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宣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健康宣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健康宣教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1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产妇产后抑郁症干预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92例,将接受全程健康宣教的103例孕产妇作为治疗组,仅产前及产后复查的89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孕期及分娩期有针对性进行宣教,并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仅在分娩时采取同样的健康宣教。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出院前及产褥期后复查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比较治疗组孕期及产前抑郁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产前产后抑郁评分情况。 结果 治疗组孕期及产前SAS及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产褥期后EPDS总分为(3.46±2.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PDS总分[(7.22±1.62)分],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预防孕期抑郁,对降低产后抑郁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后抑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c)-0149-03

Effects analysis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the whole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 i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ZHANG Min YI Qiong DING Min

Me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chuan Province, Meishan 62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the whole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 in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192 pregnancy women with birth in Mei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were chosen, there were divided into the groups of 103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health education all the time, and 89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 got the basic nursing care before delivery and after puerperium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the targeted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the pregnancy period and childbirth period, and postnatal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same health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childbirth period only. SAS and SDS during pregnancy and before delivery were used to assesse depression, EPDS during puerperium was used to assesse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the score of depression scale between the pregnancy and the period before deliver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compared, two groups by the scor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core of depression scale between the pregnancy and the period before delivery of the treatment groups (P >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3.46±2.32) scor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using EPD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22±1.62) scores,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1).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preventing depression during the whole pregnancy and reduc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during puerperium.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指产褥期(多为产后6周内)发生的抑郁,产妇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易激惹和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将来婴儿的心理、行为及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2]。目前临床工作者已经从医院、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进行了干预研究[3]。本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从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提供全程的健康宣教持续,在三个层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其中全程宣教组103例为治疗组,为我院产科建卡产检、入院分娩并产后访视的孕产妇;常规宣教组89例为对照组,仅在我院住院分娩、未产后访视仅产褥期后复查的产妇。两组患者在孕产次、年龄、学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③年龄20~35岁;④产褥期后可返院行产后复查。

1.3 排除标准

①妊娠并发症、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有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疾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孕期宣教通过产检门诊及孕妇学校收集资料填写孕妇风险评估表,有针对性进行宣教或音乐疗法[4],并进行产后护理及产后哺乳的情景教育[5];分娩期宣教则采用一对一陪护分娩,陪护期间就分娩方式、哺乳技巧、产后护理等进行宣教和干预,并在出院时(产后3~5 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抑郁程度;产褥期宣教则产后每周根据出院前的评估风险进行电话访视,并就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必要时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家庭访视,待产褥期满后通知产妇复查,再次进行EPDS评价。

1.4.2 对照组 因孕妇未在我院建卡,故仅在分娩时采取同样的健康宣教及抑郁评估,常规产后访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我院在产褥期满后复查再次进行EPDS评估。

1.5 评价工具

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出院前及产褥后复查时采用EPDS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EPDS具有简洁、敏感、易懂等优点,是为产后抑郁所专门编制的[6],仇剑蓥等[7]将港版EPDS在内地测试298名产妇,研究表明其最佳临界值为9.5,为广大产妇所接受。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抑郁情况比较

治疗组103名孕妇孕期和分娩的抑郁评分结果显示:分娩前SAS值及SDS值较孕期有所下降,但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AS值及SDS值均未达抑郁或焦虑诊断标准。对照组仅在分娩前行抑郁评估,5例达轻度抑郁诊断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孕期建卡时及分娩前抑郁情况比较(分,x±s)

注:“-”表示无数据;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产妇EPDS评估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产褥期复查时EPDS分值比较显示:治疗组孕妇的心境、乐趣、焦虑、失眠及自伤等方面EPD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分为(3.46±2.32)分,与对照组总分[(7.22±1.6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具体见表2。此外,因新生儿黄疸、婆媳关系紧张、产后缺乳、经济条件等因素被评估为极轻微产后抑郁或轻度产后抑郁症产妇共19例,其中治疗组中7例,发生率为6.8%(7/103),对照组12例,发生率13.5%(12/89)。

3 讨论

PPD是产褥期妇女较常见的情绪异常,初期症状较轻,若不及时干预,产后2 周内可能发展为程度较重的产后抑郁症,待半个月或1个月后症状明显,则会严重影响产妇、新生儿的身心健康[8]。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多种因素均能导致 PPD 的发生,因此对产妇的全程护理至关重要[9]。

本研究在孕期使用SAS和SDS,通过医护人员全程健康宣教的干预,在分娩方式选择、对胎儿性别的担忧、对疼痛恐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孕妇的焦虑状态及抑郁评分未见明显加重,均未达抑郁或焦虑诊断标准按照;而对照组未经全程健康宣教的干预,分娩前SAS值及SDS值高于治疗组,达轻度抑郁诊断标准者5例,发病率为5.62%,故认为该全程健康宣教是有效的。而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分娩后及产褥期后复查时的EPDS总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尤其是全程宣教组孕妇的心境、乐趣、焦虑、失眠及自伤等方面EPDS值明显低于常规宣教组,表明全程的健康宣教通过改善抑郁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按照EPDS最佳临界值为9.5,本组研究全程健康宣教组和常规宣教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6.8%(7/103)及13.5%(12/8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与国内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3.8%~16.7%相符,仍低于国外报道3.5%~33.0%的发生率[10-12],这与国内产妇发生抑郁状态未就医或医院未引起重视相关[13]。

我院全程健康宣教在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教,情景教育、孕妇学校等模式为产妇提供妊娠分娩的知识,可消除其因无知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14]。分娩出院后的干预医务人员参与较少,而产褥情况、母乳喂养、家庭关系、婴儿健康状态等负性刺激,可促发PPD的发生[15],故我院重视产后访视,必要时或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家庭访视进一步解决疑惑,缓解抑郁[16]。

综上所述,全程健康宣教的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状态,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笔者将在调查问卷上进一步分析手术方式、婴儿健康状况、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等影响因素影响产后抑郁的权重,以期更有目的地指导健康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Seitz DA,Stein CR,Ye F,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Hospital-ized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New York State,1995-2004 [J]. Ann Epidemiology,2011,21(6):99.

[2] 张巍,安力彬,刘媛.产后抑郁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227-2229.

[3] 赵梦媛,周艳,杨甜甜.国内外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现状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223-5225.

[4] 乐水霞,易琼,张敏,等.音乐疗法缓解孕期抑郁的临床研究[J].健康之路,2013,12(6):35-36.

[5] 贾平平,易琼,张敏.孕期情景教育在产后哺乳的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2,6(6):503-504.

[6] 郭秀静,王玉琼,刘樱,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孕晚期妇女产前抑郁筛查中的临界值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08-810.

[7] 仇剑蓥,王祖承,罗来敏,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临床应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4):219-221.

[8] 狄江丽,赵更力,周敏,等.产褥期抑郁情绪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53.

[9] 张国琴,王玉环.436例孕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77-4378.

[10] 邹文霞,何秀玲,潘继红,等.围产期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对改善妊娠期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2-3924.

[11] 吴江平,梅士娟,许前珍.545例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889-891.

[12] 崔才三,隋京美,韩丹青.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4):319-321.

[13] 张妍,张文颖,周玲,等.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85-87.

[14] 陈露露,周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8):982-983.

[15] Quinlivan,Julie A,Julania,et al. Antenatal dietary interventionsin obese pregnant women to restrict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toinstitute of medicine recommendations A meta - analysis[J]. Obstetric and Gynecology,2011,118(6):1395.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2

论文摘要:选项教学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的体育选项教学实践,论述了实施选项教学的意义。包括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有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两个方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实施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以及社会、个人发展的需要,从学校为其提供的若干运动项目中选择1~2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主动参与锻炼的意识。也为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开拓了用武之地。 

一、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实施选项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材、教学手段是学习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内因。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凭借教师的主观愿望,注入、灌输,甚至强迫、命令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的提高,才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合作,从而主动建构知识,增长技能,实现终身发展。 

实施选项教学,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因此,学生内心蕴藏着渴望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极其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有了这份热情,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学与练,大胆尝试和探索,敢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运动心理学指出:“一个人有了认识某种事物的需要,这种占优势的倾向性就会引起一个人与满足该需要有关的意志活动,并使人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之中,也使智力积极活跃起来。”高中生经过了义务教育学段九年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学生“项项都要学,项项学基础”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萌发和追求的是身心的满足和获取成功的体验。选项教学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萌生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在选项教学活动中,学生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凭借这种积极高涨的学习情绪和敏锐的智力活动,就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3.实施选项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 

通过实施选项教学,可使学生获得某一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田径项目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自我超越的意识等。实施选项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例如,在篮球选项课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功练习,如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简单的裁判规则训练等,然后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水平进行分组比赛,并依次循环。每一轮循环下来,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实施选项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选项教学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进步很快,涌现出了一批体育骨干,这些体育骨干在课余自发组织了各种比赛,例如,年级篮球联赛、年级足球杯赛等等,同时还组织同学进行专项技术训练,不仅使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提高了同学们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实施选项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了学生的体育特长,提高了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意识。实践证明,在足球选项教学中,长时间足球练习和比赛磨合,培养了学生对足球运动更加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一点可从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上来证实。由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不仅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自主练习能力,并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终身体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好胜的天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选项学习使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能掌握1~2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选项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 

1.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特长的发挥。 

在过去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不管体育教师是什么专业出身,有什么专业特长,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项项都得教,可教学效果却是吃力不讨好,严重地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体育教师都很清楚,并不是任何教师对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很“内行”,也有“弱势”项目存在。开展选项教学后,学校能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去安排课务。这既能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熟练地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结构和特点,开拓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娴熟地传授知识、技术和技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选项教学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拓展。 

随着选项教学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运动技能会逐步提高,不少同学对一些运动项目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都非常的不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不亚于我们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有压力就会有动力,这将能激发教师的教学欲望。面对这样的压力,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自觉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吸收新鲜信息,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并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改革,积极进取。师生互动还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和谐和愉快。 

3.选项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选项教学,可以使教师专心致志地研究某一个单项,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发挥自己的专项特长,对本专业的各项内容达到精通的程度。做到既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合理安排教材,设计出切合学情的教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 

体育教师应时刻注意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质量观,紧跟形势发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形成新技能。 

三、选项教学有利于业余运动队员的选拔和体育特长生的专项选择 

高中学生的比赛往往是一些单项的比赛,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过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教师对同一项目的各个年级之间的学生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在参加各种比赛时教师挑选队员往往比较困难,不能及时从各个年级中选拔出优秀的队员参加比赛。而在选项教学中,教师熟悉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很容易从不同年级的同一项目中挑选出优秀的队员,为各种比赛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另外,普通高中还有向高等院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和职责,而现在体育高考都需要考生有自己的特长,选项教学以后,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课堂学习和训练,把自己体育课上所选的项目作为自己体育高考的专项来报名,从而争取专项考试的优异成绩。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3

1.1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应用

1.1.1质量评价由评价小组进行质量评价。每月不定时对各个病区进行抽查,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提问、对近段时间护理文书的检查、对护理操作考核情况的查阅、对健康宣教工作的记录调查以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核查等,随机调查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生活起居、情志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并对该阶段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总体护理满意度和健康宣教满意度进行统计。

1.1.2技术考核护理部负责整体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的培训和考核。在所有开展本次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的病区进行统一培训,并每月将本次中医技术操作考核项目、评分标准、操作内容、考试要求以及本次考试时间等信息传达给各个病区护士长,在医院OA网络的相关专栏将本次考核的相关内容进行公布,给护理人员提供准备和调整的时间。除各病区内部考核外,要求每个病区选派1名护理人员代表本科室参加护理部的考核,将本次考核成绩和科室护理质量评分相挂钩。考核采取现场反馈、护士长统计、OA网络统计等综合反馈模式,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每月统计考核结果,将从考核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针对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方针,加强监督指导并强化制度实行,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性提高。

1.2效果评价采取便利抽样法分别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对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10个护理单元的364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统计本次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自拟调查问卷,内容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和中医护理环节质控,共分为10个问题,采用likert5评分法计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服务态度、情志调护和饮食调护等。由评价小组统一发放问卷、统一讲解和收回。共发放问卷364份,收回364份,收回率100%,有效率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1.5%上升到实施后的97.5%(P<0.05);对中医知识健康宣教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4.6%上升到实施后的93.1%(P<0.05)。

3讨论

3.1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了宣教质量在现代护理模式中,“以患者为中心”是主要的服务理念。这说明,要做好护理工作,首先要从患者需求出发,满足患者需求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不再仅仅停留在患者的生理疾病治疗上。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有效提高了健康宣教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患者对中医知识健康宣教的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4.6%上升到93.1%,(P<0.05)。工作中护理人员更加注重中医特色的健康宣教,护理方面更注重患者的情志调护、饮食调护和生活起居,其次才是用药护理。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符合患者的需求,更突出中医与自然的和谐结合[5]。工作中,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宣教。同时,在病区内通过开办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宣传册及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体宣教,从整体、个体两方面入手,大大提高了宣教成果。

3.2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了护理质量从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角度来说,护理质量提高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不仅能客观地对护理质量进行反映,更能够从侧面反映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是现代护理质量考核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从实施前的91.5%上升到实施后的97.5%(P<0.05),说明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将中医的特色护理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培训、考核等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4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针灸;睡眠宣教;亚健康失眠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19-03

亚健康是一种人体机能低下的病前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1]。临床多以易疲劳、活动耐力差、失眠、头昏、头痛、情绪异常、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为主要表现[2]。亚健康失眠即其中以失眠橹饕征象者,约占亚健康人群的42.5%[3],是许多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亚健康失眠,虽短期疗效尚可,但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多,且易产生成瘾性、耐受性。本研究评价辨证基础上的中药、针灸联合中医特色睡眠卫生宣教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干预亚健康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根据2006年《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4]对亚健康的诊断及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5]对失眠的诊断,制定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辨证属心脾两虚型。

1.2纳入标准

满足亚健康失眠诊断标准;满足中医证型判断者;7分

1.3排除标准

重度慢性失眠:指整夜不能入眠、经常不能进行日常工作,且达到半年及以上;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如中重度心理障碍、躯体疼痛等导致者。

1.4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温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18~58岁,平均(36.9±3.9)岁;对照组42例,男13例,女29例,年龄18~59岁,平均(37.8±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试验方案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5研究方法

试验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药+针灸+中医特色睡眠卫生宣教)。疗程共4周,期间复诊4次。(1)中药:以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炙黄芪20 g、党参12 g、白术10 g、炙甘草5 g、茯神10 g、酸枣仁10 g、炙半夏1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当归9 g、木香6 g、珍珠母30 g(先煎)。由医院煎药室用统一的煎药机按要求煎药、浓缩,无菌袋分装,每袋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2)针灸:取穴:神门、内关、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心俞、脾俞。操作:用平补平泻法。(3)中医特色睡眠卫生宣教:通过谈话了解患者的日常习惯和睡眠认知观念;由指定中医师进行融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睡眠知识讲解;派发睡眠指导宣传册,要求患者对照讲解和宣传册调整错误的睡眠习惯。派发睡眠日记记录本,每天记录睡眠情况。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应用的方药及服用方法同试验组。疗程共4周,期间复诊4次。

1.6评价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7]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况。总分0~21分,总分>7分者即存在睡眠异常,总分越高,睡眠状况越差。

1.7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PSQI评分及失眠情况评定疗效等级[8]:痊愈:治疗后PSQI总分≤7分,无失眠症状。有效:PSQI减分率≥25%,失眠症状缓解,PSQI总分仍>7分。无效:PSQI减分率7分。PSQI减分率=[(干预前PSQI得分-干预后PSQI得分)/干预前PSQI评分]×100%。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降低(5.24±0.58)、(3.37±0.36)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5、22.66,P

2.3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5

目的:探讨新型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3、6、12个月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疾病复况、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应用效果;重症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神经根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下侧下肢痛,合并腰部及下肢感觉异常,是骨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因病程较长,易复发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现在人们生活中常姿势不正确,保健意识薄弱,其发病年龄逐步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施护,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整体性、连续性的宣教计划。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疾病复发率具有积极作用。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对50例该疾病患者采用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较佳的护理效果,被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骨一科住院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62.1±18.4)岁。两组患者在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前期培训

护士长参照2009年卫生部下发的临床路径指南,结合科内实际情况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指南手册,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情志护理、用药指导、中医护理项目目的和安排顺序、功能锻炼指导及出院指导。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培训,使每名护士熟练掌握护理指南手册内容,培训后进行考核。

2)人性化管理理念

人性化管理理念是在管理活动中将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理解、尊重本科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双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实现管理者的目的,一方面指导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为病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加强护理人员自身学习。一方面帮助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变被动功能锻炼为主动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

3)护理实施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住院期间对照组按常规做健康宣教,观察组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分层宣教,首先由责护组长(工龄在5年以上护士担任)对该疾病患者发放护理指南手册,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制定辩证施护方案,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宣教。然后再由管床护士(工龄在5年以下护士担任)根据责护组长制定的辩证施护方案对患者功能锻炼指导、情志护理、用药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确保患者出院后仍能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保持良好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健康教育内容:①饮食干预:根据中医症型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饮食指导及食疗方。②情感干预:加强护患沟通,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耐性倾听患者的需求,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疏导,减少负面情绪,介绍科内该疾病治疗成功案例,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③用药干预:护理指南手册上有本科常用治疗该疾病相关药物的用途说明,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关宣教。④认知干预:护理指南手册上提供本科治疗该疾病开展的多种中医操作项目用途目的及注意事项,根据医嘱为患者提供相应宣教。入院时首先向患者讲解科内有关中医操作顺序安排情况,院内提供的优质服务项目,避免纠纷的发生。⑤锻炼干预:护理指南手册为患者提供各种功能锻炼方式,图文并茂让患者可以更形象生动的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恢复期先指导患者仰卧举腿,双下肢交替,每动作重复10~30次,每日三组。再进行五点式或三点式腰背肌功能锻炼,最后可进行飞燕点水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出院时指导患者进行腰部保健七节操[2]。⑥行为干预:出院时指导患者生活中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勿久站、久坐,避免弯腰拾物,注意腰部保暖,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劳逸结合。最后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专病查房,收集临床应用过程中来自患者和护士的反馈意见,对健康宣教进行临床评价,并总结经验与不足,对健康教育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使其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确保新型人性化健康宣教模式顺利开展。出院后定期回访。

1.3观察指标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定:绝对依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完全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偶尔依从:患者住院期间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出院后未坚持。从未依从:患者住院期间或出院后拒绝进行功能锻炼。从患者出院后1、3、6月进行随访并评定。出院前采用科内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在住院期间焦虑程度、满意度情况评价各10道题,每题一分,根据患者回答情况计算分数,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由0~10分表示其程度,患者出院前进行评定。焦虑度标准:<6分为心情平和、6~8分为心情愉快、>8分为焦虑。满意度标准:<6分为不满意、6~8分为满意、>8分为很满意。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

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疾病复况

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焦虑程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93±1.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62±0.96)分(P<0.05),焦虑度为(6.24±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95±1.36)分(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功能锻炼指导又是骨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片面、无个性化,宣教内容简单,缺乏系统性,易使患者产生信息断层。而新型健康教育的实质就在于明确的、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向患者阐明疾病本身、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及坚持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使患者通过对该疾病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能够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加快康复,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从而加强依从性,使患者由被动接受功能锻炼指导到主动进行正确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建立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树立健康观念,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复发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其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在患者入院时、治疗过程中、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四个阶段,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护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研究结果表明,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自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患者自我调护的能力及治疗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患者自觉采纳健康行为,长期坚持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同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综上所述,为患者提供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可协调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将护理工作引入到一个有序的,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可以更好的把优质护理与科学管理的益处发挥至最大化,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中医健康宣教范文6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综合护理;康复质量

排便困难是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常常是引起重度混合痔患者恐惧手术治疗的原因之一。因此,探析如何通过综合护理手段,来配合解决术后排便困难的发生,从而提高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统计混合痔术后并发排便困难症状患者6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64例患者中PPH术20例,外剥内扎术40例,内痔结扎+消痔灵注射术4例。

1.2方法

1.2.1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根据患者年龄、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充分沟通交流,予以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指导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经过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打消患者顾虑,特别是陌生环境及治疗方法的恐惧心理。健康宣教时知道患者住院及出院后的饮食生活习惯,从饮食角度首先避免排便困难的发生。

1.2.2充分良好的肠道准备 肛肠科患者术前充分的肠道清洁可为手术做好良好的准备,同时术前的肠道清洁也避免了患者术后的过早排便及感受排便疼痛。术后对于粪石嵌顿患者必要时可辅助开塞露或肥皂水的灌肠处理。肠道清洁的方法及目的需要在准备前与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及沟通。

1.2.3术中患者伤口情况的了解 患者术中伤口情况的了解在术后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是术后取得患者信任和沟通质量的重要桥梁。对患者的手术方式、切口部位、伤口情况的充分了解,在术后护理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从心理上让患者找到被重视感。让患者了解自己伤口不同情况可能导致其术后的排便不畅。

1.2.4术后及时宣教,指导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术后及时对患者健康宣教,指导伤口愈合过程当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工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指导饮食,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何下床活动、排便方法、伤口换药准备等等。

1.2.5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处理 我们向患者及时宣教及沟通,告知相关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一旦患者出现术后的疼痛、出血、尿潴留、水肿、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患者不会出现过度紧张的心理和怀疑手术质量的心理,方便及时通知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1.2.6术后伤口换药注意事项 换药是伤口愈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伤口换药直接关系着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及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如伤口感染、疼痛、粘连愈合、水肿等均可引起术后的排便困难,良好的换药质量可避免术后伤口因素引起的排便困难。

1.3统计方法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的规定:治愈:2d以内排便一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不复发;好转:3d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数+好转数)/观察病例总数×100%。

1.4结果 共统计观察所有病例术后10d的排便情况,本组病例全部64例观察统计结果中,43例治愈,15例好转,6例未愈。其中好转及未愈患者中有12例既往有长期泻药辅助排便病史。本组总有效率90.6%,说明综合护理方法对于改善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情况具有明显的疗效。

2 讨论

混合痔术后,患者便意减弱,加之环境的改变、饮食的改变,术后常出现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甚至出现粪便嵌塞,积极处理有利于伤口恢复及防治伤口感染和出血[2]。分析混合痔术后出现排便困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3]:①术后伤口疼痛;②手术创伤或年老体虚导致术后排便无力;③术后卧床导致肠蠕动减弱,粪质水分过度吸收干结而致排出困难;④局部止痛药的使用,麻痹盆底感觉神经导致便意减弱;⑤术后过多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或抗生素,导致机体水液输布改变;⑥术前有慢性便秘或习惯性药物辅助排便史。

综合护理措施是从疾病的诱因及心理生理病理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处理技巧等诸多方面因素而对应采取的综合性的前瞻性及及时性的护理应对方法。临床观察不难发现,很多患者术后出现排便困难是由于处于"恐惧排便-粪便滞留-水分经肠壁吸收导致粪块干燥-加重排便困难-更加恐惧排便"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我们探析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出现的原因并采用综合护理手段,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阻断了排便困难的发生,从病房环境改善及术前心理辅导入手,综合应对手术后患者排便困难这一难治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手术后伤口愈合过程当中泻药辅助排便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