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俗习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风俗习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风俗习惯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1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阅读理解重要性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旨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素质。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增加了“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一条。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语言学科,英语既是交流的工具和认识工具。英语教学所要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结合。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交流是目的。然而,每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只有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我们才能很好地和讲英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如何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从近年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我们也看出了文化的重要性。

在2012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民族文化特色就很强。许多考生反映,阅读中没有过多不认识的单词,语法也弄清楚、也明白,但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迷迷糊糊。这就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并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困难,能否看懂也不完全取决于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而缺乏的是相关的民族背景知识才是影响对文章理解的最大障碍。

面对这种能力型的测试题,许多学生甚至我们老师也感到不适应,觉得文字别扭,难以理解。其实这个“难”主要难在文字的“原汁原味”上;难在外民族文化特征上;难在语言的规范和语言的融合上。而这也正是现代英语语言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现实差异。多读、多听、多练,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能力,达到用英语思维并迅速捕捉英语语言所传递信息之目的。

要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对课文的处理上,可采用“整体教学方法”,以不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即在分析文章结构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上,在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对文章“知识点”的讲解,语言难点的解剖上都应服务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并适当地加入对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同时还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余业时间大量阅读外国的报刊杂志、科普文章、文学作品、收听英语广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生活,熟悉他们他们的文化风格,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国外风俗、习惯、民情的了解。从而扫除语言学习者的文化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随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中、西方文化间的各种差异,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场合用自然得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在称谓、致谢上,外国人喜欢自呼其名,即使是对长辈也是如此。如果要加上称呼也往往是在姓氏前面冠以Mr.Mrs.或Miss.而不是teacher Wang之类的。而“谢谢”则更是一句常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即使是父亲让孩子倒杯水、倒杯茶,也要说 Thanks 。这也是外国人表现平等的一种方式。在打招呼与接受礼物时,中、西方的文化礼节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讲英语的国家,人们对“上哪儿去?吃了吗?”等招呼往往视为私事,与别人无关,而对谈论天气这一无关紧要的内容则显得自然、得体。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不愿给人以没有教养、贪婪的印象,因此总要推辞一番。而这在西方文化中则正相反,他们不但表示愿意接受,还要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并赞许一番,以此来表示他们的真诚与直率。在表达愿意与情感上,中国人往往表现的比较含蓄、客气。即使是非常喜欢也不会表现得很直白,常常要客气地推辞。所以,如果中国人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喝不到咖啡,只能怨你自己了,因为你的推辞会使他们认为你不喜欢,所以不会强求你的。相反,一句因为你的客气要请“明天去我那儿,我请你”则会使一个外国人信以为真。会使他们在失望中等待,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中国人要到朋友家串门,先打个电话说:“――,我一会儿到你那了,别走啊”这是很正常的,而这对一个西方人就会感到难以理解,好像人家无论忙否都得等你。所以他们常这样说:“I’d like to come to see you. Will you be free then?”or “Would it be convenient for us to come and meet you tomorrow evening?”如果请朋友到家里吃饭,他们至少要在两周前打招呼,以便使你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中国素以文化悠久而著称,在为人处事上也处处表现谦恭礼让,受到表扬时,总是谦虚地说:“不行,还差得远呢。”这也许是中国人前进的动力。但在英语中,如果受到了表扬,你得必须说声“Thanks”or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总之,中、西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都是由于文化坏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所致。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2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别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 ”(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u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 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1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二、社会风俗习惯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欧美人和中国人也存在很多差异,这对翻译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比如,龙是古代汉族人崇拜的图腾形象,象征着吉祥、尊贵、权势和奋发向上。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民族。龙是比喻皇帝,凤是比喻皇后。在汉语中,有关龙和凤的词语大都是褒义的,如藏龙卧虎、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等。但是在英语中,dragon却含有不好的意思。这是因为在《圣经》中记载,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在西方被看做是邪恶的象征,在现代英语中,dragon用以指“凶暴的人”或“严厉透顶的人”。例如说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专横跋扈的人)。凤在中国被视为是百鸟之王,还被比作出类拔萃的人,如“山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而在西方传说中,phoenix是一种鸟,在沙漠生活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又从中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所以在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浴火重生的意思。

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日常问候中。我们在翻译中也要适当地把握好。如会见西方客人时,中方代表可能会说:“你们上哪儿去啦?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句话如果照直翻译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于是按照西方人问候的习惯翻译成It’s a lovely day, isn’t it? And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see you again. 这样就使对方感到既自然又亲切,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气氛而又不失体统。了解了西方人见面的主要问候习惯,我们在涉外交往和翻译中就不至于有冒失和失礼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差异、谚语、典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3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省,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的作用可见一斑。从04年到今天,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举办了10届,从内容上看,这不仅是一场国际贸易盛世的展示,更是一场东盟各国文化亲密交流的契机,每届博览会都会开设一个专题来展示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和城市特征。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在中国—东盟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文莱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有助于对其国家民族文化的导入、认同以及建立起两国间文化经济贸易意识,能够帮助广西的商务英语人才在谈判中更加顺利。当然,以跨文化角度来看待“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的商务英语谈判不仅仅只是要求谈判者对对方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谈判者必须能在本国文化与对方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比较联系,培养自己在商务场合中的跨文化意识。作为全球商务活动唯一的官方语言,英语作为主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在中国广西与文莱的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文莱并不属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其在国家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会导致其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行为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的商务人士也会由于社会背景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使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变得更加复杂。要使“文莱—广西经济走廊蓬勃”发展,广西的商务英语谈判人才必须从根本上意识到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对于文莱—广西贸易活动的重要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广西与文莱的经济往来就是基于两国文化的往来。虽然文莱的文化纷繁复杂,不可能通过学习使得自身对于文莱的文化有非常全面的掌握,但必须要对在商务谈判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差异有必要的了解,比如文莱的、行文禁忌、文化偏好、社会风俗等等。交际无处不在,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交际。(顾嘉祖,2005)在与文莱的经济往来中,广西的商务谈判人才必须对文莱的文化表示尊重和理解,尊重文莱的风俗习惯,才能使与文莱的谈判过程更加顺利。如若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不够了解,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出现对文化差异处理的失误,将有可能直接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因此,为了促进两国交流的深化和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对文莱文化的导入和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加快,对于文莱文化的导入在广西地方商务英语教育中的重视程度将会逐渐增加。

2对文莱文化的导入

中国与文莱都属亚洲国家,两国文化之间建立了很多联系,属于同一本源的文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原因,文莱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出现了一些差别,比如宗教文化、风俗礼仪、社会习惯、文化偏好等等,直到现在,两国已经发展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笔者将从以下两个角度来阐释对文莱文化的导入。(1)宗教文化导入文莱是一个具有极强的文化的国家。与中国的佛教文化不同,文莱是受伊斯兰教影响更多的国家,国内基本都是伊斯兰教信徒。在伊斯兰教中,人们十分重视个人勤奋节约的品质,认为随意浪费、懒惰等都是对伊斯兰教义的违背,因此中国的商务谈判人才在与文莱进行国际交流活动的时候切记不能像在中国一样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就将流程布置得十分铺张浪费。伊斯兰教教徒忌吃猪肉和血液,在设宴款待时千万不能上与猪肉有关的菜肴,甚至在交谈的过程中也应避忌“猪”这个字眼。在商务场合中握手是最基本的礼仪,但在文莱的文化中左手却被认为是肮脏的,所以他们在交换物品的时候一般都会使用右手,同时不少当地马来人是不愿与异性握手的,因此除非他们先伸出手来,否则不要主动地去和他们握手。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细节,为了表示尊敬,文莱地区有人在握完手时会将手在胸前轻轻碰一下,若我国的商务英语人才在与文莱的商务谈判中12对对方宗教行为进行了正确的判断和使用,无疑将会对合作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风俗文化导入文莱并不属于单一民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各民族融合聚居的特点。各民族文化在碰撞和摩擦中产生了属于文莱的特色社会风俗文化。在与文莱的商务交往中,我国的商务英语谈判人才也应该对文莱的风俗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商务谈判的失败。在中国,饮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商务场合的基础活动中,甚至有“生意是喝出来的”这样的俗语,但这个礼仪若在与文莱的经济交往中错误使用将会直接导致文化冲突,甚至直接造成商务谈判的失败。文莱是一个禁酒、禁赌、禁黄的国家,国内没有卖酒的地方,只有到专门的酒吧才能喝酒,因此,在与文莱的商务谈判中应当事先询问好对方的意见,从而决定是否设酒款待,切不可直接进行劝酒活动。在文莱,直接用手去抚摸小孩的头被认为是一种冒犯,在双方交往的过程中,用手指直接指人也被认为是一种冒犯之举,在必须要指的时候手也应当握成拳。同时,在对文莱的商务谈判中,我国的商务人士也一定要注意双腿不能交叉或重叠,这在文莱也被视为不礼貌的一种。

3跨文化角度下“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商务英语谈判专才的培养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4

关键词 古代法律 中国社会 作用

正如所阐释的那样,事物充满了矛盾,而对于法律和社会这对儿矛盾来说,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

一、 社会发展情况决定法律的产生

一方面,法律的产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本没有法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财产出现,氏族部落之间开始争夺财产,能力强的人占有了财产,出现了财产私有。拥有更多财产的人成为统治阶级,国家也逐渐形成。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然会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国家的人民,法律也就产生了。

另一方面,法律的制定和变更依据的是社会的需要。一个明显的表现便是诸多的社会习惯上升为法律。《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有许多例子。比如,在中国古代社会,家长是家族统治的首脑,对家中男系后裔的权力是最高的,几乎是绝对的,并且是永久的,父亲拥有惩戒权、送惩权、家族财产所有权,甚至是生杀权。生杀权随后被国君操纵暂且不提,总之父权具有绝对权威。相应的,国家法律中,直系尊亲属因教养扑责将子孙杀死,处分极轻,甚至无罪;而子孙对父母的不孝则是极重大的罪,处罚极重不说,也不分故伤和误伤。《刑案汇览》中记载:有一人名叫樊魁,其与弟争斗,持刀吓砍,母王氏夺刀,自行划伤,樊魁因此被判斩决。依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樊魁被判刑,有些荒诞和冤枉,但在当时来看是很正常的。这便是社会对法律的影响。

法律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封建政治解体以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消灭了原有的许多封建单位,各自为政的政治制度,社会有了新的需要,法律制度有了新的要求,也就不能保持原有的形态和机构。贵族不受法律约束,刑不上大夫的法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打破。虽然贵族和平民肯定不是绝对的平等,但是法律不再使贵族置身事外。这是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国家权力集中对法律的影响。

二、 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的反作用

法律受社会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法律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统治者依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律,有时法律也会和社会风俗向冲突。例如:此书中提到,复仇的观念和习惯,在古代社会及原始社会中极为普遍。中国也不例外,在传统家族观念,亲属伦理思想的影响下,复仇的习惯深入人心,但是,至少在西汉末年已经有禁止复仇的法令了,后世法律依旧致力于防止复仇,还规定了移乡避仇的方法。然而,尽管法律严加制裁,私自复仇的风气仍是很盛。又如,宋律,明清律严禁姑表舅表姨表兄姊姊妹为婚,而实际上,中表婚是极普遍的习惯,甚至汉武帝和陈阿娇成婚,纳兰性德钟爱表妹都是人人皆知的,皇帝大臣都能这么做,法律的实效着实令人怀疑。另外,法律也不容许亲属的妻妾和其夫家的亲属之间的性关系,而事实上,兄收弟妻,弟收兄嫂是相当普遍的习惯。《清律例汇辑便览》中提到嘉庆三年史灵科娶弟妻的案例,若不因刑事的牵连,便可相安无事,十四年无人告发。

由此可见,礼与律的冲突,法律与人情的冲突也是存在的。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社会,在法律与社会风俗的博弈中,法律是失败者,法律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较小。法律与风俗冲突时,法律往往成为妥协方:针对上述的案例的不断发生导致法律执行困难,《清律例》在嘉庆十九年进行了修改,变通了娶亲属妻妾的规定。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法律与古代法律的重要区别之一。区别于古代的人治,当代中国属于法治社会,即使法律与个别社会风俗相悖,国家也不会因此随意修改已经较为科学的法律,这便是法律至上地位的体现。而中国古代社会,由于长期的人治,法律辅佐国君,因此虽然起到规范臣民的作用,但地位实际上低于社会习惯,约束力较小,有时候也会显得更为人性化。比如,古代关于缓刑免刑的规定,在犯人为独子或者父母年老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可以“犯罪存留养亲”而现代对于罪犯,虽然也有缓刑的规定,但其依据不再是有关家族伦理尽孝赡养,而是较为理性的情节较轻、认错良好、立功等情节。古代是由于孝思想等社会风气的影响,现代是法律理性的体现,也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发展的结果,父母不必然地需要子女的赡养。两种不同的规定在其存在的时代都有存在合理性,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前面所说法律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 总结

中国古代法律与中国社会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促进中国法律漫长发展历程的前进。总的来说,我国古代法律应该是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和礼教所支配,儒家化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中国古代法律因此而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变化。

当今社会仍然能看到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如婚姻法中对老者的照顾,赡养父母的义务,家庭团结和睦的原则等等,但是排除了不合理的习惯,更加注重平等、公平,保障人权。

现代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依然有古代的影子。我们通过古今的对比和对古代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可以照见当今社会我国法律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当今社会排除了古代中国社会陋习对法律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落后地区,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难以解放出来,使我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所需要的理性觉醒与成熟迟迟不能实现。由此,诸多问题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5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可译性;

一、 引言

语言与文化之间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语言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凝聚了该语言民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智慧和经验,是本民族文化的宝库。

因此,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翻译便是文化的翻译,自然文学翻译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是我们人类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学作品多具有典故、双关、谚语、成语等表达方式, 所以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

文学翻译就是将某一特定文化中所展现的内容、风格、含义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处理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简单的转换。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文学翻译的难点就在于对其文化的翻译。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绝对不可忽视,需要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二、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地域环境差异

地域环境差异是指由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地理生存环境,会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要正确认识这种地域环境差异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对同一事和物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理解。在翻译实践中, 需要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以免造成译文读者的费解,从而造成原文信息的缺失,要尽量把原文中的含义用译文文化的可理解方式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在中国,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影响,“东风”常常和“春天”有关。而在英国,“东风”却意味着“寒冷和干燥”。

风俗习惯差异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形成完全不同的风俗文化。因此不同民族的社会风俗的差异有时会使原文难以忠实地表达出来。比如问候语的是使用,中国人见面通常会问对方“吃了吗”或“干嘛去”,而英语本族语者一般用“Hello”或“H i”,可以想象如果将其直接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What will you do?”,一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宗教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包括了其宗教信仰、宗教著作、宗教意识、宗教制度等等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会遇到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民众中已具有了深远的影响力。而在欧洲和美洲,人们信仰的是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依照上帝的指示行事。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有些词语的含义已远远地超越了原有的含义,并且随着语境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比如“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简单地直译已经不能够传递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 文化的可译性

可译性就是指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通过语言转换,将源语文本(source text)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此实现两种完全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即可译性就是指双语转换中源语(source language)的可译程度。

首先,我们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具有一致性,正是因为这种共性,不同民族的语言虽然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存在并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等值特征,因此是可以互译的。

其次,我们人类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及交融性,大部分文化符号是可译的,在两种语言之间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对应。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语言文化意义和内涵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语言文化符号信息量越大,文化差异就越大,可译性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需要尽量去避免文化色彩淡化,最终实现最大可译性程度。

再次,我们谈到了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差异,但也相对地存在着文化超地域性的特征,文化的超地域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些文化信息首先在某一特定地域产生并发展,然后再通过信息传递或转换被其它地域所接受、吸收和消化。

文化的可译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释:第一,译者能理解原作者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第二,译者可以用译人语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原作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第三,译人语读者能理解并接受译者所表达的文化信息。“理解”、“表达”和“接受”这三方面既相互联系,也互相影响,它们的共同作用构筑了译者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衡。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多种方式来缩小这种差异,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在本族语言中不同于本国的异语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译和句译,而是综合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等的翻译,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差异,才会造成翻译作品的信息损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自的语言有其相应的特征,只有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特征且能驾驭它们, 熟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译者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创造出生动展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孟兆芬.谈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语文学刊,2008(3):167-168.

社会风俗习惯范文6

一、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

2.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 n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二、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可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