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家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与家庭教育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1

关键词 特点 期望 历史背景 人文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1 Int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world,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personal quality of talents is critical ami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actually the competi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talents, which needs education to boost. Therefore, educat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developing individuals' quality. Children are the hope of a nation. Therefore,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have their own strong points. Some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the USA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 which intends to to cultivate students to posses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cluding a good moral character, a clear legal awareness, civilized behaviors, a perfect outlook of the world and values and so on.

2 The comparison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1 The feature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In China, there is an idiom which is “望子成龙”. It means that the parents hope their children can have a bright future whether they are happy or not. Chinese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children’s studies. They think that their children who were in very young cannot lose in the starting line. Thus, most children are arranged with assorted extracurricular classes. Take a famous story as an example. Cai MeiEr, known as "Tiger Mom", is a Chinese-American professor in Yale University. She sets ten family severe rules to educate her two daughters such as taking A in every exam, not be permitted to join any parties, not be allowed to 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 and so on. As a consequence, her daughters are admitted into famous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Her style of disciplining two daughters has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quite clear that most of parents always have an image of authority so that their status is higher than their children at home. Hence, the education's goal is for earning their living. Nevertheless, they ignore their children’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imagination. It turns out that parents will kill the talents of the children.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education in America

Compared with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in American family, equality comes first. Parents can make friends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communicate in harmony.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able to respect each other.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rights to speak and voice their opinions on family affairs. Besides, American parents emphasize more to train their children’s ability of independence once they are born. Hence, they hold a relax attitude to their children’s creativity. They do not demand their children to get high marks in exams. They expect their children can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all alone. Even if children face some difficulties, they would not blame them. Instead, they will help their children find the problems gradually and correct them altogether. For instance, the children who demolish an alarm clock in American families will not be blamed. Sometimes, parents tend to work with their children to teach them how to repair the clock. They even encourage the children to demolish the clock again and reinstall it. But, if the same things happen in Chinese families, parents often scold the children seriously and let them imitate the original one to reinstall the clock. The children’s creativity is usually ruined by their parents in the early age. As a matter of fact, foreign education is not the preparation for earning their living, but for survival. American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than to marks. After graduation form university, every child can keep pace with the modern society.

3 The causes of distinctions in Chinese educat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3.1 The different history backgrou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5000 years ag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s derived from the teachings of Confucius. In ancient, the children were forced to do rote learning and memoriz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Thus, Chinese people are educated to be obedient and to be lack of an environment to accept new ideas. By contrast, America, is known as an emigrant country--the first from Asia, and the second from Europe and Africa. It is like a melting pot with multiple cultures. As time goes, affected by wide variety of cultures and values, Americans can accept new thoughts and cultures quickly and are educated to be enlightened.

3.2 The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is a developed country and has a booming economy. So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Americans to look for jobs. In the parents' opinions, if children can base themselves on the society, no matter what their jobs are, they can get others' respect because they think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By contras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is also a society of diplomas. One person may study hard so as to get the valuable certificates in his whole life. As a result, they may spend one or two years applying for a job. Therefore, Chinese people have much pressure of living.

4 Methods to improve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Individual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Nowadays, the situation of crimes committed by undergraduates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China. They have high talents but low human quality. Therefore, "talent" education should be turned into "human" education. For example, the Australia-Chinese, Wei Li, who has a high talent in the music field. His father is a businessman, and his mother is a housewife whose main work is urging Wei Li to study harder and harder. Wei Li could not bear the pressure at last. A month ago, he killed his mother. This is a tragedy. Chinese parents always educate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to get high scores. However, they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affection such as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 parents value not only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knowledge but their process of psychology. Their children are optimistic and aspirant. Obviously, it is human education that is the found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Moreover, it is essential to turn "one-sided" education into "all-round" education in China. The aim of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is to instill knowledge into children’ minds. They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high scores but low abilities. This misconception of education will make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quality unbalanced so that it cannot fit for this dynamic society. Comparatively, American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rain their children’s mental ability so that the children can face all kinds of setbacks, survive hard circumstances and combat problems independently. Taking an example. In a cold winter morning, American children get up to deliver newspapers while our children are still sleeping in the warm blankets. Many Chinese parents probably think that it is unacceptable, or even think that is "cruel" to children.

5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bove arguments,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education play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molding children’s characters and cultivating their independent ability. Meanwhile, educational refor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Chinese or American education ea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pparently, the essay does not mean to deny American education or Chinese education. To make up for one's deficiency, one should learn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pick up good ideas from the others, and push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mmediately. All in all, we have a clear opinion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adopt some useful methods to improve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system. If we can follow these changes, Chinese education will go to a rosy future. In the end, more all-round persons can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our society.

References

[1] Luo Feng. A review of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since 1990s[J].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2005(5).

[2] Xue Lian. The Aims of Education: Some Areas of Controversy[J].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nology Information,2005(10).

[3] Ye Liqun. The study of family education[M].Fujian Education Press,1995.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2

“正心、然后诚意”, ――《大学》

一、 养心,助力根本茁壮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保证父母情绪的平和,这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核心内容是“养”孩子的心。如果我们一家几口人都在努力的往孩子脑子里面灌输知识,培养技能,也等于说这样的孩子的家里面没有家庭教育,因为孩子的心没有人“养”。现在孩子学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内心的营养不足。小学四年级以上开始表现出一种浮躁、不安,也就是孩子的内心缺乏关注、缺乏营养,而“养”孩子心的人恰恰是家长,环境恰恰是在家庭,这是第一个要弄清楚的概念。

如果把学校的老师比做是园丁,那么家长就是农民。农民最在乎的是土质和土下的庄家的根,地表以上长出来的部分由学校老师修剪、移接。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爬到孩子的“树干”上、“树头”上、“树冠”上去修剪,而忘记了根的存在,更忽视了孩子的“根”所依附的这片土壤。这片土壤是什么?就是父母身上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智慧、教育意识,包括家庭变化。

二、如何解释父母的角色和含义

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就是风度。

1、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

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2、母亲的“母”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这是我们生命角色里面必须解读的内涵。

第一个字是“虚”。看出问题,忍不住很快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因为它的优点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能够虚下来的母亲,能够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就不会在妈妈的情绪里面包围着。

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因为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说话的家长,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个字是“柔”。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一个母亲的教育力量,在于面对孩子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这样一个“柔和”。越柔和的母亲,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挥能力越强,凡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嚷,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这种引导能力。

三、作为父母应该把着眼点放在那里

我们如何去把他的心态养好,别急着报班,别急着找家教,别急着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今天主要解读的是这两个字,一个是心,一个是情,无心无意是家庭教育的特点,有情有礼是家庭教育有效实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

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们的孩子渴望到问我们要东西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才把道理点出来。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或者爸爸我该怎么办,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四、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1、“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

孩子学习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背后的这些干扰源,这些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更可怕。如何实现家长的情绪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现一个问题,家长先不急、不躁,把自己的情绪先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2、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

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内心平静下来,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否则,教育的思考就像水过地皮湿一样,从每个人心里流过。效果浅显。能否做到对教育思考的沉淀,沉淀到内心,内化为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都是无效的。

3、“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的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内视,尤其是儒家的文化。《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

4、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

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父母恰当的情。现在的孩子存在情才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家长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3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中国 美国 差异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社会的纽带,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即长辈对晚辈“上施下效”的垂直式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以家庭教育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从目前看这种“上施下效”的教育已不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

1 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孩子养尊处优、劳动意识淡薄

劳动教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也可以说是对孩子意志的磨练教育。近年来,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为儿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家长对教育子女也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也给教育子女带来了负面影响。很多孩子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当然有些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方面的教育。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还能增强动手能力,对成长十分有益。

1.2 家庭结构简单化,致使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渐突出

中国过去的家庭一般是成员较多、结构复杂。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的成员结构日益简单化,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小家庭居多。虽然这样的家庭结构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但这也给孩子的教育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溺爱孩子、过度保护、重智轻德,这不利于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

1.3 家庭稳定程度降低,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现代社会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干扰,家庭关系开始松动,家庭稳定程度大大降低。据社会学学者调查显示,离婚夫妇“婚姻年龄”一般是在婚后六年左右,而大多数夫妇离异是在婚后六年到十六年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父母的依赖性还很大。由于父母的不和,孩子缺少关爱,没有安全感。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变得自卑、孤僻、压抑、冷漠、易怒,甚至有的孩子产生了心理疾病,极个别的孩子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1.4 社会信息化的涌现,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种较为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封闭的家庭产生了冲击。而青少年知识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信息的分辨筛选和取舍能力较差,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腐蚀。

2 中美家庭教育之差异

2.1 教育目的的不同

中国家庭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家庭本位。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在中国传统的以“家”为本位的文化中,个人利益是与家庭家族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对长者的尊崇与服从,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与意志强加给孩子。这种“家长制”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在确定家庭教育目标时,家长也较少考虑孩子的意愿,一般是家长在综合考虑了孩子的升学、就业以及将来的成就能否“光耀门第”之后,做出最终的决定。

美国的家庭教育目的倾向于个人本位。家长尊重、鼓励儿童“自我选择、自主负责”,在设定家庭教育的目标时,家长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家长在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智力开发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2.2 教育内容的不同

中国的家庭教育总体上遵循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原则。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当孩子入学以后,培养孩子的智育会上升到首位,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倾向。家长为了孩子能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不惜重金给孩子买习题、报辅导班,然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能应试,和实际能力并无太大关系。相比之下,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显得更丰富、轻松,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家长以赋予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从孩子幼儿时期就注重加强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着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扩大文化视野。

2.3 教育方式的不同

在中国,家长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起主导地位,忽视孩子的独立意识。而在美国,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对民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民主和开放型为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美国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多于保护,他们会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给美国孩子提供了表达想法以及决定事情的机会。

2.4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2.4.1 历史文化背景

美国是一个历史较短的移民国家,深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民主、自由理念渗透于各个角落。因此,在美国家庭,他们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予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中国的传统思想影响着大多数的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文化价值观上多是比较保守的,缺少冒险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

2.4.2 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在美国父母看来,无论岗位的高低,只要子女能立足于社会,他们就很满足了。美国的家庭教育很注重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相比之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并存在一些陈旧的观念。中国家长认为子女的教育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

3 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由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和美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特点,并借鉴美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价值和合理的成分来丰富我国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对比分析,对我国家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3.1 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在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也要认识到以往家庭教育的不足,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努力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从以下几点来尝试改革:

3.1.1 更新评价子女的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能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家长不要再一味地要求子女“听话”、“顺从”了,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子女的创新意识,支持他们有自己的见解。

3.1.2 建立新型的父母子女关系

家长应放下自己权威型的角色定位,和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子女应当接受父母的教育,而不是父母任意支配的附属品。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同时这也是父母的义务,绝不是特权。父母应当转变观念,尊重子女的人格和自利。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培养出来的子女才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才会有所作为。

3.1.3 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

由封闭型的家庭教育向开放型家庭教育转变。要把家庭教育搞活,使家庭教育保持内外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家长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教育子女,让子女在实践中主动接受教育。家长要学会打开家门,放手让子女接触社会生活,鼓励子女支配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主动接受教育。

3.2 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首先,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要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其次,办好家长学校,发挥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开展教育。再次,普及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紧密协作,帮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3 加强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引导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说,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引导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3.3.1 改变观念,摆正家长与独生子女的关系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爱子女不应仅停留在生活上,更应体现在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上,对孩子要严格管教、精心培养,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

3.3.2 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我们可以抓住孩子们喜欢表扬和亲近这一特点,用表扬和奖励及时肯定孩子的良好个性品质使之得到正面的强化,并及时地用批评和处罚否定孩子的不良个性,这样不仅可以抓住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及时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了一个好的引导。

3.3.3 加强建立规范的幼儿行为规章制度

强化训练幼儿的个性品行;统一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即统一学校的教育要求,也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使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受到良好的个性品质的规范性教育和训练。

参考文献

[1] 黄磊.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2008(8).

[2] 郑维佳.由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看中西文化差异[J].安顺学院学报,2009(5).

[3] 赵忠心.探索改革家庭教育的新途径[J].班主任,2010(12).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4

关键词:儿童;家庭英语教育;学校英语教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08-02

一、家庭教育的优缺点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一)英语家庭教育的优点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情感活动过程。由于父母的教育,使得孩子的学习情感可以调控到积极的状态,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容易给孩子营造成功感,鼓励孩子进步。比如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拼对了一个单词,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夸奖,使得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家庭中,由于人数少,因此父母很容易营造出一个英语学习的气氛,让孩子能“爱学”、“乐学”,对于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取得非同寻常的效果。父母在家里可以用一些英语日常对话,比如:在吃饭时,用英语交流饭菜的味道,以及喜欢吃什么食物、水果,这样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说英语,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

(二)家庭教育的缺点

1.不具备专业性。由于父母不是专业老师,家长自己本身语法、发音就存在问题,经常使用错误的语法、发音与孩子交流,这就会对孩子造成误解,影响之后的英语学习。

2.急功近利。很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对孩子学习好坏的最直观展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旦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会相互埋怨或者拿孩子出气,打骂孩子,这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能一蹴而就。在英语教育中,由于很多父母自身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在家庭教育中只是延续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一些家长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培训补习班,填鸭式的教学也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此外一些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态度蛮横,为了保持父母的权威而很少与孩子交流,其结果是孩子对父母产生畏惧,致使家庭教育的初衷难以实现。

二、学校教育的优缺点

(一)英语学校教育的优点

1.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对儿童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深谙于心,因此很容易掌握儿童学习英语的规律,因材施教。此外,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学校教育具有系统。为了培育人才,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英语教学中,学校教育通常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在教学当中循序渐进,先从发音开始教授学生,然后到词汇、语法。这不同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具备系统性,因此教学内容往往比较随意,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而学校教育既注意英语学习体系,又符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认识规律,所以,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3.手段的有效性。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或者通过组织学生用英语对话,做游戏、模拟现实场景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全面提供的。

(二)英语学校教育的缺点

1.教材难以选择。目前,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相当繁杂,呈现一种英语教材的多样化而又参差不齐的状况。每一所学校或幼儿园基本使用不同的教材版本,每一种英语教材几乎都有自己的理论支撑和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如有的以字母顺序为依据,有的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事物出发,有的按照单词本身的难易程度编排等。有些教材需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且,每种教材也都有不同的具体适应性,如有的教材需要安排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消化才能完成;有的教材只提供教师使用的版本,有的教材只安排了集中活动内容,有的教材还安排了游戏活动、延伸活动等等,这种繁多而欠统一、各具特色而缺乏高度权威性的状况,使许多幼儿园感到困惑,孰优孰劣,难以选择,无所适从,从而导致目前在教材使用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跟风现象。

2.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化。许多英语教师因自身的工作繁忙,无暇去创设丰富的环境来进行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只是在领导的压力下被动地进行,学校或幼儿园要求进行英语教学,教师只是班门弄斧地进行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教学是让幼儿多认识几个单词,几个句子,因此,不顾儿童本身学习的特点和年龄特征,过多地强调学习结果,功利目标明显地占据着教师的心理。儿童英语教学应注重的是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英语教学的单一化、机械化,违背儿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加重了儿童学习的负担,还容易使儿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对英语的厌恶情绪,给儿童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难度。

3.不具备开展儿童英语教学条件。目前,很多幼儿园正兴起一股“英语热”,幼儿园必须考虑有无条件开展英语教学。这里所指的条件是指: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英语教材、适合幼儿学习的英语环境等。现在许多幼儿园只是盲目跟风进行英语教学,把英语作为一个招牌去满足那些盲目从众的家长,以吸引生源,以幼儿会说几句英语、表演几句英语对话作为英语教学的成果向家长证明幼儿园可以教英语。有的幼儿园缺乏能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教师。有的教师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不能合理地制定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有的教师则是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不能运用较为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对于词汇的掌握也很匮乏更无从谈起随机灵活运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

三、结论

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学习外语的优势是大脑的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未呈现差异,在习得自然的语音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其优点是容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家庭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足在于家长并不具备相应的英语知识,并且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其优点是学校具备教授儿童英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教材复杂,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得儿童在学习中产生问题,并且有些学校不具备开展儿童英语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5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当前不少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有的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视而不见;还有的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充当“狼爸”“虎妈”,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孩子胆小、自卑、道德缺失,皆与此有关。教育部之所以印发《意见》,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力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人生第一堂课上得更好呢?教育工作者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积极主动地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各学校应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学校可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多种家校沟通渠道,定期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优秀家长、优秀家庭示范带动,让同龄孩子的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及时沟通、反馈孩子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使得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家长们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应引导家长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关注孩子的认知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将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过重,不把“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多用功、成绩多好”挂在嘴边,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学会欣赏、赞扬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关怀、理解、尊重、鼓励为主,让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先反省自己、理性地分析,不断积累教育经验,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针对目前很多家庭存在的“孩子劳动时间少,父母包办一切”的情况,学校可开展家庭劳动主题分享活动,提醒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可建议家长“做一半,留一半”,给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衣、扫地、刷碗、收拾屋子等,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讲究卫生、勤劳自立的习惯。家长在家庭劳动中不包办、不代劳,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不断完善其个性与人格。

此外,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开展督导工作;逐步建立起家庭教育工作协调领导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制度保障,将人、财、物的配置纳入制度安排;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树立先进家庭典型,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实践活动,支持和督促家长以身作则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享受家庭教育的乐趣和成果。同时,各地教育部门还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宣传引导,呼吁各界人士积极、及时地为家庭教育服务提供帮助,特别是给予困难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帮助和服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配合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和部门在家庭服务队伍建设、服务计划实施、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协助,从而为家庭教育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使全社会形成家庭教育合力,逐步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中医与家庭教育范文6

关键词:教育;差异;借鉴

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国外的家庭教育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教育类话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在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熏陶下,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深层次地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古人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本国家庭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之处要发扬光大,对于国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之处可以进行本土化地借鉴。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主平等vs权威思想

美国家庭的教育崇尚民主平等,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能维护家庭各方面权益的规范。在制定家规时,孩子具有和父母均等的权利,并且要履行同等的义务,这也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了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从不勉强孩子去做事情,而是会尊重孩子,根据他们的年龄、性格、爱好等因素对他们要做的事情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成长道路上是一个陪伴者和引路人的角色。美国家庭教育中最为人知晓的思想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倾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中国教育中比较缺乏的部分。在我们周围,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诸如此类。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纲常思想的影响下,封建时代中大家长的威严似乎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遏制了他们原本活泼爱思考的个性发展。

二、自由vs服从

美国家长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会给予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学习上给他们创造多方面发展的机会,以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生活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休息与交友的自由,鼓励他们多参加校内或校外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注重孩子自我意识的自然发展。对比国内的家长,大多信奉经验理论,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当孩子提出一些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时,中国多数家长并不是耐心倾听或悉心指导,而是粗鲁打断:“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这件事情就要听我的,准没错!”在发展个性的问题上,中国家长一般不放心孩子自由进行活动,要求孩子在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内专一地做好某件事情,以培养孩子们的恒心、耐心。对于平时的外出与交友问题上,家长干预较多且不信任孩子,这也是孩子会出现叛逆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个性被压制,需求得不到满足,行为得不到理解。

三、鼓励vs批评

批评和鼓励曾经是中美家庭教育最大的一个不同,但现在我国的许多家庭也在慢慢地接受鼓励的教育理念。不管是美国电视剧还是课堂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对于孩子的鼓励。在孩子做事情失败或是犯错误时,美国家长大多会真诚地看着孩子,拥抱或亲吻她们的脸颊,并强调:“你已经做的好了,你真棒,我们以你为荣!”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孩子身上的话,恐怕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幅画面了。也许有家长会安慰,但更多的是言语上的失落:“你真是太让我们失望了!”甚至是更激烈的批评:“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大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心中本就脆弱的心灵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从此变得内向敏感或是暴躁易怒。

四、父母合力教育vs母系教育和祖辈教育

在美国,人们提倡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合力。很多父亲从妻子开始怀孕时就开始参与胎教,陪伴孩子的一点一点成长,这样,父亲就增加了教育子女的时间。而在中国,最广泛的一个现象就是,家庭教育倾向于母亲单方面教育或是祖辈单方面教育。在父系社会的延续影响下,父亲被冠以“顶梁柱”的头衔,赚钱养家成了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大多要求或是暗示妻子在家打理家务、相夫教子,这样就使母亲成了单方面的教育者。而女性又是感性动物,在处理许多事情或是教育孩子时,不会启用太多的理性思维去衡量利弊,如此一来,受母亲为人处世最大影响的就是孩子了。因此有的孩子情绪反复,处事优柔寡断,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也是由于缺乏父亲理性思维的教育。除此之外,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是长时间出差,有的孩子就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大,被捧在手心里照顾着,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存在。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大发脾气,撒娇撒泼,养成了骄纵、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五、注重独立vs“啃老”

美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在孩子未满一周岁时就开始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奶瓶喝奶,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弟弟妹妹,甚至是完成一天的自主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孩子自主独立性人格的培养意识是非常强的。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鬼当家》系列电影在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孩子的独立。从深层次的挖掘上看,他们的独立性离不开父母平时的有意培养。成年之后,美国孩子几乎都会脱离父母的经济支持,靠自己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的兼职等活动赚足自己的生活费甚至是学费,这对于我国孩子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也很难做到的。因为在我国,父母赚钱养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甚至是在成年找到工作之后,有些孩子还是无法离开父母的照顾。近几年流行的“啃老族”就是这一现象的表现。追本溯源,出现这一结果并不意外,从很小时候开始,我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许多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要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追着喂,可想而知,其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意识也还处于较薄弱的阶段。

六、注重创造力与动手能力vs循规蹈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是衡量其创新精神的一大考量标准。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强国之首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来自于创新型人才的源源不断的灵感。因此,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里,美国教育向来注重对于孩子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双方,尤其是父亲在平时的手工劳动中,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的父母还会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们和他们一起制作汽车模型、风筝或是一起打扫屋子、一起清理花园,从动手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创新的灵感,培养了创造力。在我国,如果孩子突发奇想想要制作模型或是工具时,得到的是全家人的反对和质疑:“别动,会受伤的!”或是“买现成的就行,不必自己费心思做,反正都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本身的创新能力受到了遏制,创造力的火花也一点一点熄灭。七、注重培养理财能力vs忽视金钱观的教育近年来,中国校园内的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敲诈、勒索行为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这些学生的意识中没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在这一点上,美国家庭教育理念就较为合理。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美国家长就让他们接触到理财这一方面,并且在给零花钱这一问题上有着突出的原则,让孩子明白一分一厘来之不易,想要花钱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在假期,有的孩子会去做兼职,并把通过打工赚来的钱进行合理理财。正因为对金钱有着明确的观念,他们学会精打细算,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支出,而不是拿着父母给的钱肆意妄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包括历史背景、经济形态、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等。然而美国家庭教育并不是完美的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理性导致亲情关系冷漠、过于强调轻松学习导致美国孩子的学习水平较低……面对这样的差异,我们应学会理性思考,取其长而避其短,对于苏州的家庭教育也有许多本土化的借鉴。比如,在强调平等对待孩子的同时不可忽视礼仪教育;重视自由的同时不能过分放任或是不管不问;注重创新动手能力,也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强调独立性和理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了对于家庭和长辈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金钱观非“财迷”;多鼓励,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要用严肃的态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引。中美经济文化各方面仍在迅速发展着,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着,以后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地方会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没有哪一种教育模式是趋近完美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而与时俱进、取长补短是不变的主题,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才能保护每一代的祖国花朵灿烂绽放。

参考文献:

[1]杨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家庭[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9):51-52.

[3]雪侠.中美学生表现差异比较[J].国内外教育文摘,2003,4.

[4]章一.把孩子培养成现实生活中的获胜者[J].少年儿童研究,2003,(11).

[5]高伟.美国家庭教育习惯[J].科学大观园,2002(12).

[6]章娟娟.美国家庭教育兴盛之本质原因初探[J].大众文艺,2008(9).

[7]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7).

[8]李国建.关于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刊),2011(12).

[9]张仰媚.关于中美家庭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J].民营科技,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