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1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体肾脏疾病也不断演化发展,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肾脏疾病,全球每年有大量的人死于急性或者慢性肾脏疾病,所以对于治疗肾脏疾病技术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缓,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研发出了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生物靶向修复疗法能够科学有效地治疗各种肾脏疾病。

关键词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肾脏病

肾脏病的种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免疫伤害引起的肾丝球肾炎及细菌感染有关的肾盂肾炎等,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及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等病人也常并发肾脏病变。肾病是特别常见的一种疾病,危害又非常大,同时也很难治愈,对于肾病的治疗要及时准确,一定要慎重,要仔细细心检查看这个病人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疾病,避免病情的恶化带来更大的伤害。

根据最新的统计报道,在日本大约存在100 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在美国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数目达到了2000 万,而在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约有300 多人死于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类肾脏病的发病与进展机制甚为复杂,多年来其诊治问题一直是肾脏病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对于能够有效的治疗肾脏病的医疗技术方法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1]。

一些患者常常依据惯性思维,认为吃点药或者去普通医院治疗一下就可以了,殊不知,化学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患者本身的健康,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之还会增加患者的肾脏负担。普通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副作用大,很难从病根上科学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耽误了最佳的治疗契机。

“生物靶向修复疗法”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弊端,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方面,该疗法临床应用的生物因子表面抗原表达极其微弱,不存在免疫排斥性,无毒副作用,也无血型匹配等问题,且生物因子来源广泛,易于分离、培养、扩增和纯化,多次传代扩增后仍具有强大生物学特性,是重建全新肾单位的最佳选择。

1 常见的肾脏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肾脏疾病来说,常见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肾脏实质损伤的病理损害,也不能阻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肾移植可从根本上治疗肾脏实质损伤,但是供体严重缺乏及移植后出现的免疫排斥问题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因此,能够有效的治疗肾脏病的医疗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肾脏疾病研究的重点之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肾脏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2]。

经过多年的攻关与研发,一项治疗肾病比较科学有效的疗法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诞生了,这项新型的治疗技术历经5 年科研攻关,3 年临床试验,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它是用时8 年从而成功推出的一项肾脏疾病最新诊疗技术[3]。推广应用数年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是21世纪革命性的治疗肾病疗法,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在治疗肾脏疾病所取得成就的标志性事件,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和推崇。

2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

2.1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技术作用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是目前治疗肾病比较权威的疗法,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在确保神经根源问题解决之后结合中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微循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固本培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让细胞因子在更优越的环境下存活及工作,促进神经细胞的复苏和再生,增加新细胞的增殖分化,极大提高和稳定了治疗效果,从根源上解决肾病的治疗难题,是治疗肾病不错的疗法[4]。

2.2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技术原理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治疗原理是以生物细胞为多能细胞基础,这种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所以可加速继续分化为其他一些成熟神经细胞。这些细胞是神经系统形成和发育的根本,其作用主要是能够为正常成熟神经细胞提供一个可靠的后备储备,可修复损伤的神经系统或更新正常神经细胞的凋亡。采用在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植入神经干细胞移的方式,来完成受损神经组织的结构重建,以及恢复其相关的生理功能,因此得了中风后遗症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治疗效果是明显的、理想的。

2.3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治疗过程

“生物靶向修复疗法”作为肾脏病最新最先进的诊疗技术,首先通过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减轻和消除毒性物质对机体的影响,阻断和逆转肾脏纤维化进程,使肾脏内环境达到稳定。同时,利用现代尖端技术将生物因子输注入患者体内,利用归巢作用,生物因子靶向移动到肾脏病灶,修复受损或变异的肾细胞,分化全新细胞替代坏死肾脏细胞,重建肾单位,恢复肾脏正常功能,实现治愈肾病的目的。

“生物靶向修复疗法”为现代肾脏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技术是利用生物因子具有无限分裂和无限制多向分化能力的特点,将生物因子输注入患者体内,利用归巢作用自动转移到肾脏病灶,对受损的肾小球细胞、肾系膜细胞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进行修复,阻断和逆转肾脏纤维化进程[5]。

2.4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治疗范围

医学研究表明,“生物靶向修复疗法”在治疗尿毒症、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IgA 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囊肿、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方面具权威性和鲜明的特色。

2.5 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的独特优点

如果将一般的药物用于治疗高位截瘫只会起到治标的效果,不会对病症进行根治,但是选用了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根据对受损程度不同的细胞进行修复、替代和重建,来达到对疾病治标更治本的目的,从而使得肾病综合征患者重见光明;“生物靶向定位修复技术”采用的是静脉输液或者动脉介入的方式,从而可让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起到极佳的治疗作用,不需要开刀,且全程安全,整个疗程痛楚微弱。由于“生物靶向定位修复技术”使用静脉输液或者动脉介入的方式,无需开刀,所以也使得创伤最小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治疗整个疗程过后患者恢复比较快;采用“生物靶向定位修复技术”治疗肾病综合征,程序简单,检查内容较少,只需要移植当天住院观察一下即可,整个治疗过程不会耽误患者太多时间,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干扰较少,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优势所在。

3 结论

肾脏的恶化是一个缓慢而又复杂的过程,医学上称之为———“肾脏纤维化”过程。一般人只知道肾脏病情恶化就会导致肾衰竭,最后恶化为尿毒症。其实“肾脏病情恶化”只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真正导致有效肾单位的丧失和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肾脏纤维化”。而肾衰竭、尿毒症则是肾脏纤维化程度的第三期表现,此时肾脏损伤纤维化程度已经超过了60%[7]。因此,要想控制肾病的恶化,就要尽早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程。患者应用生物靶向修复技术治疗一段时间后各种临床症状的好转及指标转阴,初步验证了其对于阻断和逆转肾脏纤维化进程,缓解肾脏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肾脏局部微循环,阻断病情恶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殿波,赵保侠.糖尿病肾病治疗前后CysC 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J].吉林医学,2014(02).

[2]李雷婷,李冰.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2013(03).

[3]窦健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9).

[4]李艳红,郝学民,李振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0 例临床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9).

[5]李艳红,郝学民.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20).

[6]盖丽丽.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14).

[7]谭本旭,刘继彦.肾癌的生物靶向治疗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04).

[8]陈敏,何佳,肖飏,黄睿,周智凤,陈春雨,王飞.国内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 分析的现状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

[9]胡丹,康德英,吴宇侠,王家良.国内发表的中药相关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3).

[10]吴泰相,李幼平,刘关键,李静,邓绍林,杜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提高我国临床试验质量的策略和措施[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1).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2

滑膜肉瘤到底是什么病?

魏则西两年前被诊断罹患滑膜肉瘤,后来出现肺部转移,两年时间即发展至死亡,可见滑膜肉瘤的恶性程度。

滑膜肉瘤是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其多发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以四肢的大关节为好发部位,也可发生于前臂、大腿、腰背部的肌膜和筋膜上,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有肿块、疼痛,以活动受限为主,局部淋巴结转移易发生在N窝、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晚期滑膜肉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脑、肝。X光片、CT、核磁铁共振(MRI)检查均有助于诊断,确诊则依据病理活检。

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目前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往手术主要采取截肢术,但仍有30%~40%的患者死于癌细胞转移。

由于现在更强调生活质量,治疗方案多采用保肢手术,同时应用多种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如靶向药物治疗等),但滑膜肉瘤术后复发率仍高达50%, 一般发生在2年以内。放疗又分为术前放疗及术后放疗,其中后者局部复发率是前者的两倍,因此,更倾向于采用术前放疗,并且术前放疗有可能使截肢手术变为保肢手术。

化疗同样分为术前化疗及术后化疗,在众多化疗药物中,目前也仅有阿霉素及异环磷酰胺有效,故该病化疗方案选择面窄,一旦复发或转移,治疗难度极大。目前的化疗方法也倾向于术前化疗,使应截肢的患者得以施行保肢手术。术后化疗作为局部淋巴结和(或)远处部位转移灶的最终治疗方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但不能对该病变达到即刻或长期的控制。靶向药物治疗目前也仅仅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帕唑帕尼治疗滑膜肉瘤。当化疗、帕唑帕尼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入相关临床试验,但疗效尚不确切。

魏则西所患的滑膜肉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软组织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及转移率仍较高,而且一旦发生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少之又少。魏则西出现肺部转移后,其实就已属于癌症晚期,况且治疗手段有限,死亡只是疾病的自然进程,无论什么治疗方法都很难改变最终的结局。

何谓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抑制、杀灭癌细胞,大体上可分为细胞治疗和非细胞治疗两类,前者主要有DC治疗(树突状细胞治疗)和CIK治疗(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细胞治疗往往需要采集患者自体的细胞进行制备,再回输至患者体内,因此无法规模化生产,只适于在医疗机构自行开展。非细胞治疗包括抗体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等。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有抗体治疗和靶向治疗,疗效肯定,副反应小,对于某些病种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如EGFR突变型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使用的厄洛替尼、吉非替尼)。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细胞免疫治疗;口腔癌症患者;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61-01

我国通过几十余年的癌症医学研究,在肿瘤免疫的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各项肿瘤研究的开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在这期间,我国发现了具备抗肿瘤活性的多种细胞,有CIK细胞和DC细胞,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方法渐渐被采用[1]。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对不同种类的肿瘤类型都起到杀伤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口腔癌患者使用生物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口腔癌治疗过程中的实践效果,旨在促进我国肿瘤免疫研究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2]。在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口腔癌患者中有30例接受了生物治疗,其中舌癌患者人数最多,达到21例;5例唇癌患者;3例颌骨癌患者;1例涎腺癌患者。30例口腔癌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21例舌癌患者全部为舌鳞状细胞癌,临床Ⅱ期7例,Ⅲ期9例,Ⅳ期5例。

1.2 方法

整个生物治疗过程总共分为三大疗程,一个疗程大约是15天的时间。通俗地说,就是从口腔癌患者的外周血采取单核细胞,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诱导和刺激肿瘤的相关抗原,促使成熟且具有肿瘤识别能力的DC细胞和具有活性和杀伤力的CIK细胞数量增多。最后将DC细胞和CIK细胞分为8次,像打点滴一样通过患者的静脉进入体内,利用特异性将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杀伤[3]。细胞免疫治疗主要运用在对以下四种患者的治疗:

(1)与放化联合治疗

放化治疗同生物免疫治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弥补放、化疗的缺陷。通过二者的结合,可以降低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病痛,延长患者的生命年限。同时也使药物的敏感性大大加强,有效地提高了化疗的疗效,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2)手术前后治疗

患者在手术前使用生物免疫治疗,能缩小癌体,有效地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在患者手术治疗中提供了较好的病理基础;在手术后,生物治疗技术能及时地杀死在手术中残留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

(3)晚期口腔癌患者

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晚期肿瘤患者束手无策,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带给患者一线生机。细胞免疫治疗能缩小患者的癌体,使其达到“带瘤生存”,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年限,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

(4)不适合做手术或放、化疗的口腔癌患者

有的口腔癌患者无法承受放、化疗所造成伤害,不能完成传统的治疗过程。针对于这种患者,可以单用生物免疫治疗,它能直接将肿瘤细胞杀死。

1.3 诊断标准

口腔癌患者在进行生物治疗时,需从三个方面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①经过临床病理,确定为恶性肿瘤;②身体其他部分无恶性肿瘤;③无影响精神、心理的其他疾病[4]。

2 结果

30例口腔癌患者在三个疗程的生物免疫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小。不管是早、中期口腔癌患者,还是晚期口腔癌患者,体内的癌体都出现变小的趋势,且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的症状。

3 讨论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对早中期、晚期的口腔癌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能做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同样可以采取生物治疗的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后,再尝试其他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在口腔癌治疗所取得的成绩,笔者对生物免疫治疗的优势进行归纳和总结:

(1)安全性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是运用人体自身的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方式,人体自身的CIK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抑制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增长。另外,生物细胞免疫治疗与放、化疗不同,它不会产生毒副作用,降低患者的痛苦。

(2)针对性

DC细胞具有极强的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它能直接消灭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CIK细胞利用其非特异性的方式将肿瘤细胞迅速地杀死,有效降低口腔癌患者的病痛[5]。

(3)全身性

与放、化疗不同,细胞免疫治疗对患者的身体无伤害性,减轻他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它启动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止口腔癌的移动和复发现象的产生,对持久性杀死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作用。

(4)彻底性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能使患者自身免疫力逐渐加强,可以对在口腔癌手术中残留下的癌细胞进行及时有效地清理,防止残留的癌细胞发生病变,将口腔癌细胞彻底地消灭掉。

(5)适应症范围广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应用的范围极广,它能有效地治疗绝大多数的实体肿瘤,对晚期肿瘤患者也能起到缩小癌体的功能。它能弥补放、化疗过程中的缺点,及时有效地杀死敏感性弱且时常移动的肿瘤细胞。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生物治疗是口腔癌最好的治疗方法。因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的作用,是继肿瘤手术、放疗和化疗后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徐锦程,夏飞,张配,等.衣霉素联合奥沙利铂对人口腔癌KB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7):956-961.

[2]马素侨.口腔癌根治术加同期组织瓣修复术后患者的早期吞咽功能训练[J].中国医药指南,2013(8):529-530.

[3]梁雪艺,周刚.微核糖核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口腔癌前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3):359-363.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恶性肿瘤;心理干预;生存期;治疗

恶性肿瘤是指机体在致癌因子作用下,机体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调控,导致异常增生,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恶性肿瘤由于死亡率高,严重缩短了患者的生存寿命,同时造成患者家庭人力与财力的巨大损失。而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常规方法就是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1]。而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根据某院十几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某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药物加心理干预双重治疗方法,获得很大成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51例,将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225人,第二组226人。第一组中225例中男137例,女88例;年龄27~76岁,平均48.2岁;其中,胃癌患者44例,食管癌患者32例,肝癌患者41例,肺癌患者27例,宫颈癌患者36例,肠癌患者22例,其他癌症患者23例。第二组226例中男143例,女83例;年龄24~79岁,平均50.1岁;其中,胃癌患者52例,食管癌患者34例,肝癌患者36例,肺癌患者28例,宫颈癌患者32例,肠癌患者20例,其他癌症患者24例。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症状大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消瘦、进行性贫血、干咳或痰中带血、长期消化不良、无痛性血尿等症状。

1.3治疗方法

1.3.1第一组对225名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加药物双重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采用一般疗法,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2)对所有225例患者进行特殊心理疗法,重点放在应对患者各种心理不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身体、精神、形象及睡眠方面改善显著,形成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制定不同心理疗法,如音乐治疗,谈话治疗等。

1.3.2第二组对226名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只对患者取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长短及生存质量情况。

1.5疗效标准显效:生存时间超过2年,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生活,有自理能力;有效: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一般,可以进行部分正常生活,但仍有痛感,自理能力一般;无效:生存时间低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差,无自理能力,需特殊阵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且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

表1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效果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组显效67例,有效113例,总有效率为80.0%;第二组显效21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4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中期,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每年90万人,死亡人数约每年70万人。到90年代初期,抽样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约每年160万人,死亡人数约每年130万人。目前,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的人数大概有200万左右[2]。患者常见症状有:进行性消瘦、进行性贫血、干咳或痰中带血、长期消化不良、无痛性血尿等[3]。

就目前来说,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前景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例如:上世纪70年代被认为绝症的胃癌食道癌等,现在70%可缓解,30%可治愈。宫颈癌、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只要早期发现,治愈率也可达90%以上[4]。

绝望、无助的情感往往会影响一个患者的康复,时常对自己的病情感到绝望,患者身体内的紧张情绪就会不断的聚积,造成巨大的的精神负担[5]。如果学会放松自己,与亲朋好友多进行交谈,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就能减少紧张情绪对身体造成的损害。所以恶性肿瘤患者除了积极地进行药物医疗之外,还应当对患者精神方面进行重视。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搭配药物双重治疗方法总有效率高达80.0%,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曹炳健.134例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359-360

[2]李力,黄坤,余建中,等.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发抑郁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41-1843

[3]王逸如,黄华兰,应文娟,等.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J],南方护理杂志,2008,11(4),472-491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肿瘤;生物治疗

80年代中叶,Bosenberg和Oldham等初步建立现代肿瘤生物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成为继肿瘤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三大常规治疗之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目前在抗癌效应细胞、细胞因子、抗癌抗体和瘤苗及基因治疗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进展,取得了一定技术突破和临床疗效。现将肿瘤生物治疗各个策略的进展进行一下综述。

1. 肿瘤基因治疗

1.1肿瘤疫苗的作用

肿瘤疫苗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近几年研究发现被肿瘤特异性抗原调节T细胞(Treg)激活的反调节效应T细胞在肿瘤疫苗的作用上有重要的抑制作用,Tuettenberq等研究证明被Toll样受体配体(TLRL)激活的树突状细胞(DC)不仅可以中和Treg的抑制作用,还促进诱导长期的效应T细胞反应[1]。

1.2引入抑癌基因

用病毒载体介导的转导肿瘤抑制基因治疗方法已进入临床应用研究阶段,目前常用的转染基因的病毒载体有逆转录病毒、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等。Maurizio等采用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将人状病毒的E6、E7及GM-CSF等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初步结果显示该疗法的安全有效。在实体肿瘤中抑癌基因p53分子对由化疗引起的DNA损伤有重要的作用,可引起细胞周期停滞与促使细胞凋亡,在食管癌研究中已获疗效[2]。

1.3应用反义核酸技术

反义核酸是指能与特定mRNA精确互补、特异阻断其翻译的RNA或DNA分子。利用反义核酸特异地封闭某些基因表达,使之低表达或不表达,这种技术即为反义核酸技。研究显示,利用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转化或转染瘤细胞,在细胞内转录出能与目的基因正义RNA相互补的反义RNA,从而阻断目的基因蛋白质的表达[3]。

1.4自杀基因治疗

目前,已研究的自杀基因系统有HSV-TK/GCV,CD/5-FC, XGPRT/6-TX和VZV-tk/AraM等,其中在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最普遍应用的是HSV-TK/GCV酶原药物系统。国外已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进入临床试验,国内也有报道用CD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胶质瘤,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还常应用于成神经管细胞瘤、软脑脊髓转移瘤等脑肿瘤的治疗[4]。

1.5耐药基因

利用耐药基因转染保护骨髓造血细胞是一种特殊的肿瘤基因疗法,其用于克服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潜力很大。目前一些应用多耐药基因(MDR1)转染保护骨髓造血细胞的基因治疗项目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常用于骨髓未受侵犯的乳腺癌、卵巢癌和各种脑部肿瘤患者的治疗 [5]。

2. 肿瘤免疫治疗

2.1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近几年来,DC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包括DC的理想来源、DC的特异性抗原和负载方法、DC的成熟以及DC的免疫途径等[6]。以肿瘤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多肽负载DC的肿瘤疫苗较早被应用于临床,在临床I、II期试验中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7]。Maurizio等在小鼠模型体内以脂质体介导肿瘤抗原肽转染DC,诱导出保护性抗肿瘤免疫反应[2]。DC疫苗还可以提高NK细胞的活性,活化受体的表达,维持NK细胞的生存期,增强活化的NK细胞的肿瘤杀伤的功能[7]。

2.2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

目前单克隆抗体免疫疗法的研究非常活跃,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现有的研究结果已表明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有效性,尤其以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点的药物。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抗VEGF单克隆抗体以及其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8]。

3. 抗血管生成治疗

肿瘤的持续生长依赖于新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受到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双重调节。目前较为肯定的血管生成刺激因子有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有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素、内皮抑素、8Flt-1等[9]。研究表明,整合素avβ3在血管的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抗整合素avβ3抗体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10]。

4. 干细胞治疗

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Notch, Wnt及Hedgehog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可调节正常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1]。不同组织来源的干细胞比来源于同一组织的成熟细胞,其耐受放疗和化疗的能力更强;此现象可能与抗凋亡蛋白BCL-2家族蛋白及膜转运蛋白在干细胞的高水平表达有关[12]。这些都为治疗实体瘤干细胞给出了重要启示。

5. 生物治疗存在问题及展望

目前,生物治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物治疗没有合适的肿瘤分子靶标及长期治疗的规划方案。因此,发现更多有意义的肿瘤分子靶标并建立规范的治疗方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Tuettenberq A, Schmitt E, Knop J, et al. Dendritic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of m alignant melanoma: success and limitations. Dtsch Dermatol Ges,2007, 5(3):190-196.

[2]Maurizio Chiriva-Internati, Yong Liu, Paul L, et al.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gainst cervical cancer cells by adeno-associated virus/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E7 antigen gene transduction into dendritic cells. Eur J Immunol, 2002, 32: 30-38.

[3]Schlingensiepen KH, Fischer-Blass B, Schmaus S, et al. Antisense therapeutics for tumor treatment: the TGF-beta2 inhibitor AP 12009 in clinical development against m alignant tumors. 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8,177:137-150.

[4] Wang Y, Xu HX, Lu MD, et al. Expression of thymidine kinase mediated by a novel non-viral delivery system under the control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promoter selectively kill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2):224-230.

[5] Chen F, Wang T, Wang J, et al. Levistolide overcomes P-glycoprotein-mediated 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2008,29(4):458-464.

[6] Osada T, Clav TM, Woo CY, et al. Dendritic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Int Rev Immunol,2006,25(5-6):377-413.

[7] Old LJ. Cancer vaccines: an overview. Cancer Immun,2008,8(1):1.

[8] Naka T, Iwahashi M, Nakamura M, et al. Tumor vaccine therapy against recrudescent tumor using dendritic cells simultaneously transfected with tumor RNA and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NA. Cancer Sci,2008,99(2):407-413.

[9] Tandle A, Libutti SK. Antiangiogenic therapy: target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its receptors. Clin Adv Hematol Oncol,2003,1(1):41-48.

[10] Kumar CC. Integrin αγβ3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blocking tumor-induced angiogenesis. Curr Drug Targets,2003,4:123-131.

生物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炎性假瘤

0引言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其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即在除外眼眶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感染、肉样瘤病、淋巴瘤、转移癌、Wegener肉芽肿等病变后,病因未明的炎性病变,现多认为是由B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1]。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率约占眼眶病的5%~7.6%,居第3位[1,2]。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是40~50岁,儿童病例约占6%~17%,文献报道最小的发病年龄为3mo[3]。临床表现多样,成人多为单侧发病,症状主要局限在眶部,儿童可双侧发病,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和嗜睡等。炎性假瘤可根据病程、组织学类型或解剖部位分类。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4期;按病理可分为淋巴细胞浸润型、硬化型、混合型;按解剖部位分类可分为肌炎型、泪腺炎型、肿块型、弥漫型和视神经炎型。其中除肌炎型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外,其余各型无性别差异。炎性假瘤的治疗多从降低免疫反应、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消除局部肿块方面入手,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及生物治疗等,现综述如下。

1临床观察

由于炎性假瘤有自限性,有自发消退的可能[4],所以对于无症状的局限性炎性假瘤可以暂不治疗,定期进行随诊观察。有的学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有些经过活检证实为炎性假瘤的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但症状一直没有进展,有的甚至自发消退,因而提出一旦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炎性假瘤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临床观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5]。

2药物治疗

2.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兼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一直是治疗炎性假瘤的首选方法,大多数文献的推荐剂量是口服强的松60~100mg/d,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剂量有的可应用到120mg/d[6]以上,然后逐渐减量,持续数周至数月。当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时,患者病情迅速好转,症状在1wk内消失。糖皮质激素对弥漫性非纤维化型和急性肌炎型疗效明显,对孤立的肿块型或纤维硬化型疗效差[4],炎性假瘤引起的视神经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7]。有的学者研究发现,虽然有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治愈率只有37%,其中有50%的复发率[7]。随着现代医学及药物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和药物也用于临床,现在对于复发或症状明显的炎性假瘤常给予冲击疗法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冲击治疗的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强的松龙等,在冲击治疗后给予口服强的松,逐渐减量直至停药[6,8]。用于局部注射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甲强龙、曲安奈德、得宝松等,它主要适用于泪腺炎型和局部肿块型。复发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药物应该增加到能控制炎症的治疗量,由于病情反复,用药常达数月,加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很多,所以有的学者建议应限制在3mo以内[8]。

2.2免疫抑制剂 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放射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常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减轻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甲胺喋呤、环孢素、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等,给药途径有静脉输入、口服和球后注射等方法[6]。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旧的药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一些新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近来有的学者经过对甲氨喋呤的疗效观察,提出小剂量甲氨喋呤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因而可以替代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的首选药[9]。有的学者发现环孢素可以使腹膜后纤维化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因而提出对于类似患者,例如硬化型炎性假瘤的患者可以应用此种药物来控制病情[10],这为硬化型炎性假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随着新的药物的出现,将使更多药物应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成为可能,最近文献报道的新药有麦考酚酸莫酯 它和硫唑嘌呤作用一样是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产生的鸟苷,因此抑制细胞的生长,已有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眼部炎症性病变[11],但在眼眶炎性假瘤中的作用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验证。

2.3其它药物 应用于治疗炎性假瘤的药物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布洛芬)、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抑制淋巴细胞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已有成功治疗对糖皮质激素和放疗、免疫抑制剂不敏感的肌炎型炎性假瘤的报道[12],但对于其它类型的炎性假瘤还缺乏临床报道。此类药物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较早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适用于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不能耐受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有报道64%~75%的患者疗效良好[4,13]。它对于有急性炎症表现的病例效果良好,对于硬化型的效果较差[4]。放射治疗剂量一般是10~35Gy,常用的剂量是20Gy,分10次在2~3wk内给予。最近,有学者经过对2例眼眶肌炎的患者的治疗和文献回顾性分析,提出用剂量20Gy,分10次给予放疗,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控制症状,但是长期疗效并不理想[14]。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限局性病变。急性期是手术禁忌,因为急性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而手术不易找到肿块,不易完全切除病变,且易留下瘢痕,术后可能加重组织纤维化。对糖皮质激素、放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局限型硬化型和细胞浸润型的手术效果良好[4,15],而对弥漫型治疗效果较差,因为病变侵犯了眼眶的重要结构 [1,4]。手术治疗有两个目的,切除局部病变及活检证实病变性质。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手术方法已不局限在单纯开眶手术,据病变解剖部位的不同,可经颅、上颌窦等施行手术[5]。对于视功能丧失、眼球突出明显、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和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可以行全眶内容剜除术或后部眶内容剜除术以解除痛苦[16]。

5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建立于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使用生物大分子、基因以及其他天然或化学合成药物,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防御机制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一种全新治疗方式,也就是应用主要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物物质治疗疾病。目前应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可促进炎症反应。它可与2种受体即1型TNF受体(p55)和2型TNF受体(p75)结合,并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上有表达。TNF-α的生物活性可被可溶性TNF受体减弱。TNF-α拮抗剂具有抑制和降低TNF-α和其它致炎细胞因子(如IL-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8)的作用,也可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血管的生成,抑制炎性假瘤的生长。TNF-α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为炎性假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有3种: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1998年最初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被批准用于Crohn病的治疗。它是一种嵌合性IgG1抗TNF-α抗体,含有小鼠抗体的抗原结合区和人抗体的恒定区,可与可溶性和膜结合TNF以高亲和力结合,破坏TNF-α与其受体结合。它也可通过抗体依赖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表达TNF-α的细胞。依那西普是一种可溶性TNF受体的融合蛋白,由高亲和力2型TNF受体与人IgG1 Fc段连接而成,可与TNF-α及TNF-β结合,因此可防止二者与各自受体结合。阿达木单抗是一种重组人IgG1单克隆抗体,可与人TNF-α以高亲和力结合,破坏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溶解表达TNF-α的细胞 。

Wilson(2004年)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成功治愈1例难治性炎性假瘤的儿童患者[17]。同年12mo,Garrity等[6]报道治疗1例合并克隆病的眼眶肌炎患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发现患者眼眶肌炎的症状也得到控制,随后又用此药治疗了6例炎性假瘤患者,除1例复发外其余都病情稳定并成功地戒除了糖皮质激素。最近也有人报道用此类药物中的阿达木单抗治疗肌炎型收到良好疗效[18]。现在临床报道仅限于治疗肌炎型炎性假瘤,药物也只有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剂型也只有静脉输入型,而且它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虽然有以上许多不利因素,但它在眼眶炎性假瘤中的应用,给临床眼科医生们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炎性假瘤的致病原因还未明确,许多炎性因子可能是导致炎性假瘤发生的原因,对于炎性假瘤的病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提供更多治疗依据,使更多的生物治疗方法应用于治疗炎性假瘤。

总之,由于对炎性假瘤病因的研究尚不清楚,所以对它的治疗只是对症治疗,一般的治疗是首选糖皮质激素,对复发、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有抵抗的患者依次进行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治疗等,对于以上治疗无效或视功能丧失的可给予手术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和风湿学、肿瘤学、器官移植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许多方面可以引用到治疗炎性假瘤上来,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和新药物的出现,人们对炎性假瘤本质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新的药物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为炎性假瘤患者解除痛苦。

【参考文献】

1 Henderson J. orbital tumors.New York:Thieme-stratton,1980:513-516

2张虹,宋国祥,何彦津. 3406例眼眶病临床病理分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3(16):172-174

3 Grossniklaus HE, Lass JH, Abramowsky CR, Levine MR. Childhood orbital pseudotumor. Ann Ophthalmol ,1985;17(6):372-377

4 Char DH, Miller T. Orbital pseudotumor.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nd response to therapy. Ophthalmology ,1993;100(11):1702-1710

5 Mahr MA, Salomao DR, Garrity JA. Inflammatory orbital pseudotumor with extension beyond th e orbit. 2004;138(3):396-400

6 Garrity JA, Coleman AW, Matteson EL, Eggenberger ER, Waitzman DM.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ion (chronic orbital myositis) with infliximab. Am J Ophthalmol ,2004;138(6):925-930

7 Mombaerts I, Schlingemann RO, Goldschmeding R, Koornneef L. Are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use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orbital pseudotumors? Ophthalmology ,1996;103:521-528

8 Rubin PA, Foster CS.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ion.Am J Ophthalmol ,2004;138(6):1041-1043

9 Smith JR, Rosenbaum JT. A role for methotrex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infectious orbital inflammatory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1;85(10):1220-1224

10 Marzano A, Trapani A, Leone N, Actis GC, Rizzetto M.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using cyclosporine. Ann Rheum Dis ,2001;60(4):427-428

11 Thorne JE, Jabs DA, Qazi FA, Nguyen QD, Kempen JH, Dunn JP. Mycophenolate mofetil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eye disease. Ophthalmology,2005;112(8):1472-1477

12 Nakatani-Enomoto S, Aizawa H, Koyama S, Haga T, Takahashi J, Kikuchi K. A patient of recurrent orbital myositis with good response to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herapy. Rinsho Shinkeigaku ,2002;42(2):154-157

13 Orcutt JC, Garner A, Henk JM, Wright J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orbital pseudotumours by radiotherapy .Br J Ophthalmol ,1983;67(9):570-574

14 Isobe K, Uno T, Kawakami H, Ueno N, kawata T, Abe H, Minowa K, Yamamoto S, Ito H. Radiation Therapy for Idiopathic Orbital Myositis:Two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Badiat Med ,2004;22(6):429-431

15 Cervellini P, Volpin L, Curri D, Pedrotti M, Benedetti A. Sclerosing orbital pseudotumor. Ophthalmologica ,1986;193(1-2):39-44

16 Charles NC, Turbin RE. Photo essay: bilateral sclerosing orbital pseudotumor with intracranial spread.Arch Ophthalmol ,2003;121(3):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