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1
一、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的三大变化
1.课程理念更鲜明、简洁,凸显地理课程价值功能
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涉及的学科课程理念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共六条”,而2011年版地理课程标准将过去的六条理念重新梳理整合为三条,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可以说,这三条学科课程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凸显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在培养公民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文字简洁,朗朗上口,容易记忆,便于教师时刻牢记本学科的三大理念并在地理教学中加以体现。
2.尊重差异性、不均衡性,重新调整“标高”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且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国家制定的本学科标准就只有一个。因此,如何考虑标准的通适性问题,是课标组修改地理课程标准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新版地理课标在尊重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方面,重新调整了“标高”,在部分较难内容上,降低了要求,如删除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取而代之的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使国家课程标准更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奠定了基础。
3.标准更具操作性、指导性,令人耳目一新
过去的实验稿地理课标的一些条目,在行为动词的搭配,要求的具体化、活动的实施等方面,还存在指向性不明确、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活动建议”实施困难较大等问题。而新版地理课标针对这些原实验稿地理课标所存在的问题均做了修改,如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修订为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将“……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的“说明”二字修订为“认识”等。其许多变化之处,令人耳目一新。
二、落实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高度重视课标,摈弃轻课标重教材的错误认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因为学科课程标准在内容上通常具有以下一些要素:以学科内最重要的内容且长久不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有利于公民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体现时代性和科学性;具有发展性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大法。然而,在实验稿课标使用中,许多一线教师片面认为,课标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进行备课并实施教学即可。由于这种错误认识,致使部分地理教师教学盲目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甚至增加课改前老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仅注重知识传授等,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学生负担,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因此,重新学习和领会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是广大一线教师把握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地理教师当前专业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重心。
2.对照课标要求,反思教师自身教学行为
地理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技能方面有许多具体要求。这既是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地理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技术和途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地理学也不例外。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获取地理信息和资料;二是分析处理地理信息;三是形成结论、成果展示。这其中就涉及地理学科的探究发现法、野外考察法、观察观测法、社会调查法、脑中地图法、文献资料法等。而作为地理学科的地理技能,则是思考地理问题的必要工具和技术,它是地理学了解地球上自然、人文现象和过程的特有方法。具体来讲包括: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回答地理问题等。
反思目前的地理教学,许多教师仍停留在就地理知识而讲知识的层面上,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仍显得非常薄弱。其原因之一即是没有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缺乏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因为单凭教材难以逐一落实课标所提出的若干学科方法和技能的条目内容。
因此,只有掌握和领会学科课程标准,才能养成依据课标备课,逐一完成课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体现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可以说,课标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和了解课标,发现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这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
3.改革教学评价,发挥课程标准重要作用
尽管新课程已经推进了十一个年头,但是许多地方涉及的考试内容仍未完全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来确定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这致使许多一线地理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教材,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所谓的重要知识,就能让学生获得好成绩,课标也因此变成可有可无的指南。具体表现为:过分依赖纸笔考试,仅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对平时地理学习的评价权重还非常小等。还有一些地方将义务阶段地理考试纳入了中考,虽然客观上有利于提升本学科的地位及提高本地区将来文科生的高考成绩,但另一方面又拔高了教学要求,将水平考试变成了选拔考试,增加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地理教师的工作压力。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义务教育与高中地理课程 教学衔接 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的衔接问题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尤为严重。初中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与义务教育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知识抽象,要求高,难度大,大部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欠缺成了高中地理入门的最大障碍,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研究这两个学段地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做好两个学段的教学衔接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义务教育与高中(以下除特别说明外简称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探讨和研读,谈谈自己对两个学段地理课程衔接问题的认识。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衔接
(一)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相融合和衔接的内容。
1.课程理念的衔接
(1)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课程理念来看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均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2]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没有直接说明学习有用的地理,但其提出“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的理念,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对终身发展和学习有益的地理知识。
(2)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
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学段都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2.课程目标的衔接
从课程的目标要求来看,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具体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两个学段均要求掌握地理基本知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当然义务教育要求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地理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2)过程与方法
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要求:通过感知、积累形成概念;通过分析作出判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设想。高中学段要求:获取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两个学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要求相同,均要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的内容标准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区发展差异;认识区域大洲、地区、国家)。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环境与资源经济与文化、地理差异;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乡土地理。[4]
高中地理的内容标准有:必修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地理2: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修地理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选修地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5]
从两个学段的内容标准来看,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内容大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学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二)两个学段地理课程标准的脱节问题。
通过对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程有着明确的分工: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高中阶段以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学习为主,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要求学生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虽然两个学段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在宏观尺度上都有明确要求,在基本理念、总体目标等方面基本一致,高中学段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有所递进,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有脱节现象。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缺失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要求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地理要素采取单列与区域结合。区域的选择只规定了数量,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此外,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而这与现行高考考试大纲和高中教学所需基础要求有明显的脱节,主要缺少了下列知识点: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总论部分;世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产业地理等总论部分;中国区域地理。这些是高中地理学习必备的重要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的教与学。
2.学生认知上的断层
有些知识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规定要学的内容,但由于难度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就默认学生已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而出现知识断层现象。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七年级学生掌握经纬网与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经纬网与地图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习这些知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几何的知识基础。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为欠缺,且未接触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无法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并形成相应的地理技能。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经纬网与地图这部分内容没有进行加强与巩固,导致学生出现认知上的脱节。
如地球的运动及地理意义。义务教育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义务教育阶段只需学生简单地理解有关概念、特点和昼夜现象、四季、五带等。而在高中地理课,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更为抽象和深奥。
二、两个学段教材编写中的知识衔接问题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由于教材篇幅等的限制,新课程高中地理教材有少量知识缺失现象。
(一)地球和地图。
地球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材都安排了地图这一内容,因此许多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把这一内容省略。而事实上地球和地图知识比较抽象,学好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立体几何知识作为基础。然而七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其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并未学习立体几何知识,造成学生学习地球和地图知识的难度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高中地理教材没有安排这一内容,使得这一重要内容被广大师生所忽略,影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后续学习。
(二)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义务教育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而许多高中地理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淡化了。气候是中学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地理对这一内容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和分布等一系列问题。由于高中教材这部分内容的淡化,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难度。与此类似的内容还有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河流地貌形成、农业等世界和中国地理的总论及区域地理等。
三、两个学段衔接的对策研讨
(一)研读课标,了解脱节问题。
教师在高一新学期开始前应深入研读两个学段的地理课程标准,查找两学段的脱节内容、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做好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
(二)研究教材,做好教材整合。
高中教师在备课时,注意研究学情和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情况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学情和实际需要,以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学理论为依据,对高中地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做适当的补充或者调整,使得各学段的知识体系能很好地融合和衔接。如在高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经纬网的知识,并把教材中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行重新整合:对昼夜更替、地方时和时差、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三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四季和五带三个知识点作分析。这样学生可以明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经纬网知识的复习,更好地掌握地方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尤其可以降低学习相关计算问题的难度。
(三)整合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知识的学习途径和渠道是多元的,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根据两个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对潜在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有机的整合,使知识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并及时有效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使地理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接近生活实际。高中地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课外阅读材料、媒体、生活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地理课程资源,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着手。如:讲城市的结构和功能时以当地的城市为例;讲产业的区位因素时以当地的产业为例,也可以义务教育阶段学到的区域地理为例,如在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以东南亚的水稻生产或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熟悉的例子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可不知不觉中感悟和理解地理知识。
总之,联系无处不在,要想学好高中地理,正确处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知识的关系是关键。从知识点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铺垫和基础,高中地理知识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说,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树立地理科学观念,这一核心理念应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3][5]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6]屈胜红.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对策.2009.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3
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中心,新学期的研训工作。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学习《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加强研训基地和学科中心组的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学科教学研训的系列活动,提升我市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努力促进我市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
更新教学观念,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年新颁布的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把握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继续组织高中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通过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深入钻研教材。
重点突出对“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认识与理解。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互动研讨,对这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学习与研究中。对“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辩析,倡导大家认真比照新颁布的指导纲要》与旧版纲要的变化与发展、与高中新课标的异同。期望通过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活动,达到提高认识,明晰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向之目的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状况势必将发生一些变化。为此继续开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学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随着《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实施。解动态情况,明晰问题所在
总结已有经验,对我市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课时保障情况、课堂教学与资源建设等状况进行调研。掌握这门课程的实际状况。寻找主要矛盾,分析影响与限制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理清理顺课程内部关系,把握学科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改善教研方式。
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备课、上课、测试与评价、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组织全体技术任科教师认真学习《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并通过交流讨论。促进教师对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认识,养成专业发展的良好意识。
以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2.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教学沙龙和教学观摩活动。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具有实践特色的学生学习新方式,以及具有动态特色的过程评价新亮点。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或教学设计竞赛、推进案例与课例评析以及练习与试题编制的研究,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加强对新版教材的研究和解读。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衔接、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不同年段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等。
积极推动技术学科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应用,4.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对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建设、使用与评价策略的研究,帮助教师确立动态发展的课程观点,激发教师创新课程价值的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实践能力。
四)重视教育科研。
新学期中,1.做好学科中心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教学多维度目标达成的行动研究》持续研究工作。本项课题研究已经全面展开。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继续开展以教学实践为核心的行动研究,并做好中期评估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开展相关资料的整理、搜集,中期研究成果的总结与等工作。
将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从文本引向实践,2.继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多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五)有效开展研训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 顶岗实习支教 教学法 改革
[作者简介]高俊霞(1968- ),女,河北东光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河北 承德 0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21-02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标”的推出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根本性要求,也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也因其肩负着培养、训练合格中小学师资的重任而备受关注。高等院校师范专业能否培养出适应新课改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顶岗实习能否收到“双提高”的成效,“教学法”课程改革是关键。
多年来,由于教学法课程过于重视教学法理论的讲解,忽视新课程理念的传授和教学微技能的培养,再加上部分教学法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和缺乏中、小学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法教材内容与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着脱节现象等,致使学生学了“教学法”不会写教案、不能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高师“教学法”课程应加快改革的步伐,以便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一、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已开展三期,绝大多数支教实习生对待实习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教学实践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高师英语教学法教师,从跟踪听课、实习支教学校反馈的信息和几年来顶岗实习汇报的情况来看,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从几年来跟踪听课和实习支教学校反馈的信息发现,实习生的课堂用语还不够规范,有的实习生上课时普通话或英语中带有乡音等。除少数实习生授课时用了教学简笔画、板书及板书设计较好外,相当部分实习生的板书和板书设计不能令人满意。板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板书凌乱、书写潦草、书写不流畅、字体混乱、整体效果差等。
2.课堂教学技能不足。由于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对新课程理念的传授和解读不够,导致实习生对教学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指导原则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掌握不好,在教学目标确定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不突出,情感态度以及文化意识目标缺失等。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他们突出的问题是授课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不到位,课堂上对学生输入的信息量过大或过少,高估或低估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考试大纲不甚了解,上课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课堂语言环境少,给学生尝试语言的机会太少,让他们感知语言的时间不充分。另外,有些实习生上课时不能自如地运用简笔画、歌曲、游戏等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中提问和纠错的方法不够得当。
3.课堂和班级管理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管理松弛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实习生支教各个科目中。不少实习生工作责任心很强,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要么性格急躁,批评多而表扬激励少,或者严而失度,简单粗暴,使学生接受不了,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或者要求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课堂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不强,想管好而管不好,不能驾驭控制课堂,使课堂教学秩序有些失控。“事件发生得快,难以预料”是当今中、小学课堂的特点,多数实习生支教过程中一遇到突发事件就慌了手脚,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班里的突发事件。
二、“教学法”课程改革构想
随着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推广,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和顶岗实习支教也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师生的重视。从顶岗实习支教的实习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改革高师院校的教学法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与中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这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5
1.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课程,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这不是可笑致之。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一是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这不是误人子第吗?所以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二是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三是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2.美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大家一直都在谈: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是一个引导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可往往在课堂中难以人为,于是苦思冥想,最后不了了之。那究竟怎么转换呢?
2.1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2.2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3.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新课程的实施不得不改变一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不过适应不了这个前进的社会。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3.1 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3.2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
3.3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范文6
摘要:依据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与可重复性特点,在时专家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反复研讨基础上,制定出“2+1项目”实验背景下从水平1至水平6的教学目标,并对从水平1至水平3足球技术战术教学内容做出了示范性规划。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95-04
“体育、艺术2+1项目”是2004年9月才开始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进行的一项实验工程。所谓“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2+1项目”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尽管强调的是课内外体育教育活动,但体育课内的教学在整个体育教育活动中处于主要地位,是“2+1项目”实验应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要在上好体育课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两项体育类技能的重要性,从课程不同阶段的目标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持续、主动、全面地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作为发展的主线。同时充分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各阶段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目标。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对中小学生今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体育课选修或自主体育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足球作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项目之一,在开展实验的许多学校中受到普遍重视,许多学生选择了足球项目。在“2+1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部虽然提出了宏观的目标,并且制定了评价标准,但是相应的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并没有构建出来。因此,构建“2+1项目”实验背景下足球教学内容体系,以促进中小学足球教学改革,有其现实价值。
1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1 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贯彻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素质教育观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以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目标。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力、责任感、自律性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等品质,并且极具观赏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足球运动技能,既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心的健康发展,又要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1.2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关系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通过解读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布执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不难发现,小学、中学、大学3个阶段的体育课程目标相互衔接,终身体育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小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高中阶段强调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大学阶段则强调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1项目”从体育课程目标的衔接出发,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强调通过合理的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实践,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运动,并有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在终身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运动技能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5个领域目标中,运动技能是其中一个领域,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达到增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5个领域目标的关系是辨证统一而不是割裂的。因此,掌握运动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特长,是体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必须要达到的目标。“2+1项目”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就是强调从提高运动兴趣出发,以发展运动技能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处理好运动技能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中的作用,系统规划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足球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提供依据。
2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
足球教学主要是以足球技术战术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活动,同时又要在实践活动中结合知识的传授、体质的增强等,因此体系的构建既要突出实践性,同时也要体现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把教学实践与知识性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利用身体活动体验和理解足球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运用来强化,达到使学生掌握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教学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依赖于教学内容实践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其次要把教育实践与健身性、文化性相结合,在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中既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又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足球运动的认识,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良好的体育道德熏陶。
2.2阶段性与可重复性相结合原则
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足球教学训练是一个长期、艰苦、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远、中、近期分段目标,各级目标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每一分段目标都是总目标的分解,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当一级目标实现后,又会向更高一级目标前进。目标方向越清晰,目标任务越可行,目标距离越接近,信念就越坚定,信心就越充足,青少年训练的动力和成就感就越强。
同时,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又具有可重复性。运动技能从学习到掌握、从训练到应用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是教学训练的“痕迹效应”得到强化的结果。只有通过大量、有效的重复性练习,才能不断巩固技术与身体、战术与思维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境界。在“2+1”阶段的9年时间里,要安排学生进行合理的有效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达到掌握足球基本运动技能的目的。
2.3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依据的文件,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并且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在目标设置和内容设计方面保持了与课 程标准相一致的特点,便于体育教师在执行具体教学时与课程标准的协调一致。另外,“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要面向全体选项学生,它必须有基本的要求,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使足球教学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目标。
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课程的管理已经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又必须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它绝对不应该是完全整齐划一的,要考虑由于地域、学校设施、学生身心状况、足球基础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地各校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3 “2+1项目”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根据《“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中有关足球评价标准和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根据体育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以及足球教学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设计了“2+1项目”实施背景下(含高中)的足球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
在构建足球教学内容体系时,根据《课程标准》中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的规定和要求,结合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特点设计了阶段目标、技战术日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日标、社会适应目标,既包括水平目标,又有领域目标;既保持与体育课程标准6个水平和5个领域目标的一致性,又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2+1项月”强调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对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来讲,就是要最终达到掌握足球运动技能的目标。因此足球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就是要保证学生通过若干阶段的课内外足球活动,能够掌握足球技能。所以内容体系在各领域和水平上具有渐进性的特点。
纵向看,5个领域的6个水平目标逐级递进相互衔接。其中.足球教学目标以多种多样的足球比赛和足球控球能力发展为主要内容,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把目标逐级递进,体现出培养兴趣――了解规律――掌握技战术――主动参与的发展特点。
技战术能力目标的设计,是根据足球运动技战术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和重复性特点,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将目标连接为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比赛对技能形成的作用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抗性游戏和多种形式的小场地比赛,逐步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身体健康目标是以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根据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将目标依次衔接,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目标是以体育对人心理影响的途径和方法为发展主线,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将目标进行衔接,体验――了解――改善――养成;知道调节――学会调控――调控行为――形成生活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性格品质。
社会适应各层次目标衔接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形成的过程作为主线进行衔接,从尊重关爱弱者――理解运动(社会)角色――道德和精神逐步提高――形成较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适应性。
4水平1至水平3教学安排示例
该体系的设计为“2+1项目”方案实施与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之间搭建了一个中间层次的平台。在具体教学中,可以根据该体系各领域、各水平的内容,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如表2就是根据水平1至水平3技术战术目标的要求设计出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再根据这些内容制订出具体的学期教学进度或单元教学进度。
从表2足球教学安排中可以看出,根据内容体系中3个水平的要求,分别制定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为进行足球教学活动和指导课外训练提供了依据。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从接触球――提高控球能力――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战术能力的教学程序。在实施教学时还要注意两条主线、三个结合、四项任务。
两条主线是指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比赛、游戏和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为主线。要把中小学生最喜欢参与的比赛和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把提高身体多种部位的控球能力贯穿教学始终。比赛、游戏和多种多样的控制球练习既可以是课的导人手段,也可以是课的基本内容。这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掌握足球技能的特点。
三个结合是指把发展学生足球技战术能力与发展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游戏和比赛不是目的,要把足球教学其他领域的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