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1
关键词: 政治高考复习 教材知识 结合点
近几年来政治高考命题的重点是:教材的重点和当前时政热点的交叉点,教材内部知识之间的交叉点,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综合考查。
教材知识之间的结合点是指教材内的概念、关系、观点之间的联系或共同点,即交叉点。如有一年高考第16题是:“要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必须认清当代中国的国情,它表明了什么哲学理论观点?”它的答案没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也没有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证明,而是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上说明。因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是客观和主观的关系,所以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交叉点,即结合点。此题的命题思路预示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和注重考查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
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概念和知识之间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主要是把握知识之间直接的必然联系。例如: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讲经济效益。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其一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其二是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三是优胜劣汰。三个作用充分体现了市场和产品质量的竞争,技术人材和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这些竞争通过市场来实现,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是通过选择最好的市场,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走集约化道路,通过产业优化、结构优化、企业优化来实现。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的。价值规律的作用结果是把资源配置到经济效益最好的部门之中,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各企业之中,这样才能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益,促使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辩证法的三个特征,即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矛盾的联系,无论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还是整体联系、部分联系,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是矛盾,没有矛盾着的双方的斗争和转化,就极易发展,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消失了,这一事物就不存在了,更谈不上变化和发展了。全面的观点也就是矛盾的观点,对任何事物和矛盾都要看到它们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等。这样认识事物既是全面的观点,又是矛盾的观点。所以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三个特证的集中点,即交叉点。把握住矛盾的观点也就掌握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唯物论中要辩证地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地位和作用,而在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是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若否认这一点就唯心主义辩证法,所以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认识论强调实践的第一性,就是坚持唯物论,在实践第一的基础上又强调认识的反作用,就是坚持了辩证法。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三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理论体系。如果单纯孤立地认识某一方面,就不能理解和掌握它的理论实质,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去认识把握知识之间的结合点。
高三政治常识教材的知识内容,要集中把握好三个问题: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意识,逐渐淡化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这一思想认识,强化国家利益和意识。
政治常识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国家这一个中心展开的。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职能、民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外政策,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又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例如,我国的政府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主义公共事务的职能,集中到一点都是为了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国家利益。
当前我国内部经济、科技发展上存在着东西部的差距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能,进行调节,宏观调控经济,合理配置资源,逐步缩小差别,实现平衡、持续健康发展。这样不仅能维护各民族的利益,达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而且能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这种关系又表现为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使国际关系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复杂状态。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决定的,这又集中地反映了国家利益。在中美关于知识产权谈判的问题中,有许多磨擦,最终达成协议,这不是由两国的性质所决定的,而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利益和。联系到当前国际关系,中日关于问题,中越关于西沙群岛问题,搁置不谈,以后解决,现在共同开发。这一战略措施既体现了不能让步、不能丢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又说明了共同开发是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需要。
关于,主要是解决国家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我们都应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就是意识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最好表现。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2
【关键词】现代广告学 理解 认识
现代广告学是现代广告学科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对现代广告理论、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的一门学科。对于现代广告学的学科分类,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将其划分在新闻学领域,有的则认为他们属于经济学范畴。笔者认为,无论是现代广告学的内容还是它所承担的责任都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专门对广告这一独立的商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商业性是广告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从这方面看我们还是应当将其划分在经济学领域。
一、现代广告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现代广告学最先产生于新闻学,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商业经济的持续繁荣,这门学科逐渐从新闻学领域分离出来,独立性越来越强。在我国最早研究广告学的学者早先都是从事新闻学理论研究的,如徐宝璜、戈公振等著名学者都是在新闻学领域小有名气的。原国家教委编制的普通高校专业目录中广告学就被划分在文学的新闻学类。这种划分方式从广告学与新闻学的渊源来看是带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划分也日渐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种划分使得广告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天然联系被割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归根结底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随着当下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各种服务都面临无数的竞争者。因此企业要想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销量必须走品牌化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手段就是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又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广告。通过广告的作用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1]。因此广告活动在推销产品和扩大营业额方面就承担起了更加重要的职责。总而言之,广告与市场营销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因此简单的将广告学划分在新闻学领域是与广告的市场营销功能相矛盾的。
2.广告与市场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也与单纯的新闻理论学科存在很大差距。在广告实践活动中市场因素是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精准的广告投放和广告力度的大制作对于提升广告的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广告与市场之间的结合出现错位那(错位,那么)在高水平的广告活动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导致企业因此陷入困境。广告不从市场出发,仅仅凭借对理论的认知是难以成功的。因此在学科划分的过程中不能仅从理论渊源来对广告学进行归类。毕竟广告是在商业社会中的实用需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例如曾经家喻户晓的秦池酒业便十分重视广告在整个企业战略中的作用,不惜花费上亿元的贷款在央视集中投放广告。但是这种其自身的销售渠道并未完全成熟,结果造成人们虽然知道这种酒,但是在销售终端却很少见到。最终该集团因巨额债务到期无法偿还而终成昙花一现。这种广告与市场之间的错位就是对广告学的划分的一个典型参考案例。
3.广告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性教育不足。在高校教育中广告学专业学科属于新闻学范畴,学生在毕业时领到的是文学学士学位,而不是经济学学士学位。这种分类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学位是对人才发展方向的定位,会对人才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在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以文学思维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他们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经济环境。而广告人才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科的底蕴,这样他们在工作中才能更好的结合市场和企业生产完善自己的工作。才能使广告更加利于产品的营销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当下这种广告学的划分对于人才的培养将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关于现代广告学的性质和原则
在对现代广告学的认识和理解中应当首先确定其性质,这对于现代广告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具有指导作用。事物的性质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从矛盾分析法来看,事物都包含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广告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他也具有和其他理论学科共同的特点,例如系统性、理论性、逻辑性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但是广告学还存在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广告学是为企业推销产品而服务的,他的构成和功能与其他学科存在质的差别。同时在事物内部又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方面,其中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内容。在广告运作过程中,也包含各种矛盾,例如传播媒体、广告创意、广告制作等这些方面都是构成广告这一体系的内部元素,这些环节的工作都对整个广告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3]。但是广告活动中的主要矛盾还是广告主体与广告客体之间的矛盾[2]。如果仅有广告主体而没有广告客体则不会产生广告活动,只有生产没有需求那终将也会造成广告主体的倒闭。相反如果仅有广告客体,而没有广告主体的参与更不会有广告活动的开展。
事物的质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客观的内在规定性,也是上文所说的事物的特殊性,这是决定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的根本原因。广告学和其他事物一样,其内质也包含多个方面,它广泛涉及传播学、新闻学、市场学、经济学、美学等学科。对这些学科的整合和充分利用也是决定广告学高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广告的运作中都较为合理和科学的整合了广告的作用,而且在这些方面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边缘学科的内在联系,只有将其自然的整合在一起才能突出广告学的现代性。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广告学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播学特征,他需要将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广而告之的大众宣传才能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从实现形式看它,又包括广告设计、制作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能起到增强广告作品表现力和渲染力的良好效果,因此,在商业经济繁荣兴旺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广告学性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少斌.广告创作中的商用价值与审美情趣[J].当代经济.2011(08)
[2]赖慧蓉.广告中的视觉符号与视觉传播[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2(06)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3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古籍,引用参考文献等方式对于宋代“钱荒”问题以及其成因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钱荒”问题的产生不仅在需求侧,还在供给侧,不仅有国内因素的影响,还受外来国家的影响,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国家政策有很大关联。之后作者对“钱荒“问题及其成因反映出的宋代经济的部分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最后陈述了从中获得的启示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钱荒 货币 商品经济政府政策
一、 引言
宋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代,既有着“昏君误国,不理朝政”的千古争议,又有着《清明上河图》中的太平盛世,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也是具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的朝代,而宋代独有的货币文化更是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宋代出现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领先了其他国家几百年,同时,宋代也有着极为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切的一切都叙述着宋代的货币体系的特殊,也昭示着研究宋代经济影响下的货币体系的必要性。而我们在研究时发现,宋代“钱荒“问题无疑与上述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钱荒“问题及其成因,我们或许可以窥得庞大而复杂的宋代经济的一隅。
二、 “钱荒“问题及其成因
(一) 什么是“钱荒”?
“钱荒”即货币量在流通中不能满足商品交易需要而产生的短缺现象。“钱荒”现象最早出现在唐代, 在封建通知的后期曾经广泛地出现,而宋代可谓是“钱荒”问题最严重的朝代。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四川地区“铜钱已竭,民甚苦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两浙累年以来,大乏泉货(货币),民间谓之钱荒”,熙宁八年(1075年)在铜钱供给部门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写道:“乃自比年以来,公私上下,并苦乏钱”;元祐元年(1086年)间,“浙中自来号称钱荒,今者尤甚”,南宋时,更是“钱荒物贵,极于近岁, 人情疑惑,市井萧条”,到了宋理宗(1234—1264)时,台州更是“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宋代的“钱荒”问题已经成为了贯穿这个朝代始终的问题。
(二)“钱荒”问题产生的原因
那么,宋代“钱荒”问题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铜钱的需求量大增
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宋代,政府对于商人的限制已经减少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开封城内“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足见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繁荣随之带动了人们的需求的上涨,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自然也会随之上涨,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铜币供应不足的情况,宋代政府也随之做出了改变:增大铜币铸币量和发行纸币:交子。
2、 大量铜钱被蓄积与收藏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足,官僚、富商也层出不穷,而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当时,铜币无疑是财富的象征,于是,以官僚和富商为首的人争相囤积铜币,王旦曾说“京城百万者至多, 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然则器皿之用, 畜藏之货, 何可胜算?”,可见当时贮藏货币之风之盛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贮藏铜币,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引起“钱荒”。
3、 铜钱的大量外流
宋代之特殊,还体现在外交上,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签署割地赔款条约的朝代。宋代每年给予西夏大量的金银财宝,称为“岁贡”,铜币自然也不会少,由于西夏与大辽所处的地方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因此铜资源十分匮乏,他们实行严格的金属出口限制政策,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铜币大量流入西夏辽国等地。此外,由于北宋货币不仅通用于中国与外国的贸易, 还通用于海外诸国之间的贸易, 海外国家对于宋代货币十分渴求,争相于大宋发展贸易,不惜低价收购铜币,根据包恢所言,海外商人“先过温( 州)、台( 州) 之境,摆泊海涯。富豪之民,公然与之交易。 倭所酷好者铜钱而止,海上民户所贪嗜者, 倭船多有珍奇,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止可百贯文得之。”在这种情况下,大宋的对外贸易逐渐变得繁盛起来,据记载,“皇祐中, 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 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 又增十万。”这反映了大宋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货物,总体来看,大宋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这使得货币出现大规模的外流。以上多种因素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再度大幅减少,也是诱发“钱荒”的重要原因。
4、 政府的征税制度
唐代以前,政府征收税收时是以物品为主要形式的,其两税法“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以“”征收钱的方式代替了之前征收实物的形式,给铜币的供给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北宋王安石又推行了“青苗法”与免役法,”青苗法“要求农民们纳苗时必须缴纳钱币;免役法更是要求“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这些法律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压力,但是对于宋代的货币供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记载“差役、免役, 各有利害。免役之害, 掊敛民财, 十室九空, 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足见其影响深远。
5、 铜贵钱贱,不少人毁钱铸器
在宋代,铜资源不只对于西夏来说弥足珍贵,对于宋代来说,铜资源也是相对稀缺的,铜的价格远比铜铸成的钱币的价格要高,史云“销熔十钱, 得精铜一两, 造作器物, 获利五倍”。即使宋代有法律规定不能私自毁钱,巨大的利润仍使得不少人铤而走险,毁钱铸器,使得官铸铜币的供给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三、“钱荒“问题及其成因反映出的宋代经济特点
通过以上对于“钱荒”问题的陈述以及对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宋代成为封建社会后期“钱荒”问题最为严重的朝代绝不是偶然的,宋代经济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有着十分独特之处,下面我们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来探讨宋代经济的独特之处。
(一)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经济水平十分发达。
我们虽分析出了钱荒问题的诸多成因,商品经济的繁荣无疑是需求侧最主要的成因,“钱荒“问题产生绝不可能只是供给层面的原因,如果人们对于货币没有过多的需求甚至需要货币,“钱荒”问题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因而需求方面的问题才是“钱荒”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货币的需求会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主要是有消费需求,预防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三个层面,在宋代,人们对于货币的最主要需求还停留在消费需求的层面,消费需求自然是指对于商品与服务的消费,人们对于货币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消费需求的旺盛,意味着可消费的商品及服务的种类繁多以及货币交易总额的庞大,反映出宋代的空前繁荣的商品经济与发达的经济水平。
(二) 对外贸易的极其发达。
我们在探究货币短缺的的成因时,发现铜钱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宋代对外贸易的发达。无论是西夏、大辽,还是东瀛及海外诸国,对于宋代的铜币都有着极大的渴求,这也反映出大宋与周边各国贸易往来之频繁,且铜币流失量极大,“自从榷场贸易后, 七八十年间, 铜钱像开了闸的巨流, 滚滚而北。”这反映出大宋对外贸易的数额之巨大,两者结合,充分体现出对外贸易的繁荣。
(三) 宋代政府对于流通领域货币数量不够重视,处理方式不够有效。
宋代无论是青苗法还是免役法,初衷都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显然忽略了这对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影响,仍试图用铜币代替实物交税、免除劳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大宋对于“钱荒”问题的处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虽然有些人认识到了“钱荒”问题的本质,如张方平以及沈括等对于钱荒问题已经做出了较为完备的论述,大宋政府对于“钱荒”问题的处理仍然停留在基础阶段,无法有效解决该问题。
(四) 货币购买力下降严重
我们说,发达的商品经济会带来更多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就会减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会下降,但是我们发现,能使人们不惜毁钱铸铜的情况发生,那么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不可能只是实际购买力,还受到包括政府因素在内的其他因素影响,政府面对“钱荒”问题的威胁更多的是通过增加铸币量甚至通过发行“交子”的方式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货币需求,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限制人们贮藏货币,于是货币量大幅增加,使得货币的购买力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五) 金融体系缺乏,货币资本化难度高
我们发现引发“钱荒“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大量铜钱被私人贮藏。这说明,在宋代,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更多的的集中在了消费需求以及预防需求,而对于投机需求很少涉及,这反映出了宋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并不完善,货币的资本化程度高,人们的投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并不意味着金融投资体系的完善,宋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 从宋代“钱荒“问题以及经济特点中想到的
通过上述我们对于“钱荒“问题成因的探究以及从成因对于宋代经济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反思。
(一)对于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体系可以高枕无忧,我国的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些缺陷,无论是从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种类,还是对于金融体系的监管制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如果想减少货币的贮藏量,提升货币的资本化程度,发展并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必须的。
(二) 注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注意货币政策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很多,在运用时一定要注重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利用冲销干预机制减缓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防止“矫枉过正”。
(三) 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我国的货币当局的最终目标是在保持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对外保证汇率稳定,这也是一种对于货币供求平衡的一种有效约束与调整,有助于防止货币大量外流以及维持货币的购买力的稳定。
五、 结论
宋代“钱荒”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既受政治因素的的影响,也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既有国内因素的影响,又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其反映出了宋代经济商品经济与对外贸易发达,政府管理不到位,货币购买力下降,金融体系不完善等特点,这为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我认为研究经济史,不仅是对过去经济体制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获得对当下的启发,为当下的经济体制发展做出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平.唐宋的“钱荒论”及其实质[J].中国钱币,2019(06):47-54.
[2]丁涛.北宋东南钱荒缘由考辨[J].中华文化论坛,2018(12):39-46.
[3]何平.中国历史上的钱荒[J].商业观察,2018(12):90-92.
[4]张欣,玲.北宋东南地区“钱荒”成因——基于政府采买角度分析[J].新西部,2018(23):99-100.
[5]周生春,李华.北宋钱荒的内在成因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7(02):55-65.
[6]魏了翁.被召除礼部尚书内奏事第四札[A].魏了翁.鹤山先生集(卷19)[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7]张心雨,陈素芳.宋代“钱荒”问题的研究[J].商,2015(37):124+51.
[8]舍娜莉,张云筝.宋代货币流通体制与“钱荒”[J].兰台世界,2014(24):139-140.
[9]柳平生,葛金芳.基于货币需求的南宋钱荒成因新探[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31(02):51-69+7-8+12.
[10]杨富学,李志鹏.北宋钱荒之西夏因素考析[J].西夏研究,2014(01):3-11.
[11]吴钩.大宋王朝的钱荒[J].经济导刊,2014(01):95-96.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4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1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
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2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3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4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
(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
(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高中必修一政治重点知识5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5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商品经济的主要矛盾范文6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 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01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02年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 “共存” 对立统一的观点。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5、重读关键词——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主导、实质、本质、根本、根源、标志、目标、目的、原则、源泉、决定、第一,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在课本上对关键词划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我们在阅读
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11、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学习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对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