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1

“园林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必定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基于市场需求,探究“园林设计”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园林设计”的教学应紧跟时展的潮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等路径,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

市场需求;园林设计;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园林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宏观上的自然风景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治理,城市绿地系统的建立,到微观上的城市街道、广场、公园、建筑环境、庭院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园林设计的重要性,也更加促进了市场对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探索符合市场环境需求特点的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当前高校“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园林设计”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或景观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来讲,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从园林设计的发展概况入手,使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艺术形式及特征,同时结合园林要素设计、园林制图表现、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整体空间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高校园林专业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改变教学模式,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1]。

1.1教学与市场脱节,学生无法适应市场新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环境日新月异,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找到符合专业市场需求的坐标。特别是园林设计这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的学科,是直接为市场服务的,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备方案设计能力和表现技法应用的能力,也需要熟悉有关园林设计的施工材料和工艺,并根据市场变化逐步更新。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园林设计”教学方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只限于校内教学甚至课堂教学,学生没有深入到材料市场调研的过程,也缺乏实地测绘勘察的经验,更不熟悉园林施工工艺,最终导致学生在设计时脱离实际。

1.2过于重视理论部分的教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随着园林设计的市场分工逐步细化,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要求进一步增强,因此,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当前国内“园林设计”的教学仍较多地以理论为主,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将实践课的教学内容随意调整,使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完整掌握园林项目建设的过程和方法;有的高校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大学担任教师,实践知识储备不足,因此缺乏对学生动手操作技术的指导,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甚至还有的高校完全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没有设置任何供学生实践的空间和环境,学生只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纸来想象项目场地状况,既没有地形变化,也没有周围环境设施,最终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面对实际项目时无所适从。

1.3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学生积极性不高

很多园林设计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思维敏捷、创造力强、积极性高的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园林设计”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单向模式,缺乏互动性或情境式的教学。教师运用板书、多媒体等手段在短期内向学生输送大量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学生也无法通过方案讲解的途径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课堂气氛沉闷。另外,传统的“园林设计”单向教学常常忽视交互评图的环节,缺乏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以及学生之间的对比分析,学生画好图纸交完作业后只能得到一个分数信息,却不知道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及今后需努力的方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随意设计,敷衍任务,学习积极性不高。

2市场环境对园林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

从近年来市场环境的总体需求来看,园林设计企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加的。从人才能力要求来看,他们更需要具备较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园林设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部分人才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不符合企业需求,被迫转行进入其它行业工作,导致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设计学科的发展。因此,明确市场对园林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2.1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当前的园林设计企业对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着重体现在实践操作能力上。不论是对园林空间起初的勘察、测绘、调研,还是接下来的方案设计、图纸绘制、模型制作,或是最后的材料选择与现场施工,都需要专业人才的具体实施,因此,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快速进入实践工作状态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

2.2丰富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然而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大众审美意识普遍提高的当今社会,园林设计领域需要更多创新的、前沿的、多元化的设计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知识型人才,更要注重培养具有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园林设计人才。

2.3较高的团队协作意识

园林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还涉及了生物学、建筑学、文学、声学、光学、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内容,所以实际的园林设计项目往往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其中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各个工种、不同研究领域人才之间的互助协作,确保高效完成项目任务。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园林设计教学改革路径

3.1更新教学内容

园林设计是一门紧跟时代潮流发展的专业,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快速变革,因此,“园林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全面、系统,还应结合市场和企业需求不断更新和调整,对于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的设计案例应当及时跟进,这将极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处于优势。同时,“园林设计”教学内容的更新不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外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调研一些有创造性的设计项目,现场了解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也可有针对性地走访一些装饰材料市场,熟悉市场上各种新的材料,并且教师还可现场讲解分析,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作为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2]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园林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注重学生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调研、测绘能力,以及模型制作。以公园设计专题为例,教师布置某一实际公园空间设计,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方案来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困惑进入到实际的场地进行调研和测绘,让学生亲自体验该公园的尺度、地形、周边环境,并分析空间的功能布局,思考场地的植物配置,规划游客的游览路线,同时结合照片拍摄、调查问卷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通过绘图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设计思路,还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场地模型,让学生通过三维立体的形式更清晰地感受各景观要素的尺度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设计的不足之处。2)通过校内模拟,校外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实际空间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中的实体空间作为“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场域效应’”[3],因此,利用校园某一特定室外空间模拟绿地改造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十分熟悉的环境中再次感知场地要素,并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以1:1的比例在场地中放线观察,并不断地修改、完善,切实体验设计的整个过程。另外,还可让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并分组进入不同的场地空间接受工程设计及施工全过程训练,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园林设计施工操作技能,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前文已提出,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教学形式缺乏趣味性等,然而基于市场对园林设计人才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需求的特点,“园林设计”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而非灌输,注重启发而非传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构思,塑造学生的艺术个性。情境体验式教学为“园林设计”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或描绘生动的专题场景,使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通过师生协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主题。”[4]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有计划地介绍某园林空间设计专题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然后有目的地根据专题内容将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同时建立并描述与之相关的专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下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利用设计情境使学生接受并体验设计任务,从中发现各种问题与矛盾并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这些疑惑与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分析、启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沟通协作,产生新的认知,从而解决问题,找到设计方向。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发现、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对于课堂教学中设计成果的展示,可通过学生间交互评图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作出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形成激励机制,最终促进学习的积极性[5]。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对园林设计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园林设计”的教学也更加重要。然而,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不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教学体系的规划,或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应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良.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新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7-160.

[2]陈薇薇.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150-151.

[3]刘晖,李莉华,董芦笛,等.生境花园:风景园林设计基础中的实践教学[J].中国园林.2015(5):12-16.

[4]陈晓刚.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64-165.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2

关键字:风景园林;园林行业体系;综述

一、行业现状

现代意义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等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园林设计是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目前我国园林设计市场的不规范性导致了设计者、设计单位良莠不齐的现象。首先很多的非专业的、无经验的、职业素质不高的设计者充斥着设计队伍。其次我国实行设计单位资质分级制,不同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配置,场地、硬件设备要求,工作的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专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资质的高低或有无资质都不能准确地反映设计单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这种不规范性导致设计市场的不平衡的竞争。设计单位之间经常以降低设计费率来拿到设计业务,本来设计费率已经取了国家规定费率的下限,这种不正常的竞争更使得设计单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再加之业主经常要求设计任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得设计单位、设计师不能够投入精力进行设计项目前期的充分论证,后期的施工现场指导,最终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破坏自然环境。

不平衡的竞争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设计单位特别是无资质的新兴设计单位。因为大型的设计单位都是改革开放之前已经成立的国有单位,拥有很高的资质,在业主动辄追求高资质、境外设计师的情况下,占尽优势。但是这些单位毕竟是少数,数量上完全不能满足现今我国日益扩大的园林设计市场的要求,以及设计理论的创新。

由于园林设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设计单位在方案与业主单位发生分歧时,常为了单位的生存和设计资金按合同规定比较准时的回笼,难以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有时甚至变成了业主单位的制图员。同时由于设计单位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材料、园林小品、灯具、苗木等园林产品的使用和项目竣工验收发表意见,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进入施工中,影响了设计的最终效果。

在园林设计日益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今天,规范园林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园林师的培育、执业认证、管理,设计法规完善等四个方面。

二、园林设计师的培育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Olmsted,FrederickLaw,SR.)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Downing,AndrewJackson)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Bartholomew,Harland)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Baxter,Sylvester)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2.1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2.2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2.3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2.4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具备设立园林专业做出严格审查和认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审查。

第一,园林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由园林、土建、美学、文学、环保五部分构成。园林部分占比较大比例,主要让学生掌握园林的历史、理论、设计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质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中外园林史、园林工程学、假山、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水景、园林理论发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识,如:材料力学、地质与地貌学、基本建筑学、给排水等等;美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素描、水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雕塑、国画等等;文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如:园林文学、散文诗词欣赏、中外名著欣赏、游记欣赏等等;环保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生态的素质,如:气候分区特征、园林生态学、土壤与肥料学、病虫害学等等。

第二,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与所教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话,我们培养的园林师就会成为“环境杀手”。

第三,教师任教资格的认定。

鉴于园林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合理配置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比例,降低留校任教、工作经验少的教师数量。可以适当外聘有一定工作年限、水平比较高的一线设计是作为兼职教师。这样对于案例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教师本身就是一个案例库。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与外界近距离接触,及时接受最新的信息,了解行业现状,改变课内与课外、毕业前后的专业知识割裂的情况。学生可以更好的更新知识、适应社会的变化。

第四,园林案例资料和图书资料的数量、质量的审查。

三、注册园林师执业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园林设计行业的特点。依据从业时间来认定设计师是工程师还是高级工程师并不能反映和保证设计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人才的流动,自由园林设计师增多,资质的高低已不能反映设计公司的能力。执业制度对个人信用具有很强的制约效果。如果在执业期间出现信用污点,会遭受严厉的处罚,直至取消执业资格。而要重新取得执业资格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终身不能再从事相关的工作。实行执业资格的行业一般都比较规范,在社会上也具有较高的信誉度。注册园林师和园林师事务所的实行已是非常必要的了。

3.1注册园林师的认证

建议分为助理园林师和注册园林师两级。助理园林师必须是经过认可的园林专业合格毕业的学生,选择一家园林师事务所实习,协助注册园林师工作,不得单独从事园林设计事务。注册园林师是在助理园林师实习期满后(建议2~3年),由领导其工作的注册园林师推荐,经过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的批准后成为注册园林师,可以单独执业,接受CFLA的监督和管理。

3.2园林师事务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册园林师主持的设计单位。注册园林师负责景观项目的实施,业主只要找到园林师事务所,与设计师确定好方案后签订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材料的选择、施工单位的选择、现场的管理、进度的控制以及质量的监测等,都由签约的设计师负责。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质量问题也都由设计师负责。这种全权负责的方式,迫使设计师对劣质材料、不规范的施工企业避之惟恐不远,从而保证整个行业的规范度。

一个设计师事务所要营业,必须有一定数量具备执业资格的设计师,事务所聘用设计师时不但要审核执业资格,还会查询设计师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负责,保证了对执业设计师的有效管理。

四、园林师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管理园林设计师的专门组织,或者说功能不够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1978成立)是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国性法人社会团体,主要从事国内外风景园林学术交流活动,举办规划设计、论文等竞赛活动,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人事厅或建设厅主要对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定,管理面比较广,并不能对园林师进行跟踪管理。

因此设立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Chinese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一专业组织就成为必要,中国园林师协会(CFLA)进行自律管理。主要职能为园林师注册资格的认定,园林师事务所资格的认定,园林师执业业绩和诚信的纪录,园林师执业执照的发放与吊销,设计事故责任的判定,接受业主投诉,行业规范的制定等方面。这些信息对社会公开,以便业主了解设计师,为选择设计师提供帮助。

五、园林设计法规的完善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3

关键字:风景园林 园林行业体系 综述

现在从事园林设计的设计师专业背景复杂,如:建筑、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艺术园林、园林建筑、园艺等等。在园林设计行业形成初期这样的现象比较合理。如:奥姆斯特德是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是园艺师,哈兰·巴塞洛缪是规划师、市政工程师,西尔维斯特·巴克斯特是记者、活动家等等。但是在园林行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经过严格园林专业培育的职业园林师,我们的培育方式、内容等也亟需进行规范和改革。

一、学科的规范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在不同学校名称也不统一,有环境艺术、艺术园林、景观建筑、园艺、园林、风景园林、造园学、风景建筑、景园建筑、园林建筑等,甚至“造园林建筑艺术”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困惑。课程的设置也不相同,但毕业后都从事园林设计行业,这样不利于我国园林学科和环境建设的发展。其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已经有明确的说明,园林(090401)属于环境生态类(0904),农学(09)学科门类。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5)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89年颁布的《林学名词》(1989)的行业规范也有了园林这一明确的规定。我们的各个高等院校应该规范的使用本科专业名称。

但是在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上园林专业却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在这份目录上与园林有关的仅有一个专业和一个方向,即: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属于林学类(0907)农学学科门类(09),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这与园林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对等的。对此我们应该及时转变观念,规范园林学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无法替代的学科专业。规划师过于注重系统和规限,建筑师又过于注重个人创造以及争取规限内的自由,园林师将以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消除空间的假定和不确定因素,推动多领域的合作。

虽然我们的现代园林行业起步比较晚,有着“国情”的限制因素,但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因素。我们的东方近邻已经做出榜样,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园方面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开始,其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有了全面的发展。到1985年已经一跃成为此项研究的东方强国,开始输出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专业事务所发展到150家,从业技术人员达两千多名(1985年统计)。

二、学制的完善

园林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综合体,需要经过严格的全面地专业学习。但是目前我国园林专业的学制和在校学习时间都不符合园林设计专业的要求。我国园林专业实行4年本科学制,一年级大概10月开学,四年级六月毕业,共计44月,期间约有5个月假期,理论上学生学习时间有39个月,约三年零三个月。但是实际上在我国是从二年级才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四年级上半期结束课程,春节不到学生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了,实际上课时间只有23个月,不足两年。我们就不必说3年学制的园林大专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的。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并且保证专业学习的实际时间,才能切实的培养出比较合格初级园林师。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分科理论教育和实习的综合实践教育。由于资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实习,每次约半月时间,基本上是到一些风景区和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等去观摩,在教学体系中占比重较小。

对于园林这样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这不到10%实习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显。另外到企业去实践也不太现实。首先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在企业中学到比较综合的、全面的知识,因为企业的业务不能够保证在这段时间内是综合的;其次很多企业只是让实习的学生进行初级的描图工作,很难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全过程。

因此笔者建议采用5年学制,拿出30%~40%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不同地形特点、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园林项目方案的产生过程、实施效果、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

四、专业设置的认证

以前基本上只有国家林业部部属的几所高校设立了园林专业,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园林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毕业生很好找工作,园林专业也像雨后春笋似的,几乎每一个大一些的院校都设置了园林专业。每年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师的人数并没有随之增长,很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很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任教。这样的情况对于园林设计行业的素质是极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对于一个学校是否具备设立园林专业做出严格审查和认证。主要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审查。

第一,园林专业基本课程的设置,由园林、土建、美学、文学、环保五部分构成。园林部分占比较大比例,主要让学生掌握园林的历史、理论、设计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质如: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中外园林史、园林工程学、假山、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水景、园林理论发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识,如:材料力学、地质与地貌学、基本建筑学、给排水等等;美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素描、水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雕塑、国画等等;文学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如:园林文学、散文诗词欣赏、中外名著欣赏、游记欣赏等等;环保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对于气候、生态的素质,如:气候分区特征、园林生态学、土壤与肥料学、病虫害学等等。

第二,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与所教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话,我们培养的园林师就会成为“环境杀手”。

第三,教师任教资格的认定。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4

关键词:城市景观 园林设计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城市园林发展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园林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个优美的环境空间,供人们观赏、游憩、娱乐,在现代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重寻回归大自然的乐趣。园林设计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

一、园林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1、园林设计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每个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园林设计也不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园林设计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门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市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园林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园林设计反映了城市的特色。

2、园林设计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园林设计的优劣对人们的精神文明有很大影响。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园林设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外地的旅游者和办公者来说,由于他们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有相当部分时间在园林上度过,因此园林就代表整个城市给这些外来人员的形象。总之,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园林的需求不断提高。3、园林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观。一般人很少从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史这些专业角度来认识。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园林景观,这些园林景观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二、园林景观的人性化、历史化与再生。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人们的主人翁位,在总体规划中控制详细规划的城市景观设计。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因为人城市的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活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园林设计时考虑不同的要求,反映不同的观念。一个好的园林设计要处处为人着想。

2、注重城市的历史与现实结合。城市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所给人留下印象是深刻的,这就为园林设计个性建设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城市有历史意义的场所的建筑形式、色彩、空间尺度和生活方式,恰恰与隐藏在市民心中的、驾驶行为产生地域文化认同社会价值观吻合,因此能引起市民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产生文化认同感。由此看来,我们在园林设计中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同时要向前发展。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3、近几年高强度、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的全球范围内发生,工业化及发展中国家对居住区的需求和人口的扩张,人口转移,污染和生态敏感地区进行的建设都会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发展,环境也随着恶化,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们,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原则;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营造城市的大自然空间,因此其设计必须围绕人们的具体需求,为不同人群创造所需的空间,譬如敬老院园林要体现无障碍的设计特点,园林的婴幼儿场所突出鲜艳色彩,换句话说,城市园林设计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满足他们生活所需。

1.2 尊重自然的原则

园林的设计离不开以“大自然”为主题,即便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譬如建筑小品,也要借助地形地貌、河流湖泊、动植物资源等自然环境进行衬托。我们需要在尊重这些自然原始条件的基础上,以艺术的手法进行“精心雕琢”和“巧妙利用”。

1.3 多元化的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讲究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形态、颜色、尺寸、质地等各种元素,都存在于统一的整体当中,缺少任何一种元素,设计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如果能够灵活搭配这些元素,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多元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就能够构成起伏和转承的空间环境景观。

二、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2.1 城市园林设计程序的纰漏

普遍认为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很大差别,将景观设计归于建筑设计的附属物,把景观设计误解为只是单纯的雕塑、植物栽植。甚至把建筑后的景观设计就根据电脑的三维动态效果进行设计,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对程序的错误编写不能做到科学的规划布局,例如在某些景观建设中,不考虑交通、消防、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布局,那么当树木成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影响到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从而导致人力浪费和经济的直接损失。任何问题存在都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避免园林设计中出现的一切纰漏。

2.2 设计理念不够先进

作为一座城市,首先应做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然后在总体规划的框架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然而,城市建设由于受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建设大多是“改造发展型”模式。这种模式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园林景观单调、呆板,观赏价值不高;绿地总量不足,缺少大型绿地。环境标准要求城市的绿地面积应达到城市总面积的30%,才能维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前能达到这个指标的城市并不多。

2.3 城市园林设计的层次划分不清晰

我国目前的生活现状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在城市建设中这样的弊端表现的更加明显,根据我国城市绿化率不足的难题,提出了屋顶城市绿化的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却远远做不到绿化空间最大化利用。城市园林设计层次划分不清晰的主要表现是:过分注重植物种植后的美化效果,而忽视了植物对环境生长条件的需求,最终导致植物该开始种的时候很令人有赏心悦目的欣喜感,在后期维护和生长中就不能表现出优势。因此应该对园林设计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例如在地面种植高大乔木以便于防风固沙;靠墙面处种植有攀援能力的植物以便提高立体效果;在阳台设置种植槽以便业主种植花草,在屋顶处种植低矮灌木防止积水。

2.4 城市园林缺少人性化设计

准确地说居民满意度才是城市园林设计的基础,一个优秀园林设计方案最终的评定权是掌控在实际应用人群的手中,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不要只顾及到设计图像的美观化,还要赋予园林设计具有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可以为建筑作品增添色彩,只要这件艺术品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品位要求才能说是成功,当设计师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许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会让更多的人陶醉于这样美好的氛围之中,这也是我们对园林设计提出的最终目标。

2.5 城市园林设计中考虑角度不够全面

城市园林设计中考虑角度不够全面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景观设计形式过于简单。城市园林建设在发达的沿海城市发展的较迅速,由于当地资源占有量有限,常常是为了快速达到绿化效果,在城市活动密集的中心地带铺设大面积草坪,在周围稍微点缀一些常见的乔木形成简单的绿色景观,草坪的退化与其他绿化植物相比速度较快,因此说这样的景观只是为了暂时改善生活居住的环境并不具备欣赏价值。另一方面是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扩展,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很多专业人士提出了将“森林”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提出无需种植名贵的花早,只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美化度,不惜重金去购买名贵的品种来装饰城市,但是这些所谓的名贵花早并不符合生态环境的需求。

三、加强我国城市园林设计问题的对策

3.1 丰富城市园林的艺术设计

城市园林设计不只是点和线技术的融合,也要重视四季变化对景观设计效果的影响。人类的科技的进步只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自然,而不能对自然俺人类需求做出改变,例如土地格局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在对城市园林设计时要加以科学的利用,园林设计方案要衬托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无论何时自然赋予我们的格局已经注定,追求潜在的艺术价值是素有设计永恒的主题。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要遵从大自然的感觉创新出更有价值的艺术设计。

3.2 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1)要建立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要对园林规划设计进行科学的论证,综合考虑园林设计的设计思路、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园林特色、园林功能、各项绿化指标、生态效应、建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的计算等,以实现科学设计的目的。

(2)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避免违背自然的施工方式,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设计效果的实现,同时要进行专业的养护和管理。

(3)要树立人们对绿化环境热爱和重视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3.3 城市园林设计要有传统文化气息

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的要求往往会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认为园林设计中占有一点传统的文化气息就是被赋予了灵韵。因此在对城市园林设计时,尽量做大传统文化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来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的追求,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理论依据,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所设计出的园林被更多的人所关注,从而体现设计的真正价值。

3.4 城市园林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园林设计要把环境的影响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地理环境来展开合理的布局,力求做到功能齐全和层次分明的完美结合。城市园林实际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是指,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变化情况和所选择植被的自身情况而布置园林景观,达到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态的良好发展、人们身心健康、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最优化的目的。城市园林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园林生态效益和人们生活环境取得双赢的保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生态学基本理论、植物生长规律作理论支撑,又遵循人类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结束语

总之,城市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多元化等,在延续自然原有景观元素的基础上,以艺术和技术创新的手段,塑造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的园林生态环境。为了体现出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在找出影响园林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探索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城市园林设计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小英.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几要点[J].大观周刊,2012(07).

环境园林设计专业范文6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90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园林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园林发展速度以及数量都是空前的,但是不同类型城市在园林设计方面也应该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1]。所以,城市园林设计必须要与人们个性化需求相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考虑城市园林设计工作,塑造真正充分M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园林休闲场。

1 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欠科学

在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基础上,园林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然而,目前一些园林设计工程中,仍然遵循传统形式的设计理念。比如,主张大量种植园林灌木,最大限度减少园林建筑物,做到花草树木的丰富化。还有一些城市园林设计人员过于重视植被覆盖率,严重忽视了园林设计与人的友好相处,缺乏科学性。

1.2 城市园林设计程序有漏洞

现阶段,传统观点认为景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一般情况下把景观设计划分到建筑设计范畴,然后将景观设计错误地认为仅仅是雕塑以及植物栽植等,在景观设计中只是借助计算机中的三维动态效果开展设计工作,往往与具体设计情况相差太远。在设计程序编写期间存在严重漏洞,难以做到科学规划,比如,在景观设计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够综合考虑相关的交通、消防以及管道等因素,这样当树木长大之后,高度因素会对基础设施使用情况造成严重影响,造成人力浪费以及经济损失。

1.3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好坏以及艺术化水平高低与园林植物配置选择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若是园林植物运用良好,则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也会锦上添花,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往往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现阶段,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不够专业,设计中忽视植物品种以及规格要素,忽略了彩叶树种以及常绿树钟之间的合理配置,还有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外来树种引进,不能够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重要绿化价值,造成群落无序竞争。

2 城市园林设计对策

2.1 实现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规划

城市园林设计应保持宏观以及微观的统一,把设计工作放置到整个城市发展区域环境当中,综合考虑城市文化、城市建筑风格与居民需要等,明确园林性质以及功能应用情况等。在城市园林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实现园林设计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保证其设计尺度、色彩以及形式等与环境相呼应。城市园林布局需要注重细节刻画,强调主次分明以及烘托对比,从而使城市园林周围景物可以相得益彰,经得起推敲,实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2]。

2.2 增强城市园林设计的艺术性

城市园林设计应重视四季变化会对景观设计所造成的影响,需要更好地适应大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园林设计方案应衬托出某一个城市独特化的地域特色,不管是什么时候,自然格局往往已经注定,但是其潜在艺术价值需要设计人员积极挖掘,创造出更具艺术性的园林作品。

2.3 遵守城市园林设计的美学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遵循生态化原则,为园林设计以及建设工作提供支持。设计人员还必须要结合美学要求,积极融合一定先进的创造技术,充分满足园林自身的生态化景观要求,关注园林植物不同季节的特征,最终实现不同时节变化充分反映时节特点的目标。所以,创造景观工作中,设计人员应强调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反映自然特点。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实现园林植物多样化配置,从植物叶片颜色、大小以及形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注意植物开花时间等对整体园林景观的影响,实现城市园林设计工作的专业化。

3 结语

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工作正向着成熟化方向发展,但是实际设计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众多问题,对园林设计发展步伐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从专业化角度讲,园林设计过程是一个持续化过程,具有较强的动态化特征,不能以固有化传统思想进行理解,设计者需本着务实以及和谐的原则,以高尚的职业操守以及专业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适应形势发展,创造出稳定的、长久的、时尚的、超前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