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范文1

关键词:种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934-05

Analysis of China Se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Choice of Seed Enterprises’ Strategy

CHEN Yan-juan

(Wuha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optional plan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eed enterprises were determined by SWOT analysis and then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optional strategies, it was proposed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strategic alliance and backward integration strategy were preferable as they were according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of China seed enterprises.

Key words: seed indust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trategy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趋深入,知识产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博弈的新焦点。制定和实施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资源和机遇,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其科技优势,通过知识产权组合策略来应对不同的市场竞争,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掠夺。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中国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主体一直是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自主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和跨国种业存在着很大差距。为此,国务院于2011年4月《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今后种业发展的思路,明确指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子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是种业发展的主体[1]。然而,中国种子企业如何才能担当商业化育种主体的角色,如何才能在跨国种业巨头以知识产权为工具的技术胁迫和市场挤压下获取生存空间有着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在认真研究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分析与比较选择,围绕种业知识产权构建能够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发展战略,从而赢得市场发展空间,迎头赶上、甚至超越跨国种业巨头。

1 发展环境因素评价

1.1 EFE和IFE矩阵的建立

种子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前,首先必须对外部环境中的主要机会和威胁进行一种扫描式的分析。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简称EFE矩阵)可以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找出企业面临的主要机会和威胁。EFE矩阵将关键外部因素划分为机会和威胁两个方面,并从行业角度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然后评价企业对关键外部因素的战略反应,最后综合得出企业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对抗外部威胁方面的总得分。其次,企业还需要清醒地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明确企业战略中的强项和弱项,能够在竞争中更好地部署自己的力量以巩固和提高竞争地位。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简称IFE矩阵)可以较好地总结和评价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EFE和IFE矩阵建立的步骤[2]:

1)列出影响企业的关键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包括外部的机会与威胁,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2)给每个因素赋以权重,范围为0.0~1.0,代表“不重要”到“非常重要”。权重反映了该因素对种子企业在产业中取得成功的影响的相对大小性。

3)按照战略对各关键因素的有效反应程度为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范围为1~4分,“4”代表很好,“3”代表较好,“2”代表一般,“1”则代表较差。

4)计算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

5)计算总加权分数。关键因素的权重和评分由行业内专家评分确定。

1.2 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评价

根据中国种子协会种子企业信用评级项目(评级通知和结果分别以中种协[2011]2号和中种协[2011]21号文)的研究成果,经测算,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评价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知,种子市场容量大和需求前景好以及国家扶持并制定有利的产业政策是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机会,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和国内种子市场竞争度提高是外部因素中的最主要的威胁。外部因素综合评价得分为3.28,这表明种子企业制定基于知识产权的发展战略将在利用市场机会和对抗外部威胁方面均会有较好的表现。

由表2可知,农作物种子特别是水稻种子知识产权具有世界领先优势和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实施率高是中国种子企业的主要优势,而研发投入不足和研发能力较弱是中国种子企业的主要劣势。综合评价得分为3.37,这表明种子企业制定基于知识产权的发展战略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优势和弥补劣势。

总之,EFE和IFE评价矩阵的评价结果表明,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成为种子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制定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展战略有利于种子企业利用市场机会和对抗外部威胁,并充分发挥优势和弥补劣势。

2 备选战略分析

2.1 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来进行系统评价,从而制定战略的主要方法[3]。其中,S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W是指企业的知识产权劣势,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

根据EFE和IFE分析结果,列出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展战略的SWOT战略匹配矩阵(Threats-Opportunities-Weakness-Strengths matrix)如表3所示。从表3可见,我国种子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有国际化战略、水平一体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差异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和战略联盟等,但具体优先选择哪项战略还需要进一步对各项战略进行分析和评价。

2.2 备选战略分析

2.2.1 优势-机会(SO)战略 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同时能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

国际化能够使种子企业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更低的生产成本,实现更高的销售利润,对全球农业进步也是有益的。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出击,用自己的综合优势去寻找和培植能够发挥优势的市场。由于各个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政策不同,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而这些国家中如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同时也是主要的种子进口国,对种子进口管理采取的是申报审定或备案制,这就为在中国国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企业留下了市场空间,在国外申报登记并不影响国内知识产权权属纠纷,甚至能够取得所登记国的法律保护。所以,国内没有知识产权的农作物品种,只要获得国外登记,都可以成为自有知识产权品种。这种差异化国际知识产权战略选择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足,还可以形成广阔的品种选择和市场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国内种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形势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以有效规避国内市场的低水平恶性竞争,从战略上还可以扩大中国种子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水平一体化战略是获得对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控制力的一种战略。如果企业具有强势的资源和能力条件,那么,通过水平一体化对竞争对手进行合作、并购和接管,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促进资源与能力的有效利用。对竞争企业的合并,较之对业务不相关的企业的合并更能产生效率,因为收购者更易于了解被收购者,资源和能力更容易转移和吸收,而且还能避免重复建设。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大幅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家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种业领域的并购大潮即将来临,央企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并购了多家企业。2010年年初控股“生物育种-超级稻”的主要牵头公司四川川种种业有限公司,9月投资控股华南稻区龙头企业广东金稻种业有限公司,12月收购湖南洞庭湖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不育系4A收入旗下,并拥有了南方稻区最大的晚稻品种之一——岳优9113。

2.2.2 劣势-机会(WO)战略 WO战略是一种通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的战略。

目标集聚战略是在产业内选择一个狭小的竞争范围,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体、某一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的市场。其实质是利用一个不同于产业内其他部分的特殊市场利基,通过量身定制,专注于这些细分市场而获得竞争优势。在产品能够充分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或者竞争者能够迅速模仿的情况下,企业仅仅依靠差异化是难以保持竞争优势的,而必须集中优势力量,找到重点突破口。特别是当农户具有特殊的需求时,或者当竞争对手放弃该目标市场时,目标集聚战略就成为最佳选择[4]。目标集聚可以通过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的叠加,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还能标新立异形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战略选择往往在专业化的种子企业比较常见。

2.2.3 优势-威胁(ST)战略 ST战略是一种利用本企业的优势回避或减少外部威胁的战略。

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上创造出某种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整个产业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并被顾客所认同。差异化的核心是要取得某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被顾客所看重,能为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随着种子产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策略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亟需通过差异化战略创造竞争优势。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在多种产品、多个市场上展开竞争,目的是追求稳定的和更大的收益。当前全球最大的几家种子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被化工企业兼并,这说明种子企业与化工行业之间有比较好的产业融合性[5]。而形成这种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种子行业的风险大、投入大、周期长。种子行业受气候、知识产权、生物技术、种植技术、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属于高风险行业,有时候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所以多元化成为平衡风险的不得已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周期很长,投入很大,种子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存在平衡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矛盾问题。多元化便成为种子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主要归宿。

2.2.4 劣势-威胁(WT)战略 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劣势,同时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由于中国种子企业自主研发工作起步较晚,很多重要的种质资源和技术装备都要依赖科研院所,战略联盟既是种子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也是即时之需。战略联盟可以发生在合作种业合作的各个环节,也可以局限于某一具体的活动领域,包括种质资源鉴定、育种、生产、营销、推广等,可以根据合作的目标,从各种不同的联盟形式中做出选择。

后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获得对供应商的所有权或控制力的战略。由于国内历史形成的科研与经营相分离的体制,种子企业的科研能力很弱,科研院所垄断了新品种选育资源,也把持了种业知识产权的话语权,种子企业要想取得发展上的主动权,形成可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寻求后向一体化。

3 备选战略评价

3.1 建立QSPM矩阵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uantitative strategic planning matrix,简称QSPM矩阵)是一种战略方案的定量分析技术方法。这一技术客观地表明了哪一种备选战略是最佳战略。本研究对备选战略采用QSPM定量分析方法。

建立QSPM矩阵:

1)将EFE和IFE矩阵中的种子企业的关键外部机会与威胁和内部优势与弱点因素列于QSPM的左栏。

2)根据EFE矩阵和IFE矩阵计算的结果,给每个外部及内部关键因素赋以权重。

3)将SWOT矩阵确认的企业备选战略置于QSPM评分表顶部横行中。

4)确定每个战略的相对吸引力分数。吸引力的评分范围为1~4分,其中:1=没有吸引力;2=有一些吸引力;3=有相当的吸引力;4=很有吸引力。(本研究的评分资料来自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国种子企业信用评级项目)

5)计算吸引力总分。吸引力总分代表了战略的吸引力,分数越高说明战略越具有吸引力,即种子企业在整个产业中越能对现有机会与威胁做出出色的反应,并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弥补内部弱点。

QSPM矩阵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相继或同时地考察一组若干个战略,同时评价的战略组数量不受限制;二是在决策过程中将有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可避免关键因素不适当地被忽视或偏重。但QSPM矩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总要求做出直觉性判断和经验性建设,权重和吸引分数的确定要依靠判断性决策;其次,QSPM矩阵分析判断的结果(即决策)的科学性取决于它所基于的信息和匹配分析的质量。

3.2 备选战略评价

根据上述方法建立QSPM矩阵如表4所示,并对备选战略进行评价。其中,备选战略为SWOT矩阵分析得出的结果;权重为EFE矩阵和IFE矩阵分析得出的内外部因素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表4),备选战略按照吸引力分数高低顺序排列分别为:①国际化战略;②后向一体化战略;③战略联盟;④目标集聚战略;⑤多元化战略;⑥差异化战略;⑦水平一体化战略。

4 结论

通过对当前中国种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和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备选战略进行分析,采用QSPM定量分析方法对备选战略方案进行测度,根据备选战略测度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就当前种业发展形势而言,文章所列备选方案都符合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但结合绝大多数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现状,国际化战略、后向一体化战略和战略联盟是符合种子企业现实情况的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 ///zwgk/2011-04/18/content_1846364. htm,2011-04-18.

[2] 谭力文,吴先明.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黎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