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1

【关键词】 植筋;施工工序;施工质量

[Abstract]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ll anchorage technology of filling construc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exp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units attention.

[keyword] anchor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struction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填充墙植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建筑填充墙植筋技术的质量控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望得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重视。

一、 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施工单位的“以包代管”

施工单位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游走于各个建筑工程间的所谓专业队,操作工人一至几人不等,以承包的方式进行化学植筋工作,总包单位除了提供钢筋之外,其它概不过问,甚至起关键作用的植筋结构胶都由施工工人自带,这些工人拎着他们自己的材料、设备在他们同时承包的不同工程间穿梭交叉施工,最后拉结筋数量清点一下,有个检测报告,一切任务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各个工序无人管理,完全靠操作工人自律。

2. 监理单位的“以检测代验收”

不仅施工单位不重视施工过程控制,监理单位也往往以检查植筋锚固拉拔力检测报告来代替监督检查以及隐蔽验收等各项监理工作。

3. 施工依据不充分

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应满足设计文件规定的钢筋锚固长度、结构胶技术指标等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凡要求拉结筋预埋的,如采用植筋法施工,则需有设计单位出具正式变更手续。施工单位施工前也应制定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这一切必备程序往往都被省略了,施工单位单凭结构胶说明书就擅自施工的现象相当普遍。

4. 植筋结构胶质量低劣

当前,结构胶劣质产品充斥建材市场,原材料进场验收把关不严,使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有人认为反正有拉结筋的锚固拉拔力检测,植筋结构胶进场质量验收无关紧要,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部分结构胶使用劣质固化剂,虽有可能做到结构胶的短期粘结强度很高,但随时间推移,结构胶抗环境老化能力和抗冲击剥离能力将急剧下降,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5. 施工工人业务水平及责任心欠缺

化学植筋施工作业面分散,工作量大且完全手工作业,监管难度较大,这对操作工人的业务水平、质量意识及个人素质都有较高要求。目前施工工人业务水平及质量意识整体上离工程质量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如果再对其监督管理不力,施工质量更难保证。

6. 工程实体质量通病

(1)结构胶原材料不合格。锚固胶耐久性不足、被植钢筋使用年限达不到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结构胶原材料不合格。

(2)锚固长度不足。钻孔深度满足不了所需要求的锚固长度,致使钢筋的锚固力不足。

(3)锚固效果差。钻孔清理是最重要的关键工序之一,钻孔清理不净,孔内存留残渣及浮灰,影响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对后植拉结钢筋的抗拔力影响很大。有的拉结筋用手都可以转动,仔细观查,发现在已经凝固的锚固剂周围有大量粉尘。钢筋除锈不彻底也是影响锚固效果的重要因素。

(4)注胶方法错误。施工中不是先向孔内注胶后插筋,而是在钢筋锚固端涂抹或蘸上一点结构胶后,直接往钻孔内插入,导致孔内结构胶不密实而影响其粘结效果。

(5)养护和保护不到位。拉结筋植入后未按规定时间养护和保护,成品保护意识不强,后续工作对尚未完全固结的拉结筋扰动。

二、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建议

1. 加强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审核

填充墙砌体化学植筋法施工拉结筋应有设计文件,设计文件应注明钢筋锚固深度、结构胶技术指标,并提出施工说明。如原设计图纸要求拉结筋预埋,并无化学植筋的设计内容,施工单位要求变更,也应由建设单位提请设计单位依程序出具设计变更。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岗位业务培训教育。

2. 加强材料进场验收

结构胶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对植筋用结构胶进场验收。在确认产品批号、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应为原件或加盖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签字的复印件。植筋结构胶进场验收合格后标记保存,严禁未经报验的结构胶混入现场。出厂检测报告中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耐湿热老化性能等各项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及《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 的要求。对出厂检测报告检验项目不齐全或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等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验。

3. 加强工序报验及隐蔽工程验收

施工单位严格对钻孔、清孔、钢筋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与保护等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并报监理单位验收,填写验收记录。在植筋注入结构胶这一关键工序,监理人员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抽查频率,一经发现违规操作应责令重新返工。

4. 加强植筋实体检测

《砌体验收规范》第9.2.3 条及附录B、C 对填充墙砌体植筋锚固力检测要求、抽样判定方法、检测记录的格式要求作出了规定,这是该规范修订的亮点之一。《砌体验收规范》对植筋抽样频率要求是很高的,这与当前其施工质量稳定性差的实际状况有关,应严格执行。监理单位应切实负责,确保检测的真实性、有代表性,杜绝检测抽样吃小灶现象。

5. 增加设置检验批的建议

为做好以上工作,建议在《砌体验收规范》的检验批设置基础上增设“填充墙砌体植筋界面处理检验批”以及“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检验批”,以加强责任制度、完善技术资料、促进施工质量的切实提高。钻孔(孔深检查等)、清孔、钢筋除锈等工序可作为一个检验批,施工单位每一施工段自检合格、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填写《填充墙砌体植筋界面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后方可进入植筋工序。植筋工程界面处理检验批主控项目为:清孔质量检查、钢筋除锈检查。一般项目为孔径、孔深、位置实测检查,一般项目设置允许偏差。

植筋、固化与保护等工序可作为一个检验批,相关验收记录为《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植筋施工质量检验批主控项目为:锚固胶质保书及出厂检测报告等、注浆植筋质量、固化与保护。根据《砌体验收规范》,植筋实体检测已体现在《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中。

四、 结语

填充墙拉结筋的施工质量在抗震设防中是极其重要的,化学植筋法施工拉结筋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施工作业面分散,工作量大,完全靠手工作业,隐蔽性强,如果现场管理不善,也极易产生质量隐患。

《砌体验收规范》对填充墙砌体植筋的相关规定,未能体现过程控制的精神,笔者根据实践经验,针对上文所指出的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照这些建议加强管理,必定会提高植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GB 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市政盾构隧道 路面板施工 植筋技术 应用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隧道工程也成为交通基础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隧道施工方法,盾构法已经在众多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面对着正逐渐朝着大直径、长距离、大埋设的方向发展的隧道工程,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起到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应该得到工程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

1 盾构法概述

盾构法是一种全机械施工方法,属于暗挖法施工的一种,主要是在土中推进盾构机械,结合盾构外壳及管片,对周边围岩进行支撑,以防止出现坍塌,同时在开挖面的正前方,使用切削设备进行土体开挖,并利用出土机械,将开挖的土方运出隧道,使用千斤顶加压顶进,同时对预制混凝土管片进行拼装,形成相应的隧道结构。在盾构法中,所谓的“盾”是指保持开挖面稳定性的刀盘和压力舱、支护周围土体的盾构钢壳,而所谓“构”则是指构成隧道衬砌的管片以及壁后注浆体。与普通隧道施工方法相比,盾构法是非常复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与施工技术环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盾构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掘进速度快,开挖和衬砌相对安全;二是劳动强度低,盾构的推进、出土、以及衬砌的拼装等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三是盾构施工不会影响地下管线设施,也不会影响地面交通;四是施工不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也没有噪音和扰动;五是在松软地层中修建大埋设、长距离的隧道时,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盾构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针对性强,价格昂贵;隧道顶覆土较浅时施工难度大;对于地表沉降的控制相对困难,对于衬砌体的防水性能要求较高等,都需要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 市政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植筋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工法的影响,隧道路面板施工中,对于牛腿支撑钢筋的锚固需要采用植筋技术,以确保路面面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植筋技术是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程中的一种有效技术,是结构植筋加固与重型荷载紧固应用的最佳选择,是一种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快捷、有效的连接和锚固技术。本文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植筋技术在市政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工程概况

某地下隧道工程是该市城市地下交通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隧道全长17.33km,整体规划为双向六车道,其中上行线部分全长7466.15m,下行线部分全长6652.33m,均为双管盾构隧道。隧道衬砌内外径分别为14m和16m,环宽2m,环厚0.55m,采用的是楔形混凝土管片错缝拼装的形式。在该工程中,隧道内部为双层过车道,上层为汽车道,下层则为轨道交通预留,因此,对于路面面板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应用植筋技术,对钢筋进行锚固,实现混凝土牛腿及混凝土压重块的施工,以确保路面面板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工程特点

在该隧道工程中,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施工工期短,整个工程的设计工期为3年,由于工程量巨大,需要实现多道工序的同步施工;二是植筋技术的要求高,对于植筋位置的精度和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不能出现偏差;三是在成孔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对管壁混凝土的破坏,以保证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四是植筋工程量非常巨大,上下行线需要进行锚固的钢筋超过了32万根。

2.3 植筋技术的应用

(1)施工方案:在明确工程特点之后,应该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明确,根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将植筋施工分为六个步骤,分别由相应的施工队伍负责,包括测量、钻孔、清孔、植筋、质量检测及特殊情况处理,而在实际施工中,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由六个施工队伍轮流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

(2)植筋胶选择:植筋胶是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对钢筋进行锚固施工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该工程中,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最终选择JCT-1型植筋胶进行施工。这种植筋胶是由国内著名研究院研发生产,由无机填料、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以及化学助剂共同构成,其基本力学性能如下:(表1)

该产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适用范围广,不仅可以在钢筋混凝土基材中有效应用,也可以在砖墙和岩石基材中实现对钢筋的有效锚固,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锚固效果;二是能够实现快速承载,胶体的固化时间短,具备良好的抗疲劳和抗老化、抗震动性能,抗拉拔力较大;三是可以使用配套的启动注胶枪进行注胶,一方面可以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速度,无论是水平孔、垂直孔还是顶孔的植筋,都能够轻松完成,保证注胶质量;四是该产品属于国产品牌,在成本方面竞争力较强;五是可以在零下15℃的极端温度条件下正常使用,力学性能保持不变;六是具备良好的可施焊性能,为后续钢筋焊接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

(3)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是植筋施工的初始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施工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根据施工图纸,对作业面进行测量和放线,确认无误后,使用相应的标记标出需锚固钢筋的位置。

(4)钻孔:在放线之后,需要进行钻孔施工,使用电动冲击钻成孔,确保孔与管壁保持一个相对固定的角度。在钻孔施工中,应该首先将专用的模具紧贴在管壁混凝土表面,然后沿模具导孔进行钻进,以保证钻孔方向和位置的准确性。

(5)清孔:钻孔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清孔工作,以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清孔时,可以使用大功率吸尘器,将其吸嘴放在孔口位置,然后使用专用毛刷,对孔壁进行反复刷洗,由吸尘器对灰尘进行清除。清孔施工应该多次进行,切实保证孔内的清洁。

(6)注胶:注胶施工是利用专用的气动注胶枪进行,首先应该将植筋胶安装到启动注胶枪上,确保胶管头部与混合头的紧密连接,之后将混合头插入孔底,上提注胶,在注满孔体积2/3之后,可以停止注胶,对注胶质量进行检查,之后继续下一孔的注胶施工。

(7)钢筋锚固:对于钢筋上需要进行锚固的部位,应该提前进行除油除锈工作,避免其对于锚固效果的影响。在对钢筋进行放置时,应该一边旋转一边插入,确保钢筋与孔体垂直。在插入到孔底后,应该使用手锤进行敲击,以保证植入深度,之后应该及时对孔口位置的溢胶进行清理。

(8)养护和特殊情况处理:在植筋完成后,24h之内不得对钢筋进行扰动,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管壁漏水等,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孔内的水分进行彻底清除,然后才能进行植筋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应用植筋技术,可以有效确保隧道内路面面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因此,应该得到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本文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植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其施工工序进行了阐述,对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着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治军.植筋技术在市政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3,(6):243-244.

[2]陈京力.植筋技术在盾构隧道路面板施工中的应用[J].特种结构,2007,24(4):90-91.

[3]刘宽.大直径盾构隧道精益施工理论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3):137-141.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3

【关键词】横隔墙 加固 体外预应力 裂纹处理

1 工程概述

某跨江公路大桥5孔或6孔一联70m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计66孔,桥型均为上、下行分幅设置。

70m等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箱梁形式,梁高为4.0m,箱梁顶板宽19.8m,底板宽10.9m,翼缘悬臂长为3.2m,顶板厚为28cm。节段箱梁长1.7~3.6m,重69~172t。锚固端横隔墙纵桥向宽度为1.8m,预留人洞尺寸为1.5×2m,混凝土为墩顶二次浇筑。

本跨江公路大桥采用15-27型环氧钢绞线体外预应力体系,其钢绞线采用防腐性能高的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单股钢绞线是由七根钢丝绞成,单根钢绞线直径φs15.24mm,钢绞线面积Ap=140mm2,钢绞线标准抗拉强度Rby=1860Mpa,弹性模量Ep=1.95×105 Mpa。张拉控制应力为0.65Rby=1209Mpa。

2 锚固端横隔墙裂纹情况说明

体外索张拉后,观测发现锚固端横隔墙背面混凝土表面多处出现裂纹,且裂纹呈现以下特点:

(1)裂纹仅出现在锚固端横隔墙背侧;

(2)裂纹均在横隔墙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多集中在转向器周边;

(3)裂纹在隔墙人洞位置均有不同长度的延伸(最长延伸长度为97cm)。

经过对已经全部张拉的第一联两个22#块及部分张拉的第二联一个22#块选取多点进行裂纹宽度观测,裂纹宽度分布在0.15~0.61mm之间(多数集中在0.25~0.50mm之间),裂纹在形成后2周内宽度无明显变化,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利用ZC3-A型回弹仪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每个横隔墙选取10个回弹区域,每个区域回弹16个点。根据回弹测定结果显示,横隔墙混凝土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体外索张拉后横隔墙背面混凝土存在0~7Mpa的拉应力,有限元分析应力云图如下图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锚固端横隔墙背面体外索转向器周围混凝土拉应力最大达到7Mpa,与实际裂纹出现位置比较吻合。由此可知,锚固端横隔墙混凝土截面设计较为薄弱是导致施加体外预应力后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

3 锚固端横隔墙加固总体施工方案

针对已穿束或张拉的体外索,将其放张,抽出钢束,在箱内妥善保存。

将横隔板加厚区段箱梁内轮廓凿毛,在加厚位置顶面相应位置开下料孔、混凝土振捣孔,按照变更图钢筋位置在横隔板及箱梁内轮廓相应位置放出钢筋位置,用Φ20mm钻头钻孔,孔内填充植筋胶,插入钢筋,待植筋胶达到强度后,绑扎其余钢筋、接长并精确定位转向器,安装模板,利用22#块顶面下料孔浇筑混凝土,并利用振捣孔进行混凝土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穿索并张拉体外预应力。

3.1 体外索放张及保存

针对已经张拉的体外索放张应做到左右箱室同束、同时、同步、单端放张,放张前应在钢绞线下方满铺土工布。放张时千斤顶油缸行程顶升至约12cm,然后安装到位后继续顶升,直至工作夹片可以取出后,再慢慢回缩千斤顶行程,待行程回缩至约4cm时,安装并打紧工作夹片,并完全回缩油顶。取下千斤顶重复以上过程,直至钢绞线松弛。放张时严禁作业人员在钢绞线正前方及后方箱室内停留,避免钢绞线突然放张伤人。钢绞线放张后,应将钢绞线单根抽至梁面存放(提前铺设土工布,抽出时在人洞位置应设置PE管)。

3.2 凿毛及开下料孔、振捣孔

为了便于横隔板加固砼的下料、振捣,在已浇筑和未浇筑横隔墙的加固区顶面凿开4个尺寸为20×40cm的下料孔,16个Φ10cm振捣孔。开凿下料孔时在开孔位置避开横向预应力位置,注意保护横向钢绞线。将横隔板加厚区混凝土浇注范围内凿毛处理。

3.3 加固区植筋

3.3.1 植筋位置

如右图所示,加固区钢筋分为A、B、C三层,其中A、C断面植筋,B断面不植筋。

(1)A-A断面植筋位置。

A断面在转向器侧竖向按照15cm间距植筋,其它位置竖向按照30cm间距植筋,横向按照30cm间距植筋。A断面植筋位置详细布置见下图所示:

(2)C-C断面植筋位置。

C-C断面在转向器侧竖向按照15cm间距植筋,横向按照30cm植筋,其它位置不植筋。C断面植筋位置详细布置见下图所示:

按照A类梁段横隔板加固方案图在已浇筑横隔板的22#块底板、腹板、顶板上标记出钢筋位置,钻孔深度按照10*D控制(D为钢筋直径)。Φ16钢筋用Φ20钻头钻孔,钻孔深度16cm。

3.3.2 植筋胶简介

植筋胶采用“爱牢达KIT680”注射式化学植筋锚固胶。在双体胶筒中分别装有反应树脂填充剂和固化剂。其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打胶枪把在胶筒中隔离放置的黏结剂和固化剂同时挤进混合器。经过混合器的螺旋状路径两种成份混台后直接被注入钻孔内,随即手工插入钢筋。胶体固化后,钢筋与锚基连成一体,实现安全的锚固。胶体固化时间随温度而变化。启封后未用完的胶可用随胶筒一起提供的盖子密封,以后只要更换混台器即可继续使用。

常温下,植筋胶固化时间约为6小时。

3.3.3 植筋

(1)植筋抗拔承载力试验。根据《结构设计原理》,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80Mpa,φ16钢筋截面积为201.1mm2,设计抗拉承载力为56KN。根据植筋抗拔力试验结果,植筋深度为16cm时抗拔承载力大于81.9KN(因拉拔器规格限制,未进行破坏性拉拔试验),植筋胶性能和现场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植筋工艺及要求。按照加固变更图在已浇筑横隔板的22#块底板、腹板、顶板上标记出钢筋位置,钻孔深度按照10*d控制(d为钢筋直径)。Φ16钢筋用Φ20钻头钻孔,钻孔深度16cm。

先根据图纸位置进行尝试钻孔,如果钻头遇到钢筋则要对钻孔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植筋孔施工完毕后,用空压机对孔眼进行初步清理,然后用试管刷对孔眼逐个进行仔细清理,确保无混凝土灰尘。加厚段混凝土进行凿毛时,应将表面浮浆凿除干净,露出新鲜石子。

钻孔完成后按照下述要求进行植筋:

(1)胶体灌注完后立即插入钢筋。

(2)钢筋要按照一个方向旋转插入。

(3)钢筋一定要插入孔底。

(4)钢筋插入后要按照固化时间表要求等待胶体完全固化,固化期间钢筋不得受力。

(5)针对顶板植筋后用木楔将钢筋牢固固定在植筋孔内,防止在植筋胶固化前钢筋因重力作用缓慢从孔内脱落。

3.4 转向器接长

按照钢束在加固区域的竖弯角度,订做长度为85cm、规格Φ219×6mm的钢管,直径与原转向器相同。接长管道长度为85cm,规格为Φ219×6mm的钢管,直径与原转向器相同。转向器接长时端口难以与原转向器完全吻合对齐。经过多次尝试后采取先在原管道上焊接3根定位钢筋,然后将接长钢管端部借助定位钢筋与原转向器端部精确对齐,接触紧密后焊接牢固。转向器钢管接长后应将钢管接缝位置及端部用胶带缠绕封堵严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进浆。

3.5 钢筋绑扎

植筋胶完全固化后,绑扎钢筋,横桥向、竖向钢筋与所植钢筋均采用搭接,钢筋绑扎时注意保护层厚度(4cm)。

3.6 模板安装

横隔墙加固区模板为木模,面板为15mm竹胶板,背肋采用100mm×100mm木方,间距为300mm,隔墙模板由横向布置的[10a背肋支撑,并用18mm圆钢做拉杆(拉杆采用植筋,应先采用拉拔器检测植筋锚固力,确保施工安全)。

3.7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为确保横隔墙加固质量,加厚段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下料、振捣均通过顶板所开下料孔、振捣孔进行。

由于所开下料孔较小,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条件有限,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要求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在试验室提前进行多次拌合试验,以达到最佳效果。

安排专人加强砼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桥面要用土工布全覆盖,箱梁内模板表面经常洒水,保持湿润。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采取延迟拆模的方法(三天后拆模),拆模后及时喷洒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然后采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湿养护。

4 质量保证措施

(1)钻孔前必须按照图纸在横隔墙、箱梁内轮廓相应区域准确放出钢筋位置并标记。

(2)钻完植筋孔后,必须用空压机或气筒、毛刷等工具将孔内清理干净,确保孔壁无尘。

(3)严格按照“模板及拉杆布置图”设置拉杆,钻拉杆孔时须拉线准确定位,按照植筋工艺在已浇筑横隔墙上锚固拉杆。模板缝隙用泡沫胶填堵,防止漏浆。

(4)浇筑完混凝土及拆模后及时养护。

5 效果检查

在前期多种措施的保证下,横隔墙加固混凝土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横隔墙四周与箱梁交界处混凝土浇筑密实,无空洞产生,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气泡、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出现。

对锚固端横隔墙范围内4对(共5对,其中1对为备用索)体外索张拉完毕。整个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全程观测,横隔墙表面没有因体外索张拉而再次出现裂纹。

6 结语

通过对体外索锚固端横隔墙加厚段的施工,并经过体外索张拉检验,横隔墙表面没有再次出现裂纹,从而验证了本加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彻底的解决了前期体外索施工过程中锚固端横隔墙出现裂纹的问题,消除了安全和质量隐患,为下步全面展开体外索施工排除了障碍,施工经验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本工程施工设计图.

[2]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检查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本工程专用施工技术规范.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4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 多层框架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的必要性

多层框架结构的剪力墙 、 部分楼板和梁柱等部位经常会由于多种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出现

破损情况 [2], 如出现裂缝等 , 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 可以加强相应建筑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 延长其使用寿命 。 而加固改造的步骤一般是 : 首先检测原建筑的基本结构并进行鉴定 , 确定改造方案 , 进行加固的设计工作 , 并设计组织施工 , 最后进行验收并进行沉降观测 。 加固设计是加固改造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 设计的成功与否 , 直接关系着加固工程的成功与否,对建筑的安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 加固设计进行的依据

在对 多层框架结构进行加固设计时 , 需要依据相关的设计标准和基本规范 、 建筑的原始设计资料及相关的施工资料 、 该建筑的检测报告等展开 。 部分业主出于节省费用的考虑而不进行加固设计前必要的检测工作会造成设计工作的重复进行 , 从而浪费时间 。 而设计人员如果对原建筑没有深入了解和考察 , 对工程资料不熟悉 , 判断其安全性不准确 , 也会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

三、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的主要方案。

(一)抗震墙加固法

抗震墙加固法是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中的一种重要方案 。 一般来说 , 当框架结构抗震

能力不足或扭转效应偏大时 , 设计人员可优先考虑采用增加抗震墙加固方法 。 在具体施工中 ,可通过增设剪力墙或翼墙实施。

抗震墙加固法的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然而存在废料、造价高等缺点,且施工周期长 、 对

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二)碳纤维布加固法

当多层框架建筑出现承载能力不足问题时 , 设计人员可考虑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法进行施

工 。 施工过程中 , 可在建筑物构件表面黏贴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 , 能够有效提升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承载能力。

该方法所用材料质量较轻 、 强度足够 , 且施工较为方便 , 主要适用于对架结构建筑中的梁、板、柱等构件进行加固。

(三)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主要针对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 。 在实施过程中 , 设计施工人员需采

用与原建筑相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增大原框架构建的截面积 , 以此达到提升整体建筑物承载能力的目的。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提升框架结构建筑抗弯 、 抗拉的性能 , 也能够修复已经存在损伤的混

凝土框架截面,常用于对建筑物梁、板、柱以及钢结构中的屋架等构件进行加固。

此外 , 对框架结构建筑物进行加大截面加固法时 , 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整体效应 , 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刚度过大的状况,从而保证建筑物局部与整体承力均匀。

(四)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适用于多层钢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的加固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

中 , 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将固定钢板包在框架结构构件的外侧 , 并通过精确计算 , 实现外包钢与原有构件的充分受力,从而实现整体建筑承载力、延性和刚度的全面提升。

外包钢加固法一般使用与对框架结构建筑梁 、 柱 、 屋架等构件的加固 , 特别适合对大型多层大跨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的加固 。 采用上述方法时 , 一般可结合化学灌浆法进行外包钢加固,但要保证钢结构表面的温度低于 60 度,当施工环境具有腐蚀性时,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例如 , 可通过采用高分子材料包裹钢型构件或采用氧气隔绝法等 。 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来说,应用外包钢加固法存在用钢量偏大的弊端,因此施工经济成本较高。

四、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加固设计施工时 , 施工人员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周边

施工环境的状况 , 通过精确计算 、 综合分析 , 确定合适的设计施工方案 , 因此 , 整个加固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 。 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 , 将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进行实地调查

设计人员在确定加固方案之前,要深入建筑物实地进行调查,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

行调研 。 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含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测定 、 承载能力评估等 , 并结合调查的内容确定初步的加固方案。

(二)对加固方案进行论证

对建筑物进行实地调查后 , 加固设计人员应拿出多套施工方案 , 并会同工程施工小组相

关人员进行方案论证 , 从施工成本 、 施工流程 、 施工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对所有方案进行详尽考量,并最终确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

(三)预备应急预案

在加固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准备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充分合理性 。 应

急预案应与预实施方案起到互补作用 , 在施工过程中 , 一旦发现现有方案出现偏差 , 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进行及时沟通,在保证加固施工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启动应急预案。

五、工程案例分析

在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 , 要对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加以注意 , 并且采用适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进行避免。下面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选择适当的加固设计方案

某工程是多框架结构的五层楼房,设防时抗震级数为六级,框架为四度抗震,现要对

该建筑进行加盖到八层 , 要求整体抗震级数不变 , 框架要达到三级的抗震等级 。 首先对该建筑进行检测,了解原设计资料,发现大部分的梁柱满足承载所需,但是与设计的强度相比 ,有一部分的柱或梁中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 而且 , 原框架由于长时间的暴露而加深了混凝土的碳化,部分框架梁内部功能的改变造成其承载力达不到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在这一工程中 , 选择合适的加固设计方案进行加固是最重要的手段 , 需要对现有的加固设计的方法进行对比,寻找最经济合理又能达到加固目的的方法。

(二)框架梁加固方法的选择

对于框架梁而言 , 加大截面进行加固能提高其承载力 , 但会导致混凝土 、 钢筋 、 模板用量的加大 ; 粘碳纤维布或粘钢加固方法可直接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5], 对结构外形不造成影响 ,加固的速度较快 , 但采用的粘碳纤维布或粘钢的抗老化性不能保证 ; 运用预应力拉杆技术进行加固可以消除加固结构的应变能力滞后现象 , 使加固结构能够更好的与原建筑中的结构共同工作 , 提高建筑的总承受力 。 这种方法对于大跨度建筑和不适宜采用其他加固方法的建筑的加固极为适宜。

(三)柱加固方法的选择

加大截面进行加固可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 但不易进行实际的施工 ; 用外包钢方法对柱

进行加固可以保持构件的规格 , 对于其承载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 但构造处理困难 , 对处理混凝土的标准要求严格 , 原建筑中混凝土的基本状况和碳化情况也会对加固的效果有不利影响 ; 运用预应力拉杆进行加固对加固结构的应力滞后消除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 而且可以帮助整体建筑提高承载能力,但在使用时要求有专业人员对预应力进行专业控制。

(四) 确定加固方案通过对各种加固方法的比较 , 根据实用 、 合理 、 经济和高效的原则综合对各种方法进行选择 , 确定在该工程中对梁的加固采用粘钢法 , 柱的加固采用粘钢法和预应力拉杆方法结合使用。

(五)按照加固需要进行合理加固施工

对于建筑中的小裂纹可以先灌缝再用碳纤维布进行局部粘贴 , 加固时必须根据相应的步

骤施工 。 使用的碳纤维要符合相应的规定 , 用的胶水也必须与之配套 。 在加固时要用具有数显液压功能的千斤顶进行卸荷 , 处理后清洁构件表明 , 修补不平整处 。 在用粘钢进行加固时 ,要严格粘钢的选材 , 也要进行相应的卸荷处理 , 粘接剂的配置要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 , 并保持环境温度在 10 度到 30 度的范围之内,而且搅拌时要注意避免容器中有水进入。

(六)采用植筋的方法对基础进行加固

由于建筑原有的基础有时无法满足加固改造后的承载能力需求 , 需要向结构位置中增加

钢筋的植入来对基础进行加固 。 在新植钢筋时 , 旧有钢筋会影响其植入过程 , 使植入的长度无法满足规范中相应的要求 , 在旧有钢筋较少处可以通过植入位置的改变进行植筋 , 而在旧有钢筋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一问题较为明显,需要在设计时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进行植筋工作,以对建筑的基础进行有效的加固。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5

关键词:T梁桥;桥面铺装;植筋;拼接

Abstract:This combination of Quanzhou-Xiamen highway expansion project, the new bridge prestressed T beam splic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edge of highway op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side" i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curity measures are illustrated, for future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 beam bridge; Bridge deck pavement; Steel bar; Mosaic

中图分类号:U44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 言

泉厦高速公路作为福建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划的12条国道主干线系统的一部分,被交通部列为“八五”期间第一批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全线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6米,行车道宽2×7.5米,为双向四车道。拓宽后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设计通行能力为6.4万辆/日标准小客车。

1工程概况

泉厦高速A1标为既有高速公路线路扩宽工程,合同段起点至K391+360段为分线段落,K391+360至终点为分线段落,其中浔美特大桥长1.7km,为两侧各加宽8米的T梁先简支后连续桥。

2施工方案

新老桥拼接采用上连下不连方案进行拼接,新老桥上部结构通过拼接形成整体共同受力,下部结构分离,独立受力。即新加宽桥部分下部结构单独进行施工,与原老桥桥下部结构无联系,新桥支座垫石施工完成具备架梁条件后,架设加宽部分T型梁,新架设的T型梁与原老桥的T型梁进行横向拼接,联成为一个整体,再进行桥面铺装后与原老桥共同组成一个加宽后的整体桥面。

2桥梁拼接施工工艺

2.1施工流程

设置临时护栏凿除边板翼缘植筋预压空置架梁凿除原桥边缘砼铺装。

2.2设置临时护栏

在进行新的拼接中梁架设之前,为保证新梁的架设位置,必须将原老桥的护栏拆除,并重新设置新的临时防撞护栏,以确保高速公路的车辆顺利通行。采取安全措施以后,对老桥的护栏沿根部整体进行切割,切割沿护栏根部连同老桥边梁翼缘一同进行,纵底部垫平,每节之间用钢筋连接成为整体,背后用砂袋加固,以增加护栏的防撞效果。

2.3原桥边梁植筋

为保证新老桥的拼接效果,原桥加宽侧边梁在切除护栏宽度后,将翼板凿除20 cm宽混凝土,保留原翼板钢筋,将露出的钢筋上下弯折闭合后进行焊接,并沿原桥翼缘板纵向一定距离植入翼板钢筋,原桥翼板钢筋或植入筋与后期新架设的拼接中梁翼板预留钢筋通过和回形闭合箍筋焊接而相互连接。原桥翼板钢筋植入混凝土深度14 cm,采用喜利得HYI50粘合剂,钢筋植入后其拔出力不应小于37.9 kN。

拼接中梁和原桥外边梁之间设置多道现浇横隔板,并在拼接部分横隔板内安装J25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在架设加宽桥拼接中梁前须在老桥边梁上钻孔,为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制作孔道,钻孔采用小型空心钻机进行,钻孔直径4cm。

钻孔前应探测原桥外边梁腹板内预应力钢绞线的精确位置,避免孔道与原桥预应力钢绞线、普通钢筋相干扰,以防原有T梁结构损伤。钻孔植筋应由有专业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实施,保证植筋数量和锚固长度,确保植筋质量。在预制新桥拼接梁之前,根据老桥边梁的钻孔位置在新预制梁中相应位置预留孔道。

2.4 加宽新桥部分的施工

老桥植筋及钻孔工作完成后,进行新加宽桥部分的梁板架设、湿接缝、桥面系的施工。现场施工时先预制安装加宽桥拼接中梁,并将拼接部分横隔板内精轧螺纹钢筋穿过原桥外边梁和加宽桥拼接中梁腹板孔道,再安装该孔其它T梁并浇注加宽部分T梁问横隔板、纵向湿接缝。并且湿接缝施工时在拼接中梁新桥一侧的每个横隔板处的行车道板上制作预留孔,利于以后在T梁下部张拉精轧螺纹钢筋时人员上下及吊放张拉用千斤顶。加宽桥主梁架设完成后进行均载预压,预压值为3.3 kN/m ,并预压放置半年。在预压放置期对梁外露钢筋应采取适当保护措施,防止钢筋锈蚀。

2.5 桥梁拼接施工

进行原桥与加宽桥横向连接部分拼接处理时,将新边梁翼缘及桥面板高度范围内预埋钢筋与植入钢筋焊接,再将拼接处中梁与原桥外边梁之间设置60cm宽的湿接缝以及每孔7道现浇横隔板,拼接部分湿接缝、横隔板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拼接部分横隔板内安装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采用以下步骤:

1)架设加宽拼接中梁,为预应力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制作孔道,钻孔前应探测原桥外边梁和加宽拼接中梁腹板内预应力钢绞线的精确位置,严禁孔道与原桥、加宽桥预应力钢绞线相干扰。在原桥外边梁和加宽拼接中梁孔道中穿入精轧螺纹钢筋。

2)架设加宽桥其它各T梁。

3)张拉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张拉前应在端隔板纵向两侧设置槽钢并楔禁以防止梁体变形,槽钢高度应尽量靠近精轧螺纹钢筋张拉位置,张拉过程中应检测梁体的变形,张拉控制力为0.4fpk=0。4x540=216mpa。每根JL25高强螺纹精轧钢筋锚下控制张拉力为106.0KN。

4)向原桥、加宽桥腹板孔道内注入喜得力HY—150化学胶封孔,现浇砼强度达到80%后方可拆除槽钢,横隔板连接施工完成后需在锚具上涂上环氧树脂。

2.6桥面铺装

施工工序:测量放样铺装厚度检查凿除超高梁面桥面清理清洗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养生切割假缝预留槽浇注。

拼接前凿除原桥边梁90cm范围内桥面铺装混凝土,保留原桥桥面铺装横向钢筋,再铺装加宽部分及拼接处的桥面铺装钢筋和桥面连接钢筋,安装摆放时注意平整顺直,两网片间的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满足桥规要求。保护层垫块提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预制,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现场梅花形布置,确保钢筋网片稳定牢固及保护层厚度满足有关要求。

2.7桥面清理

利用高程测量数据详细检查梁面各处高程情况,局部超高之处用风镐或人工凿除,以确保铺装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梁面上的各种杂物、水泥残渣、浮浆等需一并凿除并清理出场,最后用水车喷射高压水清洗梁面。

化学植筋施工方案范文6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居民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催生了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建筑物质量的安全可靠性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施工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原材料质量、施工周期等问题对建筑物牢固性及承受性能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建筑结构进行全面的加固。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围绕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展开探讨论述,为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

一、我国建筑结构加固改造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果加固改造技术也是逐渐加快,但是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总体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稳定的市场秩序,人们的业务活动也没有相应的行为准则来进行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加固改造多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所、大型设计院,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生产产业。

我国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一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现场鉴定、设计施工以及整体验收阶段,现场鉴定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建筑物的工作性能等做出鉴定,在作鉴定报告时主要包括需要加固的范围、类型以及建筑物的构造等重点内容。在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进行设计时,需要明确标出加固所用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等。在进行加固施工时需要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选取更加具有专业性能的工程施工队伍。目前我国在对具体建筑物进行加固时,仍然以经验为主,加固技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时,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及行为规范等。

二、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分析

(1)、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技术是对注浆技术的应用,注浆技术是一种应用较早的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注浆技术在当今的技术水平之下有了新的发展。注浆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对混凝土建筑,如大厦、公寓等房屋建筑的建设与修补,它是利用气压、液压或者电化学原理,使用注浆管在地基土中注入能固化的浆液,让浆液在岩石间隙或者土颗粒中以挤密、渗透与填充的方式将水分、空气排出并取代其位置,在一段时间后浆液固化,从而将原本较为松散的土粒胶结成为整体,以此达到加固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以此法加固房屋结构时,灌浆需要在低压、慢速的状态下持续进行,以保证浆液能够较多地排出建筑中的空气;在浇灌过程中,需要明确分析建筑裂缝的大小以及浆液注入状况,以分析结果为根据,严格控制注入量,调节注入压力。注浆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防水与加固技术,将加固步骤在一定程度上予以减少。

(2)、结构粘钢加固法

结构粘钢加固法是加固房屋建筑的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使用特殊的结构粘胶剂,将钢板用建筑结构胶粘贴在建筑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上,使钢板与混凝土构件浑然一体,从而达到对原结构的刚度与强度增强的目的。这种加固方法利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表现出钢结构的作用及其优秀的性能。其主要的工艺流程是:混凝土基面放线与打磨基面清理钢板下料钢板钻孔与打磨植入M12化学栓预贴钢板配置粘钢胶涂胶并粘贴钢板固化、拆卸加压固定系统进行检验与维护。结构粘钢加固法在施工过程中占用的空间较少,并且在完成对房屋建筑的加固之后还能够保持建筑的原貌,在房屋建筑外观与周边环境方面造成的影响较小。结构粘钢加固法相比起其他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具有极其明显的特征,即建设周期短,工程施工所需时间非常少。结构粘钢加固法在原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的施工工艺上非常简单,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施工方法。这种结构加固技术不仅是一种快速施工技术,还是一种无湿作业,或者说是少量湿作业;不仅对房屋建筑的外观及周边环境影响小,而且在加固工程完成后对建筑结构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3)、植筋加固法

植筋加固法在原有建筑改造或者续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便捷有效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常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与锚固。通常而言,这种方法使用的是普通钢筋。植筋加固法中的“植筋”即是植入钢筋,在这种加固技术实施之前应当先在施工建筑上选定正确的位置进行钻孔,并且对钻孔进行清理,而后再将事先准备的钢筋填充其中,通过锚钉胶的使用来控制与矫正钢筋的植入角度与方向,再过一段时间使钢筋稳固之后,进行施工的养护与检验。植筋加固法主要应用在增建或者变更房屋建筑结构之时,利用改造柱头、楼板以及剪力墙等方法,加固房屋建筑结构。

(4)、外包钢加固技术

应用外包钢加固技术,利用角钢外包在构件的四角位置,在角钢之间采取缀板连接方式。外包钢加固法分为湿式与干式两种情况。湿式外包钢法,在原有构件和型钢之间,利用环氧树脂或者乳胶水泥等粘结,将新旧材料之间进行有效协同,确保工作整体性,但是作业强度较大;干式外包钢法,即原有构件和型钢之间没有任何粘结作用,虽然有时候以水泥砂浆填补,但是并不能实现结合面拉力与剪力的传递,难以保障原构件和型钢的整体工作,只能实现单独受力。这种方法基本对原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更改不大,仅是提高构件承载力,增加刚度与延性,一般在屋架、砖窗间墙、梁、混凝土柱等结构构件、构筑物加固中应用广泛。

(5)、强化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

在进行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加固改造时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剪力墙开洞和切除剪力墙时,不能过于削弱抗剪强度以至于结构的破坏,在每取消一道剪力墙时也应该在同轴线上及时补设,从而在维持均衡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固改造。这是因为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它是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以此合理的对砌体结构体系进行改造能够有效的强化混凝土弱剪力墙体系。对于砌体结构的加固,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直接加固法和间接加固法。运用直接加固法的具体操作方法通常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直接对砌体外表面进行加固。通过在钢筋混凝土在砌体结构上直接加固能够提高其承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钢筋、水泥、砂浆等进行混合,涂抹到砌体外表面进行加固。间接加固法利用的则是无黏结外包型钢对砌体进行加固处理。此种方法可以减少湿作业,但是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利用预应力撑杆加固的方法也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建筑结构加固的效果。

(6)、平屋顶增设坡屋顶进行加固改造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是在当代建筑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技术处理使用措施。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平屋顶是施工结束后最容易出现漏水现象的一项的施工环节,同样漏水现象等问题的出现也是影响其牢固性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建筑建造的过程中,除了通过在屋顶增设坡屋顶之外,还可以对整个平屋顶进行结构技术处理,进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坡屋顶作为一种导流结构的出现,其能够更为有效的将降水过程中积存的雨水进行排放,进而减轻屋顶的渗透漏水现象的发生。通过实践应用,我们可以从中研究发现,在进行建筑结构坡屋顶技术加固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相关建筑的实际建筑状况,才能够进行加固技术的方案的制定实施,由于现有建筑结构均有载荷限制,所以在进行加固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较大负荷的设施在加固技术中的应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的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进行改造将有利于保证建筑物使用质量的安全,确保使用住户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科学的运用各种措施对不同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以提高建筑物质量,增强其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从根本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明岩.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邹小平.浅析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08).

[3]刘越超.建筑结构加固方案设计研究[J].科学之友,2010(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