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防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中小企业中的财务风险一直隐藏在财务管理中的各个部分,这些企业进行的财务决策一般也是在不确定的风险之下进行的。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财务风险更加无法避免。随着市场上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它生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把握风险的规律,研究出合适的方案,这样就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是对企业的实际财务和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分析研究,从数学上面分析,它是一种概率问题,然而从经济学上面分析,它是一种经济风险。改革开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它们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危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还不完善,规模比较小,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会逐渐显现出来。中小型企业不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不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的话,这样就很难在市场中生存下去。本文将先介绍中小型企业的特点,然后分析几种基本的财务风险。接着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小型企业已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元素。这些企业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规模小、周期短、经费方式灵活、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差等。

1.规模小,建设时间短。中小企业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小,而且一般由企业领导进行决策。企业规模小,自然人数就比较少,而且结构比较简单,一个人对于企业的贡献很容易分清楚。这样对于员工实施奖励就比较方便,不会出现大企业当中奖励不分的情况。

2.经营灵活。和那些大学的企业比较起来,中小企业只需要少量的投资,而且很快就能够看到成效。中小型的企业经营的东西多,企业的建构机制比较灵活。这些企业的产品比较小,而且能够分散到很多地方进行生产,这样企业发展起来就比较快速。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老板都是科技人员,他们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发明者,他们能够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

3.抵御风险的能力差。中小企业很少是私人投资,大部分是通过银行借贷,但是中小企业本身是没有可以抵押的不动产,而且中小企业进行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些条件就导致了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它们只能够进行不断地资金累积,这样企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就是目前中小企业财务最现实的情况。如果企业向社会征集资金,在经济景气的情况下面,企业的发展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经济遇到问题,这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一连串的问题,这样企业就会出现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中小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财务风险,这种风险是很多的风险因素集中在企业财务上的表现。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有很多,主要有下面的几种:

1.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指的是银行没有办法为负债或者资产的增加而提供融资,这样就会造成资产损失或者破产,这种风险就是流动性的风险。这种风险也可以指因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存在不确定性,这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资金。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也被叫做违约风险,这指的是对方没有办法安装约定履行义务,这样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这就是被信任的人不能够还清本金和利息,然后导致信任别人的人没有能够收取到理想的收益,这也是金融风险中的最主要类型。

3.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向外界借钱,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企业丧失了偿还本息的能力,企业的利润也发生了改变。中小企业在投资、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承受着风险。企业存在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过高、利息率太大和债务期限不合理,这样就会造成财务风险。

4.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投资之后,因为外部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这就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没有预期的好。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投资都存在风险,如果能够获得更加大的回报,这个项目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财务管理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当中,内部出现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面是因为财务管理的环境比较复杂。随着经济不断膨胀,中小企业的资金出现了短缺的状况。货币一直贬值,这就使得成本升高,这样就会导致利润降低,企业的获利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环境,这就会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机构内部设置不合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比较低,这就使得财务管理系统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环境,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2.缺乏客观的认识。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在工作当中,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这种风险没有辨识的能力。他们只考虑了企业要想成功就需要巴顿扩大,但是没有考虑财务风险这一问题。这种意识的缺少也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出现。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不断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但是很多企业的扩大的过程中都会违背这一点。企业一般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却忘记了如何去完成这一目标。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并购先后的问题。如果先并购其它的企业,这样就会增加销售额,股价也会上升,企业的整体价值也会增加。之后被并购,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价值创造。这个问题需要引起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在激烈的市场当中,企业的发展一定存在财务风险,需要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3.资本结构不合理。在财务风险当中,资本结构不合理是最为直接的因素。结构不合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风险结构,还有一种是保守结构。风险结构在中小企业当中规模小,而且比例高,自然负债率就会大一些,这样企业当中就会出现财务风险,则有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保守型的结构指的是企业不存在负债的现象,或者是企业负债很少,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面阻碍了企业的向前发展。

4.缺少内部监控系统。在中小企业内部,内部财务监控系统能够对财务进行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相应的组织结构,然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机构按照制度对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行监控。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结构比较简单,没有能够很好地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

四、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1.加强对环境的分析,增加风险意识。环境是独立于中小企业而存在,企业无法对其进行干扰,但是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额时候,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及时掌握它的变化,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对财务进行及时调整。中小企业需要设立一定的财务机构,然后安排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时刻保持着风险意识。

2.调整资本结构。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研究资本结构,这样就能够找到一条资本循环的途径,这样才能够保证资本结构合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以筹资结构、资产结构和投资结构为整体的资本结构,增加资本的合理性。在管理的时候,如果发现存在空闲资金的话,需要对自己进行短期投资,加快自己的流动,降低负债比。还有就是资金的回收,降低股份的六十,这样就能够保证利益,更好地把握股权,避免发生财务风险。

五、总结

总的来说,在中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财务风险是很平常的事情,导致风险的原因很多。企业一定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时候,企业一定需要重视财务风险,这样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雁雁.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财会研究,2010 (13):65-67.

[2]丁元纯.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J].对外经贸财会,2006(02):45-46.

[3]李本光.浅谈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J].当代经济,2011(02):80-8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2

【关键词】鄂东地区 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预警分析系统

一、引言

本文所涉及的鄂东地区指的是湖北省东部地区的黄石市、鄂州市和黄冈市所覆盖的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对于促进当地和整个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区的中小企业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对落后;总体上缺乏高新尖科技企业,企业大多以资源为导向;技术设备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发生财务危机,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严重的将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在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对于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理论简要综述

所谓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就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通过全面分析公司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的各种资料,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通过设置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并随时观察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早期特征,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管理控制系统。

从国际上来看,对于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是从定性预警分析和定量预警分析两方面来进行的,而定量预警分析则主要是通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状况,它是设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关键。下面主要介绍定量预警分析中较具代表性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

1、单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单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就是运用个别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美国学者威廉・比弗(William Beaver)通过对79个失败企业和相同数量、同等资产规模的成功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后,于1966年提出了单变量预警分析模型,他认为当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指标趋于恶化时,通常是企业将要发生财务危机的先兆。单变量预警分析模型按预测能力大小,预测财务危机的比率依次排序为: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债务总额/资产总额),其中,使用债务保障率这一财务指标来预测企业失败效果最好,在企业失败前一年可判别90%的失败公司;其次是使用资产收益率,其判别成功率为88%。

2、Z-score模型。1968年美国学者埃德沃德・艾・埃特曼(Edward.I.Altman)通过对制造行业中等资产规模的企业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多种变量模型――Z-score模型,即通过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后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来预测企业的财务危机。该模型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中,X1表示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表示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表示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表示权益市价/债务账面价值总额;X5表示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运用该模型,Z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破产。埃特曼提出判断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的分界点为2.675,若Z值大于2.675,则为非破产企业;若Z值小于1.81,则为破产企业;若Z值处于1.81-2.675之间时,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极不稳定,误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埃特曼称此区间为“灰色地带”。运用该模型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破产前两年预测准确率最高,随着时间的提前,预测的准确率就会下降。

3、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1972年,埃德米斯特(Edmister)专门针对小企业建立了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假定所有变量服从N(0,1)分布,以标准值为界线进行判别,变量值只能为1或0。该模型如下:

Z=0.951-0.423X1-0.293X2-0.482X3+0.277X4-0.452X5-0.352X6-0.924X7

式中:X1=(税前净利+折旧)/流动负债,若该比率小于0.05,则X1=1,若该比率大于或等于0.05,则X1=0;X2=所有者权益/销售收入,若该比率小于0.07,则X2=1,若该比率大于或等于0.07,则X2=0;X3=(净营运资金/销售收入)/行业平均值,若该比率小于-0.02,则X3=1,若该比率大于或等于-0.02,则X3=0;X4=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若该比率小于0.48,则X4=1,若该比率大于或等于0.48,则X4=0;X5=(存货/销售收入)/行业平均值,若该比率有上升趋势(根据连续三年的数据判断),则X5=1,若该比率有下降趋势,则X5=0;X6=速动比率/行业平均速动比率趋向值,若该比率有下降趋势,同时该值小于0.34,则X6=1,否则X6=0;X7=速动比率/行业平均速动比率,若该比率有下降趋势(根据连续三年的数据判断),则X7=1,否则X7=0。Edmister模型也属于多变量预警分析模型,它的判定方法与Z-score模型相似,但是,由于埃德米斯特没有公布其Z值的最佳分界点,使得我们在理解和运用该模型上比较困难。

除以上介绍的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外,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建立了多种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如欧尔森模型、神经网络分析模型、F分数模型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以上所介绍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模型都是有关学者针对特定的对象而设计的,并不能直接适用于鄂东地区的中小企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构建鄂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时,这些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三、鄂东地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构建

鄂东地区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本质上并无区别,皆是企业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现有到期债务的状况,只不过由于经济环境及历史原因,鄂东地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偶然性更大、频率更高。同时,由于该地区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总体上不及大企业,因此,我们在其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设计上,应遵循宜简不宜繁的原则,采用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预测为主,以定性预测为辅。本文主要是探讨鄂东地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定量预测的分析方法。纵观鄂东地区的中小企业,其类型也是纷繁多样的,有的企业处于初创期,而有的企业处于成熟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已成体系,而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比较低。因此,不同的中小企业就应根据自身情况构建不同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但是,不论构建何种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都应该科学合理地确定预警指标。

1、处于初创期、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的鄂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构建。对于处于初创期、业务比较简单的鄂东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威廉・比弗的单变量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来构建其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因为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到期债务而产生的风险,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业务比较简单的鄂东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传统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作为预警指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可以采用的指标有:(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根据惯例,流动比率等于2的时候比较好,若流动比率太低,则表明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力。(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习惯上,速动比率等于1时较合适。若该比率太低,则应分析企业是否缺乏短期偿债能力。(3)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这一指标越高,则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差,反之则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5)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在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低,则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6)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差,若此指标低于1,则表明企业有较大的财务风险。以上指标各有侧重点,因此,鄂东中小企业在具体运用时可以灵活处理,既可计算其中某一指标,也可同时系统地计算多个指标来观察企业的偿债风险,从而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状况予以警示。当然在运用这些指标时也应注意到,以上指标对于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反映其偿债能力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另外,虽然该种方法运用起来简单易行,但完全凭借偿债指标来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小也是不全面的,所以在运用其分析企业的财务危机状况时,最好还要结合企业的其他实际情况,如企业的获利能力,来共同进行分析和作出判断。

2、处于成熟期、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鄂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的构建。对于处于成熟期、财务管理水平较高的鄂东中小企业来说,也可直接运用埃特曼的Z-score模型或埃德米斯特的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来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警。但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模型都是针对西方国家的有关企业提出来的,对鄂东中小企业仅仅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而不能直接作为评价标准,而应根据鄂东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重新测算Z值。另一方面,鄂东中小企业也可借鉴埃特曼的Z-score模型或埃德米斯特的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来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观察Z-score模型或Edmister模型,都是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作为其核心指标来进行分析的,因此,鄂东中小企业亦可选择若干个反映企业这三方面能力的有关财务指标,并为每种财务指标确定相应的对财务风险影响的预警值(即权数),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模型,作为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模型。那么,在构建该种预警分析系统时,关键要注意两点:一是预警指标(即相关财务指标)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有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净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等等。二是确定各预警指标的预警值。预警值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数量标准,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模型的关键。鄂东中小企业可对所选取的预警指标采取趋势分析法,并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确定这些指标的正常数量范围和临界点,即可得出该预警指标的预警值,最后可得出一个总的临界点数值,各指标加权汇总后的数值如果接近该临界点,即表示出现预警信号。另外,笔者认为测算的预警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了重大变化时,还应重新测算各指标的预警值。

以上探讨了鄂东各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定量预测分析财务风险的模型后,各企业还应有选择地选择相应的定性预测分析方法,如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分法等,采取定量预测分析与定性预测分析相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鄂东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0727003)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公司财务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经济科出版社,2004.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3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首先,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财务风险是不可消除的,企业随时会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只能以相应的对策进行规避,因此这要求企业管理者时刻具备风险规避意识。

2.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时刻存在,无法消除,但是人们并不能确定风险是否会发生,或者何时发生。风险的产生是需要具备合适的时间条件的,并且风险的程度大小不同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从这一方面来看,企业的财务风险又是可以控制的。管理者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判,通过降低不利条件来避免触发财务风险。

3.风险的复杂性

风险的发生往往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包括内因、外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同时企业运作中的多个环节的叠加,包括预算、决策、实施等多方面。多方面多环节的因素使得风险的存在具有复杂性,使得规避风险具有难度。

二、中小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类型

1.筹资风险

中小型企业由于本身资金不充足,往往会进行融资或贷款等介入外部资金来支持公司运转,由于筹资的不确定性这给企业的财务带来风险。企业进行筹资主要是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增加收益,提升收益预期。在进行筹资时,企业会对收入进行预估,以便按时偿还贷款及筹资,但是由于利润率及利息率的变化没事的企业可能无法获得预期收益。

2.投资风险

企业通过投资进行获利。但是市场环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中,进行投资时对市场情况的调查并不能保证企业一定能达到预期收入。因此决策者需要进行科学判断,力求决策正确符合市场变化规律,对投资的可行性正确把握。加强对投资的分析与管理。并且尽量减少对投资收益的依赖性,开源节流,为企业收益开拓多种渠道。

3.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对收益进行合理管理,将收益投入到后续生产活动中及分配股息。留存收益主要用于生产规模扩大,提高生产技术,包括引进设备、培养人才、改善生产环境及宣传等方面。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条件,企业需要对留存收益及分配股息进行合理分配。

三、中小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现状

目前中小企业面临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筹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筹资风险意识薄弱,市场波动大导致投资风险加大。目前国家虽已出台相关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风险意识不足,仍不能有效解决财务风险。

1.筹资渠道狭窄

中小型企业资金借入主要来源为银行贷款,由于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较小,商业信用相对大型企业较低,甚至部分中小型企业无法达到商业银行要求的贷款规模,考虑到中小型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无保障,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型企业资金借贷缺乏积极性。除银行贷款外,企业还通过发行债券及股票等筹措资金,但是实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很难得到投资者的青睐,无法以债券发行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而股票的发行是需要公司上市的,很显然中小型企业很少能达到上市公司的要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中小型企业主要来源在于银行贷款,资金借入渠道受到极大限制,中小型企业只能通过自身实力的累积一步步向更大规模转变。

2.筹资风险意识薄弱

中小型企业面临资金筹措问题的危机意识不高,对资金借入形势认识不当导致它们在筹集资金是方式不合理,并且资金分配方式不当。中小型企业自身资产分配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较高,资本结构不平衡,因此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很容易面临筹资风险问题,因此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经营难题。因此提高筹资风险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对筹资数额有清楚的认识,避免因筹资额度不当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

3.投资风险波动大

中小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较大,一旦所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于预期金额。企业将面临破产危险。中小型企业本身资金不雄厚,对流动资金依靠性大,一旦投资无法获得充足资金,就会受到流动资金短缺的影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运作,危机企业生存发展。由于缺乏对投资的系统规模的预测和认识,常容易造成回报不高,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中小型企业需要较强对投资风险的预测评估,合理进行投资,合理分配资金使用,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对策。面临投资风险较大的项目时,应谨慎对待,力求实现长远利益最大化。

四、中小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成因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生存的宏观环境包含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及社会文化环境。可以说企业的的生存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市场的多变性给企业生存带来难题,一个企业的正常运作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企业生存的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随时会面全球经济状况改变所带来的危机,企业财务会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受到威胁。

2.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

由于中小型企业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思想水平落后,业务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恰当,致使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利用率低下,出现资金限制或短缺。由于前期预算不准确,资金使用没有合理计划,导致资金时常会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无法及时补充到位,缺乏富余资金进行周转流通。其次,中小型企业的成本费用较高,管理者对成本费用控制的管理缺乏科学的控制系统,成本费用经常超出预估。并且中小型企业在运作中对应收账款缺乏及时回收,导致部分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无法及时补充周转资金,导致财务出现风险问题。

3.无限度的负债经营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依靠负债运作。因为负债经营可将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较大收益。经营得当可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最大回报,然而一旦遇到危机可以对企业生存发展带来致命危机。负债经营可以导致企业的负债加大,财务危机加重。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控制好负债经营额度,避免财务危机出现。

五、中小型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科学有效防范机制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风险意识,要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具备防范意识。风险意识是制定正确的防范机制所必需的,合理有效的防范机制应是立足于实际市场现状,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认识的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并且要包含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应对措施,储备风险应对资金。科学合理的防范机制是企业运作中不可缺少的,能使得中小型企业在经营中从容应对财务危机,度过风险。管理人员应根据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防范机制,借鉴以往经营中的实际经验,制定科学防范机制。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顺利经营。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传达生产经营情况,使得经营者对企业运转具有准确把握,以便合理分配资金,调整生产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及时反馈,企业管理者可以掌握真实财务信息,了解财务资金周转情况,一旦出现预警信号,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因此中小型企业需要及时制定完善的内控系统,较强财务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业务水平。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风险 非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7-0047-03

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银行贷款总额中所占比重甚低。据统计,在1000多万家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难以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准确把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规范、财务制度的不健全,造成商业银行主要依据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失灵”,无法完成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准确判断。因此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必须加入多种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

一、 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

非财务指标是指那些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不一定与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指标。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加强非财务指标的运用有助于信贷人员进行全面、准确地分析,提升贷款判断、决策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在分析企业的还款能力时,商业银行习惯于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但财务分析只是对企业的历史还款能力进行分析,且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经营,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的假设上。事实上,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多为“家族型”企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核算不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随意性较大,可信度相对较低,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计算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未来经营变化情况。而且,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其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水平、主要经营者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是判断企业的信用。一笔贷款能否按期偿还,除企业的还款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还款意愿。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贷款形成不良的原因不是企业没有还款能力,而是“有钱不还”,恶意套取银行贷款。而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风险分析,做出贷款决策时,仅靠财务指标分析难以获取企业还款意愿信息,必须综合分析企业信用等非财务指标才能得出判断。

三是判断企业真实信息。中小企业的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制定了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未得到认真执行,这导致企业外部监督困难重重,企业信息透明度低。商业银行在贷款调查中要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对非财务指标的收集、监测、分析和利用,来补充还原企业的财务指标,从而判断企业的真实经营发展状况。

二、非财务指标设定原则

(一)突出重点原则

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涉及各个方面,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把各种因素都涵盖在内,不大可能,而且评估成本也很高。所以对非财务指标的设定要坚持突出重点原则,主要考虑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二)针对性原则

确定非财务指标时,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中小企业运行特点以及所属经济区域特征,考虑其所适用的经济政策和监管要求,合理确定。

(三)可操作性原则

非财务指标的设定,要选择那些便于理解、便于获取,普通适用,实用性强的信息,否则会产生误导,容易引起评价结果失真。

三、非财务指标的设定

中小企业多具有经营决策、管理、财务权力集中于企业少数管理层,甚至企业主一人身上的特点,换句话说“法人”和“私人”在中小企业身上几乎重叠,难以区分。企业经营之外的因素即企业主或企业核心人员自身的因素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按照非财务指标的设定原则,基于目前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和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将中小企业非财务指分为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和与企业主相关的非财务指标两类进行具体设定。

(一)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非财务指标

1.企业所在行业:不同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潜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受到的政策支持程度都不尽相同。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前景的好坏、政策支持力度的高低,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企业偿债能力。

2.企业所处行业地位:虽然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与大企业相比在很多方面不占优势,但并不代表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就弱。若企业在本行业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居于行业领先地位,则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相对较强。

3.企业主经验:企业在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从业年限,取得的业绩和具有的影响力,以及企业主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企业经营管理安全措施:中小企业大多生产条件简陋,作业环境差、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加之企业个别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只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资金实力弱,因安全措施不得当,引起的工伤、火灾、产品事故等,极易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拖垮整个企业。

5.企业融资渠道:在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分析中,商业银行要特别关注企业的高利贷借款。因高利贷利率相对较高,一年期利率能够达到50%的水平,利润率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难以长期维持如此高息的借贷,易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引发企业危机。

(二)与企业主相关的非财务指标

1.企业主接受贷款调查的诚意:商业银行在进行调查时,企业主是否愿意真实披露相关情况,所提供口头、书面材料是否真实可信,是否存在刻意隐瞒或欺骗的情况。如果在调查中企业主不予配合或提供虚假信息,将直接影响调查结果,也说明存在套取银行贷款的可能。

2.企业主信用状况:历史数据和实践经验表明,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与其所有者或主要经营者的信用水平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中小企业贷款视同对其企业主个人的贷款,因此,从中小企业主个人的信用历史,就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期中小企业未来的还款表现。

3.企业主个人品质:重点考查企业主或企业核心人员有无不良嗜好、是否稳健踏实、社会各界评价如何。在多数中小企业中,企业主即是企业,两者难以分割。如企业主有赌博等不良嗜好,很容易造成挪用企业资金归还赌债等事情的发生,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4.企业主家庭状况:该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与“企业主品质”分析基于同样的原因。企业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子女,若发生重大变故,一方面会造成企业主的无心经营,另一方面若涉及财产纠纷,很可能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特别是在贷后信用风险分析中要将该指标作为重要的风险预警信号。

5.企业主社会关系:通过了解企业主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竞争对手的关系,能够判断企业的生存能力。因为企业主社会公共关系好,与上下游业务伙伴合作关系融洽,具备良好的口碑,不仅在遇到临时性困难时容易得到各方支持,还能够获得多方面的信息,促进企业经营的稳健运行。

四、商业银行非财务指标分析面临的障碍

虽然非财务指标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商业银行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上述非财务指标收集、分析、运用上,仍面临着较大的障碍。

一是非财务指标获取成本较高。非财务指标分析,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并且需要对多方信息进行验证才能确认信息的可靠性。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获得、分析上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二是非财务指标判断主观随意性大。目前许多非财务指标的量化没有公认的准则,商业银行也没有针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估体系,而且,还有一些非财务指标是无法量化的,全凭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个体差异性较大。三是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相对于财务指标分析,非财务指标分析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非财务指标分析的复杂性要求信贷人员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从国家政策到行业规范、从企业管理到专业技术、从企业营销到财务会计最好无所不知;而且非财务指标分析还要求信贷人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度的敏感,能够洞悉企业的细微变化。但就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贷人员为数很少。

五、结论

非财务指标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指标设定、准确地判断分析,有助于信贷人员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企业状况,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贷款决策。但非财务指标在收集、分析和利用上仍存在一些困难,有些至关重要的指标,如“企业主个人品质”,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信息收集的范围和准确性以及调查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因此,商业银行与社会各界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非财务指标分析,充分发挥其作用。

首先是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步伐,充分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如对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依法纳税情况、借贷信用记录、企业主的个人信用信息等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降低银行收集此类信息的成本。其次是加强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方法研究,尽快建立规范公认的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再次是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队伍建设,采用培训、考核、引进等一系列措施,尽快建立起具备专业素质、业务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信贷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顾晓安、卢蕾,《问题贷款―成因、识别、监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糜仲春、申义、张学农,《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金融论坛》,2007年第3期。

[3]沈蕾,《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构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第28卷第4期。

[4]李霄鹏,《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势在必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5月。

[5]彭彤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中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1期。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5

一、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重点非财务报表而在表外

小企业经营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市场开拓追求利润生存上,忽略了财务制度的建设。大多财务人员是业主亲属,专业素质不高。加上会计政策变化随意性大,纳税因素的考虑大于财务报告系统的规范性。因此小企业三大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些分析方法都是基于三大财务报表数据的可靠性。这种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的财务分析在小企业财务资料信息披露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局限性尤为突出。而银行基于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主的信用评级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真实资信情况。银监会领导曾说过,小企业信贷不看财务报表,要看“三表”和“三品”。“三表”指电表、水表、报关表;“三品”指人品、产品、压品。总之,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重点在表外各方因素的综合评判而非财务报表简单的比率分析。

二、商业银行小企业有效信贷财务实战分析的指导原则

1.全面核实原则

我国银行法律要求资金供方为规避风险要详细核查资金需要方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由于小企业财务报表本身反映信息有限,加上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聘请专业机构审计又不能满足银行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小企业信贷财务分析需要银行信贷人员本身从各个方面对小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核实。方法包括通过行业和客户的盈利模式比较,产品和服务差异化,企业成立年限,实际控制人发展历程和家庭经济实力,独立的第三方信息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来综合判断。独立三方信息包括:贷款卡信息、人行个人征信系统、水电费单据、员工社保缴纳、上下游的商业信誉、资金结算流水量与上下游合同的对应关系、网络信息、各项财产权利登记平台,法院等权力机构通报以及行业圈内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评价以及其他银行对申请人的授信条件等因素。

2.结合立足的核心要素判定财务优劣的原则

由于小企业千差万别,其财务报表在计算各项比率指标上存在缺陷,不能简单和以大中型企业财务数据为参考依据的行业标准值来比较。由于小企业存在产业集群和区域的“根植性”。即小企业依赖于专业化市场、协作配套的核心客户以及具有产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的区域。因此,在银行信贷实战中,可以根据小企业业务发展所在区域市场,结合区域经济、行业特征分布等因素同类企业比较差异化分析。通过研究某一商圈、产业集群、特色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实行一区域一策略,一供应链一模式。通过进行区域或特色市场的名单制销售开发模式,围绕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圈、行业协会、优质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核心供应链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简单的概括,小企业财务优良要结合其所处的特定区域市场或供应链所处角色来参考判断。结合小企业在区域、特色市场细分立足的核心要素相互比较,分析财务优劣变得更有说服力。

3.抓核心资产防风险的原则

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信贷市场经常出现“跑路”的情况。而银行管理及追缴成本较高。为了防范风险,贷前把握小企业违约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往往对于不同风险状况的区域、行业的小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授信政策。通过使用适合客户生产经营特点,能有效控制企业物流和现金流的金融产品,增加抵(质)押、担保,结合资金账户行为保证结算归行等增信措施来多途径转移和降低风险。因此,通过财务分析,研究小企业资金流、货物流、贸易流,灵活利用产品组合控制企业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商圈渠道、银行回款等核心经营资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控制了小企业得以生存的核心资产,提高小企业主的违约成本才能降低银行信贷的违约风险。小企业财务分析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小企业核心资产防范信贷风险。

三、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财务风险实战分析技巧

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遵循“授信六真原则”,做到“真公司、真资产、真业务、真现金流、真需求、真偿债”。作为银行信贷员,主要从“望”、“闻”、“问”、“切”四个“三板斧”做贷前财务风险调查:

1.三“望”

“一望”公司停车场,看公司员工而非企业主的私人交通工具多少好坏,可以间接反映企业效益情况;“二望”公司财务人数多少,可以间接反映企业业务量大小和管理精细程度;“三望”公司财务岗位设置,可以间接反映企业财务规范性及报表的可信度。

2.三“闻”

到企业了解情况要做到“三闻”:听出纳说,听销售说,听工人说。听出纳说企业的资金充裕情况,了解企业融资需求是否恰当,资金回笼是否及时;听销售说企业的产品市场美誉度、销售量、立足特定区域市场细分的核心要素,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利润表的真实性;听工人说企业的生产繁忙情况,与出纳及销售反馈的信息核对,勾勒出企业的真正运营情况。

3.三“问”

“一问”公司股权结构,了解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企业背景及资金实力,收集企业软资源及银行可控核心资产信息;“二问”公司上下游客户及其结算期,了解公司市场供应链情况,反映企业供销渠道业务连续性以及资金回笼及时性;“三问”企业商品单价库存与交货期,结合市场情况和同业信息核实,反映企业市场销售可持续竞争力情况。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 风险; 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进程的迅猛推进,国内和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开放的、有人的主观行为参与的经济系统,所以,引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或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企业系统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系统内部主观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对大量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实地调查表明,当前,在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引致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技术环境变革的不确定等;内部因素主要源于较低的企业资金管理决策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经济政策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我国明显偏向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是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包括所得税税率、利率、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变量的波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困境和危机。

(二)市场环境引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我国产品市场形态已由卖方型市场转变为买方型市场,对于普遍以生产大路货、低档次产品的中小企业来说,面临着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严峻挑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满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促进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三)技术因素引致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环境和自身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理财决策引致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通过对中小企业理财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如投资目标确定、投资方向选择、投资方案评价)、筹资决策环节(如筹资时机选择、筹资规模确定、筹资结构优化)以及收益分配决策环节(如收益确认标准和程序的确定、股利政策和分配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引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关键原因。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并非意味着完全预防、减少或消灭财务风险,而是指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评价、决策、处理等手段,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预防和补偿措施,以尽可能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损失的范围和程度。

依据经济控制论中的系统平衡偏差原理,可以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程序分为制定控制标准、判断风险状态和纠正系统偏差三个步骤。根据系统纠偏措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方式。系统运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的综合构成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由于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及追求短期效益行为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大多数中小企业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运行机制存在较大的缺陷,这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和效果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基于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目标体系的认识,可以从风险状态转移、风险机制改善和企业特性优化三个层次出发,提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体系的构成分析框架。其中风险状态转移策略是策略体系中最为直接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它通常是根据企业在其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或)成长能力等方面的风险状态,采取直接的防范与控制措施。风险机制改善策略是策略体系中较深层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应从建立结构完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观念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特性优化策略是策略体系中战略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优化企业特性的策略构成,应在综合评价企业行业特性、经营特性和管理特性等方面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特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不利之处,从战略的角度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