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1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正在逐年提升,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正在迅速下降,青少年体育教育应当作出反应,重视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因此,新体育教学方式显得额外重要,采用循环训练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
一、循环训练法的意义和在篮球训练中的作用
循环训练法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系统性体育训练方法,是通过采用针对性很强的不同训练方式作为一个“组”,每个组都起到不同的训练作用和负荷作用,将这些不同作用的“组”组合起来,让运动员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组合式的训练和强化练习。循环训练法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平衡性,使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1]。
循环训练法是公认的科学性强、效率高的训练方法之一,它通过不同“组”的结合,让枯燥重复的训练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也确实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因此循环训练法在各体育项目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循环训练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将学生作为篮球教学主体,并通过循环训练法发现教学训练中的问题,培养团队精神,调动每一个篮球运动员的积极性,使运动员增强自信,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因为在篮球运动中要运用大量的技术性动作,并将技术性动作组合起来,例如运球、突破、传接球、上篮和投篮等,将这些不同的技术动作都作为循环训练的“组”,进行循环训练法,周而复始地增强动作连贯性,帮助篮球运动员更流畅地使用技术动作,满足篮球运动的切实需要,使其更熟练地掌握篮球技术动作[2]。
二、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应用循环训练法的具体办法
(一)采用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非常在意他人的目光,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篮球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篮球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随身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篮球视频,适当选择“街头篮球”的内容,因为“街头篮球”的动作更灵活帅气,更符合学生的口味,然后引导学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视频所展示的运球动作,就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重点,大家想要像视频中一样完成行云流水的运球动作,就要认真听讲,然后多加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篮球学习,为接下来循环训练教学法的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在开展循环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提高训练效率。但是在鼓励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一味地、毫无原则地表扬,针对不同的学生,结合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鼓励语言。例如,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要尽量多使用“做得好”、“学习得很快”、“很有天赋”这种培养信心的鼓励用语,增强学生学习篮球的自信心。而对于已经具备篮球基础的学生,在鼓励用语上要更多地选择“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保持状态”这种鼓励语言,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用一些小奖品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向做得更好的学生学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与技巧。
在循环训练法中,学生不仅是接受训练的对象,而且是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在循环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挥循环训练法的作用,不断引导和带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反思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与技巧,成为篮球教学的主人。循环训练的目标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应当意识到循环训练方法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循环训练法进行改进和总结,使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相结合,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及时地相互沟通,当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时应当及时向教师询问,了解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在比赛中的应用方法,在动作足够熟练时甚至可以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可以发挥才智的平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技巧。
循环训练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效率,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向上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完善自身,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从而有效地增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初中体育是以学生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以增加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因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体育课在实施过程中和文化课程有较大区别,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环境来说都决定了体育课更多趋向于身体的运动。从教学过程来看,体育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因此,要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得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运动效率的直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因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一些学生锻炼不积极、活动较为被动,课堂气氛死寂,学习效率自然不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从学生自身分析做起。
1.消除心理障碍,激发运动兴趣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虽然增加到了中考中,但凭借自身的身体素质,哪怕不训练也能获得一定分数。也有学生认为,体育是“体力劳动”,与其辛苦锻炼,还不如搞好其他文化科目学习。其实,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懒惰所致。且部分女生认为,体育运动属于“高强度”活动,是男生的专利,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理解体育运动对自身发展的作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确认识作用,自主参与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打篮球、跑跑步,而是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与运动,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更多健康知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也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单纯的说教方式,利用室内课、活动课等引导学生认知体育学习的作用,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特长,培养技能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懒懒散散,原因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运动,没有特长。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特长,而是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自我否定了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和体育运动更加疏远。要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课堂中教师就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喜欢体育课,从而主动参与到运动中,在运动中获得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当然,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特长而组建诸如篮球队、羽毛球队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得到特长的发挥。
二、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在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不是单纯地“教”和“学”的关系,还涉及感情的交流。为此,要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运动兴趣、承载负荷(强度)、运动习惯、喜好等方面有着客观的差异。同时,学生的背景也是影响师生交流的主要因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就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如,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等,在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从而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
2.情感教学,尊重学生
正如上文所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伴随着情感的交流,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和表情的应用。如,在乒乓球教学中,某一学生平时不太喜欢参与,而本次课堂却积极参与并能主动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就可多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其兴趣。又如,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可用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去面对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这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从而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奠定基础。
三、转变观念,提倡合作探究模式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多让体育委员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教师讲解示范所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就让学生自主练习。因教学模式的单调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运动强度不够,课堂在“牧羊式”的教学中进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探究教学逐渐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应用,在实施探究模式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在准备环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做准备活动或跑步的模式,转而以游戏活动、自主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如,在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教学中,准备环节教师提供了弓步走200米、自由慢跑400米、运球走100米等多种选择,学生可按自己喜欢的内容选择运动,然后再进入基本部分教学。又如,借助体育游戏来导入,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运球比赛,比赛后再进入基本部分。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基本训练,从而为合作的课堂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合作探究注重的是合作,即课堂中更多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以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以拉弓射箭为引导,引导小组进行两次训练(第一次稍微拉开射箭、第二次用力拉开几乎成满弓),然后以哪一次更远启发学生思考其中原因,学生实践后教师在出示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图片,从拉弓过渡到满弓动作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满弓动作对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的作用,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分组训练,培养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方法后,教师就需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形式来引导学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分析运动中的不足、分享收获,不断训练、不断反思,然后再训练,从而形成技能。如,篮球换手运球的教学中,小组学生通过分组训练掌握一定技巧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效果就较为明显。又如,在投掷实心球的上步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教学后,教师组织学生以“上步”和“不上步”推实心球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上步、蹬地、出手速度协同用力的作用,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141-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诸多变化,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学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都极其有益。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强体质、培养优秀品质及高尚品德的重要阵地。由于初中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产生求知欲
课上,教师创设情景、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同时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练,通过情景导入,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浓厚,教师乘势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练,当学生在学练中产生困惑遇到困难时,教师起启发、鼓励、点拨的作用,引导他们小组或结伴交流,合作探究,掌握知识和运动技能。
2.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分组合作学练
教学中,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性,为了尊重差异、赏识差异,我们采用体能分组、选项分组、结伴分组、帮教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等组织教学形式,在教师的巡回指导下,更好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动体、动脑、动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3.评价、反思、改进
学习成果展示,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上,采用自荐展示、小组展示、集体展示、特长展示,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来肯定学习成果,回味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检验学习效果,同时也共同反思找出差距,改进学习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新的学习目标。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课型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能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根据课的教学内容,一上课体育教师或学生代表通过精彩的动作示范,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来学。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一项古老的、始终充满活力的活动,游戏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是体育教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游戏的设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以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
3.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堂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篮球等课时,给同学们讲篮球运动员的故事,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难。如各种体育项目的技术、战术、规则、练习方式、场地器材等。教师应鼓励、诱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可以解释性地回答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推理——验证”五步思维方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研究、实践,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自我超越,实现自我创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教师应让每个中学生都明白学习的目的,以及老师和家长的希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那么就可以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是如此。只有学生有了日积月累的自我超越的意识和行为,就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自我超越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随着课堂上学生对体育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体育兴趣的不断增深,求知欲会越来越强,想象力也会越来越丰富。这时教师就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要不遗余力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甚至学会在课外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实现更大的超越。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方向,改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标;教学
新课标对中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文件,是我国对基础性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性要求。新课标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新的改革,它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我国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基本理念。这次改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的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途径、以提高学生体质与素质为目的的一门基础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也逐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但在改革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摒弃体育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新课标的推进,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体操、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都是一人包揽,体育教师勉为其难,敷衍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再者,我国农村学校多,办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缺乏,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全面完成《大纲》要求,使学生达到应有的技能、技术是很难办到的。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的新特点
1、体现健康第一
体育新课标反映出来的最大特点是课程理念更新,“健康第一”思想深入人心,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已经不再过分追求加大运动量,不再局限于健身,不再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一种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已经有了初步体现,初中体育教师已经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投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低位
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一点,认识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师思考问题时的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许多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案中都清楚地分列出了“学生活动”这一栏,表明了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那样,用传统的技术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机会也在增加,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
3、课程设计有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们都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对教学的认识,从教师在“课的设计”使用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与过去有着明显的变化,初中体育老师从学生兴趣需要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案,这表明了教师对各种教学活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最能表现自己独特构思的个性化教案,而这些构思与设计又是与课的教学目标直接联系的,这也说明了初中体育教师已经走出了传统教学一些陈旧观念的束缚。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课堂教学不重视
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虽已经实行新课标,但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为主,很多学校只追求升学率,为了其他学科或者活动有更多的时间,就随意占用体育教学时间,缩短体育课时,更有甚者,将体育课用作劳动、开会等,体育课的实践时间被剥夺,体育课长期处于如此被轻视的地位。
2、体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场地器材严重缺乏
当前,很多学校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场地不足,资金短缺。体育教学所需的器材以及场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学校对这块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还有一些学校购买了体育器材,但是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保管人员,也造成了学校在体育器材上的匮乏。
3、学生个体差异性未被重视。在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中,初中体育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然都是依据基本理念来精心设计授课内容,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刀切的想象依旧存在,统一讲授授课内容,让学生统一接受课堂知识,体育教师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未进行选项教学的学校来讲,在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三、提高初中教学效果的策略
1、认清体育课的角色
体育课不被看重是正常的,几十门课业总得有个轻重排序,但体育课若遭受歧视,那就属于社会的一大时弊。体育课虽是小三门之一门,但它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贬低它、扭曲它、挤占它甚至打压它的种种言行,当然都该受到严肃批评。即便排在全校课程系列的末尾,也并不丢脸,把握不住自己的立身之本,才是最可羞愧也最为无救的败北。
2、转变体育老师的思想观念
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中去。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同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切忌“分数第一”的短期行为。另外,体育教学中面对的学生个体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身、健心、适应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健康三维观。
3、学校要加大体育投入
学校方面要更新办学指导思想,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学校的指导思想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变以往只顾追求升学率的片面做法。同时,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购买必备的体育教学器材,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所购置的器材进行管理。学校、社会和家庭要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加深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确保实现预期的。
参考文献:
[1] 吕忠荣.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困惑与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2011(2)
[2] 高松山,林森.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2)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方法
1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1.1 以明确阶段教学目标的方式开展教学
将长远的教学目标进行阶段性的细化,针对某一个阶段的培养方案进行明确。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个阶段中应该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然后让学生有所准备,从而在上课时可以更好地和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更好地根据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2 以多种形式的主题开展教学
不要将体育教学局限在重复的锻炼中,这样容易让初中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以清洁校园环境为主题,通过活动中的跑动、搬运、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的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集体感。
1.3 以科技为依托开展教学
目前很多地方的初中体育还是以户外运动为主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信息网络等技术为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音响、影像等功能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课件虽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户外的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实际的户外授课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开展,这样才能达到信息教学的真正效果。
1.4 层次教学法
层次教学法就是把一个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难易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层次进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难度,在完成较容易的一个练习后,可进行高一层次难度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实施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2.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来改进教学策略。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让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2.2重视初中体育的教学细节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体育教学的开展一定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活动的方式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进行认真的考虑,而且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情感变化、人际关系等进行认真的关注和分析,从而严格避免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体育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强调创新能力的当今社会,初中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为导向,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来认真安排每次的课程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教学时不应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强制学生统一的去接受某些他们不喜欢的知识、技能,甚至是一些对他们成长没有作用的。体育教学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特长,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体育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光是在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更重要的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益智化,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4 讲解简明生动
针对初中生对运动理论了解较少的问题,讲解动作要领时,要突出重点,简明生动。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再次,解说要符合初中的生活实际,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到物理课程上的“离心力”知识进行解释,再以生活中坐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会倾斜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跑弯道。
3 总结
初中体育课程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作为培养的重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塑造重视体育的意识,发掘初中学生的体育天赋以及潜在的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全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岩峰. 浅议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教学[J]. 青年文学家,2009(10).
[2]刘健. 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3]曹连奎. 浅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7(02).
[4]孟成. 要重视中学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J]. 体育函授通讯,1997(01).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反思范文6
一、对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弊端的反思
1、教学内容体系过于呆板单一。多年以来,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体育课程教学主线的内容模式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一大特点。从竞技运动的观点出发,就导致了健康标准的单一性,也导致了教学的机械性。
2、过时的教学内容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例如规定的跳高项目,初中阶段学跨越式,高中阶段学背越式,教师只能按纲施教,学生只能照师而学,缺少自由发展的余地,无法形成多元化生动活泼的局面。
3、存在一些无助于增进健康的教学内容。例如要求同一年段的学生人人必须“快跑达标”,结果使得一些学生在秒表的计时下不断地重复跑、疲劳跑,仍然无法“过关”,这对于学生的心脏发育和骨骼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4、简单的教师传授式教学方式颠倒了教学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体育教师由主导地位为主体角色,使得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处于被动,机械地学习状态,缺乏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内容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削弱了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和爱好,影响到其应有专长的形成,缺乏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在教学实践中要勇于大胆尝试改革
我校是一所地处桂北山区的县直普通高中,目前在校高中学生1400多人,有体育教师7名。体育教研组把推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作为共同的主攻课题。本人在教学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并且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呼唤,人心所向,意义深远。
1、在转变观念中调整好体育教师的位置与职责。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影响根深蒂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习惯把自身作为本位,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与学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做,你仿;我指令,你执行。先教后学,不教不学。这就造成了本末倒置。因此,进行课改的“第一课”,就是要通过学习新《课标》,努力转变师生观念,定位好各自的角色。在角色定位调整过程中,我把对新课时的设计作为重要环节,有意识地减少教师的“主渲”成分,加大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比重。但是,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象,例如,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又会站到“以教为主”的位置上,一些学生则把“自主性”当成“自由性”,把体育课变为自由活动课,有些则像旁观的“看客”。这说明,转变体育课程教学的观念,不是一两次理论性的宣传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实质性的推进教学过程。
2、把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兴趣和爱好作为课改的突破口。无论做任何事情,兴趣和爱好都是一种内动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必然会去投入,在不断的投入中,形成了爱好,并且会把爱好作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乐趣。体育课改的一个基点就是激发和培养与健身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我将此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全力促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除了做好共性项目的宣传、指导和激发,让学生在集体项目中感受体育的乐趣及作用,我还对不同体质以及性格特征的学生加强选项锻炼的指导,同时根据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情况,尽可能做到项目、设置的多样化。
3、以“合作体育”作为纽带,注重维护体育运动的群体性合作效能。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要借助相关项目,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性与个人特长的发挥。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山区农村,在小学、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条件较差,缺乏规范锻炼,更缺少终身体育的意识。从他们的成长经历看,高中阶段将是他们“认识体育”的黄金时期。而许多人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和爱好常常是在参与“合作体育”中建立起来的。结合我校的实际,我将篮球、排球、接力等集体合作项目定为重点“公共项目”,并以此作为纽带,带动个性项目的开展。通过经常参与公共合作项目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合作效能的真正内涵,从而自觉地加强各项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