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1

关键词:旅游发展  策略研究  和谐旅游 

    ⒈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研究的综述与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庆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安庆市的地位不断得到凸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庆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引起了不少研究者对安庆市旅游发展的关注。

    但关于安庆市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一直是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消费结构转型,推动了中国旅游整体发展浪潮,优化旅游发展策略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建立在此基础上,在探讨了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⒉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和旅游发展现状

    2.1安庆市旅游资源概况

    安庆市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的旅游资源共有85处(种),而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其中自然旅游资源39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46%;人文旅游资源46处(种),占到总体旅游资源总数的54%。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8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2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7%;气候与气象景观类旅游资源5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6%。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其中历史文物古迹遗产类旅游资源36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42%;现代与抽象人文类旅游资源10处(种),占总体旅游资源的12%。总体来说,安庆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

    2.2安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安庆市在201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7.2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32.27%;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40.03%。安庆市旅游发展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安庆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发展举措是分不开的。

    2.2.1 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安庆市旅游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类型多样,全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正在着手开发的旅游资源以及极具开发价值的潜在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庆市山环水绕的地缘优势和皖江文化的发源地,使得安庆市可挖掘的旅游资源品牌是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安庆市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性,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品牌,如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被汉武帝封为“古南岳”的天柱山,传遍四海的黄梅戏以及着名黄梅戏艺术家(如马兰、韩再芬等),桐城派故里,长江孤岛——小孤山,南国小长城——白崖寨,高山出平湖的花亭湖,中国佛教第一山——司空山等等,举不胜举。

    2.2.3 安庆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安庆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确立了“打造旅游文化休闲基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通过出台《关于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工作举措和政策保障等。2008年制定了《安庆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三山两水”(天柱山、司空山、妙道山、花亭湖、潜河)旅游扶贫项目规划及《城区人文旅游资源暨大龙山风景区综合开发规划》等,并研究制定了《当前抓旅游促消费十项措施》, 全力支持旅游市场振兴。各县(市)、郊区及重点景区(点)也在规划制定及修编完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着当地旅游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旅游发展局面。

    ⒊安庆市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3.1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这里所要阐述的“人”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客源市场层面的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这就使得旅游发展应客观全面的了解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客源市场。其次是旅游管理者层面的政府。安庆市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旅游系统的自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为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确保旅游业有序、高效、持续发展。再次是旅游目的地层面的社区居民。旅游发展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利益,探索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加了旅游发展的和谐环境。最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是遵循旅游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探索低碳、节能、环保的旅游发展的新道路,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3.2抓住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构建区域旅游圈

    随着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和宜(安庆)宁(南京)城际铁路的建设,给安庆市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安庆市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是面对旅游市场竞争的一种战略性选择,是在时代和历史推动下的必然趋势,为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安庆市应以皖江城市带和宜宁城际铁路为契机,通过区域政府搭台,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和构建皖江城市带旅游圈,乃至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圈。

    3.3利用地方高校优势资源,加快旅游人才建设

    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今天的旅游发展中,旅游领域的竞争已经凸现为旅游人才领域的竞争,因而拥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旅游人才的培养开发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长远大事,如果旅游人才短缺,发展旅游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安庆市旅游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安庆市旅游发展的严重瓶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可以采取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或企业(包括旅游管委会)与地方高校的长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安庆师范学院的优势旅游人才资源,尤其是安庆师范学院近来设置的涉外旅游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安庆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旅游人才,建立旅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⒋结论

    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当然安庆市旅游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旅游业及其发展环境与旅游者、政府(政策)、企业和当地居民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将是实现旅游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安庆市旅游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安庆市“和谐旅游”发展。 

[1]方百寿,王玉瑜.安庆市旅游市场开发:现状与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6):25—29.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2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背景

文化旅游资源是作为文化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载体或依托物而提出并为人们所认识的。吴芙蓉(2005)认为,所谓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而李氯(2008)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特从旅游行为出发,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义为:能体现出人类文化内涵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被旅游业或其相关产业所利用,并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客体。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个界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旅游吸引力;二是这些各种吸引因素既包括己开发的又包括未开发的。经过开发而成为文化旅游的吸引物后,其内涵不仅仅是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必须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如果一项资源不能够从外在或内在形式上体现出某种文化内涵也就不能将其视为文化旅游资源。

吐鲁番地区位于南疆和北疆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通八达。吐鲁番古称姑师,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在此交汇,因此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故城文化、西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极地文化和名著名曲文化构成了吐鲁番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二、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地域文化优势

吐鲁番地区地域文化优势表现在特色鲜明、文化元素较多。民族特色表现在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喜欢戴花帽,有独特的民族服饰,且能歌善舞。文化元素表现在历史、艺术、宗教、建筑、风情、科学、生活等各个方面,这里是西域历史文化精髓的汇集之地,历代名人辈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与吐鲁番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传唱千年而不衰,为吐鲁番历史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增光添彩,同时也使地方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二)国内品牌优势

吐鲁番地区本身就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品牌,由于其旅游开发较早,且其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在海内外客源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吐鲁番地区还创立了“吐鲁番葡萄干”、“驼铃”牌葡萄酒,“火焰山”精品哈密瓜等著名的产品品牌。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三)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湖南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吐鲁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南省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额的政府财政作为援建资金,为吐鲁番地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历史机遇。

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及国家“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吐鲁番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出路;“西气东输”二线建成,使吐鲁番地区成为油、气能源东输的承载地,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吐城际快速列车专线、连霍高速公路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吐鲁番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带动地方经济产业

发展。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据史料记载《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吐鲁番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已发现的文化遗址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占新疆的近一半,居全国第九位。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出土文献中仅文字就达24种之多,是整个丝路沿线发现文字最多的地方。德国学者克林凯特惊叹道:“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民族充分交汇和融合,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我们找不到哪一个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在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

辖区内共有旅游景区15家(包括即将开业的艾丁湖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多达8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台藏塔、坎儿井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鲁克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吐峪沟麻扎村)。自然景观主要有葡萄沟景区(5A级景区)、吐鲁番博物馆、海拔零点、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乐园、火焰山、沙漠植物园、艾丁湖景区、旅游文化广场、葡萄泉广场、葡萄步行街等。人文景观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坎儿井、沙漠植物园、台藏塔、“U形”风貌带、车师贵族墓葬群、雅尔湖古墓群、古烽火台遗址、胜金口千佛洞、栓马桩、雅尔湖千佛洞、五道林、海拔零点、西州天圣园、吐鲁番博物馆、葡萄街、高昌公园、葡萄干晾房、喀孜哈纳清真寺、沙疗医院、吐鲁番巴士、老城农贸市

场等。

2012年,吐鲁番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44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国内游客440.5万人次,增长12.5%;国际游客9.4万人次,下降0.7%。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有很大的

潜力。

(二)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结合吐鲁番地区的实际,根据确定的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对吐鲁番地区境内赋存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吐鲁番地区境内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文化旅游资源等6个主要类型,初步统计共91个旅游资源单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未被开发的文化资源暂未被统计在内。其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占主要组成部分,共35个,占总数的(38.46%),其余依次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27个(29.68%),民居文化旅游资源19个(20.88%),宗教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农耕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1.评价指标

根据借鉴性、可行性、全面性、层次性、主导性的原则,综合参考有关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文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I8972一2003),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征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的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4个指标。

然后对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分。该体系采用资源价值、资源影响力、环境状况、旅游开发条件4个方面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下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珍惜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以及“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个评价因子,各因子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值,总分为100分。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按照上述各因子的权重,分别分四级对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一2003)中规定的旅游资源单体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等定级。

2.评价结果

根据资源普查分类情况,吐鲁番地区境内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23个亚类,80个基本类型,共122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单体31个,人文单体91个,从评价结果来看,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旅游资源27个,三级旅游资源35个,二级旅游资源30个,一级旅游资源25个,未获等级资源5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共30个,二级以上旅游资源单体共55个。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给吐鲁番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根据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情况,并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统计,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文化旅游资源17个,三级文化旅游资源30个,二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一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未获等级文化旅游资源2个。

四、相关建议

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表面繁荣的现象,虽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特色突出,知名度高、品牌好;但是城市旅游精品景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旅游对其它行业带动

较弱。

吐鲁番作为全疆旅游布局中的关键节点,以建设“新疆大客厅”为指导,为了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加大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独具吐鲁番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把吐鲁番地区发展为国内、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在文化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多民族文化博览、民族歌舞大型文艺汇演、葡萄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服饰文化、地方居民生活习俗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产业。借助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交河物流港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突出地区的历史文化、产业、民族、地域特色,发挥城镇特色和区域特色所带的差异化竞争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各类特色资源,实施特色引领战略。

参考文献:

[1]赵本谦.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

[2]吐鲁番市统计局.吐鲁番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闻公报.

[3]蒋素梅.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09(1).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3

目前,我国已确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和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3月,黄石市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黄石旅游业,要找核心,抓重点。以工业资源依托,特别是工业遗产,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实现工业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进而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是黄石市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同时,围绕工业旅游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项目,找到黄石旅游的“引爆点”。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概述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D繁荣D衰退D转型D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旅游业属于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更是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不二之选。

二、黄石市依托旅游业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因素

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各类城市发展因素中基本大同小异,但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却造就其独特之处。纵观其内外部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旅游者自身旅游需求的因素;二是除旅游者自身之外的市场因素。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也受这些因素影响。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收入、社会心理因素和其他变量,这主要与城市发展进程有关。资源型城市相较于普通城市而言其自然景观、自然环境、就业情况、经济状况等有较大的区别,这些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将这类城市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出来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例如工业旅游是这类城市的主要特色资源。

(二)黄石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石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全市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11家、湖北省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1家、湖北省旅游强县(区)1家、省级旅游名镇1家、旅游名村2家、四星级以上农家乐8家,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旅游村镇等10家;旅行社45家,其中4A级1家、3A级14家;星级饭店24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13家、客房2200间、床位数4000张;旅游汽车客运公司8家,旅游客车168辆;内湖游船120艘,已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娱、购”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880.6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总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17.6%。

(三)黄石旅游资源概况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青铜是湖北三大世界级旅游品牌之一:一江、两山、青铜),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黄石有“百湖之市”之名,被誉为“半城山色半城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湖北省唯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黄石矿冶工业遗产(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劲牌有限公司等工业旅游资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塞神舟会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大冶石雕、阳新采茶戏等;有4个国家级4A级风景名胜区:黄石家矿山公园、仙岛湖风景区、东方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石市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大冶市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鄂王城遗址、兵暴旧址、红三军团革命旧址等,阳新县的龙港革命旧址等;地方戏曲文化旅游资源:阳新板凳龙等;地方特色饮食旅游资源:金牛麻花、东风农场东楚鱼面等;宗教旅游资源:被誉为三楚第一名山的佛教圣地东方山等;地方特色工艺品及艺术品:青铜制品、大冶殷祖古建园林等;除此之外还有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等。这些景区(点)中没有规模大、知名度高的重量级精品旅游景区(点),但部分景点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具备打造高质量景区的条件,如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东方山以及阳新仙岛湖等。

(四)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枢纽,是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培育对象,更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及区域间交流与合作;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城市形象创造的作用。2016年黄石市举办的第三届保安桃花节,开幕式当天吸引了10万余名游客,300余户村民沿路设点售卖农副产品。石田古驿油菜花音乐节、军垦农场“三花”节以及七峰山的樱花节则“引爆”了我市乡村赏花游,当天3个景区共接待游客16.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

三、黄石市发展旅游业的策略

(一)政府主导,积极促进城市经济向旅游业转型

根据国务院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支持,中央财政也将给予那些已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的城市以资金支持。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黄石来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接受国家扶持,是实现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在总体规划、市场环境、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安全保障、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借助国务院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增值,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黄石市政府在追赶先进和补偿历史欠账的双重压力下,积极促进城市转型,在农业、电力、钢铁铜矿及相关产业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城市资源的枯竭,使得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都有限。然而,旅游业作为当代的无污染绿色“朝阳产业”,成本低、效益高,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黄石市政府要加大对原有适存景观的保护和监管,制定相应法规,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黄石市旅游业做好做强,成为未来黄石经济的强大支柱。

(二)重视旅游优化组合,发展黄石市旅游产业链

黄石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中的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原生态的传统古村落、繁多的矿产资源遗址、精彩纷呈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都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旅游业是一个极具综合性的行业,产业关联度极大,拉动作用强,涉及吃、住、行、游、娱、购等六大直接相关行业,同时也间接的与金融、医疗、建筑等行业相互作用。黄石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旅游,更应该放宽视野,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城市发展综合多元型产业链。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拓宽旅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塑造品牌,打造个性化的“工业遗产旅游特区”

黄石旅游资源丰富,在优化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的过程中,应审慎地位,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因素,又要考虑周边地区的竞争及旅游客源地的情况,明确自己的旅游业发展方向。如今的黄石虽然已“沦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但并不意味着曾经红红火火的工业遗迹已沦落。目前,黄石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矿区,它们都是黄石的骄傲。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重复照搬其他省市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黄石的旅游业发展需要思考,需要特色,需要发挥那些曾经让黄石人骄傲的工业资源的作用。只有打造出独特的旅游点,做到人o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点,以此构建黄石旅游的特色产业链,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因此,以黄石市旅游业的发展,应着重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及矿山公园等工业遗产旅游地为主,大打工业遗产旅游特区牌,对已有的工业遗产地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整合其他旅游资源,全新定位,形成特色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链,打造黄石工业旅游目的地品牌,以品牌和质量为核心,提高黄石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将黄石打造成中国最美工业旅游城市。

(四)利用新媒体,提高城市旅游知名度

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发展旅游业不应拘泥于传统法式,更应该积极适应时展,利用互联网,打造城市新印象。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4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生态文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114-02

随着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的不断增强和对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作用认识的不断加深,传统森林的木材生产功能开始逐渐退化,生态功能不断凸显,如何在强化森林生态功能的同时协调好与森林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成为了一项摆在各级政府和林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议题,而进一步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则被各级政府和社会一致认为是破解该议题的一项有效手段[1]。在此背景下,推进探究促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3.2%的永安市则尤其如此。

1 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森林生态旅游是指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和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2]。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21世纪新兴的旅游形式[3],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已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1.1 永安市森林资源概况 永安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4.47万hm2,森林覆盖率83.2%;林木蓄积量2 210万m3,竹林面积6.71万hm2,农民人均拥有林地1.67hm2,素有“金山银水”之城,是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金线莲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县,也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和全国唯一的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林业资源是永安市最具优势的特色资源。

永安市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和利用价值高,是南方典型的“绿色植物基因库”。全市拥有陆生脊椎动物32目86科40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7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1种,福建省重点保护动物33种,一般保护动物280种。已知植物种类185科688属1 51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4种,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20种。

1.2 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永安是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自然风光旖旎,典型的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造就永安的奇峰异景,拥有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龙竹海国家森林公园、龙头湿地公园等多处国家级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2 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永安市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但仍较落后。永安市2015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为393.24万人次和22.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和17.6%,而福建省2015年接待国内游客的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为216 128.59万人次和3 141.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和16.0%;均低于永安市2015年同比增长的速度,永安市旅游整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永安市所在的辖区三明市2015年无论是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还是人均花费整体都处于福建9个地级市的末端:旅游总收入和人均花费均排在最后,旅游总人数排在倒数第二,可以推断永安市旅游业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从具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情况看,永安市相比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武夷山市、泰宁县、福鼎市、屏南县差距较大;森林生态资源中除了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认可度和旅游开发外,其它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市场知名度度都很低,旅游开发明显不足。

2.2 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2.1 政策支持和引导不明确,社会资本积极性不高,开发不足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可能会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护优先的背景下,由于永安市政府近年来没有出台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指导意见或规章制度,经营过程中的资本所有权、资源使用和开发权、资源管理和保护权、收益权等权属问题始终难以界定,社会资本选择进入森林生态旅游行业本来就面临较高的门槛和政策风险,进行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积极性不高,投资不足。

2.2.2 政府宣传力度不足,社会知名度不高 地方森林旅游资源的宣传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且森林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多归当地政府所有,因此,森林旅游资源的宣传主导多为政府。相比于福建省内山区县(市)如泰宁、福鼎和沿海城市等,永安市在森林生态资源上的宣传投入力度和宣传水准上都明显不足,导致其森林生态旅游的社会知名度较低:除了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具有一定的省内知名度外,其他景区都较少被外地游客所知。

2.2.3 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的经验不足,缺乏整合,难成合力 整体上,目前永安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仍处于初建阶段,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的经验不足,水平不高,对森林旅游的开发一直仅限于来人参观,方式单一,产业链延伸不足。各个森林生态旅游景点往往单独运作,森林生态旅游景点之间、森林生态旅游景点与其他类型旅游景点之间、永安市森林生态旅游景点与市外旅游景点之间缺乏互动沟通与协商,不能形成和融入优秀的旅游线路,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凝聚力。

2.2.4 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景区之间的通达性低 由于森林旅游景区建设投入不足,服务设施无法配套,旅游接待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一是景区内道路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差,旅游大巴不便通行,景区之间的通达性很低;二是缺乏与旅游开发相配套的住宿餐饮等必要旅游基础设施。

3 永安市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布局,制定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在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大胆论证,做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邀请高层次专家及专业策划机构,超前思维,科学论证,科学规划。从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划分、规划,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预设旅游者活动,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推出永安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确保实现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旅游者获取旅游体验、悟道人生的目的。

3.2 政策引导、企I主导 政府既要在总体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准入、环境优化、行业管理、组织协调、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政策的强有力的引导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保护旅游资源和投资开发经营旅游业的整体合力,培育充满活力的旅游企业;也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挥优势,创造环境,以平等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为旅游企业创造条件。要坚持“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景点建设、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3.3 整合资源、旅游合作 一是整合永安市内部森林生态资源,推出更大的品牌;二是推进永安市内森林生态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联合,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效应,形成更富吸引力和科学的市内旅游线路;三是加强与闽西、闽南等地合作,与沿线、周边知名景区联合,淡化行政区域界线,形成适应多种不同客源市场的跨区域旅游战略,构建旅游区域大环境。要加强与大中城市的合作,接受辐射,借梯上楼,提升旅游景区的集聚功能。

3.4 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永安品牌 通过加强新媒体营销等多元化选材手段,加大宣传营销推广力度,进一步打响永安品牌,扩大生态旅游示范区影响力。一是创新宣传渠道。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永安首届“清新福建风 桃源霞客行”微信随手拍活动;通过微博、微信进行旅游风光作品征集;建立全省首个高速公路“旅游驿站”;设计旅游彩信,向过境游客发送,在新媒体应用上进行旅游宣传的新拓展。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央视、省电视台栏目、广播、纸媒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三是协助拍摄取景宣传。四是参加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3.5 深化细节,提高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是在永安主干道、高速路口、生态休闲旅游线路交叉点等处设立永安旅游风光宣传广告的同时,明晰永安旅游交通标识,拓宽森林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线路相关公路,推进景区线路通达建设;二是完善各景区相关配套设施、景点解说、物种解说及管理的标识、路标等基础建设,基本达到“配置齐全、设置规范、图文清晰、清洁美观”,确保满足游客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与单体定量评价[J].四川林业科技,2015,(4):139-141.

[2]鲁军.浅谈森林生态旅游的规划[J].科技世界,2013,(10):201.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5

关键词:旅游资源;个性化;开发;影响

一、个性的含义

逐渐增长的文献为个性下了大量的定义。根据拉夫蒙特提到的,个性的定义牵涉了很多观点,个性不能被视为与典型的特征相同,特征指的是个体属于整体。而个性是考验人类居住的社会持续不断受支配的手段,个性的形式是国家的,种族的,社会的,文化的,个人,工作,宗教的等等。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很多文献都提到了旅游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随着旅游的发展而创造与再创造越来越多的突出民族个性旅游资源。本文将旅游和旅游资源个性联系在一起并根据以下的观点对旅游在旅游资源个性的创造与再创造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

二、旅游对于旅游资源个性化的作用:

阿瓦莱特夫(2004)在对到尼日利亚旅游的旅游者的价值观,旅游活动和旅游动机的调查研究中提到去该国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是对尼日利亚的文化和再创造的旅游资源即博物馆,酒店和海滨的类型感兴趣。这个调查反映了再创造的旅游资源个性会吸引游客产生旅游的动机。此外,一个国家个性的出现推动了该国的国家概念并促使其个性向全世界展现。本文随后的观点将以旅游对于推动一个国家旅游资源个性的创造与再创造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基础来进行研究。

1. 旅游推动了旅游资源一个国家的概念

安德森叙述了国家的概念并将国家下定义为“想象的政治社区”。“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想象的政治社区-即想象其既是君主立宪又是独立自主的。说它是想象的社区是因为即使是最小的国家成员都永远不会认识、遇见或甚至听说他们的大部分合作伙伴,而且在这个社区里每个人脑海中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社区的形象。”这个定义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和人们渴望对合作伙伴更多了解的需求。

纳瑞恩认为爱国主义的发展激励了“人们以一种退化的形式即通过探索人类的内心需要,通过对本土资源的更深层次的描绘和对关于自己本民族的民间英雄和秘密的挖掘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如工业化,经济繁荣,与人平等,等等)。普瑞特斯, M(2003)提到想象的社区必须通过加强国家的制度来传播一个普遍被认可对个性的看法。纳瑞恩的观点证明了人类是如何加强对旅游资源个性的建立。

瑞恩描述到“旅游是对某个地方的体验。旅游‘产品’不是旅行者的目的地而是旅行者在旅游地所体验的一系列活动”。瑞恩的描述证明了人们通过旅游可以丰富对某个地方的认识。

安德森认为人口普查,地图的制定和博物馆的建立促进了人们对于个性有共同的认知。很显然地,人口普查指向了人口和种族特性方面,地图展现了一个国家幅员有多么辽阔,而博物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遗产并陈列出了国家概况的特性。由于大部分的参观者都是游客因此这些机构的建立只要是服务于旅游业。一方面,这些机构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向游客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遗产和特性。另一方面,由于游客会带来大量的资金并刺激贸易的合作因此作为经济元素之一的旅游业也激励了这些机构的建立。此外,现今,一个国家不仅要发展个性和社会文化,也要提高经济水平。经济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元素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根据以上的这些陈述,旅游确实是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

2. 旅游向游客展现了旅游资源的历史性

沃尔什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旅游业领域的发展使得国家的旅游形象和旅游风格变得越来越为重要。这种认识使得个性化被推向了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不仅是个人,商业,教育和卫生服务而是娱乐,奇特的经历和令人意想不到发生的事情。国家的历史遗产显然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向游客来展示。

事实上根据沃尔什所提及的,历史遗产不仅仅反映出人类对历史探求的需要或者是参观其所带来的与社会相联系精神需求,而且被认为是一个为旅游产业进行服务的一个产品。历史遗产能够通过博物馆和展览这样的形式而被再次创造,传统的博物馆向游客展示了历史,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较于博物馆展览更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历史和考古的展示。事实上许多人喜欢过去的表现,而不是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展品。此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去参观历史遗产,还显示出游客通过旅游活动在了解过去。例如:参观莎士比亚的出生地的游客数量。十九世纪中叶,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是收到的关于每年接待3000游客;到190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0000。它在1989年迎来了571000名参观者,大约有一百万的访客到斯特拉特福德其他景点。这些事例说明,历史遗产的作为一个旅游产品成为了向游客展示历史的媒介。事实上,游客们通过旅游活动来认识历史。因此,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旅游向游客展现了历史。

三、旅游资源个性化对于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1. 国际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资源开发趋向于国际化

在过去的20年中,许多文献为民族个性下定义。史密斯(1986)认为,民族个性是一同民族的人们共享一个历史性的领土,常见的神话和历史记忆,大规模公众文化,一个共同的经济和常见的法定权利和义务。这个定义表明,民族个性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相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被用于支持现代国际政治系统,因为它注重市场、民主和世俗主义,而这些都源于自民族个性和对国家的健康发展的关注。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中, 随着旅游业的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的交流需求的增长,经济和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策略。

拉夫蒙特(1995)认为国际旅游业产生日益增长的要求,每一个地方或每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为了实现在国际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每个国家都需要做出一些贸易标志的同时注重其创新及其优越性。根据这个促销规则,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是生产、声明和标注当地民族的特征来吸引国际游客。事实上,为了吸引游客,国家利用当地的资源创造出大量具有民族个性的旅游产品如难忘的地方,历史纪念碑,传统社会的文化遗产和工艺技艺。这些产品不仅吸引外国游客,但吸引了本国的游客。

3. 旅游操控了能反映能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

旅游业是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的相关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是文化环境、经济因素和当代社会的象征。在安第斯山脉,由于旅游市场的需求,传统的纺织生产随经济背景而发生变化,不同的纺织产品解释不同的历史、生态和经济条件。在旅游行业,这些纺织产品可以被看作是旅游资源的个性标志,因为他们被称为民族工艺品。然而,这种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肯定是被旅游业所操控。因为经济只是刺激生产变化的目的地而商业价值是旅游业成为影响纺织生产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

旅游作为一个中介为一个国家个性与世界搭建了桥梁,通过旅游资源的创造它推动了一个国家的概念。通过旅游资源的再创造和游客的流动,旅游向游客展现了历史。旅游作为一个经济元素也带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以至于很多国家将旅游看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快速的与世界相连的途径。国际旅游的发展肯定会促进国家个性走向世界。此外,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个性的生产,由于大量游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也推动以旅游为目的的能反映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的产生。因此旅游操控了能反映能旅游资源个性的标志,因为这些标志的建立是依赖于旅游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Lanfant M. F, Allcock, J. &Bruner, E. (ed, 1995) International Tourism- Identity and change. SAGE publications Ltd.

地方旅游资源概况范文6

关键词: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6-0058-0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s the gym tour resource actuality and question 0f the Yangtse area by literature and datum.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angtse area gym tour resource is rich. But its exploiting is irrationality and its output structure is singularity. For accelerating this area gym tour industry, we provide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Yangtse area; gym tour resource; actuality; analysing research

[HJ1.38mm]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旅游业最活跃的地带之一,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两翼,凭借两江(长江、钱塘江)、一河(大运河)、五条铁路干线(沪宁、沪杭、杭甬以及即将建成的新长、宁启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将2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5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3座国家历史名城、48个国家4A级旅游区及数十个大型主题公园连接起来,形成我国最大的旅游经济区。近几年来,体育旅游业依托该区良好的旅游环境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但是比较而言,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呈现出体育旅游项目重复建设,体育旅游产品被机械地仿制、移植、空间配置零乱、相互争夺客源等不良态势,体育旅游开发的边际效益低,很难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影响了体育旅游的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本研究重点调查了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其开发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旅游资源的界定

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性。

近年来,伴随体育旅游的兴起,一些研究者对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柳伯力、陶宇平将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定义为:“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客体。”王桂忠认为体育旅游资源“是指以体育内涵为内容的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能够产生可持续的体育旅游综合效益的客体。”虽然以上对体育旅游资源的表述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包括了下属客体范畴:(1)能与旅游联合的体育资源系统。包括适宜开展体育旅游的自然资源,如山、水、特殊地貌、气候等自然资源,也包括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比赛和具有观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人文资源;(2)具有地方特色,能烘托吸引游客的体育旅游气氛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均可视为旅游资源;(3)只要对游客有吸引力,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后能产生效益的体育系统均可视为体育旅游资源,只是存在“潜在”和现实的差异。

根据目前我国体育资源特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体育人文资源和体育自然资源两大类。其中体育人文资源包括民风、民俗风情和赛事、场馆建筑; 体育自然资源包括 地貌类资源(如山地类、高原类、峡谷类)和水体类资源(如湖泊、海洋等)。鉴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独特地理条件,本研究重点探讨该地区体育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2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的背景

2.1 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大举入驻长三角,作为抢占中国市场桥头堡的全球战略定位。长三角体育旅游经济面临着同样的形势,这就要求长三角的各个体育旅游企业、各级政府之间携手共进,如果彼此之间还采取各自为政、各自依据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产品、各自参与国际竞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措施,就很难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相反,如果长三角能够整合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以长三角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角逐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凭借长三角良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将产生l+1+1>3的显著效果。

2.2 国内竞争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形成了九大重点区域旅游(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青藏铁路沿线旅游、香格里拉区域旅游、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大长江三角洲旅游、东三省老工业基地旅游、粤港澳旅游、媚公河跨区域旅游、丝绸之路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合作也表现出新的特征,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进一步拓展一一合作主体更加积极,合作层次更加丰富,合作内容更加全面。尽管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合作目前还是走在前列,但是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全国各方大小区域体育旅游整体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国内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将更将激烈。因此,长三角必须尽快整合区域体育旅游资源,从而发挥整体资源竞争优势效应。

2.3 区内协调发展的需要

自2003年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合作步入实质性阶段以来,区域形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合作的内容也在逐步深化,但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表现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主要有: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人力资源不能共享、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各地旅游资源规划缺乏统筹协调、邻近地区景点建设表现出较大的雷同(尤其是主题公园的建设)等。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惟有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一条途径可走。

3 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概况与分布特点

长三角地区拥有 25 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8 个国家AAAA 级旅游区(点),三地还拥有全国总量 20% 左右的旅行社。 2003 年 7 月 5 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扬州、镇江、常州、南通、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15 个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和安徽黄山市,发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简称《杭州宣言》),宣布长三角将构建旅游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建成中国首个跨省市的无障碍旅游区。在这些城市中,各个城市均具有自己的特色。

3.1 上海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上海有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都市文化,上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就在于它的国际大都市性,都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吸引物。上海的人文旅游资源优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中占有绝对优势,同时上海社会资源独具特色,而自然旅游资源在规模和数量土都相对要小得多。所以,上海旅游资源的特色是:虽然缺乏一流的名山胜水和高品位的文物古迹,但人文资源相对比较集中,而且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方方面面都渗透着都市旅游的魅力,从而形成了上海自己独特的旅游吸引力。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三个重要的旅游圈,即以人民广场和浦两岸为中心的城市观光、商务、购物旅游圈;以公共活动中心和社区为主的环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以及以佘山、淀山湖、深水港、崇明岛等为重点的远郊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圈。

上海市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以鲜明的风景为标志,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融自然环境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创造出优美的风光名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国际旅游城市,成为国际观光、度假、康复、疗养的圣地;作为国际商务旅游城市:以鲜明的商贸为标志,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贸易、金融枢纽地位和完美的商务体系,加上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风光资源;作为国际会议中心城市:以鲜明的会展为标志,凭借良好的国际交流和会展服务环境,为各类国际会议展览活动的集聚地。体育大赛众多,如国际F1赛事、大师网球杯等等。

3.2 江苏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江苏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以多变的山水组合、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全省现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国家绍风景名胜区,10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省绍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7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全省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50多处。

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聆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多数在以环太湖地区、沪宁沿线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等人口众多、腹地广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利于开发利用,交通便利。江苏省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条件较好并在逐步完善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和良好献旅游服务质量,为江苏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省会南京,滨长江临钟山,山水城林自成一体,风景秀丽的钟山、玄武湖、莫愁湖、秦淮风光带、大江风貌带、栖霞风景区、两湖风景区、石城风景区、南郊风景区等自然风景区(点)星罗棋布,景观优美;国际商务旅游城市。南京市则作为世界文化古都型旅游城市,以中国四大古都为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挖掘六朝文化、明清文化、金陵文化、都市文化、高校文化等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具有南京古都特色的文化型旅游产品,塑造文化大都市的鲜明旅游形象;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市以国际风景园林旅游城市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拥有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环太湖拥有众多风景区、森林公园,整个城市是一座大园林,园在城中,城在园中。苏州水乡古镇、湖泊众多,景色优美;国际文化古都型旅游城市。苏州是吴国故都,古城保护完好,文化古迹甚多,国际度假型旅游城市。苏州濒临太湖,约占总岸线1/3。苏州中部湖泊星罗棋布,拥有淀山湖、汾湖、尚湖、澄阳湖等省级度假胜地3处。其中太湖为国家级度假区。

3.3 浙江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浙江省总体旅游资源条件是仅次于四川省列于全国第二。全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6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8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爱国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度假区1个。

浙江自然资源中以山水最为著名,富春江、新安江和西湖千岛湖是最主要的旅游景区;省会杭州风景秀丽,有人间天堂的称号;古城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佛教胜地普陀山和“海上雁荡”朱家尖、“中国渔都”沈家门形成海岛风景黄金三角旅游区。浙江的人文资源同样丰富多彩,余姚河姆渡遗址和余杭良诸文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浙江的宗教旅游资源和古建筑结合在一起,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此外,白堤、苏堤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流连西子湖畔;清代盛世君主康熙、乾隆五下杭州六游西湖,给浙江的风光美景添上浓彩重墨;严子陵、李渔、秋瑾、鲁迅等名人故里故居,无不体现出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济、社会资源方面,浙江的经济建设中产生的辉煌成就和所形成的一些有特色的模式,如温州模式,代表了民营经济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了浙江旅游的良好吸引力因素。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内许多产品不可忽视的国内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市场考察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

区位资源方面,浙江省拥有杭州、萧山、宁波、温州、黄岩、义乌、衡州和朱家尖8个机场,航线可通向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和香港、新加坡、澳门等地,初步形成了航空网线。浙江省大力支持公路交通建设,在2002年己经实现省内4小时公路交通图。

省会杭州市则是拥有“三江两湖一山一湾一河”等风景旅游资源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其中西湖与富春江一千岛湖为国家级风景区。拥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3 处,是国际休闲、度假、会展之都。杭州将要举办世界休闲博览会,为此正在兴建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杭州拥有宋城等大型主题公园,也拥有杭州展览馆等大型会展设施。杭州以一年一度的西湖博览会为依托,以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以浙江省会、浙江中心旅游城市的地位,有望成为世界级的休闲、度假、会展之都;世界爱情之都。

从以上长三角两省一市旅游资源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长三角区域旅游资源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浙江以自然上水、人文古迹、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特色,江苏以园林、文物、水乡、古都和主题公园等人文资源见长,上海以都市风貌、购物娱乐、会展商务等为主要吸引物。这种差异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互补的优势,也为区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础。

因此,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圈的建立应以吴越文化为共同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南京六朝文化、上海都市文化与海派文化、杭州南宋文化、常州龙文化、镇江山水文化、宁波等沿海城市的海洋文化;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宗教文化、园林文化、水乡古镇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艺术文化、名人文化、博物馆文化、古都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长江三角洲体育人文旅游产品国际品牌;以长江三角洲江(长江)河(京杭古运河)湖(太湖、西湖、瘦西湖、东钱湖、千岛湖、淀山湖及其它湖泊)海(东海、黄海)山(钟山、茅山、虞山、天目山等)林(43处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岛(舟山群岛)等打造长江三角洲体育自然观光、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国际品牌。体育旅游产品重点发展体育人文旅游产品(名胜古迹、博物馆、园林、美食、名人故居、宗教文化、主题公园等)体育自然观光旅游产品。

4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体育旅游”正在都市人群中流行,如:登山、冲浪、水上滑翔、探险等融体育健身与休闲于一体的旅游项目。早在 2001 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就针对国家旅游局提出的“2001 年中国体育健身游”以及省旅游局提出的“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走近浙江山和水”主题,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如舟山有传统的海上摩托、帆板、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汽车等运动项目,还要开发海洋探险、海钓、潜水、采贝、海岛生存训练、渔民海上竞技大赛等项目,给都市人一个回归自然、体验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选择。杭州市利用黄龙体育中心等体育设施和优美环境条件,在现有国际体育交流基础上,积极开展马拉松长跑、赛艇、摩托车、跳伞、航模、拳击、围棋、钓鱼、自行车、龙舟、武术、徒步、旅游等专项体育旅游活动。资源。湖州市已经提出了打造水陆空极限运动的 10 多个具体项目。

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湖州全力开发新兴、时尚的 “极限旅游”,并争创“中国极限之都”。湖州市迄今已经举办了4届极限运动会。极限运动作为一种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向自身挑战的休闲娱乐体育运动,体现了人类归真返璞、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在空中,早在2002年湖州举行了“2002年国际极限运动精英赛”,有来自海内外的360多名极限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水上极限运动充分发挥太湖的优势,开展皮划艇、赛艇、滑水、摩托艇、水上摩托以及风筝滑水等多种水上运动项目; 在陆地上,利用天目山脉得天独厚的山地环境,分别在安吉“大竹海”、黄浦江之源、莫干山等地推出攀岩、山地越野、瀑布溯溪等运动; 长兴机场、安吉直升机场推广航空滑翔、空中游览太湖、航空模型竞翔等项目。

上海具有丰富的都市体育旅游资源,已经建成或在建的体育旅游设施有东方绿洲、淀山湖水上运动场、闵行体育公园、F1 赛车场、室内滑雪场等几个体育旅游的项目。定期举办城市马拉松、武术、高层建筑登顶等竞赛活动。

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启动建设长江三角洲体育圈。浙江湖州则从陆地、湖上、空中 3个方面开发体育旅游。2003年9月13日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体育事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构建长三角体育圈,上海、江苏、浙江3 省市体育局在杭州召开建设长三角体育圈首次联席会议,并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签署了 3 省市之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意向书。其中建立“环太湖体育圈”的目标是在太湖沿岸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创建一个跨省市、跨地区、跨行业的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体育文化品牌;建立一个能吸引旅游人群及普通市民广泛参与的、各具特色的较大规模的体育产业。以“太湖山水、桥岛风光、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逐并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一流的“体育圈”。

5 存在问题

5.1 产品单调,体系不完整,结构不合理,规模小

在目前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体育和旅游的关系,更多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集中在体育自然资源方面,忽略了体育人文资源。不符合我国“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要求。从总体上看,长三角地区已经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大多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的登山、骑车自助游等等,缺乏尝试刺激的新产品,忽视了游客对参与度、刺激度的诉求。随着21世纪旅游主体多极化的发展,体育旅游将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各类参与型的体育旅游产品将大有发展,体育旅游产品的多源性成为趋势,因此单一的体育旅游产品的简单组合将限制区域体育旅游合作的深化发展。

5.2 产品特色不显著,没有形成知名品牌

体育旅游产品几乎都是一些体育活动的原形,既没有形成某一类型的以核心产品和辅助产品为体系的“产品链”,也没有围绕某一产品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这样的产品很难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有深入的体验,更难让游客在游后还意犹未尽去主动宣传该产品。

5.3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各自为政、建设重复、恶性竞争

由于缺乏长江三角洲体育旅游合作和发展的总体规划,两省一市分别根据各自的价值取向确定体育旅游发展项目,以致有些活动项目雷同,项目重复建设;不能配合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忽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不利于体育旅游产品的相互延伸和相互利用。

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复建设较为严重,如对水上观光休闲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开发,但规模较小,如果能把扬州、镇江、无锡、苏州、湖州、杭州这些运河古道旁的名城及其周围旅游点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以古运河为依托的水上旅游产品,很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在对客源市场促销时,各城市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区域旅游保护主义,分割旅游精品线路。以太湖为例,围绕着太湖的无锡、苏州和湖州曾经各打各的牌:无锡称“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苏州说“太湖风光美,一半在姑苏”;湖州则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由于相互争夺客源,旅游开发的边际效益较低,很难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影响旅游圈的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

5.4 大众性、趣味性不强

很多体育旅游产品专业性较突出,趣味性和大众参与性不强。如保龄球、滑翔、蹦极等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较高,有的项目还要求旅游者懂得运动规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者对这些旅游项目的参与,导致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不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对发展旅游业的作用不明显,但同时说明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5.5 缺乏有效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承办地的旅游业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形象,增加到访的旅游者人次,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据统计,仅上海市2004年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就达100多项次,国际赛事达30余项次,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NBA季前赛等等。尽管上海举办F1中国大奖赛(上海站)、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杭州举办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赛事,但由于组织和宣传力度的不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5.6 体育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

长期以来,江浙沪三地旅游部门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但由于一些旅行社之间出现利益纷争,景点之间相互抬价,体育旅游市场缺乏区域公约和法规,没有专门经营管理体育旅游的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没有形成区域体育旅游一体化,没有统一开发利用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让长三角地区大大降低了体育旅游的含金量和美誉度。

6 发展对策

6.1 摆脱体制束缚

加强区域合作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地市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时往往只从地方利益的角度考虑,各自为政,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资金以及人力上的巨大浪费。要推进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局面的形成,迫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体育旅游协调组织,并根据各地市的不同优势,建立合理的分工体系,达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实施的目的。

6.2 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创建品牌要从整体上对长三角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在旅游市场开发上,必须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有步骤、分地区、分重点逐步开发,形成拳头产品,树立起体育旅游品牌的支撑点。在开发中要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形成优势互补,以吸引全国甚至国际体育旅游消费,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国内与国际的体育旅游热点区域。

6.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投融资环境

体育旅游要成为独立的产业,并达到一定的规模,或者说体育旅游要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产业,旅游产业的重要产业,起在自身必须走向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起自身的资本市场。在体育旅游的发展上,一方面要依托旅游及体育发展的专项资金,保证在体育旅游发展的初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就是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商(含内资)直接投资,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体育旅游,还可采取政企联合、区域联合的投资及运作模式,走多元化投资经营道路。

6.4 突出体育旅游资源特色,发挥资源的特色优势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应因地制宜,有主题地进行,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建设体育旅游设施,开发设计体育旅游项目,既保持其原来的特点,又形成自己的特色。

6.5 维护与开发相结合,促进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减轻环境压力,保护旅游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贾铁飞、冯亚芬、张振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时空结构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71-75

[2] 董宏伟、赵丽光.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8-10.

[3] JosephKurtzman,InauguralAddress-SportsTourismInternationalCouncil[J].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Vol.1.,No.1. 199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5] 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会,1999.

[6] 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5, (3):39-41.

[7] 韩鲁安.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65-67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编撰.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 张尚武.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J].城市规划,1999, (11):35-41

[10]沈玉芳,张超.论长江三角洲未来产业整合战略[J].上海经济,2001, (9):22-25.

[11]马宏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7-10.

[12]卞显红.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一体化[J].商业时代・理论,2005, (32):66-67.

[13]王志明.体育旅游资源特征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125-128.

[14]夏海明.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初论[J].改革与战略,200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