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心理学;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作者] 查明华,文山学院科技处教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 C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Also o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Psychology
ZHA Ming-hua
Abstract: A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ethnic psychology’s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serving n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mon life.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efinition, it means the reaction trend and way of mental behavior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relations such as people, things, objects etc, that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ulture accumulat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The concept extension includes values, attitude characteristics, volitional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 of thinking. Accordingly, it is necessary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mainstream research paradigm of psychology for research methods; absorb experience from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ethnic psychology;common psychological make-up of nationality
我国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为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从研究规模和社会影响看,民族学界的相关研究更受瞩目。最为突出的是受斯大林民族理论影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研究一直牵引着民族学界,但因学科及研究方法制约,该问题的证伪仍未取得突破。心理学界在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时,受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影响,侧重微观领域的民族心理的研究,内容分散,难以对民族心理进行整体把握。于是,有学者提出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1]
无论如何交流与合作,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归属毕竟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从学科内在发展需要看,应明确它为什么而存在?为实现目的需要研究什么?如何显现其学科特性?
一、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谈起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拥有了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手段和客观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冯特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的”。[2]他强调心理学有两个基本领域:即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要全面解释人的整个精神现象,除了在实验室研究个体心理外,还需走出实验室研究群体心理,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各民族的心理。他用了20年时间,写下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在其民族心理学中,他将研究对象看成“作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的基础的心理过程,以及人类精神集体活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产物――语言和艺术、神话与宗教、风俗、文化--的发生”,[3]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法律、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藉此概括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史。其民族心理学研究直接服务于普通心理学,从心理产生的原始文化背景中寻找其发生规律,追求结果的普适性、客观性。但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却不能清晰辨别其研究对象。
民族心理学从研究目的看:一是理论上发展心理学,研究和揭示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全面掌握人类心理活动规律,丰富心理学知识体系。任一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这方面的目的或客观作用。二是实践上应用心理学,通过民族心理学研究,深入认识各民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各民族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依据。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前者,其研究对象也未区分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所以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征不明显。由于他进入了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人类心理,将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物分类比较,积累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仍被公认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就第二方面目的看,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涉及各民族心理,研究范围是民族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时间上既追溯渊源,又重视现状和面向未来,研究结果服务民族的发展与共同生活,从而显示它作为心理学分支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性。
自冯特之后,西方涉及民族心理研究的有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民族的成员的个体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心理行为的差异来检验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从而找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建立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或人类的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虽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但仍与第一个目的相联系。心理人类学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类型”,其研究结果对民族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有支持作用,但在学科属性上它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研究受到重视。心理学界和民族学界都重视民族心理研究的社会意义。不论从民族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的显现还是其应用功能的发挥,第二方面的目的都显得很重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什么能使人们认识各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
二、民族文化心理:反映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
什么能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在哪些方面反映?
从学科逻辑看,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涉及民族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民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再考虑社会成员和其心理相互作用而研究群体的民族心理。按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内部学科关系进行的民族心理研究多处于微观层次,得到的更多是个体信息,是民族的个别成员或某些成员的样本研究结果,如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知觉偏好等等。这些结果对认识民族心理面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体现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但研究分散,难以形成有机联系而对民族的心理面貌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需要从心理学概念体系中衍生出能集中、概括、鲜明地反映民族的整体心理面貌的概念。这样的概念:首先,它反映的心理是社会性的。民族心理虽有其遗传基础,但主要由其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更是如此。其次,它反映的是共同的、稳定的心理。即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活动和内外交往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同时,它在民族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对民族成员之间有影响或示范作用。
为此,用民族文化心理来标示这一概念,并区分其狭义与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涵及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界定为: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这一内涵的关键词在于“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可概括一个民族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对人、对事、对己怎么样?生活与劳动或工作的意志怎样?情绪乐观或外显、自控与否?看问题全面、灵活或保守、固执与否?抓住这些方面也就把握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或精神面貌,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与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共同之处。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共同心理素质尽管比较抽象,但决不是不可捉摸。一个民族,通过它的语言、文学艺术(包括它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与手工艺等)、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方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审美观和民族意识与自豪感,这就构成该民族在共同心理素质上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4]两个概念都强调了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民族心理整体面貌的反映。但民族文化心理建立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之下,“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立足民族理论背景,并有其具体来源,即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文化心理概念旨在认识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它的某些方面可与其他民族文化心理有相同特质,但表现风格有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有交叉又有区别。“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强调与其他民族区别。
就共同性和稳定性而言,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典型地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从民族文化区分的内在依据看,又以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换言之,从心理学衍生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其内容和作用与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致的。但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民族,理解民族。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强调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因素一起识别民族。至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能不能识别民族,在多大程度上识别民族又当别论,主要从民族理论和民族学中寻求定论。
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指民族个体或某些群体或族群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也是民族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体现民族性的部分。心理学侧重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正是在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范畴上进行的,现有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在此层面获得。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能体现心理学的特性,但还不足以显现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和它应有的作用及目的。
三、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及困难
“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5]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覆盖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心理学研究者而言,以实证方法进行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更为可行,并切合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更多在微观层面进行的重要原因。而要凸显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对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也是有困难的,或者说尚未有突破。其困难表现在:
(一)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民族文化心理植根于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个体活动中,跨越时空,涉及面广,其研究既要探究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又要确定其现今表现与影响,难以入手和驾驭,得到为人信服的结论也比较困难。因此,要抓住其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等五个基本维度,寻找经历了历史文化发展或变迁而延续下来的稳定特征,并从稳定特征中找出相互关联的特征。
(二)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由于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难以单一的研究方法或依靠心理学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开展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居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社会属性,一是从心理学内部偏重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吸取方法,二是从外部借鉴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冯特曾使用过历史文化产品分析法,他从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图腾信仰、道德法律等文化要素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时仍有借鉴作用。近年来,研究民族心理进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受到重视,[6]质的研究强调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意义和发现,于自然的状态下在社会背景中对对象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另有心理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到不同民族文化中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有利于在生动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地把握民族的心理面貌,其研究经验也可吸取。
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的最终环节主要依靠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过程。质的研究与描述和量的研究与分析都可使用。只是对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适用的方法有不同。如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使用,量的研究较为方便。少数民族,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由于积累的历史文献少或没有,需要更多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在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中,借助民间留存的文化形态或载体进行研究。具体方法需要在研究中根据对象和拥有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确定,其性质多于偏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总之,研究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特性得以显现,并将更有效地服务于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生活。同时,也为民族理论或民族学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6):95-103.
[2] 张世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理念及本土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08-113.
[3] 胡礼遇.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广西民族民族学院学报,1986,(2):64-71
[4]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5.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族文化;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35-02
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个民族要想持久生存,就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问题。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关乎民族文化的生死存亡,不同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在幼儿阶段便打下了坚实又难以磨灭的基础。一个人在幼儿阶段所经历的文化体验将作为文化底色影响其成年期文化观念的生长与建构。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离不开幼儿教育,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具有厚重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教育应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同时,对幼儿实施民族文化教育,也是我国新一代接班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民族文化创新能力。总之,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于国家、于民族、于个人都有着举足重轻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教育的界定
1.民族教育。关于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滕星认为,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其中狭义的民族教育为我国教育界比较传统的认识,在我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本文所说的民族教育,采用的是民族教育的广义概念,指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
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3.民族文化教育。基于以上理解,笔者在本文所说的民族文化教育即指针对中国多民族实施的、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内容的教育,包括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语言文学等方面。这里的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
1.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已有经验。①以生活化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为主要组织形式。生活化的教育指自发形成的一种内生教育,包括幼儿家庭教育和幼儿社会教育,依托具体的生活场景,教育内容随机灵活。专业化教育指以当地幼儿园或小学附设的学前班为主的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对幼儿实施的启蒙文化教育,由教师使用正规教材在固定的时间与场所内进行。②以当地民族课程资源为主要教育内容。当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当地民族课程资源为主,包括幼儿服饰文化教育、幼儿饮食文化教育、幼儿民族歌舞文化教育、幼儿传统手工艺文化教育、幼儿民俗风情文化教育等方面,物质文化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兼具。如甘肃藏区的夏河拉卜楞幼儿园将藏族传统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从节庆习俗、歌舞服饰、工艺建筑等方面入手,组织原生态的教育活动。
2.当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①缺乏多元文化的理念。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鉴指出:“我们的民族教育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轻视甚至忽视了人文教育,更为严重的是以汉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束缚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各地区的幼儿园虽已有对当地民族课程资源的利用,但仍过于重视现代科学知识和科普知识的传承,对于本土知识、地方知识的价值没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有限,本民族特色相关内容的呈现仍是依托于主流文化的眼光与话语体系。②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这就要求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顺应儿童发展的需求。有些幼儿园选取时代久远的教育素材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机械地利用历史材料而不加以改造,唯恐不古不土,脱离了幼儿的真实生活,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得幼儿在认知活动中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想象力,在对具体的实际经验进行归纳概括时遇到障碍,无法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认识。③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在组织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时,教师单纯地依教材讲、按惯例教,或“拿来主义”作风严重,生搬硬套其他幼儿园、教师的做法,根本不考虑本地的文化资源和本园的实际条件,缺乏长期、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计划。
三、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改进对策
1.努力建立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多元文化教育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民族、地区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既不过分褒扬当地文化而忽视缺陷,也不仅仅注重主流民族文化的教育而忽视对特色文化的传承。认同是创新的前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应尊重民族差异,因材施教,将不同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置于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中去综合考虑、客观评价,不能以标准化的眼光对各地幼儿做统一要求,不能完全用主流文化的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给予地方性知识必须的价值认同,这样才能给幼儿民族文化注入必要的动力,才能使幼儿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幼儿教育体系,促进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共同繁荣。
2.充分挖掘生活实际中的民族文化资源。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是幼儿心理的基本特点之一。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知过程。幼儿的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更应贴近实际生活。幼儿园环境和课程内容依托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能够减少幼儿在同化或顺应上的困难。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应按各地、各民族生活的逻辑组织,多样化、感性化、趣味化,应从当地人文背景出发,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中优秀的课程资源,应随着各民族生活情境的变化调整教育内容。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背景,不同民族幼儿的认知特点不尽相同。如果不能照顾到民族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差异,极易引起幼儿学习困难,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应注重整体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园课程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个领域,并明确这五个领域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提出:幼儿园教育内容要体现“全面性”、“启蒙性”和各个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要求五领域的内容应该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教育活动也必须是整体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参考文献:
[1]滕星.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民族研究,1998,(2):23-30.
[2]王鉴.西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10-13.
[3]徐莉,陈时见.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5,(4):16-18.
[4]宋生涛.夏河拉卜楞幼儿园原生态教育特色浅论[J].学前教育研究,2007,(11):34-36.
[5]王晓春.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37-38.
[6]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研究,2004,(1):112-117.
[7]蔡迎旗.多元文化中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J].山东教育,2002,(1-2):30-31.
[8]史大胜.试论汉族幼儿园里的少数民族幼儿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3):90-94.
[9]蔡迎旗.重视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J].幼儿教育,2001,(12):8-9.
[10]黄菊英.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浅析[J].现代阅读,2011,(11):191.
[1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2-83.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符号;艺术设计;民族文化;文化内涵
简单讲,所谓民族文化符号即是那些蕴藏特有历史及文化的符号,具体指民族图腾符号、民族语言以及实物符号、文字符号等等,同时又表现为图画、动作以及音乐、语言等等。而随着当前社会与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再加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1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价值分析
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历时洗礼与积淀传承与弘扬的社会表征,具有强烈的历史韵味与民族特性。这些文化积淀对于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中国民族文化符号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载体,“中国味”极强,包括刺绣、兼职、绘画、汉字、书法、图腾等等,这些民族文化符号所具备的民族性与丰富多样性,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元素。将这些民族符号创造性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不仅更好的传承了我国民族文化,而且还能有效克服现阶段艺术设计的雷同问题、抄袭问题。在现阶段的艺术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应用民族文化符号,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民族文化符号中进行大胆提炼、大胆运用,与现代文化艺术充分融合,创造出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极强的设计风格,将民族的推向世界,将世界的融入民族,真正促进历史文明发展的生生不息。在于历史共同前进的岁月中,民族文化符号形成了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空间,孕育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孕育着久远的历史文明。作为文明瑰宝的民族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将传统的民族符号、文化色彩创造性的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去,通过淳朴的视觉语言传达设计的思想,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的大幅度发展。
2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两个注意事项
(1)尽可能选择正面文化力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其代表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价值。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只需要创造性提取有价值的视觉元素加以利用。但部分民族文化符号却代表着消极含义,例如,“三寸金莲”等病态审美观。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正面文化力量的民族文化符号,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2)尽可能选择辨识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相比于纯艺术来说,艺术设计需要考虑受众接受水平。艺术设计者必须全面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这也是艺术设计作品衡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民族文化符号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接受起来存在一定障碍。因此,尽可能选择辨识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尽可能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部分设计者错误的认为选择陌生的符号能显示自己的设计水准,但往往适得其反。
3 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方法
(1)深入钻研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内涵。准确运用的前提是理解。之所以民族文化符号源远流长,是因为背后隐藏着重要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若对这些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与精神不能准确理解的话,就不可能准确运用与创造性转化。比如说,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案,两条鱼阴阳相拥,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纠缠,在永恒之中展现完美与和谐,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现。靳埭强(香港著名艺术设计师)在“艺术家联展海报中”,通过粉彩笔与水墨充分设计太极图,借用到家精神,再次诠释太极图的精神内涵,展现为艺术文化相互交融的本质,得到了一致的好评与赞扬。(2)现代设计语言与民族文化符号相互结合。在历史文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符号有着鲜明的历史特点。在处理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做到“创新”与“发展”并用,积极吸收净化部分,进一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相结合,恰当到处理、运用这些符号。不同的设计内容下,相同的文化符号就会传达出不一样的意义。比如说,“盘长”是我国传统、吉祥的民族符号,中国联通创造性的采用这一符号,并设计成为联通标志,表示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意思,标志着在现代网络通讯日益繁荣的今天,中国联通迅达畅通、井然有序。2008年北京申奥会标志,也是借鉴了“盘长”的民族符号,同时融入了书法的写作艺术,简洁、凝练的传达出和谐、团结与力量。上述案例中都完美的应用了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中找到了结合点,更好的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3)紧抓民族文化符号的色彩特征。通常情况下,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烈,高纯度色彩与色彩造型,依靠空间距离、色块形状、色块大小进行统一,在稳定、饱满的图形中协调呈现。比如说,传统的民间泥娃娃,有着红喜绿,白为媒的要诀,绿色与红色是强烈的对比色,具有互补作用,在中间用白颜色才能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在进行艺术设计时,紧抓民族文化符号的色彩特征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4)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在进行艺术设计的天,需要找到现代审美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结合点,并在深刻了解符号价值的前提下,创造性的运用民族符号,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将现代材料、现代图形与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全新融合,并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创新,突出现代设计理念、传承历史文化价值。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说,“四喜人”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图像,陈幼坚先生充分将这一元素融入到公司标志的设计中去,利用图形与图形的共用、重合进行组合,借用了民族符号背后的美好、吉祥,进一步传递出团队协作、全面、和谐、吉祥的企业理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设计中,也创造性的融合了传统的“祥云”标志,传达和谐、美好、吉祥的设计理念。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民族文化符号的概念及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价值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深入钻研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内涵,现代设计语言与民族文化符号相互结合,现代艺术设计中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符号的更新与发展,民族文化符号的简洁化、概念化,对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探究与分析。为日后进一步研究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房国栋,冯东,段渭军.论民族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艺术,2011(09).
[2] 赵英姿,李洁.试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传承关系[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3] 董欢娇.从云肩的色彩和图案浅谈民族服饰的审美观[J].纺织科技进展,2011(13).
[4] 谢佳.中国传统鱼纹样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J].山东纺织经济,2011(09).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4
摘要:民族品牌对现代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重视民族品牌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是存在于特定文化条件下,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研究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必须在重视民族品牌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民族品牌得以实现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经济人类学;民族品牌;经济价值;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12301
1民族品牌的现状
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民族品牌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范畴。当代经济学把民族品牌以及把相应地经济价值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虑范围之内,也就表明了经济学对拥有民族品牌以及其经济价值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绝大部分关于品牌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预设就是人类社会的同质性。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品牌能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并没有真正关心在多样性、多民族文化背景的社会条件下,如何拥有发展成长于不同民族文化氛围下民族品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待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通常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强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纳入思考的范围,这样一来被思考成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发展模式往往会被当做其它社会发展的模式来对待。其直接结果就是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将成为世界品牌,具有普遍性,而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的民族品牌被视为“传统的”、缺乏经济价值、局限性的,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难以发挥民族性价值,即其品牌的经济价值难以在现代社会中极大的体现出来。并且在涉及到民族品牌时,又往往总是重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相关联的社会效益。这种局面的形成,并不是由于民族品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真的已经丧失社会效益的可能,其中深层次的究竟还是在于经济和文化发达社会的品牌在文化上往往也取得了霸主地位,因而也倾向于无视多民族共同体以及文化多样性存在的事实。在真正关注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研究正以运用自身民族文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非发达社会发展的时候,需要以跨越传统经济学的藩篱去探索潜藏在经济制度之下深层动因以及决定这些动因的系统的视野,这些应该成为重新审视民族品牌与其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石。
2民族品牌与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关系
品牌的概念是指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包括商标、厂商名称额服务标志等。品牌是商品外在质量和内在品质的体现。民族品牌属于品牌概念中的一种。何谓民族品牌,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民族品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其中,具体是指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的企业及其产品的牌号。
民族文化,具体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 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主品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在各个民族品牌创立之初,都是基于民族文化的基石与发展之上。不难发现在所有民族品牌的核心中,民族文化是品牌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共同作用产生民族品牌。民族经济,简单的说就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方面主要是指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广义上主要是指一国家或地区为单位的民族经济。民族企业与其品牌是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民族品牌表现整个民族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民族经济的精华。同时,民族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为民族品牌提供竞争与展现的平台,为创造世界品牌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其表现有两个方面:首先,民族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民族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同时也促使民族品牌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加强民族品牌的竞争力。其次,民族经济实力的加强,增强本土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心,同时也增强对整个民族产业的信心。
总结对民族品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民族品牌体现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程度,而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壮大则不断推动民族品牌往前发展。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3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1)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看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发展。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具体体现。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将企业精神、营销理念、生产理念、品牌文化、品牌传播、产品外观设计、商标、顾客服务、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等一并纳入了品牌价值研究的范畴。如何从劳动价值角度审视品牌的经济价值问题,如何创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品牌经济价值理论,九十年代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崛起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更大的挑战。
(2)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品牌的本质就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企业创建并发展于民族和文化环境氛围中,并创造出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的概念,使我们最终会面对隐藏于这个概念内涵中的什么是品牌的经济价值的问题。经济价值理论的多样化,使得品牌的经济价值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从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更应关注的是民族文化问题,经济价值增长是其出发点。从人类社会并不同质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价值就必须看到经济价值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民族品牌的角度看,要使其价值增长,民族文化就必须成为资本,而要使民族文化转化为资本,就必须要有物质文化、精神文以及制度文化的保证。可以明确的是,所有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都是与特定时空的文化相关的。理论问题最终都应归结在实践上来。对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的充分认识和拓展的尝试,其目的就是为使人们在进行各种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能看到这种交往之下的文化交往的存在。经济交往的直接表现之一是商品的流通,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角度看,商品的价值的大小与商品中包含的品牌价值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关系,,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既然也就是文化的交流,那么首先遇到的就并不是抽象的品牌价值大小的问题,而是能否首先承认并接受对方文化的问题,进而才是对对方的文化系统中包含的民族品牌的承认和接受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的各种民族文化资本化运用的行为的意义,通过各种具体的积极的经济参与行为,使自身文化在这种叫交往中逐步为主流社会所接受。而且也只有在跻身于主流社会的条件下,经济和文化非发达社会中的那些民族品牌才能为社会中的人们带来现实的利益,才能获得具体现实的生存空间。而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现存的分布于不同的地理条件、生存条件和历史背景中的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相当的合理性的话,各种地方性民族品牌如果在强势文化当中根本无法找到价值实现的机会,那么,这些民族品牌的快速丢失也就是难免的,直接的危害是拥有这些民族品牌的民族因民族品牌贬值而更加难于实现发展的目的。从更大的范围以及较为长远的情况看,这些民族品牌既然也是人类民族品牌的一部分,那么,这些民族品牌的丢失也就是整个人类的严重损失。
中国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这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缺少民族文化或者民族品牌,而在于对民族文化与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紧密度研究少以及对民族品牌的开发与研究程度太浅。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的情况来看,重视民族品牌,使得民族品牌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本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马炜.民族文化资本化论纲[J].云南大学学报,2004.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传播人类学;贵州;民族文化;品牌;塑造
[作者]罗坤谨,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C9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2-0048-006
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余年来催生了西部各民族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在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与民族繁荣、民族富裕与民族平等的背景下,积极促进西部各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增进各民族友好交流和凝聚民族情感、提高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最佳路径。当前我国对贵州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开发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大好时机。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言,“我们必须要从文化角度来关注全球化的到来”。当今,中国已跨入全球化话语空间,如何将民族文化形象以“有效的”方式传播且又被全世界所认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不避浅陋,尝试从传播人类学的视角,以贵州为例,揭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形成中存在的缺陷或瑕疵,探索塑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及有效传播的路径。
一、民族文化品牌塑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信息时代带来的全球经济变革,催生各种思潮与文化大行其道,裹挟在全球化、国际化的浪潮下席卷各国,深刻地影响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一时间,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等各种文化现象及思潮应运而生,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纵观古今中外,凡历经风雨,经久不衰的艺术精品,无一不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深刻的民族烙印的产品。俄罗斯民族优雅、舒缓的天鹅舞,西班牙民族豪迈、粗犷的斗牛曲,德意志民族恢宏、磅礴的歌剧,无一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苍劲、浑厚的京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民族性必然是艺术精品的内在底蕴与灵魂支柱。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政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从世界发展的趋势看,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从科学发展的要求看,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从全面小康的内容看,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文化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所谓文化品牌,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且有独特标记的产品。对于一般产品而言,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文化附加值,能给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品牌不仅包括产品名称、外观、特征等实体标识,还包括随时间积累的、被认同和赋予内涵的品牌标识。传统的品牌塑造认为品牌一经确立就会在公众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暗示,通过影响人们对形象实物的主观情感,间接改变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作用于实物产品的行为意识。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在经历了粗放、自然的发展阶段之后,必然向集约、扩张的阶段迈进。品牌既是产品的卖点,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归宿。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参与国内国际文化资本的激烈竞争,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就必须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一)全球化趋势下的民族性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介高度发达,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文化与文明的世界范围交往发展到空前规模,世界文明和民族文明、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交往在全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成为时代的主流。在交往促进各民族各类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发或激化全球化与民族文明、民族文化的矛盾。不同国家、民族、地域间经济发展呈不均衡态势,强势经济不断挤压和吞噬弱势经济,而伴随强势经济的文化也不断冲击和荡涤着其他民族的文明与文化。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文化交往中形成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以民族文化为本位,顺应文化交往的趋势;从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中确立交互作用辨证法观念”。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综合实力。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化的深化和加速使得建构民族、国家认同成为各个国家必须应对的挑战。基于此,美国人类学家赫茨菲尔德认为,传播人类学的研究可能会更好地实现本学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使命:“人类学在当代世界上的任务,那就是质疑一统天下式的支配全球社会的那种社会和政治范式的既定智慧。……人类学可以发挥一种作用,那就是对这一全球性的概念和宇宙观的霸权做出批判性的反驳。”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无不看重民族文化产品,强调民族产品的独特性与原创性。而地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呈现,构筑、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许多地方已逐步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如齐鲁文化研究、岭南文化研究、巴蜀文化研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地名+文化”的概念指称中,各地域文化的特色并未得到鲜明的展示,各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得到突出的彰显。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应在各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中寻找精神内核,简单的模仿任何一个成功的民族文化品牌绝非明智之举。
民族文化的概念范文6
一、文化影响具有单向渗透的特点
从历史上看,不同民族及其文化之间的接触、影响一直都在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交流和影响总是对等的。在社会延伸、互动频繁的全球化时代,理论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影响对方,但由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和经济、政治是高度融合的,文化上的优势离不开经济、政治上的优势,这使得理论上应该双向、平等的交流,事实上变成了单向的输出。由此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对等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影响方向上的单向性;二是影响方式上的自然渗透性。
(一)文化影响方向上的单向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影响是在一个充满了结构性差异和不平等的世界体系里进行的,存在着明显的权力差异。用多林•马西的话来说它是一种“权力几何学”,在这一架构中,“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多的掌管着它;有些人开始了流动与运动,而其他人则没有;有些人要比其他人受益更多;有些人更实在的受到了他的限制”。[12]从现实层面来看,当一些民族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媒介力量遨游在网络世界的时候,另一些民族却不得不为生存奔波;当那些具有优势地位的民族及其成员跨越空间将自身的社会关系从地方性的狭小空间中解脱出来时,处于劣势地位的民族及其成员则日益局限于他们生活的地方性文化环境中;当富裕的人们可以自由游走于世界、到处去看时,大量的人们受制于他们的阶级与性别地位被“留在了他们原来的地方”,[13]只能被看。这一不对等的结构,使得全球化变成了单向的“化”与被“化”的关系,由此决定了文化影响的不对等性和单向性。尤其是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的融合和一体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民族几乎总是运用它的经济、政治和技术优势向其他社会推进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14]当今的全球化见证了这一被少数强势力量主导的过程,一些在经济、政治、技术方面居于支配地位的力量,已建立起了文化霸权,掌控着着全球化的话语权,他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似乎具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被上升到了具有普适性的高度,并被视为全球经验四处扩散,就如考林•海和马修•华生所指出的:“虽然世界也许确实全球化了,但是某些人的经验显然比其他人的更加全球化”[15]。当那些居于经济、政治、技术力量中心的民族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全球化时,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势民族往往因为经济落后和生存的原因无可选择的被置于外来文化模式的影响之中,因为“生计层次根本不容许他们拥有任何一丁点、最微量的文化权利,因为贫穷已经是最具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只能先求生存。[16]这在现代旅游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旅游从来都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社会行为,与民族旅游交织在一起的一个不变主题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利用民族文化特色实现民族社会的富裕目的,其一以贯之的模式是将那些能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进行展演、销售。在这里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同时得以展现,一方面,民族文化特质———从民间风俗到节庆仪式被当成商品包装向游客展演,一些与民族社会的重大事件、历史经历有关的地方节庆、甚至过去被视为神圣的仪式变成了观赏性的,甚至被娱乐化。另一方面,那些传统的未被现代污染的民族设施和地方被要求完整的保存下来,以满足跨文化旅游中外来者田园牧歌式的体验。经由这一过程,原本充满活力的文化与民族及其历史之间的联系被消解,文化的内涵被抽走,只留下外壳。就连时下流行的那些一向被认为最能代表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文化,也越来越远离其主体,既与这些民族文化的历史本相缺乏联系,也与文化的拥有者的主体需要无关,而是蜕变为满足那些厌倦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优势群体对异文化好奇的工具。而其过程,正如有研究表明的那样,是受制于外部那些拥有权力的优势群体,是被“原生态”化的。[17]可见,在一个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尤其是弱势的民族文化,已经失去了意义和相互联系。一些文化特征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濡化过程,而是成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其他功利性目标的手段,指涉民族差异的文化特征正在趋于表面化。[18]这样,旅游在给不同民族的交流提供机会的同时,使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所影响和涵化。
(二)文化影响方式上的自然渗透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影响是在一个消费社会里,通过被大众媒介主导的消费主义实施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在这个时代,消费代替生产成为社会运行的中心。消费不仅上升为经济领域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关键,而且成为文化再生产的关键。作为人类经历的核心部分,消费一方面植根于经济生产领域,另一方面反映着社会地位及其文化。消费社会是通过培养人们持续增长的消费能力维持的,这孕育了其主导文化—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关注人们的消费欲望,随时准备予以点燃。它不断向人们暗示,拥有了某种商品,就拥有了某种文化意义和人生价值,因为这种商品就是意义和价值的化身;而如果错失,就将面对生活的遗憾。[19]在这个社会里,不仅要确保人们以积极的方式参与到消费中去,而且什么都可以出售,不仅所有的商品都是符号,符号都是商品。[20]对于消费社会,所有的消费活动既是物质的,同时也是象征的,符号价值甚至比它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还要重要。人们消费的某一物品,不仅具有与物质相关的有用性,更显示着我们的偏好与价值,以及我们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和文化。消费社会的运行,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上的大众传媒是关键的一环,它凭借其对话语权的垄断和专业化的舆论技术,既促销商品,也培植与之相关的文化。大众媒介利用舆论和广告,在推销商品的同时,连同与之相关的态度和价值也一起打包出售。这是一种被斯克莱尔称之为“消费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生产者在提供商品的同时,也提供了创造与维持商品需求的价值与态度。[21]因此,优势群体不仅控制着人们的物质消费,而且控制着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赫尔曼与麦克切斯尼声称跨国传媒的权利“不仅仅是经济式的和政治式的,而且延伸到了一些基本的设定和思维方式之中。”[22]这正是他们将其《全球传媒》副标题定为“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的原因。由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影响是在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里通过大众传媒及其主导的消费主义文化所实施的,使得人们身不由己地进入到了消费主义社会的运转之中,并以一种几近自然的方式置于被影响的过程之中,对象往往不是被改变,而是自愿的、积极的追求,主流群体的产品、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被当做先进的生活方式被追求甚至崇拜。这使得过去文化交流影响中的冲突不存在了。人们被同化了,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娱乐为表征的文化工业的作用下,面对以可口可乐、麦当劳、好莱坞、迪斯尼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侵袭,人们乐在其中。[23]与以往强制性改变导致的依从不同,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变迁大多是主动的,民族自身主动地参与了这一过程。针对这一现象,有研究者提出了文化稀释的概念,并指出:“稀释是完全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进行,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强制性同化的情况下,通过现代社会的正常经济文化的交流,各民族文化在不知不觉间被稀释。对于各民族文化来说,这一过程并不是被动的,他们自己积极参与了这一过程。”[24]由于民族主动地参与了这一过程,并非是强制的依从,具有内化的特征,从而变化得也最深、最彻底。
二、民族文化呈现出日益式微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