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遗传学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1
一、性状为可遗传变异或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1.依据原理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或由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单纯由环境改变而遗传物质未改变引起的(性状)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2.判定方法
在正常的环境中用正常个体、变异个体间分别杂交,获得的子代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并比较性状。对于植物还可用营养生殖的方法。
例1.果蝇是做遗传实验极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学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37℃,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到25℃培养,不料培养到第7天开始停电,空调停用1天,他们也未采取其他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目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兴趣小组成员推测残翅形成的可能原因是温度改变使遗传物质改变导致性状变异,也可能是温度使性状改变而遗传物质未改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关于残翅形成原因的推测:________。
解析:正常的长翅果蝇幼虫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改变出现了残翅,这种变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改变使遗传物质改变导致性状变异,也可能是温度使性状改变而遗传物质未改变。为证明这种变异产生的原因,根据上述原理,可在25℃的环境中用残翅雌、雄果蝇杂交并培养幼虫,看子代是否出现残翅,若出现,则说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若不出现则是由温度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未改变。
答案:用这些残翅果蝇杂交繁殖的幼虫在25℃下培养。如果子代全为长翅,说明变异由温度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未改变;如果子代全为残翅或部分为残翅,则说明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二、遗传方式的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
1.依据原理
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故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保持一致,与父方性状无关。因此当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结果不相同,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而细胞核遗传中,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正、反交结果相同,都表现为显性性状。
2.判定方法
设计正反交杂交实验。①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②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提示: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
例2.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果蝇对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1)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
(2)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核移植、细胞质遗传、基因位置的判断,细胞质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①实验二是通过核移植直接证明耐受型个体受细胞质基因的控制;②验证细胞质遗传常采用正反交法,即可通过耐受型()×敏感型()替代实验二。
答案:(1)控制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2)耐受型(雌)×敏感型(雄)
三、相对性状中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依据原理
2.判定方法
按图1所示的方法:
例3.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①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_______。②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解析:①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方法判断显隐性,即设置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若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若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同时表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性状(此时可通过让两种表现型的植株所接种子分别单独种植在相同环境中,然后以株为单位收集并统计观察,确定显隐性)。
答案:①显性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②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四、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置的判定
1.依据原理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雌雄个体表现型是一致的,与性别无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雌雄个体表现型会出现不一致现象,性状与性别相联系(如果统计子代群体中,同种表现型小群体的性别比例,推断遗传类型。一般情况下,若同种表现型群体的性别比例均为1∶1,则说明子代性状和性别无关,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性别比例不是或不全是1∶1,则为伴性遗传)。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则仅限雄性遗传。
2.判断方法
按如下两种方法:(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①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其推断过程如图2。②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见下图2)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解
析:由条件可知,突变型是显性性状;野生型是隐性性状;选择隐性性状的雌鼠与显性性状的雄鼠杂交时,若后代雌鼠全为显性性状,雄鼠全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雌雄鼠中都有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A。
(2)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选取纯合隐性雌与显性雄杂交,其推断过程如图3。
例5.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下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Ⅱ片断)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I、Ⅲ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片段;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片段;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片段。
答案:Ⅱ;Ⅱ;Ⅱ或I。
五、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依据原理
2.判定方法
可应用自交法、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
(1)自交法。若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或花药离体培养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例6.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________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________型。比例应为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以蟠桃生物育种为题材考查遗传规律。通过乙组乔化蟠桃与乔化圆桃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圆桃,说明矮化为隐性。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乔化与矮化后,后代出现乔化与矮化且比例为1∶1,所以亲本一定测交类型即乔化基因型Dd与矮化基因型dd,同理可推出另外一对为蟠桃基因型Hh与圆桃基因型hh,所以乔化蟠桃基因型是DdHh、矮化圆桃基因型是dd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得知甲组乔化蟠桃DdHh与矮化圆桃ddhh测交,结果后代应该有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而且比例为1∶1∶1∶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两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1)乙;乔化(2)DdHh ddhh(3)4;1∶1∶1∶1
六、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的判断
1.依据原理
显性突变(dD)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突变完成个体即表现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DD或Dd),具有突变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会表现出原有性状(发生性状分离)。隐性突变(Dd)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突变个体的性状往往不能立即表现,只有出现隐性纯合体时才能表现。具有突变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不会表现出原有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
2.常用判定
方法选取多组突变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统计后代表现情况,若后代出现了原有性状(野生型性状),则为显性突变;若后代只表现突变性状,则最可能是隐性突变。
例7.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刀板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刀板(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刀板,可以用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及基因突变的类型判断。在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引起的前提下,可以推知阔叶突变可能是显性突变,设其基因型为DD或Dd,也可能是隐性突变,设其基因型为dd。当利用多个阔叶植株杂交后,在其后代群体中出现野生型个体时,说明阔叶性状为显性性状,突变为显性突变,当其后代群体中全是阔叶个体,则阔叶性状为隐性性状,突变为隐性突变。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2
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转变,受众的文化诉求需要科学传播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入挖掘科学信息与内容中的思想理念与文化内涵。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旧金山探索宫的创建者弗兰克•奥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一个博物馆型的科学中心,其中的展品和演示,除了教育目的以外,还应具有艺术魅力〔1〕。多种艺术形式如建筑艺术、环境空间设计、造型艺术等在科技馆建设中的运用,使得科技馆以及科学展示设计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随着展示材料与工具的不断创新,用来进行科学传播的艺术形式也更为新颖并更加多元。艺术性的创作特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使科学传播成为一个能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并可以享受科学、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展示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而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手段逐渐成为各类公共空间与场馆展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2〕。在科学传播中,新型展示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创作。随着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艺术领域尤其是公共展示领域之中,新媒体艺术与科技馆这两个各具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的领域碰撞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于“全媒体、全艺术〔3〕展示”的科学传播整体环境。然而在科学传播的特殊范畴内,新媒体艺术的引入与运用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也并不能因此忽略其相应劣势。另一方面,无论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效果如何,它也只是进行科学传播一个媒介、一种手段,其设计创作需要与整体科学传播环境相互协调,以科学启蒙与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要求与目的。
1从新媒体艺术到新媒体艺术展示
对于新媒体艺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新媒体艺术理论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4〕。”如果将这个过程放到公共展示领域中加以推演,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多重感官体验所带来的展示内容个人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利用多种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想象、心理等各种渠道影响观者的感官,不仅仅是冷硬的知识性接受,而是通过深度的感知与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综合看来,新媒体艺术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艺术、虚拟现实、机器人、装置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基因与生物艺术)、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这几种形式〔5〕,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以一种交叉的、复合的状态而存在的。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而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与媒介,有时甚至是部分的媒介。相对于在纯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情感、观念、态度的主观性表达,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展示、传播的艺术手段。虽然有了相对受限的表达内容(科学内容),但作为展示的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品一样,依然是创作者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其精神内涵与理念的一种传达。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传播载体,以计算机多媒体、传感、显示等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以科学展品、环境空间构建、科学表演、特效影院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多种科学传播活动中。科学传播特别是科学展示的传统方式包括实物展示、图文版展示、视频展示、模型展示等,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展示方式,既具有与传统方式无差别的展示特征,也具有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展示优势及局限性。以科技馆展示为例,互动性和娱乐性是新媒体艺术展示与科学传播可以融合的无差别特征,只能说不同展示手段的互动方式不同,而不能单纯对比哪一种展示的互动和娱乐功能更强。新媒体艺术展示与传统展示有各自适合的传播内容,只是传播途径不同,效果可谓殊途同归。从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展示来说,从传播的内容建构上具有一定的展示优势。一是可以扩大科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实体空间及成本;二是虚拟效果及情景可以展示更多抽象的或者无法用模型、实物完整展示的内容,包括数字模型的创作和历史场景的再现。同时,新媒体艺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引入与运用,能够带给受众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相较于绘画、造型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单一式感官体验,“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由原来的一种知觉感受变为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同时互动。多元的知觉体验根据参观者自身变量的不同互相作用产生综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又与展示环境交互,创造出属于参观者的唯一“展示内容”,于是一种“传播内容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单向传递过程转化为一种交互型接受过程,传播者和观者间的情感交流和传递过程变得清晰起来。与展示优势相对,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也存在着一些“不耐受”的局限性。首先,是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科学内容的展示,虽然有利于信息量大、抽象、情景再现类内容的传播,但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传统展示方式更能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传播。其次是展示形式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作为展示方式,具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及计算机设计基础,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容易出现工作障碍。同时,新媒体艺术展示装置大多操作界面较为复杂,对于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特别是儿童及老年观众来说,容易产生无法正确参观展品甚至中途放弃的现象。最后,是传播效果上的不耐受,“沉浸式”体验固然有强大的传播效果,但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展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互动操作感较为突出,有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形式上体验等于内容体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传播主体所传达的科学内容及理念。
2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既区别于普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又区别于科学传播中的传统艺术展示方式。科学传播的首要基础是科学性,一是展示内容的科学性,二是展示形式的科学性。简单的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的内容。作为科学内容的展示,新媒体艺术不再如其他领域中一样是展示的主体,很多时候要与实物展示、模型模拟、场景复原等传统展示方式配合协作,形成每个科学内容的传播整体。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一样,其本质仍旧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态度及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作为科学展示的新媒体艺术,科学传播的功能确定了需要展示的客观内容,直接的艺术表达需要转变为间接的具有科学知识性的“命题式”创作。虽然不能直接进行主观表达,但不可否认作为展示方式的新媒体艺术仍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从内容的选取创意、路线安排,到脚本设计、表现形式、视觉效果等所有创作部分,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影响与艺术创造力。进行科学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不但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上也会显露出一定的科学元素,也可以说具有一种科学隐喻。比如装置的造型、色彩的选择等各类艺术元素的呈现,都会与其他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区别开来。#p#分页标题#e#
科学传播赋予新媒体艺术不同表现的第二点是趣味性。科学展示及科技馆展示的趣味性特点,来自其非正式科学教育与启蒙的最终要求,这使得科技馆成为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受众主体的公共场所。所以科技馆中的艺术设计,需要细心考量主体受众群———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新媒体艺术也不例外。无论是造型、灯光、互动游戏剧情、卡通形象设计,画外音朗读音调语气和脚本、影像内容的故事主线,以及整体空间的流动性与引导性等,都需要以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创作导向。科学传播选择新媒体艺术,一方面是因为其强大的展示优势,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代社会对于新技术的依赖和盲从。计算机程序编制、声光影电的投放、数字内容的录制与创作,对于同一科学内容而言,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在形式上远比传统展示方式的创作要来得快速与“简单”。快速消费时代,从世博会到科技馆,似乎也都“高效”起来。强烈感官效果的制造、大量内容信息的囊括、自带互动参与的操作模式,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使得科学传播在完成氛围创造、内容传播、提高互动体验这三个任务上看起来“轻松”许多,甚至成为一些创作者心目中“多快好省”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富有人文气息与情感的内容设计与代表制作水平和创意的模型创作正在逐渐减少,或许有一天科学传播者们将突然发现,在提出展示内容后,新媒体技术将是能够使用并有能力完成的唯一工具。
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可以轻易的创造出“互动”的效果,而在这背后,创作者们则需要思考,科学传播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互动?难道仅仅是“手指”或“身体”的参与,就可以说完成了“互动”的目的吗?事实上,科学传播需要的互动是深层次的、是充满人性与情感的,是思想与文化价值的撞击与传递,而不是简单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完成的物理性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科学传播设计,只见新媒体而不见艺术,只见物质材料而不见情感,创造出的也只能是一个有武无侠、有形无神的科学传播作品。
3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运用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运用,既是一个科学传播设计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纵观以科学展示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其第一层基本要求是知识性———即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层要求是要满足趣味性和互动性———达到娱乐功能;其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则是要具有艺术性———也就是满足审美功能。然而科学传播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创造力和兴趣的激发,甚至是一种启蒙。技术的堆砌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要求,更不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启蒙这个传播内核。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参与体验型”科学博物馆的观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在1968年就已经提出了。他认为用科学博物馆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主动发现问题的环境,使参观者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观察、思维、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自己动手学习知识〔6〕。奥本海默的理论被视为世界博物馆型“科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理,他自己也用“旧金山探索宫”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理念。如此看来,早在没有新媒体艺术这种具有“沉浸感”展示方式的1968年,使用最基础的展示方式与艺术表达就能够完成科技馆建设的核心目的。那么在拥有丰富展示材料和内容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达到科学传播的初衷?在一个科学传播的整体之中,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需要真正具有“创造力”的策划和设计,需要在“信息、娱乐、审美”这三个文化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与创新,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科学展示策划设计的基础,在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真正体现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根本宗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公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属性需求日益提高。冰冷、枯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信息、技术堆砌型或者纯粹娱乐型的科学传播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诉求,在新媒体艺术的运用中,必须不断提高、整合其文化属性,形成兼具“科学气质”与“艺术品味”的特殊媒介。
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刘爱河老师提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这种特殊的艺术传播行为注重的是精神性的传达,材料媒介以及语言符号不过是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的外化形式〔7〕。笔者同意这个说法,并且认为奥本海默提到的“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在科技馆展示以及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双重的指向意义。在科学传播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两个人及他们的创造精神”,第一个“人”是科学展示的设计策划者,第二个“人”是所有可能的参观者,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受众。尊重第二个“人”即受众,实际上也是对科学传播主体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展项与空间的设计,都需要由受众的角度出发,考量受众的情感体验及心理诉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是因为观众的需要而进行传播、教育与兴趣激发。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受众意识是科学展示设计团队进行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这要求传播主体首先是科学内容内在价值、科学教育理念的表达者,而不仅仅是外在工具的使用者。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固然能够轻易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感的展示空间,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展示手段与材料。
“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是一个通过展示其拥有的展示材料而进行教育的地方。而一个博物馆如果仅仅成为自豪地显示自己所拥有的展示材料的地方,那么它也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8〕。”科学传播更是如此。科学传播主体需要根据不同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通过对科学历史的再现以及自身对科学文化的解读,用科学展示的方式引起受众与展示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主体与受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情感共鸣,完成由人到“物”,再由“物”到人的文化内涵传递。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人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9〕。同样的,在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站在科学传播舞台之时,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潜移默化不动声色而来的文化“占领”。受众的思维方法将随着展示媒介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将继续消磨现代社会中本就不再充足的理性与耐心。然而,新媒介的力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外在符号不会完全代替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的传递也不会全部被所使用的媒介所掩埋。对于“新媒介的隐喻力量”,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不漠视、不仰视。新媒介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变革,并不会抹杀所有人的思考和反思,它既然可以被人的思考所“洞察”,也就有由“能动性”来加以导向和利用的可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最后会将最高级加载在哪一个形容词之前,则取决于人的思考和选择。#p#分页标题#e#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3
高中生物教学中领悟和运用“假说―演绎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解决遗传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关键词]
假说―演绎法;理论模型;遗传学问题
“假说”是基于事实材料基础上对现象、过程、规律做出的假定性的解释或说明,“演绎”是指将普遍性或一般性的解释(结论)应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说明和解释。高中生物教学中领悟和运用“假说―演绎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解决遗传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
一、建构“假说―演绎法”在解决遗传学问题中的模型
依据“假说―演绎法”建构的解决遗传学问题的理论模型如下:
运用该模型解决具体遗传学问题的操作过程是:首先对遗传现象中事实材料进行分析,运用遗传学定律进行推理和想象,对遗传现象中产生的问题尝试进行解释,即做出假设。然后运用假设解决具体的遗传学问题,即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的基本要义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或是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问题的解决符合遗传学规律,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相关遗传学结论。运用假设不能解决遗传问题,必须重新提出假设。模型中“问题解决”包含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过程。
二、例析“假说―演绎法”理论模型在解决遗传学问题中的应用
(一)做出假设,解释遗传现象
例1: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遗传现象分析:黄色卷尾鼠的遗传涉及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适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比例为6∶2∶3∶1,偏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比例关系。分别计算一种性状的分离比:黄色∶鼠色=2∶1,卷尾∶正常尾=3∶1。
推理想象:根据每种性状的分离比推断卷尾和黄色是显性性状。卷尾与正常尾的性状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黄色与鼠色的性状分离比偏离了基因分离定律的3∶1比例关系。黄色是显性性状,基因型有两种,分别是纯合和杂合,比例是1∶2,推理想象显性纯合致死。
做出假设: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验证假设:由于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中的自由组合表现为(2∶1)(3∶1)=6∶2∶3∶1,与遗传现象相符。
解决该种类型遗传学问题的关键是要做出假设,假设是在基于对事实材料的推理想象基础上提出。符合遗传学规律的假设可以运用来解释遗传学现象,否则,假设就不成立。
(二)运用假设,演绎推理
例2:下图为某家族中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对该病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B.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该病是血友病,再生一个外孙还患血友病。
D.该病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分析事实:根据遗传系谱图,排除Y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不能确定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也不能确定是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引起的遗传病。
做出假设:题目中4个选项事实上就包含了4种假设。假设成立的依据是能解释遗传系谱图中反映出的遗传现象。
运用假设:A选项的假设是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第一代和第二代中的男性均是隐性纯合子,女儿又都患病,推理出女儿一定是杂合子,A选项正确。依据B选项的假设,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男性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或显性杂合子,若是显性杂合子,所生子女都有可能患病,B项假设成立。C项假设是该病是血友病,依据假设,第二代女性的基因型是XhXh,可以推理出再生一个外孙还患血友病的结论,C项正确。若D选项假设成立,同时第三代的女性患病,推理第二代男性患病,事实上没有患病,D项假设不成立。答案:D
解决该种类型遗传学问题的思路是依据选项提供的假设,演绎推理到具体的遗传现象,如果推理符合遗传规律,则假设成立,否则,重新开始假设。
(三)依据规律,演绎推理
例3: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不断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
事实分析:该题涉及到运用遗传学实验方法鉴定物种的显隐性、基因型以及提高纯合子的比例的方法。由于4个选项中都涉及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所以适用的遗传学规律是基因的分离规律。根据“假说―演绎法”理论模型,上述4个选项属于运用遗传学知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演绎推理:A选项中,白马性状属于显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的个体就是纯合子。白马与隐性性状的个体杂交(即测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白马是杂合子;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显性纯合子。B选项,不能判断长毛和短毛的显隐性关系,不能用测交手段来区分。C选项,测交是有了鉴定基因型的实验方法,不能有了提高抗病系的纯度,可以采取自交、选择淘汰、在自交的实验过程来提高纯度。D选项,杂种灰兔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基因型不需要鉴定。
该遗传题的解决是利用遗传学规律、遗传学实验方法,不需要重新做出假设。
(四)做出假设,验证假设
例4: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图谱,正确的推断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遗传系谱图分析:根据遗传系谱图并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遗传病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Ⅰ-1基因型为AaBB,则Ⅱ-2必定含有B基因。
推理想象:Ⅱ-2患病并含有B基因,若含有A基因,则Ⅰ-1也患病,事实上Ⅰ-1正常,推断Ⅱ-2含有aa基因,同时由于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推断子代必然同时含有A和B基因。由于子代必然含有B基因,推断Ⅱ-2的基因型必然是aaBB,进一步推断Ⅱ-3的基因型必然是AAbb。
做出假设:该遗传病患者至少含有一对隐性基因。
验证假设:由于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所生子女的基因型都是AaBb,由于不含有成对的隐性基因,子代不会患病,对照遗传系谱图,第三代个体均表现正常,所以假设成立。选项B正确。
中学生在解决遗传学问题时,假设的验证并不能都通过实验来实施,利用假设来推导遗传现象是否与事实相符也是一种验证假设的方法。
(五)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例5: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材料分析:该遗传学问题比较综合,涉及到判断遗传方式、推理基因型以及计算患病概率。就甲病分析,根据第一代父母正常、第二代女儿患病的事实,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就乙病分析,父母正常,男孩患病且患乙病的均表现为男孩,为隐性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提出假设: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演绎推理:乙性状遗传表现为患病都为男性,父母都正常,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推理1号家庭男性的致病基因均来自Ⅰ-2,2号家庭患病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Ⅰ-4。
验证假设: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依据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确定Ⅱ-1的基因型是XtY,Ⅱ-2的基因型是hh。推理出Ⅰ-2的基因型是HhXTXt,Ⅱ-5的乙性状的基因型是XTY,甲性状的基因型是HH或Hh,比值是1∶2。根据Ⅱ-9的基因型是hhXtY,推理出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是HhXTY、HhXTXt,进而推出Ⅱ-6甲性状的基因型是HH或Hh,比值是1∶2,乙性状的基因型是XTXT或XTXt,比值是1∶2。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该表现型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HH或Hh。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Ⅱ-5与Ⅱ-6结婚,依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就甲性状分析:患病概率的计算表达式为2/3Hh×2/3Hh,得出患甲病的概率为1/9;就乙性状分析:患病概率的计算表达式为XTY×1/2XTXt,所生男孩患病概率为1/2×1/2=1/4。甲、乙两种性状同时考虑,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计算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的过程是:Ⅱ-5产生H基因配子和h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为2/3和1/3,h基因携带者(Hh)产生H基因配子和h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为1/2和1/2。依据受精作用的过程是随机的,产生hh基因型的概率为1/6,产生Hh基因型的概率为3/6,产生HH基因型的概率为1/6,排除hh,因为子代正常,结论是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是3/5。
“假设―演绎法”模型中的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基于事实分析、提出假设、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结合遗传学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基础上,对遗传学问题归纳和总结。
三、“假说―演绎法”模型运用总结
“假说―演绎法”理论模型包含的提出假设、推理想象、演绎、实验设计、归纳总结等步骤都属于科学思维方法。在解决某个遗传学问题时,不一定需要利用模型中所有的科学思维方法。上述例题反映了运用“假说―演绎法”模型中科学思维方法是有差异的。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传承民族文化 学校 家庭 社会 三位一体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1]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整个民族共同体永恒的话题。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且不能被取代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导场地,家庭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基地,社会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支撑力量,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却出现民族文化的孤立传承现状。
一.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孤立传承民族文化现状
1.学校与家庭缺乏沟通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但是反观目前,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内容空洞、晦涩,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家庭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另一重要渠道,却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家庭教育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家庭及其教育都有其民族归属性。”[2]所以家庭中的民族文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是传播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能带给儿童最直观的体验和影响。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强大的传承场域缺乏沟通,加深了其传承的孤立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之路上一道必须逾越的鸿沟。
2.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
“民族传统文化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既是民族传统文化之源,也是传承之基”[3]。社会是民族文化的资源宝地,同时应该是传承的始源。但是人们几乎把传承的重担一味的交给学校,而学校出现选择性传承,在其传承过程中形式化严重,缺乏生活性和社会性,并没有把民族文化真正的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甚至会造成文化断层和消逝。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得传承民族文化不光体现在课堂中,更加体现在生活中,在课堂上注入社会性和生活性的元素,使得民族文化具备丰富多彩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3.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的断层
“民族文化场域是文化主体与文化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在依赖一定的物质客观条件的同时,它更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4]校内民族文化场域和校外民族文化场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传承体系,但是校内文化场域和校外文化场域的断层,造成文化缺失和传承的不完整性。校内民族文化传承整体上以课本教材的讲授形式展开,注重对文化知识感官上的理解和体验。校外场域主要注重对生活上的实践价值性,将民族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侵染的方式,根植于儿童心中。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在理论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学生的文化意识还是停留在浅层的实践中。这种校内外传承场域的断层显然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这里的“三位一体”支持系统指的是: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构建以学校传承民族文化为主导,以家庭传承民族文化为基地,以社会传承民族文化为支撑力量的三方位相结合的支持系统。
建立“三位一体”支持系统对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有利于“活”的传承民族文化
所谓“活”的传承民族文化是相对于“呆板”的传承民族文化而言的,其传承方式更灵活、传承内容更有综合性、传承目标更有价值性,儿童不再是被迫的接受民族文化,而是主动地面对民族文化。但是目前,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时,面对升学压力,民族文化课程便成了主流科目的牺牲品,被搁置一旁,不被重视。课程规划易出现选择性传承,内容碎片化,内容偏重知识性,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等现象。“三位一体”支持系统的建构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系统知识性、家庭传承民族文化情感上的感染力、社会中民族文化的鲜活力,三者密切配合使得民族文化呈现一种“活”的传承状态,文化是活的,人是活的,方法也是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永久的活力和持久性,使民族文化“活”下来。
2.有利于培养立体文化人
“培养立体文化人,意味着儿童不是文化接收的‘器物’,也不是文化传承的‘载物’”。[5]儿童是有着自己独立意识的个体,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应当是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筛选和批判的一个文化融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能够主动的建构知识、对文化有一定的判断和反思能力、能够适应社会,这便是立体文化人的表现。显然,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来独当一面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和社会作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辅助场所,也应当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三位一体”这样的传承模式下,对课程中所学到的民族文化加以甄别和筛选,然后投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为指导实践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立体文化人。
3.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例如民族习俗、、民族精神、民族建筑等多种民族文化。但是民族文化零散混乱,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和运作规范。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学校当中的符号性民族文化、家庭中的生活性民族文化、社会中的实践性民族文化等,三大场域对民族文化各自孤立传承,缺乏合理的整合,使得家庭与学校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无法保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保存。“三位一体”支持系统能够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避免了民族文化缺失现象的发生。
三.如何建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支持系统
1.学校与家庭紧密衔接
家庭作为儿童接触民族文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对儿童习得民族文化都有着无形的影响。学校作为规范的教育场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既定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因此,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衔接,把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建立起沟通信任的桥梁,让家长也了解民族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同时积极配合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步伐,起到一主一辅的作用。
2.学校与社会密切互动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仅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为民族文化提供真切实感的情景。相比之下,学校所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大多偏重纯理论性和知识性,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活动的深切感知和领悟,难以获得真实的感受,缺乏亲身实践,无法在情感上有所体会。因此,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鼓励学生把学校习得的民族文化知识带入到社会这个鲜活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其次,学校引入社会中濒临绝迹的文化遗迹,保护民族文化的完整性。最后,可以在学校中开展专题讲座,邀请社会中精通民族文化传承的专家学者,给学校注入一股新鲜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视角学习民族文化的方法,使得师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承民族文化知识。
3.建立长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支持系统
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导场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家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首要基地,在对儿童的认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潜意识作用;社会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延伸和支撑力量,民族文化是活的,因而需要社会这个场所让其栩栩如生。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密切配合,共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首先,以学校作为其传承的主体,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开设有针对性的文化课程,保证课时和质量。其次,以家庭场域为辅,通过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与提高孩子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最后,重视社会这个大环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支撑力量,学校、家庭所学习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中不断的得到实践和运用。
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积淀出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瑰宝。但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样也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重任。只有三者共同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民族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也才能持久的传承下去。因此,发挥学校传承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传承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传承的延伸和支撑作用,三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才能建构起传承民族文化之桥梁。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J].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范婷婷.家庭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3-34.
[3]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43.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5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柱,但凡涉及教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学前教育理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教育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由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多元思想相互包容、融通而成的一个和谐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与每个中国人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一般,虽然鱼离不开水,但是“鱼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含哲理,辩证求和,追求神似,讲究意境,无人能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文字概括其精髓和要义,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许可以用28个字勉强概括之:禅释因果,儒教人和,易懂规律,道得众合,兵出运筹,医利身心,史能明志。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学说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只是众多学术门派中的一个,但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验证之后,它显示出比其他众多学术门派更能反映具有五千年神传文化的历史古国的精神,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都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基础,迄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广袤土地上的每一个中国人。
儒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仁”。
从词义上讲,“仁”指的是二人(“仁”=“人”+“二”),可以理解为二人的相处之道。在《易经》里,“一”代表道,“二”即两条道(即天道与地道),人在生命的道路上必须不断遵循天道、地道,才能修成“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孔子主张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他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孔子所谓的“仁”,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诫人们,为人要克制私欲,遵循天理,方可达到“仁”的境界。
中庸是儒家哲学的基础、道德准则和处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孔子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主张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即从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以保持事物的常态。
从历史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合于治世的、稳定社会的思想和理论。儒家学说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仁者无敌,因此,它是一种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和进取型的文化,有益于社会稳步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益于世界的和合万邦。
而今,我国进入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儒家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的部分,会对崛起中的中国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也有其拙劣的、糟粕的部分。对所谓的优秀、精华或者拙劣、糟粕的评判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是主观的,是与评判者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是与该文化所处的情景紧密关联的。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拙劣的、糟粕的部分?从不同的视角或维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不同的评判者对这些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下面所述的仅是笔者认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认定的依据是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即为当今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所共认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价值。
(1)天之道、人之道,尊重生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重自然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原本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对待天道、人道的态度,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华文化非常有深度的一种觉醒。
深度的觉醒就是人性的发挥,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认识。中华文化早就有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十分重视生命,这就是所谓的“人命关天”,儒家学说中的“仁”,本意就出于尊重生命。
(2)重民本、求大同,重义轻利
孔子所谓的大同,是指人的道德素质高,其深层意思是人人无心作恶,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这叫善的大同。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大同和以民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陈述的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敬业的、诚信的和友善的社会和公民道德是一致的。
(3)崇仁义、讲仁爱,恪守诚信
儒家文化认定,人性是善的,人性里本来就包含着“仁”,包含着对人的爱心。孔子提出,应该把人当“人’看,统治者应当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即天道”“人言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同一意义的。
(4)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讲的是类似的公民道德规范。
(5)讲中庸、尚和合,辩证统一
儒学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要义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
当今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或转换,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承载。换言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人正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学前教育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不能以孰是孰非、谁优谁劣为标准加以判断。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丢弃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任何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的价值,是与文化最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所谓的“教育理念”,包括“学前教育的理念”,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必须与文化绑定。中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环境、条件和人都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也必然会有诸多不同。例如,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道德、讲究规矩,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自主、自我,强调自律;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集体利益、讲究“顾及他人,为别人着想”,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我就是我”“我的事情我做主”,强调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强调个性张扬;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和”“合”,“求大同,存小异”,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竞争,强调“独占鳌头”“我最行、我最棒”,强调“与众不同”……
遗传学的问题范文6
历史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为它骄傲、自豪,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都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珍视民族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谋求个人的成功,最终实现国家的强盛?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情感
中国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有长期的历史辉煌时代,中华民族曾对世界做出过许多的贡献。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板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外国人曾把上述四项,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可是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的发明,又何止上述四项!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曾这样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项发明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我们历史教师,假如认真地、充满感情地将我国古代人民的这些伟大创造、高超的智慧、灿烂的文明,都给学生讲得很具体、很生动,再联系人类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没有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海业、航天航空事业,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学生就会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转化为把这些祖先的光辉成就发扬光大的行动。
中国历史上也涌现了大量气吞山河、万古长存的英雄人物,他们热爱家乡、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行为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情感的强大动力。如通过讲述西汉卫青、霍去病的事迹告诉学生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人只要有大志,有建功立业的本领,即使出身贫寒,也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出力,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讲述明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的历史,让学生懂得一个和平稳定富强的国家是需要无数英雄人物的奋斗而换来的,而英雄来自于人民,又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从而让学生产生敬仰英雄的感情,形成热爱祖国、服务国家的信念。
二、强化传统美德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曾反复强调,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要首先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一个文明的、有修养的、高尚的、有道德情操的人”,这是历史教育在目前非常重要的目的和任务。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出现了缺失现象,不诚信、金钱至上等不良思想正在腐蚀着我们的青少年。所以,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历史典故,我们和学生共同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和古人对话的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经历、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必须具体化、生动化,用事实来告诉学生结论,一定要避免说教和理论化。如学习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时,老师可以多讲一些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具体故事以及在论语中记载的很多经典语言,使学生既领略到中国珍贵古籍的魅力,又记住了很多孔子教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 课后,还可布置学生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和背诵《论语》名句作为课外作业。再比如讲述南宋历史,讲到岳飞和秦桧,一个名垂千古,一个遗臭万年,为什么他们的下场迥然不同?在学生了解了这两个人后,让学生从他们的品行去分析。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因为他们一个品行高尚,精忠报国,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而另一个卑鄙猥琐,卖国求荣,自私自利,是民族败类。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永远受到人民的热爱。
三、注重古典美文欣赏,陶冶学生情操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把丰富的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才能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要让更多的中国人散发出“气自华”的气质就必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兴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无论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离不开历史。学习历史的课程是接触认识本民族和世界各国最优秀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假如我们能够做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学生不但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从古文中吸取文学营养,从美学上提高自己的素质,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画画等各种高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