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农经济的地位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1

视概念为一般表述而不作特别处理。分析历史概念的重要以及在课堂教学中价值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课堂教学

新课改进行了多年,我们在"用教科书"教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教科书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对

具体的历史概念要么随意解读一番,要么视概念为一般表述而不作特别处理。然而,有些被忽视的概念无

论是对澄清历史得出结论、连接历史事件的过程,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的内容等都大有裨益。下面

我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中的几个概念为例,在分析的基础上说明历史概念的重要以及在课堂教学中价值的

意义。

一、"民本"与"民主"

民主是热门话题。可有人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早就有了民主,言外之意,现在提出民主是多余

的。

其实,中国几千年文明史里根本就没有民主,而且中国古代社会也根本产生不了民主。

不错,2500多年前的孔子提出过"仁政"的思想,后来孟子也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

当时是具有革命性质的先进思想,是贵族领主制社会进入集权官僚制社会经济结果在上层建筑里的反映,

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数量很大却占地很少的小生产者自由民即农民说话(而在之前的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

具,根本没有人的基本权利)。

然而,这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的要害是让统治者懂得"民"在巩固统治中的作

用,使之理解"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它的核心是对民进行驯化、软化、奴化。明确提出只有

"为民着想"、"为民作主",民才能"安分守己",天下才能太平。所以,几千年来,魏征、包拯、海瑞这些

清官被推崇备至;"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就成了为官者的最高境

界。民本思想的极致,是期盼救世主的出现;而其主体——"民",却始终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民主,质言之,就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它最早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而出

现。经商者四处流动,他们不仅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而且成了社会经济的主流,为自己的经济利益着想

,他们在国家政权里面必须有各种各样的民利。民主思想是进口货,只是到了前后才吹入中

国。

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除了鼓励知识分子做官外,别的就什么也不重视了,尤其不重视自然科学,更不鼓

励商品经济,"重农抑商"是中国长期的基本国策,"种田万万年"的思想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而知识分子

也只想做官,"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还有

什么比做官更合算呢?世世代代固守在土地上的小生产者农民,只盼当个顺民,聊以糊口,当然信息闭塞

;而知识分子又只想忠于朝廷,"治国平天下",加上"三纲五常"的机制将其严密地控制着,他们作为社会

个体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还能产生出来表现出来吗?

民本,是为民作主;民主,是人民作主。前者是主"民";后者是"民"主。要害是主体不同,不可颠倒

。民本,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民主,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来路不同,不能混淆。

二、"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有二:一是分散,一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用来自己消费,不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小

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

足的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市场交换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

形式。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内涵不同。

小农经济只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耕农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自然经济的生产、生活单位包括多个

家庭组成的经济单位,如封建庄园,但是庄园主并不一定是生产者。

第二,土地所有制基础不同。

小农经济赖以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自然经济一般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在封建社会

中,自己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称为自耕农,但基于封建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发

展,自耕农逐渐减少。

第三,社会环境不同。

小农经济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故有封建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小农经济的类

型;自然经济学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它与商品经济是根

本对立的。

第四,虽和商品经济共存但性质不同。

小农经济可以和商品经济相联系,甚至可以说小农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经济与商品经

济是根本对立的,自然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然,二者还是有一些联系的

,如都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产物,都带有自给自足的性质和特点,都以土地所有制为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等。

上述二对历史概念不是"不起眼"的"细节"问题,也不是教学中"可讲可不讲"的知识,如何处理与分析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2

【关键词】历史课堂; 选择题; 承上启下

不知道有多少青年教师有着和我同样的困惑:如何巧妙地实现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过渡?如何顺其自然地承上启下?从而让整个课堂显得更流畅,更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为此,我进行过多次的尝试,结果都差强人意。但是,无意中我使用了一道选择题,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将片段呈现如下:

在进行《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教学时,通过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了小农经济的诸多特点。接下来,我并没有急于分析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而利用幻灯片展示了一道选择题:

(2012年1月宁波市高一期末21题) 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

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

结合刚才的分析,同学们不仅很容易判断出答案是B,而且还对其他选项进行了辨析。但是,任务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我声情并茂地引述了王家范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古代一些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常误读了农村的乡野风景,为所谓的恬静而心醉如痴。”在同学们安静和期待的目光中,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此处“自给自足”中的“足”究竟是什么含义?有的同学随口说出“富足”,还有的同学思考后纠正说应该是“满足”。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民的真实生活,我随即呈现了一段史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通过对这段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同学们对自耕农的生活有了全面的认识:常年劳累,终年无休,异常辛劳和艰苦,且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处于贫困的边缘,随时面临破产。

……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3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约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09-1

0引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经济发展也趋于稳定健康发展的状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效,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生活幸福指数也有所提高。但是,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农村金融约束就是其中之一。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金融约束的原因。

1金融约束

金融约束就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金融约束政策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其隐含的前提是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金融业,或者说政府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金融约束理论的核心内容: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2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金融约束的原因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属于二元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约束性;二是金融机构需要把信贷作为一种基础,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供给补充的作用;三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采用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的金融资本不匹配。

2.1农村金融结构体系属于二元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约束性

一方面,在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很难正常运转。例如,如果农民的贷款用于消费,则增大了还款的风险。另一方面,非金融机构在农村属于合理的机构,这种金融机构的特点在于只能维持很简单的经济生产,没有向现代化的农业注入大量的资本。非正规渠道取得的资本在一定条件不能有效地运行。同时,非正规资本的利息过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非经济性的问题。所以农村金融结构体系的二元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

2.2金融机构需要把信贷作为一种基础,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一种供给补充的作用

现在的金融体系本身属于资本供给的中心渠道,非正规的金融体系属于自发的状态。虽然我国已经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但是农村的储蓄资本转向投资,流入到城市中,削弱了农村经济增长需要资本,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国的金融资本市场本身处于转型和相互融合的阶段,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农村经济的发展角度出发,这种金融借贷资本的形式会造成农民很难支付还款,农村经济增长受到高资本低回报的影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中采用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的金融资本不匹配

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体系资本不完善,制约了获得资本的方式。同时,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非农业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只是暂时地离开农村,他们对小农经济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把很多希望都寄托在农村土地上。农户的非农收入需要进行有效的补充,不能替代农业收入,缺少现代的资本支撑使小农经济的简单生产得到全面扩张。现在的商业金融机构很难为小农经济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

3结语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4

殊不知,最早、最开放的市场经济并非出现在近代商业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出现在西汉时期的中国,并且它还是寄托于封建经济而生的。

最开放的市场经济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只要看看当时的经济活动是否拥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就好了。首先,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人,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人与人在市场里都拥有平等的地位,那么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下,人人平等有可能做到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推行“编户齐民”制度,一来将平民正式编入户籍,方便国家管理,二来赋予他们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人们身份相同,没有等级性,可以独立地进行决策了。

其次,就要看参与市场活动的人是否拥有明确的产权,即对自己出售的商品是否拥有使用权、收益权以及最为重要的处置权。很明显,在财产私有制社会,卖家出卖私产自然是可以的。这样一来,市场经济的两个要件就全部齐备了,事实上,古代的市场经济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差别并不在制度本身,而只是技术水平高低有别罢了。

中国古代不仅有了市场经济,而且已经有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制。股份制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而中国古代的租佃制度就是地主将自己所有的土地租给佃农来耕种,佃农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只需在每年交租一次,和给股东分红的意思基本相同,可见租佃制度实际上已有了股份制度的雏形。

人地比率阻碍了发展

看到了这里,你或许会想,中国古代不但有市场经济,还有市场经济的组织形式――股份制,那么为什么还不能进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呢?

其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遇到的障碍,并不是小农经济的形式本身,而是人地比率提高导致的结果。即使在现代西方国家,小农经济仍然存在,人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家庭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劳动的积极性,还节省了大量的监督管理成本,只不过在中国被扣上了一顶“封建主义”的帽子而已。

而人地比率的不断提高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在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土地是人们绝大部分收入的来源,而根据人地比率,可以将中国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两汉时期,地多人少,典型的五口之家就要耕作50亩地,人们感到力不从心,因此便发明出了许多节省劳力的工具,使人均生产力超过当时的欧洲;第二阶段在唐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铁开始应用于农具之中,生产力有了又一次的提高,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第三阶段在宋朝时期,人口增速超过了土地开垦和生产率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南宋时,人口持续增长,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其实在宋代,中国已经有了发明制造机器的能力,英国革命前的“珍妮纺纱机”,早已在中国出现,工业革命也有条件在中国首先爆发,但正是由于劳动力过剩,人们不再需要制造机器,光靠人力就能完成地里的工作,因此在宋朝之后,人地比率开始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人地比率问题绝非仅仅是在中国存在的,我们的邻居日本是岛屿之国,还有很多山区,人地比率一直很高,可是人家为什么没被人地比率制约呢?这与财产继承制度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财产是由所有儿子均分。而日本则是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家庭的所有财产,其他儿子分不到财产,长大后都要离开家,自谋生路,因此日本的土地都比较集中,不会越分越少。既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是少数人,人地比率自然就不会提高了,而其他离家出走的儿子则会走出新的道路,创造出新的财富,发明出新的生产工具,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反向的城市化

人地比率不仅限制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连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也因为它变得非同寻常了。

从战国到南宋之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城市人口比重最高达到了22%,人口不断向大中型城市集中,到了13世纪,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了250万,而同一时期,欧洲甚至还没有超过10万人的城镇中心。像英国的伦敦更是在19世纪后期,人口才达到这一数字。

但是自南宋开始,直至19世纪中叶,由于全国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从22%持续跌至6%,城市人口不但不再向大都市集中,反而向农村靠拢,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小型市镇,这是外国城市发展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粮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要知道,城市人口基本上都是非农人口,因此就必须依靠购买别人生产的粮食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也就是说,城市人口的口粮必须依赖农村供给。但是农民不可能将所有种植的粮食都卖给城里人,他们出售的只能是自己消耗后剩下的余粮。可以说,农业的余粮率往往决定了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同时,当余粮率固定的情况下,粮食供应圈的大小和运送粮食的成本高低也决定了城市规模的大小。这个不难理解,在市场交易中,人们都在追求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农民发现在城中贩卖余粮的价格减去运输余粮所需的成本后,获利还不如在临村卖出余粮多,那么农民自然也就不会白白跑远路到城市中去贩卖粮食了。当然,如果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农民的余粮变多了,也会促使依托于其的城市规模扩大。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5

【关键词】 中国 发展

研究

中国社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国人自身的努力,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素。而国人的行动又取决于国民性。综观中国历史,国民性的两大痼疾是流氓性与文盲性,或者也可以说国民性的两大痼疾是缺乏诚信和理性。

什么是流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是原指无业游民,后来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赖等恶劣行为。

流氓性不同于流氓。流氓是一种具体和表象,而流氓性是一种抽象和实质。流氓性的深层表现是缺乏诚信。

从观念的层面看,中国社会是非常强调诚信的。对诚信的要求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精神之一。 “诚”即真实无妄,其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道德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真实无妄是天道,而对诚的追求则是人道,故“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道德,如为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正如《中庸》所说,“不诚无物”。“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心实意,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吕氏春秋》有《贵信》篇,把信当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诚信为贵,“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但从现实层面看,中国社会又是非常缺乏诚信的。这里缺乏诚信的原因,除了信息不对称、经济人、有限理性等一般原因外,还与中国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有密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8页)。首先,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是产生缺乏社会诚信现象的经济根源。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博弈不同于社会化大分工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博弈,前者更有助于催生博弈主体的机会主义意识。当然,小农经济有家庭内部的经济分工,所以,小农经济所导致的诚信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家庭诚信,而非社会诚信。其次,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官僚集权体制是滋生社会诚信缺乏的政治土壤。人治导致随机性,随机性导致机会主义泛滥,而机会主义泛滥必将导致社会诚信缺乏。再次,以小农经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导致社会诚信缺乏的文化温床。防止诚信缺乏的最有效策略就是提高诚信缺乏者的决策成本。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为贵”等处事原则为缺乏诚信者提供了温馨的避难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直接结果是增大了无诚信者的收益,减少了其不守信用的成本。所以,这种游戏规则只会导致更多的人去作奸犯科,而不是诚实守法。

什么是文盲?辞海的解释是:不识字或识字极少的人。这里文盲性不等同于文盲。文盲性的深层表现是缺乏理性。不识字不等同于没有理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不等同于理性水平的提高。知识分子不是文盲,但不能排除知识分子具有文盲性。有些农村老汉斗大的字不识,但并非就一定具有文盲性。

在中国,文盲性的主要表现是:一是重迷信,轻科学;二是重实际,轻理论;三是重当前,轻长远;四是重幻想,轻理想。

与产生流氓性的根源一样,文盲性产生的深层根源也在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首先,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是产生文盲性的经济基础。落后与愚昧是紧密相连,“穷”与“愚”是互为因果。治“穷”关键在于治“愚”;同样,治“愚”关键也在于治“穷”。其次,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是催生文盲性的政治根源。专制主义总是与文盲性相伴而生。文盲性为专制提供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专制主义又不断催生着文盲性。再次,封建专制文化本质也是一种为强势服务的愚民文化,这种愚民文化又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文盲性。

另外,流氓性与文盲性也是一对互补的范畴。文盲性催生流氓性,流氓性催生文盲性,二者构成一个循环的怪圈。

流氓性与文盲性对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危害是深远和持久的。

首先,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高成本。诚信的缺乏,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无序。诚信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诚信的本质体现在诚与信两个方面。有诚者,则个人品格就高尚,而个人品格高尚,则社会竞争主体行为的合理化就能得到保证。有信者,则个人与社会的承诺就能得到遵守,而遵守承诺又是社会有机体运行有序化的重要保证。众所周知,健康社会应满足有秩序的基本条件。而当一个人自己既遵守对自己的承诺,又遵守自己对别人的承诺,这时,社会秩序也就有了保证。这样,对于一个社会竞争主体而言,预期就有价值 ,契约就能得到有效执行,交换就能得到顺利实现,资源可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内能得到有效配置。另外,理性的缺乏,也导致资源配置只有短期最优,而无长期最优;只有局部最优,而无整体最优;只有个体最优,而无社会最优。

其次,不利于中国社会的法治化建设。法治本质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遵守众人的约定。所以,有了诚信和理性,法治社会也就有了保证,法律就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另外,法律是一种外在约束,诚信和理性是一种内在约束。再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所以,外在的法律形式必须与内在的诚信和理性世界有机结合,才能使法治走向更加完善的程度,也才能使法治社会的运行成本更小和运行更高效化。同时,内在约束同外在约束相比,内在约束是更为基础的约束。一个社会竞争主体,只有将外在约束建立在内在约束的基础上,并且能将两种约束有机统一起来,其约束才是最有效率的。

转贴于

再次,不利于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民主的核心在于民主精神。无民主精神的民主只有形式,而无实质。而诚信和理性也是民主精神的核心要素。因为若没有诚信和理性,民主就有可能陷入“囚徒困境”,民主就有可能成为伪民主。

第四,由于缺乏诚信和理性,“面子”与“血缘”就成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秩序均衡。一方面,人们总是希望别人有诚信和理性;另一方面,对自己又是另外一套。于是,“面子”就应用而生。虽然“面子”是给别人看的,其对人的约束力是有限的,但相对于无序而言,

“面子”仍不失为是一种较好的约束。所以,“面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无序竞争的自组织均衡。另外,“血缘”也是由于社会竞争中诚信和理性的缺乏所导致的一种合作均衡。人们产生合作的路径主要有:血缘、地缘、业缘等。其中血缘是产生合作的天然最短路径。而在诚信和理性缺乏的条件下,合作一般会更趋向于路径最短化,所以,重血缘,讲血缘,就成了中国社会浓重的一道风景线。

第五,缺乏诚信和理性,不利于民主化和法治化;而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的滞后又进一步使诚信和理性更加缺乏。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和互相嵌套的结构,并共同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解决流氓性与文盲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社会建立起普遍而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这是消除诚信缺乏和建设理性社会的基础所在。这里,用经济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变量,也符合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只是财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所以,“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一切“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约束;破解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087-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农村经济发展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选择。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集约、高效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在农业领域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农村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就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而言,劳动、土地的供给相对充足,资本、技术的供给稀缺。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资本要素,特别是农村金融资本对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的约束性影响十分明显。只有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发挥金融资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健康发展。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回顾

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农村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理论视角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经济的条件、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的路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相关论述为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农村金融作用于农村经济的条件。在现实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门槛效应”,即农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组建,常常存在很高的固定进入费用和交易成本。只有当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长能够支撑上述成本时,农村金融的运作才有利可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才能持续进行。也就是说,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增长是农村金融中介和农村金融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莱文看来,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实体经济所能承担得起的金融类型,农村金融体系的进入成本随其复杂程度而上升。当农业生产力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时,低收入难以支付金融发展的成本,便不会产生“复杂”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往往只能维持低水平的金融形式。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形成较复杂的农村金融体系。

2.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的路径。经济理论中,多个模型从不同视角描述了金融作用于经济的过程,其中,哈罗德-多马模型、拉塞姆模型及AK模型具有较大的影响。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储蓄率和资本边际产出率,农村金融可通过提高储蓄率和投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拉姆塞模型认为,理论上存在着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农村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不同时期消费的替代弹性、技术进步速率,减少广义折旧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帕加洛运用AK模型分析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资本,假定农村经济产品既可以用于农村投资,也可以用于农村消费。当农村经济产品用于投资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通过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完成;当农村经济产品用于消费时,则农村金融除了可以通过改变不同时期消费的替代弹性和折旧率作用于农村经济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分析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过程时,如果不存在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影响,便可将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一般原理引入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中,进而探究其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过程。

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互影响。依据帕特里克的分析框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专业分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规模经济的实现,从而使农村金融需求扩大、金融交易扩张,分摊了农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固定成本,降低了交易费用,推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的发展增加了农村金融资源的存量,提高了经济主体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最终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效率和技术进步,以及不同时期的消费替代弹性和折旧率等因素,通过资本积累、市场扩张和技术进步三个基本因素实现经济增长。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金融约束的成因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投入和利用,对我国大多数农村而言,正规金融机构的银行贷款和非正规金融的民间资本借贷应是农民获取资本要素的主要渠道,但事实上,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产业投资效率的低水平回报、城乡要素配置不均衡等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金融资本并未进入农村和农业领域,甚至农民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取生产所需要的金融资本。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因素主要有:

1.传统的二元金融体系对农业生产的约束。一方面,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有效运转,往往很难监督农民们使用贷款做什么。若用于消费,则增大了还款风险。与此同时,还存在农民可能的“策略性赖账”,若还款不符合农民的利益,则可能故意不还贷。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在现行制度和经济条件下虽是合理的、理性的金融安排,但也只能维持小农经济式的简单再生产,无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正规金融失灵,而内生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非正规信贷,也只能部分地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风险和成本问题,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只能提供短期的、小额的非生产性信贷。此外,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是亲友间的无息或低息借贷和高利贷,且高利贷占绝对比重。高利贷虽然对维持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防止“环节断裂”起到关键作用,但过重的利息负担实际上构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使小农经济几乎没有扩展的空间,并可能引发许多非经济问题。

2.缺乏有效的现代商业性金融供给。现代金融体系必然以信用为基础,以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为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资本供给、补充、配置的作用。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主要以正规金融机构作为资本供给渠道,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金融资本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集中在城市,即使是农村积累的储蓄资本也多数通过投资、储蓄等途径流入到城市中,这种格局不但未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充足率,反而削弱了农村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本要素供给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经营趋利行为使其必然把大量金融资本投入到国有企业、赢利较快的工商业领域,除国家政策性的农业贷款和专项资金外,正规金融机构的资本很难投放到农业和农村。当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转型和逐渐融合的阶段,民间借贷资本活跃但难以监管,容易对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就农村经济发展而言,非正规的民间金融借贷资本为获取高息,有可能在承诺契约作用下进入农村,但其高昂的成本却时常是农村经济所难以承受的。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不完备,加上农村经济增长绩效和金融资本投资低回报的约束,导致农村金融资本供给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缺乏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而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与现代金融资本不匹配。一方面,现代金融体系不完备限制了农村获取足够的资本要素;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的小农生产组织形式无法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产生劳动力的剩余,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以提高农业的效率。而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得很不彻底。暂时离开农村的劳动力对小农经济仍心存眷恋,农户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并非只是出于经济收入的考虑,其寄托于土地上的东西太多,农户的非农收入只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不可能替代农业收入,这使得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雇佣劳动者。建立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农村社会,既没有为现代商业金融提供必要的信用基础,也缺乏相应的产业基础。小农经济本身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又难以扩张规模,其相当窄浅的经济剩余无法有效平抑以往年度的损失,也难以为以后年度的损失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商业性金融显然难以适应萌生于这种小农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

三、破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金融约束的对策

金融约束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本要素短缺,进而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对我国农村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要素数量充足而质量较为低下,技术要素稀缺。在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的生产条件下,足够的资本要素投入有利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内可弥补技术缺陷。长期而言,技术进步对生产的贡献是根本性的,但资本要素的投入却是不可替代的。我国农业生产长期维持低水平的供求均衡,资本要素短缺和利用效率低都是重要的约束因素。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摆脱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约束,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培育和发挥农村微型金融作用;积极利用社会资本,降低农村金融资本运营成本。

1.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上讲,金融存在“需求拉动”和“供给引导”两种发展模式。“需求拉动”模式认为,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果。农村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村市场规模的扩张和分工、交换的扩大,进而形成、促进了农村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供给引导”模式强调,农村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融资需求的产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需求拉动”模式和“供给引导”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般而言,“供给引导”型金融模式在农村经济增长的初期处于主导地位,当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需求拉动”型的农村金融模式将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早期的“供给引导”模型中,宏观制度环境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宽松管制,尤其是允许真正市场主体的准入仍是相当重要的。在农村经济和金融陷于低水平均衡难以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新的金融安排,这种金融安排应通过制度设计将“供给引导”与“需求引导”模式结合起来,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资本竞争、合作、补充的“分层式”金融创新安排。一是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发挥国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平台作用。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看,土地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注入,这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充分发挥国有政策性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二是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在信贷中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农村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发挥这些组织在资金担保、融通中的作用,更大范围和程度地以联合抵押、担保的方式获取数额较大的金融资本,并在规范民间借贷运作、降低借贷风险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农民生产经营和生活中所需的小额应急资金,可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解决。

2.发挥微型金融的独特优势。就土地碎片化状态的家庭经营而言,农户借贷所得资金可作生产和非生产两种用途。就生产性资金需求而言,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农户的生产很容易出现暂时的资金短缺,而对于脆弱的小农来说,生产的任何一个链条断裂都可能会导致其破产,及时的资金补充极其重要。作为非生产用途的资金几乎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而是在婚丧、建房、行礼等事情上消费掉了,这也是早期学者认为农民具有非理性的一个原因。但考察农民的行为特点会发现,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生产、投资和消费都有一种特殊的、谨慎的计算方法,而他们的目标函数并不是利润最大化,而包括了经济利益、声誉、信任等综合内容。上述需求在现有的金融框架内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构成了内生出新的金融安排的动因。

微型金融是满足农民生产经营需求的便捷、有效的方式,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生活中数额较小的资金短缺问题。微型金融在解决传统金融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上有独特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小额信贷通过筛选机制的设计,有效地将富人排除在外;小额信贷制度不仅能降低单位信贷的交易成本,且在缓解放贷者和借款者之间信息约束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违约的发生;另外,连续贷款、动态激励、还款计划、抵押替代等贷款技术的创新,显示了小额信贷灵活、富于创新的生命力,也预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乐观前景。

3.大力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我国农村现存金融体系中占绝大部分的是亲友间的无息或低息借贷和高利贷。亲友间借贷经济上的成本虽然比较小,但“人情债”却很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借钱。求助高利贷也是农户不得已的选择,对于农业微薄的收益来说还是显得太高,仍然不可能经常发生。一个市场化的、适当的利率才可能对经济产生持久的支持,这依赖于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化解等。农户的借贷需要往往追求方便快捷,不允许有来来回回的谈判,层层的审核和繁琐的手续,金融安排必须能够符合农户信贷的这种特点,尽量降低借贷关系发生的交易成本。作为促进贫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本之一,社会资本起着帮助穷人摆脱环境束缚和利用其他资本的杠杆作用。通过促进个体或集团的参与和合作,社会资本能使其他形式的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时有利克服一些政府和市场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对称信息、交易成本、集体行动的困境等。这是因为金融交易是以未来的保证为前提,金融合约或信贷合同是信用密集型合约,而社会资本恰恰通过信任这一重要机制影响信贷。同时社会资本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它能将其他资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此外,让小农走出家门用借来的钱赚钱需要他们跨过许多心理障碍,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形成现代意义的金融意识,这需要市场经济因素进一步向农村渗透,以逐渐促使农民转变观念。

总之,打破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摆脱金融资本的约束,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发挥农村微型金融和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农村资本供给中,无论是采取信用社、小额信贷组织、乡村银行还是商业银行的形式,只要能够做到符合农户的利益和信贷需求,能够利用当地的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制度设计尽量降低成本和风险,就有可能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进步的强大动力,切实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