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1
1.公共空间
公共性是人类的共性之一,人们总是通过社会生活增加交往和心理交换。公共空间是存在于建筑实体之间,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场所。例如广场、街道、公园等。
2.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门实用艺术。
龙凤社区简介
龙凤社区位于市中心区交通路北侧,南临釜溪河,北倚解放路,紧靠龙凤山公园,还有盐业历史博物馆、王爷庙、桓侯宫等著名景点,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龙凤社区缺乏规划、开发,没有更好的继承地域特色文化,通过本次设计改造,将它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体的民宿旅游区,将各个重要景点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
民宿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人情化元素
民宿区公共空间环境是构成社区文明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使人、自然与社会之间达成一种和谐与默契。民俗区公共空间环境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亲近自然的一个场所。它的中心和目的都是为了人,环境中有了人,环境就会被人情化,从而具有人类的精神。因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城市,找回人情化的空间,是有必要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民宿区的违规建筑越来越多,公共空间越来越少。空间日趋混乱,环境质量恶化,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日益遭到破坏,人在这个空间中的尊严受到严重的损害。那么我们作为设计者该如何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呢?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对人的关怀,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空间的安全感
人们如果置身于个缺乏安全感的公共空间环境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购物等商业活动。在自贡龙凤社区里,由于违章建筑占用公共空间如街道,导致在社区里的街道上行走会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并且违章建筑的质量有待思考,置身这样一个公共空间是缺乏安全感的。
(2)宜人的空间尺度
公共空间环境的尺度是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宜人的空间尺度会使空间更加亲切、舒适。
此外,广场设计中的宜人尺度也很重要,亚历山大认为一个大约45*60英尺的广场,可以使公众生活的正常节奏保持稳定。在原案中,没有个广场,缺乏人们活动、交流的空间,在设计改造方案中增加了盐神雕塑广场、思源广场等,增加了人们休闲娱乐、集聚场地、应急场所的公共空间。
(3)完善的街道和民宿区内的公共家具
在民宿区公共空间设置完善的街道和城市家具如合理的街道宽窄,小巧的垃圾桶、景观座椅以及各种艺术灯具、标志牌等,无论是从感官还是精神都倍感愉悦。在原案中,商业区只有流动的空间,缺乏可休憩的公共空间,所以经常会看见倚着栏杆或者直接席地而坐的人们无可奈何地小憩。
2.充分的接近自然,表现自然
景观绿化是社区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城市美的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色彩学来看,绿颜色是种安静的颜色,这种颜色使人安详,使人联想到如茵的草地,茂密的森林,平静的湖水…”。在现代社会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下,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然而在龙凤社区中,自然的美被围墙挡在外面,与自然的亲近极不和谐。在设计改造方案中,大量的增加绿地、花坛,让绿意围绕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拆除了原有围墙,将自然的美延伸到民宿区,让居民充分的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文化表现
一个成功的环境设计对继承城市传统生活方式、保护古建筑、改善城市环境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龙凤社区地址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四川自贡素以井盐历史久远而扬名中外,其凿井采盐的历史可以上溯自东汉章帝时期,拥有“千年盐都”的美誉。那么在龙凤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表现自贡地域特色文化?
1.民宿区特色商业街
在设计改造方案中,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具有自贡特色的商业街建筑,对它进行维护。其次,运用自贡民居建筑的独特元素进行创新,将这些元素如:穿斗式结构、封火墙、夯土墙等等,运用简化、抽象以及材质替换等手法,给予传统建筑新的生命。
2.民宿区广场的特色表现
在原案中,民宿区缺乏公共空间的广场,缺乏集散、交流的空间,在设计改造方案中增加不同规模的广场,并加入自贡特色地域文化,提升民宿区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比如盐神雕塑广场,将自贡的盐文化运用到广场的设计中,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2
关键词: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大型购物中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内部空间环境是消费者进行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随着购物中心建设的不断发展,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环境越来越现代、时尚、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的推动,因此,在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消费者的真实心理导向对购物中心定位给予准确把控,实现购物中心的最为精准的设计风格。
一、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理念
1、装修风格和主题要明确
鲜明的主题能够让消费者深刻的感受到购物中心的理念等一些内在的东西,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和吸引力,尤其是风格的追求和定位要符合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内外做到统一。
2、动线和规划布局要合理
在进行动线的设计和整体布局时要结合购物中心建筑的自身结构特点;首先要提高的就是购物中心的利用率,前提是不能够影响到流动线,购物中心的布局取向在卖场空间在大环境内,承载着实现多种经营主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与衔接的作用,要让消费者在科学的格局中感受到大量的来自不同品牌背景的文化信息。
二、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需求
1、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感受
要考虑顾客在特定的空间中心灵的感受及精神需求,做到以人为本,其次再考虑如何运用物质改善空间环境并以此满足精神需求。
2、对购物中心空间做到最有效的利用
购物中心空间环境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的美化,也是对购物中心内部空间功能的最有效利用,使布局更加合理,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要,使购物中心空间更完善以改善人们的购物环境。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创造舒适、优美的购物环境。
3、注重顾客的心理需求
购物中心设计原理以购物中心空间传达和沟通为主要机能,其功效的生成与人的心理要素密切相关。购物中心空间中不同的色彩、尺度、材质、造型等因素给人的心理传达并不同,消费者的构成成分及需求、观众的心理状态、观众的疲劳状态等都需要进行调查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地域和信仰的人,对同样的购物中心空间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需求。这要求设计师注意运用各种理论以使购物中心空间设计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以更好的调动消费者能动作用,创造舒适的购物中心空间购物环境。
三、大型购物中心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点
1、在购物中心环境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创意,它是设计的灵魂所在。进行设计的策划,首先必须弄清设计构思的前提条件,其次在设计中还需尽可能体现出现代购物中心的经营观念、营销方式、顾客的购物倾向与企业的个性特点等。
2、购物中心空间环境的功能布局必须从购物中心经营的整体战略出发,这是因为功能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商店的经济效益及其形象的塑造,切不可等闲视之。购物中心环境功能布局的要点是要以发挥出购物中心空间的最大作用,提高购物中心的经营效益为前提;同时还要考虑到方便与吸引顾客、易于营销活动的开展与管理。
3、购物中心空间中的动线安排问题也是设计的关键之一。就建筑内部环境来说,如何引导顾客进入购物中心,并使顾客顺利地游览选购商品,灵活地运用建筑面积以避免死角,安全、迅速地疏散人流是设计的主要目标。
4、购物中心空间环境的空间组合,就其内部空间来说,其空间组合的方式主要有顺墙式、岛屿式、斜交式、放射式、自由式、隔墙式与开放式等。这些组合方式是通过不同的空间分离与联系手段来形成的,而空间分离方式的不同,又决定了空间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空间的美感、情趣和意境的创造,故在空间组合中需反复推敲。
5、购物中心空间环境的采光照明也是现代购物中心设计的精华所在,其作用在于使用与装饰。就建筑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来说,设计中应尽可能使其内部采光充足并根据所售商品对自然光照的需求特点进行售货区域的安排,还需防止自然光照对某些商品产生的不良影响。
6、购物中心营销环境的展示陈列,主要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结合商品同顾客间的交流,把商品正确而有效地介绍给顾客的一种表现方法,其展示陈列的形式主要包括汇集、开放、重点、搭配、及样品陈列等。
7、就购物中心环境来看,购物中心广告在购物中心营销空间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广告我们称为 POP 广告,主要分为内外两种。就营销环境来说,设计主要作用于顾客的感知、感应,把提高商品的注目率放在首位来考虑,可通过有对性的、简明扼要的宣传设计,创造出购物的热烈气氛来。
四、大型购物中心内部空间结构设计。
1、顶部设计
旧购物中心一般忽略了顶部空间对烘托购物中心环境所起的作用,只是在原有的结构上修饰一番而已。现代购物中心把顶部空间装潢列入整体设计计划中,并综合结构,构件、材质、色彩、灯光照明等有机部分产生艺术效果。由于在购物中心空间中只有顶部空间是大面积地出现在顾客面前,容易产生视觉冲击效应,因此设计者都十分重视顶部空间对购物中心整体效果产生的影响。购物中心的顶部空间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封闭型一一这是目前常用的形式。用吊平顶把购物中心空间完全封闭起来,有木结构三夹板吊顶、轻钢龙骨TK板吊顶,表面用喷涂或墙纸粘贴。或用铝合金成板材料骨架铺上纸面石膏板,阻燃型泡沫塑料板吊顶。
立体型一一根据购物中心顶面布局或购物中心销售区布局装潢成多层次的装饰结构并与灯光结合起来能产生多种特殊效果,个性鲜明。
暴露型一一这是一种更具个性的顶面装饰形式,往往强调购物中心建筑的原有结构和设备,充分发挥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美学特征,巧妙地组织照明,管道等功能设备,经过颇具匠心的处理,形成特殊的个性,有时甚至故意运用一些暴露型的构件以达到艺术效果。
通透型一一完全封闭型的结构比较沉闷单调,缺乏活力,现代大型购物中心十分重视在适当的位置设计通透的空间,把上下楼面串通起来。并在天棚上开设天窗,引进室外光线,使整个购物中心空间给人以丰富亲切感,从而变换了气氛,同时也节约了能源。楼梯是疏导人流、联系楼面空间的纽带,现代购物中心往往借助于楼梯形成上下串通的通透空间。楼梯因其造型转折穿插的特点,易产生独特的风格,在购物中心中,暴露型的楼梯装饰还能提高购物中心的品位。
2、墙面和地面设计
购物中心的墙面和地面,尤其在服务行业的购物中心(饮食店,照相馆、美容店等)中,对购物中心色调,制造环境气氛,时常起着主宰作用。购物中心的墙面装饰采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别是作为间隔用的隔断墙面更是大有文章可做。有许多好的购物中心设计都是充分利用墙面与其它设备结合,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和广告效果。在墙面上装上镜面玻璃可以使狭小、沉闷的购物中心空间在视觉上到以扩展,丰富了购物中心空间的层次。打破了压抑感。
3、立拄设计
由于大跨度的购物中心结构受经费,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因此在购物中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柱子林立的局面,使购物中心空间的布局受到了限制,为购物中心设计增添了难度。在购物中心的具体设计中,设计者要尽量削弱立柱的独立个性,使立柱的存在融合于购物中心之中,成为购物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装潢中为了去除立柱的影响,可以采用与墙面相同的色彩和材料。或用镜面材料装潢,和用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虚空间使购物中心空间得以通透。设计者还可以利用立柱作购物中心的墙面间隔、陈列台、陈列橱等,丰富购物中心空间的内容。
结语
购物中心空间环境的综合性和复合性,设计师不仅仅要从规划建筑、室内、景观、艺术等入手,而且还要研究、探讨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工程学和消费者行为,认清购物中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从中总结购物中心活动的一般规律。只有在了解购物中心内部空间最根本的用途和目的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更加时尚、现代、个性,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秀的大型购物中心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亮.新型商业模式对城市商业建筑的影响[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04).
[2] 张奎.环境行为学知识在医疗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7,(05).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3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在这个相互作用中,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经验,反过来,个体也改变了环境。环境心理学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因此,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校园中的公共空间主要是校园中建筑实体间存在着的开放性场所,是同学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的。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开放空间,如校园中的街道、广场、游憩绿地、滨水绿地,具有景观,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公共空间景观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校园公共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同学的行为,心理,情绪。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能创造愉悦的空间氛围。校园环境存在着建筑,植物,道路等客观因素,还有文化底蕴,学习氛围等抽象的主观因素。而这些因素存在着体量,形状,颜色,材质,光线,气味,声音等因素,只有当设计空间中这些因素都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模式时才能够保证空间合理有效的被利用,被欣赏。设计师所想创造的空间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积极参与到环境中。显然,在这一点上,南湖校区似乎是一个反面教材,在南湖校园中行走的话,直观感受是空旷,并且找不到停下来的地方。也许你是有目的地的,但是中途你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虽然现在校园里多了些座椅,但是与庞大的校园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校园里的休憩场地数量本不多,还有一大部分景观绿地适合休憩的公共场所围绕镜湖布置,镜湖的一侧是图书馆,其余几面均无围合的建筑,也就是说同学平时穿越这些地方的机会很少,即使有,也只是被当做交通空间来用,人的其他行为与此地发生碰撞的机会很少。人的休憩是在不经意间进行的。而不是像使用交通空间一样有意而为之。所以这些公共空间应当布置在建筑体量围合,人们的必经场所。在经过交通时能够被景观吸引而参与到其中。
适宜的建筑尺度能够围合宜人的道路空间,给人以亲切感,反之则让人觉得疏远,以下是矿大与中国美院的实景照片:
矿大南湖校区的道路比较开阔,缺少围合感,更像是为车子的行走而准备的,畅通无阻,没有遮挡,人的视觉也容易疲劳。相对比,中国美院的道路空间就亲切多了,后者更像一个社区,更适合人居住,让人觉得放松。两者的建筑尺度差不多,但是相同的体块距离不一样,营造的空间氛围有很大的差别。
色彩和材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颜色对人的状态有极大地影响,不同的颜色可以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是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以使人的心里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以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朗,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予凉爽的感觉等等,所以在设计中颜色也是设计师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空间中设置适当的色彩,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愉悦人的心情。同时,建筑色彩可以标示建筑,为建筑识别提供了可能性。南湖校区的建筑为统一的灰色调,虽有变化,但差别较小。同时材质也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的空间感受。
校园公共环境的开放与私密性与同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私密空间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只是在空间属性,空间功能上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校园里的公共环境的私密性多由植被来限定。常见树下的座椅有人光顾,而那些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地方却无人问津,植被,建筑小品等在公共空间中可以限定空间,,围合空间,缩小空间尺度。植被围合的空间有以下几类:1)垂直空间。高而细的植物能够成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这类空间只有一面试敞开的,令人翘首仰望将视线导向空中,能给人强烈的封闭感,人的行为和视线被限定在其内部;2)闭锁空间。这类空间四周均被高大的乔木及枝繁叶茂的小乔木或灌木所围合,是完全封闭的,五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感;3)突起空间。对空间限定感弱,空间水平占有范围小,边界不稳定,空间感也随距离而变化;4)肌理空间。没有明确的实物限定,主要有不同的图案肌理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5)相互渗透。人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仅仅限于对环境的修正,还有可能完全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例如校园中的小广场,没有人的时候只是一个交通空间,人多的时候就是集体的聚会场所
这些环境心理的理论在设计课程中也应多被考虑,建筑空间最终是给人使用的,所以人的感受应该是第一位的,无论在建筑空间的安排布局,功能组合上还是装饰上,都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符合空间功能,是人感到舒适的空间。在设计中我们常常设计小庭院或小广场,他们是人们户外活动是交流娱乐必不可少的场所,也是调节人的心理感受的重要条件,但在设计时,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公共开放性,还要注意提供相对较私密的空间,在那里不会使人有不舒适被注视的感觉。
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是学习的地方,对这种关系的考虑显得尤为重要。校园公共环境是为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动而配备的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光顾,自由自在活动的地方,是享受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之所在,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独特性联系性、与封闭性,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与人的实际感受感受发生关联,并不一定能够将自身客观的展现自身,就像我们美丽的矿大校园,虽然有景观节点,有励志园,有校友公园,有其他的一些好去处,但是却无法展现它们的魅力,我们失去了景观氛围的同时是我们队环境认知,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的缺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认识可以认识到环境与人的关系,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 建筑学报:《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论环境行为学与公共空间设计》;《植物空间营造与行为心理形成》.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色彩设计 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就层次结构的划分而言,可区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色彩景观”的概念是从“城市”色彩载体问题研究引申而来的,狭义的城市色彩景观就是指涉及城市生活的特定景观类型,如建筑色彩、场所色彩。其中,场所色彩所包含的街道色彩、绿化色彩等,就是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从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功能与概念来看,依托公共空间为载体的色彩景观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表现为:1.组成元素的复杂性;2.色彩设计概念的历史文化性;3.涉及群体的公共性;4.色彩景观的空间感。
二、城市公共空间色彩的感知及其对色彩设计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场所,其色彩设计也必然受到人们主观感知和体验的影响。而即便在同一城市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产生迥异的色彩感受。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 (IAAC)在《Color,Environment,Human Response》一书中从个体感知和体验的角度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这一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表现为: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集联想文化影响潮流时尚的影响个人体验。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个体感受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色彩设计需要从时间、空间因素中,以及人们对于公共空间景观体验的角度来思考,进而建立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基础语境和平台。
(一)不同运动方式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
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中指出,生活的目标是获取和谐感受,个体在运动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空间的变换关系,就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公共空间色彩的设计应当与运动方式形成相互适应的联系。
(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体验的适宜距离
色彩的感知是与观测距离密切相关的,在城市物体环境中,这种视觉感知的差异尤为明显。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就用“外部空间模数”理论总结了这一规律,其中D/H比值(视距/界面高度)≤1,垂直视角 ≥45°时,可感知空间尺度范围最佳,“看清界面的细部和质感,界面围合空间内可体验到内聚感和安定感”。②综合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开发与周边环境整治的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公园等处的整体设计都是如此。在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色彩观察的适宜距离,处理好“均衡场”和“强场”的关系,使人的色彩体验更为丰富也更贴近人体尺度。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原理》等书中被定义为“基于城市功能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③。就视觉角度而言,城市广场的色彩包括有围合广场的建筑、铺地、环境小品、绿化色彩等。其中,妥善地处理好着色面积最广的建筑群与广场铺地间的色彩联系,是广场整体色彩设计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广场作为人群休憩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考虑到受众群体来自静止视点的体验,其色彩设计指引要点主要包括:1.广场铺地色彩应与周边建筑群取得最大限度的调和。2.广场基调色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3.广场空间色彩还应该有侧重点、有主次地处理好视觉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与层次性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主体色彩即“前景色”与其他景观色彩“背景色”形成层次化的区分,类似色彩配色法较为恰当;而缺乏明确主体的,就要将色彩设计的重心放在围合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上,可适当利用不同形式的绿化措施进行改善、整合。④
(二)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由商业街区步行通道及两旁商店构成的一个城市线状空间,通常是城市或区域的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及回归自然的需要,步行街的景观设置大多与街心广场、小品雕塑相结合,是现代城市街道发展的特殊形式。处理好街道侧立面建筑与色彩设计间的关系,在连续性的建筑界面围合中给予行人以丰富、连续的空间与视觉体验,总体而言,就是对高明度低彩度色、中性色或无彩度色的过渡处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街道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应符合其功能定位,根据街道空间与景观的构成完成色彩设计的协调配置。2.在街道空间节奏与序列的变换处包括转角、交叉口等处,则要合理地运用对景、框景等手段,适应节点处的色彩对比和空间的节奏变化,使冷暖或明暗上的色彩渐变更加协调、柔和。3.步行街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设施的色彩设计也要遵循整体性、整合性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公园被定义为用作“供公众游览、休憩……文体健身等活动……是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其色彩设计的核心是公园的绿化色彩。⑤
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在尊重其基础功能设定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好其自然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
第一,绿色很自然地应当成为公园范围内的基调色,色彩设计应注意使基调色与点缀色之间互相衬托,进而使掩藏于绿色海洋中的人工构筑物得到凸显。第二,大型综合公园需要做到色彩分区,自然色彩区要注重绿化效果的营造;人工色彩区则更需要在环境总体色调的协调下,有意识地发掘自身的色调或主导色彩,可采取微差的手法来创设出公园统一和谐的意境。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如何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进行引导,恰当地展示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这需要设计者在实地调研、城市色彩景观整体规划的实践中进一步地进行检验、修正,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6―157.
②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8―20.
③王京红.空间中的色彩――试论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的特殊性[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2008:99―101.
④冀承毓.从室内空间里领悟色彩艺术――谈居室空间与色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66―67.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空间; 环境心理学; 空间优化设计
一、办公建筑空间概述
国外学者早在《雅典》中就已经指出,工作时人类的四大基本活动之一,工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公建筑空间环境无论对人类的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学家布鲁诺•塞维曾指出,“空间是建筑的真正主角,是评价建筑的基础,空间决定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对办公建筑空间的研究是了解办公建筑的基础。办公建筑又称办公楼,一般指专门用来处理办公业务或提供办公、会议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办公建筑的类型可以从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两方面来分类。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行政办公建筑;通讯科技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商务贸易建筑等。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专用办公建筑和出租办公建筑。建筑空间主要包含建筑形体要素、空间关系要素和空间视觉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建筑形体要素主要指建筑空间所呈现的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形态,抽象概括为点、线、面、体四种要素。建筑空间的关系要素主要包括方位、重力等。视觉要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色彩等视觉特性。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概述
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其重点研究对象在于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和建筑、环境、城市等宏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目前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对环境认知的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于人们感知所处的物理环境过程,以Lynch的“认知地图”和Osgood的“环境的意义”研究方法为代表。其理论基础在于使用者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完整地与对应的知觉相联系的。2.建筑评价。主要针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和环境政策制定者的实用要求而形成,为建筑专业人士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3.对个人空间的研究。这种方法主要研究个体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理论基础是环境心理学,本文也以此为基础。而迄今为止,它们并未涉及环境认知的研究,在环境评价中所涉也不深。1999年,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的《环境行为学概论》中阐释,行为与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书中对于“观察”这一环境心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方法作出了技术上的探讨。2000年国内学者林玉莲、胡正凡的《环境心理学》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实例,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归纳了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特点——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是交互作用关系等。国外学者也基本认为,人类行为和办公环境的关系涵盖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三、办公空间优化设计
良好的办公空间环境是人们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础。办公建筑空间环境在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并尊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办公室员工在忙碌的业务工作中体会到休闲舒适,并提高工作效率。物理环境总体满意度受空气质量、声环境、温度、视野环境、归属感、私密性、办公室布局等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通过对办公室物理环境的人性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环境心理品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够从整体上改善员工空间满意度。1.环境质量。1.1人工照明。现代办公空间在光环境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低照度的统一照明和高照度的局部照明相配合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工照明环境。办公空间良好的采光条件,不能能够刺激大脑皮层起到兴奋作用,并且能够改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理和心理机能。理想的光环境除了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外,还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到冷光源与暖光源结合,并且能够自如进行调整,提供令人舒适的视觉环境。1.2声环境。办公空间环境中的声源主要包括人员活动与对话、办公设备和外界声音。具体的物理环境噪声源包括电脑、复印机、电话机、空调等。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在有中度噪声办公室中工作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水平非常高,长期则会导致患心脏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设计良好的办公空间声环境不仅利于员工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利于防止“办公空间综合症”的出现。有效提高声环境质量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归属感。1.3空气流通性。办公室空气流通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开关窗等方式的自然通风和通过空调等设施的人工通风。此外还有通过花草、盆栽等植物调节空气质量。国外学者的实证调查显示,现实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总体上高于室外,有时污染程度甚至高出允许的上限值的2-5倍。在办公建筑硬件管理方面,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修、办公室清洁、空调系统清洗等方面。亚健康状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结果,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办公空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服务性能。建筑空间的服务性能包括除室内环境之外的建筑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国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使用中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性能使用后评价,并总结了相关评价的规则和指标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美国CBE建筑性能使用评价、美国ASTM标准评价尺度和德国Koblenz建筑性能评价等。本文针对办公建筑中的不同区域,将建筑服务性能按照功能、审美、空间布局和维护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办公向网络化迈进,员工的行为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研究办公建筑空间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建立与设计,首先要考虑进行办公活动时的交流、团队合作和空间的适应性。使用者的在内部空间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结构和设计,人类的复杂行为也要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对使用者的行为作出详尽的观察和总结。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从使用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他如成本、技术等方面尚未涉及,分析角度有限,分析层次有待深入。
作者:曹曼 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P4.
[2][意]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9.
[3]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白旭.建筑设计原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常怀生.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9]MonikaFrontczaketal.(2012)Quantitativerelationshipsbetweenoccupantsatisfactionandsatisfactionaspectsof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andbuildingdesign:CenterfortheBuiltEnvironmentUCBerkeley.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范文6
关键词:SD法;建筑设计公司;空间使用及感知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28-01
一、研究对象
RTKL建筑设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建筑规划设计公司之一,于1946年创办至今,上海分部成立于2003年。公司位于上海市太仓路233号新茂大厦20层,建筑面积1736平方米,包括主要使用空间、公共交流空间、管理服务空间、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模型制作室六个区域。
二、研究方法
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意为语意差别法,是美国心理学家Charles Egerton Osgood 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主要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定量而简单的获取人们对空间的感受情况。该方法对于建筑室内空间感知评价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次研究对象受建筑空间形态、室内环境、功能布局、交通流线、使用人数、管理服务情况等因素影响,因此在此应用SD法具有可行性。
本文主要运用SD法对RTKL建筑设计公司的室内空间进行动态调查。首先通过空间感受、拍照、测绘等方式,了解公司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确立评价因子,并制作调查问卷;其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进一步研究不同使用者对空间感受的差异及原因;最后,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三、问卷设计
笔者以公司的员工为调查对象,以其在公司的心理感受及对空间的使用状况为依据,确立了五组共16个评价因子:
(一)以调查对象对空间感知的视觉因素为基础,包括舒适度(宽敞―拥挤)、光感度(明亮―暗淡)、空间感(开敞―封闭)、装饰度(华丽―朴实)、色彩(丰富―单一);
(二)以调查对象对空间感知的非视觉因素为基础,包括温度(暖和―凉爽)、声音(安静―嘈杂)、气氛(热闹―冷清);
(三)以调查对象在公司的交通流线为基础,包括交通流畅度(顺畅―曲折)、交通便利度(方便―不便);
(四)以调查对象对空间的功能及附属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基础,包括功能布局(合理―杂乱)、设施配置(齐全―欠缺)、绿化度(绿化度高―绿化度低);
(五)以公司的管理服务情况为基础,包括工作强度(强度高―强度低)、整洁度(整洁―脏乱)、安全感(有安全感―无安全感)。
对于评价标准,本次研究将16个评价因子分为从高到底5个等级分别使用“非常”、“较”和“中等”来区分,分别给予20、10、0、―10、―20不同的数值。
四、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次调查对象为RTKL内部设计职员和管理服务人员。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采取分大类,随机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室内设计师、管理人员、保洁服务人员五大类。为了保证调查者对于调查内容的充分反馈,笔者采用了发放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开始于2013年6月15日至25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6份,其中有效问卷43份,有效率为86%。调查对象按职业分类为:建筑设计师15人,城市规划师14人,平面设计师8人,管理人员4人,保洁服务人员2人。按性别份为:男性29人,女性14人。
五、基于SD法的评价数据统计
经过统计分析得出调查对象对于本次研究对象16个空间环境评价因子的评分及语义差别量表如下:
六、评价数据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五个类别的调查对象在舒适度、气氛、整洁度、安全感上的打分都较高,说明调查对象对公司空间环境的总体情况还是较为满意的。在色彩项上,五个组别打分都较低,这说明公司内部空间颜色较为单一,可能与公司的国际化、标准化性质有关。在交通流线方面,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的评分远高于其他三组,说明公司不同空间之间的流线较为顺畅,但单一空间内的交通流线有一定问题。管理人员和保洁服务人员的总体评分比其他三组略高,而其他三组的评分总体上相同,说明公司的主要使用空间环境在日常情况下上会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但对不经常使用的人来说影响不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女性在空间舒适度、空间感、色彩、声音、整洁度、安全感上略低于男性,说明女性在这些方面更为敏感,对工作的抗压能较小,而男性则对于空间环境要求较低。表2同时还反映出女性在公司的活跃度要略高与男性,在交通流线和空间功能方面的评分可看出男性职员的理性诉求较之女性要高。
七、综合评价优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得出:RTKL建筑设计公司总体空间环境质量较高。在视觉方面,可适当丰富室内空间色彩;在非视觉因素方面,适当在公共交流空间中营造活跃气氛,尽量减少在主要使用空间中进行非工作交流;在交通流线上,合理规划单一空间的交通流线设计;在其他方面,适当增加绿化,同时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女性职员心理变化的关注,增强女性职员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分析法16―SD法[J].中国园林.2004,(10).
[2]张昀.基于SD法的城市空间感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