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00-01

人们想要对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有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的源泉是观察,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越充分、全面,就越有助于正确的思维的形成。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能够进行正确的观察至关重要。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才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发展其它能力。

一、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观察的目的性,使学生的观察兴趣得到激发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处于化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具有启蒙性的意义。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化学实验就没有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化学计算公式等的提出。因此,对于广大初中化学教师而言,组织好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初中化学教师在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严格的操作,还要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教师要想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在实验之前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绪言”中的4个实验,观察的内容是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形状、颜色等特征,其目的是引

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揭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等知识。“求知欲”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契机,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发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的观察和思考。

二、通过对比实验,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随着学生化学学习的持续,学生接触的化学实验越来越多,学生对课本上原有的实验描述更加的信任。因此,很多学生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就算不认真的进行观察也无关轻重,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可以看看热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自己课下看看课本就可以解决。学生的这种做法看似简单,实际上远远不及实际的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效果。在实际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实际的化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在课本上难以发现的问题。为了克服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进行对比实验,打破课本上固定的实验模式,力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更清晰的观察,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例如:液体中的变色实验,向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教师可用3支试管取紫色试液少量,向一支试管中滴入醋酸,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另一支试管保持原状,然后进行对比观察,促使学生更加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学生不仅对实验现象有了清楚的认识,还对不同的化学现象进行了区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学生叙述实验能力的提升,达到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能力的目的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为了避免学生的遗忘,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准确表达实验的能力。学生为了能够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进行正确的叙述,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细心、认真的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启动了视觉,对实验现象还进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对发现新问题的学生进行“赞扬”,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积极性

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特征: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希望受到表扬。初中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化学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可以巧用“赞扬”法。教师不应该吝惜对学生的表扬,对于有进步或者是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都应该积极的进行表扬。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认真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观察的学生要进行表扬,特别是对那些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的学生更要进行大力的表扬。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对认真做实验的学生是一种激励,而且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自然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认真地进行观察。“赞扬”教学法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

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提高化学实验观察的效率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2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经过分析归纳出较准确的实验结论,从而得出相关的知识或客观规律。因此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及其分析是实验的基础部分,也是历年高考考点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来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呢?

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时原有物质(反应物)减少和新物质(生成物)增多,同时还伴有能量的变化。首先怎样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增减和能量的变化,来分析描述该化学反应中应有的实验现象呢。

例如,在《钠与水的反应》(本节的第二课时)时可进行如下设计:第一步,巩固复习钠的物理性质和钠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二步,提出钠能与水反应,并规范地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第三步,要求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情况。第四步,要求学生运用《离子反应》的知识来分析并写出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五步,提示钠与水的反应剧烈放热,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和30页的相关内容,思考第30页的《讨论》。第六步,请学生回答《讨论》的内容。基本上能答出:“钠浮在水面上,钠熔化成小球,溶液变成红色,还有气泡产生”同时还能说明产生现象的原因。第七步,进行实验,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还有其他现象。很明显,除了以上实验现象之外还有“钠在水面上旋转,伴有嘶嘶声,钠最后完全消失”,其理由是:“产生的氢气有反冲作用并且燃烧,水过量钠完全溶解”。第八步,归纳总结该实验中所有的实验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第九步,思考“钠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时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同时可能产生哪些实验现象?”通过学生共同讨论,然后用实验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先复习钠的相关性质;再根据钠的减少、氢氧化钠和氢气的产生以及反应剧烈放热等,来分析探讨该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然后通过实验来论证和补充,以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来讨论和观察并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

采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指导学生根据该化学反应自身的特点,全面分析探讨该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地记忆实验现象(不可能记住所有实验的化学实验现象),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通过分析反应物的减少和生成物的增多以及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相关性质,来描述反应的实验现象”;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地分析能力,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从中获得重要的相关信息,经过加工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有关化学知识和规律。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来分析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呢?

例如,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本节的第二课时)时可进行如下设计:第一步,巩固复习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酸的通性。第二步,依据酸的通性“稀硫酸能与铜反应吗?”“不能!”,那么“浓硫酸能与铜反应吗?”。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第三步,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注意铜片上的变化以及液体的颜色等。第四步,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所有的实验现象。第五步,共同讨论和分析这些实验现象:“加热时铜片变小,伴有气泡”说明加热时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且有气体生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说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硫;“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变蓝”说明有铜盐生成。第六步,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得出铜盐为硫酸铜;根据氢元素的守恒有水生成;第七步,小结:浓硫酸加热时能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规范地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强调反应的条件。第八步,要求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该反应方程式以及浓硫酸的作用。最后分析完成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与铁铝的钝化以及浓硫酸的用途等内容。

这节课主要通过观察记录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证明该反应能够进行,并且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变化和生成物,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实验结论,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地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获得了新的知识。

三、探究实验的意外现象

化学反应通常会受到反应装置、反应条件、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用量以及副反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干扰实验的现象。例如,氨的喷泉实验时没有形成喷泉;铜-锌原电池实验时锌片上也有气泡;乙烯与溴加成时,溴水不褪色反而出现颜色更深;银镜反应中没有生成银镜而得到黑色沉淀;乙醛与氢氧化铜煮沸没有红色沉淀而有黑色沉淀等等意外的实验现象。如果此时处理不当,不仅未能达到化学实验的目的,相反还有可能出现误导和误解,不利于课堂教学。那么此时怎样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这些意外的实验现象呢?

在《溴乙烷的消去反应》(本节的第二课时)中,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再用溴水来验证反应的生成物时,“溴水没有褪色反而出现下层颜色更深”这个意外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怎样来分析?第一,验证生成物乙烯时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溴水应该会褪色,与该反应的现象不符;第二,原反应物溴乙烷和乙醇均为无色,共热时有少量的挥发出来进入到溴水中,不会变成有色物质,当然不影响液体的颜色;第三,乙烯为无色气体,CH2Br-CH2Br无色液体,也不会影响液体的颜色;第四,这些物质中只有Br2为红色,而且在有机物中颜色会加深,因此这个意外的实验现象可能是由Br2引起,即溴水中的Br2过量引起的。第五,取实验中的下层液体与淀粉――KI溶液作用,液体变蓝,进一步说明Br2过量。第六,重新进行实验,改用少量的稀溴水来验证,溴水褪色没有出现意外的实验现象。最后归纳总结“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并生成不饱和烃乙烯”。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意外现象,此时可乘机进行反问,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能有目的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来积极思考,共同探究该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及其产生现象的各种原因,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造成意外现象的原因,圆满地得到实验的结果,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熟悉课堂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多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技巧;学会观察描述和分析实验现象,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记录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识别绘制和连接实验装置,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等;也可以帮助学生为参加社会实践或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 主编.《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3

关键词: 基础化学教学 创新技能 培养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基础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还是只满足于传授课本知识,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这远远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资源的要求。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最好把人当作主动参加获得知识过程的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求者和发现者”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校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化学教学更应充分发挥这块主阵地的作用。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仍是摆在化学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1.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化学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更深层的意义。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技巧,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化学教育总体目标服务的重要途径。

1.1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强化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化学老师在教学上仅注意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往往看不到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忽视在实验中陪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挖掘拓展学生的智能,这是违背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的特点和原则的。其实,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不但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方法,增加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爱社会爱自然的情感,以及思维、观察、创造性能力,而且可通过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式,锻炼、培养学生在实验信息收集、加工、表达、示范,以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开发锻炼,都有赖于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重视,有赖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因此,化学老师应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合理调整和安排教学实验,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增加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实验事实,在实验中获得必要的能力和技巧训练,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细致、规范的思想,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能提高实验修养,获得实验上最主要的熟练技巧,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1.2依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和可行性实验计划,是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具体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教学实验具体的目的性选择是一项重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能力特点,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有整体性和具体性目标。初步阶段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教导下,能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对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形象化地予以描述,对于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活动,对一系列过程要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要求学生能对实验的条件和过程、实验的现象、结果,以及实验的全过程能具体地给予表述和描述。重点在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敏锐性、深刻性和系统性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观察力。深入阶段应要求学生要能在正确规范使用仪器和熟悉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认真做好示范性实验,并针对实验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归纳和推理,对实验过程提出简单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独立对实验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1.3注重演示效果,把教师的演示改为学生的演示,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以往的实验教学,往往注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得出而忽视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的教学,不注重操作的美观性、计划性和示范性,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对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的科学性、严肃性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演示实验是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直观培养,教师应充分予以重视,演示实验可以演化。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应以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为其主导的核心内容,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和操作,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运用实验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根据这一思想工作,在教学中教师可把演示实验依实际具体改变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小实验,使三联实验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加强对演示实验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对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各种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提供训练的机会。

1.4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校是一个人才的创造场所,培养具有开拓进取型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设计能力。一般的实验是让学生按实验的过程、步骤按部就班进行,若把实验内容确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或改用其他的过程进行,把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不仅能给学生动手机会,形成概念,验证理论结果,而且可通过实验进行方式的改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只有加强对实验分析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索性意识,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实验的方式的改进,在此起到巨大的作用。

2.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和小化工生产,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结合课堂实际,适当安排和增加一些课外实验,积极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和小化工生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去探索,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途径。素质教育要求化学老师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使学生多了解一些课本之外的实用知识,对社会有更深层的认识,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化学老师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课外实验,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利用简单易得原料开展小化工生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简单实用的科技活动,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且可从这些活动中探求到事物变化的奥秘,能进一步锻炼创新能力。

3.举办趣味化学实验晚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趣的化学实验,既能寓学于乐,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又可通过对各处趣味实验的演示和不断改进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引人入胜的现象,甚至还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奇特景观。针对学生兴趣性浓厚、探索意识强的特点,教师可结合课堂实际利用各种便利条件,举办化学游戏晚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化学魔术表演和知识问答,既可对化学和化工生产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对化学知识的探求意识,又可提高学习质量与动手能力。

4.自制化学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化学教具的制作,不但可使学生重新复习了解这些教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加深实验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就地取材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当地学校的地理环境及资源特点,结合自身条件和能力,动员学生因陋就简,充分利用身边之物,刻苦钻研,自制各种可替代的实验教具和药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为教学提供了便利。

5.尝试小科研,拓展和深化学生的科技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科技能力,强化学生的素质训练,教师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实验教学,还应开发学生的智能,尝试进行各种小科研活动。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能否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对他们动手能力的一大考验,同时也对他们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提高学生科研素质有着现实的意义。开展科研活动,既可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在一起,挖掘他们的潜能,又能促使学生学会运用一些新的实验技能,扩展新知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有质的飞跃,深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经济的高速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化学老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更要加强自学、自修,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化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教学探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国豪,叶红德,肖竹平等.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王春梅.化学教学中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开发和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5).

[3]刘怡.调动和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开发智力培养能力[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2).

[4]赵承强.试论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河池学院学报,2008,(Z2).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4

关键词: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氧化物

虽然高中化学的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这一节极为重要,但是这一节的困难程度确实也不小,我们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这部分内容学习的时候,总是有很大困难,掌握不住技巧,导致学习质量、效率的下降,最终也就造成了在做题以及考试上的压力[1]。为了能够节省时间,在短时间内实现化学学习的效率迅速提升,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化学的学习规律以及技巧进行深刻的探讨与研究[2]。在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学习中,同样重视规律和技巧的探讨,那么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1重视分类总结,简化学习难度

我们首先要做到分类总结,将学习中遇到的复杂东西简化,降低难度,重新分类总结,从而也就做到了对学习难度的降低。分类总结是学习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的重要技巧。分类总结指的是,对非金属单质以及氧化物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并总结。非金属单质是一个大的统一的分类,在这个分类层次中,通过特征的不同的原理,在划分出不同的小类别,而这些小类之间不论是在反应条件方面还是在反应物方面,必将会有一方面具有共同特征[3]。因此小类别的精确划分,有利于我们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非金属单质的学习方法。同时这种分类划分方法,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开展由此及彼的推导学习,最主要的是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

我们在学习化学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这一章节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技巧,那就是对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在任何的化学学习中,反应条件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在化学学习中某些物质的反应进行仅仅需要接触到就行,但是还有一些物质对反应条件的要求很高,例如有些需要高温高压,还有些物质在需要高温高压的同时还需要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所以对强化反应条件的认知需要全面,才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化学的学习。在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的学习中,在对强化反应条件清楚认知的前提下。还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详细明确的分类,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单质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这样不但更详细的了解了所学单质,还再次强化了学习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相信我们学生对于化学单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加大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化学学习的效率更上一层楼。

3重视实验的总结

详细的对实验进行总结与分析,是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中另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针对化学学习而言,我们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操作学习,更有利于的锻炼自身的注意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所以在化学实验当中,学生认真的做好实验步骤和实验观察总结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说,化学实验的总结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实验仪器的充分准备。比如玻璃棒、试剂、锥形瓶、烧杯等等。充分的对实验仪器准备是保障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同时对这些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分析实验的特点。第二是对反应过程的总结,对反应过程有清楚的总结后,使我们每个学生能够认识到实验原理,并且可以从中发现每个实验的差异之处,这样学生们对于实验的清晰划分便没有丝毫问题了。第三就是进行实验时对反应物的分析和总结[4]。从反应物方面来看,实验也可以进行分类。简而言之,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的总结,对化学实验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整个化学学习的具体化。另外,还可以将学生自己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同教材中描述的进行对比,看看是否一致,让实验更加的具体、形象,我们的学习全面性也会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综上所述,高中的理科学科中化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因此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清楚的对物质分类总结,详细的对强化反应条件认知,积极的动手实验并总结,这样从学习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规律和技巧,那么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就不是问题了。在学习中不能盲目的效仿别人,要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作为高中化学学习中的一个小部分,从分类到反应条件再到化学实验进行学习技巧的总结,这样做出了演示,对于其他的化学学习也可以使用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瑾文.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技巧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2(11):117-120.

[2]孙铭君.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技巧探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7(9):138-139.

[3]冒秀凤.高中化学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学习技巧浅谈[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版,2017,11(3):19-19.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5

一、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学生喜欢化学这个学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课堂上能看见一些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对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的一些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现象都能够观察到,但是当你问到他,有什么现象的时候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火焰颜色描述不准确,对于是否有放热现象容易忽略,对于生成物的典型性质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忽略,对于实验的注意事项,比如瓶中的水,没有观察到。那么我采取的方式是先把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类,最好能总结出口诀之类的技巧性手段,比如:燃烧的反应可以遵循“一光(火焰)、二热、三生成”的宗旨来描述,这样既有观察和描述的层次性,也不容易遗漏重要的现象,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达到:想看、会看、能说、说对。

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当学生对于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不满足于看老师做演示实验,很想动手自己做实验,这是一个非常好让学生进一步喜欢化学,掌握化学学习技巧的现象,但是这个时候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有一些零散的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还不具备独立完成完整实验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要给与学生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来完善他们的实验技能,并且培养他们实验的条理性和对注意事项的把握,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如:在进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学生要按照“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么八个步骤来进行实验,让学生明白一般制取气体实验的基本流程,还能够让学生在每一步都能把该步骤的注意事项加以把握,如:为什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最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步骤相反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注意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做一遍实验,哪怕是付出一个试管的代价,也比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深刻。做实验不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也是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实验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合作完成实验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有相当帮助的。在这项活动中,实验用品是购买的可食用的柠檬酸和小苏打,为验证口感允许学生品尝少量的自制饮料,但是饮用过量对身体有害,要有效地提醒和监督学生。学生可以发现使用过多的小苏打或柠檬酸会影响饮料的口感。如果过量使用柠檬酸,饮料口味太酸。如果过量使用小苏打,饮料口味太淡,因为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是为饮料起加味作用的.

三、培养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的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的技巧范文6

一、理解实验方案的选择与设计

1.验证性的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所谓验证性的性质实验,是指对于物质所具备的性质,从化学实验上去寻求证据。对于性质实验我们一般要分四个部分展开(制气装置、除杂实验、性质实验、尾气处理)较为完整。

例如:2009年全国卷第27题中浓硫酸与木炭加热时发生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他们均有一个共同点,都为探究性实验,均要求考生没计实验方案,并选取相应的实验仪器、药品,并填作用。同学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总是没有考虑周全。

2.探究性的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这类实验方案的设计,首先要分析物质结构的特点或从物质所属的类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根据现象明显、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简捷宜行的原则提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索寻求物质可能具有的各种性质。

同学们在解答这种题型时,要抓住以下几点: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直观性、安全性、环保性、严密性和创新性,近几年来,高考实验题一般追求探究性和创新性。创新性是设计的灵魂,但不管怎么变化都离不开由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或常见题型。解这类型题目的一般思路:

(1)接受信息。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2)分析实验设计原理。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制定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去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

(3)实验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步骤为:实验目的一实验原理一反应的仪器装置一操作步骤一数据处理一形成方案一优化方案(分析比较不同种方案)一具体设计。

二、三个基本能力

1.计算能力。现在高考化学中已经不再出现计算题,是不是表示对计算的要求降低了?当然不是。从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来看,计算从来就没有被抛弃。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应加强一些常规计算方法的训练。如: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在中学阶段常见的定量实验中的计算主要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2)中和滴定;(3)硫酸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或杂质含量的测定;(4)中和热的测定。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各种计算公式和计算技巧。另外,各种实验的误差分析也是高考中的热点。

2.采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今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谁先掌握到有用信息谁将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近几年高考中,考生要掌握对所给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破译数据的含义,进行合理取舍,提炼出有效数据。一些数据隐含着化学规律及化学原理,要找出数据的具体含义,分析比较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隐含数据与题目解答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绿色化学是我们学习化学

知识的最终目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重点考虑实验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尽量使原料的利用率达到百分之百。

三、答题要规范准确

审题、方案设计、实验原理等问题都解决了,但不表示就能拿到分。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平时只要听懂了或一看这题会做了,就不再想了,这是很不科学的。平时若不加强答题的训练往往在考试时因为语言不准确、不严密、不规范而失分严重。

下面就以一般的性质实验为例,设计如下答题模板:

(1)发生装置:应“生成……产生……制取……”

(2)除杂装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而不能简单回答:如“除杂”“干燥”等。有些同学在考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良好,孰知本空因为回答不明确而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