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1

一、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加强了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保障。然而,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现有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相关要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重智轻体”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就是陪幼儿一起玩或者带幼儿玩大型玩具,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行动上的重大突破。正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轻视。

(二)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体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进体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但是,调研发现,70%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存在认识模糊的现象,只是简单地认为“幼儿园体育活动就是锻炼幼儿的身体”。众所周知,幼儿身体的锻炼只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之一,体育活动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体质体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从而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1〕。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偏离了方向,进而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师体育活动内容的选取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地把体育列入健康领域,成为健康领域的下属内容,与其他各个领域相融合。《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形式与方法并存的,既有基本的体育游戏活动、体质锻炼项目,也有基于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内容等。但现实中,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仅局限于体操形式和体育游戏,造成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单一化和成人化,缺乏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减弱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职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

各级各类高师院校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不足,追根溯源,是由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幼儿园教师入职前没有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入职后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培养机制的不健全突出体现为课程体系的不健全,对于高师院校来讲,不论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幼师、五年制幼专还是高中起点的大专,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多数没有开设与幼儿园体育教学相关的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也很不完善,从课时分配上来看,与幼儿体育教法有关的课程远不及舞蹈、音乐、钢琴、绘画等技能课的课时数〔2〕。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钢琴、儿歌演唱、绘画、舞蹈、语言、说课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与教法及相关技能的训练,缺乏有效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职后培训内容的不均衡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体育活动最直接的设计者、组织者与指导者,其自身体育素养及活动组织能力的高低将对幼儿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幼儿园却很少注重对教师进行与幼儿体育活动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针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训内容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幼儿园每年都会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但是,无论是从幼儿园教师本身来讲,还是从培训机构来讲,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都会选择科学理念的宣讲、《指南》的解读和领域教学的传授,而针对体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知识或技能却很少或基本没有。入职前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入职后又没有及时的补充,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强就不足为怪了。

(三)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上述之外,家园合作的不和谐,或者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断层,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成为影响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否保证幼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是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最为担心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幼儿的安全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担心场地会让幼儿受伤、担心幼儿运动能力弱会受伤、担心幼儿因自我保护能力差而受伤等,加上幼儿园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体育相关知识及技能不够全面等因素,必然导致教师组织与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弱,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尽量运用“安全”的手段组织“安全”的体育教学活动〔2〕。久而久之,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也间接地阻碍了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环境、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调动幼儿参与、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等被视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3〕。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工具,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必须要加强高师院校课程的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3〕。1.夯实体育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高师院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外,还会设置相应的实践类课程,包括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这些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学生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提供知识和能力的保障。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需要有相关的学科知识作支撑。体育涉及到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等,这些知识缺一不可。幼儿骨骼的发育程度、机体的成熟程度、运动能力的强弱等生理特点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生理基础。教师只有对幼儿的生理特点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切实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特性设计适合于他们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他们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例如,对小班幼儿来讲,他们的游戏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合作,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游戏则需要更多的同伴合作。因此,幼儿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及需求,才能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其次,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实施体育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因此,幼儿园教师提升体育教学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而这些学科知识是通过课程讲授获得的,高师院校只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学生才有机会获取相应的知识。2.加大实践课程力度幼儿体育活动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共同实施完成,其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驾驭,包括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而这些都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因此,要有效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的能力,高师院校除了设置必要的理论课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例如,实训课、观摩教学、微型课等,既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以在实践环节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二)加大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职后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职前培养不足的有效补充。职后培训要根据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充分发挥职后培训的促进与补充作用。现今的职后培训,无论是从培训机构来讲,还是培训学员的需求来讲,都没有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培训的主题中,因此,要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要在做好职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职后培训。体育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因此,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鉴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方法,都要遵循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切合发展实际。比如,体育教学培训要尽可能采取小班教学,让培训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教育实践,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当地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把当地的一些童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加进来;城市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中,要根据本地的、幼儿园自身的一些特色进行。因此,在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中,一定要因园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训课程。

(三)家园共育,创造和谐体育教学环境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语言表达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的初始阶段,随着幼儿园教学内容以及形式的日益增多,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形式也越来越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幼儿园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不只是限于学会,而是能够运用到实处,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能够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交流能够进行的前提,因此将语言用到实处的标志是能够进行很好的表达,很好的交流。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一般都不会写字,或是能够写很少的字,因此幼儿园孩子的主要交流方式是口头交流,对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集中在口语表达上。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加强语言教学,可以提升幼儿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给孩子营造开放式的氛围

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天性是想象力丰富、个性丰富,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给幼儿园的孩子教学时,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提供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性,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思考,例如,在给学生讲一些字时,可以与一些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在图片中发现汉字的来历,或是说出汉字表达的意思。

二、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

不论学习哪门课程,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内容非常容易理解,贴近孩子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让孩子保持兴趣,乐于学习非常重要。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孩子进行充分的思考,充分的体验,例如,通过一幅图片,可以让学生自己讲图片中的故事,根据图片的故事画出自己想象的图片或是将图片中的内容演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图中的故事,在讲和演的过程中也练习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多变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孩子对语言学习保持兴趣和乐趣,充分体验图片或是教材中的情感,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孩子开展实践活动

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表现场合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够充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给孩子上课时要给学生开展足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讨论的时候可以进行充分的语言表达。例如,在给学生讲关于树木颜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花园等观察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和掉落等,在上课的时候让孩子把自己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孩子听,这样既让孩子学到了关于树叶变化的知识,还在自己讲解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让孩子进行大胆的想象

幼儿园的孩子想象力丰富,能够给出很多有趣的想法。例如,教师在给孩子讲述图片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就图片中事情的进展和想要说明的问题等进行自己的想象,然后表达出来。图片和故事的特点是可以有足够多的想象空间,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是孩子的智慧,教师要充分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这对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五、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类型的图书

除了在幼儿园接触的教材外,教师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不同类型的图书,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园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书,提供一些儿歌和古诗等节奏感强的书或是符合这个时期孩子个性的书和孩子喜欢的书等。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孩子在表达过程中也能够有一定的语言积累。

幼儿园的孩子跟其他阶段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在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语言教学时,可以根据幼儿园孩子的特点制定出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例如,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性、让孩子自己体验、给孩子足够的想象等,这些都可以充分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实效[J].职教幼教,2012(10).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3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幼儿 多元智能

加德纳认为,所谓智能是人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的能力(gardner,1983,1993)。人的智能存在着一个结构,其中包括并可以分解为七种智能。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德纳在扩展研究并探讨多元智能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的过程中,对自己原先提出的七种智能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第八种智能。因此,这种代表儿童发展不同方面的智能结构包括:(1)语言智能——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语言字的掌握能力;(2)数理逻辑智能——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科学分析的能力;(3)空间智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该模式的能力;(4)音乐智能——能够敏锐地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者表现创造的能力;(6)人际关系智能——善于理解和认识他人的动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7)自我认识智能——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认识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认识欣赏大自然并善于把握自然中各种物体和物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这一理论对教学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将教学的目的定位在学生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上,而且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智能观,以开发学生的多种智力潜能为根本目的。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英语教学相整合,也就是将各种智能的核心能力嵌人现在的幼儿英语课程之中,使幼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展、加强和提高自己的多种智能。 

一、设计发展多元智能的教室环境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给幼儿提供的环境,能够帮助幼儿把自己看作是各种智能的完美的混合体。所以,我们要营造一种让幼儿感到安全、自由、快乐并且受到重视的氛围、环境。 

1.布置利于发展多元智能英语角 

教室内设置英语角。根据教学内容在英语角内放置适当的卡片和实物,并且要定期更换那些卡片和实物。假如第一周放置动物类:kitty(小猫)、elephant(大象)、lion(狮子)等,下一周要换成植物类:tree(树)、flower(花)、grass(草)等。鼓励幼儿观察这些物体的颜色以及形状——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和空间智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问幼儿英语角里物体的英文名称——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还要引导幼儿在英语角里进行简短对话,如“May I come in?(我可以进来吗?)”,“Yes,come in.(好的,进来吧。)——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 

2.设置适合发展多元智能的墙面 

美化活动室的墙面。活动室内的一侧墙面上主要是动物类,每个小动物身上都写着自己的英文名称,随机提问幼儿这些小动物的英文名字——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另一侧墙面上主要是小朋友锻炼身体的动作,在每个动作旁边都有其英文标志,鼓幼儿模仿墙面上小朋友做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在室内的后墙面上是海底世界的大挂图,如果幼儿能画出海中的一种动物,并说出其英文名字,就将其作品贴在挂图内——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和语言智能。在室内的前墙面上是“智多星英语宝宝专栏”。每当幼儿正确的说出一个英文单词,或者熟练地唱一首英文歌曲,或者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对话,或者根据英文单词做出准确的动作。都会在其名字后奖励一颗小星星。每周末进行评比,谁获得的星星最多,谁就是“智多星英语宝宝”——发展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 

二、创设利于师生情感互动的英语环境 

1.营造信任和安全的学习环境 

情感的互动让幼儿接收到信任和安全的信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他们的学习不会受到紧张或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干扰,因而,更易接受学习内容,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树立幼儿对学习外语的自信心,来自教师的良好情感信息,会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由此增加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语言信息 

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而刺激儿童的积极性首先要让幼儿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因此,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语言信息是关键。在幼儿英语教学中,选择语言信息的时候,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周围的环境。符合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当前的知识经验。如我们可以选择打招呼、称呼等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联的语言信息,也可选择用餐、旅行等反映幼儿生活的信息。 

3.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幼儿输入语言 

幼儿更多地倾向于视觉学习和感性学习,他们喜欢视觉感强烈的课本,喜欢多样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歌曲、游戏、活动向幼儿输入语言。如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编成歌曲或童谣,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4.提供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 

要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课堂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都会让儿童感受到爱和支持。他们也会为此做出积极的回应。我曾听过一堂外教上的幼儿英语课。他灿烂的笑容,高昂的情绪,热情的语调,丰富的肢体语言,感染了每个幼儿。他们对他的教学指令做出了积极回应。教学组织得很成功。因此,不管在游戏中还是在活动中,教师都不应吝啬微笑和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幼儿发出积极的信息。在一种受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幼儿的学习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开创多个智力领域的评价环境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领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智力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向幼儿展示的智力领域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重新思考和设计我们的教育活动。譬如,我们可以设计并组织按照不同智力领域划分的活动区教育活动,每一活动区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为几个层次,从而使得我们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向幼儿展示多方面的智力领域,并帮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域以及适合于自己发展水平的具体活动。除了活动区教育活动以外,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还可以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组织有关多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团体教育活动。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介绍春天的有关知识,学说关于春天的儿歌,学唱有关春天的歌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力,而且可以增强儿童的节奏智力。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4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培养;兴趣;环境;锻炼;提升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此时正是孩子们各项技能、认知形成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日常教学工作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予以特殊对待,从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能力的锻炼以及生活素材的引入等几个角度促进幼儿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首先要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兴趣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说话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的进行语言表达。俗话说“熟能生巧”,说得多了,自然就能够实现他们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趣味图画,以一个“求知者”的身份问孩子们图画中有什么?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不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启发孩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讲话,比如,让几个小朋友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的儿歌念的好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幼儿的口语。另外教师在与孩子交流时可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孩子为了让大家明白就会很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大家的关注,提升他们的表达兴趣。

二、其次要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国古代也有“孟母三迁”的经典故事,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外部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特别是在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接受能力、吸收能力较强的时期,外部环境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习惯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影响着一个班级甚至是整个幼儿园的教学,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以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幼儿口语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环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一是和孩子说话时要语速适中,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避免用严厉的声调对孩子说话,少用命令的方式叫孩子去做事等。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用规范化的语言来影响孩子。成人说话时要发音准确、语言清晰以加快孩子的学话进程。三是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规范、优美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对幼儿说的话必须是清晰易懂、精确的、连贯的和规范的,为了使幼儿掌握更多口语词汇,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及课外活动,这样可以为幼儿提供“演讲的舞台”,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处,教师要对某些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加以纠正,要大力培养幼儿有关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另外,在幼儿语音上,语音不清和口吃是一些病理状态,应特别加以注意,适当给予关怀、处理和治疗,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再次要做好孩子们的语言表达锻炼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有效的实践锻炼,也能够使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只有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好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使他们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技能,逐步的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对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应做到设问恰当,要尽量少用直接提问,如“这幅画上有几个人”,避免幼儿用“三个人”之类的简短的说来话语来回答,对幼儿的提问应该是发散性的,具有启发性的。比如教师在讲“小兔乖乖”有故事时,教师应该避免提出“兔妈妈有几个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应问“三只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兔妈妈出门时是怎样说的”。这样幼儿在回答时就会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恰当的设问。前苏联的阿瓦涅索娃指出“发展连贯语言,是教儿童本族语言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需要,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专门的语言训练很重要。语言能力的掌握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正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活动,使语言技能训练贯穿活动之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先想到如何让幼儿的语言技能得到综合训练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注重幼儿用图画表达思想和意愿的能力。图书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工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用绘画表达意思会比用文字表达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幼儿多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及手口并用的能力。

四、最后要借助生活做好语言表达教学

我们知道,日常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课堂,在生活中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案例,能够使孩子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同时生活中很多素材也是幼儿园教学中无法复制的。所以在教学中,也需要教师能够重视生活素材的引入,借助生活素材来充实孩子们的语言教学,同时也活跃他们的学习情境,实现语言教学的有效进行。

比如在开始在玩户外游戏时,就先请幼儿说出幼儿园中各种玩具的名称,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喜欢它们。由于幼儿的性格各不相同,对沉默寡言的幼儿,教师应把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周围,用和蔼的态度,多和他们说话。这样,这种性格的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后,渐渐地就会对周围的环境、教师、同伴产生兴趣,也就会有想说话的冲动。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

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其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为幼儿口语的发展提供条件,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高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韩丽红.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几个重要途径-吉林教育,2009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5

反思整个活动及其引发的争论,笔者认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即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探讨良好的初衷与最终结果之间形成反差的原因,从而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提供一些启示。

首先,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的认识相对模糊,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设定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早在19世纪,赫尔巴特就指出,心理学是教育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教育教学应牢固地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教师只有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才能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教师对于儿童发展理论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对于儿童发展规律的把握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相对于儿童认知领域、动作发展领域而言,教师对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的学习与把握处于一种较为薄弱的状态,此次“集体婚礼”活动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而言,要理解“责任感”这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是很困难的,要透过“集体婚礼”热闹的表象来体会家庭的责任更是难上加难。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认知上,要让儿童通过参加一场“集体婚礼”来达到这一目标都是不现实的,或者说是超出儿童的理解能力的。婚礼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宣告了一对异性的结合。而儿童对于异性的认知和情感都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3岁才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存在,对于性别的认知尚不完善,有的儿童甚至认为性别会随着年龄而改变;直到5~6岁,儿童才形成性别恒常性,知道性别的生理特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园乃至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都喜欢和同性别的同伴一起游戏,对异性不存在特别的喜好倾向。在这个时期,异性间的情感连结只能产生友谊。鉴于此,婚礼对于儿童而言除了光鲜的礼服、美丽的新娘、热闹的人群、美味的食物之外,其很多寓意的确超越了儿童的理解能力。或者说,婚礼对视觉、味觉和听觉造成的冲击让儿童根本无暇思考更多。因此,这场在幼儿园举行的“集体婚礼”,其活动目标本身就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也反映出“集体婚礼”的策划者与导演对儿童发展尤其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缺乏足够的理解与把握。

其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着重形式、轻目标的现象。目标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幼儿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后能获得什么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预期。虽然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检视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所耗费的心智与时间,则不难发现他们对目标的重视远远不够。有的教师甚至作了这样的归纳:现在定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就是三段论,首先提认知上的要求,例如掌握什么、习得什么;其次写培养幼儿兴趣,让幼儿愿意参与活动;最后定具体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对比较难的活动就写“培养坚持性”,对需要合作的活动就写“培养合作能力”,等等。这种类似“八股文”的目标表述折射出教师在目标制定上已迷失了方向。而教师对活动形式的设计则可谓大费周章,绞尽脑汁,极力追求“人无我有”。这种对活动形式求新求异的现象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非常普遍。其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与形式是一对矛盾体,其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活动形式应该由目标所决定,服从目标的需要;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能有效促进目标的达成。由于幼儿有意注意、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展尚不完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形式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这也导致教师过分关注形式,而忽略了“教学活动形式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这一根本原则。此次“集体婚礼”活动也就是此类追求形式的产物。在设计活动时,教师显然被活动形式所左右,突出的是“集体婚礼”中华美的服装、男女牵手的形式、完整的仪式流程、热闹的音乐、甜蜜的祝福等要素。显然,儿童在“集体婚礼”活动中是被这些形式性的东西所吸引的,但与此同时活动目标也被这些“新异”的形式所绑架了。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是这场“集体婚礼”活动所特有的,而是存在于幼儿园很多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范文6

关键词:园本教研;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专题研究;课例探讨;创建园本课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51-02

园本教研是每个幼儿园为了最大限度落实《纲要》,利用本园、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开展的教学研究。开展园本教研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能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幼儿园获得自我创生和自我发展的机会。那么,园本教研要开展什么活动?如何开展才更容易操作,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解决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广义地说,任何立足于本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而进行的研究都可以称为园本教研。因此,园本教研首先应该针对教师在组织日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能及时纠正或指导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每周一次的“具体问题分析日”,让教师将自己在一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摆出来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问题分析日”中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多找一些“小河”的图片或实景录像让幼儿观看并出示汉字“河”,幼儿在一次次的直观影像引导下,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河”了。老师也亲热的抱抱孩子,互相贴贴脸颊或碰碰鼻子碰碰额,然后再在平时的卫生行为习惯培养中让幼儿懂得用嘴亲别人的脸不卫生的道理,慢慢地幼儿就会模仿老师的亲热方式了。在这里,还可以是组织者提出在观察老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让大家一起分析,评出好坏,共同学习,共同改进。

二、以“热点”话题为突破口,开展专题研究,使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

幼儿教育中的“摘要: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基地和有效途径。如何开展更容易操作,效果更好,笔者认为,可以从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专题研究、课例探讨、创建园本课题四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园本教研;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专题研究;课例探讨;创建园本课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51-02热点”问题一般是当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幼儿园要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时时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并且将它与本园的实际相结合,确定每学期重点研究的专题。例如新出台的指导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当前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我们可以组织教师围绕该文件进行学习,并根据本园美术教育重技巧轻创造的教学主张,开展《〈指南〉指导下的美术教育》专题研讨。通过一学期每月一次的学习研讨,教学观念持续发展,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也将得到一步步的发展。

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

所谓课例研究是选定一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且正在进行教学的课例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定期组织园内教学观摩与评议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空间平台,同时也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分享,教师不仅可以从课例本身获得技能,也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得教益。在具体的课例研究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式:一是“一人上一课”,这是幼儿园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课例研究形式。即是开课老师各自开一个公开课,再由听课老师进行集体评课。这种形式较易操作,应用也较广泛。二是“一课多次上”,指的是教研小组的几个教师连续上同一活动内容,但教学行为却不断地改进。其主要的操作过程是:写活动计划或寻找全国优秀教学活动光盘确定课例―研讨活动计划,或一起观看课例,提出更好的设计思路―重新制订活动计划―组织教学―课后研讨,再次修正活动计划―用修正后的活动计划再次组织活动―再次讨论。视具体情况决定该活动内容的教学循环的次数―把课例研究过程报告给本园教师分享。“一课多次上”通过围绕一个活动内容进行系列实践和反思活动,有助于参研教师对同一问题获得较深入的或多角度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智慧和专业化水平。三是“一课多人上”,指的是同一活动内容,由教研小组不同的教师来上。其主要操作过程:共同选定一个教学内容,各自独立设计活动计划―组织教学―评课,修正计划―视具体情况决定该活动是否在其他班级再次实施―把课例研究过程报告给本园教师分享。“一课多人上”更能直观地展示出不同的教师在处理问题及执教风格上的个性差异,有助于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通过课例研究,教师们扬长避短,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四、创建园本课程,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