚期各施药1次。
7 鼓粒成熟期防治
夏大豆鼓粒成熟期遇旱及时浇水,增加粒重;遇涝及时排水,防止根系早衰。根据植株长势和叶色在鼓粒初期进行根外追肥,可用0.5%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病虫害要视开花结荚期的防治效果而定,效果差的,可用甲基硫磷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10%氯虫苯加酰胺150 mL/hm2+钼酸胺150~225 g/hm2(叶面肥)再防治1次。
8 参考文献
[1] 刘淑君.高产夏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9):91.
[2] 林艺.淮北地区夏大豆田间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8):78-79.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3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28-2
北方大豆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胞囊线虫病、霜霉病、褐斑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病毒病、食心虫、根潜蝇、蚜虫等。
1 大豆根腐病
1.1 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1.1.1 病原菌 大豆根腐病可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等多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越冬。
1.1.2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主根。病斑褐色至黑褐色,呈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皮层腐烂,重者侧根和须根脱落,主根变成秃根。叶片变黄,植株矮化,分枝少。
1.2 流行条件
1.2.1 连作发病重 病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连作使土壤中病菌数量增多,发病重。
1.2.2 土壤类型 粘重土壤和通透性差的白浆土发病重。
1.2.3 土壤温湿度 土壤温度低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低,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
1.3 防治措施
1.3.1 合理轮作 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
1.3.2 药剂防治 ①利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的大豆种衣剂包衣。②多福混剂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50%多菌灵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200克进行湿拌种。③适乐时加阿普隆拌种:每100公斤种子用2.5%适乐时乳油150毫升,加20%阿普隆40毫升拌种。
2 大豆胞囊线虫
2.1 病原菌及为害症状
2.1.1 病原菌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由胞囊线虫属,大豆胞囊线虫引起的。该线虫以卵在包囊内于土壤中越冬。主要分布于20厘米内耕层土壤中。
2.1.2 为害症状 病株子叶和真叶变黄,植株矮小,节间缩短,整株叶片由下向上枯黄似火烧状。根系鼓包或破裂,露出白色胞囊,被害根很少或不结瘤。
2.2 流行条件
2.2.1 土壤类型 线虫是一种好氧动物,需要呼吸,在通气性良好的土壤类型中,线虫密度大,发生早而重。而在土壤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中不利于线虫生育。
2.2.2 大豆连作 包囊中的卵可以存活7~8年,连作地块线虫数量逐年增多,为害加重。
2.3 防治措施
2.3.1 合理轮作 在重发生区应采取5年以上轮作。
2.3.2 药剂防治 ①用3%呋喃丹颗粒剂与种子、肥料混播。一般每公顷用颗粒剂150~180公斤。同时可兼治根潜蝇和地下害虫。②大豆保根菌剂拌种:每公顷大豆种子用药剂1500~2250毫升拌种。③大豆保根剂颗粒剂,每公顷1050公斤与种肥混施,或豆丰1号生防颗粒剂,每公顷75~150公斤,与种肥混用。
3 大豆褐斑病
3.1 病原菌及危害症状
3.1.1 病原菌 大豆褐斑病由壳针孢属、大豆球壳孢菌引起。病菌在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从伤口、气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引起初侵染。借风雨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
3.1.2 危害症状 叶片上病斑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红褐色或黑褐色,发生重的叶片上多病斑联合成褐色斑块,使整个叶片黄枯,造成早期落叶。
3.2 流行条件
(1)大豆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具有显著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易引起褐斑病的发生。
(2)病菌侵染叶片的温度范围是16℃~32℃ ,最适温度28℃ ,温暖多雨,夜间多雾,结露时间长发病重。
3.3 防治措施
3.3.1 选用抗病品种
3.3.2 消灭菌源 收割后清除田间病叶及其他病残体,并进行深翻,以减少菌源。
3.3.3 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铜高尚乳油500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 大豆灰斑病
4.1 病原菌及危害症状
4.1.1 病原菌 大豆灰斑病由短胖孢属,大豆褐斑短胖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引起幼苗子叶发病,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发病。
4.1.2 为害症状 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色,边缘褐色,似蛙眼状。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密集的灰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使叶片干枯。
4.2 流行条件
(1)大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具有显著差异,种植感病品种,遇有适宜的发病条件很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2)高温高湿适于灰斑病的发生,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易造成大发生。
4.3 防治措施
4.3.1 种植抗病品种 大豆灰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共有11个生理小种,不同小种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不同,应注意小种的变化。
4.3.2 合理轮作避免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
4.3.3 药剂防治 于结荚盛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 大豆花叶病毒病
5.1 病原菌及侵染循环
5.1.1 病原菌 病原菌为大豆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以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为初侵染源,由介体蚜虫在田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
5.1.2 为害症状 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感病阶段及气温不同变异较大,一般分为轻花叶型和重花叶型。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叶上出现轻微淡黄绿相间班驳,后期发病和抗病品种多表现此类症状;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班驳,皱缩严重,叶脉变褐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叶脉坏死,植株矮化。
5.2 流行条件
(1)品种抗性差异显著。
(2)种子带毒率越高发病越重。
(3)介体蚜虫发生越早、数量越大,发病越重。
(4)高温、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的发生、繁殖,尤其有利于有翅蚜的迁飞,传毒率高,病毒病发生严重。
5.3 防治措施
5.3.1 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5.3.2 播种无毒种子 建立无病毒留种田,留种和播种时剔除褐斑粒。
5.3.3 加强蚜虫的防治 病毒病在田间主要靠蚜虫传播。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5.3.4 施用防病毒药剂 在发病重的地块喷施防病毒剂,主要有: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31%病毒康可溶性粉剂8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500倍液。
6 大豆食心虫
大豆食心虫是辉南县最重要的大豆害虫之一。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造成产量和品质的双重下降。
6.1 为害症状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咬食豆粒。轻者沿瓣缝将豆粒咬成沟形,重者可把豆粒吃掉大半,豆粒呈缺刻状,豆荚内充满虫粪。
6.2 发生规律
食心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冬。第二年7月下旬破茧而出,爬到地表重新结茧化蛹,羽化成虫。在东北,8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8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后既蛀入豆荚内为害。幼虫在荚内为害期为20~30天,9月下旬脱离豆荚进入土壤结荚越冬。
6.3 防治措施
6.3.1 选用抗虫品种 一般豆荚无绒毛,组织致密的品种,抗虫性较强。
6.3.2 秋季深翻 将越冬幼虫埋入土壤深层,减少越冬虫源。
6.3.3 药剂熏蒸 在成虫盛发期,用长30厘米的高粱秸或玉米秸,一端去皮,浸于80%敌敌畏乳油中约3分钟,使其吸饱药液,把另一端插入大豆田垄台上。每隔5垄插一行,棒距4~5米,每公顷均匀插上450~500根药棒。
6.3.4 喷药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喷施化学药剂防治成虫和卵。常用药剂有:15%阿维毒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7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是上世纪70年代在黑龙江省新发现的一种危害根部的害虫,以后相继在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发现。目前已成为北方大豆的主要地下害虫。
7.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大豆根部,在主根皮层形成大小不同的肿瘤或裂口,呈破肚状。被害根部根毛短,根瘤菌及侧根减少,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变黄,提早落叶。
7.2 发生规律
根潜蝇在东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大豆根或土壤内越冬。越冬蛹于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6月下旬~7月下旬进入幼虫为害盛期。
幼虫孵化后在胚轴皮下蛀食,并钻蛀到根端部,形成一条3~5厘米长的蛇形隧道。随着根的横向生长,形成“破肚”现象。有的刺激根皮组织木栓化形成肿瘤。
7.3 防治措施
7.3.1 合理轮作 根潜蝇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且成虫飞翔力弱,可与其他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7.3.2 秋耕深翻 大豆收割后及时进行深翻,将蛹翻入土壤深层,降低来年羽化率。
7.3.3 种子处理 每100公斤种子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1~1.5升包衣,或40%乐果乳油700毫升加水4~5公斤拌种。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夏大豆;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39-02
大豆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豆是蛋白质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又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1-3]。大豆在作物轮作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大豆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既可节约生产化肥的能源消耗,又可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4-5]。但因受品种特征、气候条件等影响,加之管理粗放和病虫草危害,产量低,效益差[6]。经多年实践,现将夏大豆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处理
1.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国家和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抗药性强、适于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要求种子发芽率大于95%,纯度大于97%,净度大于98%,含水量小于13%,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害和杂质,剔除烂籽、小籽、秕籽、霉籽。
1.2 种子处理
未经包衣的种子,如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用种子量0.7%的灵丹粉或0.3%~0.4%的多菌灵加福美双(1∶1)拌种。拌种是均匀喷洒,拌后堆闷4~8 h。药剂拌种与铝酸铰等微肥拌种同时进行时,需在铝酸铰微肥拌种晾干后进行。采用根瘤菌拌种,不能再拌杀虫剂和杀菌剂。
2 整地
实行科学轮作,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根据前茬作物情况进行翻耕,深度22~25 cm,耕耙后及时镇压保墒,做到土地平坦,土壤手握成团。
3 施肥
有条件的农户可施土杂肥22.5~33.0 t/hm2,基肥的数量应视土壤肥力而定。用化肥作为种肥时,肥料应符合NYIT394-2000要求,且化肥用量应低于限量最高值。如施磷酸二铵90~180 kg/hm2、生物钾肥7.5 kg/hm2(作拌种或种肥用)、硫酸钾37.5~45.0 kg/hm2。提倡分层施肥,深施于种下4~10 cm处或10~15 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基肥也可连同防治地下害虫的药物拌合均匀,一次性深施作为底肥应用。
4 播种
6月中旬直播,切忌在雨后和土壤烂湿时播种,否则大豆会因吸水受胀而不能发芽,即使已发芽的也容易引起烂根、死苗。夏大豆播种越早越好,播量一般为75~105 kg/hm2,深播3~5 cm,覆土一致,播后及时镇压。
5 田间管理
5.1 化学除草
选用安全、低毒、无残留的除草剂品种。苗前土壤处理,选用50%乙草胺或72%异丙甲草胺等单用,按常规用量或用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120~180 mL/hm2,加72%异丙甲草胺乳油1 500~3 000 mL/hm2进行苗前土壤喷雾。苗后除草,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广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2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为1.50~1.95 kg/hm2,48%广灭灵乳油为1.95~2.55 kg/hm2。
5.2 间苗、移苗、定苗
间苗:一般在2片单叶时间苗,间苗时应淘汰弱株、疾株、疙瘩苗、杂株等。移苗补缺,就地移苗补栽。移栽时埋土要严密,如土壤湿度小,还要浇水。在移苗成活后应适当追施苗肥。定苗:在第1片复叶全展期定苗,肥力高的地块留苗18.0万株/hm2左右,肥力低的地块可留苗22.5万株/hm2以上。
5.3 锄草培土
中耕培土有利于防治倒伏、排涝以及控制徒长。在大豆小苗长出1对单叶至第1片复叶长出时锄头遍地,铲趟,做到锄净苗根草,不伤苗,松表土。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第2次铲趟,不压苗、不漏草,培土不超过第1对真叶节。在第2次铲趟后10 d左右进行第3次铲趟,做到深松多上土,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5.4 灌溉与追肥
在出苗期,此期缺水极易形成“小老苗”,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叶片短小发黄,还要追施复合肥300 kg/hm2。在花期、结荚期大豆需水量极大,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应立即浇水,每次灌水额以20~30 mm为宜,灌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在鼓粒成熟期,大豆鼓粒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此时正处于秋旱季节,所以要及时浇水。结合浇水,可施尿素75 kg/hm2,提高粒重。在花前鼓粒期用多氨液肥喷洒3遍,能够增产15%以上。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防治方法:①花叶病。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800倍液喷雾,苗期3~4次,间隔7 d。②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在高温多雨、田间积水、高湿条件下才会发生的病害。典型症状:叶、叶柄、茎和荚感病后产生白色菌丝,集结成团,逐渐变成褐色颗粒状,即病菌的菌核。菌核大小不一,易脱落,多发生在7—8月。一是农业措施。在可能的条件下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但避免种植过密,避免重茬,避免与水稻轮作,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二是药物防治。用50%菌核净乳油3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连续2次,每次间隔1周。③立枯病。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株。幼苗和幼株主根及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严重时包围全茎。具体防治措施: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的干燥地种植,雨后及时排水,使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使土壤显碱性,用生石灰750~1 500 g/hm2。二是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 d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④霜霉病和炭疽病。在大豆盛花期发生,用50%托布津或65%代森锌1.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
6.2 虫害防治
防治方法:①卷叶虫。一是人工捕杀。在虫害发生的初期,查摘豆株上的卷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二是药物防治。查到豆株由卷叶危害增多时,开始防治。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雾。②蚜虫。4—5月1、2代在豆田外繁殖生活,6月中下旬向豆田内迁飞,为害大豆幼苗,7月是危害盛期。大豆蚜虫防治关键是早发现,早期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225~30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③食心虫。幼虫蛀入豆荚,取食豆粒,轻者将豆粒咬成沟,重者可将豆粒吃掉大半或吃光。7—8月降水量较多,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虫害的发生。8月下旬至9月初为产卵高峰,喷2%杀虫冥松粉剂37.5 kg/hm2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500倍液。注意,一旦幼虫已蛀入荚内就很难有防效。④造桥虫。大豆造桥虫为害叶片,低龄幼虫仅啃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虫龄增大,食量也随之增加,能把叶片全部吃光,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落花落荚,豆粒秕小。具体防治措施:一是人工捕杀。在早晨将装有草木灰的容器靠近豆株,用扫帚轻扫,震落容器内集中消灭。二是药物防治。在大豆盛花期,7月底至8月初要特别注意观察田间是否有低龄的幼虫啃食的网状和锯齿状叶片出现,一旦发现要及时用2.5%敌百虫粉剂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800倍液750 kg/hm2,均匀喷雾。⑤蝗虫。一般在7月中下旬进行喷药防治,每隔10 d防治1次,可选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7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宜在大豆的豆叶全部脱落后5~7 d进行。机械收获宜在大豆成熟初期进行,收获时间宜选在中午前。
8 参考文献
[1] 盛积贵.黄淮海平原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114-115.
[2] 任文远,朱忠选,郭风银,等.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6):14-15.
[3] 戴瓯和,张磊.夏大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3(2):177-179.
[4] 韦凤珍,孙凤云.优质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7):16-17.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5
关键词:大田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064-1
1 大豆主要病虫害
1.1 大豆霜霉病
危害叶片、幼苗和种子,叶片受害,由叶基部沿叶脉产生大片褪绿斑,潮湿天气叶背面有灰色霉层,严重时引叶片早落,幼苗受害生长抑制,种子受害发芽率降低,全田受害,产量大幅度降低。病原真菌在病叶和病株表面越冬,第二年当种子萌发时侵入危害,可产生新的菌源随风雨传播出现次侵染,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使用天下去霜、乐霜高、富利霜、普霜霖进行喷雾。
1.2 大豆炭疽病
危害幼苗、茎秆和豆荚,造成苗枯、秆枯和荚枯,幼苗子叶产生红褐色凹陷病斑;成株期叶片病叶褐色不规则形,上有黑色小点;荚上病斑不规则形,密生轮状排列小黑点。病苗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率高,子叶发病重,连作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使用药剂:果然好、炭阻、疽止、大保。
1.3 大豆食心虫
幼虫蛀入豆荚内危害,豆粒呈兔嘴状缺损,严重影响大豆品质和产量,此虫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8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幼虫危害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干旱少雨不利于幼虫化蛹羽化。
防治方法:在成虫盛期用毒土或毒砂撒于豆田内,幼虫盛发期进行田间喷药防治。使用药剂:黑光灯拌毒土、功击、雷驰、高明、三螟治、闪亮进行田间喷雾。
1.4 大豆卷叶蛾
此虫以幼虫危害豆叶、豆花及豆荚等,受害大豆顶梢叶片结团,此虫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多雨年份发生重,夏季少雨不利于发生。
防治方法:于幼虫盛发期喷药防治。使用药剂:黑光灯、功击、闪亮、锐通、卡诺夫等。
2 花生主要病虫害
2.1 花生青枯病
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地上部分开始呈失水状,1—2天后,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萎缩,叶色变淡,仍保持绿色,植株地下部分主根根尖变黑软腐,维管束变黑色,在潮湿情况下,剖开茎部,常见乳白色细菌液,用手挤压可流出菌脓。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连作地发病重。凡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进行防治。使用药剂:20%链霉素制剂、良方、60%氢氧化铜·福美锌、清腐、施达康等。
2.2 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可分为褐斑病和黑斑病。褐斑病初发时形成黄褐色和铁锈色针头大小病斑,后扩大成大小不等圆形淡褐或暗黑色病斑;黑斑病,病斑稍小、黑褐色、在叶背面老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呈轮状排列。病菌在土表植株残体上越冬,褐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发病,黑斑病略晚。多雨高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每15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使用药剂25%斑迪力、比露、叶斑灵等。
2.3 花生灰地种蝇
以幼虫钻入花生种子中,咬食子叶及种胚,使之不能发芽而腐烂,钻入茎内,将茎食空心枯萎。此虫一年发生2—3代,南方以幼虫,北方以蛹越冬。
防治方法:成虫防治用0.5%阿维菌素,幼虫防治用战天斗地、净土制成毒土或毒砂,地下或地面施药均可。
3 棉花主要病虫害
3.1 棉花枯萎病
枯萎病是棉花病害中的主要病害,常见的有黄色网纹型和青枯型。网纹型,叶肉绿色、叶脉变黄,病部呈网纹状,最后全株叶片脱落;青枯型,全株叶色不变,植株叶片萎蔫下垂,剖开病茎见导管变成深褐色条纹,发病因素、土地传菌,种子和病残体可远距离传播,连作田病害重。
防治方法:无病区实行棉种检疫及棉种消毒,重病田实行水旱轮作2—3年,消灭病菌后再种棉花;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带出田外,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上喷下灌,使用药剂:扶萎、恶霉灵。
3.2 棉铃虫
该虫在黄淮地区一年发生4—5代,以第二代迁入棉田危害,二代幼虫将顶部小叶咬成缺刻形,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幼虫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苞叶张开脱落,花被害,雄蕊花柱被吃掉,从子房基部蛀入危害,四龄以上幼虫主要从青铃基部蛀入,蛀口有虫粪,虫体大半露外,蛀铃遇雨易霉烂脱落。
防治措施:应本着“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的原则进行防治。使用药剂:25%黑光灯、金色甲维盐、卡诺夫、闪亮、锐通等。
3.3 红铃虫
红铃虫一年发生3—4代(北纬26—34度)以老熟幼虫越冬,秋雨过多有利于红铃虫发生。
初孵幼虫从花蕾顶部蛀入,花蕊吃空蕾脱落,有的不脱落开出风车样的虫害花,幼虫从铃基部蛀入后,蛀孔愈合,铃壳内壁见钻蛀虫道,被害铃往往成为僵瓣棉、品质下降,种仁吃掉成空壳。
防治措施:摘虫花,并带出田外处理,药剂防治参照棉铃虫。
3.4 棉红蜘蛛
红蜘蛛一年发生12—20代以上,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狂风暴雨对其扩散有利。红蜘蛛是一种毁灭性虫害,一旦发生严重,防治失时,整株叶片发红干枯、花蕾脱落,损失严重。
大豆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范文6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对策;黑龙江北安
北安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农作物病虫草害困扰着粮豆生产全过程,遇暴发流行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虽然近年来,北安市防治病虫草害的种类逐年增加,防治手段逐步改善,防治效果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落实的多,发挥农业、生物、物理技术措施较少;二是防治策略,从单一病虫草的综合防治考虑的多,而从作物的生物防治出发,统筹安排不同生长期各种病虫草综合治理体现的少;三是防治效益,过去强调增加产量最多,忽视对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指标的研究,讲究提高防治的经济、生态、社会之大效益少。因此,北安市农作物病虫草的整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1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组织实施
1.1 建立综防领导组织,明确责任制
农作物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具有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统一的领导和组织保证。根据北安市作物生产地域广、区型多的实际情况,落实综合防治技术的各项任务,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使农作物综防工作有组织上的保证,研究制定《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方案》,并建立综防领导小组和综防技术小组,按照方案规定保证实施,做到责任分明,层层有人抓。
1.2建立基点,以点带面
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在广大农村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抓好基点极为必要。为此要做到市有基点乡、乡有基点村、村有基点户,逐级设点,以点带面搞好综防技术的推广工作。试验基点侧重在作物品种抗性鉴评、病虫及天敌种类调查、必要的生物、化学试验和防治指标、施药技术研究等方面;示范基点主要做好农作物对比试验,示范区按方案落实到乡村的实际面积,发挥各基点的示范作用,使综防技术在广大农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
1.3 搞好技术培训,普及综防知识
结合“科技之冬”、“指百联十”科技大集等形式,培训乡、村、户的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媒体及时普及综防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综防意识,从而推动综防工作的开展。
2综合防治重点与策略
2.1防治重点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全面考虑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结合地域特点,形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防治技术体系,将病虫草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对主要危害农作物的大豆菌核病,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立枯病,玉米黑穗病、大斑病,大豆食心豆,地下害虫,苗期害虫,二条叶甲、蚜虫、潜叶蝇,突发性草地螟恶性杂草重点防治。
2.2防治策略
鉴于北安市农作物苗期害虫多为点片发生,且具有明显的补偿功能,应重点抓好播种期和成株期防治。其中播种期以预防为主,通过抓好“三种”、“三推广”,对主要病虫草害进行田间防治,苗期为管防结合,以测报为依据,合理使用农药进行田间挑治;成株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明确主攻对象对病虫进行兼治,推广应用生物防治,良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健身栽培,配合各种措施,综合治理草害[2]。
3防治对策
3.1充分发挥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一是选用抗病高产质优良种,选用良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既经济又有效的途径,也是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一环。二是实行人工和机械选种,防止病粒、虫体、虫瘿、草籽、菌核等随种播种,成为初侵染来源。三是种子处理,实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杀菌剂拌种。四是轮作,实行统种分管。实行轮作是不增加任何投资减轻病虫损失最有效的途径。五是推广农业措施,调整群体结构。大豆推广精量点播,玉米综防田提倡催芽播种,降低发病率。六是推广精细整地,恶化病虫生境。翻地、细耙地病虫害明显低于未翻地,大豆病粒率减少,虫食率降低;玉米综防田拾净茬子,耕翻整地,降低虫源基数和病菌成活率。
3.2开发利用生物制剂,强化四大作物健身栽培
以保护利用天敌,积极开发利用生物制剂,把推广增产菌、赤眼蜂作为综防重要内容,通过以菌治病,以虫治虫,强化农作物健身栽培,维持农田生态平衡[3]。
3.3综合治理草害
杂草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综合治理草害对农作物尤为必要。着重从药剂筛选、施药时期、杂草防治指标、施药技术改进及农业措施配合等5个方面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大面积对农作物杂草的进行综合防治[4]。
4 毕玉昌,杨萍.金安区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社会化服务的做法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陈其志.农作物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及其发展趋势[J].湖北农业科学,():-.
张玲,戴奋奋,赵刚.江苏省主要农作事病虫草害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