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县普通高中教育座谈会议纪要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县教体局重点工作,以服务教育、支持教学、提高质量为工作目标,加强和改进教育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增强宣传效果,努力提高汝南教育在全市、全省的知名度。

二、目标任务

目标:

坚持全县教育宣传工作“全县一盘棋、全局一条心、系统一股劲”的总目标,大力宣传我县教育系统开展的质量年活动中涌现出的新典型、新亮点、新成绩;宣传实施“双百四十佳”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校长、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先进典型;宣传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推进素质教育新成果;宣传幼儿教育新亮点;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举措;宣传高中教育稳步推进新成就;宣传职业教育发展新突破;宣传师资队伍建设新特色。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引导,实现教育宣传工作重点由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拓展,由县内向县外拓展,努力营造汝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任务:

1、建立组织。在教体局办公室建立教育宣传报道组,具体指导和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各乡镇中心校、初中、县直各学校要有专(兼)职信息宣传员。

2、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和教育电视台开辟专栏,通过消息、通讯、专访、图片等多种形式,每星期一个专题,滚动播出,对全县教育系统的有关政策、会议、活动和事件等情况,进行及时宣传报道。

3、学校宣传。全县各级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宣传资源,如制作宣传版面、宣传橱窗、墙报、黑板报等。还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校报、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全县教育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汝南高中、汝南二高、双语学校要在高招、中招前后,在市、县电视台,省、市级报纸进行宣传。

4、内部刊物。充分利用《教育工作简报》,汝南教育信息网等宣传渠道,宣传报道汝南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教育工作简报》每月编发两期,向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县直局委发送

5、材料报送。机关各股室、各二级机构每月至少向报道组报送3篇文字材料。各乡镇中心校、初中、县直各学校每月至少报送5篇文字材料。报送材料应真实可靠,主题鲜明,有根有据,实事求是。

6、考核表彰。县教体局今后每年将召开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对在教育信息宣传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以促进教育信息宣传工作。除表彰优秀信息员外,还把教育信息宣传工作列入机关股室、二级机构和各学校考核内容,作为评选先进单位的依据之一。

三、宣传重点

根据2012年汝南教育工作重点、教育质量年活动和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规划的要求,主要围绕以下7个方面重点内容做好宣传工作:

(一)宣传全县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情况。对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并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情况的宣传;对落实教育系统稳定工作责任制,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宣传;对实施“双百四十佳”工程活动中涌现出的百名优秀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十佳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带头人进行宣传。通过对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工作成效的宣传,充分展现汝南教育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加强党建和行风建设,形成“全局一盘棋,全局一条心,系统一股劲”,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二)宣传教育教学的新成果。教育宣传工作要突出对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九年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宣传,对全县教育系统落实教育事业发展三年规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宣传,重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和报道。要发挥教育宣传工作的指导功能,加大挖掘力度,拓展思维空间,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整理出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并用于指导实践;要及时反映学校富有特色的首创性的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做法,并在媒体进行推广,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2

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地在班上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体育课、活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从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家长会做起,配合班主任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使学生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有足够的认识,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利用初三的黑板报广泛宣传。为了贯彻体育素质教育,抓好初三体育课、活动课教学,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以点带面,抓好学习尖子体能及差生的转变工作。

例1:熊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例2:周宇翔同学,文化成绩是第一名,可在体能测验,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均为零分,是一个典型的轻视体育素质重视文化的“文弱高材生”,且在上体育课时有病无病经常请病假,独自躲在教室看书。针对该生的思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同时教师利用每天的课间操,在操场单杠练习场地上等他,让他伴身边好友一同前来参加锻炼,教师及时保护、帮助他们练习,风雨无阻,雨天教师为他撑伞,从不间断,终于使他在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体能素质达到测试满分,而且从此,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三好”学生。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受苏联体制影响较深,虽然在一定时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反映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法”以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统一规定性,对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创造性和个性发展有所忽视,对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因此,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有了重大转变,突出表现在教学中运动技能教育与身体全面发展教育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主流。同时国内外有影响的体育教学思想,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主动体育等,也对国内的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取得的积极成果

1.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多元化:目前,体育大纲、学生体育课本,告别了全国统一的时代,除了有全国性的,还有地区性的,为不同地区结合自己当地实际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便利。

2.教学思想的多元化:体育教学思想从最初的单一的传统思想,发展到多种体育教学思想,包括国外思想,相互争鸣、相互借鉴的良好局面。

3.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紧密围绕育人宗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需求,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健身性与知识性结合、继承性与时代性结合、规定性与选择性结合,并且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加强了体育卫生知识教学和学生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

4.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向多种模式并存、相得益彰的方向发展,互相借鉴、相互补充。

5.体育教学组织、方针、手段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正在走向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结合,共性方法和个别方法结合,指导性组合与自由组合,刻苦学习、认真完成教学目标与体验宽松、和谐、乐趣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6.体育教学器材设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正向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新颖、美观、趣味性与实用性结合,一物多用、经济、耐用、方便、安全的方向发展。

7.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取得了重要突破,建立了考试、竞赛、舆论导向等动力机制和各级教育机构、法规为主要标志的运转机制。

8.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和体育教学思想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果。

(二)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我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相吻合,改革成效显著的、改革刚刚起步的和改革尚未进行的地区,体育教学状况差距甚大,有的地方成效斐然,而有的地方甚至在中小学还没有开设体育课。

2.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滞后: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学科成果的引进、应用,对改革成果的理论总结、升华,对国外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联系我国实际进行研究、检验以及对体育教学中重大问题开展实际研究不够等方面。

3.师资队伍还不能更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老师普遍处于学校边缘地位,人数少,专业素质较低。

4.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足,难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5.思想认识不到位:普遍表现在重考试、轻素质、重文化课轻体育课等方面,体育课程在学校课时少、地位低、投入不足。

二、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

(一)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发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小学体育教育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基础体育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以优选的有效的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形成、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种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体育的参与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普及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和体育文化知识普及相结合的、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

2.健身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兼容与统一:它以健身为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以知识技能为基本教学内容、以趣味为诱因、以思想品德培养为导向的教育。

3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化: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4.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坚持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5.创造性、选择性和创新性:它通过分层次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有针对性的鼓励创新和发展特长。

6.竞争性、应变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应变意识和能力。

7.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性:各种体育活动或比赛,要有助于培养情感,发展健康心理,实现知、情、行统一。

8.集体性、组织性、纪律性:严格要求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结协作。

三、坚持体育素质教育,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

1.转变观念:要树立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科学锻炼与合理营养并重的观念,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念,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的目的观、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水平为标准的质量观,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发展能力、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观。

2.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勤奋实干、懂得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才能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3.加强体育课程、教材建设和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课程和教材,要组织专家、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课程教材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

4.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和考评方法的改革: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围绕生动、活泼、主动、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改革。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和课堂有效性教学改革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有效的教育教学也为小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决定作用。因此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小学教育在每个人的学习成长阶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兴教强国的第一步,而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则是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对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直面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实施有效改革已成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工作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小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

在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为评价学生好坏唯一标准的考评机制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从而,教师教学水平考核评价标准也受着传统评价模式的影响和引导变得有效无趣,教师和学生逐渐沦落为传授概念和学习考试的机器,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学生探究水平和创新意识受到了无情的扼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知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人才实践功能和创新意识的要求,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已不再是培养有用人才的最佳教学模式了,所以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教职人员对教育管理相关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和处置能力

直至如今,仍有不少小学教师面对新课改教材以及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总部署的新要求面露难色,他们习惯了按照书本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而在课堂上缺少有效的互动和探索试验。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也不会培养出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反而会觉得十分无聊无趣或紧张排斥,他们也许只是本着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和被管理者的低姿态,才会忍受着无趣的课堂,其实他们的心早已飞出教室外了。所以,教师切不可认为学生没有捣乱就是听话,这也是十分片面的认识。

二、进行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小学教育改革是时展的要求

虽然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展的优势,也为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的知识经济环境人才竞争力的不断增加,纯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提升综合素质教育要求了,新的知识体系推动新型小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已势如破竹。

2.小学教育改革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

世界的发展有着其适应的规律,是一个新老更替、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其规律的本质,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而如今,其中的一些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到了该消亡的时候了。

3.小学教育改革是教育工作改革现状的要求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绩和问题同时构成了教育工作改革的现状,所以小学教育改革打下的基础牢不牢,对教育工作改革的成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1.建立高效的教学课堂

小学教师首先要从小学生的学习速度、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来决定教材的使用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分组讨论、实践运用、引导提问、情景设置等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对症下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有助于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人生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品性。教师不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要主动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让学生树立以班为家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融入课堂大环境中,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进展。

3.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往往被教师以及家长忽略,以至于问题学生层出不穷,所以小学教师一定将小学教育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学中应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引导,注重各学科德育教育的渗透和思想引领,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4.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有一支综合教学能力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没有好的教师,一切的教育是空谈,所以学校要持续加强师资人员专业化培训,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考评评价制度,以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对教师人员教学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予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学校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想改革、会改革、敢于以自身工作实验教育改革成效的,充满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的教职人员真正得到重用。

四、结语

小学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改革的第一步,作用十分重要,但改革的进行却非一朝一夕之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紧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潮流。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共同坚持,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小学教育改革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教育事业全面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飞.浅谈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J].政府法制,2006(9).

[2]徐跃.小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J].消费导刊,2007(4).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5

作者:童江梅 张援 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法规建设取得的成效

几十年来,教育部每次的艺术教育法规出台后,各地省市以体卫艺处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对高校进行了传达,各高校也纷纷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可以说,在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的指导下,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在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明确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2.建立完善了公共艺术课程的体系。根据《意见》和《课程指导方案》,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开设了“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等课程。课程分为限选、任选两个类别,并做了选修要求和课时、学分的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应修完艺术必选课中的一门艺术课程。从教学实践证明,艺术课程设置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保证了艺术素质教育任务的落实。同时由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讲求实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课程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响音乐鉴赏”课,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师资队伍建设、机构设立逐渐完善,设备、器材和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强。各高校按照《意见》“现阶段专职艺术教师的配备参考比例以占在校学生总人数0.15%~0.2%为宜”的要求,配备了专业艺术教师,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同时,为了使艺术教育能得以正常进行,各高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投资建立了艺术教育中心或艺术教研室等机构,如清华大学(1978年恢复音乐室)、上海交通大学(1979年成立文学艺术部,1981年成立音乐研究室,后改为音乐教研室)、华北水利电力学院(1980)、沈阳航空学院(1981)等。随后,同济大学(1982)、北京大学(1984)、浙江大学(1984)、中国人民大学(19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6)等高校成立了艺术教研室[3]。配备了艺术教育教学所需的音响、投影等声像设备和教学设备,设置专用教室及活动场地,改善了教学条件。4.积极探索艺术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开设艺术教育第二课堂。学生艺术团是坚持长期校园艺术活动的支柱,也是影响、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力量。许多高校以艺术团为核心,成立了合唱团、器乐团、戏剧团、舞蹈团等文艺社团,如到1998年为止北京大学仅注册的就有四十多个文艺社团(各系的社团没有记入)[4]。每年艺术团都举办艺术专场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拓宽了艺术教育的工作渠道。5.教师艺术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从调查研究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改实验,探讨艺术教育的规律、目的及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加强了对美育和高校艺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有的教师把研究成果总结发表为论文和撰写了有特色的教材和专著,有的教师还主持和参加了省部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对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教育法规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1.应积极推进艺术教育法规立法,以更好地保障艺术教育依法施教和科学管理。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艺术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提高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使高校的艺术教育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从艺术教育学科的学科规律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制定能体现时代要求的、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法规。目前,中国社会正在走向文明与和谐,人们对艺术的体验和要求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变化性等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的艺术文化需求,在艺术教育法规制定方面,应高度重视各种艺术教育体系的建设,在法规中能体现出实效性、多元性和包容性,使艺术教育广泛分布于各种艺术演出、艺术培训、艺术比赛等形式中,打造出有特色、富有活力的艺术文化教育,使所有的人都能平等享受到艺术教育的滋养。3.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法规内容中体现艺术哲学思维内涵,真正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本质。当代大学生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已不满足于仅停留在艺术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层面,对艺术哲学理论有更强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只有在教学中突出艺术哲学思维,才能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艺术教育也才能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所以应在法规上体现艺术哲学思维的规律,通过艺术法规实施,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真谛和美育的关怀。如在普通高校要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在音乐教育中自觉接受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使音乐素质教育科学规范地发展,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品教育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几年来,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结合数学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还应担负起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施加品德熏陶。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如:在学习圆周率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十七世纪的荷兰人安托尼兹还早一千一百多年;在学习了质数和合数这一知识后,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现代数学陈景润凭着聪明才智和顽强毅力最终攻克了“歌特巴赫猜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今数学家所取得的光辉成就以及用他们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二、利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辨证、唯物因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辨证法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精髓,是观察世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学生加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辨证、唯物因素很多,教师就是要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普遍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知识间的联系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如在学完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后,组织学生来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异同。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学会了用联系的方法来分析、解决数学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挖掘数学自身内在的美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正是这些构成了数学的美: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如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的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著名建筑、窗帘的束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学完了圆的知识以后,有学生这样写:“圆的半径越长,圆也就越大。在学习中,半径就如同你努力的程度,而圆则代表你的收获。因此,你付出的汗水越多,你的收获也就越多。”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感悟人生真谛,才能陶冶出学生高尚的情操。

四、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结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挖掘出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做到有的放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就一定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