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76-0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面临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严峻挑战,如何建设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21世纪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无论从学校数量、招生数量、毕业生数量等方面均已占中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国职场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国未来的发展后劲,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又直接塑造、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因此,研究、发展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探寻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使其健康而迅速地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与内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高职院校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其内部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它们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包括优雅的自然环境文化、完善的设施文化、积极的方式文化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前提和根源,其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特殊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思想的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中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3] 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导致其发展结构不合理;崇尚娱乐性、通俗性,导致庸俗文化盛行、富有启迪性的高雅文化反而偏少的喧宾夺主现象;重视现代性、轻视传统性,割断校园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对校园精神文化弘扬不力。
2.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结构缺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高职院校内所有的组织和成员。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而学生是其主要主体。但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过于狭窄,仅限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影响下的骨干分子和特长生,而校园中的其他组织成员大多游离在外。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相互配合,校园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3.校园文化建设中“主旋律”突出不够。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素质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倾向,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不力,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目前高职院校中,各种灰色文化(如西方思潮热、读书无用论、恋爱低龄化、公德意识差、“牛皮癣”现象、老乡抱团意识、考试作弊等)不断滋生蔓延,这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4.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来历不同的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从自身出发,充分挖掘体现学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文化内容,建设适合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反,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彼此借鉴、相互套用,使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共性多、个性少,特色不鲜明,趋同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不能在大学生思想中产生共鸣,致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也非常不利于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5.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形成校园育人合力、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中的作用,不能从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精力主要放在日常业务工作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研究较少,规划缺位,导致在人、财、物等投入方面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文化发展的需求。
6.校园文化建设中开放程度不够。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开放性不足,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严重的“孤岛现象”。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对环境育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只是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点缀,导致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人、财、物的投入均无法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2.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规划乏善可陈。部分学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界定混乱,片面或简单化地理解其内涵,甚至把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等同,不清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四个内容。部分学校没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仅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突击任务来抓,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
3.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不力。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健全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各部门难以形成建设合力,致使其很难把校园文化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层面进行建设,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难以真正发挥。
4.对待“外来文化”缺乏科学态度。部分高职校园人对待“外来文化”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拒绝“外来文化”,认为一切外来思想、外来文化都不如自己的校园文化,或者都不适合自己的校园情况而一概加以摒弃,否认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校园与社会之间沟通的积极意义,导致自我封闭。它严重地影响了校园人对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追求,窒息了校园人的思想活力,抑制了校园文化的勃勃生机,削弱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要么照抄照搬“外来文化”,使部分校园人对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缺乏感情,导致中国的高职校园文化趋同现象严重而缺乏特色。
5.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举措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也在随之快速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尚未成熟完善,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依然存在,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目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功利主义思想盛极一时,这些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非常消极的作用。
6.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普通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师数量快速增加、办学投入迅速增加,然而,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有相应增加,使高校负担加重。因此,各高职院校不得不将有限资金重点放到“保重点”、“保稳定”、“保运行”、“保发展”等基本投入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鸡肋”项目,不得不压缩资金、减少投入,导致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素质层次差距拉大,部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能力不强,也进一步影响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
7.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深深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人,如果不对其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取舍,其消极因素就会侵蚀校园文化,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负面效应已越来越突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冀望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者能以之为鉴戒,使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茁壮成长、日臻繁荣。
参考文献:
[1] 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08-17.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2
【关键词】校园文化;信息技术;建设
1网络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本身具有陶冶、规范以及激励等功能。陶冶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从本质上是文化传递的一种活动,但其真正的魅力是对整个文化价值的理解,从而获得对于人生观的全面体验以及人文素养的全面领悟,从而做到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观念。规范功能主要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有关制度的制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进而达到高校校风建设工作目标。激励功能则是,高校通过采取更为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并吸引众多高校学生参与进来,进而达到校园文化宣传的目的,但是从网络技术方面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1校园网络建造不完善
建造校园文化的前提是,硬件设施完善。校园网络可以覆盖整个校园范围。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因为发展起步较晚,时间短。所以校园网络覆盖不是十分完善。一些硬件设备陈旧破损。这种情况下,难以建造校园文化。
1.2目前高校的网络,缺乏高效的高质量的交互平台
很多高校缺乏真正的校园交互平台。即便有的也是作用不够完善。要达到符合现代通讯设备要求,符合新一代学生使用习惯的就更是聊聊无几了。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建设校园文化,要实现通讯与交互,那么就要通过终端通讯设备来完成。例如手机。这个在高校内,平台与学生的、教师的手机通讯端建立关联的还很少。另外,校园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功能是为了学生所服务的。而现代的改制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的生活习惯直接决定了校园文化被应用的频率。所以这些在建设校园文化中,都是很重要的。是需要考虑的。在没有的前提下,就需要打造这样的交互平台。选取平台产品应该注重通讯端合理、后期维护费用低、平台产品相对成熟的特性。
2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设计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势必会是信息化的先驱者,是推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力量,“信息化校园”更是整个信息化时代的重要部分。当前,众多的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进入高校校园中来,国际互联网也向校园人敞开,让信息技术融入到高校校园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让学生不管是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交往互动以及购物出行中都离不开网络,校园人也开始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数字化生存,并对当下信息化的冲击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更是构成整个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构建校园文化,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具有智能识别与处理的能力,它将云计算与各种智能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传感器获得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存储、加工和处理,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来满足不同用户对象的需求。从建设内容上划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三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应用层。(1)教室配置管理就是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得关于教室使用状态的所有信息。系统可以分析用户需要得到的教室信息(例如:教室的使用状态、上课情况、上课内容、授课人等),借助PC终端查询所有教室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其他所需信息和服务。同时提供系统接口,通过端口与其他系统(例如:排课系统、考试系统)衔接,为学校后勤管理提供统一平台。(2)信息化标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用以支撑教育资源共享,保证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互操作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编码对象复杂,单一的一个编码方法无法支持整个校园的运行。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编码标准体系,研究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为科学的编码方案。(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建设共享数据库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安全高效、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
3结束语
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成长的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屡遭重创的背景下,人类精神文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文化贫嘴化,价值空洞化以及精神低俗化。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矛盾和问题都影响着高校师生,因此需要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当前信息化语境下,也需要做到激浊扬清,丰富现阶段我国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娄坤,李星,廖女男.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构[J].西北医学教育,2010(04):713-714+742.
[2]孙文杰.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3(01):135-140.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3
关键词:教育社会生态;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98-02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教结构的调整,许多高校都形成多校区格局。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想校园文化的功能最大化发挥,必须抓住内涵,同时有机结合人文元素并注意创新。十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学校文化”作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创新为视角,全方位解读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最新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原来的校区无论土地面积还是教育教学资源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需求,因此高校“开辟”新的校区也就势在必行,甚至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学城”。然而,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建设校园,应如何传承和发扬原有的办学精神和校园文化传统,或者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并且创造有自身特色的整体校园文化,便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高校多校区建设的过程当中,新校区建设作为“重头戏”被各级各类高校演绎出不同效果,与此同时,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1.重继承,轻创新,致使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一些高校仅注重对传统校园文化简单的继承,并未在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上花费心力。建设新校区后,很多学校管理人员都会考虑新校区未来发展战略和组织战略等,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一种“软战略”。
2.重本部,轻分部,减速校园文化的整体推进。一些高校的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以老校区校园文化为准绳,忽略新校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和特殊情况,还有一些高校只注重对老校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些都是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整体推进之路上的障碍。
3.重整合,轻融合,导致校园文化认同感不强。校园文化是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而成。但仍有一些高校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急于营造新的校园文化,简单地以行政管理方式对各种校园文化进行生硬的整合,忽视构建新的校园文化必须经历新老校园文化间融合阶段,导致新校区校园文化重构基础不牢固。
4.重结果,轻过程,使得校园文化有断层。不少高校新校区选址都远离城市或是在城市边缘地区,这使“世外桃源”般的新校区存在交通不便利、商业网点少等弊端。不仅如此,高校建设新校区时多数高校都选择在城郊划大片的土地面积进行建造,为日后学校的发展“留有余地”。但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资金在新校区的建设当中消耗殆尽,“空地”现象使校新校区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出现“断层”。
三、我国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对策
抓住中央文件的精神,着力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全局角度,可以将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核心三个结构层次,分别对应校园文化当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只有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当前实际,有机结合内外部力量,时刻不忘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定能使校园文化功能最大化。
1.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战场”――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用于教学和行政管理的建筑群,如: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公寓和校园绿地等。良好的校园环境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因此,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设计,必须要统筹考虑建筑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对学生可能达到的积极影响,更需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自然环境、人文条件、专业传统等优势做到传承经典又不失时代精神与教育意义。新校区建设需更多地体现本校的创新和文化精神意识,既能以图片、警言警句等方式展示校区建设发展历程,又能够让人步入校园后油然而生一种奋斗的热情。
2.规范校园文化运行的“主轨道”――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机制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有条不紊。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应做到重视各级行政机构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统一制定规划,详细安排,周密部署。在校园建设规划制定过程当中主动让学校各种不同角色的担任者共同参与,以此来提高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严谨性,壮大校园建设队伍,同时使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教师、学生、后勤管理部门员工中的得到普遍认同。在制度建设方面,要贯彻依法制校理念,通过各个部门的倾力配合使学校多项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从而达到保护师生合法权益的目的,对高校育人工作健康顺利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装点学生大学生活的“大舞台”――校园活动。多元多样的多校区校园文化格局越来越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需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用学生参与的热度营造一种积极向上、青春无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失为“一剂良方”。加强高校多校区校园网络阵地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建设覆盖面,增强网络宣传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提升文化艺术品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引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积极开展并参与青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倾全校师生之力打造集特色化、创造性、发展性于一身的特色校园文化。
4.抓住青年学生心灵的“秘诀”――不断创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有兴趣和胆量接触新事物的时期,各类新鲜事物都能够抓住他们的眼球,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若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在保证校园文化的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同时,利用学生的活跃思维,使他们参与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定能在全校掀起一股打造校园“新”文化的热潮。
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当前形势之下的新校区建设“肩负”着许多的压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持整个校园文化系统的和谐,加入足够的创新元素,才能使高校新校区校园建设达到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童志勇.新校区大学文化融合的难点及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42-143.
[2]曾德生,黄志荣.新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7,(11):67-69.
[3]李俊杰,羞华青.新校区大学与校园文化建设[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7-69.
[4]刘新荣.新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8,(5):39-43.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就业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1-0072-03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核心指标,采取多项措施,从优化学校物质环境、就业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以特色为目标,打造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由学校创造的建筑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物质文化的表征是器物,其样态能反映学校的人文追求。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很多高职院校在新建校区时,一般都会对建筑群分布或物质设施进行精心设计,积极推进校园物质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以标志性建筑物或器物设计来传达学校的育人特色。例如,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新校园的规划和设计中,充分体现了鲁班的人文思想,从校园整体设计、建筑风格、道路命名等多方面使师生能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如,玉琮柱、斗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克柱和科林斯柱等组成的中外经典柱廊体现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建造“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彰显建院人奉献建设事业的决心;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古今建筑大师命名校园道路;以建筑名家、优秀校友及其作品为内容设计墙报。又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各专业群在教学园区内建立了富含相应企业文化元素的主题雕塑、校企合作展示墙、企业文化宣传橱窗及图腾类设施。各专业群还充分利用教学楼、实训楼的墙面,按照专业品牌、行业文化等主题设计相关宣传画,以及建设校企合作企业冠名主题实训室、品牌教室建设等,这些教室的装饰由校企双方合作设计。学校的汽车工程学院在校园内建立了以汽车仪表类元素为主的主题雕塑,表现出汽车职业人积极向上、汽车产业日益飞速发展的信息,同时还建立了多个以校企合作企业冠名主题的实训室,如奔驰钳工实训室、奔驰底盘拆装实训室、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实训室、雪铁龙营销实训室、雪铁龙维修车间、捷豹路虎卓越培训实训室等。这些设计既体现了专业特色,又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特色。
二、以就业为目标,培育就业文化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方针。就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职业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如个人的爱好、性格、知识、能力等,从而使自己对如何选择职业有全面、理性的认识,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如职业的分类、岗位的内容、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等;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方向,选修专业方向课程,促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实现人职相配。就业指导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教给学生求职应聘技巧,帮助学生分析自己能否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在学生面临就业困惑时能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和帮助。例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自办学以来积极探索就业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全程就业教育模式。学校把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学业、择业、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其中,一年级着重“学做人”,以人生职业认识和教育为重点;二年级着重“学做事”,以基本能力培养为重点;三年级突出“学谋事”,以职业定向和择业技巧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就业本领。二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组织学生填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手册》,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培养计划,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教学系(部)把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为主题班会2月一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刊印了就业指导杂志《职航》等。三是建立就业工作奖助制度。设立“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帮扶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困难补贴,帮助其寻找就业机会;设立“就业专项奖励基金”,对就业工作表现突出或成功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教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在2011年建立了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并建立了就业网站,配置LED电子显示屏、信息查询触摸屏、电视播放器,及时宣传和企业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还通过手机短信、QQ群等为用、需双方架设信息立交桥等。
三、以质量为目标,建设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制度文化一般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学校领导体制是学校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一般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机构是指学校为了有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筹划建立的学校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组织机构是否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管理制度是学校为求得最大管理效益,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学校的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顶岗实习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制度中,突出表现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育人特色和职业特色创新上。当前,高职院校已进入以内涵建设为主体的阶段,各校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以此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例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铁军精神渗透在学校管理中,按照部队的要求和军人的标准,制定了“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及“学生值勤制度”等,对宿舍内务、作息纪律、仪容仪表、课堂要求、集体活动都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实行“院领导每周巡视、学生处定期巡查、系部日常检查、学生自查”相结合的“四级巡视制”,坚持“查夜不归宿、查宿舍内务、查自习纪律、坚持每天点名”,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检查机制。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深入贯彻“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从师生的一日生活、礼节礼貌、言行举止等细节抓起,层层制定并实施了教学、科研、队伍管理、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了新生入学全封闭集训制度、“四位一体”(学校、部门、学员队、实习实训点)警务化管理制度、学员礼仪岗制度、与用人单位联手共育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以“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考核、严格纪律”为核心的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五严”制度文化。
四、以和谐为目标,塑造心理文化
心理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多方关注,各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将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营造健康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塑造心理文化需要一系列载体和行动,主要措施是: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院长抓统筹,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抓落实,如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及时排除心理隐患;教学(系)部层面,由辅导员担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中,通过观察、谈心、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多角度寻求原因,同时给予学生贴心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心中疑惑;班级建立“朋辈”组织,设立学生心理委员,建立班级心理动态周汇报制和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月汇报制。例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开始,对班级建立“朋辈”组织骨干进行培训,编印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设实施办法》等;坚持每年举办心理健康文化月、心理健康服务月、班级心理漫画展,举办心理剧大赛、手语表演大赛、心理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健康协会”,创办《心苑》报,制作新生心理健康手册、心理健康书签、网络成瘾治疗手册、情绪管理宣传单等,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社团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健康心理文化的反映。开展的社团活动既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符合学生兴趣需求,并要为之配备相应的师资,给予经费、场地保障,使学生能从中体验专业成长的乐趣,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校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6):48-50.
[2]谷献晖.高职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作用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9):93-95.
[3]周晶.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
Research on Basic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ANG Ying-li, YAO Li-ying
(1.Jil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iping Jilin 136001;
2.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hangchun Jilin 130124,China)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岑咏(1973-),女,浙江慈溪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国际交流。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课题“浙江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编号:Y201019030),主持人:岑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8-0033-05
校园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和美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林清江先生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包含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通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塑造,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学校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发挥着育人、导向、凝聚和整合的强大功能。校园文化虽然存在于特定的空间中,但是文化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这种流变,能够带动内部成分的互动和变迁[1]。当前世界处于全方位的沟通与互相影响的“国际化”当中,高职院校应塑造具有高职特色、国际化视野的校园文化,才能应对国际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从国际化视野探索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高职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从注重扩大学校规模到重视学校内涵建设,引进国际先进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办学经验,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文化健康、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就业国际化的趋势下,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载体的重要模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教化的作用,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营造国际性、开放性、和谐性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高职校园文化特性的需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2]高职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内,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校园文化虽然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以及时间范围内逐渐形成,但不是固步自封,在发展过程中对外界文化会有选择性地吸收或者排斥,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与融合,高职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圈”。随着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高密度的交流,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园内也接受着大量国际文化信息的影响。高职校园文化作为校园内的主流文化,要使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克服本土文化的保守观念,拓展国际化视野,与国际文化接轨,吸收先进文化,摒弃糟粕文化,从而建构一个国际化的、先进的、有序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成为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助推器,成为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深层动力。
(三)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要反映高职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功能的实现,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发展程度。我国高职教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至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如何把握这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抢占发展先机,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基于国际化的视野,注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新内涵,形成国际化的高职院校文化特色,构建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是推动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带来了新的思考平台,给高职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利用国际资源将高职学生引入一个国际平台,使高职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国际化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全球最新动态,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国际化给高职院校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视角,即如何利用国际资源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服务。营造国际化的高职校园氛围,构建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成为加快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进程的有力保障。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随着高职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引入世界职业教育强国的知识、技术、理念和思维方式,这必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促使高职院校建设更加开放。高职院校在发挥自身校园文化优势的同时,可以引入其他国家同类院校校园文化的优质资源,并且与其他国家的高职院校合作交流。在国外思想以及技术的冲击之下,我国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主流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吸收其他国家同类院校校园文化的优势理念、优质资源的同时,形成自我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打造属于我国自身的高职教育文化品牌。
(二)国际性校园文化构建和高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平衡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动机淡薄、自我要求偏低、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QQ、手机等网络平台为高职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平台,校园文化的发展形式不断多样化,校园文化的内容日益丰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校园文化内容难以剔取抉择,校园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减弱。高职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接受自己想要的文化,却无法正确鉴别文化的正确性,在国际化带来的复杂校园文化环境中,部分高职学生在文化选择上陷入迷茫状态,甚至容易陷入价值观迷失、道德认同错误的泥潭。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国际接轨过程中职业行为能力的体现不足
高职校园文化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4]。高职校园文化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同时也要借鉴国际化的职业道德理念、职业素质要求、职业态度等等,将高职校园文化放到国际化视野当中,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语言引入、外籍教师的加盟,要注重国际化职业思维的拓展,将高职学生培养成能够应对国际化竞争浪潮的国际性高素质人才。
三、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一)外籍专家是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的起点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语言类专业目前涵盖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五个语种,这本身就成为多元校园文化的起点。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韩国、日本等国的外籍专家带着自己的期许和责任在校园中载桃种李。他们的加盟,不仅带来了异国的文化,更带来了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加快了学院国际化发展步伐。他们的加盟,成为师资国际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中方老师带来了强烈的理念冲击,更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学院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籍专家已不再是语言教学的专宠,更成为专业教学的需求。学院与意大利LABA艺术学院的课程合作,引进香港职业训练局的电机工程证书,和欧洲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磨合,都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体验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跨境教育真正成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平台。学院重视吸收中国教育的精髓,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兼顾跨文化交流的细节关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等,力求在多元文化氛围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来华学生是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基础
同志指出:“留学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正式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仅两年,就充分体会到了来华留学生在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科特迪瓦、贝宁、菲律宾、喀麦隆等国的留学生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国学生共同学习、交流,将外国语引入校园文化当中,将汉语传播到世界各地,各国留学生纷纷感言“汉语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品味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别具韵味。”在体会汉语韵味的同时,留学生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融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学习生活,在校园文化的交流中掌握必备的专业素养。韩国籍留学生顺利通过浙江大学的语言和专业入学测试,被浙江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正式录取,在与其他留学生分享体会时,他感慨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度过的是一段愉快而充实的学习时光,不仅在语言学习中获益良多,同时有很多机会参加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结交许多中国朋友,这给他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建设和谐的多元校园文化,留学生的加入是一股新生的源泉,同时需要中国学生的积极努力,从而促进中外学生共同营造中西合璧、文化多元的国际化校园氛围。留学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中与中国学生结成一对一学习语伴,这为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帮助,不仅帮助留学生顺利度过来华适应期,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中国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提高外语语言能力、锻炼跨文化沟通技巧、感受多元文化的氛围、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的体验,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人际交往平台,加深中外学生之间的友谊。而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置于同一个舞台下,更促进了中外学生的协作与交流,将国外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学生的桥梁引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中。
(三)师生访学是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的补充
随着外籍专家和留学生们“引进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走出去”工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展。学院始终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要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学生,首先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不同专业的教师在赴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大学和教育机构学习进修过程中,“带着课题出去,带着成果回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创新理念,开拓国际化学术视野;并努力引导学生接触前沿职教领域,营造开放、活跃的育人环境。目前,学生自主学习、文理融合的“工作坊”,帮助学生开展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实践和能力提升项目,将境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引入和“本土化”运用,必将大大增强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扎实的国际平台。
国际交流渠道的拓展为学生们创造了在校园活动文化中坚持“国际视野”的绝好机会。不同学生对国际交流项目有不同的需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赴美带薪实习、赴德文化游学、赴台交流、甬港青年交流、国际旅游案例参赛、日韩进修深造等国际交流项目,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实践中,学生们逐渐学会从国际化的视野看待问题,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国际化的文化交流平台,体会各国学校、职业的不同点,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在职业思维、工作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上得到更大的改观,开拓国际视野,感受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与体验,掌握国际交流的能力。
(四)援外培训是高职院校国际化校园文化的提升
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向外输出人才,学习境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方式,同时将本学院职业教育的经验传播到世界各地,将学院打造为国内外高职教师交流的平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受中国商务部委托,于2007年11月承办首期“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研修班”,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引起国际反响。之后,学院又从2009年11月开始承办“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研修班”。截至目前,学院已成功承办21期发展中国家援外研修班,涵盖“港口管理”和“职业教育管理”两大主题,为全球95个发展中国家的五百余名学员进行相关培训。2012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的落户揭开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政府援外培训项目新的篇章,“以培训带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带动发展”,促进国际同行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并与中国制造“走出去”战略相辅相成,为中国驻外企业培训本土技能人才,为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搭建桥梁,努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
“援外”是两个简单的字眼,却是一份让人为之执着的神圣任务,承载着中国的国际援助与友谊。同时,援外又成为体验职教育人理念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大舞台,不断推动着学院的多元校园文化。95个发展中国家,遍及亚非拉五大洲,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校友,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跨文化交流使者工作坊(International Project Promotion,简称IPP工作坊)”应运而生,不同专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援外培训项目的日常翻译、生活辅助、课堂服务、资料设计、摄影摄像、中国元素体验等各个环节,在跨文化交流场景中,不仅提升专业技能和英语口语能力,更在综合事务沟通处理中了解浓厚的异域文化,成为出色的中外友好使者,传播文化和友谊。目前约有2000余名学生在援外这一大熔炉中锻炼、提高并成长,与各国学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让各国学员们亲切地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称作他们海外的第二个“家”。
(五)企业文化是高职国际化校园文化的必备
高职校园文化的塑造是为了培养能够应对就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校园精神的塑造更多地融入了职业特性、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的要素。高职教育文化内涵是教育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充分融合,培养能够应对国际化竞争环境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始终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职院校要应对当前国际化的就业形势,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引入国际性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架起过渡与沟通的桥梁,使企业文化中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为职业人的内容渗入到校园文化当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提升和创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北仑港区组成的宁波北仑新区,区内有上千家合(外)资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带来了敏孚集团、海伦乐器、海天塑机、LG化工等知名企业与学院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依托“三位合一、三方联动”职教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挖掘各类资源,借鉴知名企业国际化运作经验,找准国际化校企合作对象,把产学合作与国际化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基于国际化的视角,将多元化的文化引入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发展当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必然会引起高职校园文化的变动,高职院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推动校园文化的国际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所带来的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必然会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在环境变动中把握发展规律,在国际化的挑战中寻求文化发展的未来。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的高职校园文化,建立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高职校园文化,从而培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独特的民族文化认知、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职学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任务,需要高职院校领导者科学地规划、建设,高职院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消除国际化发展潮流带来的不和谐因素,推动高职文化逐步与国际文化接轨,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创造一个兼容、多样、和谐的高职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冯亚乐.平等、自由与中西文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3.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4-5.
高校校园文化设计建设范文6
(齐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济南山东250014)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驻济39 所高校的体育竞赛管理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现阶段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和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济南市的地方特色,提出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促进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的发展,促进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驻济高校 竞赛管理 校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17—03
基金项目:齐鲁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3L1309。
作者简介:1.张立天(198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驻济南市的39 所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竞赛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竞赛管理为搜索主题, 结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辅助条件,通过中国知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查阅近5 年各学术刊物中有关学校体育竞赛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献, 掌握最新的研究趋势和动向,为本文的研究做好资料的准备和积累。
1.2.2 问卷调查法
分析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理与有效的问卷调查法为研究方法,对驻济高校的体育竞赛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文章的要求设计《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问卷,针对驻济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完毕后,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价,100%的专家认为问卷内容效度符合要求, 并随机选取29 名被试进行两次重复测量,通过相关分析,问卷中相关系数R=0.796,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问卷设计完毕后,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驻济高校,现场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问卷共发放7800 份,回收7800 份,回收率100%,经过回收筛选,有效问卷为7720 份,有效率98.9%。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大部分驻济高校的调查, 走访高校相关体育竞赛管理方面的领导,对他们进行咨询,了解现阶段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驻济高校的体育竞赛管理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学校团委学生会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和学校体育委员会组织管理模式。三种模式的存在, 满足了不同水平体育竞赛爱好者的需求。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模式, 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各种体育社团为活动地点,采用学生会员制,其活动完全是社团自行组织。但是这类管理模式存在社团活动较少,规模和活动连续性不足,并且活动精分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发展。学校团委学生会体育组织管理模式较体育社团有了较大的提高,此种管理模式以各院系的团委、学生会为组织依托,学校体育部门全力配合,提供场地、技术和裁判的支持。团委和学生会是平常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两个部门, 学生也比较重视此类活动,加之此类活动一般经费是各院系提供,保证了活动的规模、学生积极性和活动的连续性,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体育活动的影响力。所以此类体育管理模式成为了现阶段驻济高校体育竞赛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以学校体育委员会为主的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是在全校规模的大型比赛时才会出现,这类体育比赛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参与和组织,全校师生都高度重视,体育比赛的影响力巨大。此类比赛的经费主要由学校、各院系和赞助单位提供,活动一般有田径运动会、三大球联赛等。各高校每年都要组织3-5 项此类比赛,这充分说明学校对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视,这便促进了学校体育竞赛的开展。
通过走访各高校体育主管领导了解到, 现阶段困扰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的主要还是经费的来源问题。通过走访发现,学校体育竞赛行政经费支出仍然是学校体育竞赛开展的经费主要来源,由于学校体育竞赛大部分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导致外来的赞助经费较少,有赞助也只是一些冠名、场地广告、运动员服饰、器材等方式获得一些微薄的收益,并且主要集中在全校性的大规模体育竞赛活动中。由于受资金来源限制,对于缺少公益赞助资金情况时则很难开展活动和竞赛, 致使学生自己组织的比赛较少。
2.2 驻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2.1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
体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究其原因, 更多的是因为体育的内在魅力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体育除了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外,也具有很强的休闲娱乐、锻炼意志品质、社会交往、个性培养、教育等等方面的价值。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的学生体育行为的选择。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现阶段驻济高校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还是存在较大偏差,认知不够全面,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表1显示,对于体育具有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增强民族意识的作用方面, 认知度很高, 分别达到92.5%、87.6%和83.7%。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还仍然停留在表面。而学生对体育深层次的功能、智力、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认知不足。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分别只有55.4%、45.6%和34.5%的学生知道和了解体育的这些价值功能。在体育的深层次的人文价值认识上,大多数学生还难以领会。这一调查数据告诉我们,目前驻济高校学生的体育认知仍需要进一步的正确引导, 学校应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培育, 通过举办体育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知,从而促进校园体育的参与度,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2.2驻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否齐全,关系到高校体育竞赛开展程度。现阶段,驻济高校都比较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 对关系到体育运动发展的体育场馆设施成为了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各高校基本都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室内、室外体育场馆和设施,满足学校教学、竞赛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为体育运动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成为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基础。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目前驻济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表2数据显示: 尽管现阶段驻济高校基本都建有运动场馆和各种体育设施,但是由于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较多、学校可运用与体育场馆建设的土地有限, 导致现阶段体育场馆的平均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健身需求,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6.8%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 影响了自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另外,有60.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不足,因为没有适宜的场地和器材,有些项目根本无法开展。究其原因是场馆建设的速度难以适应扩招带来的资源需求, 这对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存在不利影响。
2.2.3驻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 驻济高校的体育运动开展都能做到依托社团组织、学生会、各院系团委、学校工会组织和学校体育部门等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校的有利资源,努力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项目活泼向上的体育文化生活环境。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目的调查可以发现,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各不相同,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一般包括4 各方面:自我锻炼习惯、受同学影响、社会交往方式、应付体育考试。自我锻炼习惯的,男生占32.7%,女生28.2%;受同学影响的,男生占52.1%,女生占64.2%;是一种社会交往的,男生占32.4%,女生占9.3%;应付考试的,男生占35.6%,女生占47.8%。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形成习惯的学生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坚定的体育锻炼意志,只是盲目跟风或将其作为一种交际方式, 甚至有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而已。可以看出,目前驻济高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 主动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理想体育风气还没形成,尤其是女生在这一方面显得更加缺失。
有组织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驻济高校应加大对校内体育竞赛的重视程度,提高奖励机制,多多举办如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全校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并下拨转型资金,形成固定赛事,每年定期举办,形成良好的校内体育竞赛传统,学生参与体育锻俩的意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2.2.4 驻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现状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 在被调查的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俩的运动项目中,存在男女项目上的较大差异,男生比较喜欢球类等对抗性强、比赛激烈的运动项目,像篮球、足球网球、排球、乒乓球等, 男生分别达到57.9%、48.7%、24.2%、26.1%。女生参与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排球、乒乓球、跳绳、呼啦圈、踢毽子等隔网或露天有氧项目方面,比例分别达到45.8%、30.6%、18.3%、47.8%、56.4%和43.2%。这说明竞赛对抗性强且普及性较强的项目深受男生欢迎,而趣味性高的、简单的、对抗性弱的项目则受女生喜欢, 这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竞赛活动项目设立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条件基础。
3 建议
3.1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力量
高校体育竞赛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参与度是体育竞赛生命力的保障,体育竞赛要想发挥出自身的价值,高度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因此驻济高校的体育竞赛管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力量,让学生真正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3.2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营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经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驻济高校很多都是“新校区与老校区想结合” 办学的模式。大部分新校区的校园建设都是还不够健全,很多问题都导致校园的体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体育竞赛的举办和开展还不能跟上学生的需求。因此,应该继承自身校园体育文化中历史沉积的优秀部分, 并根据时展的变化广泛吸纳先进文化,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
3.3 坚持项目设置多样性、形成全校参与的风气
参加某一项体育运动, 参与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技术作为基础,否则参与其中一是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二是参与过程中极易受伤,给自己带来不便。因此,校园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上就要考虑此项因素,在项目的设置上,除了设置那些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以外,还要设置一些技术要求低,参与度高的项目,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竞赛中,努力增大活动的覆盖面,让不同体育能力水平的学生最大范围地全面参与,使他们都能得到施展才华、培养素质、陶冶情操的机会,从而实现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形成全校参与的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3.4 整合体育资源,打造校园品牌
现阶段驻济高校必须意识到,整合现有的体育资源,将高校各种分散、零星的赛事进行有效整合,各学校要通力合作,进行赛事产品合作,建立互助机制,营造大家共建各类赛事的氛围。打造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赛事。
3.5 立足校园体育竞赛,形成校企合作,促进校园体育竞赛发展
以整合的校园体育竞赛为立足点, 建立全方位的赛事管理模式,形成周期化的体育赛事,校方应全力支持,发挥体育竞赛的社会价值,得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各种赛事的持续性、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进赛事增值,打造独特品牌,以提高赛事的市场价值,赢得市场,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赞助到比赛中来,增强赛事的生命力和活力,促进校园体育竞赛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玲,王岩,刘文董.广州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运营效能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2(12):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