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1

1、综合性强。农业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及范围很广的科学体系。从农业结构上来看,它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从自然条件看,它涉及水、土、光、热、气等非生物因素;从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来看,它包括播种、施肥、中耕、灌溉、防护、收割、加工、运输、入仓、经营等许多环节。所以,农业科技档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技档案门类。因此,对农业科技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水平。

2、外业形成量大。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不同,它不是在车间厂房里作业,而是在田间作业,既使农业科学研究,也有大量的工作是在室外进行。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科技档案外业形成量大这样一个特点。即大量的农业科技档案是在野外、田间形成的。这一特点带来了农业科技档案形成、积累、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在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中应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3、地域性强。农业生产离不开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水文、土壤、阳光、气候等。农业生产的布局、品种、栽培技术等,都因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才有粮作区、畜牧区、林果区、水产区之分。粮作区也有水稻、旱作区的区别,水稻区也有因地域条件的差别而选用不同的品种,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生产伴生物的农业科技档案,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农业科技档案的种类、内容、成份都有很大差异,在形成、管理上也相应带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把握这个特点,是做好农业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产生效益

1、借阅(借出和室内查阅)、复制工作产生效益

几年来,总站档案室为有关人员查阅写总结、论文、调查报告、汇报、规划、报奖、填报资料、项目申报等查阅利用2000多人次。共有20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以技术档案为依据,一是2008年落实了省级重点农业新技术项目15项3748.75万亩次,总增产116700.74万公斤,总增收221125.136万元。其中:(1)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42万亩、亩产173.4公斤、亩增产20.4公斤;(2)大豆垄三栽培技术383万亩、亩产169.6公斤、亩增产16.6公斤;(3)重迎茬大豆综合栽培技术94万亩、亩产164.6公斤、亩增产11.6公斤(4)大豆45㎝双条密植栽培技术44.6万亩、亩产189公斤、亩增产38.7公斤(5)强筋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6)优质小麦栽培技术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7)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59.5万亩、亩产618.6公斤(8)专用玉米栽培技术369万亩、亩产633.1公斤、亩增产34.1公斤(9)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术300.2万亩、亩产591.2公斤、亩增产47.2公斤(10)水稻节水增效配套技术250万亩、亩产572.6公斤、亩增产27.2公斤(11)优质稻谷综合配套栽培技术200万亩、亩产561.3公斤、亩增产6.8公斤(12)水稻温室-大棚两段育苗高产栽培技术20.2万亩、亩产695.8公斤、亩增产121.9公斤(13)大豆、小麦、玉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382万亩(大豆生产技术规程401.5万亩、亩产166公斤、亩增产13公斤;小麦生产技术规程0.5万亩、亩产238公斤、亩增产36公斤;玉米生产技术规程730万亩、亩产626.3公斤、亩增产27.3公斤;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50万亩、亩产594.6公斤、亩增产59.2公斤),(14)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高效栽培技术97.5万亩(大豆套种经济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5.6万亩;玉米间种经济作物或杂豆69万亩;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260万亩;小麦后茬复种、复栽秋菜0.5万亩)(15)高效可持续农业——科学轮作体系的示范与推广105.75万亩(北部、东部地区建立玉米—豆—经等轮作方式大豆11万亩;中西部、中南部以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方式玉米91.75万亩;山区以玉米—大豆—杂粮—经济作物方式玉米3万亩)。二是落实了市本级重点农业新技术12项,涵盖了粮食作物、瓜菜作物及其施肥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计划推广5195.5万亩次、完成5448.6万亩。为全市的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主动提供利用产生效益

近年来,总站主动到基层参加技术活动、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提供信息资料、举办展览、调查问卷等,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2

提起2001年夏天的那场大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村民老周至今仍心有余悸:一连数日,河床、良田、天与地都被搅在阴雨里,他望向窗外,心疼河面漂的那些泛青的秧苗。当洪水退下,村民们傻了―土地像是死了,对埋下的种子再没有任何反应!

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老周守着家里曾是葱茏桑田的荒地。2005年,来了几个外乡人,他们不动声色地种下一些看似普通的杂草,竟然全部活了。

同时复活的,还有老周脚下的土地。

地里的“砒霜”

刚开始,像老周一样的村民吓坏了:种了几十年的地,怎么下场雨就不行了?

2001年6月10日,暴雨如注,百年罕遇的洪流冲垮了环江上游一个铅锌矿尾矿库,裹挟着矿渣,顺河床而下。两岸农田浸泡在里头,3天,铅、锌、硫和砷等肉眼不可见的元素滞留下来。

正是它们让环江的万亩良田寸草不生。比如砷,一种剧毒物质,它的化合物是砒霜的主要成分,不可想象,植物能够在砒霜涂抹过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当地属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是甘蔗、桑树,农民收入来源完全依赖土地。静悄悄的大地令他们绝望,于是老实巴交的毛南族人试图讨个说法,几年里闹出了一些“”。

在良田荒芜的第4年,当地县政府辗转找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邀请中科院的陈同斌研究员实地考察,进行污染环境诊断,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中科院地理所的环境修复中心在环境领域颇有声望,中心主任陈同斌是国际该领域公认的知名科学家。他们曾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地。

2004年底,陈同斌课题组一行跋山涉水,来到偏僻的毛南族自治县。他们震惊了,对比附近没有遭到洪灾的葱翠农田,受污染的那一块块土地秃得像是被人硬生生拔下羽毛的鸟背。

“但作为科研人员,我们结合背景知识的同时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结合多种技术手段,确定调查区域是否存在污染以及污染来源途径。”擅长污染调查分析工作的博士后杨军说。

他们小心地从田里取到土样,交回实验室化验,再对比“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查看是否存在累积或污染。“土壤重金属(见本期辞典)背景值是土壤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的自然本底值,它反映了土壤质量的原始状态,表示为每千克土壤里含有的某种元素的毫克数。”

毫不意外,样本土壤中铅、砷含量均超过当地背景值,土壤硫含量超标达到76倍。已遭污染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之后,他们再利用同位素示踪,证明这些元素与矿山元素组分一一对应。

一年半左右,必须的考察项目都结束了。科学家们备好行囊,轮流进驻到环江,开展被污染农田的修复。

修复基本靠草

毛南族村民心急如焚。

第一拨科研人员刚来到毛南族自治县福龙村下敢屯,还未及感叹当地的贫瘠,便被“呼啦”围上了。村民的毛南族口音很重,听得不大清楚,可眉宇之间的兴奋,科研人员是明白的。

但激动很快变为了怀疑。因为他们发现朝思暮想来的竟然是一丛一丛绿草。“能行吗?这和后山坡上的野草有区别吗?”在这样嘈杂的气氛下,科学家们也没办法多做解释。

“蜈蚣草可以用来修复当地污染的土壤。”环境修复中心的另一位博士,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王学礼说。这个植物很特别,一般植物,都是根部重金属含量远远高于地上部分,它却刚好相反。而且,它体内的重金属含量,特别是砷,要比其他植物高出很多倍。“我们只要逐次收割蜈蚣草的地上部分,就能将土壤中的砷及其他重金属转移出来。”

蜈蚣草对砷的这种所谓超富集作用,还是陈同斌1999年在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矿区野外调查时发现的。他带回温室通过盆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砷含量为660mg/kg时,植物羽片中的砷含量却达到了5050mg/kg。它简直是在疯狂吮吸土地中的砷!

不论村民以什么眼光看这个“后山坡的草”,2006年,“福龙污染土地修复示范基地”建起来了。最初,当地人对它的印象还只是个蓝色的标牌,插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背后衬着蒙蒙远山。

科研人员的第一项工作并不是直接种草,而是处理酸化的土地。洪水卷来的硫酸性物质改变了农田的pH值,由适合作物生长的pH4.7以下,下降到了pH2〜3。他们需要先把地犁上一遍,撒进去起中和作用的钙化物调理剂,再翻一次,等上半个月,待它腐熟。村民在边上看着:“这和上肥没有区别嘛。”王学礼笑了,“种植蜈蚣草和种庄稼也没什么区别。”

绿色归来

福龙基地一共60亩地,跨了毛南族自治县福龙村的两个屯,下敢屯30户左右,才勇屯1000多户。但真正涉及到污染修复的只有沿着环江的农户。这些贫困的农户大都已经挺到极限―熬了四五年,种田收入几乎为零。

这迫使研究人员放弃了原先整体修复的设想,“因为如果所有土地都种上蜈蚣草,他们也还是没有收入,”环境修复中心的专家李晓燕说,“我们决定边修复边生产。”

他们将这些深度受伤的土地分为三类,严重污染的区域单种蜈蚣草,污染程度较轻的地方尽可能的种些蜈蚣草和经济作物,例如,蜈蚣草和甘蔗,或者蜈蚣草和桑树两两间作。“但粮食作物还是不可以种的,因为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伤害。甘蔗之所以可行,因为它是作能源用的。”李晓燕补充。农民看到绿油油的作物奇迹般地回到了田里,都聚过来问。科学家们于是开始了迟到的科普。

村民给了蜈蚣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吸毒草”。

这之后,科研人员的角色就退为了“技术指导”和“总体监控”。村民有极大的热情,学习“吸毒草”的种植。“我们把驯化好的蜈蚣草交给农民,它们能长到1米多高,两个月就蹿上20厘米。蜈蚣草长大后可以刈割,在4月份到11月份的生长期内,两三个月割一次。”王学礼说。

现在,环境修复中心这边只派一个人在基地坐镇就够了,一般做些管理工作,再取一些样本回来。王学礼最近一次去轮班是今年8月份,广西正值大旱,甘蔗叶子变得卷卷的,他到附近拉来一个水泵,护住了田里的一片绿色。路过那些未经修复的地方,土壤龟裂得不忍看。

明摆着的修复成果说服了福龙村村民,在屯里,常驻基地的科研人员要去县城办事,只要一摆手,村民就会很热心的用摩托车载他去。

但问题也来了。农民见土地似乎没事,就开始惦记要把前些年的空子补回来。他们闹着向基地要回自家土地,拔掉“吸毒草”,改种经济作物。

“这时停止种蜈蚣草种植是很危险的。”科研人员拒绝了,理由是没有蜈蚣草的修复,那些经济作物即便可以生长,砷等重金属也一定会超标,“人体吸收的砷会表现出累积效应,往往三五年,甚至10多年后才有显现。当地人没有检查身体的条件,可能会成为后患。”幸好,基地的土地是修复中心问政府租的,合理合法,农民没有再闹。

不仅绿色回到了田里,蛇和野兔也回来了。之前还有专家在担心,蜈蚣草的引种会不会造成生物入侵,从现在这个和谐的农田生态系统看来,担心是多余的。“蜈蚣草本身在广西就有分布。”王学礼说,他们已经做过充分的调查。

发展中的技术

如果没有科学家们带来“吸毒草”,当地居民仍将面临农作物绝收、生存环境恶化的困窘。杨军表示,“部分居民头发中砷含量超标,身体健康令人担忧。”

目前修复中的“试验田”仅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万亩污染农田的一隅。据有关人士估计,中国受污染耕地占耕地总面积1/10以上,超过1.8亿亩,形势严峻,污染土壤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利用蜈蚣草修复污染土壤是生态修复的内容之一,也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科学技术。在中心主任陈同斌的带领下环境修复中心先后在湖南郴州、广西河池、云南个旧等地开展多个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示范,为进一步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蜈蚣草也有缺陷,修复时间比较长。福龙基地可能一直运行到明年,修复一共用了4年。比起那些直接挖走土壤的换土修复措施来说要慢一些。”王学礼说。

刈割下来的蜈蚣草,会被晒干绑好,一部分集中堆放在当地的仓库,一部分带回北京。他们正同中南大学合作研制一种能从中提炼金属的焚化炉,处理蜈蚣草的同时进行资源再利用,向市场迈出一步。

而广西福龙基地上的村民是幸运的。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苹果引种 栽种 应用

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的品种和类型,以及各种种植资源,在本地去试种鉴定,从其中选中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良种原始材料,间接地加以利用,这种方法就叫做引种。

引种可为生产提供良种,在农业生产上且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产的历史证明,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在引种到驯化野生植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世界上的很多粮食、果树、蔬菜和花卉等作物起源于我国,经过驯化传入各国,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我国的一些栽培作物,以及各类作物的许多品种都是先后从国外引进,进过驯化,试种而大面积栽培或作为优良的种植资源用于育种,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上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种不仅直接可以为生产提供良种,充实遗传资源,也可引入新品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昭阳区北闸镇于1997年从美国本土引入美国8号,共栽植200余株。同时高头换接60余株。授粉品种为霞艳、华矮洪、新世纪等,经栽培观察,美国8号在我镇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一、美国8号的形态特征

树枝较开张,极条灰褐色,皮孔中大,芽体较长,呈三角形,芽尖部稍弯曲。叶片较大,浅绿色,长卵圆形,平均叶长9.6cm,宽5.5cm,叶柄长3.2cm,叶缘复锯齿形。抗病性、丰产性、早果性均强。果个大而均匀、果形端正、高桩,商品性好。

二、生物学特性

幼树生长旺盛,随着树龄增大长势逐渐中庸。萌、芽中等,成枝力较强,短截后可发出2至4个枝。结果期较早,初果期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以后渐渐为以中短枝结果为主。早期丰产能力强,一般幼树定植后第三年结果。大树高接当年可形成花芽,大多数为腋花芽,第2年即可结果。最高株产13kg、667平方米产600kg左右。该品种在北闸4月1日左右初花,4月7日左右盛花,花粉量多,自花结实能力较强;果实7月2日开始着色,7月底大部分果2/3着色,8月初果实充分着色,并开始成熟,无采前落果现象。经观察,未发现果实轮纹,炭疸病,亦未发现抽条和冻害,对斑点落叶病抗性较强。果实圆形,平均果重240g,最大458g,果面光洁,着鲜红色霞,着色面积达90%以上,有蜡质光泽,果点稀少。梗洼凹,国柄中长、中粗、果肉黄白色,肉质细翠、,风味酸甜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品质上等。室温下存放15天左右不发绵,甜味不减。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植密度

美国8号属普通型品种,乔化苗木,适宜密度为3m×4~5m,肥水地力条件较好的应稀,较差时应密。授粉品种可用霞艳、新嘎啦,珊夏等。

(二)肥水管理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株施50~100kg腐熟鸡粪做基肥。追肥选用有机或无机复混肥加适量尿素。重视根外追肥,花前喷药1次0.3‰~0.5‰硫酸锌加0.3‰尿素混合液,6月份后看结合喷药喷2~3次,发芽前一次,5~7月份依雨量多少1~2次冬前再一次。

(三)整形修剪

树形宜适用于纺锤形,干高60~70cm,中干直立。在中干上按15~25cm的间距向四周均匀分布10~15个主枝。保持中心干优势,主枝长至1m以上时及时拉枝开角,对主枝上的直立枝和竞争枝及早疏除,保持主板单轴延伸,对副梢进行拿枝,促进短枝形成。旺树于6月初进行主干或主树环割,促进形成花芽。

(四)花果管理

该品种极易成花,花量较多,应严格疏花疏果,否则会引起大小年结果现象。一般强状多留,弱树少留,按20cm左右留一中心果。7月中旬进入着色期,应及时摘除贴果叶片,以利着色。

(五)病虫害防治

美国8号果实皮薄,要注意花后60天内不可喷尿素、硫酸亚铁等刺激性大的微肥及农药,以防生果锈。其综病虫害按常规方法防治。

四、结果分析

引种必须了解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上的差异程序,明确引入品种的类型对主要生态条件的要求,并据以引入适合的生态类型,并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才易于获得成功。

(一)地理环境基本概况分析

美国与中国云南昭阳区的气候、生态、区别。美国本土大部分介于北纬30°~40°之间,属温带和亚热带范围。本土地形纵列,气候地域差异明显,类型复杂多样。美国适宜多种利用的平原面积分布最广,土层深厚,宜耕性好,水热条件优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部属于横断山系纵谷区,东部是高原。石灰岩地区发育有喀斯特的地貌,全省地处南亚热带,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寒气候的结合部位,多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型,具有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云南。多种多样气候类型的写照。而昭阳区地处滇东北气温极不平衡,干燥,有霜期长,可达130天左右。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这样的气候就适应于苹果的生育变化,适应了美国8号中早熟苹果的原产地引种与昭阳区的气候条件基本相似。

(二)土质分析

一定的土壤条件只能适应于一定植物群体,而这些群体都是在一定的土壤因素,如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酸碱度、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于这些土壤条件有着共同要求。就引种的土壤因素分析,美国耕地分布集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宜耕性好,水热条件优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化学性质稳定呈中性,而昭阳区的土壤,多为红土和黄土,大部分呈中性和微酸性,农田建设底子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普遍缺乏有机质,缺氮、缺磷的比重大;耕地后备资源少。种植条件较差,需要人为补充不足的各种资源,才有利于引种成功。

(三)生物因素的影响

生物因素可受天气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各种作物随其起源地区和气候因素而形成具有相应要求和反应的遗传适应性。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界和耕作栽培条件,同一作物在一定的生态地区范围内,在生态因素总体的长期作用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同的性状,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应的品种和类型。

昭通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四季不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由于群山 林立,沟壑深切,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在相同海拔高度的 条件下,温度南部高于北部,降水北部多于南部。同纬度时则温度 呈现低处高、高处低,降水则高处多、低处少。在水平方向上,全 区中部一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区域,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西南部约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在垂直方向上,从海拔最低267米到海拔最高的4040米,气候类型从南亚热带到寒温带兼备。平坝和一般山区,气候温暖,日照长,有利于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经济林木、水果等;温度: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1.3°C—21.1°C之间,热量条件在垂直方向差异悬殊。其特点:一是总热量低于省内同纬度地区;二是由于地势造成的南凉北热;三是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南部热量高于北部。以上这些地理、自然因素都说明昭阳区适应美国8号的引种和栽培。

(四)危害分析

引种同时也是引种病虫害和杂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引入材料时可能带入本地没有的病虫和杂草,经传播蔓延,造成遗患,引入材料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检疫,才能试种观察和参加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其在引入地区的适应性和其他性状的表现,选用理想的品种,进一步繁殖示范和推广。

五、引种后提升了昭阳区苹果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营养价值

美国8号引种后,经过试栽和筛选后,使昭阳苹果的鲜苹果含水量达到85%。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食物纤维—果胶。果胶有保护肠壁、活化肠内有用的细菌、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还有吸收水分、消除便秘、稳定血糖、美肤、吸附胆汁和胆固醇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清理肠道,预防大肠癌。

苹果的酸味中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能够提高胃液的分泌,促进消化。苹果酸还可以稳定血糖,预防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吃酸味苹果。

苹果中的钾含量丰富,能够防治高血压。因中国人的饮食中盐分摄入严重超量,从而导致体内钠、水潴留,促发高血压。钾能够使促发高血压的钠从肾脏排出量增加,使细胞中钠的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血压。钾还能扩张血管,和果胶共同作用能够预防代谢综合征。

苹果汁有很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得感冒的机会要低。所以,有的科学家和医生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称为“全科医生”。现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二)经济价值

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从气候条件上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丰富,是苹果生产最适宜区。生产条件上看昭阳区属于农业大县,大气环境清洁,无工业污染,发展无公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品质优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多次获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昭通苹果在西南三省、两广、东南亚闻名遐迩。三是早熟优势,昭通苹果具有较北方产区早熟一个月的特点,在北方苹果尚未成熟时,昭通苹果即成熟上市,其中早熟种在7月上中旬即成熟,晚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销售时间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优势。四是区位优势,市场广阔。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这些省市由于气候因素,基本不产苹果。昭通与国内苹果产区山东、陕西等产区相比,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以及在多年的销售中已形成了固定的消费市场,所产苹果可北上四川、重庆,东进贵州、湖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除此之外,南下东南亚也仅三天即可实现由田间到餐桌。近年来,昭通苹果销往香港、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为昭通苹果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全市苹果面积从2000年的18万亩发展到24.5万亩,其中,投产果园17.5万亩、幼树7万亩,2011年新植苹果1.96万亩。我市苹果产量逐步增加,常年大面投产果园平均单产达1700公斤。全市苹果总产量由2000年的15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29.6万吨、2011年22万吨(因冰冻、旱灾减产,正常年景可达32万吨)。苹果总产值由2000年的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4.8亿元,果区70%的农户种植苹果脱贫致富,涌现出一批苹果种植大户。

[参考文献]

[1]刘凤之,汪景彦.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2]王立新,王森.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6

[3]孙晓辉.作物栽培学各论【M】,四川,贵州,云南: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9

[4]吴贵荣等.云南苹果特种栽培新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12

[5]苗耀奎,刘二东.现代苹果生产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1.6

[6]西南.四川农业大学、作物育种学【M】昆明:农业出版社:1991.8

[7]高彦.苹果锈病综合防治要点【J】,河北果树,2011.3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正文】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

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

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

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5

论文关键词:规模范围经济 新农村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 对策研究

论文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同时对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建设好新农村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可归纳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可见,“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实现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自 “新农村战略”提出以来,有关专家已从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思路、途径、机制及其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竟应如何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农民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农民究竟应如何“运作”才可脱贫并持续致富呢?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笔者以为这需要从微观层面来加以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

结合调查和理性分析,笔者仅就“农民如何有效发展生产力来脱贫致富”作些思考。本文认为“引导农民对传统农业进行科学改造,实现生产方式的有效现代转型,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那么,什么是规模范围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如何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其现实条件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一初步分析和讨论。

规模范围经济的内涵

规模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总称,在经济学中,它们原是工业经济的一个常用术语,与企业的扩展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不仅是企业制胜的法宝,而且是少数民族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生产方式。

规模经济。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能使绝大多数产品的成本曲线呈现出U型,随着产出的增加,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单位产品上,这样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是下降的,当产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产出的成本)就会小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否则便是规模不经济。当然,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前者是企业集聚的效应,后者是企业自身的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经济是关于生产系统的规模,而不单是企业的规模,生产系统是指从原材料到整个生产过程和要素的有机组合体,可能只有一个企业,也可能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这里之所以把规模经济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是因为在现阶段农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可能,对某个具体的家庭来说,可实现部分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辣椒和魔芋的种植、生猪的饲养等)的适度规模化,从而实现其规模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农户就是一个小型“企业”。

范围经济。在工业经济活动中,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公司)活动的多样化(产品的多样化及多种服务等),通过固定成本的分摊来享受共同投入和多样化经营,以降低成本而获取的经济利润,它与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当然,不可否认,范围经济在以前的农村经济活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显得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农村范围经济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同一产品、同一工具用途的多样化和农业产品、人力的多样化经营,他们是通过技术的共享和不同的业务组合来实现的。

这里还需进一步指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虽有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够把二者混同。前者主要体现在“规模效应”,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区域、用途”上的相关性而产生的“综合效应”。

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

(一)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现实基础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一主三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现实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的时机已日渐成熟,其现实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层面:

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引起了交易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备;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发展逻辑要求农村生产要适度“规模范围化”;党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相关惠农政策的支持;农村交通、信息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推进和完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全球化(经济、文化等)及时代背景的要求,等等。这些条件的日趋成熟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现“规模范围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二)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途径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已具备了获取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那么究竟农民应怎样才可以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呢?其具体实现途径又有哪些呢?下面笔者结合调查对此做简要分析。

1.规模经济的实现形式。规模经济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主要有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品(经济农作物、粮食作物及畜牧等)的规模化生产等两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单位劳动为达到最佳投入产出的经营效益,所能够经营的最大土地面积”,这种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合理协同的作用,有着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等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就当前情况来看,土地规模经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农产品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则是在土地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及其潜在趋势利用生产要素的科学组合来优先发展部分农产品并使之规模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生产方式,如生猪饲养、魔芋种植、番茄等蔬菜的温棚耕作、乡镇企业的运作等等。

当前,这种使部分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当然,农户在利用规模经济发展自己时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这就要求农户的当家人要视市场行情、消费心理及自身特征(家庭结构、成员文化素质、土地面积及经济状况等)作出正确的自我战略定位和规划,以便准确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说,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的差异,要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形式。笔者经分析整理认为,现阶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规模经营—独立经营的农户,主要有“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为主和家庭工业为主”等形式;联户合伙规模经营—基于各户实行独立核算的合伙经营;双层规模经营—合作经济与农户经济并存,有统有分;集体规模经营—以机械农业化和乡镇企业为主;社区(包括群体)规模经营—农户个体经营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搞农业规模经营是否成功,不是光看其规模大小,而是看其规模效应是否能够提高生产效益——即是否实现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这就是说,规模经济的实现有赖于生产规模的“度”,农业的生产规模具有可分割性(即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只有生产规模“适度”,才能够真正有效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的实现途径。范围经济主要是基于“区域和用途的相关性”通过农业产品(包括同一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及多种服务(人力、工具等)来实现的,是一种注重“区域差别、时空差异”利用多样化经营和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来获取综合经济利益的生产方式。

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生产,这里包括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开发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不仅采用优良品种分季节来种植粮食作物,而且因地制宜地种植了一些见效快的经济作物,这样便可视季节的差异和土质状况来实现农业产品的多样化种植,从而获取范围经济。同时,同一农产品的多样化使用及其一体化、一条龙的加工服务,也可实现相应的范围经济。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农民已突破原有农业产品的束缚开发引进并培植了新的农业产品(如技术密集型的蔬菜、菌类作物的生产、野生动物家养、花果的工业化生产等),从而拓展了农产品多样化经营的范围。

工具、人力的多样化服务,这里主要是指某些农用工具和人力的多种用途。农用工具一般都具有特定用途,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它还有其它功用,从而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相应的范围经济,例如干湿磨的基本功能是加工面粉,但人们发现还可以利用它来完成制作豆腐等的相关程序;牛的基本功能是自家犁田耕地,但现在人们还利用牛给别家犁田耕地来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等等。至于人力的多种用途,这是基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某些农户出现了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一般由于都具有一些特殊技能,于是通过“经商、运输、加工、外出务工等”非农产业途径来实现范围经济。据调查,外出务工(长期或短期)已成为目前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这里须进一步指出的是,“规模范围经济”的实现既有来自农户本身的因素,也有来自市场的影响。因此,农户在具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正确把握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度”;要高度重视规模范围经济的适用范围;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要积极推行规模范围经济。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时,要有变革的勇气,当实施规模范围经济的条件成熟时,就要大胆进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并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抓住时机来获取规模范围经济以脱贫致富。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规模范围经济来脱贫致富不仅是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种有效生产方式,而且是农业自身的一场伟大革命。结合相关调查及分析,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而言,走规模范围经济的道路是今后一段时期(甚至长期)内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必由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当然,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要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顺利实现规模范围经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农民自身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外,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科学规划,有效引导

科学规划是指当地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对“生产及其持续发展”进行规划,具体操作时要视“地理区位及其特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够“克隆”。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把“生产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政府虽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然是农民自身,这就要充分激发农民主体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通过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民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当然,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分层次、多样化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全球化时代,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概括为“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综合协同便构成了持续的发展能力,从而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流通网络

较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和较完备的现代流通网络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和保障。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这是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的基础,而流通网络的完备是农村实现规模范围经济的重要保障。可以这么说,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流通网络的落后。因此,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的基础上,以现代流通网络为依托,向农村产业化综合服务延伸,是形成助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农民不仅可以降低日常消费成本,而且可以通过规模范围经济来实现增收。

(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优质农业

这里的关键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先找准市场,后规划生产,再狠抓生产管理”,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基于市场需求来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在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基础上来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的发展,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品种;发展优质特色畜牧业;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力发展“定单农业”和“委托农业”;扩大农业结构调整空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等等。当然,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优化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参考文献

1.谭贤楚.高技术企业的战略联盟行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

2.韩明谟.农村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何卫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适用性[J].经济问题,2005(4)

4.万光碧.新农村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4)

5.王春光.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从哪里来?[N].湖北日报,2006-3-30

6.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研究室. 现代流通助推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6(12)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大豆;国审品种;产量;品质;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060-08

Variation Trend of Major Traits of National Authorized Soybean Cultivars from 2003 to 2016

Liu Jun1,3? et al.

(1Agricultural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5,China;3Hubei All-Win High-Tech Seed Co. Ltd.,Jingzhou 434025,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ation trend of national authorized soybean cultivars from 2003 to 2016. Results showed that cultivar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varied a lot in terms of yield,quality and agricultural traits. Much improvement had been made in yield during the last 14 years from 2003 to 2016,and reached 2804.1kg/hm2 on average,especially in Huanghuaihai region. For quality,the ratio of cultivars with high protein and high oil increased steadily,but when the oil content enhanced the protein content decreased dramatically. Plant height in northern region tend to be increased but decreased in Huanghaihai region. For agricultural traits,selection pressure of breeding on leaf shape,hair color,seed color and hilum color were observed except for flower color. Substantial amount of foreign elites,and also some landrace and wild soybean has been used in the breeding,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broadening of genetic bottle neck effect.

Key words:Soybean;National authorized cultivar;Yield;Quality;Agricultural traits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起源于中,古称“菽”,通称黄豆,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1],是世界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其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占大豆籽粒重的40%和20%[2,3],是蛋白质、油脂及保健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据海关统计,从1995年开始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4],此后20年间,大豆进口量逐年攀升,到2016年对外依存度已达到87%。造成国内大豆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国内需求大量增加,相关贸易政策放宽;二是大豆进口价格相对较低,对国内大豆市场造成冲击[5]。同时,我国大豆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豆农种植大豆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于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严重挫伤了豆农生产的积极性[6]。为了扭转国内大豆生产的颓势,中国农业部于2016年4月5日了《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7],意见指出未来中国大豆生产要从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4个方面着手,通过加快科技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其中,提高单产和品质与大豆育种息息相关。因此,大豆育种在未来大豆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2003―2016年国审大豆品种主要性状的分析,厘清我国大豆育种脉络及存在的主要趋势和问题,为我国未来选育优良品种、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从中国种业商务网(http:///seed/youliao/)下载2003―2016年国审大豆数据,共262个大豆品种,并根据其适宜种植区域,确定其所属大豆生态区。品种性状包括生育期、结荚习性、株高、主茎节数、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等信息。

1.2 分析方法 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进行生态区划分,同时对不同生态区内大豆品种生育期、产量、百粒重、株高、结荚习性、蛋白脂肪含量等指标分别进行描述分析。数据分析采用Excel、MiniTab 16.0和Graphpad prism 5.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国审大豆品种概述 本研究对2003―2016年通过国审的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发现14年间国审大豆以粮用大豆品种为主,共251个,占总审定品种数的95.8%,菜用大豆总品种仅为11个。对粮用大豆而言,年平均国审品种17.93个。总体上2004年达到14年来最低点(6个品种),然后陡增到25个品种,2006年有缓慢上升达到历史高点(29个品种),2008―2012年间逐年下滑到最低,随后上升并保持在每年13个品种的水平(图1B)。按生态区划分,14年间主要国审粮用大豆集中在北方(东三省和内蒙古)、黄淮海区域(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以及淮北地区),分别占总数的38.2%和35.9%,合计占总审定数的74.1%。其次是长江流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和上海大部分地区)和热带亚热带区域(海南),分别占总数的10.76%和8.37%。通过审定数最少的区域包括西南山区(云贵高原)、西北(甘肃、陕西、新疆等)和南方区域(广东、福建),合计占总数6.77%(图1A)。不同区域通过国审大豆品种数波动较大,整体以北方及黄淮海区域占优势(图1A)。总体上北方和黄淮海地区国审数量较多,与我国大豆主产区一致。

(A)不同区域国审大豆品种总数分布;(B)不同年份间国审大豆总数趋势;(C)不同年份间国审大豆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分布;

2.2 国审大豆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化趋势 产量是大豆品种最重要的性状之一。总体上北方地区大豆品种产量高于南方地区大豆品种,且随纬度下降而下降(图2A)。2003―2016年国审大豆品种中平均产量为2804.1kg/hm2,北方一熟制春作大豆品种生态区平均产量为2913.75kg/hm2,比全国平均产量高3.9%,而南方大豆品种生态区平均产量只有2523.6kg/hm2,比全国平均产量低10%。北方春大豆产量在2004―2006年间有小幅下滑,随后稳步提高,一直保持增产态势,平均产量提升21.7%(图2C)。黄淮海地区大豆总体产量与东北地区大豆品种产量持平,保持稳步增长,平均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提高29.5%(图2E)。生产试验结果基本与区域实验结果变化趋势相同(图2B、D、F),相关系数达到0.75,说明大豆品种区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大豆品种产量潜力。综合以上结果,2003―2016年间国审大豆品种产量在稳步提升当中,黄淮海夏大豆比北方春大豆产量增幅高。

区域试验产量:(A)不同地区区域试验产量比较;(C)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年度变化;(E)黄淮海夏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年度变化;生产试验产量:(B)不同地区生产试验产量比较;(D)北方春大豆生产试验产量年度变化;(F)黄淮海夏大豆生产试验产量年度变化;曲线拟合采用多项式拟合,使得R2达到最大值。

大豆百粒重是与大豆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之一。大豆百粒重在不同地区差异并不明显,均保持在20g(图3A)。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长江流域和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个别品种百粒重较高,超过33g。东北地区百粒重在2012年有较大提高,而后百粒重呈下降趋势(图3B),而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百粒重在2010―2014年达到较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图3C)。

(A)不同地区百粒重比较;(B)北方春大豆百粒重年度变化;(C)黄淮海夏大豆百粒重年度变化;曲线拟合采用多项式拟合,使得R2达到最大值。

2.3 国审大豆品种品质育种变化 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占了大豆籽粒干重的60%以上,是人类能够食用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蛋白脂肪含量是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指标。根据高油型、高产型、高蛋白型大豆的u定标准,将脂肪含量在21%以上,同时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的品种评定为高油型大豆品种;将在产量对照实验中,试验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高于8%的评定为为高产型品种;将蛋白质含量高于43%的大豆品种评定为高蛋白型豆品种。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图4),在251个国审品种中,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特性的大豆品种高达84.74%,达到高产型大豆品种(包含高产高蛋白型大豆、高产高油型大豆)标准的占50.6%,达到高油型大豆品种(包含高油高产型、高油高蛋白型大豆)标准的占40.96%,其中“双高”大豆品种(高产高油型大豆、高产高蛋白型大豆、高油高蛋白型大豆)达到44.98%。

总体上,南方地区大豆蛋白含量高于北方地区,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相反南方地区脂肪含量则低于北方地区,且随纬度升高而升高(图5A、B)。对北方大豆品种而言,2003―2016年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脂肪含量则波动较大,2004年大豆品种脂肪含量下降显著,而后逐渐上升,到2013年达到极值,随后有略微下降,但总体上北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图5C、D)。黄淮海地区蛋白质含量在2003―2016年中间阶段有提高,2008年到达顶峰,然而近几年成下滑趋势,而脂肪含量与蛋白含量趋势恰好相反(图5E、F),说明黄淮海地区在脂肪含量育种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A)不同地区蛋白质含量比较;(B)不同地区脂肪含量比较;(C)北方春大豆蛋白质含量年度变化;(D)黄淮海夏大豆脂肪含量年度变化;(E)黄淮海夏大豆蛋白质含量年度变化;(F)北方春大豆脂肪含量年度变化;曲线拟合采用多项式拟合,使得R2达到最大值。

2.4 国审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种子外观性状 大豆熟期主要分为极早熟、超早熟、早熟、中熟和晚熟等几类。2003―2012年间极早熟品种2003―2016年间通过国审品种比例波动较大,在振荡中趋于稳定,该结果说明极早熟品种仍然是育种家的育种目标,但趋于理性。超早熟品种选育在早期占比并非很大,但随着极早熟品种占比下降,超早熟品种比例逐步上升。中熟品种在国审大豆品种占比一直比较稳定,波动较小。有少量品种属于晚熟类型,之后逐渐式微(图6)。该结果反应了育种家在育种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熟期并非越早越好,因为大豆的熟期越晚,越有利于籽粒积累,易致高产,但太晚则不利于日均产量提高,也不利于与下茬作物衔接。

对2003―2016年国审粮用大豆品种进行分析发现,大豆主要产区品种结荚习性差别较大。北方地区大豆以亚有限结荚习性为主(占70%),其次是无限结荚习性(21.4%),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最少,仅占8.7%(图6A)。黄淮海地区以有限结荚习性为主(65.5%),亚有限结荚习性为辅(33.3%),极少数为无限结荚习性(1.1%)。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90%都是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仅有少数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10%),没有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图7A)。不同年份间不同结荚习性品种数虽有不同,但总体上并无多大区别,显示近10年来大豆育种中对结荚习性的选择并无多大变化(图7B)。

(A)不同生态区结荚习性分类比较;(B)不同生态区不同结荚习性在不同年度间变化

对株高而言,总体上北方地区大豆高于南方地区大豆,且随纬度降低而降低,株高从高到底(图8A)。西北春大豆株高高于东北地区株高,但纬度较东北地区低,可能是由于海拔高度高引起。2003―2016年,北方大豆品种株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图8B),而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株高则略有降低(图8C)。

(A)不同生态区株高比较;(B)北方春大豆株高不同年份间变化;(C)黄淮海春夏大豆株高不同年份间变化。

为了明确国审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种子外观性状,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部分品种性状描述缺失)发现,国审品种叶形主要为圆形和卵圆形,两种共占47.41%;紫色花比白色花稍多,差异不大;茸毛色主要为灰色,其次是棕色,二者共占总数的78.28%。种子性状中,粒形主要为圆形和椭圆形;粒色主要是黄色,占85.26%;脐色以黄色和褐色居多,分别占总数的30.68%和26.29%(表1)。

2.5 国审大豆育种方法及亲本分析 2003―2016年,251份国审粮用大豆,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传统杂交及回交选育、诱变育种和雄性核不育育种,其中传统杂交及回交选育是主流育种方法,占98%,极少数采用诱变育种(航空诱变2个;60CO-γ射线诱变1个;化学诱变1个),占1.6%,仅有冀豆19号采用雄性核不育方法育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完成)。

对育种亲本而言,2003―2016年,14年间育成国审大豆品种共用亲本385个,其中绝大多数亲本只使用1次,占总数的79.5%(306个),使用2次的亲本数为51个,占13.2%,使用3次及以上的亲本数为28个,占7.3%,是育种骨干亲本(图9A)。只使用1次的大豆亲本包含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国外血缘品种及少量野生大豆,其中国外血缘品种共32个,占10.5%。使用3次及以上的亲本中除主栽品种外,国外血缘亲本如威廉姆斯和centery分别使用4次和3次,使用频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中品661、早熟18和桂早1号分别使用7次、9次和10次,是重点骨干亲本(图9B)。以上分析l现,近14年间国审大豆品种育种亲本除骨干亲本外,引入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国外血缘品种,遗传多样性较高。

(A)不同使用频率亲本数目统计;(B)使用频率超过3次亲本统计

2.6 不同大豆性状相关性分析 将2003―2016年通过国审的251个粮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底荚高度、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以及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2)。由表2可知:主茎节数与株高、单株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以及单株粒数呈正相关,其中相关性程度排序为生育期>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主茎节数>株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数、主茎节数以及株高,来衡量一个品种是否具有高产特性,从而提高大豆高产品种的选育效率。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是作为评价一个大豆品种是否具有优良品质的2个重要标准,通过各个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784,呈显著负相关。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与脂肪含量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中等程度负相关。

3 讨论与结论

大豆产量是大豆生产中最重要的性状之一。近14年来,中国大豆产量虽然有所大幅度提高,但是绝对产量仍然偏低。本研究发现不同年份间国审大豆品种产量波动较大,其中北方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国审品种较多,育种势力强劲,与大豆主产区相吻合。从产量来看,2003―2016年全国大豆品种区试产量和生试产量均稳步增加,但分布十分不均,总体北方大豆品种产量较高。而黄淮海地区大豆平均产量提高最快。但总体上,国内大豆单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大豆产量因子包括百粒重、单株粒数和单位面积株数等。籽粒大小虽然是产量因素之一,但在高产育种中,只要是品系产量高,籽粒大小对产量没有大的影响。目前市场需求最大的兼用型大豆品种百粒重一般在17~23g。分析发现,国审大豆百粒重在不同地区差异并不明显,均保持在20g左右,说明育种家对大豆百粒重的关注度普遍较小。

大豆品质是大豆育种的重要内容,总体上北方大豆高油而南方大豆高蛋白。2003―2016年间,北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有一定程度增加,相反蛋白含量却减少。黄淮海地区蛋白脂肪含量与北方大豆呈现相似的趋势。而南方大豆蛋白含量增加明显,脂肪含量下降。总体上,虽然高油高蛋白品种占比高达44.98%,但油分、蛋白总量上升趋势微弱,表明今后大豆品质育种还有待于提高大豆油份蛋白总量。具体而言,北方大豆要注重提高蛋白含量,而南方大豆要注重提高油份含量。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比例在不同生态区呈现波动,总体而言,极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比例下降,而超早熟品种比例逐步上升。研究表明,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叶片夹角有明显不同,与光能利用效率高度相关[8]。早熟大豆形成的群体小,叶片趋于平展,更利于截获更多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而晚熟大豆生物量大,冠层郁蔽,冠层各层次叶倾角大小与太阳辐射透射关系很大。熟期及播种期对大豆品质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指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在不同播种期内油分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9],说明早熟品种更适应播种期的变化,在年份间气候变化条件下表现更强适应性。

结荚习性是大豆的一个重要生态性状,在本质上由大豆生育期内降水量及土肥特点所决定。有限结荚习性茎秆粗壮、分枝多而发达、上部叶片大而繁茂、花序长、开花时间短而集中。而无限结荚习性多发生在少雨区域,土肥供应缓慢、断续、持续时间段,无限结荚植株表型茎秆细弱、上部叶片小、花序短、开花时间长而分散等特点。亚有限则居于有限结荚与无限结荚之间[10]。结荚习性在不同生态区差异明显,北方大豆主要以亚有限结荚习性为主,而黄淮海地区以有限结荚习性为主,南方大豆则以有限为主,几乎没有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

近14年来,北方大豆品种株高上持续上升,而南方大豆株高有下降趋势。但不同种植年份的大豆株高差异显著,说明环境对株高影响较大。

而茸毛色与产量关系不明显,仅与菜用大豆外观品质有关,在粮用大豆育种中受到关注度较小。籽粒种皮色属外观品质,由市场决定,仍然是以黄色种皮为主,占据育成品种的绝大部分(85.26%)。脐色也影响大豆外观,因此主要以黄色居多,其次是褐色,可能反应了育种中的脐色的演化。

育种遗传基础狭窄是各种作物育种中均存在,具有普遍性。遗传基础狭窄,易导致遗传脆弱性,难以适应极端生态环境,是目前作物育种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11]。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大豆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单产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匮乏的基因源成为制约大豆育种研究的关键[12]。

从亲本选配角度,我国近年来育种注重在充分利用骨干亲本的同时拓宽遗传基础,大量引入了地方品种、野生大豆和国外血缘大豆,值得指出的是,国外血缘大豆占亲本数目的8.3%。未来大豆育种要进一步利用国外优异亲本,同时拓展大豆育种方法和策略,将转基因大豆育种、雄性不育系育种等方法运用到大豆育种中来,缩短大豆育种进程。

尽管如此,中国大豆育种中利用的基因资源仍然较少。前期,研究人员从32000余份大豆资源库中筛选出优异资源268份次,为常规育种提供亲本,解决常规育种中长期存在的亲本遗传基础狭窄的问题,为发掘大豆重要性状相关基因/标记等遗传研究提供了优良资源[13]。但这些资源如何进一步在育种实践中利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子金.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64-282.

[3]王茹芳,卢思慧,曹金锋,等.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子粒品质分析[J].作物杂志,2007(1):25-27.

[4]安载学,韩成伟.中国1995―2014年大豆进出口状况预测与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127-129.

[5]邹於娟,武拉平,谭霖.中国大豆外贸依存度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9,28(5):59-63.

[6]陈光.中国大豆陷外热内冷危局 利润远不及玉米水稻[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3):8-9.

[7]佚名.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J].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6(5):10-11.

[8]金剑,刘晓冰,王光华.不同熟期大豆R_4-R_5期冠层某些生理生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9):1293-1300.

[9]王志新.播期对不同生育期高油大豆油分和a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7,26(6):966-968.

[10]田佩占.作物理论遗传育种学[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1]黄中文.论遗传脆弱性和拓宽作物品种遗传基础的育种技术[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23-27.

[12]曹永强,宋书宏,王文斌,等.拓宽大豆育种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5(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