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农经济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1
关键词:农业内卷化; 边际效用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40-001
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黄宗智提到这样一种现象: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和依赖家庭劳力的家庭农场对人口压力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大农场得以就农场的需要变化而多雇或解雇劳力,而家庭式农场则不具备相似的弹性。从相对劳力而言,面积太小的家庭农场,无法解雇多余的劳力,面对剩余劳力的存在和劳力的不能充分使用而无能为力。迫于生计的压力,这类农场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力远远大于使用雇佣劳力的大农场。这种劳力集约化的程度可以远远超过边际报酬递减的地步。类似这种在农作生产中集约化到一定程度,导致边际报酬收缩的现象叫做“农业内卷化”。
理解“农业内卷化”的现象,不可以简单地用追求最大化利润的模式来分析,需要同时用到关于企业行为和消费者的抉择理论两个定律。一个有剩余劳力的小农,把投入农场的劳力提高到如此高的地步,是因为这样的劳力对他来说只需要很低的“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即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如果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同时作为它用,便失去了投入其他用途的机会。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简言之,机会成本是指做出一种选择,而放弃的其它选择的最大价值。由于在17、18世纪中国,小农的剩余劳力缺乏选择其他就业的可能,因此投入到农场的这些劳力对于小农来说,只需要很低的机会成本,而这种劳力的报酬,对于一个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小农消费者来说,具有极高的“边际效用”。
不用来自企业行为的理论:追求最高利润的观念,而用来自微观经济学中关于理性消费者的抉择理论:“效用”概念的好处是,它可以考虑到与特殊情况相关的主观选择。也就是说,要把家庭农场当做一个生产和消费合一的单位来理解。这样一个单位的生产决策,是同时由家庭自身的消费需要以及为市场而生产的收益核算而形成的较贫穷家庭式农场为主。而这种家庭式农场,并不以资本主义企业行为的逻辑来支配活动。一个资本主义企业,不会在成本超越报酬的情况下继续投入劳力。但对于一个有剩余劳力及挣扎于饥饿边缘的贫农家庭式农场来说,只要边际报酬保持在零以上,便值得继续投入劳力。我们可以说:鼻子快被睡湮没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以求露出水面。
不少贫农农场都会采用内卷式的经营方式,即在同一作物上投入了近乎经营式农场一倍的劳力,而取得的只是急剧递减的边际报酬。他们之中有的过分集中于单一的经济作物,因此,收成丰歉和市场价格升降的风险,会使他们长期的平均收益受到损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小农得不到理想的发展。
用边际效用来解释农业内卷化,就要先看看何为边际效用。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最早提出了效用概念。他提出经济学应该是研究效用的课程,所谓效用是指物品能使人获得幸福和避免痛苦的能力,而一切物品的价值都在于它的效用,因此政治经济学应以最大幸福原理和效用原理为基础。
边际效用就是指消费者在新增加的每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也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效用。
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消费一种物品时,获得的额外的满足程度会下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现象称作“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农业内卷化便可以用边际效用来解释。在土地供给数量不变和人口增加的条件下,每个额外的人所生产的额外产出会下降,因为每个农民所耕种的土地数量减少了。随着每一英亩土地上劳动力的人数不断增加,总产出会不断增加。但是每个新增加的农民生产的数量会少于前一个人,也就是人口增加的比例会大于粮食供给增加的比例。因此,随着投入到农场的劳力的增多,边际报酬会越来越少。由于劳动力的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报酬的刺激力也因此下降,从而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劳动松劲,这就形成了中国贫农经济的恶性循环。
在西欧的小农经济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改造时,中国的小农经济却在日益内卷化。西欧的小农社会经历阶级分化和向全面资本主义转化时,中国仍停留在小农社会阶段。西欧越来越多的小农转化为新兴的无产阶级成员时,中国的小农仍旧为小农,只是经历了部分的无产化。这种差异是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对小农经济的日益内卷化,即小农经济表现出来的边际收益日益递减,可以通过技术变革、采用机器生产、使用化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及时为农民提高市场供需的信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劳动经营组织、多层次分工协作等方法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粮食的增长速度会远远超过人口的增长。
综上所述,黄宗智提到的农业内卷化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得到了合理解释。启示我们在研读一些经济史的著作时,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来分析,能够对著作有更深的理解。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2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知识要点历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起源,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使用并不普遍,农业生产仍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人们已懂得了开沟排水、沤制绿肥、除草培土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具备;家庭饲养业也得到发展;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发展: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两人三牛的耦犁,并出现犁壁;东汉出现直辕犁;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并增加了犁箭、犁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出现垄作法,西汉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③耕作制度:汉代基本上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代推广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闽江和珠江流域一些地区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设施的完善: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人们还创造和改进了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改制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造了筒车;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
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3、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又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徭役兵役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它长期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处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但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在生产、很难提高生产技术,这就日益阻碍了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到了近代小农经济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它成为了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工冶铁属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掌握了铸造生铁技术,发明铸铁柔化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北宋时普遍使用煤作冶铁燃料,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③春秋晚期掌握了炼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西汉掌握了炒钢技术,"百炼钢"在西汉出现,南北朝有灌钢法。
2、丝织业: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商代室内养蚕很普遍,并出现了织机;西周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出现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出现多种丝织品;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发明了提花机;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并吸收了波斯等国的技艺;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代中后期,丝织业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代已烧纸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烧出了著名的清华和釉里红,我国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2、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三)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场。除苏州的丝织业外,在江南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更细密了;出现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地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多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速度又相当缓慢。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还远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古代商业活动兴起于商代,商朝的移民为了维持生计,进行商品交易,周人称其职业为在"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国家的统一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业艰难发展。商人经商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发展不高。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都市和乡村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两宋商业的繁荣,出现了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交通发达促使商业继续繁荣。
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扬州、成都 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主要商品是丝绸。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主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宁波),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对外贸易萎缩。明清两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古代官方贸易的特点及目的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那时的耕地,成方成块,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私有的土地制度。
(3)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土地制度所有制并存。封建社会有四种土地所有制;①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由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对农民授田。代表性的土地制度就是均田制,即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④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直接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开支。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它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土地兼并
①概念:指地主官僚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封建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手中。其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和转让。土地兼并既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土地兼并产生的影响:在政治上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豪强地主势力的增强影响中央集权。
经济上造成农民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抑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它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成功的原因: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规定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买卖的转让;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各种财富的最终归宿;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真正抑制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目的:经济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政治目的是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演变过程:
①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的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②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阻碍;打击富商大贾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③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太祖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3
一、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以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所学内容有初步思考。
(一)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节课微视频的时间是15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
微视频讲述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即重农抑商和海禁,两者实行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以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之间实际是因果关系。笔者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地呈现,为接下来课堂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
在讲述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微视频最后提出了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让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湛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二)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的学习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目标:
①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②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③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能够基于这一点去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
①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和影响;
②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及缓慢发展的原因。
此外,还有知识体系构建、课后反思、针对性训练等。
(三)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且和课文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了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根本来不及,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着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对问题的探讨更为有效。笔者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了6个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
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
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
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
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是如何体现的?
这6个问题涵盖了课文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3个,海禁政策的有2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1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先是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6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性都大大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也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在讨论“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时,发言的学生就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学生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二)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在这里,我们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来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笔者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出现,在他们讨论中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课上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笔者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来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了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笔者的一番解说和提升,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的,有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同时也偏离了问题本身。为此,笔者就需要从更为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这节课做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课后反思起来,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也一并进行了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为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而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也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笔者的这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时,笔者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个人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笔者打断了学生的话语,也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让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来看,本节课所选取的6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2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3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在课本中有较为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收尾的缺失,一方面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另一方面导致对第5、第6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4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山东地区;农场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概念界定
1.新型城镇化
目前“城镇化”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实现新型城镇化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即通过城市化把人口从农村集聚到城市,对土地实施规模经营、以土地绝对地租的增加来支付城镇化产生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走一条适应新型城镇化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关键是产业发展,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带动农民市民化,带动农业与农村发展。新型城镇化应该走资源节约型道路。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契机。
2.农场化
所谓农场化经营,是指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组织方式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农场化经营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它具有规模经营优势。农场化经营以土地的集中和较大规模生产为基本前提,它将零碎分割的土地进行“化零为整”,有利于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发挥了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农业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随着要素投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的成本下降。第二,它具有技术优势。农场化经营采用现代机械设备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三,它具有企业化组织优势。农场化经营以企业化方式组织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管理。
二、实施农场化的背景
学界认为实施农场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学者认为如果继续放任这种小农经济的延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我国农业的长期衰退。把分散的农业资源尽量集中到少数经营能手手里以实行农场化经营,是中国农业摆脱小农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有学者认为农场化才是中国农业迈向产业化、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不仅能够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而且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不仅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特点,也适应现代农业经营特点。同时也适应农民的组织习惯和心理习惯,有利于农业的组织完善与创新的要求。加快农场化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
在我国实施农场化具有可行性。有学者认为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迅速转移,在一些地区土地已不再是农民生存的唯一保障,这使得土地的集中成为可能,也给农业农场化经营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三、国内外农场化实践经验
在农场化研究的文献中介绍某地实施农场化及某种作物实施农场化管理的文献的经验较多。农业资源禀赋稀缺的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三市,辖12县),在二三产业发展壮大之后,正孕育着一场自推行以来更深刻的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以各类农场迅速崛起为特征的农业规模经营的外延扩张,即“农场化”。在具体的农作物方面像马铃薯等也采用了农场化的管理模式。
十五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将分散的小土地经营整合为大规模的农场经营的运动。它给后世或他国进行传统小农业的商品化、农场化改造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有学者着重从当时的市场可行性,英国贵族地主土地观念的更新,以及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三个方面,论证了圈地运动成功的原因,并从中揭示出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国外发展中国家在农场化的实施方面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有学者通过阐述尼罗河西三角洲地区农业灌溉现状、存在问题,和埃及现有地表水资源管理利用现状,分析了埃及灌溉用水量的确定方法,和其灌溉工程建设与管护机制,总结了埃及在农场化管理与发展、政府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高标准灌溉工程建设等方面值得我国政府借鉴的经验做法。
四、农场化的组织形式及实施要求
有学者认为要实现我国农业农场化经营的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家庭农场;专业经营;合作农场;公司农场。有学者认为农场的类型很多,按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联户农场、村办农场、厂办农场、站办农场和家庭农场等,但目前以家庭农场为主。
有学者认为实现农场化经营是一个逐渐的、自愿的、通过市场力量驱使而进行的过程。在推进农场化经营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即自愿原则、市场主导原则,三是差异化原则。有学者认为加强政策配套扶持,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学者在农场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目前农场化的研究多停留在个别实践经验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及相关理论支撑,农场化的实施停留在战略选择与调整上,特别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将“农场化”与正在大力推行的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期充实现有农场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也为农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忠仁,等.现阶段马铃薯农场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5(2).
[2]谢冬水,黄少安.中国历史上永佃制与小农经济的延续——中国农业农场化经营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
[3]马怀礼,李颖.当前“三农”的两难矛盾及其解决的基本思路——论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的农业农场化经营方式的创建[J]江淮论坛,2008(1).
[4]贾庆虎.我国农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0(7).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4三明质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解析:C 清明时节,万物皆显,适合农种。故“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
2.“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
3.(2013北京西城测试)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题干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等信息表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A项不符合题干现象,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2013长沙测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以上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的家庭()
A.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解析:D 小农经济下,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年后如果“兄弟异计”,就会分家脱离原来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明显体现了在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材料没有强调家庭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是在谈道德问题,而且B项中“严重缺乏”表述不符合史实;宋学形成,儒家思想大发展,排除C项。故选D。
5.(2013洛阳统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但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说明仍存在土地兼并;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说明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6.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慢慢分离
B.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C.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D.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解析:D 由材料可知,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掌握在佃农手中,这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A、B、C三项分析正确。地主与佃农之间存在的是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7.(2013苏北四市联考)《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解析:C “三服官”是汉官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耗资多。故选C。
8.(2013晋商四校联考)《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画)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实行产品刻名负责制,反映其对质量管理严格。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9.(2013洛阳统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解析:B 材料大意: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自足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2013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2013湖南联考)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解析:B 材料中的“痎市”指隔日一次的集市。材料之意是在四川有一集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贸易,该地就好比得疟疾的病人一样,忽冷忽热。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宋代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12.(2014咸宁四校联考)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解析:D A项“取代”说法错误;B项“世界上最早”说法错误;C项“开始出现”说法错误;题干描述了纸币从北宋出现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富商联合发行——初命临安府印造,D项正确。
13.(2014泉州质检)明中叶学者王世贞说:“徽地四塞多山,土狭民众,耕不能给食,故多转贾四方。而其俗亦不讳贾。贾之中有执礼行谊(注:意为儒学修养高)者,然多隐约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诗书之业以谋不朽”。材料不能说明()
A.地理环境不利农业,是徽州发展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B.商业致富和科举仕宦,是当时徽州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C.徽商重儒入仕,体现近代商业和封建权势结合的特点
D.用经商所得厚利,让子弟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目标
解析:C 材料大意是徽州地区四面多山,地少人多,粮食供应不足,故人们多从事商业。并且当地的风俗也不轻视商业。商人之中的儒商在经商致富后,其后代往往以研读诗书、科举入仕为目标。故A、B、D三项材料能够体现。C项中“近代商业”的表述错误。
14.(2013宁波测试)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晋商在政府庇护下,贩卖盐、粮给军队提供军需,“大获其利”,D项符合史实。A项中“全国”说法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C项曲解了材料。
15.(2014皖南八校联考)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解析:C 从材料湖州“以蚕桑为岁记”、严州“唯蚕桑是务”、洞庭山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不殖五谷,唯宜种茶”等可知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迅速。A项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材料“谷食不足”不符。
16.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A 由表格资料可知,州县集市密度应是南方超过北方,D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集市数量迅速增加,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广泛发展,A项符合题意。
17.(2012年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A 本题考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统治者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也可以防止农民自由迁徙,保证地方社会治安和稳定,而抑制商业,主要是因为商人有投机行为,却不事生产,不利于管理和维护统治,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A。
18.(2014湛江二模)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解析:C 关键信息“禁之愈严而寇愈盛……”,是说禁商越严,寇就越多,结合明朝对外商业政策可以得出答案为C。
19.(2013湖北联考)“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解析:C 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的“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可排除。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排除D项;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0.(2013临沂模拟)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
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材料表明沿海居民惯熟船务,多为舵工水手,海禁后沿海居民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甚至很多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人民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既是一个生活组织,也是一个经济组织,它还曾经是一个权力组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注:指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特点)。
——《乡土中国》
材料二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构成(家庭手工作坊)(单位:人)
男主人 女主人 孩子 帮工 学徒 女仆 1 1 3 4 2 2 ——根据哈罗德·帕金《现代英国社会的起源》
材料三 在英国至少从1530年开始,他们已不再认为独身是一种美德,相反,他们认为婚姻是由上帝创立的……他们主张把宗教和家庭联系起来,过一种理想的宗教家庭生活,也就是说,宗教信徒除了去教堂礼拜与圣餐外,在家中也进行祈祷与阅读《圣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第04期(作者:蔡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乡下,家庭很小的经济因素是什么?(3分)中国古代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的特点,请结合古代政治史分析其制度根源。(3分)
(2)现代家庭是亲人居住、消费和情感寄托的单位。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的英国家庭还有哪些更宽泛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这些功能在现代家庭中衰退的原因。(6分)
(3)材料三中的“他们”指哪类人?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宗教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4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试分析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应从小农经济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规模狭小,分工简单,生产方式落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等角度进行思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应是西周宗法制影响的结果,宗法制下家庭内部成员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是导致“一些家庭规模大且具有权力组织的特点”的制度根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面包师的家庭是一个手工作坊,有“帮工”存在,说明有生产功能,有“学徒”,说明还有技能培训的功能;第二小问联系工业革命后现代工厂的出现思考回答。第(3)问依据“英国”“1530年”“主张把宗教和家庭联系……”可以判断“他们”的身份;“变化原因”可联系宗教改革进行分析。第(4)问注意题干中限制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分析作答。
答案:(1)经济因素: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或具体描述小农经济的形态);(2分)经济条件有限。(1分)
制度根源:西周实行宗法制。(2分)将血缘和政治权力相结合,形成宗族(家族)观念。(1分)(答“封建制度”给1分)
(2)功能:生产单位(或经济功能);(1分)技能培训。(1分)
衰退原因:工业革命;(2分)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1分)工厂制度取代手工作坊。(1分)(如答“学校教育发展”亦同等给1分)
(3)指:新教徒。(2分)(或清教徒,或加尔文教徒,或路德教徒同等给2分,若答新兴资产阶级只给1分)
原因:宗教改革;(1分)形主义宗教观(或宣扬“因信称义”)。(1分)
(4);改革开放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成为趋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口自由流动加快。(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22.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结论 甲组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
叶后
内阁
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
大臣
承旨拟写,上传下达,备皇帝顾问
君主****空前强化 乙组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丙组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2分)
(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10分)
(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问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据所学知识容易作出判断;第(2)问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资本主义萌芽”最基本的特征是雇佣关系,而这一点在图中不能直接推导出来;第(3)问实际是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能推动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注意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层面,依据所学知识补充思想领域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因素。
答案:(1)丙组: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不是禁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分)
(2)甲组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枢机构,但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都无决策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统治。
乙组不能从材料中直接推导出来。
小农经济概念范文6
真正的、现时的、带有根源性的原因,是现行政策以及所形成的经济环境造成了新的“剪刀差”(土地、资源、劳动力、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剪刀差”,这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这些弊政是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全方位的索取和侵占,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体制性根源。比如:近十年中,我国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占据农地约8000万亩,其中形成的差价按现行价格算约有10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三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现行的金融政策,把从农村吸纳的储蓄中的大部分(每年约5000亿元)都投资到城市去了,这是对农村的“抽血”。
多年来,国家财政对占2/3的农村基本建设投资,仅占总额的1/4,而对占1/3的城市投资则占总额的3/4。
可见,只有从解决新的“剪刀差”问题入手,让农村经济从体制上形成一个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环境,才能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民自己的事情,才能按照农村自身的经济发展规律顺利实施。
如果不从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上转变城市对农村的侵占和剥夺,就不可能真正解放农村自身蕴涵的巨大生产力。如果不从人的角度讨论生产方式的变革,只在投入、技术等物的方面追求生产发展,不会是真正的发展,而只能是旧的生产关系下的低效增长。
中央及各级政府推出的财政向农业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固然是积极的,但要防止过多的依赖变成消极的等靠要,在对基层、对群众宣传、引导过程中,要鲜明地倡导丢掉幻想,主动创造。
二、树立观念,掌握原则,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针对上述问题及成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扭转传统观念和模糊认识,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观念,并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
(一)家庭承包经营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为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迈向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家庭承包经营制难以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耗尽了农村潜在的生产力积极因素,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羁绊。但并不等同于小农经济。
因此,我们说生产责任制的历史使命,并不是已经完结,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一要继续坚持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变;二要继续坚持经营权承包到户不变;三要改变现存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建立“农民协会”的方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双层经营”的新概念
“大包干”责任制基础上的“双层经营”,还可以有另一种新的概念,就是承包者(农户)和“农民协会”两个层面。
“农民协会”是产权明晰前提下的平等的、自愿的、主体资格间的民主联合。这种联合方式保证了农民经营权不变,也就保证了产权明晰,保证了农民的民利,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我们应该着力提倡的。
(三)我们需要哪种“集约化”
自身利益的取向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都显示出,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对小农经济的革命。但在集约化途径上存在着观念上的混乱和错误的选择。
我们提倡的集约化,就中国大多数农村来说,主要是指在分散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作,形成经营自的自由联合,具体形式就是各式各样的“农民协会”,或者叫做“合作经济组织”。
(四)行政职能转变的方向
政府是政策的出台者和监督者、服务者,而不能是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很多事应交由民间或引导民间去办。
村委会是自治组织,并不是纯粹的经济主体,应与经济活动适当脱离,建立项目承包制。防止其既是组织者,又是出资者;既是实施者,又是监督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要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办,以民主的方式决策和选择,“农民协会”应该成为农村民主政治的“细胞”,农村社会中很多经济活动、社区活动、政治活动,都可以在“村两委”领导下,由各类“农协”来具体落实。
(五)让农民“经营”自己的土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方针。
因此,现在应该大声疾呼:政府不能再拿农民的土地去“经营城市”了!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就要让农民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自己经营自己的土地,按照市场价格用土地资源换资本、用土地吸纳社会资金的投入。出让土地搞工商业时,让农民以入股的办法,以土地作为投资,分享工业、商业发展成果(同时也能减少工、商业投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城市工商业对农村的侵占和剥夺。
三、兴利除弊,强基固本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一)大部分农民离土进城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户均耕地从1981年的10.7亩下降到2004年的7.1亩。2004年人均收入2936元,来自农业1263元,占43%。人均消费2184元,农业收入占消费的58%,农业副业化已经成为现实,靠农业收入已经不能维持农户生存了。
要想富裕农民就要组织农民,要组织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分化农民。具体途径:敞开城门,降低进城定居门槛,加快土地流转兼并,扩大经营规模,把大部分农民转化为市民。一是取消政府保护,让价值规律去分化农民;二是用土地换社保、换住房。
(二)建立农民协会,抵御各方盘剥
“农民协会”这种崭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现实途径:一是可大大提高农业规模经营和生产率水平,有效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农民收入;二是有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创造农民就业机会;四是成为农民真正的代言人,有利于农民的直接利益表达,提高农民的政治谈判能力,切实成为农村民主政治的细胞。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大学校。
(三)完善民间组织,实现自我管理
管理方面的民间组织,包括村务监事会、财务监督小组、建设监督小组、红白理事会等。兴趣爱好、倡导义工方面的群众组织,比如成立体育小组、读书小组、扶贫帮困小组、禁赌禁协会等。这两类民间组织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参与村务和社会活动,是农民从孤立、封闭、保守,走向现代、开放、文明的必要训练途径。
(四)政府给予资助,自己动手建设
建设新农村,不能只靠财政、靠政府,农民是建设的主体,社会各层面都可以是投入的主体。
1.需政府资助,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社会事业。生活方面的,如私立学校、幼儿园、浴池、健身园(包括图书室)、卫生室(包括计生服务)、公交客运站、连锁超市等。生产方面的,如设施农业、大型农机购买、农田整治、农村饮水、电力通讯等。这些方面,国家已有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但关键是农民没有组织起来。要在成立协会的基础上,进行与市场接轨的经营。
2.需政府引导,村民自己动手干的消费项目。如搞规划,清垃圾、清路障,改厕、改水、改灶,修路、排水沟、垃圾池、绿化带,建学校等。
3.需政府资助,对外承包的公共服务。如农技服务、农机服务、水利服务、社区服务、消防服务、环卫保洁、养护道路、绿化美化、治安巡逻等方面。政府应着力培育一系列的民间组织,将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交给中标的民间组织来完成,并向其支付服务费用。
(五)国家政策引导,社会融资发展
1.农业生产经营方面
对各类农协,要进行扶持,应作为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要大力宣传其重大意义;二要培训一些有头脑、有文化的骨干;三要制定和规范运行法则,确保民主管理的性质;四要给予税费减免、信贷优惠、以奖代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五要给予法律的援助和服务;六要给予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软硬件支撑。
对种植基地,要提供技术培训、良种供应、统一防治病虫害以及稳定的产品销路,但投资主体仍然是农民。
对龙头企业,要通过给予优先解决场地、减免各种税费、提供交通能源等方面的便利,同时要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防止龙头企业与农户单方面毁约,尽可能抑制其弊端。
对大型工厂式农业、示范园区,要着力培育,发挥基地作用。一要靠民间投资;二要靠政府扶持,扶持力度与他们发挥的作用挂钩。
2.以工补农方面
价格补贴。把农产品价格提到与工业品价格、价值比相近的位置,保留因生产率高所形成的价格优势,刺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税收减负。对于农副产品加工、经营环节要进一步减轻税负,尤其对农民协会性质的经济组织,要特殊对待、强力扶持。贷款优惠和贴息。通过国家补贴、银行让利、财政担保等形式,促进农村放贷。积极推进农村民间信贷和担保中介,尽量减少农村储蓄流向城市。
(六)制度舆论并行,动员社会援助
一要大力宣传、制造舆论;二要树立城市支援农村、居民救助农民、企业赞助农业的责任意识和义务观念;三要树立平等观念。
1.救助方面。主要是在个案宣传,慈善事业,拉手结对,低保、特困、五保、救灾、司法、教育救助,合作医疗,助残等方面,建立对农村温饱线以下及特困户的一整套救助体系。
2.共建方面。开展一企一村、一校一村、一机关一村、一店一村、一社区一村等方面的共建活动,通过共建活动广泛接触了解农村、接触贫困、改变观念,融合城乡情感,促进区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