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即城市文化软实力滞后的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对我国的文化生态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保护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加快城市文化建设成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城市文化生态
生态学研究以参与解决全球问题和人类环境为己任,其研究重点已经逐步从以生物界为主体发展到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从主要考察自然生态系统过渡到主要考察认为生态系统,这种研究与文化学相结合,产生了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指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多内外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是关于文化性质而存在的一个概念,它所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特征,文化体系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文化生态是试图把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构成看作是多个子文化的有机结合,注重他们之间的融通和互动,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因此,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城市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因为城市具有人口、建筑物及设施等大规模而显而易见,而且由于信息化使得城市潜见文化规模日益扩张。滞后的城市文化生态建设,使得城市成为了缺乏灵魂的巨人。城市文化生态的发展,会逐步使得人们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涵盖了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以及从外界吸收来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
二、城市文化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本来是人们为应对自然生态危机,使得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发展战略,但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人类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失衡的问题,也面临着文化生态失衡的危机,而且后者同前者一样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威胁性。因此,文化生态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生态的平衡。从文化生态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外在来看,经济发展是文化生态产生的基础和根源,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生态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文化生态建设的层次和程度。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不单单是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两间的关联性问题,也是城市文化生态的系统性问题。保定市及其周边各地区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文化生态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当地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它决定着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从文化生态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来看,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经济发展也在一种文化生态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总体趋势是不相矛盾的,诸多经济活动也相当于文化生态活动,文化生态多动也多具有经济意义。
三、保定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城市生态文化系统是一个城市的根和脉,切实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保定市作为我国华北地区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在大力发展保定市经济的同时处理好对当地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发展创新生态文化,保护文化生态平衡,使其健康发展对保定市及保定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和工业城市的反思,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纯自然的生态和单纯的城市文化意识形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复合共生的城市形态。
建立合理健全的文化生态发展机制,能够为保定市开发旅游、发展经济、传播城市文化及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资料。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生态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化生态发展赖以依托的经济前提。构建和谐的保定市文化生态系统首先要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实现良性循环为当地居民构建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聚居地。要推进生态工业健康发展。按照可持续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工业构建模式,调整保定市及其周边地区产业机构,加快发展低消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和产品。再者,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防污能力,采取有效手段治理严重的“雾霾天”等一系列污染现象,构建生态保定城。与此同时,要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战略,从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及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文化生态建设。其中,精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生态文化最重要的灵魂和根源,是当地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选择,也是文化生态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为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保定城,首先要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对文化生态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生态伦理观念,产生对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主观需求,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主体,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改变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轻视城市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要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正确处理好保定市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必须选择与当地生态环境、居民传荣文化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的机构与体系,采取适当的经济开发技术;要实行可以促进荡地文化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实现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从而建设一种尊重自然文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实现当地人们与所处自然的共同繁荣。
总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生态的建设。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发展资源。城市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概念,强调社会、经济、自然、文化协调发展,与时代相适应,与世界大潮相贯通,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文化研究,2006(2).
[2] .著作选读(上)[M].人民出版社,1986.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2
引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它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对设计而言,可持续设计是通过设计实践、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等手段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设计包括三个核心要素:一,设计要保证人和社会的需求,保证人类后代对现有资源的享用权利;二,设计要保护资源,不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三,保证企业的利益,提出实用、经济的方案。近年来践行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层出不穷,从绿色设计到生态设计,设计的主体在不断的拓宽。但另一方面对设计师而言,除了践行可持续设计之外,提升工业设计行业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能力是驱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同时也是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设计师而言,如何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是摆在设计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用户需求研究是创新产品设计的检验标准
“可持续设计”DFS(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源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设计界对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不断寻求变革的实践历程。可持续产品开发使社会、需要、技术和自然物理条件等方面容为一体,因此可持续产品开发被定义为面向资源、条件和未来的产品开发。在其发展下的设计不仅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以及产品设计过程后进行干预,更重要的是要从产品的服务层面上进行干预。设计产品推出市场后与之相关的服务系统需做到可持续性,而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为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素材,反过来用户的需求也是检验创新产品是否成功的标准。
以用户为研究中心的产品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但一贯的追求满足人的需求,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现如今设计需避免的问题。因此,对传统产品开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从可持续设计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用户需求研究,首先要保证人和社会的需求,一方面保证人类后代对现有资源的享用权,保证不同社会阶层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保证产品使用人群的切身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要对产品的使用对象进行细分。例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e-mail”装置,设计师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其网络使用的障碍,又考虑到老年人对无障碍沟通的需求,解决了老年人发e-mail的困难。
新材料、新技术是创新产品设计的物质载体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如近年来关注较多的PM2.5,使人们对现如今的社会环境更加担忧。电子垃圾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制造一台电脑大概需要使用300多种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元素。其中大部分材料都不可回收,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在于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所以其主要的发展原则在于:原料的无公害、可再生以及资源的低消耗。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来看产品的整个设计周期,从设计前的用户研究、设计的实施、设计的完善、市场的投入到淘汰回收,设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产品的体积要尽可能的保证最小化以保证材料用量及废料的最小化;2.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外包装的大小及用材;3.要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量,包括消耗型产品的年折旧率;4.产品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特性,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做到生态化设计。5.产品生产所需材料应保证无毒、无害或可降解材料,尽量选择可再生的材料,避免使用过时和已废弃的材料。除此以外,产品在开发设计的过程要保证材料消耗的最小化。
新材料、新技术对设计师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而言,不仅要最小化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品设计的成果还应取得更好的效益。新材料、新技术在保证产品外观和功能创新的同时,还能利用其特性进行创新设计。
设计师可以从绿色新材料、新技术上寻求设计的灵感。例如,宝马汽车上使用的雨布材料,很好的利用雨布的材料特性与汽车的设计完美结合。又如,太阳能技术的成熟,使得太阳能路灯得以广泛的运用;其次,设计师可以依据可持续设计的需求特征创造新的材质。例如,美国设计师依据咖啡渣能源的可再生性结合新技术的使用,设计出咖啡渣打印机,在有效利用废物材料的同时开发出新的可替代材料,可谓是一举两得。又如,在电熨斗的设计上,用不同的颜色来体现温度的高低,从而创造了变色材质。
创新思维与方法是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途径
设计思维是一种思想活动,是一种打算、概念、想象,又称产品设想。创新思维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训练,如点、线、面的构成通过不同于平常的方式训练形体的感受及概括能力,从而在外形上推演出有效的美感作品。把现有的素材通过自由无拘束的形式传达给使用者,使设计师和产品的使用者通过美感形象交流。这种新思维的设计方法能使设计意味深长,使设计作品真正成为沟通的工具。如今在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指引下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是产品创新设计的一条主要途径。
现今,在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下的环保技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例如,废物、污水处理技术以及无污染生产等。在环保创新技术作为前提的思维方式下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师不仅可以把技术转换为新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元素,还可以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直接转换为具体的产品类型。为此设计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第一,为净化环境而设计的功能性产品。例如,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设计的太阳能灯具、进行空气净化及检测污染的仪器、净水设备等。第二,多功能及组合设计的产品,此类产品不仅能节省材料,使产品一物多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产品使用方式的转变,使用方式的转变依托于新的技术,使用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外形的不同,从而为减少环境污染创造有利的条件。第四,极简设计型产品,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反对过度消耗材料,以最概括、最精炼的设计语言来追求产品的功能和美感。
社会文化趋势是产品创新设计的航标
产品设计从以往单调的机械化造型转向人性化的造型设计,并力求使造型简洁,设法减少空间、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消耗,使产品能耐久和持续使用。可持续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理性的设计、需要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融入,更重要是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为设计对象的消费动机是来自于人的心理需求,而人需求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到社会消费趋势、主流文化的影响。如今的主流文化是一种国家文化、大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它受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但本质是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融合。
鉴于以上的主流文化趋势,人们热衷于天然绿色食品;追求简朴附有人情味的生活用品;喜欢舒适、轻松的服饰;崇尚简洁、安宁的装饰风格。于是,未经过多加工的天然材料;怀旧又融入高科技因素的简洁风格;实用节能的经济型材料;多功能、组合和循环设计的产品都成为设计新的发展趋势。
新的社会文化趋势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为其设计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设计师把握社会文化趋势是精确掌握设计对象消费动机及心理需求的重要根据。对我国而言把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通过交流设计的方式融入为大众文化、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新切入点。在运用社会主流文化作为产品设计创新点时需把握以下几点原则:1.文化不是表面形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2.文化需要以官方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不是专业术语。3.改变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创新设计。
结论
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得到认可与重视,在其影响下而出现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将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不仅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还将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这无疑对产品设计来说是一新的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的背后,产品设计如何创新仍是我们需权衡的一个重大问题。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要关注产品设计的整条产业链,全方面考虑,以实现产品创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3
目前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将悠久历史的区域园林传统和现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景观的发展是在伴随着对过去的历史继承与发展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景观设计的产生,总是与其当地历史上的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重视传统价值观的同时,还要正视当前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不要盲目地模仿过去及国内外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塘人工湖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系统的工程,展现当地风土文化及地域特点的工程。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有能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既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又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还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点,园林景观设计就难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和理想。
一、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据设计园林景观
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生态持续性,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多年来,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上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尤其是环境问题。无论哪个规划设计方案,确切的说,没有哪个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是可以完全避免产生生态影响的,即使那个影响微乎其微,是间接的或者是不可预测的。可持续性凸显了诸多讨论,但是就有些地方或企业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的理念,只顾满足当前的利益,而大量的消耗资源,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最终形成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恶性循环。昔日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雪白的棉花状的云朵在空中缓缓地移动着,现在已被厚厚二氧化碳气体、沙尘所掩盖。人们置身在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下这种景观已经是过去。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但是,应该认识到,大自然是有系统物质结构构成的。协调城市与大自然的关系决不是一般问题,要通过科学、谨慎的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生命系统的干扰是可以大大减少的,许多破坏是可避免的。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把发展可持续的科技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
着眼于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中民族文化个性的培育,并将其注入我们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深刻理解中西文化中的共有性与差异性,整合两者在景观规划设计创作中的理念。景观规划设计过程要倡导多元化。具有民族文化风格,保持中西文化的差异,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倡导个性化设计。弘扬中国特色,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弘扬出自我特色。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规划设计当中积极研究历史、民族、乡土、个性等问题。
三、积极发掘园林景观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资源
从文化个性培育的视角要求,就是如何将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转化成在当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价值资源,进而对世界文化做出独特的贡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去自身传统的特色,这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根深叶茂的文化。信息化的今天,文化共享已是必然。反映到景观规划设计中就是我们要能体现出自己文化的底蕴。同时,要吸收西方的异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融合常会产生强大的新的生命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主体文化意识,只有在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异域文化中的精髓,景观规划设计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园林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今天的园林景观设计师用景观的方式来美化城市的肌肤,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洁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同样,园林景观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的任何时期,所有人都在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性、艺术性与生态性的关系: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园林景观设计师追求的是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园林专业人员必须在更大的领域内承担起改变生态系统的重任。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包括从总体布局、道路组织到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和设计。风景园林师必须设计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设计:要解决中国的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园林专业应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中坚力量。自然与文化保护的规划设计:只有园林专业才最有能力实现保护的宗旨,体现自然与文化精神。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4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产生开始,就一直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自然资源,使生态环境都能够持续发展;在不对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破坏的情况下,使经济最大程度增长;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等。户外公共设施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其实总体来说就是设计一些合理的户外公共设施,这些设施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同时又不破坏生态,并且能够循环利用[4]。对于户外公共设施的可持续性设计可以从地域环境、生态、人文3个方面入手。1.1户外公共设施可持续设计中的地域环境元素自然环境和各种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自然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居住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影响了户外公共设施的建设。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环境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地带,人员相对稀少,气候寒冷[2];中部地区有高原、平原、丘陵等复杂地貌,气候无常;东部地区地势较低,降水量大。在这些不同的地区,针对不同的气候环境,公共设施设计肯定要有所区别。我国东南部由于雨水天气比较多,气候又炎热,因此户外公共设施的造型要注意隔热通风,材料方面选择采用不锈钢。北方地区严寒时间较长,光照不强,可以选择一些非金属材料。在一些光照较好但是又干燥的地区,公共设施设计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风又大,户外公共设施的能源可以选用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5]。例如,广东大夫山森林公园就在原来的小道上建水泥路,不仅不破坏周围的环境,而且还将所有的垃圾桶很巧妙地设计成树桩的形状,见图1。1.2户外公共设施可持续设计中的生态元素生态可持续的本质就是要处理好人、户外公共设施、环境之间的关系。户外公共设施材料的选择除了考虑气候因素外,也要考虑生态方面的问题。对于金属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就应该考虑到是否能用其他材料代替,并且尽量减少那些对生态环境有危害的材料的使用。例如,很多公交车站台不再是金属的长凳,取而代之的是木材或石材制作的凳子。户外公共设施设计还要注意布局和结构。例如,公共厕所建立时就要考虑好布局,让其排水系统不会影响城市的引用水资源,而结构方面,公共设施在组建时应当方便拆卸和运送,这样有利于随时调整位置,或者是在一个地方不使用时,可以拆卸运送组装到另一个地点,达到可持续使用。公共设施在组装时,连接方式尽量选用物件卡合方式,减少用化学性粘合剂进行连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设计公共设施时不能忽视的就是功能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功效,更要能利于环境[6]。例如,分类垃圾桶的使用,不仅能回收各种资源,也减少了比如电池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路灯就可以用太阳能作为其能源。分类垃圾桶见图2,太阳能路灯见图3。1.3户外公共设施可持续设计中的人文元素人文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公共设施设计就是用来服务大众的,因此要利用其与人文的结合,以此提升一个地区的魅力。户外公共设施就是文化的载体,让人看到这些公共设施就能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底蕴。例如,在一些我国历史名城里,很多路灯的设计其造型就是古代灯笼的造型,既能满足其功能,又能体现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又如历史文化古城凤凰,由于当地旅游业发达,很多楼房的风格都是古代阁楼式建筑,报刊亭就被设计成阁楼式的建筑,彰显了浓厚的古城风味,见图4。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除了体现人文外,还要体现出人性,其设置要方便,适合各类人群使用。例如,很多城市放置自行车的地方,不再是一个自行车棚,而是一个简单的车架,人们停车取车都很方便,见图5。
2户外公共设施的未来发展方向
户外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正常运转的一个硬件,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生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把户外公共设施设计得合理,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生活,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风貌。针对户外公共设施的特点,其未来的设计会运用高科技材料和技术,同时还会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这样设计的户外公共设施才会具有时代性,才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的个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7]。可持续理念是否能深入贯彻到户外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中,还要靠政府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看重长期的发展,对可持续的建设提供经济扶助和技术支持,同时还要加大对可持续理念的宣传,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建立更全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标准,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支撑。
3结语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5
【摘 要】城市居住空间优化设计的最终本质是有效解决人类居住的问题,优化人们居住环境,提高人们居住质量,文章对居住空间的文化符号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主流方向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国内外实际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提出了多元方向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环境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居住空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城市居住环境来说,人们已经从单一的满足居住需求逐渐上升到追求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从物质需求层面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中不同的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时代的进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居住空间,由此导致了居住空间设计面临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居住空间缺乏创新设计理念;难以准确把握地域文脉;过度设计带来的审美疲劳;实际建造与空间设计不匹配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的创新发展思考。
一、文化符号居住空间设计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消费文化是多元方向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文化不但能够转换为物质消费,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欲望。人们通常会利用文化符号消费来突出个人身份与地位,而居住空间的设计人员则是文化符号的实际操纵者。
居住空间符号处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层面表现得异彩纷呈。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充分把握消费文化,突出其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消费文化的物质因素指的是文化构建方式及其载体;非物质因素则体现了居住空间设计的多种文化意向。对于消费文化的意向来说,主要是由消费者本身思想情感的切实体验,以符号的形式保证居住空间意识传达与接收相互统一。在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过程中,其表达意向更具深层文化内涵。
在香港城市居住空间设计中,嘉荟轩住宅社区中的一套住宅设计提出了“甘露”的主题点,由“甘露”二字的表面意义理解,自然而然联想到干净、清澈、透明的意向。为了有效说明空间设计师将创意点转化成为深层的设计语言,下面以“甘露”的卧室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住宅卧室与卫生间以玻璃墙隔离开来,卧室中与床相反的墙面采用镜面装饰,玻璃墙和镜面墙都用植物图案的连续纹样进行装饰,进而形成了图与底的构建关系。由于玻璃墙的透明性较好,人们在卧室时可以透过玻璃墙直接看到卫生间,镜面墙由于具有较强的反射性,可以将对面墙的装饰物直接反射,但是,玻璃墙的透明性和镜面墙的反射性都在植物图案的作用下被相应消弱,卧室空间的视觉感更加层次分明,植物图案是第一个层次,人们肉眼看到的透明物和反射物都处于第二层次,当两个层次共同作用于人眼视觉时,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如甘露般的干净、清澈、透明的空间品质。由此可见,空间设计师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创造成深刻的意向,最终转换成丰富的空间符号,在居住空间设计方面仍然处于领先位置。
二、绿色居住空间设计
现代社会在发展建设进程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开发,进一步导致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挑战。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运而生,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指的是尽量降低自然生态环境负担,减少污染材料的使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工艺手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绿色居住空间设计的探索发展从未停止,在空间设计语言方面,“现代穴居”注重的是原材料的美感,包括墙面和地面的肌理美感,木质楼梯材料的纹理美等,同时,“现代穴居”的采光设计业充分体现了绿色设计理念,住宅一层利用大面面积进行采光,二楼入口上端开设矩形窗口进行采光,三层顶尖部分可以采用天井式采光模式。绿色居住空间设计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也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的可持续设计指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条件基础上,适当改变日常生活的设计方式。在实际居住空间设计中,可持续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历史建筑物的修复,使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凸显历史建筑的内涵价值;二是对于居住空间设计技术来说,将多专业建筑模型技术进行整合,应用于居住空间设计中。
由此,对城市老旧建筑的改造和修葺,充分发挥老旧建筑的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老旧建筑都拥有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充分反映某一时期城市文化特征,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却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利因素。例如,老旧建筑结构落后、资源消耗严重,此时,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是注重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模式,二是体现多专业交互的工作方式。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正不断走向信息化发展之路。例如,利用Autodesk Revit平台可以实现三维模式的空间设计,在相同的建筑信息模型上完成整合设计,防止不同专业在整合设计中出现矛盾,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切实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化、直观化、流程化的平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居住空间创新设计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多元方向体现了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明显特征,居住空间的创新设计不仅体现在设计风格和设计形式方面,而是要更多注重人类现实生活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运用和谐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与建造技术充分结合,真正提高人们居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路,陶大勇.现想居住空间之中式住宅小区设计解读[J].山西建筑,2013,02:19-21.
[2] 陈菲菲.浅谈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虚耗现象[J].大众文艺, 2013,03:98.
文化可持续设计范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设计;社会责任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了改善现有的环境质量,为子孙后代创造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2012年11月,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必须要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创作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把可持续理念落到实处。
1可持续设计重要性
设计在人类的持续性发展中扮演者双刃剑的角色,在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使人类文明走向绝路。作为设计师,在人类的持续性发展中更是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设计师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在设计产品的始终。设计师是产品生命的赋予者,因为他们所负责的问题不仅涉及环境与生态问题,更涉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设计产品材质的选用为例,产品的既定年限、能利用途径,以及产品后期的循环利用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缺失
随着设计发展的大众化,多元化格局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设计的公共性”受到了设计师们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物质条件的富余以及权钱利益的诱惑不断增多,设计师们应有的责任感趋于淡薄,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方面,对西方设计理念不能批判性吸收,对艺术主体性的重视不够。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摒弃中国元素,从艺术标准到审美视角,对西方设计理念完全照搬。在生态方面,设计目的过于功利化,缺乏可持续性考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型,当代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利益的冲击和影响,从而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功利化现象。一些设计师不顾职业道德,只看重眼前利益,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长远未来。忽视了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各个环节的可持续设计考虑。
3可持续设计的路径
如果我们视可持续发展为一个过程,那么可持续设计业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的设计。[1]在设计过程中,策划、选材、制作、运输、使用和回收各个环节的考虑都是必要的。(1)确定产品最佳使用寿命。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2]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时,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并做出全面评估,最终确定出产品的最佳使用寿命。一方面,对材料和能源的耗费越少,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环境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小。另一方面,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对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环保性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使用寿命长的产品其技术就必然落后,而且产品外观也缺乏美观性。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把握好各方面的关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使用寿命。(2)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在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以及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因此,在选择材料时要综合考虑环保与性能兼得。目前来说,市场常见的材料有可更新材料、危险材料、可降解材料三种。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特点等。在选择环保材料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材料的多样性。其次,减少材料的耗用,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再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可回收利用材料。(3)降低产品能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还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以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时就要把减少水电消耗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把产品的能耗降到最低。(4)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任何决定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环境和生态问题。[3]因此产品使用结束后的有效处理也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内容之一,产品在到达使用寿命或者用户结束使用时,都要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其目的就是对材料进行再制造、再使用以及循环利用。因此,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设计出在终止使用以后更容易环保处理的产品。在具体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到产品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从材料选择到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一般来说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产品设计进行考虑:分别是减少消耗、可替代、可循环利用、可再使用、易于维修。一个好的设计不但要可虑到产品使用期间不为环境带来伤害,还要考虑到当它的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归回大自然,甚至回馈大自然。
4生态文明建设中设计的社会责任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无法用明确的文字、法则来规范约束,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遵循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因而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在设计中要注意生态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把握。中国当代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要把我国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糅合当代概念的同时,实现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体现了设计的地域性,也承载了我国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文化要素。(2)制定明确的价值标准判断体系。我国的设计价值判断标准与西方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主要是由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决定的。归根结底双方的设计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只有制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体系,才能使设计出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和民族性。(3)加大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储备后续资源。设计的社会责任主要通过其产品展现出来,因此对设计人员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设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为未来的设计发展储备人才力量。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包括设计师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4)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设计的发展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公众之间开展关于设计作品的讨论和评判,能够加深民众对设计的认识和关注,加强公众对设计师的监督,提升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5)设计要贴近民生,切合实际。社会责任感归根结底还是民生问题,因此提升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以民生需求为设计点,鼓励设计师们走进民众生活,把自己的社会责任与公众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
5结论
我们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都在受到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是改善目前环境状况的要求,更是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作为设计师,其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将这一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从业道德,并以此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参考文献:
[1] 张志为.当下可持续设计的反思[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