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 体育 竞赛 商品性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的繁荣,体育也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体育不断地受到来自商业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体育竞赛为主体,以奥运会接受商业运作为先导,体育领域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化转变,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体育竞赛也开始成为商品,从此面貌一新。
生活在现代社会当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同商品打交道,商品是社会财富最基本的元素,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细胞,掌握了商品的属性和运行规律,也就找到了认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钥匙。当年马克思正是从研究商品入手,发现了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秘密。因此我们要发展体育竞赛产业化,就首先应当从体育竞赛作为商品的基本属性开始研究。
一、体育竞赛产品的属性
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在进入市场流通以前,一般通称为产品,体育竞赛产品具有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的特点。
1.体育竞赛产品的无形性
与工农业产品相比,体育产品的特点是无形的,体育竞赛产品体现的是一种服务,即生产的是一种“精神产品”。在竞技体育中,只有以比赛的形式出现时,它才成为产品,供消费者欣赏、观看,消费者为获取观看和欣赏比赛的兴奋、感动等效应,而支付必要的费用,购买门票等。这种产品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不可能看到,在消费之后,也不可能取得任何实体持有物。如消费者观看一场比赛,是抱着能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这一愿望来的,当比赛结束后,消费者得到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情绪的感动,留下美好的记忆存在。
2.体育竞赛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传统的商品生产和消费是分离的,从生产到最终消费需要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而体育竞赛产品却不是这样,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生产和消费合二为一,两者在时间、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消费者也会往往加入到生产过程中。例如一场篮球比赛,赛场就是生产场所,同时也是观众的消费场所,教练员的指挥,运动员的对抗、观众呐喊助威,烘托出赛场热烈的气氛,共同构成体育竞赛产品,同时为观众分享和消费。
3.体育竞赛产品的一次性
正是因为体育竞赛产品的无形性和生产消费的同时性,也就决定了它的一次性。无形的精神产
品无法存储,比赛一旦结束,产品消费的过程也就结束,再无法进行交易,因此,体育竞赛产品在
比赛进行时如果没有被消费掉,就会造成损失(例如体育场的空位子等)。这种损失不同于实物产品的损失,它表现为机会的损失,任何一场比赛从过程到结果都是无法再重复的,即使是电视节目的重播和回顾,那种比赛的悬念和现场的气氛也是无法再现。
4.体育竞赛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
传统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根据生产的成本和供求关系可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价格。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也是可以测量和控制的,所以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质量标准。但是体育竞赛由于举办的时间、地点、参赛运动员的临场态度、情绪、应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比赛很难保证有稳定的表现质量。不同级别、地域的比赛,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即使是同一支运动队或同一运动员,在不同的比赛中所发挥的状态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时,观众对体育竞赛的兴趣、爱好、态度、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等不同,对同一场体育竞赛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
二、体育竞赛的商品效用性
由产品转化为商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过程。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产品的使用性。所谓使用性就是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性质。劳动产品首先必须具有使用性,才可能实现在市场上流通,才能够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转化。体育竞赛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竞赛是一种非实物性的产品,表现为一种服务,它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健康、娱乐、观赏和人际交往的精神文化需求,构成社会文化财富的内容。周末、闲暇,人们到体育场去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欣赏运动员高超的运动技术和战术表演,观看名人明星的风采和英姿,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
2.满足商家企业赚取注意力的需求
由于体育比赛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人群聚集,观众人数众多,正是商家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良好场所,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体育比赛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因素,达到对自己企业品牌形象的良好宣传,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把企业的标识品牌尽收眼底。因此赞助体育赛事和体育营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企业进行品牌宣传最重要的方式。
3.推动举办地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来自世界各地,无数生动的例子都可以证明,体育比赛,特别是高水平、大规模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完全可以促进举办地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积极申办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正是看中了体育赛事的这种效应,希望通过承办高水平、高规格体育赛事,带动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倾全国之力,申办2008年奥运会,也是基于体育赛事这一功能和作用,它必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4.对自我奋斗精神的激励
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高超的技艺,顽强的意志等,都会作为光辉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激励人们直面竞争,勇于奋斗。
5.对美的欣赏
体操、跳水、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将高难度技术和美丽、优雅的运动有机融合为一体。整个比赛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观众观看表演的过程,从商业意义上来讲,运动员更是一位演员。
三、体育竞赛价格的确定
根据价格理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成本、需求和竞争。成本是商品价格的基础部分,它决定了体育竞赛价格的最低限度。一般来讲一场商业体育竞赛,其成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运动队、运动员的出场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队和运动员参加比赛,根据不同的运动技术水平、知名度等条件,都有不同的市场价格,竞赛的组办者必须向他们支付这部分费用。运动员是体育竞赛的生产者,出场费的形成,相当于企业支付给产业工人的工资,只不过体育竞赛的“产业工人”是经过长期艰苦训练、具有高超运动技术水平的运动员,表现出比较高的劳务价格。
2.竞赛场地、器材、设备的租用费、建设费
竞赛的组办者往往不是体育场馆的拥有者,因此需要支付场馆和相关服务的费用,不同档次的场馆其价格也必然要拉开差距。
3.办公综合费用
比如交通、通讯联络、会务、食宿、新闻宣传、安保管理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劳务费等,也占到体育竞赛成本中相当大的比例。
4.奖金等
有些比赛为了增加悬念和竞争,设立不同等次的奖金,也要计入成本核算。
除了成本决定商品的价格以外,对于体育竞赛来讲,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其价格的影响更为突出。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对于确定体育竞赛的价格基本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比如,在美国,人们喜欢拳击、棒球、橄榄球、篮球、田径等,门票常常高达数十美元甚至更高,而足球观众却聊聊可数,门票只有几美元。再比如,1994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由于国人对中国队出现期望很高,一时间第二阶段在成都赛区的门票被炒到很高。当中国队在第一阶段比赛就兵败伊尔彼得,出线无望后,成都赛区的门票一落千丈,几元钱都无人问津。1998年中国队在世界杯赛中又没有出现,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国国内的球市,甲A联赛的门票大部分价格下浮。
可以看出,在影响体育竞赛商品价格的因素中,其成本因素并不能起到关键作用,而人们的心理预期、市场供求、消费对象等综合性因素却相互作用,对体育竞赛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举办一场商业比赛,除了进行必要的成本核算以外,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体育竞赛的商品属性,对比赛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有利于准确预测市场起伏变化,认识体育竞赛的市场运行规律,把我们的体育工作做好。
四、市场经济对体育竞赛的影响
1.体育竞赛的评判者和评判标准
竞技体育的评判者和评判标准正在悄悄改变。当体育竞赛逐步成为一种商品,它跟市场的结合就会越来越紧密,它就会在市场寻找自己的养分,将仅仅依靠政府投入这一外生变量转变为面向市场自己找养分,靠内生变量生存和发展。那么,竞技体育商品的购买者――观众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就成了竞技体育主要的评判者和评判标准。
2.体育竞赛的商业化改革
竞技体育的商业化改革包括:比赛节奏加快,以使观众不致厌倦;促进进球数增加刺激观众:使比赛双方实力不致过分悬殊,以保持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众的观赏兴趣;实行主客场制;改变赛制,增加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制造悬念吸引观众;增加商业炒作等。
3.服务市场与服务政治的关系
体育竞赛的商品化,必然要求竞赛表演市场化。市场首先考虑的是观众、门票、资产运作和媒体,一句话,即经济收入。这一目标很可能与各级政府的目标相冲突。目前国内举办的全运会、省运会、城运会、农运会、大运会等各种竞赛,更多的是一种政治需要,而非市场运作的结果,往往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才能弥补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供求双方都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然而由于体育竞赛活动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非体育企业希望通过投资体育竞赛而获取某种广告效应,以扩大自己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社会知名度。于是在体育商品对利润的追求中就又出现了某种与一般商品供给不同的独特特征:当投资企业的投资保证或基本保证了一个体育企业的运行成本上升后,这个体育企业就有可能在提供特定的体育竞赛商品时并不更多地考虑是否可以通过这种体育竞赛商品供给而获取利润。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一般的体育职业联赛中的俱乐部的经营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其它的一些体育市场经济活动中。这种在体育竞赛商品的供给中不以其本身供给利润为目的,而是通过体育活动而获取投资者某种间接的经济利益现象,是我们应当予以充分注意的。
参考文献:
[1]洪志华颜惠崇颜蔚蓝:体育竞赛商品与价格问题研究,2003,(5)
[2]唐桂黔:试论竞技体育的商品性[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杨铁黎:职业篮球市场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4]王民康:体育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5)
[5]杨铁黎张建华:职业体育市场运作模式的理论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0,(5)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竞赛 失败 心理承受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36-01
1 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心理承受能力之现状
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学生体育竞赛中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并不良好,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体育比赛失败的情绪为沮丧、不服气甚至是愤怒,只有很少的参赛者可以以较为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体育竞赛的失败。而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表现主要有:其一,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体育训练和比赛有抵抗情绪,斗志低落,无法集中精神,感到很大的压力且难以释放;其二,对待教练和队友冷漠,无动于衷,对体育竞技没有任何兴趣,思想包袱重;其三,焦虑,在学习和比赛中情绪十分不稳定,经常表现得焦躁不安,或者畏惧、恐慌,不敢尝试;其四,经常逃避现实,不敢认真面对自己,甚至放弃学习机会,不能较好地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去;其五,易怒,将比赛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队友的配合不当或者对手违反比赛规则或者裁判的不公正,从而容易发怒,甚至采取过激的肢体报复动作,发泄不满;其六,物质滥用,在体育竞赛失败后,有些中学生可能会酗酒、抽烟或者服用刺激性药物,以图达到精神上的麻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方式,但归结而论,中学生面对体育竞赛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还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得到有效改进。
2 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之原因
2.1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
在平时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都可能忽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致于他们在体育竞赛中失败后难以正确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例如,有些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较差,而体育教师往往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可能会造成自己的自卑、不想学习的心理;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可能只关注技术动作或者训练结果的达标与否,不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甚至可能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对所选的体育项目产生足够的兴趣或者逆反于老师的教学方式。
2.2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严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花季雨季,对自我的评价、期望很高,当达不到自己的预定目标时可能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尤其是在体育竞赛这种竞争激烈的场合。他们不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能接受自己是比赛失败者的结果。例如,有的中学生平时上课和训练过程中表现不错,自我感觉良好,但在体育竞赛中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便无法面对,被打败后可能很长时间都难以提起斗志;另外,也有部分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失败后,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对手不守比赛规则或者采用非正当手段,甚至可能对其产生敌意或者进行报复。
2.3 人生经历较浅,抗打击能力较弱
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人生经验还很不足,遇事自我调整的能力还很不够,在体育竞赛中过分看重成败得失,一旦遭遇失败的挫折,不可能很快地恢复过来。例如,有的中学生将从事体育当作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在竞赛中,尤其是高端的比赛中失败的话,便会有自暴自弃的想法,觉得人生无希望,觉得自己是废人,且对继续从事体育和练和比赛十分胆怯;也有的中学生将失败的痛苦无限放大,感觉从事体育没有出路,彻底不再对体育运动抱有兴趣,实不相宜。
2.4 家庭中父母等长辈的期望过高
很多中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参加体育竞赛都是出于父母的要求,而非自己真正的兴趣、喜好;而父母往往会将自己子女的竞赛成绩当作对外炫耀的资本,但是这无形之中会给子女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当子女在体育竞赛中失败的话,不但没有安慰、鼓励,反而会斥责或者体罚。如此一来,中学生参加体育竞赛中失败的痛苦便会加剧,更不利于其以后的发展,对其完整人格的形成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家庭原因,也是导致中学生体育竞赛中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
3 提高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心理承受能力之合理建议
3.1 中学生体育竞赛失败中心理承受能力之所以差,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是有一定责任的
故而,他们作为与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学生体育竞赛中心理承受能力影响最直接的人,应该有所改善。学校体育老师,应该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视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且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其寻找原因;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能一味地表扬,不能放纵不管,应注意让他们戒骄戒躁继续进步。学生家长不要给子女过多的压力,要经常关心和开导子女,使子女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有较为宽和温暖的家庭氛围,不断向上,亦不至于承受不了竞赛失败所带来的痛苦。
3.2 中学生自身是提高自我心理素质的关键
首先,中学生要认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失败是难以避免的,要正确看待失败,把失败当作成功之母,继续努力。其次,要学会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面对竞赛中的失败,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原因,改善自己的训练方式,适当调整训练项目的难度,重新收获信心和勇气。再次,多与老师、父母以及队友沟通和交流,将自己在学习和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客观分析,减少对体育竞赛的恐惧感,放松自己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情,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体育项目。最后,注意对自己体育道德精神的培养,如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尊重对手、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及时调整心态,充分思考对策。
另外,中学生毕竟仍然处于校园的大环境中,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或者逆境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实践中遭受挫折,并不断地战胜挫折,提高体育竞赛中失败心理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立农.体操运动员比赛中动作失败的心理因素及心理调适[J].湖北体育科技,2006(5):545-547.
[2] 刘志清.体育学习中学生心理挫折浅析[J].科技信息,2009(30):I0022.
[3] 陈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及其特征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
[4] 傅遐龄.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挫折的预防和排解[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0-82.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竞赛;伤害事故;法律责任
体育比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风险。安全措施极其严密的奥运会也不能保证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因此,在体育竞赛中的伤害事故是人们不希望发生但又是在所难免的。近年来随着校园内外体育竞赛活动日益增多,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1],如何处理这些伤害事故关系到在校大学生、学校、比赛组织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对相关法律的适用与认定也是一个现实性强、且敏感的问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方面给参与学生带来痛苦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向我们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伤害事故是客观存在的,发生伤害事故后的法律责任界定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等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去研究。
1 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发生伤害事故的概念与典型个案
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外的各类体育比赛时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1],可以被认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损害。2004年10月,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如期举行,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2003级一名学生跑到17公里处时突然倒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医务人员证实是由于剧烈运动导致运动性猝死,此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男、女两名学生和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男生共三名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缺水、虚脱症状而被送进医院抢救,上述由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引发的极其严重的安全事件最终把学生家长、大赛主办者、学校三方引入了一场持久的法律纠纷中。关于运动猝死,李之俊的研究发现:在40例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中,大中学生已经占到一半,有20例,其次是教师,有7例;运动员或曾是运动员的有5例[2]。2003年1月,北大登山队突击希夏邦玛西峰途中遇难。2006年 9 月,登上海拔 8201 米山峰女大学生,曾被雪围困 8 天。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发生极端伤害事故如运动性猝死占整个运动性猝死病例的比例较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发生大学生运动性猝死只是极其严重伤害事故的个案,实际上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竞技体育比赛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不利于学生、家长、也不利于学校和比赛组织者。是一个影响面较宽也比较复杂的问题。
2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种类和原因
体育活动量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运动安全事故的增加。另一方面,肥胖率增高,身体机能、素质下降逐渐成为当前青少年体质变化的主要特征,青少年的不良体质状况和饮食习惯影响其参与体育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运动安全事故随之增多。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生伤害事故的种类较多,如一般性擦伤、碰伤、较严重的扭伤、撞伤、骨折、甚至死亡。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也难免受伤,我们经常能在电视画面上看见拳击、足球、篮球等对抗激烈的一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受伤被抬出场外的镜头,究其原因,有些属于项目特点造成,一些高强度、大运动量、对抗激烈的项目,如中长跑、足球、篮球等;还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如各种极限运动;有些属于学生自身原因,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对自己身体控制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等都有不小差距,这都是导致受伤的潜在因素;此外比赛组织者体检不严、缺乏必要合理的医务监督等都可能造成参赛者在比赛中发生伤害事故。
3 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的法律适用
安全问题是每个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体育竞赛又是大学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体育竞赛引起的伤害事故远高于其他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肌肉拉伤、皮肤擦破,甚至骨折的现象。在比赛中受轻伤,不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一般进行简单处理就可,因此也就不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受重伤,如严重挫伤、骨折、撕裂伤等需要住院做手术才能痊愈的伤害,明显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会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些经医院治疗也无法恢复的伤害如截肢、瘫痪等,还有最严重的事故,即导致参赛者死亡,这些大多要涉及到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生伤害事故主要涉及到的是学生身体的伤害,即学生人身权的侵害,是一种侵权行为[3]。2010年教育部最新公布《教育部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对《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第8条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发生学生安全事故,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按照《中华人们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4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发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原则
4.1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
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时发生伤害事故,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均适用[4];我们认为,大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发上伤害事故只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因为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为无过错责任缺乏法律依据。所谓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无过错行为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按照《民法通则》第106条的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在现行的法律规定中,没有规定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为无过错责任,因而不得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8条也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4.2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由于大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发上伤害事发生的原因多样、情况复杂,实践中确定学校、体育比赛主办者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上比较有争议。因此,根据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就几种争议较大的情形作类型化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竞赛组织者是否为避免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其次,用于比赛的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存在的各种不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排除。第三,竞赛组织者是否制定了合理、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对 参赛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第四,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竞赛组织者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以上几方面对最终确定相关民事责任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此外,如果学生代表学校外出比赛或参加其他竞赛而致受到伤害,虽然学校本身没有过错,但由于该学生是学校派出的,是代表学校履行竞赛职责,因此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5]。在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竞赛中学校与学生都没有过错,例如学生进行越野长跑时突遇山洪、雷击等一些意外原因而致的伤害,则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的规定,按照公平原则共同承担责任。当然,如果学生未经学校安排私自外出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由于以上原因受到伤害,学校由于没有过错,则不能由于他是在校学生而要求学校承担民事则任。而且即便是要负民事责任也应区分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如果是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就应该负主要的民事法律责任,反之则应该负次要的民事法律责任。
5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伤害事的故预防措施
实践证明,体育竞赛的竞争性、对抗性决定了其存在一定的风险、参与者的身体素质较差、安全意识不强,场地器材条件存在隐患,缺乏必要的义务监督等问题都可能造成参赛者的健康状况受到伤害伤。因此学校、竟赛组织者应加强对参赛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场地设施的安全性、加强体检和医务监督。大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比赛应坚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竞赛组织者应切实加强对整个比赛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对一些高强度、大运动量对抗激烈的项目实施重点监控,提高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大学生独自参加校外竞技体育比赛的管理力度和审核,对未经学校批准私自参加校外竞技体育比赛的严加处理,起到教育他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志俊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之法律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 :99-101.
[2]教育部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N].中国教育报,2002 年8月21日.
[3]邓国良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26( 1):71-73.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 大学生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135-02
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整体体育精神及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培养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作者认为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必须建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摒弃陈旧的“生物”体育观。多维的“生态”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把学生的身体、情感、品德、意志和行为等作为相互联系统一体,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全部能力的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旨在实现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和提高。“生物”体育观是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增强学生体质的长远效应以及体育的终身性,结果导致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没有体育考核时远离体育。这种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社会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传统教育观念,最终无法实现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目标。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偏低的现状,高校体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生物”体育观,树立多维的“生态”体育观。
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体育文化基础
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应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大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从而为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另一方面要在扩大知识层面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体育理论的设置上既要有国家方针、政策,又要有身体锻炼原理与方法、体育卫生保健、运动处方、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等方面。
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传授,要遵循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生理特征进行结构化处理,保留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具有健身价值和文化底蕴的内容。流行的娱乐体育项目(比如轮滑、街舞等),对于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这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尝试着把这些新颖的内容加入到大学生的选修课程当中。
在拓宽体育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时数,确保理论教学的效果。《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八条规定: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运用多种体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纲要中明确规定高校体育教学要保证每学期四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严格来讲,每学期4个学时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需求,应适当增加体育理论教学的比重。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无法保证每学期4个学时的理论课程教学,更有高校根本不开设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理论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运动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种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体育理论课程不受重视、课程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建议高校把体育理论课的开足率和教学效果纳入到教学评估考核当中。同时丰富体育理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方式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文化的传递过程。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而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取决于教学组织方式的科学性。有好的教学内容,却没有适宜学生身心特点的组织方式,体育教学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抑制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教学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来组织教学,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基础上,通过营造轻松、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体育素质得到发展。
四、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组织课外体育活动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教师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既要保证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技术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又要确保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总之,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生理、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及对体育的兴趣。
其次,建立专项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专项课外活动具有“四个固定,一个自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当中要有固定的体育项目、固定的活动地点、固定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任意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体育项目。专项课外体育活动的建立能够使学生的爱好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保证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会几种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
五、发挥体育竞赛的功能
体育竞赛是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开展体育竞赛能够给学校体育带来活力,赛场竞争与体育课中的锻炼有很大区别,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体育竞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非常明显。
首先,通过组织比赛,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比赛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进行的指导和讲解能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在实际的比赛中得到锻炼。此外,在体育竞赛前期可以举办体育讲座,向学生讲述体育的发展历程,各种体育比赛的赛程编排、规则和裁判,运动中的损伤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原理等体育文化知识。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体育竞赛,能使学生的体育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运动场上的比赛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体育赛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和体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学生之间意志品质的较量。体育竞赛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对集体中的每位成员产生良好的影响。
再次,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竞赛,以此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使学生体会到体育竞赛的魅力,提高学生欣赏体育的能力和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欲望。同时,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到运动员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3.
[2]王洋,贾振佳.对我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问题的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7-18.
[3]陈晴.体育教学呼唤体育文化素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93-94.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减负 提升 体育 教学效果
一、立足学校实际,稳步推进“课改”
研究学生,合理选取教材,拓展内容结构,把新课改“植根”于课堂体育“沃土”中,体育课堂改革是新课改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一)抓“常态”体育课堂,促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常态”体育课堂仍然是学生学习技术,巩固技能的关键环节。在这里可以强调“常规”,追求合理的运动负荷,有规律可循,学生每学年都学有所得,每学段都学有所获。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创新分享教学成果。提倡体育课堂“常态化”绝不是让体育课回归到“自由化”。完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将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贯彻到每一节课中,收到了满意效果。
二、丰富活动课内涵与形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能力
伴随“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文化学习---体育锻炼---积极性休息—素质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实实在在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依据规律、原则对活动课进行改革。树立“人人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理念。
(一)遵循科学规律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期初下发了“体育活动课安排表”,“安排表”的制定集中体现了“符合学生身体发育和人体运动”的规律原则;对班主任在体育活动课中的角色予以定位---组织者、领导者、指导者、负责人;对体育委员、体育骨干的作用充分肯定;对器材借用归还作出详细说明。
(二)透过现象抓本质,群策群力抓改革。学生走到操场,场地器材到位,制度必须建立,不能让环节脱钩。为此,我们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教务处、政教处、艺体组及部分学干为小组成员,不定时地对体育课、活动课进行检查、指导、评价、反馈;开展安全教育;指导体育委员做好各类记录;协助处理“偶发事件”;落实病、事假的人数及大概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汇总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改革设计,扎实推进工作,克服“形式主义”和“盲目乐观”现象。
(三)规范活动锻炼制度,力求内容形式稳步提高。体育课最有效的展示舞台就是体育比赛。为此。我们倡议除了按“安排表”上好活动课外,可以参照学校下发的“体育竞赛计划表”将广播操、集体舞渗透到体育课和活动课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课的内容,避免学习内容的“枯燥和单调”,拉近体育课、活动课、体育比赛之间距离;做到“有比赛、有总结、有整改、有材料”,不断改进方法,力争更大进步。
三、完善体育竞赛体制,“多位一体”齐并发展
体育比赛是有效检验学生体育课、活动课锻炼情况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提高运动技能具有指导性和示范性作用。在新课改稳步推进的时期,改革学校体育竞赛形式,形成新课改理念下的“学校体育竞赛体制”尤为重要。在保留学校体育文化特征和底蕴的同时,彰显比赛作用和效果。
(一)营造体育比赛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利用广播站和学校宣传橱窗,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各级体育文件精神,明确其意义所在,激发师生参与锻炼的热情。每学年初制定下发“学校体育竞赛计划表”,分别组织班主任、班长、体育委员学习,对其中的内容、举办时间、参与人员、参加人数有初步了解。树立起:成功固然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但失败也是学生人生再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验和教训的观念。
(二)比赛与《国标》测试和体育中考接轨,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我校组织体育比赛,突出群众普及性,由少数人参加过渡到全员参与;项目设置力求简单,易于操作,评判直接;最大限度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促成学生运动员和裁判员之间角色转换;减轻教师组织活动比赛的压力,增加学生参与评判机会。有机地融入体育课教学和体育比赛中去,尽可能多让学生体验赛场。
(三)树立“安全第一”意识,细化比赛过程管理。办再好的体育比赛,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都会给师生留下阴影,长久难于从记忆深处抹掉。所以,比赛前务必坚持正面引导,严格训练学生运动员,降低比赛项目的安全系数。政教处制定出台安全预警方案,深入到比赛的各个环节:学生上下楼、进退场、警戒线的设立、学生观看比赛地点的划分、特殊项目比赛时专人看管和督导,实现小问题现场解决,重大问题及时上报,一切做到“预防为主,安全至上”。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我校体育课、活动课和体育比赛的研究与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1.我校的减负提“质”是有效的,推进力度恰当,而且通过对“常态”体育课教案的加工整理,凝缩精华,精心改编,初步实现了“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的课改目标。
2.活动课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目标明确;检查有人员、有记录、有评价、反馈及时;安全措施提到“制高点”,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处”,学生高兴,教师满意,家长放心。
3.体育比赛取得了预期结果。举办了“体育节”,创历届运动会参与人数之最;广播操比赛激发全校师生同做一套操的热忱;拔河比赛时赛场的热烈气氛压住了几十年来不遇的严寒低温,没有活动就可能发现不了这么多的体育人才,缺少系统的比赛,综合性体育人才也不可能显露出头角。
4.“健康第一”作为我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从上到下,认识到位,责任明确,确保其健康稳步发展。
体育竞赛的特征范文6
摘要:中华武术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武术套路是一项体现高、难、美、新的高度协调的竞技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套路竞赛规则、竞赛内容对武术特征影响非常大。武术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和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武术 套路 竞赛特征 心理调控 竞赛规则 竞赛内容
作者简介:徐启军(1975-),男,汉,山东菏泽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武术。
一、前言
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理念进入中国,中国武术也逐渐向竞技武术过度,竞技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赛体系,随着08奥运的圆满闭幕,中国的许多优秀文化都展示到国际友人的面前,中华武术也不例外,我们向世人展示了无比神秘的中华武术。但是,武术要想国际化发展,走竞技发展的道路是许多专家现在所推崇的形式。武术竞赛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体系。武术竞赛的举办为武术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高校的武术专业学生学习的武术大多以竞技武术为主,竞技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武术竞赛也相应的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二、武术套路竞赛特征
中国武术中最早成为正式竞技体育项目的是武术套路,武术套路从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都符合竞技体育竞赛的标准。武术套路在现代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他走向国际舞台,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术项目虽然没有能够进入奥运会,但是,已经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武术竞赛在国际上将越来越多。了解分析武术套路的竞赛特征将大大推动武术的发展。
(一)套路竞赛运动员的心理调控分析竞赛特征
武术套路是一项体现高、难、美、新的高度协调的竞技传统体育项目,要求精细的技术动作和高灵敏度的神经系统支配,所以技术水平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心理活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全国武术比赛或武术套路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参赛的选手实力相差无几,往往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心理能力。
当今,武术套路竞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都非常的重视。赛场上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运动员要想在赛场上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就不需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从心理调控反面分析,武术套路竞赛的特征由技术性比赛转化为心理应激能力的比拼。
(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分析竞赛特征
每一项运动项目的推广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其运动规则推广,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发展至今天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完善。竞赛规则在某些方面约束着运动项目的发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一定范围内业束缚了武术套路的发展。武术套路比赛必须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时间:规定的拳术和器械为不得少于1分20秒、太极拳为3-4分钟。其它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20秒。对练不得少于50秒;服装: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套路比赛各项得分高低采用裁判评分的办法。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
a、刀、枪、剑、棍、南拳、太极拳等评分扣分标准:动作规格的分值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2分;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2分。
b、扣分,根据不符合要求的程度,分别给予扣分,每次扣0.1以上,有些严重不符者,最高一次可扣2分。
c、其他项目和评分标准:姿势正确、方法清楚4分;劲力顺达、动作协调3分;风格独特、内容充实2分;精神贯注、节奏分明1分。
d、对练评分标准:攻防合理,方法准确4分;动作熟练、配合严密3分;内容充实、结构紧凑2分;意识逼真、风格突出1分。
从武术竞赛的规则可以分析武术竞赛的特点,在评分的标准中,有的评分标准为裁判主观评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意思,评分相对不太严密。高级别的比赛要求的动作难度较高,而低级别的比赛对动作难度要求较低,运动员可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最基本的技术动作上。从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在对基本的动作标准的评定上有一定的宽限,这也显示出评分的不严密性。
(三)武术套路竞赛内容分析竞赛特征
武术竞赛内容:
拳术:长拳、极拳、南拳;器械:剑术、刀 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一、形意、八卦、八极。二、通臂、劈挂、翻子。三、地躺、象形拳。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一、单器械。二、双器械。三、软器械。
从武术竞赛内容上看,武术的竞赛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作为一个单项,这么多的项目显得太过庞大。其实,现代的武术比赛最主要的比赛项目其实就是现竞技武术套路,至于其他的项目在比赛中占少数。从竞赛各项目的内容看,套路较为单一,观赏性不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对竞赛内容规定的较为呆板,没有新颖性,这方面与体育舞蹈等现代流行的肢体表演项目比较相差较大。
三、结论
通过对武术的全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在竞赛的过程中也较为复杂。中国武术如果真的全部拿出来立项进行比赛几乎能赶上冬运会的项目那么多了。因此,从多方面研究分析,武术的竞赛特征为内容复杂,规则还需完善,裁判评判仍需量化和改善。
参考文献:
[1]陈蓓.关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赛心理调控[J].体育科技信息,2005,(12)
[2]邱丕相.对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可操作性与合理性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8,(2)
[3]阳家鹏,向春玉.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9,(1)
[4]赵光圣,郭玉成.武术套路竞赛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雷鸣,余多庆.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时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