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1

尽管国家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最大的支持,各级领导也对发展现代农业相当重视,但基层工作者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仍然不强。有的甚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表面做做样子,工作开展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对于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方面,更是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整体体现出形式化的局面,这与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极其不适应,也成为了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正面面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

二、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推动农业经济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很可能制约农村的发展。当前,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做好监督与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目标,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人才因素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如果缺乏技能强、素质高的人才,就谈不上科技创新的其他工作发展。努力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与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刺激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专业能力、适应性强的人才队伍。此外,如果站在广大农民的角度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科技不仅能解放劳动力,更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创新、运用新型农业科技的能力,进而促进自主农业科技创新。另外,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文化,开展更多的创业培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发展农业。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基础作为依托,充分考虑农业产品、农业技术与农业条件,整合资源,加强对农业创新成果的应用。一方面,配置好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各项体制,大力推动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另一方面,仅仅围绕农业的全局性与前沿性,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研究,并激励相关机构自主创新。除此之外,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高效的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实际运用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应加快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搭建科技平台,整个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

3.拓宽农业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更大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国内外两大市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将我国农业科技国家化。展望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内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探讨,分享世界的成果,共同为打造现代化农业努力。同时,仅仅围绕我国农业所要实现的目标,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吸收与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脚步。

三、结语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2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高校在圆享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束缚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及对策,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鏊作用。

高等学校是智力资源较集中的场所。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应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虽然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科技和教育体制仍然存在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

高校实行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科研,是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历史任务,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但是,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是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从各国投入高校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比例来看,我国高校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3.5%、日本的7.1%和德国的l3.9%。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难以产生重大科研成果。同时,高校自由研究经费的筹集也较为困难。

(2)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凝聚机制,高校科研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以及研究人员之间合作交流不够,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高校科技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配置,巨大人才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

(3)小而全的封闭思想导致科技资源共享困难。高校科技资源分散,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导致高校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投资效益不高。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不够,设备利用率不高。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共享机制已成为久悬未决的一个问题。

(4)前沿领域实质性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大多还停留在一般性人员交流和学术互访的层面上。高校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合作研究,特别是与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深层次合作有待进一步发展。在一些国际战略高科技前沿领域,缺乏明确的国际合作目标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不利于我国高校科研人员及时把握国际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而且在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有可能使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5)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基金等经费的投入机制,相当一部分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得不到产业化前期中试的投入而无法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高校科技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高校与大学科技园之间、与从事创新产业的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重大成果产生难、转化难。

二、高校科技创新的措施殛对策

针对束缚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因素,我国应采取如下科技创新的措施及对箫:

(1)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要努力使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科研人员应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创造,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高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与产业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

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3)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对学科相近或相关,或二级学科以下的,特别是同一所学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群,应有选择地进行合并重组。同时,根据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逐步改变过去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条块分割、分散重复的局面。依托现有各类实验室,组建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乃至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共同利用、共同进行业绩考评的新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基地。

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方面的投入,支持其进行自由探索式研究。

(4)加强高校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选择一批研究力量强的高校,进行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在做好整体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集中经费投入,用于更新前沿学科发展需要的仪器设备,避免重复购置。建立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重大仪器设备的远程操控平台,推动一批科学实验基地面向学生开放。建设各种开放性的国家基础性科研数据库,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

(5)集中力量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现在科学技术的组织和管理问题,有时候已经比科学技术本身起的作用还要大。现在高校还很缺乏能够对科技队伍实行有效管理和组织的领军人物和组织形式。为此,可以探索成立一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

总之。对于机制创新需要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形成优势、形成特色,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过去高校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不能够把力量集中起来,用兵很分散,不仅学校之间的组织协调很不够,甚至学校内部的合作、集成也很不够,所以就很难申请到大的科研项目。我们现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效果不太好,成果不显著,与兵力不够集中有很大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便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寻求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产生创新的思维。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单打独斗显然是跟不上时代前进步伐的,也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成果。

集中力量还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学校在确定学科方向时必须少而精,不能什么都搞,因为都是重点也就等于没有重点。现在有所为很容易做到,有所不为则很难做到,但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所以一旦选准了学科方向,就要持续地给以大强度的支持,促使其尽快脱颖而出,我们的经费本来就不多,因此在使用上绝不能撒芝麻。学校还应废设立一些调控手段,下决心拿出一笔钱来支持在重点学科领域有创新思想的年轻人,因为在创新研究开始的阶段,是最需要钱的时候,而这时由于研究结果尚未见到成效,也是最难得到钱的时候,所以嚣要学校给以必要的扶持。

(6)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部分有能力的科研机构进入高校,与高校现有的系(所)结合、重组,增强高校的科研力量。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联合与协作。

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由高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有企业参与联合投入的,应允许企业优先获得成果转化和使用权。鼓励高校与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3

一、企业发展现状及科技创新情况 (一)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的思想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调研的大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已有初步认识或了解,其中有5家企业经营者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引进了不同层次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建立了内部技术研发机构或组建了松散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舍得投入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产品以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华夏乳品公司研发的无水黄油、黄油粉等产品,华安生物制品公司研发的酪蛋白磷酸肽等产品。

(二)企业科技创新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科技创新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次调研的10家企业,近两年共研发成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产品30多个,取得多个省州级科技成果,这些产品均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拉动了相联产业的较快发展。在奶产业发展中,华安、华夏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始终把新产品研发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研发成功的酪朊酸钙、酪朊酸钠、酪蛋白磷酸肽、酪素胶等系列新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创新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全州奶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院企科技合作已成为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市企业技术研发基础条件有限,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所以新产品研发难以靠自身去独立完成,只有通过院企科技合作,引进智力、引进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我市的院企科技合作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部分企业与省内外的9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正在组织实施多项科技合作项目。临夏什锦集团依托甘肃农大科研条件,通过优势互补,挂牌成立了清真食品研究所,合作开展特色食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不断拓展市场占有率。甘肃农业大学在清河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科研、教学和实习基地,共同开展畜产品深加工等研发项目,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正在开始搭建。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调研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配备了专职技术研发人员,购置了较先进的研究和分析仪器设备,还有5家企业设立了技术实验室和分析化验室,已具备常用的分析和检测设备和手段。这些企业均能自主开展一般性技术研究和日常性的产品主要成份分析和品质检测工作。

(五)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去年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增加了企业技术进步专章,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规定了通过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资本市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项优惠措施。省上出台了《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意见》,将企业科技创新首次纳入县(市)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量化考核,市上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联席会和市上领导联系科技项目制度,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国家、省、州、市对企业科技创新从项目、资金方面切实加大了支持力度。华夏、华安两家企业先后列入省级创新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被认定为州级民营科技型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整体淡薄、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明显不够。

在调研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经营者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有切身体会,但对本企业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的思路仍然模糊,感觉无所适从,对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投资缺乏积极性;也有少数的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对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目前的产品和市场,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扩张意识,固守小农经济的思维定势,不愿进行技术研发和扩大再生产的思想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禁锢。

(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就应该首先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财力有限的地区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发现在调研的企业中有50%的企业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为零,而国家确定的创新型企业的必要条件是技术研发经费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大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将技术研发经费全部寄托于政府投入,没有政府科技投入,就不会自主投资开展创新。同时,企业中只注重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忽视技术、人才等无形资产投入的思想普遍存在。

(三)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的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建立。

在10家企业中有60%成立了技术研发机构或实验室,其他企业由于思想认识、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均无内部的、依托的或联合的技术研发机构,也不具备任何实验研究、分析化验设备和条件。企业缺乏创新技术服务机构、技术交易中介组织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所以,创新仅局限于单个企业、单个行业的行为,全面发展、纵横交错、内外相联、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善和健全。

(四)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人才极为缺乏。

在10家企业的员工中,有中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4%,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2%,本科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4%;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1%, 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2%。可以看出,有学历的和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1%和18%,这种人才拥有量与企业的发展规模极不适应,难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五)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有些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虽然各项推进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但部分政策措施在贯彻过程中往往受到种种因素的牵制而落实不到位。如《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中规定的有关所得税、营业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减免政策,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得到落实执行。由于关乎企业切身利益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既弱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削弱了激励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尽快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任何企业无论它现在的规模大小、效益如何,离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都将停滞发展乃至被淘汰。因此,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摆到与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企业的根本战略和中心环节来抓。必须认清形势,准确定位,毫不动摇地树立科技创新的强烈意识,要把创新作为在市场上竞争制胜的法宝。企业要通过成立技术研发机构、培养技术研发队伍、改进技术研发条件等措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要通过对现有产品的市场追踪,掌握其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瞄准同行业先进水平,不失时机地抓好新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品质,赋予产品新的内涵。新产品的研发要注重产业链的配套延伸和结构的优化配置,尤其要注重那些技术密集、引领市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品的开发研制和技术储备。

(二)要高度重视政府行政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对经济运行的宏观引导职能。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享有高度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但是从我市企业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信息拥有水平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放任企业盲目地开展创新,与发达地区竞争技术优势,势必会走许多弯路,不但增加不必要的创新成本,反而会挫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相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创新事业,如果有了政府的强力推动,都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说明,不能简单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就是企业自己的事,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各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想方设法激发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开展各类技术创新活动。要在创新决策、资源分配、责权利确定上,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加大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引导通过创新来做大企业,做强企业。进一步加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企业的争取、州级科技型企业的认定等工作,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内在创新潜能。

(三)积极推动院企科技合作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企业要在巩固已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关键技术需求出发,主动去寻求技术支撑。要充分利用好临夏州与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的资源和平台,继续拓宽科技合作领域,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牵线搭桥,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我市企业联合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帮助论证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团队,形成引进科技资源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新机制,尽快建立起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服务体系。

(四)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在调研中企业谈得最多也是人才,人才缺乏、人才机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企业是吸引人才的主体,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在、只求所为,不求所有的意识,研究建立引进使用好人才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来企业创业。通过科学评价,让引进的科技人才以无形资产入股,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企业还要有计划地逐年安排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考察交流和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持久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针对我市企业的实际,人才引进中要注重引进本地籍在外人才以及退休的科研人才,要注重用活用好企业现有人才,建立务实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措施,调动各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经济相结合,让一切为创造财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使企业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舞台。

(五)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科技投入渠道,切实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投入。

针对目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融资难的现状,要引导全社会多方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鼓励企业更新观念,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方面的自主投入,特别是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的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机制,加大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贷款支持,组织企业创新项目招标,争取社会及企业人员资金入股,扩大企业资本金用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比例。协调财税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支持企业技术进步的有关优惠政策,用足用活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新时期 基层电力公司 科技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69-02

1 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落后

在目前大部分的基层科技管理依旧在沿袭那套老旧落后的工作模式,尽管在这方面我国也在大力投入,倡导发展,并进行不断探索,在部分方向上取得了突破,但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老旧的模式过分关注科技褒奖、科研实施和组织调研任务等方面的管理,但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同时,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和管理技术的不科学化,造成了信息堵塞,使得科学调研的进度缓慢,效益始终得不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1.2 缺少管理机构和人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市级及以下电力公司均没有设置科技管理的有关部门来进行管理工作,就算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科技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对相关管理工作也并不十分明确,对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清晰的认识。科技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混乱,没有起到管理作用。另外,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重要问题。许多企业虽然人才济济,但是在管理人才选拔方面缺乏重视,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才微乎其微,导致整个科技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更谈不上制度的创新。

1.3 缺乏创新动力

由于市场压力不足和对生产效益的过度追求,导致基层电力公司缺乏创新动力。压力创造动力,但是,由于电力公司以服务大众为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国家对电力行业大力扶持,提供资金帮助,这一特殊性质导致电力市场压力不足,致使创新动力的缺失。另外,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上层干部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情况,没有制定好的绩效考评制度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这对员工创新意识是极大的遏制。

1.4 缺乏创新条件和环境

科技创新工作一般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大众创新以及专利和论文的发表。但是,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在科技研发和创新上,实现突破和有自己作品的人乏善可陈。科技研发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全和技术掌握得不到位,技术人员没有处于良好的创新环境之中,创新火苗也会逐渐熄灭。

2 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措施

2.1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定位,加强职能建设。第一,加强协调管理。通过通过科技管理手段的改变,进而改变环境氛围,组织参加各项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识。第二,加强服务。有关部门和人员要主动担负起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拓展创新知识,将服务职能挑在肩上,发挥全面高效的监督和引导工作,解决员工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第三,加强参谋。基层单位的上层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科技研发现状,对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做出宏观把控,理清发展思路,确定良好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创新提供意见和支持。第四,完善支撑体系。现在大多数的科技研发或创新以个人为主,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团体。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围绕创新工作展开,将员工分开管理,使其负责不同的创新管理工作。将公司的骨干力量分批组建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创新研发工作。各二级部门横向交叉,加强合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创新网络,承担上级的指示和下派任务。基层优秀骨干由公司直接管理,自主研发,将每一个创新的点子进行实验验证。

2.2 发掘人才骨干,建设人才队伍

以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基础,分层次组建人才队伍。一是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培养。以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据,有计划地加强部门联系,造就一流顶尖人才,创造精英队伍。二是基础队伍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各基础部门建立创新团队,围绕日常基础工作,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建立创新研究小分队。在新青年中组织和建立小分队,使他们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培养实践经验,让青年员工也参与到科研论文和项目的研发中,扩大技术人才的覆盖面,打造科技创新的后备军。

2.3 建立激励制度

调动行业内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需要更好的激励制度,这是当前管理制度改进最应着手改变的方面,也是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根源所在。公司应该制定学术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和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对学术领军人物和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与技术进步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另外,对于有关的科技创新机构和部门要实施考核,对于任务指标的完成度进行统计,完善动力激励机制。

2.4 引进科学设备,营造创新氛围

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为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形成管理创新环境。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员工创新意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培训,搭建创新平台,解决员工在创新中的困境,使科技创新广泛被人们所接纳。另外,还要为青年员工提供创新环境和技术支持,注重人才培养,将能力高、责任意识重的有为青年委以重任,通过部分带动全体的方式,引导整个行业创新意识的提高。还要将创新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宣传等方式加以传播,搭建资源共享的桥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 结语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职能,是整个电力行业正面临的难题,亟待解决。要改变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模式,就要从制度、手段、思路和人才上做出调整,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内部沟通,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基层电力公司要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未来创新方向,做好基础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基层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国家电网的创新实力。

参考文献

[1] 高雅,w淑伟.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创新发展――访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博[J].国家电网,2016(8):46-48.

[2] 李琳,隋博.新时期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研究[J].管理方略,2015(18):68.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经济竞争;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14-02

一、科技创新的背景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也取决于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可以说,谁在科技进步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把握住机遇,赢得主动,反之它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而提出,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性能差、成本高、效益低,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不强。我国国民经济目前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使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必须切实加速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使产品性能提高、降低制造成本、功能增强,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简单的说,科技创新就是指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拓生产新领域,开发高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占据新市场,取得新效益。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一种新技术的应用,一种新产品的开发设计,都是从最基本研究开始,然后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就是创新的过程。

二、科技创新的途径

那么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及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不但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和实践,而且还要解放思想,要有敢于冒险、敢于面对失败的决心。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使企业科技人员能够进一步增强创新的勇气,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创新积极性,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都能够得到尊重、认可和应用。要进一步激励大家拓宽眼界、增强胆识,积极主动地投入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来。

(二)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科技队伍的综合水平和素质,为企业科技创新奠定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谁拥有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高水平的发展优势。要做到引进人才有方法,培养人才有政策,使用人才有机制。科技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要不断培养科技人才学习科技及专业知识,这是企业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管理能力的需要,要结合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和研究课题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学习。加强与专业院校、同行业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三)要加大科研资金和科研设备的投入,从物质上支持科技创新

企业要坚持科技兴企方针,舍得投入,敢于投入,加快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展针对企业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加大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

(四)要掌握科学的科技创新方法,走科技创新的捷径,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1.要更注重原始性创新,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重。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引进技术而不创新,就会使只企业的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而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陷入“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怪圈;而单纯的进行自主创新,而不去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和新技术,则相当于闭门造车,即使有创新也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各国的技术壁垒和保护,每个企业都要树立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同时把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引进的重要目标,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完善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坚持把以“高精尖”工程技术及产品为主,常规技术和产品为辅的并行开发策略进行科技创新,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准则把企业相关技术及产品做大做精做强。

2.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建立自主开发保护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的机制。

3.要建立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为基础的创新体系。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拓宽广度和深度,提高水平和档次。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研发中心,借助外力研究、开发和改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要创新思路、拓宽渠道,推进产学研联合向多样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五)建立和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要制定和建立与创新体系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以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以科技管理措施作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实施科技成果考核奖励制度,以成果定奖励,以贡献论英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把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的利益与科研成果挂钩,做到奖罚并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步伐,加快企业经济的增长

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科技创新,其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科研成果只有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转化成生产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迅速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这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步伐,就必须建立科技项目推广组织,以市场为中心,推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项目;要建立健全产品推广服务体系,搞好产品推广的全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发展;要不断更新科技信息系统,通过举行科技成果展示会、产品推介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大力宣传科技成果。

三、结语

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教育

    一、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作风意志。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学业的完成和提高。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各个实践环节的锻炼,不但使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而且提高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形成深入地学习、积极地创新、广泛地应用这三个环节的互动相长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容易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去,会使社会发展产生不竭的动力,使那些具有间接、长远、隐性价值的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不断得到强化和社会的认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还能使人文科学方面的创新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和功利化,容易出现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的行为,使得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为了早出成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剽窃成果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学生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现缺失。部分学生忽视理论课学习,偏重实验和实践。个别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不到新知识,认为“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没什么用”,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做不到全面发展。

    三个课堂未能完全做到有机整合。主要表现在:第一课堂带动和指导第二、三课堂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为第二、三课堂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支撑。第二、三课堂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促进和推动第一课堂质量提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学院自选的”知识型、学术型、创新型的第二、三课堂品牌活动比较少。

    学生学术科研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要表现在: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面还不够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对科研缺乏兴趣和必要的动力。校园文化的学术底蕴不浓厚,“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学生搞科研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因而科研质量不够高。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两个机制”,为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加强制度建设,为做好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出台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提高重点科研项目的资助额度,把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教师的内容之一,增设科技创新成果奖,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获奖与评优、党员发展等挂钩,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加强引导,全员参与。要建立从领导、教师到学生的三级科研路线,建立“党政领导带头,学历、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带头,学生科技骨干带头”的“三带头”机制,及时发现、培养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营造全员重视、师生共建的良好氛围。

    2.创新教育观念

    在管理制度建设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方式的选择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达到“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增强内收外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从教师教学评价方面讲,应加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主体的发挥效果等要素的评价,鼓励教师与学生协作,共同完成科研、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开发与研究;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讲,应建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科研意识、创造能力等综合评定方法,改变单纯以课堂知识为考核的状况。加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资金投入,学校应划拨相应的专项经费,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激起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3.创新课程体系

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及条件。可以实施“平台+ 模块”为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 

按一级学科和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课程基础平台,按二级学科要求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教学计划,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增开相关选修课程,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创造条件,扩大优秀学生直升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设立课外素质能力学分,使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个性教育,教育者应当把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创新的资源来开发,尤其是要摈弃“差生”概念,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挖掘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4.创新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开设课时充足的选修课,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相互渗透,融会贯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已成为突出问题,由于教材更新的周期较长,课程编制重知识结论的传统模

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知识的接收,制约了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大量书本资料的浪费。因此,加快教材的开发,推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育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拓展信息的传播,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另外,在课程编制上,要注重知识的发现过程、分析过程。

    5.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超前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求学生学会创造,自己首先要练好创新本领。创新教育在对教师的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要有接受学生挑战的勇气,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6.实施“四个结合”,深入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学院要将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到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博士沙龙”等,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采用强化专业知识的“宽口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学习中将科技创新的课题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立项相结合。科技创新立项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院要重点动员,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立项和“第二课堂”自主立项双管齐下的方式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思路、掌握科技创新的方法,在全院形成“学生自主找课题,教师课题找学生”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相结合。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在全院开展大众化的科技创新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赛练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着力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7.搭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力促大学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搭建校内实验基地中心、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科技创新基地的形式构建“双轮驱动”基地平台。学院要加强工程中心、实训中心、专业实验室建设,配备教学、科研设备,实验基地全面向学生开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实验平台。学院要加强与知名企业联系,选择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大学生实习研究基地协议。校外基地通过承接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研发,设立专业技能竞赛等有效措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