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1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对策

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大学生的思想意志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许多大学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对体育教学缺乏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研究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旨在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一)体育课程发展多元化、个性化。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而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来说,要想满足这一要求,多元化的发展势在必行,不同的高校,其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例如专业的体育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常规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同时,受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大学生个体对于体育课程的喜好也不一样,为了照顾到全体大学生,将来体育课程势必会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此外,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其多元化和个性化还应当考虑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了保证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不仅仅要设置关于身体素质方面的体育课程,同时对于锻炼学生心理以及意志的体育课程也应当设立发展,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也要坚持体育课程个性化的改革和发展,这符合强调个性化发展的社会趋势[1]。

(二)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体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体育课程内容将会有着生活化的改革发展趋势,其课程内容势必会更加贴近生活,这对于体育社会服务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下,学生不会将体育当作是一门学科,而能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充分的享受学习,这才是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意义,让体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渗透体育,在生活中结合体育。

(三)体育课程专题化。为了满足给个性化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将呈现专题化趋势,体育课程内容将以专题的方式呈献给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首先,大学生在专题化的体育课程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与个人兴趣来选择符合自己的体育课程,从而提升了体育教学效率,能够让学生在专题化的体育课程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目的。

此外,大学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有的大学生受限于自身因素,有的从小受疾病困扰,有的身体有残疾,对于这些特殊的大学生来说,体育课程更加重要,专题化的体育课程能够单独给这些学生开设保健类课程,同时这些学生普遍有自卑心理,因此心理健康专题类的体育课程能够培养他们身残志坚的品质。

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策研究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丰富学生的生活。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增强学生体制为目标,要想实现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多样化发展至关重要,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大学体育教学服务学生生活。具体来说,大学体育教学应当增设培养学生体育文化、体育安全意识以及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全面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大学体育教学可以增设体育安全课程,讲解在进行体育活动中有哪些安全隐患及具体的预防措施。

(二)多样化教学策略。要想实现多样化的教学,体育课程设置多样化是关键,为了保证大学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学校应当增加病残学生针对性的体育保健课程,以此来提升病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同时学校可以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设置多种体育选修课程,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特点,开展例如瑜伽、跆拳道、散打等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其中体育保健课程主要是指导病残学生的康复,选修体育课程主要是开发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兴趣,丰富大学生活,提升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在快乐中增强体魄,培养意志。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现代化生活需求,教学方法的改进至关重要,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体育知识,之后进行体育考试,这种“任务式”的教学方法会极大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大学体育教学应当以服务学生生活为目标,将生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合计情况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篮球教学中可以通过举办篮球比赛来进行教学评价,完成教学课程[2]。

(四)科学的教学评价。在大学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唯一“运动技术”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丰富评价方式,综合各种因素来制定评价标准,例如可以根据大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符合时展的趋势,符合学生的根本需求,本文简要分写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具体的改革发展措施,旨在帮助各大高校立足当下,明确方向,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化的改革,以此来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2

【关键词】 性;认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25-02

Qualitative Study on Sexual Conception and Demands of HIV/AIDS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PAN Yi,HUANG Ming-hao,WANG Xiang-su,et al.Jiangsu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value orie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exploring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al strategy on HIV/AIDS for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With group discussion and individual depth interview,149 freshmen,sophomore and juniors in different major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re was difference of traditional concept on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majors or genders.For male students who had traditional sexual conception,15% majored in literature arts,about 35% majored in engineering and near 50% majored in science,medicine and art.For female students,about 40%of them majored in arts and near 70% of them had other majors.Some of the students were not resistant to the premarital sexual behavior or they had the sexual behavior.The college students had the common wishes and demands on obtaining the knowledge about HIV/AIDS.Mos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hope that releva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y college to change the status of less awareness about HIV/AID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and available to conduct health education on HIV/AIDS as well as to put the education into routine curriculum in college.

【Key words】 Sex;Cognition;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ealth education;Qualitative research

艾滋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1],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艾滋病主要感染年龄为15~49 岁的社会劳动人口,在任何艾滋病流行的地区, 青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亚人群[2]。大学生在我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扮演着双重角色[3]: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性生理已成熟,处于性活跃状态下,有着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而政策、环境的巨大变化,也给传统的预防艾滋病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也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有生力量。为促进高校艾滋病防治活动的有效性,笔者于2006年4月对南京市大学生的状况、对艾滋病危险性的认识及态度,以及影响他们态度、观念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其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南京理工大学(理科专业)、南京艺术学院(艺术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科专业)、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东南大学(工科专业)的在校一~三年级大学生,年龄18~22岁。每所大学专题小组讨论男、女各一小组,每组7~8人,平均持续1.5 h,共76人;每所大学个人深入访谈男、女各7~8人,平均每人0.5 h,共73人。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相结合的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前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编制提纲,内容为:(1)性观念和;(2)性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3)艾滋病知识与需求;(4)学校提供的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

原始资料的收集采用录音实录和人员笔录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参照现场记录了解访谈对象的倾向性,找出主要和次要观点,并对出现的频数进行分析;个人深入访谈中发现的关键信息融入专题小组讨论的信息中。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性观念和

2.1.1 对待传统观念的态度 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待传统性观念、重视传统观念的比例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文科约为15%,工科约为35%,理科、医科、艺术专业接近50%;女生文科约为40%,其余专业女生接近70%。

2.1.2 对的态度 在对待他人发生的态度方面,90%以上的大学生都表现得比较宽容,文科、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宽容;在对待自己的态度方面,均表示坚决抵制、,但并不拒绝与恋人发生婚前。

2.1.3 发生婚前的原因 调查对象多认为“好奇、冲动、感情胜过理智”是发生的主要原因。生理冲动被认为是男生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感情则在女生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多数学生认为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存在“只求曾经拥有”的浪漫心理;在校园内外有“合适地点”也是大学生发生婚前的条件之一。

2.1.4 发生主要场所 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大学生发生的场所集中在校外的钟点房、日租房、旅馆。

2.1.5 安全套的使用情况 近100%的大学生知晓安全套对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保护作用;自述发生时有超过50%的使用安全套;获得安全套途径比较方便,校园内普遍设有安全套自动售货机,校园外超市也有售。

2.1.6 对的后果认识 回答最多的是精神压力(约75%),尤以女性为多,这些精神压力来自与传统的道德观相悖、会怀孕、同学师长家庭等方面的反对、担心影响以后对象以及婚后生活的幸福。对于如产生 “怀孕” 后果,100%的大学生选择人工流产。在问题答案的选择上区别仅在于,80%的男生选择带自己的女友去医院,并会选择求助于自己的同学、朋友,只有10%左右的选择向自己的父母求助;女生虽会求助于自己的同学、朋友,但更多地向父母寻求帮助,约占80%。不求助于学校的原因,80%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可靠,担心学校会公开,造成不良影响;40%担心学校给予处分,被迫中断学业。

2.2 大学生性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环境因素 法律虽允许大学生结婚,但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不会考虑在大学期间结婚。主要理由是:以学业为重,不应过早踏入婚姻的殿堂;无独立经济来源,认为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不稳固的;自己的未来前途未卜。

2.2.2 周围人对大学生发生婚前的看法 家长很少与之谈论“性”方面的问题;男生家长较宽容,只是认为发生不妥,会影响学业,担心“会使女方怀孕,影响不好”;女生家长则多担忧,持有“婚前对女生不利”的传统观念,允许交男朋友,反对发生婚前。绝大多数教师反对大学生发生,少数对高年级的学生发生持默许的态度;极个别年轻的教师赞成大学生发生。周围同学、朋友及其他人的观点比较复杂,“反对”与“赞成”约各占50%。

2.2.3 外界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40%~50%的男生注重同学对此事的看法,30%~40%的男生重视自己的观点,只有10%的男生会想到家长或者是教师的想法;绝大多数女生认为父母的观点最为重要,只有一小部分才会认为同学、朋友的看法对自己的影响较大。

2.3 高校现行的艾滋病相关教育与大学生健康需求

2.3.1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 包括在世界艾滋病日开展活动,如发传单、广场活动、出展板、放电影、开展艾滋病的征文活动等;平时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课程和专题讲座;大学生社团组织“红丝带”的宣传活动。对上述活动,受调查者总体认为学校组织的效果比较好。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反映有所差异,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反映效果比较好,而医科学生多认为效果一般。

2.3.2 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需求 了解艾滋病预防措施、治疗方法、艾滋病的疫情、的使用,医科学生较关注艾滋病防治最新进展、发病机理。大学生希望这些信息主要从网络、书籍、宣传册等途径获得,其次为社团组织的活动。

2.3.3 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校园持续开展的主要措施 学校应重视,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作为一项工作考评,把艾滋病的防治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艾滋病教育的形式多样,如开展不定期的讲座、张贴宣传海报、放映科教电影,以及长期坚持同伴教育等。

3 讨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知识,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同时心理并不成熟,容易感情冲动[4]。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已是常见现象,发生婚前也较普遍[5]。发生婚前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如增加心理负担、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导致妊娠和感染性病,受到社会舆论压力或受到学校处分而退学[6]。为减少婚前带来的后果,防止非意愿妊娠和性病、艾滋病感染,应该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教育。

调查表明,艾滋病、性病、安全教育既要与性观念和性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更要帮助大学生正确掌握有关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和避孕及防病知识与技能,劝导大学生避免过早发生或减少。要充分发挥父母、同伴在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调查表明,同伴、父母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同伴、父母的教育,可以影响大学生性观念的形成。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等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书籍、宣传册等,大学生对此也普遍乐于接受,同时感到医疗卫生部门的教育干预措施较为滞后,说明大学医务部门目前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远远不够。

调查还表明,大学生通过学校性健康教育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排序相对靠后,说明学校性健康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并不理想,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可通过校园广播、宿舍闭路电视播放有关教育短片;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较系统地介绍艾滋病防治等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成为传播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力军。

4 参考文献

[1] 李爱兰,刘肇瑞,张桂芝,等.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干预需求的定性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8(2):137-139.

[2] 张思明,晏渠如,施少平,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4,12(23):54-57.

[3] 李玲,高健平,汪永平.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9(1):13-15.

[4] 彭爱青,申玉丽,张彩平.青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05,19(3):31-33.

[5] 王左卿,王树山,王秀岩.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5(3):33-35.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3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当前,有绝大多数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还是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和多样性,仍有不少高校仅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高校安全教育多采取集中授课、展板、报纸宣传等传统方式,尽管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这些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安全教育,限制了安全教育的效果与发展。二是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这项工作主要落实在学工处或保卫部门,还没有充分调动广大的教职员工共同肩负起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三是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性,方法不当,内容过于单调。

二、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都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觉遵纪守法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维护大学生自身安全、健全人格的需要。在校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有关的安全知识,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和能力,一旦遇到危急情况,便感到无所适从,极易发生安全问题。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理能力比较差,安全防范意识较弱,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完善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懂得如何预防各种安全事故,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安全观,提高他们的识别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适应当前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需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制度的深化,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在不断转变,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单一性向多方面发展,校园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的道路,大学生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这些环境都让大学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地维护高校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4)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斗争错综复杂。在高校校园内,一些不法分子在校园内进行盗窃,对大学生实施诈骗。另外,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打架、盗窃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宿舍内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火灾等校园事故也不少见,这些现象都严重危害了高校的安全稳定。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各高校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针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形势,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积极地开展这项工作。

(1)不可忽视的入学教育。现今,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学生刚进校时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的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一旦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新生刚入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使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的校园,适应新的生活,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2)把安全教育课程引入大学课堂。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的程度也大大增加。因此,全面系统的课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多高校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利用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做法都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在高校系统地开设安全知识课也很有必要。在课堂上,利用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卫生与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维护学校的稳定。

(3)必不可少的日常教育。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思想上对于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松懈、麻痹、大意,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竞赛和技能活动,引导学生来关注安全教育问题。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张贴标语、告示、安全标识,使学生在寝室、教室、食堂、校门等公共场所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同时,也使学生提高了安全警惕,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举办一些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技能;也可以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普及安全方面的防范知识,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4)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教育的管理中来,能有效地增强安全教育的力度。一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的门卫和巡逻管理中来,使他们通过治安管理的各种实践,分辨出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还可以参与到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了解保卫工作的性质,协助学校进行安全防范的宣传。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安全演练。对于高校一些易发的安全隐患,有组织、分批次地开展大学生消防、地震等急救和逃生演练。通过演练,使同学们掌握了有关应急避险的知识和自救互救、团结互助,有序地疏散撤离危险地带的正确方法,极大地保护了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通过这种安全教育实践,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让他们明白,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人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4

关键词: 主动权 网络思想教育 数字化革命

现在是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发展日新月异,校园网络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网络化浪潮的出现为人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它最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教育在时间、距离、选择范围等方面的缺陷。然而,网络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扰。

大学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思想相当活跃,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不少;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多,压力重,个体意识越来越强,互相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思想和信息,抵御敌对势力和组织的渗透,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我们要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全面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首先要树立占领意识,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阵地,要建设专题网站。专题网站要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专题网站应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要办出品牌、办出特色、办出权威、办出水平,不断增强针对性,不断提高艺术性,不断提高点击率,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建设校园主网站,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校园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努力建设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访问人次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主网站,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使高校校园网真正成为广泛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主流媒体之一,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重要渠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要设立校长信箱,开设学术论坛,搭建师生交往平台,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必须树立强烈的占领意识,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还要“用好网”,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建设“绿色校园网络”。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要努力拓展“绿色网络空间”,积极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把校园网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扎实开展文明上网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

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还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加强管理,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有关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BBS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5

1.1有助于保持高校的安全稳定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安全是属于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如果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那么其后续的高层次需求也就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人们也会趋于紧张,无法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强化安全教育,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技能,从而及时地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由此有效规避了安全事故给学校形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2有助于保护大学生的财产、人身安全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千方百计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外部环境来作为支撑。大学生们还没有进入社会,对一些坏人坏事并没有预防能力,同时在一些安全隐患的排查、安全事故的解决上也大多处于比较慌乱的境地,加强安全教育旨在树立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技能,从而杜绝不必要的安全风险,有效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

1.3保证大学生以及学校的良性发展

对于大学生而言,人身没有受到伤害是其日后参加工作岗位的科学保证,而财产没有损失则能为其顺利毕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大学而言,学生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也是对其教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以及未来的发展,故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对学校还是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2当前高校针对农村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辅导员在班会上的三言两语,并没有深入探讨大学生活的危险源,也没有积极利用如微信、微博等大学生群体使用比较广泛的沟通工具,具体的讲解也偏重于理论,缺乏实际的操作演练,这都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用心在听,即使认真听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等到安全事故发生同样也是手足无措,这种形式上的单一使得高校安全教育的效果较差,迫切需要改进。

2.2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虽有共同之处,但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决定了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注重两者之间的现实差异。在实际的安全教育中,大多没有做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如很多高校在安全教育中强调夏天不要随意去游泳以防溺水,但对很多农村大学生而言,夏天去游泳是家常便饭,他们对于自己的游泳技能是比较自信的。

2.3安全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

在很多高校针对农村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具体的教育内容是比较单一的,辅导员以及相关责任人反复强调的是学生的人身、财产、交通安全这三个方面,这样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让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也容易让相关管理者自身感到厌倦,最后变成硬着头皮在说。

3对改善农村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一些建议

3.1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统一;最后要增强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把单纯的理论灌输与学生互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和讨论中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

3.2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一方面对农村的大学生在具体教育中要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如讲解交通安全时要与农村常见的交通工具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接地气以让农村学生认同;另一方面则是在具体的安全教育过程中要重点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深入讲解,不能是简单、泛泛而谈的教育。

3.3加大重视力度丰富教育内容

国家、社会、学校、农村大学生都必须要加大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除此之外也需要高校构建起有效的安全教育制度体系,依靠制度体系的建立保证安全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既要与时俱进结合各种新技术、方法提高教育的“新鲜性”,在能够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有所拓展。

作者:赵秋月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大学生安全专题教育范文6

20*级新生已经入学。为使大学新生一进入大学校门就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学习欲望、严谨的学习态度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现就做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校纪校规教育。以贯彻施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以下简称《规定》)为契机,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规定》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规章,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政策依据,是对在校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专科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各高校要结合组织学生对《规定》及《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学习,加强学生的教育,明确要求学生对《规定》要做到全面理解、自觉遵守,对《准则》要做到熟知、践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培养恪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让学生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心理普查,并对个别新生做一次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特别是对来自四川灾区的新生,要切实加强心理情况普查和辅导。了解学生进入大学后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及早预防、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率,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三、加强专业学习教育。通过教师专题报告、校史校风教育、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辅导以及座谈会等形式,对新生进行一次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发展优势、所学课程、考研就业、师资队伍等情况,帮助新生规划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目标,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在全省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要针对少数学生在学习考核、毕业论文、学术研究、缴纳学费、助学贷款、求职过程等方面存在的不诚信问题,对大学新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培育学生的诚信品质,使学生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促进校园诚信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