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1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037―01

“学习共同体”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如何通过班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在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从自立走向自强,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发展,是促进良好高效的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科学组建小组,保证和谐均衡

尊重学生,建立一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是班级建设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保障。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背景,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若干个学生学习共同体。各组应该有人数大致相等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保证各组之间整体水平均衡,有利于各组之间展开公平合理的良性竞争。在小组内部,各组都拥有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利于不同层次组员之间的学习互动和合作探究,实现人员组合的最优化。分组时,在保证各共同体基本均衡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意愿和群体意愿。一是不把彼此排斥的学生编入一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共同体的活动开展。二是对学困生应编入对他们持中立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共同体内,以满足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学习共同体确立以后,人员构成大致不变,以维持共同体的相对稳定。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条件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共同体氛围,确保共同体能够持续有序地发展。

二、确立学习共同体,促进自主学习

各班可以由班主任牵头,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学生和任课老师意见,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每六人分为一组,建立起若干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又结成若干个学习对子。为了激励小组成员,可以请各学习小组成员根据当代初中生的个性和自己小组的特色,合作商定一个属于自己小组的名字、口号、目标。尽量简短,朗朗上口,健康积极,励志向上。同时,每个学习共同体设立一位行政小组长和若干名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经选举产生,学科小组长由组员担任,原则上每名成员至少担任一科学科小组长。

三、建设合作体文化,优化^程管理

班级要着力打造学习共同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和谐团结、平等互助”的氛围。初期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名,各组成员集思广益,为本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目标和团队精神。二是口号,各共同体成员通过讨论,可选择名言警句,也可自我创造,形成口号。三是组规,共同体成员需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组规,内容涵盖一日常规、协作学习、自我控制等方面,形成书面材料,各成员签字认可并遵照执行。四是标志牌(或标志贴),可将组名、口号、组规、个人奋斗目标等制成标志牌(或标志贴),置于桌面上,时时提醒、鞭策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

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涵盖了班级小组管理、教师小组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基本内容,强调班主任的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以小组形式进行,因此,加强小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建设不同于小组建立,建立是一个即时动作,建设是一个持续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艰巨任务。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2

【关键词】科学传播;科学与社会;圈层结构;科学权威控制力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30-01

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今天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科学似乎呈现一片异常繁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渐突出,各种伪科学、伪学术大行其道,公众对此应接不暇,真假难辩。人们在反思科学的同时,公众不免会疑问:今天的科学怎么啦?科学传播到底在传播什么?怎样才能保证科学传播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这些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并进行研究。

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不仅不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民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即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科学传播的媒介化转向是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对于媒介的重视和大众媒介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性凸显相联系的。然而,媒介化的极端倾向与外界因素对科学的干扰产生了科学被“歪曲”的现象。这不仅危及科学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准确、快速、有效的进行。

要防止媒介化的极端倾向及阻止科学外部因素入侵科学,保证科学传播目标准确、快速、有效的实现,需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中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对科学的反应—对默顿的述评

默顿的主要兴趣点之一在于那些推动或阻碍科学发展的文化环境方面,企图通过把科学与社会作简单的二分来考察社会对科学的反应。默顿坚信科学的存在和完善“依赖于特定类的社会结构”,“科学像任何其它具有社会协作性的活动一样,也受到多变的命运的支配”。[1]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文中,默顿用确凿的定量资料论证了“清教原则在某种秩序上对当时的科学和知识进步起到了调节作用”的假设。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默顿一个隐含的假定: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做出径渭分明的简单二分。[2]

二、科学传播中的“圈层结构”模型与科学权威控制力递减律

由于默顿相信在科学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再有其它环节,因而也就相信科学精神特质在科学共同体内的作用是均衡的,也就是各个层次上的科学共同体成员对科学规范有同样的尊重程度。这不符合科学建制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说明科学共同体不同成员掌握科学的程度差异。这里,我要尝试地补充默顿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可被称为“圈层结构”的科学与社会关系模型,其含义是:被称为科学的那种社会建制,以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远近程度可区分为核心层科学、中间层科学和边缘层科学,大致是个分层的球体。

(1)核心层科学,即标准科学。首先,标准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普遍的、条理化的概念体系。其次,标准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超国家、地域的。标准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自治共和国”,在这个自治共和国中,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这种行为规范和精神特质一旦形成,不容易被科学的外部力量所改变。再次,就社会组织来说,标准科学主要寄居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其科学共同体成员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功利性很少起支配作用。

(2)中间层科学,主要包括潜科学、应用性科学、软科学等。首先,潜科学通常指尚未成熟、还处在幼芽阶段的科学。在库恩眼中的就是“前科学”——缺乏“范式”的有效指导,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规范。当“范式”确立时,“前科学”可转变为标准科学。

其次,应用科学也不同于标准科学,它并不将追求知识概念体系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其概念体系也没有标准科学那样完整,目标设计更多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共同体除科研人员外,还有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员甚至企业家。经济、社会利益是研究的动力来源。

再次,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软科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综合地运用决策理论、系统方法和计算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和手段,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各个社会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案,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维护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基本原则

从科学的“圈层结构”可以看出,科学被“歪曲”现象主要发生在科学由内向外扩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其实质就是科学权威控制力被过度削弱。因此要防止科学被“歪曲”,关键是保持核心科学科学权威控制力对科学的影响,避免对科学核心的影响,即保持科学权威控制力的单向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在科学评价、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传播、语言使用这四个环节强化科学权威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l)根据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圈层结构”模型特点,在科学的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评议制度。首先,在核心科学部分,实行同行评议制度,避免因素对科学评价的干扰,保证科学的自主性。其次,在中间层科学,可以采用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再次,边缘层科学可以偏重于外部评价。

(2)标准科学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传统性

波兰尼认为,“原创性是科学发现的动力”。库恩发展了波兰尼的思想,他从收敛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来考察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即在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纪律加以约束、规范的活动,否则,科学活动也难以有效地开展。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片面、过度强调发散性思维而忽视最起码的科学方法论教育,科学共同体的精神特质(科学权威控制力)也会因此而被削弱。用实证主义的话说,缺乏基本科学“范式”的创新思维被证伪,那只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被证明是错误的观念而己”。所以,在标准科学教育中应注意强化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传统内容。

(3)注重科学知识传播的系统性

科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成体系的知识,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应该包括解释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4]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器物层面理解科学,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本文所说的科学传播的完整性,是说要分清科学在不同人群中传播的不同任务。在普通社会公众那里,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公众了解科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不是绝对的真理,这样可以避免公众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对于那些准备进入科学共同体的人来说,科学传播的任务就不再局限于边缘层和应用层科学及科学精神等,还应该包含标准科学所应严格遵循的科学规范,尤其要培养他们具有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精神特质。

(4)注意防止科学传播过程中语言的误用。

科学研究中使用专门的术语,科学由核心科学向外层科学扩展时也应体现这些术语的规范性,不能以随意性、自由化的态度来叙述。滥用科学术语,会极大地损害科学信息的科学性及知识性。当前,应特别注意反对让外行在媒体上滥用科学术语。

参考文献

[1]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1页

[2] 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3

企业文化评估制度的内容

企业文化评估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评估既是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化推进的需要,也是提升管理、打造百年企业的需要。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紧紧围绕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三大系统”,建立企业文化评估制度,突出重点,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

三大系统规范推进。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测评体系过程中,把强化企业理念、统一视觉识别、落实行为规范作为重要内容。强化企业理念,就是牢固树立“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精心培育“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以“建筑业排头兵,国际化大集团”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的管理方针,唱响企业歌曲。统一视觉识别,就是按照《企业识别系统(CIS)规范手册》规定标准,准确无误地掌握运用标志构图、制作比例、标准色以及不同色系环境下的表现方法,务必做到全集团整齐划一。落实行为规范,就是引领广大员工强化行为规范意识,培养行为规范情感,锻炼遵守行为规范的意志,坚定实践行为规范的信念,加强行为规范修养,养成良好的认真落实行为规范的习惯。

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我们根据集团公司机关、工程公司、项目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内容,构建各有侧重的文化评估制度。

集团公司机关文化建设,着力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团结型、廉洁型”机关,培育“持续创新、追求卓越”的机关精神。通过拓宽载体,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引导机关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化集团力量凝聚、资源调配管控上,为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工程公司文化建设侧重“一、二、三”考评体系。就是突出一个理念:突出企业核心价值观理念建设这个重点,持之以恒,强力推进。抓好两个创新:抓好体系创新,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在丰富内涵上下功夫,在拓展外延上下功夫;抓好机制创新,创新工作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考核机制。实现三个融入:融入战略管理、融入制度管理、融入员工管理。特别是对工程公司的管理岗位,提炼具体的岗位工作理念。

项目文化建设侧重“四同、三建、两抓”的考评体系。“四同”:机构同设置,项目部组织机构与工地现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同设立,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同部署,施工任务安排与现场文化布置同展开。工作同推进,施工管理与文化管理同落实。成果同考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文化建设开展情况同考核,凡企业文化建设不达标的,不予兑现年终奖励,不参加“四好领导班子”评比。“三建”:建文明施工区、建文明办公区、建文明生活区。“两抓”:一抓指导,集团公司派专业人员到现场策划、设计和部署落实项目文化建设方案,确保了项目文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一步到位;二抓创新,在坚持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不动摇的基础上,按照“大统一、小自主”的原则,不断创新项目文化。

完善子文化体系系统推进。集团公司将丰富完善子文化体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考评内容。引导和帮助集团公司各单位,丰富子文化内涵,并注重抓好系列文化制度的创新、构建和完善,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使企业管理制度体现企业理念文化,实现提升员工素质、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企业品牌的目的,从不同层面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制定规范严格的文化评估程序

要对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必须坚持科学、系统的方式方法,集团公司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标准,完善程序,使企业文化评估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完善。

规范综合评估制度。企业文化需要固化于制,才能发挥其长效作用,企业文化评价体系更需要完善的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集团公司全面落实企业文化建设长期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推进计划,根据股份公司《项目文化建设标准及评比办法》,按照系统性、实用性要求制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标准及评比办法,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内部结构及相互关联的方面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和分析。

完善现场考核制度。集团公司党委专门派出工作组,采取“三查三看”的方法,分别对本级和各子公司机关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检查督导。检查会议精神贯彻情况,看各单位全面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长期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和企业文化建设年活动推进计划的情况。查现场布置,看对视觉系统的熟知程度。查企业文化的教育引导,看广大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各单位都采取多种形式,广开渠道,在推进标志规范落实的同时,进行理念与行为的引导教育,促进了机关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人心。

注重绩效标准衡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最终目的就是创造经济效益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践过程中,集团公司围绕这两个目标,对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引导推动各单位培育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绩效文化。一是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二是明确绩效标准。三是注重群众评价。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三大体系的实践需要落实到每一名员工的理念、行为之中,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因此,我们把员工纳入文化评估体系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得好不好,让员工说了算。通过调查问卷、知识竞赛、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员工参与到评估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员工在文化建设体系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企业文化评估体系的效果评价

文化测评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不断规范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战略、融入制度、融入管理,提升企业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因此,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发展理念更加先进。在先进企业文化指引下,集团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维理性化、决策科学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系统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为标准和方向,推动企业从依靠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熟悉的相关领域模式转变,从规模发展向精益化发展转变,从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举转变,使企业迈出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步伐。

企业管理更加高效。集团公司将文化融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实现优秀文化与科学管理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不断深化精益管理、区域管理、标准化管理、有效管理、责任管理等科学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使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重要的软实力,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集团公司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荣获全国首批“安康杯”竞赛示范企业,先后两次被特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4

关键词:祛利性、利益、制度规范、利益冲突

Abstract: The author claimed that one of the norms of science, disinterestedness, is not to be equal with altruism, nor with that scientists should not be in pursuit of the material gain. Moreover it does not mean,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ctually interest-free”. The essential of disinterestedness is to control and avoid bias and mistake led by a variety of interests in scientific activity on institutional level, in order to serve human benefits better and better.

Keywords: disinterestedness, interest, institutional norm, conflict of interest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否受利益驱动,受什么利益的驱动,这些利益之间有没有冲突?这些问题经常被科学共同体成员有意无意地回避。因为,长期以来“无利益性” (disinterestedness)*被认为是科学的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希望相信,科学家应该是“无私利”的,他们只为“科学而科学”,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心而从事科学研究。那么,科学或科学家真的与利益无涉吗?应如何理解科学的“祛利性”?

一、 对科学的“祛利性”的误解

“祛利性”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或科学家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1937年12月,默顿在“美国社会学学会”的会议上宣读的论文“科学与社会秩序”中,认为可以把“科学的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所体现的情操概括为“正直”(honesty)、“ 诚实”(integrity)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祛利性”和“非个人性”(impersonality)。(Merton,pp.254-266)1942年默顿在他的著名短文“民主秩序中的科学与技术”(后来以“科学的规范结构”为标题收录在他的科学社会学文集《科学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调查》一书中)首次系统论述了科学的精神气质或作为惯例的行为规则: “普遍主义”、“公有主义”、 “祛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Merton,pp.267-278)

1957年,默顿当选为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在就职仪式上,他发表了题为“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的讲演。在这次讲演中,默顿从科学的建制目标——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出发,进而指出“原创性”(originality)也是科学建制的规范之一,它与上述四条规则以及“谦逊”一起组成科学精神气质的复杂体系。就在这次讲演的结论中默顿还强调:“即使到了今天,在科学已经大大职业化了的时候,对科学的追求在文化上还是被定义为主要是一种对真理的祛私利的探索,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Merton,p.323)

尽管后来又有不少科学社会学家对有关科学规范的研究作了补充和发展,但无疑,默顿关于科学规范的理论影响最大,引起的争论也最多。而对默顿的科学规范争论最多的一条也许就是“祛利性”。支持者认为“祛利性”区分了科学家与其他职业的道德水准,保证科学家比其他人更加诚实无私。反对者则认为,在实际上科学家必然要考虑科学之外的因素,因此,它只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或者是小科学、纯科学的社会形象。有意思的是,许多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误解了科学的“祛利性”,把它解读为对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的“无私”或“利他”。

“祛利性”常常被理解为科学家应该,而且只应该“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研究”。(参见Gaston, p.6)对此,英国的科学家、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在他的《元科学导论》一书作了发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写道,“无私利性:为科学而科学。这就是说, 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提供成果,除了促进知识以外,不应该有其它动机。他们在接受或排斥任何具体科学思想时,应该不计个人利益。学术科学家对于知识的原始贡献者不直接偿付报酬,这一惯例的基础就是无私利性。”(齐曼,第124页。)

国内学者对科学的“祛利性”则更加明显地解读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主义。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文章里看到这样的段落:“不谋利精神。这条原则规定科学家之所以从事科学,首先是为了求知而不是谋取物质利益。科学家应当具有求知的热情、广泛的好奇心和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吴忠,第13页) “科学精神的第三要素是,提倡从事科学事业的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具有正直的品格、诚实的态度和高尚的动机。”(周华,第21页)“无私利性规范要求科学家把追求真理和创造知识作为己任,它与‘为科学而科学’的信条是相通的。”(李醒民,第62页)

可见,许多人把科学的“祛利性”理解为对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的约束。也就是说科学家应该怀着纯粹的好奇心、毫无实用功利的动机去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自我实现),只顾求知、不管应用,只考虑科学自身的发展、不参与科学的应用;或者不求个人功名利禄,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来应用科学知识。正是这后一种理解导致人们常常把“祛利性”翻译成“无私利性”,虽然这个词并没有强调私利或公利。

二、 科学活动可以离开利益驱动吗?

科学知识生产是人类的有目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个人利益的,纯粹的好奇心驱动并不能把科学推得很远。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曾明确地指出,“如果没有商业和工业,自然科学会成什么样子呢?甚至这个‘纯粹的’自然科学也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由于人们的感性活动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56年,第62页)恩格斯也直截了当地把科学和与人类物质利益紧密相关的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以前人们夸说的只是生产应归功于科学的那些事;但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却多得无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2年,第523-524页)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72年,第505页)

对于这一点,默顿本人也非常清楚。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除了说明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怎样受到以新教为标志的特殊价值观念的培育而出现的以外,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说明科学是如何回应英国当时社会利益的,即解决社会急需解决的军事技术、采矿和航海等问题。

真理或具有某种客观性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因为人们可以借助于这些知识的力量实现社会利益。例如,人们借助于自然科学有效地控制自然过程,把人从自然界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借助于人文社会科学可以维护和加强人际的相互理解、解决种种社会问题。一味强调“为科学而科学”,把社会应用排除在科学家的责任之外,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把大量的资源通过政府和企业投向科学事业,作为社会一员的科学家的应尽责任是运用科学知识回报社会,为人类的福利和世界和平作贡献。

从整个社会来说,科学应该有其功利价值,追求其实际应用价值,那么对科学家个人来说,是否应该或可以追求私利呢?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确实,“求知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是许多人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而把追求权利、金钱、地位作为目标的心理和行为,则为科学共同体所不齿。”(参见李醒民,第62-62页)然而,科学探索的动机也真是五花八门,如爱因斯坦所说,“有人觉得科学能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科学是他们的特殊娱乐,他们从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有的之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品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逃避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默,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而遁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有的则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以自己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爱因斯坦,第100页)固然,科学庙堂如果只有前两类人,那就决不会有科学;但是,如果只有最后一类人,同样不可能建成现代科学的宏伟庙堂。

人们选择以科学为职业的动机常常是复杂多样的。一位英国科学家曾说过:“事实上,科学家动力的一览表,实际上会包含人类需要与渴望的整个范围。”(转引自巴伯,第36页)我们决不能认为那些不是出于“纯粹好奇心”或“利它”动机而以科学活动为职业的人违反了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科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与人类的社会利益密切相关,这在当代社会恐怕已成为共识。但科学与科学家的个体利益又是什么关系呢?个人利益是否应当成为科学活动的动力?在看来,利益是人的欲望和需要在人与人关系上的表现。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首先和根本的是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当然也包括由此衍生出来的阶级利益、家族利益、宗教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等。“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第82页)“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1979年,第572页)

恩格斯还批判了当时的经济学家以为科学是免费的礼物而没有把科学的支出计入生产成本的做法,认为“在一个超越于利益的分裂(正如同在经济学家那里利益是分裂的一样)的合理制度下,精神要素当然就会列入生产要素中,并且会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费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到那时我们自然就会满意地看到科学领域中的工作也在物质上得到了报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56年,第607页)

一百多年前许多科学家、发明家无偿地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资本家受益,实在不能认为是合理的现象。而20世纪以后,科学给社会物质生产带来的效益已远远超过19世纪,难道人们还希望科学家只是在精神上得到报偿吗?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个人利益作为一种动力常常可以使人的智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各国政府纷纷调整其科技政策,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知识分子待遇,以期更好发展科技事业,促进经济增长、加强综合国力。

三、科学的“祛利性”的实质

科学的“祛利性”作为科学的行为规范既不是指科学家只应“为科学而科学,不追求科学的功利价值”,也不是指科学家只能“利他”、不应“利己”。那么,科学的“祛利性”的实质是什么呢?

人类的思维活动,当然也包括科学活动,从来就不是一种能够摆脱群体生活影响的特殊活动;因此,必须把它放在社会背景中加以理解和解释。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依靠自己个人的经验来建立世界观。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群体生活的合作产物,个人的知识是群体的共同命运、共同活动以及克服共同困难的产物。共同的活动就需要共同遵守一些规范。“祛利性”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时的行为规范,亦即是一种游戏规则。换言之,通过“科学”追求“利益”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规则之一就是不能要求生产出来的科学知识直接为生产者自身的“利益”服务,因为利益常常导致盲目和偏见。而且恰恰相反,科学共同体需要在制度层面,以“有经验证据”和“逻辑上一致”为先决条件,排除科学知识产品中因个人利益而导致的偏见和错误,使科学知识逐步从不太可靠的个人知识转为比较可以信赖的公共知识。这就是默顿等人所倡导的科学的“祛利性”。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说明:在科学中盛行着一种与其它职业不同的道德模式。人们在其它职业活动中首先为自己的直接利益服务,虽然任何这类活动都可以自然地间接地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科学家被其同行要求直接服务于共同体的利益,由此而实现体现在工作满足和声望中的自我利益;这种间接的服务就是要为科学的核心,即概念结构的发展而作出贡献。(巴伯,第110页。)或者说,科学家不应因个人利益影响对真理的提出、接受与辨别,不应因个人利益影响对真理的追求。这大概也是默顿那句名言,“即使到了今天,在科学已经大大职业化了的时候,对科学的追求在文化上还是被定义为主要是一种对真理的祛私利的探索,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的涵义。

巴伯的理解是对的。这种祛利性并不是指科学家不应该有“自利”的动机,或者科学家与其他人有什么特殊的个性差异;只是指“在科学中达到成功的竞赛规则要求个人通过服务于他人来服务于自己”,要把知识生产过程中可能渗透到知识产品中去的个人或群体利益清除出去。“如果没有作为科学竞赛规则之一的‘祛利性’, 有关科学创新的‘公有性’价值就不大可能流行。如果大多数人都将公共的科学力量仅用来为自己的直接利益服务,例如为其个人权力而非为科学本身服务,那么科学共同体的财产就会停止增长,从而失去其科学的本质特征。”

“祛利性”作为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科学的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既不是要约束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也不是要否定应用科学于物质世界的功利目的,它是保证知识产品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手段。

其实默顿在他1942年的那篇著名论文中,在提出把祛利性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要素时,明确地强调:“祛利性不等同于利他主义,而有利益的活动也不等同于利己主义。这样的等同混淆了制度层次分析和动机层次分析。科学家具有求知的热情、不实用的好奇心、对于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以及许多其他特殊的动机。探讨与众不同的动机显然是误导。对表现科学家行为特征的多种多样动机实行制度控制的模式是相当独特的。因为,一旦这种制度责成祛利性的活动,科学家的利益就要遵守祛利性,违者将受制裁的痛苦,而在规范已被内在化的情况下,违者就要承受心理冲突的痛苦。”( Merton, pp.275-276)在默顿和他的老师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这样的社会学家看来,区分“制度要求”和“动机”的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对“祛利性”的许多误读恐怕也与这种混淆有关。

对于作为制度规范的“祛利性”,齐曼在他的新近著作《真科学》一书中作了进一步的论述,笔者认为比较准确。他说,“不管怎样,作为一条社会规范,祛利性主要起着这样一种作用,即保护科学知识的生产中排除个人偏见和其它‘主观’影响。严格说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不可否认,科学事实和理论是由人提出来的,而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清除个人利益。因此,学术科学通过将这些利益融入一个集体过程,从而力求共识的客观性。因而,祛利性规范自然地就把公有主义和普遍主义规范结合起来,以剔除科学知识中的主观因素,把它变成真正的公共产品。”(Ziman, p.155)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祛利性”理解为控制和避免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的制度规范。

齐曼认为,人类的知识最终要脱离其所有的人的根源甚至包括孕育和发展它的“集体思想”。而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祛利性规范和其它规范一起,保证了这一分离的彻底性,不放任那些可以破坏公共共识的个人偏见、不公正或谎言。基于这种理解,把“祛利性”翻译成“无私利性”确实有些不贴切而且容易产生误解,而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社编译出版的《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2年第二期,顾昕先生把它译成“无偏见性”是有道理的。但“无偏见性”的译法也还没有把那种动态过程的意思表达出来,即科学家在把自己的个人认识纳入公共知识体系时必须控制、避免、淡化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融入社会利益之中。

“当两位科学家私下商定在一个科学争论中相互支持时,他们还必须设计出似乎可信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完全明白,在他们参与磋商中,智力交易的筹码必须足够重,以至于在科学评价的公开法庭上能够站稳脚跟。除非他们那一套东西外观上尊重科学文化的认识规范、修辞价值、形而上学的承诺和其他认知利益,否则是没有人会理会他们的。”(Ziman, p.160)况且,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理论网络中的错误和虚假即使不被当代人揭示,也会被后人发现。由于在科学文化中“可靠性”或“可信性”的信誉是科学家的重要资产,也是科学在整个社会中具有权威地位的基础。巨大的风险使科学家乐于把个人私利融于专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中。

个人利益会使人产生偏见、错误,当然也会产生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舞台任各种思想观念交锋,个人特定的偏见在集体成果中将趋于客观。科学界与其它领域一样存在着为了私利而进行欺骗、伪造、拉帮结派、玩弄权术等。但由于科学知识在交流与传播中要接受来自同行的评价和来自实践的审核,科学活动的产品的“私利性”在制度上受到控制。科学“祛利性”的制度保证是并非一时一地的严格的同行评议和实践检验。

四、保证科学的“祛利性”,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利益服务

既然科学活动离不开利益驱动,而科学活动又需要祛利,那么利益对科学知识是否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回答是肯定的。利益实际上是联系科学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中介。广泛的社会背景因素(如政治冲突)、一般的文化取向(如意识形态)以及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特殊条件(如专业或学派)都将通过利益影响科学活动;不仅影响科学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科学知识的形式和内容。

当然,人们对利益影响科学知识的形式和内容是有争议的。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社会科学知识可能渗透着利益因素而自然科学知识则不包含也不应该包含利益因素。但也有一些学者试图寻找自然科学理论与利益的关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巴恩斯等人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巴恩斯和麦肯奇对20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统计学中的两场争论进行了案例研究。(Barnes,pp35-83.)他们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家庭出身、阶级地位和专业利益与他们的科学信念的产生和维持是完全一致的;在科学争论中,科学家的社会环境和利益关系会影响他们对理论的取舍。因而他们认为,可以把利益当作原因来解释科学知识的增长。但是,正如许多批评者指出的科学知识与利益之间绝非简单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参见Zuckman,p.553)而且他们还发现即使科学知识与其提出者的利益之间存在联系,这种联系也只出现在最初的创始阶段,随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这种联系就消失了。(Ben-David, pp.51-52)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恰恰使我们看到科学知识有可能渗入利益因素,而利益因素需要祛除,但祛利是一个社会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科学作为一个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客观的,同人无关的东西。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追求的目标,却同人类其他事业一样是主观的,受心理状态制约的。”(爱因斯坦,第298页)科学在制定过程中不断地自我纠错和自我完善,排除个人的包括因种种利益造成偏见和错误,把个人的认识纳入可以共享的、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既有认知功能又有工具功能的)公共知识。因此每个特定时期的科学知识有可能渗透着应该排除或控制的个人利益或科学共同体的专业利益,而且,科学知识始终渗透着作为各种利益的合力的社会利益或人类利益。

在科学发展的早期,科学与其社会应用的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人们称其为“纯科学”、“小科学”或“学术科学”等。那时,科学活动通常给科学家带来的更多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回报。科学的“祛利性”主要靠科学家良心的自我约束和舆论监督。通过学术交流、讨论和批判,一般可以“过滤”、“清洗”掉大量带个人利益色彩的偏见。近一个世纪来,科学的社会应用日益广泛而且重要,科学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地参与应用研究。在当今这个被称为“大科学”、“后学术科学”或“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和企业界给科学界以巨大的投入并期望得到更大的回报。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些科学家用信誉和良心去冒险。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不仅时时发生在商业性的应用研究活动中,而且发生在监督科学产品质量的同行评议中。科学的“祛利性”,或者说,努力实现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无偏见性)和科学活动的社会公正性,需要有更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例如,在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研究中,要公开资助的来源,披露研究者的重大经济收入,以至在必要时实行回避等。

目前,许多国家的科研管理机构和大学正在努力探讨控制、避免和减少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的措施,就是为了从制度上确保科学的“祛利性”。为此,我们不仅要加强科研道德教育,还要借鉴那些科学发达国家的经验,制订和落实应对利益冲突的规章制度,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利益服务。

参考文献

1. Ben-David, Joseph, 1981,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J. F. Short(ed.), The State of Sociolog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p.40-59.

2. Gaston, Jerry The Reward System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Science, 1978, New York: John Wileyson.

3. Mackenzie, D.&Barnes, B., Scientific Judgment: The Biometry-Mondelism Controversy, 1979, In Barnes & Shapin (eds.), Natural Order.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D. Mackenzie, Statistical Theory and Social Interests, SSS (1978) 8:35-83.

4. Merton, R. K., 1973,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参见《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1982年第2期。

5. Ziman, John, 2000, Real Scienc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Zuckman, Harriet, 1988,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N. J. Smelser(ed.), Handbook of Sociology, Beverly Hills and London: Sage, pp.511-574.

7. 《爱因斯坦文集》,1976年,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

8. [美]伯纳德巴伯,1991年,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9. 李醒民,2001年,科学的精神与价值,河北教育出版社。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1. [英]约翰齐曼,1988年,元科学导论,刘珺珺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5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生态学;职前教师;活动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72-04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使得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无法跟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成为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处在教育教学的一线,职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培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亡羊补牢”式的职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比,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能够从源头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规划,使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并驾齐驱,更为有效地培养其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如果做好这种“未雨绸缪”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设计现状

从2004年我国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后,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教育技术能力已然成为合格教师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随之展开的是全国自上而下的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巨大的投入与相对较小的成效却一直遭人诟病。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同样也给予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多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仍然无法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欠缺,信息技术与具体课程整合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活动设计单一,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

目前,对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高等师范院校通常采用开设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方式来完成。课程的形式无外乎课堂讲授加上机操作,个别学校设置有微格教学活动。[1]有的学校即便设置有教育实习,也并没有在实习中明确提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并设计相应的培养活动。这种单一的活动设计没有关注到职前教师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群体,不仅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等不同,更重要的是职前教师未来的输出方向是不同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以我校为例,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所有师范类的专业,也就是说,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对象来自不同的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音乐学、美术学以及体育教育等,因此,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和学科专业要求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实现。而且,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并重,又突出实践的能力,《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对教学人员提出了应该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多维度的能力标准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活动来完成。

2.活动内容孤立,缺乏与学科知识的联系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活动内容主要囿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媒体选择和使用、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网站制作与应用等。教师在讲授时由于经常变换培养对象,因此难以与具体的学科知识相结合,通常都是就理论言理论,就技术谈技术。然而,教育技术能力恰恰是一种应用于学科知识中,能够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的能力,因此,孤立的活动内容,没有考虑到职前教师未来从事学科的知识,欠缺智慧型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技能的训练,直接导致了职前教师在应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的时候,经常出现理论技术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3.活动主体单一,缺乏中小学教师的参与

目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主体是职前教师与教育技术教师,然而,很多教育技术教师根本没有从事过中小学教学,缺乏基础教育实践经验,课堂讲授的也是教育技术教师心目中想当然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陈旧老化,跟不上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无法满足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小学课堂是教育技术能力应用的主战场,缺少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就像空中楼阁,没有落在实践这块地上,因而,培养的教育技术能力也显得曲高和寡,不切实际。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它并不受职前教师的欢迎,也没有得到中小学的认可。虽然高等师范院校一厢情愿地努力做这件事情,但是最后的效果却始终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有效的活动设计方法来弥补当前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设计中存在的种种缺憾,从而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生态模型的构建

1.教育生态学基本观点

“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来的。克雷明提出,不能把教育失败的责任全都归咎于学校,必须考虑学校以外的种种教育现象,他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重新审视各种教育机构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将其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认为教育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系统,它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2]教育生态学主张用系统、动态、平衡等观点来看待教育中的问题,强调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的观点。这些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即“人们做什么”,它通过人们与环境交互的动作反映出来。活动是由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三个核心成分以及工具、规则和分工三个次要成分组成的系统,活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3]在学校教育中,活动是教学过程的途径,是学习者学习的必要条件。[4]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结合活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我们构建了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如图2)。我们认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是以学习任务为基础,学习共同体和培养共同体为主要要素的生态系统,它处于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生态环境中,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图2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的生态模型

(1)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术工具,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的设计是活动设计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完成的具体事务或者主题,它的设计主要包括目标、过程、规则、分工等的设计。目标主要指任务所要实现的最终结果的具体描述,设计时要能体现《标准》对教学人员的具体要求。过程指实现目标所要进行的任务序列。规则指任务开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交往规则等。分工指任务完成过程中具体的角色分配等。任务设计强调真实性,能够充分考虑职前教师未来的工作需要,有效唤醒职前教师的原有生活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从而设计出基于职前教师原有知识和技能而且源于其未来工作场景的相对真实的学习任务,让职前教师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学习,促进其主动学习。

(2)学习共同体

目前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通常以学科专业为单位来组织课堂教学,有的再辅以一定的微格教学实践,这种组织形式容易产生“花盆效应”,不利于不同学科专业的职前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微格教学通常是通过营造一种模拟的教学环境,对职前教师进行模拟教学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与真实教学中所需的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建立由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专业等职前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更多交流学习、分享经验的机会,这样遵循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则,能够促进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将教育实习等真实教学实践训练活动纳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作为实习的重要目标来实现,使职前教师能够学到切实可用的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

(3)培养共同体

传统模式的教师培训通常关注的是教师个体静态、封闭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巧掌握程度,认为教师是否能够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投入程度,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而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一个只与教师自身相关的简单输入和输出的直线过程,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外界支持和文化培育。[5]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我们需要建立由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等组成的培养共同体。没有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参与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讲授的通常都是未进行过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高校教师心目中认为应该讲授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与中小学教学实践脱节。因此,职前教师学到的知识很多都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性知识,在进入中小学校工作后,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来应用这些知识,而这正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将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引入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能够将活生生的一线课堂带给象牙塔中的职前教师,使学科知识和教育技术知识能够有机地融合,便于培养职前教师将教育技术知识应用于具体学科的能力。

(4)学习环境

生态学认为,人类生态环境是外部生态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物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一种,也不例外,它是由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物理环境指的是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网络平台等。社会环境指的是职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学科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规范环境指的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切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和评价规则等。作为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三种生态因子,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环境。三种环境只有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构成良好的培养环境,给职前教师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融洽的培养关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从而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提高。

结语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活动是由学习共同体、培养共同体、学习任务和培养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它处于教育改革和其他环境所组成的外部生态环境中。在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时,要密切注意外部大生态环境的发展,关注职前教师的学习需求,将培养活动设计成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118-122.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31.

[3]项国雄,赖晓云.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05(6):9-14.

[4]张爽,李玉斌.从活动理论看远程教育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21):49-56.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范文6

【关键词】班级文化; 建设; 构建; 和谐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09-02

1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定义

班级的本质是学习共同体,它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适应了学习的特点和需要,也是学习进步的保障,因为拥有共同的学习、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成长、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学生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学生提供了经历学习过程的平台,掌握学习的方法,并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发挥了群体动力作用。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途径

2.1优化教育环境,实现教育环境的和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班集体的和谐首先是教育环境的和谐。脑科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人的大脑皮层是最活跃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可以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学校环境改善。班级环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内容,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寓于可感知的情景中,对学生成长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标语、读书角、评比栏等建设把学生引导到比学习、比思想、比进步的良性攀比中,而不是比吃、比穿等恶性攀比。这些文化环境创设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滋润着他们的心田,熏陶着他们的心灵,同时它还是学生成长的产物和外显表现。

2.2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没有爱的教育无所谓教育”。因为“爱是一种人性美德,是一种人格力量,在爱的世界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人生坐标”。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需要爱,尊重他们就像我们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关爱他们就像我们的父辈关爱我们一样。笔者始终认为,其实那些问题学生是最可爱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因为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而成的,谁都不愿意做问题学生。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应最关注的就是他们。在班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的方法来更多地了解他们,让他们明事明理。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可以天天写信,讲笑话,可以倾诉他们的快乐与烦恼,也可以与老师一起探讨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其篇幅的长短也可随自己,他们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寥寥几笔,甚至可以写几个字,有时,还可以通过日记帮助学生处理一些小问题,如同学矛盾,学习方法等等。总之,做为班主任绝不能把学生的日记内容限定在某一范围内,当然,对于涉及到学生个人隐私的日记内容切记要保秘,既然学生肯把个人的小密秘告诉给老师,那是因为他宁愿相信老师也不愿相信父母。如此,久而久之,通过日记对学生了解的多了,学生对班主任了解的也更多了。等找到问题的根源时,再对症下药,帮那些问题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路。

2.3赏罚分明,说到做到,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树立班主任威性。“童心无暇”正因如此,所以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就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同共对待。为此,笔者在开学初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操行评分管理办法》及《学生操行评分统计表》,将学生一周内的学习,纪律,劳动,品德等各方面的表现量化。在每周召开班会时,让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班干部以分值的形式呈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小学生最注重自己的分数),并对前五名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对后三名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罚他们给全班学生讲故事,讲笑话,唱歌,跳舞等),班主任不参与分数的评定,只参与其周内表现的评价,该罚则罚,该奖则奖。学期内周周如此,坚持到底,学期末进行总分的评价。这样,一方面,让班主任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学生,另一方面,用一种无形的东西也就约束了学生的一言一行。

3营造正确舆论,实现价值观和谐

良好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正确的舆论,就是根据是非标准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予以表扬和鼓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进行批评和谴责。正确的集体舆论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对班集体是一种“凝合剂”。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舆论具有正确、积极、一律、一贯的特点,它必须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和言论的基础之上。一个班个别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作用来使其改正。抓住时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认识,是营造正确舆论的中心环节,通过提高学生认识为良好班风形成提供思想基础。通过长期引导强化,班上的学生已经能够勇敢的站出来,对扰乱课堂,影响集体荣誉,嘲笑他人等不良行为提出善意的批评。

4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促进师生交流,强化班风,增强班级凝聚力

“患难见真情”,班级管理亦如此,小额班级可能不出一周,班上的学生彼此都能相识,但大额班级却不尽然。所以指导学生开展文体活动首先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认识。其次,在活动中,让他们懂得合作,让他们自己体会只有心往一起想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这里所说的开展文体活动,当然不是什么学校运动会,可以是规模很小,形式很单一的一次跳绳比赛或者是一次乒乓球比赛等,从组织报名到活动开展再到活动结束,班主任只需要做好指导工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安排,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

最后,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班主任工作之所以难做,就是因为它的复杂性、长期性。可能辛辛苦苦干了半学期未见成效,而从此放手,任期自由发展,可能最后会一事无成。所以,一定得坚持,要不怕失败,结合实际,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余如进《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