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课堂学习 整合

一、引言

世界各国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纷纷加强改革基础教育,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也应该被纳入到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中。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注重以下目标:(1)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认真、踏实,能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最终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2)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获得亲身体验,并依据这种学习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与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自身探索、创新的欲望。(3)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研究性学习中,信息的获得要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和通过多种途径,学生应学会整理与归纳通过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为人际沟通与合作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使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得到发展。(5)研究性学习应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学生经过引导和鼓励,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供设计方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搜集、分析资料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6)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的几点建议

1.研究性学习不应排斥接受性学习。

初中实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面临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只要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单一被动等问题得到解决,采用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无疑就是必要的。因此,研究性学习不应排斥接受性学习,为了使学生获得多种体验,必须取各种学习方法之长,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打好基础,提高素养。

2.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水平。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成为参与者。任何改革都必须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已经形成观念和行为的教学定势。如今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才能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研究性学习在课堂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必须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参与研究。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对自身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更高要求。另外,现阶段学校和教师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特殊性、新颖性,开展研究性学习都处在摸索阶段,因此,有的教师认识会有一定的模糊或偏差,对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到心中无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给学生上几堂课,讲讲课外知识,即原来活动课的翻版;(2)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搞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按现今的教师水平难以承担;(3)对研究性学习心中无数,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为此,研究性学习要得以正确地实施,需要广大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能够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改进,不断给自己注入新鲜的内容,以达到长远的发展与进步;(2)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3)要更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疏忽教师的指导,甚至放弃引导学生走上正确、合理的研究之路,学生的活动往往就会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为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课题和放任自流,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功能,采用适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探究。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并提出了几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措施。在初中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教师观念的改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进行既要有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支持,又要有学生自身的努力,更要有教师恰当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海波.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2]叶纪林.国外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2).

[3]吴亚丽.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2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探究性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

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位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位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3

校园里的一枝梅

孙腊梅接触研究性学习时间较早,作为一所初中校,当时的中北中学并没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但是孙腊梅看到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材料后,从心里感觉这将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敏锐的教学思想感受促使她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国内外很多的相关材料,并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尝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时的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主要做的无非是机械的打字、无聊的上网、简单的制作幻灯片,几堂课下来,最初的新鲜感荡然无存,很多学生在课上开始变得漫无目的。如何让学生活学活用呢,根据自己一段时间以来钻研研究性学习的体会,孙腊梅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设计了“曹庄花卉”、“探寻身边的历史”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花卉的特点、观察其成长过程,采访身边老人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貌似和信息技术课没有什么关系,而学生将亲自调查的内容记录在文档中及在制作幻灯片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时都应用到信息技术,学生还学会了在电脑上进行录音、录像内容的剪辑,上网查资料更有针对性。此后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素材需要提炼、筛选,太多的细节需要孙老师的修正、指导。当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曹庄花卉”和“探寻身边的历史”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时,孙腊梅解释道:“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重要的是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实践,最好是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很多时候,学生们的体验就是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锻炼学生提问、调查、交流、合作、反思等能力,没有了成绩和硬性指标的束缚,学生才能毫无负担地轻松投入。”

清明、中秋、春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但是当问到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时,很多学生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许就是缺乏探究意识的麻木之情。针对这种现象,孙腊梅引导学生通过采访、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对中国六大传统节日进行研究,探索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众多的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传说、趣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成功转型为英语教师后,孙腊梅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英语教学有效地整合。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研究课题的进一步挖掘,孙腊梅兴奋地找到了突破点,她创新性地将该课题之前的成果汇报拓展为英文形式。肃穆的清明、浪漫的七夕、红火的春节……这些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由学生自己用英语娓娓道来,这让每个学生都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孙老师,真是不查不知道,原来只想着放假能够多休息几天,殊不知祖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是这样的,你们每个人课下所找的、课堂上汇报的成果虽然只是一点点,内容不多,是不是足以让你们每个人记一辈子?”“孙老师,真没想到我这个水平还能用英语为大家介绍月饼的制作方法。”“只要用心去做,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你的。”……孙腊梅很欣慰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认知,真诚地鼓励着学生。也许学生们最终的研究成果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没有推广价值的,但关键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和喜悦,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有了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科获得成功的范例,孙腊梅坚信研究性学习在各个学科都能渗透,在班集体建设方面和学生心理健康、德育方面都留下了她不断探索的足迹和丰富的研究成果。

身教重于言教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4

一、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初中学生观察积极主动,但精确性不高,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对具体材料识记的指标仍高于对抽象材料识记的指标。根据这些特点,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为:

1.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中外的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更深刻地了解和体会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进步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增强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养成科学态度和道德。在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认真、踏实、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与成果。基本确定“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意识,基本形成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3.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获得初步体验,激发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质疑、探究、动手、求知的积极态度。初中英语教学的语言交际性的特点更强调的是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4.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思路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5.培养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征,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利用信息,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

6.学会合作与分享。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环境,让学生学会交流信息,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这将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它与别的学科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交际性比较强,整个教学都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展开的。根据其学科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适于采取以下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给出学生问题的答案,结果是高分的英语成绩,却连一句简单的问候也用英语表达不出来,即“哑巴英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培养学生熟练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已迫在眉睫。这样,英语教学就必须给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小班级的教学规模是英语教学最理想的模式。但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中国学校的班级人数远远超出标准人数的要求,因此,把班级分成小组就尤为重要。

(1)操作过程分组: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个性特征、性别等按需要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任务:对各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或不同的任务。如:词汇为共同的任务,课文理解布置给不同的小组等。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经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入角色,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在这个学习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占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从而锻炼了他们用英语听和说。这时教师的作用则是指导、帮助和评价。

(2)教学示例:

下面以“中英饮食文化对比”为例说明。

教学示例:中英饮食文化对比。

知识目标:有关饮食方面的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扩展学生的词汇,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英两国饮食习惯的异同,培养学生文化包容意识。

实施过程:

1)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独自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准备用英语表达。

2)在课堂上分男女两大组或者全班分左右两大组,分别代表中、英两国,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

3)全班汇总两国各自不同的饮食和饮料,并编写中英饮食文化异同一览表。这样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收集资料、独立钻研,他们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加强了,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三、 师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播者的主动地位,由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建议者、资源开发者和指导者。同时,相应地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去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和理论,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固有的接受型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由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师生关系转变为对话、合作,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与学习。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已成为历史,相互尊重、信任、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逐步建立。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5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地理教学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价值观及相应的学习方式开始根本性的转变。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切实应用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简要地谈一下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地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首先,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既有自然科学知识,也有社会科学知识,是研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在地理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地理学科有关系的专题进行研究。它的特点是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过程趣味性强、研究结果实用性高,特别适合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学生们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事物的分析、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获取、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初中地理二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某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历史原因”等问题就非常适合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他问题如森林对保持水土的作用、旅游线路的选择、社会环境调查、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与原理等,也都适宜以研究性课题的方式进行探究。

其次,新阶段地理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研究性学习。当今社会,研究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志,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是什么”,还应当是“为什么”,并且让这种“为什么”的研究意识根深蒂固的根植于大脑中,形成一种研究型的思维方式。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认识我们的现实世界,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的培养等目标。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我们的初中生在地理课堂上要被灌输进大量陈旧的、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地理知识,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学生对地理课的厌倦心理。而研究性学习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与探究性。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和兴趣热情。此外,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对刺激和推动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职责不再仅仅是将生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以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记忆效果,而是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搜集资料、指导研究方法,还要时时面对学生在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对初中地理教师也是一个“再充电”的过程。

二、初中地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虽然目前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但关于研究性学习还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和统一的模式,这也让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迷茫。笔者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多年,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过不少教训,也有一些经验,在此与教育同仁们分享。

1.确定适合的研究性问题

首先,选择的问题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材中的某些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只是被动地接受,其实可以把这些知识还原成问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综合已有的知识来了解未知的事物。

其次,选择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对初中地理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想要改变这种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教学实践证明,趣味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并改变学生被动思考的惰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适应学生心理认知的问题,同时能让学生产生好奇,有好奇心学生就会产生兴趣,积极去思考。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就有希望。

再次,选择的问题要有延伸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创新社会才有活力。所以我们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注重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进行发散性思维,让思维多元化;要突出问题的发展性,这点如同问题设计的分层,要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联系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单独的学科知识显得势单力薄,所以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又是很有必要的。

依照上述几项原则,笔者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曾选择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有:“城北某村水荒的调查”、“家乡耕地少的原因”、“家乡环境情况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家乡水污染的忧思及治理方法”、“自来水、纯净水与人体健康”、“白色污染的调查”、“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洗衣粉的利与弊”、“塑料包装袋的研究与改革”等。这些问题都很好地结合了实用性、趣味性、延伸性的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笔者指导下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不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引申出了很多相关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怀疑探索的精神和协作交往的能力。

2.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简单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具体来说,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

初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范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化学;必要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课程是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1.可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存科学探究活动。2.弥补现实教育存在的缺陷。尽管《新课标》江西省景德镇实施已经多年,但在中考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而研究性学习引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培养,弥补现实教育存在的缺陷。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的过程,这样可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人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1.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古往今来,化学的发展和创新无不与化学实验密切联系。从实验教学和实验方法的概念可以看出,实验教学是一种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构建知识的意义;实验教学中学生要主动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及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实验教学中学生要把当前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充分地与教师和学习伙伴进行交流、讨论,主动接受教学的指导及伙伴的协作。由于实验教学天然具备促进学生学习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这决定了它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2.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如在《生活中的酸碱盐》教学中,在学习完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认识了酸碱盐,并知道生活中酸碱盐的测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酸雨是这样产生的,如何测定PH值,它有什么危害”, 可以结合生活中环境污染这一实例提出:①我们每天洗碗使用的洗洁精改变了水的PH了吗?②哪种品牌的洗洁精对水的PH影响最大?③怎样做才能除掉餐具的油污又基本不改变水的PH值?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实践中的科学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应用当前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主动观察自然——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让学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

3.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

研究性学习对教学的设备、环境和学习的手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材料,往往需要学生超越书本、超越课堂,自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就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开放性的学习资源,网络作为教育的信息资源,有高效、实际、快速、信息量大的特点,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还能提供自主建构、协作学习的平台,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软件工具、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如在《现代化学合成材料》一章中涉及了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说明它们的优点和用途,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M].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0.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