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1

学生在组织活动时,往往把精力放在活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即使有教师指导,也往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要么忽视主题,要么脱离主题,甚至背离主题。例如,在某系组织的迎新生联欢会上,为了现场效果,学生拿旷课恶搞,节目结束了也没有点明旷课、逃课到底对还是不对。明显这个活动完全背离了主题,新生联欢会应该向新生传递正能量,鼓励新生珍惜大学生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才。开学伊始就倡导逃课、旷课,对新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

二、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使各种社会思潮发生碰撞。高职高专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还有一定差距,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往往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同时,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目标追求及兴趣爱好也存在千差万别。非主流成了当代学生的标志性符号,主流文化中积极进取、勤劳朴实往往遭到多数学生的嘲笑,消极颓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部分学生的时尚和追求。

2.教育的功利化

高职高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使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培训,进入学校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技能和技术的训练与提高,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没有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产生不了兴趣,学习效果很差。学生也把精力完全放到技能、技术的掌握上,往往忽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的附属品。教育的功利化使校园文化活动功利化,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从根本上背离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3.教师引导不够

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即使有指导教师,也往往是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干部去策划、组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很少对活动进行把关,很多活动仅仅是热闹甚至就是应付了事。由于缺乏指导教师的正确引导,结果出现很多活动主题不鲜明,甚至背离主题;或者一些关键性节日的活动反映的主题不明确,学生组织活动就是申请场地又唱又跳的狂欢,校园文化活动空有形式、缺乏灵魂、质量不高。

三、结合高职高专学校特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模式

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积极探索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统一规划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

为了避免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出现单一和重复现象,应统一规划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其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期初学校团委确定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各系团委根据各个活动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制订和上报本系的活动计划,团委逐一审阅把关,发现形式重复、主题不够鲜明的活动计划,指导其及时修改和修正。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系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划外增加活动项目,只要不偏离主题,形式新颖,提前上报校团委审议,各系定期上报活动开展情况。这样,使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也体现出活动开展的灵活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教师引导,突出活动主题

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系团委老师必须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活动主题突出,无论是娱乐性、趣味性的活动还是竞技性的活动,都要确保活动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热爱生活、团结合作的精神面貌,包括活动中参与者的服饰和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例如,学生组织的“大学生服装秀”,服装不宜太过暴露,引发学生骚动,造成不良影响。辩论大赛是思维的训练,不能散布消极言论和消极观念,教师应在点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正,同时使辩论主题得到升华。开展娱乐性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语言规范,传递正能量,抵制非理性和庸俗文化的侵蚀,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3.加强社团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学生社团是指在学校团委和各系团委的领导下,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为实现共同的意愿,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团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在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文化活动中,社团成员都将成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带动了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校园文化活动实施项目管理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2

文化科技节上展风采

2012年11月1日,湖北秭归二中一年一度的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

这场以“趣味科技、开启智慧”为主题的第五届文化科技节,吸引了学校2400多名高中生参加,学校准备了书法、电子制作、扑克堆高和空模船模等十几种寓教于乐的文化科技游戏供大家选择。

(特约通讯员:秦亮赪)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三中开展了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包括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闭幕式暨汇报演出,其中系列校园文化科技类活动分为手抄报、发明创意设计、科技创新制作、环保创意设计四项比赛及作品展。

(特约通讯员:全世红)

2012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莅临湖南省常德市一中,参加由中国科协、湖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

活动期间,吴岳良院士为师生们送上了一场“从夸克到宇宙——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讲座。围绕“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科学意义”、“探测暗物质的主要方式”等问题,吴岳良院士展开了精辟的阐述,并对“上帝粒子”等科技名词做了详细讲解。

精彩的演讲启发了学生对宇宙演化的思考,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特约通讯员:朱 剑)

2012年11月14日,合肥市一六八中学邀请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朱道宏部长,在艺术会堂给学生作了“未成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专题讲座。

报告会上,朱道宏就“什么是创新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创新能力”、“如何去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学生解读创新的奥妙。

精彩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让同学们了解到创新能力不只是推陈出新,更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经济创新、生态创新,创新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特约通讯员:刘五柒)

2012年11月23日,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特邀知名科技创新活动专家举办了中学生科技讲座,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创新和创造。

专家们从科技创新内容、展板形式、活动程序、成果交流、方案设计等方面,向与会师生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本次讲座加深了师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了解,让师生明白了不仅仅理科生可以搞科技创新活动,文科生也能参与其中。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3

一、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与职业发展方向相联系

英语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服务生活、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在进行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专业需求,设计出实际需要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和与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取和准备时,应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需要,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对教材进行适当扩展并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学习英语和思考问题。

例如在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6中,是关于“Would you like to order?”知识的学习。这个单元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可能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所帮助。重点是“listening and speaking”和“language in use”。对于该单元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模拟情境的办法,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习,每组4位同学,由一位同学担任waiter,其他同学作为客人,模拟生活情境中的询问菜价以及点菜,促进学生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从生活中去挖掘英语学习内容,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易学,也是为了今后的实际职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英语教学。

二、展开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工作场景模式为导向

中职学生毕业之后都是会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类群体。在中职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可以适当展开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工作场景模式为导向进行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创设真实的生活化语言交际环境,促进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促进学生提升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更加具有真实性以及画面感,让学生能够真切体验到熟悉而又真切的生活画面,促进学生分析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2中,是关于“I can do it”知识的学习。结合文秘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特点,展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设计。如果学生毕业之后,应聘到某外企当行政秘书,那么你在面试时会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如何让面试官对你印象深刻?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英语自我介绍,让台下的同学对其进行提问。教师观察台上学生的表现力以及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学生交流面试感受,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提前感受实际面试场景,让他们有时间找出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三、体验生活化教学特色,与专业知识体验相融合

中职英语教学应该与专业知识和专业前景相融合,具有鲜明职业特色。中职英语教学,关键在于这个“职”字,它说明,职业教育就是着眼于提升普通工作者的素质,并且以就业为最终目标和教学方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与普通英语教学模式相区别的,结合中职生的专业特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案设计。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教学特色,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融合,促进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相互促进。

例如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8中,有“If you want to talk,you can go online”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采取任务式教学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英语学习的网站,并且为自己的网站设计宣传海报。最后进行小组自我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参考。这种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生活化教学体验,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也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四、创新生活化校园文化,与未来就业前景相关联

在中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到,英语学习是随处和随时都可行的。创新生活化校园文化,结合专业需要,让学生融入到英语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和专业知识的认知。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英语,在兴趣中体验英语。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4

关键词:继承;延续;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22-03

收稿日期:2006-04-19

作者简介:黄德民(1963-),男(汉族),建筑师。

1 工程概况

韩山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也是粤东地区著名高校之一。文科大楼拟建在桥东“东山路”东丽学村A区,工程占地约2520m2(约56mx45m),场地地势低平,地貌属山丘地,基建总面积约7.4万m2。

2 设计理念

韩山师范学院创立(建)历史悠久,文科大楼的建设是韩山师院东区校园发展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东区校园与东丽学村A区被东山路分割成两个区域,因此,如何承接东区,启下东丽学村,使东丽学村成为韩师学院校区的延续发展,是我们本方案设计的重点,也是该项目设计的难点。文科大楼处于东丽学村A区入门中轴线上,其位置十分重要,文科大楼正面面向东山路,立面设计关系到沿东山路的城市景观,功能设计必须满足使用的要求,并充分体现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在考虑以上提出的设计重点、特点和难点的同时,我们也着眼于体现高校教学楼的现代气息和先进技术,尊重和延续东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把新建的文科楼融入校园的建筑群体之中。我们的构思主题是:继承、延续、以人为本。

2.1继承

由东山路分割的东区和东丽学村均为韩山师院新校园区,如何把这两个区域连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校园区,将拟建的建筑物同已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相协调,形成呼应关系。因此,尊重和继承已建的东区校园建筑风格成为设计的关键。

东区学生图书馆座落于东区的轴线上,而文科楼又是座落于东丽学村A区的轴线上,于是我们将文科大楼与已建理科大楼贯串于一条继承与延续的轴线上,通过该轴线承转了文、理科的呼应关系,寓意东区校园向东发展,形成统一整体,把两区融为一体。

2.2延续

教学区建筑物风格的延续也是校园文化的延续,并寓意发展。因此我们将文科大楼的设计风格与学生图书馆和理科大楼风格协调呼应,特别强调了文科教学楼与东丽学村A区学生宿舍不同建筑功能的不同设计风格。在文科大楼建筑立面处理上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与理科大楼有机联系,形成自然过渡。建筑物的文化延续,拉近了两区的距离,增强了园区之间的融合程度。

2.3以人为本

创造一个优雅、宁静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学习、交流环境,设计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已建的东区学生图书馆前面下沉广场的生态型校园环境和东丽学村A区学生宿舍的绿化布置,使文科大楼融于自然的生态环境之中。首先在大门入口广场我们采用了园林式的设计手法,使整个环境自然、生态、人性化;文科大楼首层中庭营造了一个园林式的绿化空间,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引入到建筑物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自然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

3 功能布局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在平面设计方案中进行多个方案比较,综合评选最后方案,该方案综合了各个方案的优点,设计使用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功能设置:

a.大型阶梯教室13.8m x25m,设在首层两侧,方便大量人流的疏散,每间能容纳253人,总共506个座位。

b.大教室1 7.2mx8.8m,14间设在两侧二至八层,能容纳?20~150人/间,总共约2100个座位。

c.标准教室26间,能容纳80~100人/间,总共约2600个座位。

d.小教室?4间,能容纳60―80人/间,总共约1120个座位。

另在每层均设有教师休息室(两间)、教授办公室、管理室、配电房等辅助房间,并在三、六层利用两个标准教室安排系级办公室,微格教室设在八层,教室全部设置多媒体与网络连接。各层均设有学生课外活动空间。

文科大楼平面布局设计合理,教室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平面及垂直交通组织流畅,走廊宽敞,教室光线充足,空气对流畅通。

首层的电梯大厅空间采用两层楼的高度,增加大堂的视觉空间,电梯大厅设在进门处,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人流集中的垂直交通问题,内庭式的口廊设计打破传统的单调长廊模式,创造灵活多变的课余活动和交流空间。

4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采用简洁的现代设计手法,立面风格力求与已建理科大楼恸调呼应,正门的石板台阶设计同理科大楼及图书馆建筑风格呼应,并解决阶梯教室踏步高差问题;正面入口大幅玻璃幕墙设计富于现代感,两侧立面的梁柱构架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力求产生强烈的艺术视觉震憾,屋面的钢结构构架呈腾飞形状,喻意挺拔向上,立面设计充满时代气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

6 结语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5

关键词:校园绿化;绿化景观;植物配置

1 项目概况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有3个校区,其中实训基地校区位于广州新白云机场北工作区内(飞机维修区),紧邻多个民航生产单位。

2 现状分析

本次项目(3期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用地内的正门广场、培训楼和图书信息中心、教学行政楼周边公共绿地、以及围合空间等其它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面积约为15000m2。本校区建筑以白色调为主,建筑风格为简单的几何体形成组合丰富的建筑空间,校园前两期绿化风格整齐大方,主校道透视效果强烈。

3 规划指导思想

3.1 校园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3.1.1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建筑与环境互动。校园绿化景观依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与环境需求,探求具有本校园独特绿地形式与空间。做到点(景点绿化)、线(道路绿化)、面(大块绿化)的有机结合,使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相协调,在校园中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环境,构成校园的绿地系统,以建设生态化、花园式、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绿化景观为最终目标。

3.1.2 彰显校园文化内涵的理念。实训基地3期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设为“奋飞”, 运用红色(彩色)植物和雕塑、铺装点缀其中,起导向及焦点作用。校园总体绿化规划为营造校园户外活动、学习、教育、交流的“大舞台”,实现舒适、怡人的绿化环境和实用功能的结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校园功能分区明确,绿化景观设计,无论是局部的,或是整体的,都统一围绕着校园的使用功能和立意展开。绿地规划统一考虑,力求协调一致。结合现有建筑,以建筑为依托,以学校办学理念为指导,在满足相关规范及规划指标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创造有民航校园特色、整齐大方、线条明朗的校园环境。

3.1.3 绿化系统网络结构的理念。公共空间绿化体系和景观网络化,通过“苑-园-广场-道路-院-庭”的起承转合,形成校园园林化的景观体系,使自然和人工得以相互结合、渗透,形成丰富的景观视线和连续的景观感受。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既注重对活动所需要的面积、尺度等功能要求,也充分考虑师生群体的各方面需求和心理感受。

3.1.4 渗透管理的理念。实训基地三期校园绿化系统的规划,需要增加校园环境的识别性,提升学院的形象,形成“广州民航”特质环境,并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实现管理的“潜移默化”,同时促进学院的后勤绿化工作不断进步。

3.2 突显校园绿化景观总体布局的空间系统观

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用绿色基质+环绕绿带+绿色廊道+干扰斑块+观节点进行总体布局。

绿色基质:通过连贯性的大面积绿化,确保校园绿化面积达到总面积的50%以上,实现绿化的生态功能及相关功能。

环绕绿带:通过校园四周林带的建设,形成校园与周边区域的分割,加强校园边界线和识别性。

绿色廊道:通过主干道和次干道足够宽度的绿化带,贯穿和加强绿色基质,共同形成校园绿化的系统性。

3.3 优化校园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功能结构

实训基地3期绿化规划空间的总体结构,主要满足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体现校园绿化的层次和要求。刚性结构,指绿化规划布局总相对稳定的主干骨架,如道路绿化,边界绿化,广场庭院绿化,标志性景点建设等。柔性结构,是指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的弹性结构。如预留地的绿化,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屋顶绿化等。优化结构,可以将近远期校园绿化景观建设,做到有机结合;可以清晰展现校园绿化景观结构内部的个性特色与不同结构之间的差异性;可以更好地实现校园绿化景观以人为本,突出重点,节约型规划设计的要求。

4 方案设计

4.1 各功能区分析

实训基地校园整体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简洁明了,校园内北区现状绿化自然优美,但缺乏重点点缀和小空间的营造。本设计从结合整体建筑功能和风格、现有绿化配置和强化主入口出发,融入民航历史文化和中华文化元素,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如图1所示。

4.1.1 主入口区。现主入口广场面积有限,不够开阔。本设计将学校主出入口及东西两建筑主入口形成的前广场作一个整体考虑,运用鲜明、简约、大气的地面铺装和适当的景观绿化设计,并考虑人和车的分流,突出加强主入口的气势效果。

4.1.2 庭院区。包括图书馆、办公楼和实习培训楼形成的庭院空间。分别为求知园(东)和时光园(西)。寓意拿着时间的金钥匙,打开浩瀚的知识大门。依据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和风格,营造统一又具浓郁文化氛围的休闲活动空间。

求知园:主要景点有-求知径(问号造型,甲骨文路面雕刻)、勤学台(塑树旱景造景,营造休闲读书、活动平台)、汗水书香水景(水从书本造型构件缓缓流下,寓意求知的艰辛,方可得到知识的回报)。

时光园:平面的造型是一把钥匙,寓意拿着时间的金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主要景点有——金匙广场(钥匙造型广场,中央构件小品为进入视线的焦点,并形成一个框景。围绕广场摆设的石质园灯,可摆设模型雕塑,也可作坐凳)、时钟景墙(镂空时钟景墙寓意我们要珍惜时间,活到老,学到老)。

4.1.3 道路绿化区。满足人行和车行功能要求达到一定庇荫和审美效果。

5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依据以上规划理念和指导思想,结合对前两期绿化景观的总结,达到在平面与立体形式上统一协调。如图2所示。

5.1 结合建筑风格、使用功能和空间关系,进行合理的绿化配置

衬托完美建筑、划分重组建筑空间关系,使绿化和建筑相辅相成,创造宜人的舒适环境。

5.2 植物配置时必须结合场地条件和空间关系,以及朝向通风透光等问题

如庭院内上空为建筑顶板的空间,一般不适宜种植乔灌木(考虑塑树或作功能平台);主干道的树种选择考虑配合现状的绿化种植。

5.3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景观层次感

主要以常绿树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

6 方案在施工中的完善及反馈

根据以上施工放线图,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列植、对称的规则种植布局与学校的学术严谨性相对应,体现出简洁大方的景观效果。结合现实场地的客观因素以及出于使用安全、卫生考虑,对方案内容做出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图3 原用作绿化分隔带的巴西野牡丹的巧妙运用

图4 南亚热带风情的假槟榔列植

6.1 应用艺术、生态等手段,植物与建筑完美结合

培训楼周边停车场取消了车位之间的绿化分隔带,延伸了停车场的绿化景观效果。取消了的车位间的绿化分隔带使用的巴西野牡丹移至建筑墙边种植,软化、美化建筑的边缘线,降低墙体硬质观感,增加美化柔和度,增强层次感,见图3。

6.2 校园绿化景观功能结构的完善

围墙与道路之间及图书馆信息中心大楼南边的绿化带增加具有浓郁南亚热带风情的假槟榔进行行道树列植布置,完善校园绿化景观功能结构的同时,将校园绿化景观规划的内容(自然空间、人文空间等)与策划的景观亮点相对应,见图4。

6.3 植物表达现代人与大自然的亲密融洽

对图书馆信息中心大楼内庭及周边的绿化带进行植物配置优化,应用火焰木与尖叶杜英营造树阵,通过应用天门冬、勒杜鹃、黄榕球、红继木等将内庭院空间、屋顶绿化来表达现代人与大自然的亲和,力求把有限的空间有效利用营造出更为开阔的效果,见图5。

7 结语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三期绿化景观的营造,是科学的规划指导理念、彰显特色的方案设计、精心切合实际的植物配置以及规范施工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校园绿化景观规划是校园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景观的巧妙表达,需要全面统筹,更离不开日后绿化管理养护,园林绿化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高校校园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沟通信息,将其纳入城市绿化管理范畴,让校园绿化建设成为城市绿化的亮点。

参考文献

1 张秋红.浅析校园绿化景观特点与规划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2(11)

2 张涛. 垂直绿化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2(22)

3 杨斯玲.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校园文化方案设计范文6

1.在职业素质的性质方面,职业素质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如果将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比喻成一座冰山:冰山只有1/8露在水面,代表一个人的形象、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质;而冰山7/8隐藏在水面之下,代表一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质。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质是隐性的,隐性职业素质决定显性职业素质,显性职业素质是隐性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但是,显性职业素质的养成,不能由某几科课程完成,也不能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2.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应该贴近市场和行业企业的需求。据相关调查显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不断更新的高要求,造成供求的错位;或者入职企业后,对企业文化不熟悉,很难融入企业氛围,职业发展受阻。因此,需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育人方式,使高职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行为的培养,这种人才培养取向更加贴近企业的生产实践需求,弥合校企双方在人才供应与需求的缝隙。

3.在高职生个人职业素质养成方面,仅仅通过校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无法形成,只有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职业性校园文化生活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感悟企业价值取向,认同行业规范,明确职业道德,逐步具备在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自身职业素质全面塑成。

二、校企文化融合下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分析

1.通过优秀企业精神的引领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还应将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内化为高职生的职业精神。因为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决定自身的知、情、意、行。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社会责任感、荣誉感等企业精神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去,形成以当下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参照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2.通过企业化物质环境氛围的营造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物质文化的层面而言,物质文化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职业环境,为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校园楼宇、道路、实训基地、桥梁等硬件设计风格要吸纳企业文化,彰显职业精神;楼、广场、道路等命名要使用杰出企业家、优秀校友名字,体现职业特性。此外,文化软环境设计中要引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文化理念,校园橱窗、展板、广播、刊物、校园网可专题宣传名企名家或知名校友事迹、优秀企业工作理念,教室和楼道张贴著名企业家的经典言论。学生置身于企业文化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领悟职业人的素质要求。

3.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制度文化的层面而言,制度文化主要是对主体行为进行的规范和约束,表现为各种规章以及主体应遵循的理念。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可以吸纳采用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将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矫正和规范,使企业文化真正贯穿到学生的理念和行为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领悟企业管理的精髓和企业文化的内涵,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专业特点,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班规,吸收企业先进团队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开展文体活动时,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方式,对活动方案设计进行招、投标;在实训室推行5S现场管理方法等。

4.通过职业性文化活动载体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从活动文化的层面而言,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要尽量融入企业文化,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教育性、职业性的原则,以技能大赛为主线,社团活动为平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大力弘扬崇尚实践、精进、诚信合作、创新奉献等职业精神气质,营造职业素质培养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