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1

认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1而目前,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来讲,更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就使得更多的用户、厂商和标准化组织都在寻求一种完善的体系,来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于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以及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综合有效的建设,让政府或企业的网络系统面临的风险能够达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标准,进一步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是针对传统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重大变革。它依托安全知识库和工作流程驱动将包括主机、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在内的不同资产和存放在不同位置中的大量的安全信息进行范式化、汇总、过滤和关联分析,形成基于资产/域的统一等级的威胁与风险管理,并对威胁与风险进行响应和处理,该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可控性。

2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对整个网络系统中不同的安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可以对重要的网络通信设备资产实施完善的管理和等级保护;其次,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帮助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准确分析现有网络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从而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流程;最后,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可以通过过对网络风险进行量化,实现对网络风险的有效监控和管理。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1确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具体目标。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信息安全组织和策略体系两大部分,通过信息安全治理来达到具体的建设目标。其中,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是指为了在某个组织内部为了完成信息安全的方针和目标而组成的特定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管机构四部分组成;信息安全的策略体系是指信息安全总体方针框架、规范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制度的总和。

2确定适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方法。(1)网络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安全管理方法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基于有效的应用控制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应用系统与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融合,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2)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一是网络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组织、运作、技术体系标准化、制度化后形成的一整套对信息安全的管理规定,建立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可以在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流程上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作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有效利用访问控制、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等安全机制,是实现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技术手段;三是网络信息安全运维保障体系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实现整个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监控、运行管理、事件处理的规范化,充分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2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性 

一方面,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增大了安全风险。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交流和消费模式,网络安全带来的风险也在迅速增大。在美国大学信息化联盟EDUCAUSE公布的年度十大IT议题(Top10 IT Issues)当中,与安全相关的议题自2007 年以来频繁入选,充分说明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高校达成使命和维持各项职能正常运转的必需保障。 

另一方面,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增多。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危害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人员规模、侵扰对象和造成的后果也在不断升级。同时,针对网络安全的各类技术防护手段普遍具有滞后性。杀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虚拟入侵诱骗技术等各类技术防范手段,需要针对网络攻击的最新特点,进行破解和实时更新,往往滞后于网络破坏行为。 

我国网络安全能力仍相对薄弱,当前,乘着“互联网+”的新机遇,我国互联网持续高速发展,网络和终端更加智能化,应用服务更加规模化,跨界融合更加多样化。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伴生了一系列安全方面的挑战,包括全球网络空间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高,数据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新技术新业务应用引发新的安全问题等,给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分为技术部分和管理部分,技术部分主要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管理部分主要从管理机构、制度、人员、安全运维等方面进行分析,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安全体系统,技术和管理互为补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在监测预警方面,信息安全小组成立之后,可以为高校提供监测、预警等专业服务;学校企业等可以购置监测预警平台工具,或采购第三方提供服务或采用行业的监测平台;还要多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建立安全动态防御体系;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可尝试采用新技术,如态势感知技术建立安全监控体系,通过这些技术提高预警能力。还要加强高校舆情监控;建立“一人一账号”实名登记上网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建立网络数据分析平台,对用户的上网行为、校园行为进行分析和预警。因为安全事件总在不断发生,我们建议不论信息安全做得如何,网络信息安全的预警机制一定要建立,还要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建立安全事件通报机制,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建立用户单位、主管单位、行业机构、安全服务商、产品供应商等多种角色多方协作的应急生态链,及时发现,及时有效解决。 

2.1 技术上 

技术上在国内,中国需要不断推动自主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奠定网络安全的物质基础。 

2.1.1 数据加密 

动态信息的保护需要应用到数据加密的工作,对于动态数据通常包括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方式,主动攻击能够有效地进行检测但是无法避免,被动攻击只能避免而不能进行检测,这些保护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也就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相比更为灵活科学,对于开放性的网络更实用。 

2.1.2 防火墙 

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其目的在于隐蔽被保护网络的具体细节,保护其中的主机及其数据。 

2.1.3 漏洞扫描系统 

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 

2.1.4 其他 

除此之外网络安全系统有很多新的发展和趋势,其中包括检测方面,例如网页检测,通过网络设备实现对包含网页内容的网络流量的监控,木马病毒检测,通过扫描程序、启发式的扫描程序、行为陷阱、全方位的保护等方式来防御病毒木马,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其他网络技术应用也对网络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仍在不断完善。 

2.2 管理上 

“互联网+”的安全已渗透到方方面面:社会层面、网络层面和应用层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的信息安全,过去的概念是中央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它已不是全部,不是你有设备,数据安全问题就全解决了。数据安全其实是更本质的东西,只做设备一层的自主可控,其实并没有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

一是将通过各种政策等方式来促进全行业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注重统筹规划,深入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三是重视数据安全,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四是深化协调协作,做好对内对外的合作与交流。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安全技术业务队伍。发展和建设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是必备基础和先决条件。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学科建设,尽快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网络安全学科一直未能设立为一级学科,各高校只能在不同学科下设置网络信息安全研究方向,开展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质量,由于学科建设缺乏系统性、人才培养规模小,远远满足不了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也导致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整体上比较落后。 

3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关键点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通过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都难逃法律的制裁。各企事业单位、公司、社会团体,要进一步加强日常单位网络的防护,配备专门维护人员,加强“防火墙”“网络监控系统”等技术防御措施的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如果遇到不法攻击,要保存相关数据,及时向警方报案,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在技术标准、监管机制和产业联合引导方面尚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产业方面,每一家企业都希望做“大而全”完整的产品线。人们普遍追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在技术方面实际上的投入非常少。从2012年公开的IDC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投入占IT产业总体支出的比例不足1%,而美国、欧洲、日本的投入则达到9%左右。要想解决整个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能力提升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合作,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大家携起手来一起合作。 

众所周知,网络安全的根本性问题是存在漏洞。如果能够预先知道漏洞所在,在漏洞被利用前发现并进行修补,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使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整体的漏洞防御体系,其中,建立一个整体的漏洞报告平台非常重要。 

整个社会大家都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种各样的业务与应用。面对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我们同样要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治理网络,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水平。拥有数据我们就拥有未来的机会;社会诚信还有很多领域都要打通,“互联网+”已经是融合的打通;一定要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可以抓住机遇。未来任何的单一环节,任何的单一领域,单一组织和单一圈子,都没有办法来独自应对安全问题,所以需要联合起来应对。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对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就需要从多方面建立立体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结构体系,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结构的科学和严密,提高对网络风险的控制和预防,真正的做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段海新,吴建平.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一种框架结构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05.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在全国档案安全系统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的号召,把档案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1]近年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成为较热的一个研究课题。我们课题组也在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笔者期望对学者以往的研究做以归纳提炼,以资研究探索。

笔者于2011年12月22日,在万方数据库中,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为检索词,起始年“2000”,结束年“2011”检索到论文84篇。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搜索到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内容论文20篇,笔者对其中相关度较高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综述如下:

1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内涵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持续性、多样化、可完善性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是分析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论定位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张美芳、王良城认为,目前,国内外关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理解大致有三层含义:其一,控制环境,降低风险。这里的“环境”,是指档案保管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信息存储环境等,降低环境因素对档案安全的影响,最大可能降低风险。其二,建立安全保障平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使档案尽可能保持稳定状态。其三,对已经处于不安全环境中的档案,采取各种措施使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保存其信息的可读、可用和可藏。这三层含义包括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中社会因素、管理体制、组织体系、策略、政策法规、安全保障技术或安全保护效果的评价等较为宏观的要素。[2]

2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指导思想

2.1 构建目标。彭远明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档案的安全需求、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预期目标,制定安全保护策略,形成集预测、保管、利用、抢救一体化的保障体系。[3]杨安莲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目标应该是:采取全面、科学、系统的安全保障策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杜绝敏感信息、秘密信息和重要数据的泄密隐患,确保档案信息的全面安全。[4]

2.2 指导思想。彭远明认为,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在体系内合理进行安全区域划分,以应用和实效为主导,管理与技术为支撑,结合法规、制度、体制、组织管理,明确等级保护实施办法,确保档案的安全。[5]张美芳、王良城认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坚持严格保护、有效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利用,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基础条件、强化监管手段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增强档案资源保护力度,推动我国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6]

3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档案安全现状及其面临的威胁与隐患,从档案安全保障工作的整体和全局的视角进行规范,在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彭远明、张艳欣、杨安莲、黄昌瑛、张勇等都提出了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原则,笔者采用统计归纳的方法,从中提炼出以下共性原则:

3.1 标准规范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构和策略的选择必须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必须遵循国际、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遵照相关规章制度。[7][8]

3.2 科学实用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档案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为依据,探寻有针对性的特色理论,制定出科学的防范措施与方法,这些理论、措施与方法应当在实践层面上具有可操作性。[9][10][11]

3.3 全面监控原则。档案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综合考虑、规划和构架,任何环节的安全缺陷都会造成对档案安全的威胁。[12]

3.4 适度经济原则。根据档案的等级决定建立什么水平的防范体系,根据风险评估和各单位的财力、物力决定资金投入的多少及如何分配使用资金,将资金用在最迫切的地方。既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证安全保密机制的规模与性能满足需要,实现安全保护效率与经济效益兼顾。[13][14][15]

3.5 动态发展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该体系要能够随着安全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安全目标的调整,不断调整安全策略,改进和完善档案安全的方法与手段,应对不断变化的档案安全环境。[16][17][18][19]

3.6 自主创新原则。加强档案安全保障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做到扬长避短,为我所用。[20][21]

4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设计分析

许多学者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笔者根据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方案。

4.1 安全管理理论。理论从实践中取得并能指导实践,为实践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果,理论水平的高低因此也往往预示着现实中该领域的水平高低。

4.1.1 前端控制。前端控制思想具体到安全保障活动中是:档案安全保障的标准化的建设与应用;为开展安全保障活动而制定的计划方案、普查活动;人员配置合理和技术力量的前期储备、设备的选择和环境的控制、整个预防性安全保障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为妥善保管档案而选择的装具、包装等;事先制订的应急预案、抢救预案,等等。[22]

4.1.2 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是伴随着档案的生命周期而开展的一切安全保障管理活动。[23]包括日常维护、灾难备份、利用与服务、恢复与抢救、质量检查与评估、风险预测,等等。[24]

4.1.3 后期监督。后期监督包括安全保障活动的评估、人员技术水平的评估、财政结算、开展安全保障活动后的总结报告、制度、规范或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性的开展安全保障活动的经验、方法或模式。[25]

4.1.4 风险管理。构建档案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依次进行安全风险计划制订、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以及风险反馈。通过评估风险,识别判定风险大小,判定每种风险相对的档案安全保护对策,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风险控制,规避、转移或降低风险对档案造成的损害。[26][27]

4.1.5 人才教育培养。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系统的人才资源培训和贮备机制,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28]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档案安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29]

4.2 安全基础设施

4.2.1 实体安全基础设施。档案实体安全基础设施是指维护档案安全、实施档案正常管理、保障档案开发利用,提供为全社会方便服务等工作而进行的基础建设,包括档案保管环境、档案存储设施、档案利用设备、档案维护监控设备、档案抢救与恢复设施等。[30]

4.2.2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档案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为信息安全服务的公共设施,为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和服务,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系统PKI(网络信任体系)、档案信息灾备中心、档案信息系统应急响应支援中心、档案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档案信息安全服务中心(外包服务)、档案信息安全执法中心等。[31]

4.3 安全策略

4.3.1 实体安全策略。实体安全必须具备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等物理支撑环境,注重环境防范、设备监控、介质管理、技术维护等安全措施的完善,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档案安全。[32]

4.3.2 管理安全策略。针对档案安全的管理需求,在完善人员管理、资源管理、利用服务、重点部位维护、灾害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并结合管理技术,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档案安全管理保障体系。[33][34]

4.3.3 网络系统安全策略。强化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系统的漏洞修补和安全加固,对关键业务的服务器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合理划分安全域及边界,建立有效的访问控制制度;通过实施数据源隐藏,结构化和纵深化区域防御消防黑客入侵、非法访问、系统缺陷、病毒等安全隐患,保证档案系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35][36][37]

4.4 安全技术。技术是影响档案安全的关键因素,档案安全技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包含预防、保护、修复和维护等技术,可以有效保证档案安全。

4.4.1 基于实体的保护技术。主要有:①各类档案载体的管理与保护技术;②档案损坏的测试与评估技术;③受损档案的修复技术。[38]

4.4.2 基于环境的防护技术。主要有:①库房建筑标准与围护结构功能的设计、施工和实施;②档案保管的设备设施和有效装具;③档案库房和利用环境的监测技术;④温湿度调节与控制技术;⑤有害因素的控制和防护技术。[39]

4.4.3 基于信息的安全技术。主要有:①系统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和安全审计技术等;②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应急响应技术、数据备份与容灾技术、基于内容的信息安全技术和数据库安全技术等;③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物理隔离技术、服务技术、网络监控技术和虚拟网技术等;④用户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等。[40]

4.4.4 基于灾害的保护技术。主要有:①灾害的预警与防范技术;②档案灾害的应急处置技术;③档案次生危害的防范技术;④灾后受损档案的抢救与恢复技术。[41]

4.5 安全法规制度。完善的档案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是保障档案安全的基石,只有不断制定和完善档案安全法规制度,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才能更好地维护档案的安全。[42]

4.5.1 制定并遵循法规标准。各地方应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使档案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43]

4.5.2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档案归档安全制度、档案整理安全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安全制度、档案日常管理维护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档案鉴定和销毁制度、档案资料出入库管理制度以及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制度;[44]受损档案抢救制度、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档案安全行政责任制等。

4.5.3 建立完善档案安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交换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日常防范机制、灾害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45]组织建设机制、制度建设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机制等。

4.6 安全保护效果评价。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评价的目的,是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46]首先,确定待评价系统的范围,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确定适当的评价指标。然后,收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再进行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及其具体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效率。[47]

4.6.1 评价方法。根据被评价对象本身的特性,在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目前,存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属性融为一体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灰色理论的评价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48]

4.6.2 评价指标。根据国内外的档案安全评估标准,国家对档案安全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影响档案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档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①物理安全评价指标:环境安全评价、设备安全评价、载体安全评价;[49]②管理安全评价指标:规章制度评价、工作流程评价、管理措施评价、业务技术评价;③技术安全评价指标:保护技术评价、网络技术评价。[50]

5 结语

纵观学者对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研究角度和切入点各有不同,观点纷呈,但还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探讨。

注:本文是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11-B-51)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照余.对建设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几点认识[J]. 浙江档案,2011(1):36~39.

[2][6][24]张美芳,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1):62~65.

[3][5][7][33][41]彭远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其实现策略研究[J].上海档案,2011(4):14~17.

[4][12][15]杨安莲.论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档案学研究,2010(10):75~78.

[8] [13] [17]张艳欣.档案安全保障管理机构的构建[J].档案管理,2010(5):7~9.

[9][14][16][29]王茹熠.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防护对策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10 ][18][19]黄昌瑛.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20][21]张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2][23][25]张美芳,董丽华,金彤.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档案,2010(4):20~21.

[26]陈国云.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问题[J].北京档案,2008(6):16~18.

[27]张迎春.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8]方国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10(5):59~61.

[30]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任务探析[J].中国档案,2010(4):18~19.

[31] [40]项文新.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2):68~73.

[32][38]许桂清,李映天.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0(3):54~58.

[34]冉君宜.抓好“五个必须”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J].办公室业务,2010(9):55~56.

[35]陈慰湧,金更达.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策略研究[J].浙江档案,2008(7):21~24.

[36]王凡,朱良兵.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践[J].贵州水力发电,2010(12):76~78.

[37]周向阳.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机电兵船档案,2010(5):64~66.

[39]金玉兰.关于加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思想[J].北京档案.2010(8):22~23.

[42]曹书芝.网络背景下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J].兰台世界,2006(5):2~3.

[43]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05(1):38~42.

[44]杨冬权.以丰富馆藏、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实现档案馆事业跨越——在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讲话[J].档案学研究,2009(6):23~29.

[45]卞咸杰.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2007(6):18~20.

[46][50]方婷,吴雁平.档案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11(6):12~15.

[47]田淑华.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9.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4

关键词:安全;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保障体系;传统架构;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1-0-03

0 引 言

随着电子政务外网的发展,各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建设均已成熟,多数省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之初采用的是物理机传统架构部署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建设风生水起。然而无论是传统架构还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本文就这两种架构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如何建设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建设应根据业务应用特点及平台架构层特性,应用入侵检测、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安全存储等安全技术,构建面向应用的纵深安全防御体系。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建设可从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安全边界、安全技术保障、安全运维保障、安全制度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几方面考虑。

1.1 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共分为五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结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分析确定定级对象及安全等级。本文以构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第三级标准安全建设进行探讨。

1.2 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可从安全技术保障、安全运维保障、安全制度保障三个方面着手考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进行建设。物理机传统架构下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1.3 明确安全边界

1.3.1 安全边界划分原则

安全边界划分原则[1]如下所示:

(1)以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信息系统的业务、管理、控制数据处理活动、数据流的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保障平台安全;

(2)每个安全域的信息资产价值相近,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等级、安全环境、安全策略等;

(3)根据“信息安全等保”要求,网络规划时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

(4)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跨网数据安全交换技术要求与实施指南》,部署数据安全交换隔离系统,保障数据交换安全;

(5)对接入边界进行安全防护。

1.3.2 安全边界划分

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可划分为DMZ区、内部数据中心、互联网出口区、安全及运维管理区、边界接入区五大区域。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边界划分图如图2所示。

(1)DMZ区

DMZ区部署面向互联网的业务系统,包括门户网站、邮件服务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部署相应的安全策略。

(2)内部数据中心

内部数据中心区部署协同办公等内部应用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分为多个逻辑区域,如办公业务区、测试区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部署相应安全策略。

(3)互联网出口区

互联网出口区为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互联网接入边界,与运营商网络直连。该区域直接面向互联网出口区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系统硬件、软件进行攻击,可在该区部署相应的防火墙策略,并结合入侵防御、安全审计等技术提供立体的、全面的、有效的安全防护,允许合法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电子政务外网。

(4)安全及运维管理区

提供安全管理运维服务,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提供统一网络管控运维服务,保障整网设备及业务系统信息正常运行。

(5)边界接入区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对专网、企事业接入单位或其它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时,应在访问边界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与“政务云”实现物理逻辑隔离,进行安全防护。

1.4 安全技术保障

采用传统架构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安全保障可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可通过部署相应产品或配置服务进行安全保障。

1.4.1 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涉及环境安全(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备和介质的防盗窃防破坏等。具体包括物理位置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坏、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和电磁防护等方面。该部分主要体现为机房及弱电的建设标准、规范,技术环节应符合相关等级保护要求。

1.4.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网络结构、网络边界以及网络设备自身安全等,具体包括结构安全、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七个方面,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划分安全域,根据各安全域安全建设需求采用相应的安全策略。

(2)通过合理部署IPS、防火墙对网络进行边界隔离和访问控制,并实现对网络攻击的实时监测,即时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行为。

(3)部署防DDoS攻击设备,及时发现背景流量中各种类型的攻击流量,针对攻击类型迅速对攻击流量进行拦截,保证正常流量通过。

(4)可在互联网出口处部署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5)采用上网行为管理、流量控制等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实现员工对终端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规范员工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流量控制和带宽管理,优化网络。

(6)对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并在重要网段配置ACL策略以保障带宽优先级。

(7)采用安全审计技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利用记录、系统活动和用户活动等信息,检查、审查和检验操作事件的环境及活动,从而发现系统漏洞、入侵行为或改善系统性能。

1.4.3 主机、应用安全

主机安全主要包括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恶意代码防护等几个方面。应用安全主要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抗抵赖性等几方面,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恶意代码可直接利用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传播,可部署恶意代码监测、病毒防护系统及漏洞扫描等系统,通过主动防御可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及时发现网络、主机、应用及数据库漏洞并修复,保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

(2)利用身份认证技术及访问控制策略等技术保障主机应用安全,不允许非预期客户访问。

(3)运用审计技术保障主机应用安全,实时收集和监控信息系统状态、安全事件、网络活动,以便进行集中报警、记录、分析、处理。

(4)采用应用负载均衡技术、操作系统用户登录等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控制。

(5)可部署Web应用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等系统,做到事前主动防御,智能分析、屏蔽或阻断对目录中的网页、电子文档、图片、数据库等类型文件的非法篡改和破坏,保障系统业务的正常运营,全方位保护Web应用安全。

1.4.4 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备份和恢复,关键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如下所示:

(1)可对不同类型业务数据进行物理上或逻辑上隔离,并建设数据交换与隔离系统以保障不同安全等级的网络间的数据交换安全。

(2)采用双因素认证进行数据访问控制,不允许非预期客户访问,对违规操作实时审计报警。

(3)采用VPN、数据加密、消息数据签名、摘要等技术对数据传输进行加密,防止越权访问机密信息或恶意篡改。

(4)采用数据库冗余部署,防范数据丢失风险,为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可考虑建设同城或异地容灾。

(5)部署数据库审计设备可在不影响被保护数据库性能的情况下,对数据库的操作实现跟踪记录、定位,实现数据库的在线监控,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1.5 安全运维保障

安全运维保障可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与安全工作相配套的集中管理手段,提供统一展现、统一告警、统一运维流程处理等服务,可使管理人员快速准确的掌握网络整体运行状况,整体反映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安全问题,体现安全投资的价值,提高安全运维管理水平。安全运维管理平台需考虑与安全各专项系统、网管系统和运管系统之间以及上下级系统之间的接口。

1.6 安全制度保障

面对形形的安全解决方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若仅有安全技术防护,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相配合,则难以保障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系统必须有严密的安全管理体制来保证系统安全。安全制度保障可从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考虑,建立完善的应急体制。

1.7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安全保障

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计算技术已变成信息系统主流基础架构支撑。由于云计算平台重要支撑技术是采用虚拟化实现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仅仅采用传统的安全技术是不够的,除满足上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运维安全保障,安全制度保障需求之外,还应考虑虚拟化带来的新的安全风险。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安全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

1.8 虚拟化安全

当前,云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还不成熟,对虚拟化的安全防护和保障技术测评则成为云环境等级保护的一大难题,主要涉及的安全包括虚拟机逃逸防范、虚拟机通信风险、虚拟机管理平台安全等方面。可采取如下安全保障措施[2]:

(1)将可信计算技术与虚拟化技术相结合,构建可信的虚拟化平台,形成完整的信任链;

(2)可建设分级访问控制机制,根据分层分级原则制定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对平台中所有虚拟机的监控管理,为数据的安全使用和访问建立一道屏障;

(3)可通过虚拟防火墙、虚拟IPS、虚拟防病毒软件或虚拟安全网关等技术实现虚拟机间的安全隔离。

2 SDS安全保障技术简介

软件定义安全(Software Defined Security,SDS)是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延伸而来,将安全资源进行池化,通过软件进行统一调度,以完成相应的安全功能,实现灵活的安全防护。简单来说,传统的安全设备是单一防护软件架构在一台硬件设备之上,通常串接或旁挂于网络中,不仅将网络结构复杂化,对不同厂家的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的复杂度也较高,需单独的物理安装空间。而SDS可以将其看作一个软件,灵活调配安全设备资源,实现灵活的网络安全防护框架,方便调整。

3 结 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SDS是顺应时展趋势、简化安全管理的诉求,但由于SDS应用尚未完全成熟,仍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5

关键词:电信;网络安全;技术防护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电信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电信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网络的技术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电信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电信网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这些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电信网络的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电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1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2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3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3.5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

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扫描对电信行业这样的大型网络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已有的扫描工具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可免去专门购买其他的系统/数据库漏洞扫描工具。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范文6

历经多年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道公司信息通信网络已覆盖分布在全国14个省市的二级单位、输油站库、码头和项目部,承载着工业电视、视频会议、移动可视化等网络应用以及智能化管线系统、ERP系统、OA系统等信息系统,成为公司生产运营、经营管理、综合办公的中枢神经。基于日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建设和日益丰富的信息安全管理手段,逐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部署了常规的技术防护措施,初步落实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并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但是,必须看到,公司信息安全工作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1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1)国际上围绕网络空间主导权与控制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数据面临新时期严峻的网络攻击风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安全边界更加模糊,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2)国家层面在不断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力度,专门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网络强国战略”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战略体系,网络信息安全逐渐被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的新高度。国内先进企业也在体系化的全面推进信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传统的“被动静态防护”逐渐被“主动动态防御”所取代。

(3)管道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保障和合规性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部分员工缺乏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系统建设没有完全落实信息安全防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三同步”原则,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没有全面开展;互联网出口尚未统一,信息安全整体防御能力相对薄弱;无线网络应用、终端入网审计及系统用户权限管控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1]

2.1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成立公司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公司、二级单位两级的信息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建立安全方针政策、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规范、流程控制表单四个层级的信息安全标准与制度体系框架;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为主线,抓好信息化项目立项、验收等关键节点,建立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按年度开展信息安全评估检查,以问题为导向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宣教与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氛围。

2.2完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在终端安全方面,部署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桌面安全管理系统、防病毒系统;在应用系统安全方面,对关键服务器主机设备进行冗余部署,建立主机弱点分析机制、主机系统软件备份和恢复机制、主机入侵检测机制和主机系统操作规范。同时,通过实施现有网络优化改造、网关部署等措施,实现公司生产网和办公网的业务安全隔离,提升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

3信息安全管理提升

3.1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

分解落实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建设运维单位、应用部门在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责任。明确各单位、部门的主要领导为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明确各级信息安全管理员及各专业人员的信息安全岗位职责,强调像对待生产安全一样对待信息安全,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齐抓共管的信息安全管控环境。

3.2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

保护与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闭环管理,抓好过程管控,切实落实“三同步”要求。在立项阶段确定安全等级,编制安全方案;在建设实施阶段实施安全方案;在上线验收阶段严格安全检查,杜绝系统“带病”上线运行。同时,梳理检查已投入运行维护的系统,确保全部纳入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

3.3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丰富信息安全应急资源,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升信息安全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水平。通过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团队建设,提升信息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和动态主动防御水平,促使信息安全管理由“救火型”向“预防型”转变。

3.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分析和通报制度

结合国内外及石化行业信息安全形势,开展信息安全分析,查摆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扩大《信息安全通报》影响面,充实通报内容,充分发挥通报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信息安全知识、安排信息安全工作、通报信息安全考核结果的综合作用。

3.5统一公司互联网出口

按业务需要严格管控,互联网访问实行实名制管理,互联网访问资源实行白名单管理。对外应用统一至公司云平台的对外区,建立统一远程接入区。建立公司统一的无线网络认证系统,取缔私自接入的无线路由器,规范无线网络应用,为移动应用提供安全通道。

3.6加强用户弱口令管理

全面启用强密码策略,提升用户登录认证的安全强度;将统一身份管理系统与HR系统集成,实时同步人员信息,强化用户账号的实名制管理。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实施用户终端准入实名制管理,全面提高统一防病毒软件和桌面管理软件的安装率,并积极推进虚拟桌面的普及应用。

3.7建立完善公司信息安全基线

以基线为基础实现信息安全的全面管控,降低局部信息安全事件对整体信息安全形势的影响,采取主动的防御思想,建设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并适时对基线进行调整,实现对信息安全事件的有效防御,切实提升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水平。

4结束语

信息安全管理要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1],在提高信息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做好适度防护的同时,注重信息安全组织体系、风险控制和运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形成信息安全动态长效管理机制以及预防为主的主动式信息安全保护模式;既要作为一个单项重要工作来抓,更要融入各项日常信息化工作,特别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去,才能保障企业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希俭等.企业信息化实务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