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1
一、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现状与特性
1.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现状。近年来,电力企业高度重视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在教学培训老师上,截止2011年,全行业共有专职教师10830人,专职管理人员6419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720个,职工各类教育培训经费支出142965万元,较好地完成了电力企业的培训机构、人员、经费的建设。在参加培训人员上,全员培训率为84.09%,较为完全覆盖了电力企业培训人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电力企业除具有现代企业培训的共同特征之外,首先,电力企业培训人员还要有全员性特点。电力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其培训的内涵持续发展,培训对象从以一线工人为主,发展为包括生产操作层、专业技术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企业全体成员,培训的人员实现了全覆盖性。其次,培训体系的前沿性。培训既针对目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又着眼于未来组织发展的需要;既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又是帮助企业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再次,培训体系的适应性。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电力企业传统岗位增加了新内容,传统企业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岗位,另外企业不同工作群体、不同个人需要的培训内容也不一样。所以,基于上述内容,电力企业培训的内容在适应时展、环境变化,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和员工发展之需要。
2.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的特性。在我国电力企业规模较为庞大,企业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其教育培训体系除了具有现代企业培训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电力企业的培训体系要突出技术性。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电力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增多和区域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对员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技术和技能培训在电力企业培训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次,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发电、输电、供电等环节中涵盖的特有专业工种120个,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电力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无法通过社会人才市场获取,必须依靠企业自身解决,但是随着电力企业垄断的打破,企业员工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教育培训也在提高。
二、电力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培训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根据文章第一章的分析,教育培训体系要具有超前性,但是电力企业对培训的系统性、长期性、基础性认识还是不足,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教育培训评估标准和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现在还停留在简单的办培训班上,注重培训的短期效益,缺什么补什么,随意性较大,培训项目被动地依赖于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缺乏培训体系建设长远规划,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
2.培训体系缺少科学化、制度化。电力企业还没有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用人机制,主动自发和自主学习少,强制培训的少,培训部门分散,不能够有效的系统培训,培训登记制度不够完善,出现重复培训的较多。
3.培训效果难以保证。由于缺少必要的考核方式,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培训目标不明确,造成了只注重形式不讲究质量、重记轻创、重灌轻启、重书轻用、重知轻识的五个特征,造成了员工记条条和考证书,不注重创新,不能有效开拓思路,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训效果低下。
三、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创新
1.教育培训体系的实践。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主要是指制度体系、师资队伍体系、课程体系、培训基地体系和研发体系的建设。其中,培训基地及设施是基础,制度是保障,师资是关键,课程是核心,研发是支撑。第一,从企业实际出发,建立组织制度保证体系。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方针,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可行的培训规划和计划,并保障实施。第二,要建立好的师资保障体系。首先,师资队伍建设要高起点,选拔那些责任心强,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人员担任培训老师。可以实行兼职实习老师制度,内部培训老师制度,同时还要与全国知名高校、培训机构合作,聘请外部专家、学者、教授为公司员工讲课、培训。其次,还要着力抓好企业兼职培训师队伍培训、考核、选拔的制度建设。再次,做好兼职培训师师资库的建设,对师资进行及时的更新,搞活培训师的进出机制,也要对兼职培训师资源有效应用与合理调配,建成兼职培训师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保障机制。第三,做好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培训课程就像产品,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以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同时要根据适应现岗位工作的补充知识、技能转向扩展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才干及培养创新上来。还要结合培训人员的岗位特征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分类指导,比如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都要进行不同的培训内容。第四,做好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培训设施、设备的档次。要坚持先进性的原则,建立一流的培训中心,要坚持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注意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第五,搭建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远程教育是未来职业培训的发展趋势,也是创造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所以根据电力企业分散、员工多的特点,要利用好网络学习的平台,建立好教育培训制度。
2.教育培训体系的创新。第一,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要打破传统的培训观念,建立起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和深入一线的观念、“持续提高”和“终身培训”的观念,即把“持续提高”和“终身培训”的观念贯穿到全员教育培训中,做到重要人才重点培训,优秀员工加强培训,年轻员工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和一线员工经常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持续学习。第二,培训管理思路的创新。要以现代化的培训理论为指导,围绕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以人为本,实行培训项目负责制和培训效果考核制,树立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形成优良的人才培养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氛围。第三,培训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打破职业培训证书的限制和培训证书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脱节的现象,形成既能与当前培训要求相适应,又能逐步与先进培训管理模式接轨的管理制度,保证培训效果的完善。第四,培训方式和途径创新。要打破以往的课堂教学、车间实习和师傅带徒弟方式,实现双元制的培训,即学校与企业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要建立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途径上,减少课堂教学,自办企业大学,实行基层锻炼、挂职锻炼、职务轮换、工作训练指导、模拟演习、研修讨论,以及电化教学、电视教学、网络培训等现代化方法、手段。最后,培训内容的转化。除了培训与工作内容有关的职业技能培训、技术培训、组织发展培训、能力培训、管理职能培训、知识培训、安全健康培训、学历教育等内容,还要加强企业文化、人际交往、个人自尊、压力管理等内容,而且每大项内容包含更多细化内容。
参考文献:
[1]杨险峰.对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2
随着人类向21世纪的迈进,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一一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经济学家们预言,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分配)及应用(消费)的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经济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渐成共识。为了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就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程度。90年代以来,美、日国际竞争力的逆转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曾以技术立国取得辉煌经济成就的日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增长减缓,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的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美国,据其国家竞争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24个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也显示,美国国际竞争力已明显领先于日本。这正是美国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经济增长势头的根本原因。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日本已经认识到其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局限性,调整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对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又是一个比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不对知识化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已着手研究和制定一系列战略措施,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开发管理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报告,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近年间有所提高,但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却明显落后。1996年,中国GDP排在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在世界第28位,是中国国际竞争力8项指标中唯一连续滑坡的指标。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1995年中国研究与开发总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5%,而这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又仅为6.1%。中国企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整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率不高。此外,与教育有关的各项因素,如教育结构、劳动力特征、劳动态度、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性等均排在倒数5位以内。可见,要发展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努力实现知识化,必须建立和逐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唯其如此,中国的“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下世纪中叶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宏伟蓝图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申的作用
根据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立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科研机构和部门科研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转移;企业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政府的职能将从目前的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税收作用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主要在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配置和创新制度的建立上。
(一〉运用税收工具筹集财政资金,为国家直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财力基础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税收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而筹集的,并且应该用于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且愈接近于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就愈明显。这正是政府介入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体系,并在其中承担主导作用的最主要的理由。由于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及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的提供属于市场失效的范畴,所以应该由政府来提供。运用税收手段筹措资金,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对国立科研机构、科研型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我国目前科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持乏力,主要原因是国家财政基础薄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均寻求财政支持,给财政支出造成很大压力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除了应该坚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教的支出比例外,另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税收执法,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支持科教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财力基础。此外,还可以考虑改现行的教育费附加为科教发展特别税,专款专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先例,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如匈牙利的“科技基金税”、韩国的“教育税”、法国的“学徒和培训税”等。
(二)运用税收政策,激励企业逐渐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企业担当着国家创新体系主力军的角色。美国全国用于研究开发(R&D)的经费和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中,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1.10%和79.40%(1993年);法国分别为66.10%和66.80%(1995年);日本分别为66.10%和61.60%(1994年);韩国分别为72.80%和50.40%(1994年)。而中国1995年两项指标仅分别为3l.90%和39.09%。另据统计,199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占当年产品销售收入的1.3%,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技人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为5%以上,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则达到10%,有的甚至在20%以上。我国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人员短缺,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因此,重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重塑国家的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设企业创新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国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确定适当的总体税负,为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谋求长远发展留有余力。
若总体税负过高,会使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企业失去科研的动力和能力,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活动。应该说,美国90年代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与其80年代的两次以减税为基调的税制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当然,过低的企业税负也会使国家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而破坏社会再生产的外部条件:并且,过低的总体税负还会使企业轻易地获得大量利润,感受不到发展科技的压力,这同样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措施,合理分担企业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风险,增加科技投入收益率,形成良好的税收激励创新机制。
高投入和高风险是科技创新的两个主要特征,而且这种投入和风险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如何重建政府科技创新成本勾风险的分担机制,是知识经济在源头环节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比科学的、理论的知识具有更多的专有性质,创造者对之拥有某些专有权益,但技术进步的外部效益还是相当明显的。因此,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税收优惠,与其说是对企业的一种份外恩惠,不如说是对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的一种实际分摊。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对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准予当年税前列支,或允许对当年新增的研究开发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税额扣除,甚至还可以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做法,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按实际支出的150%在税前列支,加大激励力度。(2)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对有发展科技愿望,但经济实力不足的企业,允许按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该项资金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等方面,逾期不用,应补税并加收利息。(3)推行快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以及科研用房等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4)完善亏损结转办法。对科技投入亏损可以允许一定期限的前转,即退还一部分以前年度已纳所得税款。高风险的科技投入,由于其科技投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而失败就谈不上今后产生收益,因此,仅允许“亏损后转”对其意义不大。因此有人认为所得税加剧了科技投入的风险。为了减缓这种风险,笔者认为,允许亏损前转,对非新办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5)对“中试”产品免税。一项技术创新通常要经过课题立项和实验室研究、开发研究(即中间试验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3个阶段。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中试”阶段,由于投入多、风险大,常常是企业界和科技界都不愿涉足的“无人区域”,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如直接资助建立“中试”基地等。在税收政策上,对“中试”产品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也能起到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作用。(6)对科技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此项优惠,对研究单位来说,可以增加科研收入;而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单位来说,则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使用成本,因此,对技术市场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7)对科技成果使用实行税收优惠。企业不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同时也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因此鼓励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是使其成为创新体系主力军的重要一环。税收优惠政策可采用如对新产品免征增值税;对购买无形资产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允许当年税前列支,对科研单位和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允许其进项税额从其销项税额中抵扣等。需要说明的是,按增值税原理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做法,这原本谈不上税收优惠,但在我国尚没有条件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暂采用税收优惠的形式,先对科技行业中用于科研的研究设备和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的进项税额予以抵扣。总之,政府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应该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形成多税种、多层面、多手段协调作用机制,当然对这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还应该进行成本一一效益的分析,并使之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运用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对人力资源(本)的培育和开发
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而一切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又最终取决于人,取决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那么,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包括具有熟练技能的人员、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创造型科研和教学人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则是创新的灵魂,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建立以教育和培训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知识传播系统的宗旨,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最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在内涵、外延和时间上都将被拓新。除了强调正规的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系统核心的高等教育外,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逐步健全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制度,促进各类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能提高,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需要。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也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个人及社会各界对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本)的积极性。
税收方面的激励措施主要有:
1.鼓励民间办学的税收政策。
鼓励民间办学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重要途经,在我国现阶段财政困难、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投资兴办的各种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对其营业收入和所得予以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2.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向教育培训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捐赠,准予其按实际捐赠额在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前列支,而不必设置允许税前列支的最高捐赠限额。
3.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培训的税收政策。
为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企业培训职工的任务日重。适当提高允许税前列支的职工教育费用的计提标准,已显得十分必要
4.鼓励个人对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税收政策。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3
一、目的意义
船舶修造行业是我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高发的行业,开展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实现稳定好转的重要工作。相关镇人民政府和区级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推进船舶修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统一认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扎实推进、务求取得成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生产安全事故防控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杜绝较大事故,减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三、工作步骤
我区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7月11日—7月20日)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相关镇人民政府要结合当地船舶修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拟定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7月21日—7月31日)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摸清安全状况,梳理工作难点,组织分析论证,提出工作措施。
第三阶段(8月1日—10月31日)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分解监管责任,实施创新举措,建立工作制度,创建标准化管理。重点是在全部船舶修造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同时开展送专家、送法律、送培训、送标准等“四送服务”进船舶修造企业活动,帮助解决船舶修造企业在日常生产中遇到的安全生产信息获取滞后、安全教训培训组织难等问题,努力使全部船舶修造企业通过国家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并针对船舶修造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制订有效防控措施。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长效制度建设,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及事故应急演练。同时,要积极探索政府监管的有效形式,形成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体系。
第四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总结创建标准化经验,检查督促整改,考核工作成绩。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动员,营造工作氛围,认真抓紧抓好船舶修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创新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参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织,确保工作到位、有序推进。
(二)周密计划,统筹安排。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切实做到一项内容一个方案。要围绕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量化、细化,做到定人、定职、定责,确保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建设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全国各地纷纷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探寻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文章试图以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案例,寻找适合各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共性。
1南昌市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意义
创新体系建设是当代技术与经济突飞猛进的产物。随着南昌市经济迅速发展,必将面临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任务,对科技创新也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功能是推进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的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区域创新体系一般分为区域知识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区域科技服务系统、区域环境支持系统和科技投融资系统。
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围绕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作为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加理性和科学地认识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南昌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作为南昌市创新的推动“网络”,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两类要素组成:一是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二是政策制度要素。包括政府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等)、政府的参与调控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市相比,其一,在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都存在差距,总体规模偏小;其二,高技术含量的名牌拳头产品较少,有较大带动效应的引进项目少;第三,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未从根本上解决。南昌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极其明显:(1)直接科技活动产出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的专利批准数低,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少,综合科技意识薄弱。(2)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联系较弱,大多数企业没有R&D活动,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3)科技资源分散,合作程度低,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封闭性较强,科研机构和高校自行研究项目多,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充分。(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研基础条件薄弱。(5)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妨碍了科技信息的流通、传递和吸纳。(6)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仍没解决,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和潜力没有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区域体制机制创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南昌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创新,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推进产业化为目标,形成以高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以产业集群为对象,构建知识、技术创新、传播与学习的网络平台;集中资源,在优势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与使用各方的合作;加速制度创新,提高政策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高校的技术创新;以相关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计划为基础,将创新的知识、技术流动平台作为南昌区域创新的政府优先行动,在南昌逐步建成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能实现主体联动、资源流动、市场推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创造和转化。
2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全市范围内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所组成,这些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及新产品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全市区域创新体系要按照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1)以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强化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要立足促进南昌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目前,南昌市已初步形成了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软件工程等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南昌市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应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主导科技产业为重点,建设中部地区制造业核心基地。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增强南昌产业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成为三大主导科技产业和沿海产业发展的配套产品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资源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促进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抓好一批试点企业,使大中型企业(集团)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积极推动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人,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着重明晰产权,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化运作;不断提高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试验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接受委托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进行工程技术的辐射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托;积极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人才,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产业大军;积极创建若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使之成为企业自主研发和承接、转化科技成果的基地。
(3)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研究型大学往往是新知识凝聚的载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地方,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企业的产生,并能够通过孵化、培养,使科技型小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像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等,都是依托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构建新的科学研究体系。围绕南昌市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技术储备要求,通过竞争择优,在市域范围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骨干科技人员队伍,从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性研究,形成南昌市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
(4)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中介机构能力不足已经制约了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加强技术经纪人管理,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诊断等服务。建立南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专门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转化项目的认定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对认定项目提供工商、财税、风险投资、融资担保、项目推介、贷款贴息、土地、用电、户口等一条龙服务;并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建立一个以高新技术成果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为主导业务的南昌市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资本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为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资金的资本套现探索退出机制;加强综合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建设,使其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进一步提高南昌创业者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有条件的科技产业园区逐步建立综合性创业服务中心,并扶持其中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器,积极推进知识人才创业。针对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平台的特殊要求,建立若干专业性孵化器。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闲置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内孵化器。各类孵化器要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手段的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和金融资本的引入,把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5)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坚持科技三项经费有偿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科学事业费要为科研提供保障并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以上,大型企业要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市、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每年市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基本建设拨款,专项用于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南昌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由省市政府注资,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购并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网上技术成果与产权交易,降低场外股权协议转让的交易成本,为高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银团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间接融资。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调控,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坚持平台的硬件建设同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平台的重点建设同科技发展需求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同市场机制相结合、平台建设计划同科技项目计划相结合、自主发展同与区外合作相结合、公共财政重点支持同社会共同支持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与集成现有资源,用增量投入激活存量,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布局和配置,建立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提高利用效率,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内外衔接、共建共享的格局。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已建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研发和孵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建若干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争取使其中1—2个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中试基地建设。建成汽车、医药和食品、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家电等五大支柱产业的中试基地。
——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建设。重点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为协作网成员单位,对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实行协作共用。增加投入,解决仪器设备数量少、档次低、设备不配套的问题。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5
新华网消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速全要素整合,促进全产业链创新,提升辽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辽宁省科技厅研究出台了《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启动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切实为全省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高度融合提供重要载体。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机制、任务导向、政府服务”原则,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布局,建设共性、专业和综合服务三大类平台,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一是推动建设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分析全省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判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前沿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团队。三是推动建设以社会化服务为内涵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政策信息、先进技术引进、在线知识服务、前沿信息采集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开展信息、金融、知识产权、财务、法律培训等新型技术创新专业服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推进产学研合作。到2017年,全省力争建成10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50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10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出100个“中国第一”的重大创新产品,打造100个创新人才团队,建立起与辽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有力支撑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创新型辽宁建设。
企业创新体系培训范文6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思维;人才;体系
1.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意识到创新性在林业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以前人们一直传统地认为,林业产业的经营并不要什么科学技术,只要土地肥沃,气候够好,雨水阳光够充足就行。这种过时思想是消极无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生在林业技术方面的发展和推广,从而导致了人们很容易忽略林业方面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1.2林业科技跟不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中国,林业方面的科技教育主要在一些大学或者某些专业的研究机构中完成,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依靠它们。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科技以及其创新不能完全满足于企业级别的要求,而使得林业科技体制跟不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所以,未来林业方面的科学技术及创新,要紧跟市场经济步伐,以企业带动科技,科技服务企业,使得两者保持一致。
1.3完善林业相关的科技体制
从《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可以看到,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很多林业相关的企业,尤其对于一些小企业对我国颁布的相关规则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林业相关方面的各个企业或者林场都应该利用它将科技为己所用。
1.4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思维
首先,要改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创新的意识。但是,无论是林业科技方面的创新,还是组织结构体制方面的创新,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意识的改变非常难,假如仅仅进行人员调换,不仅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且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建议可采用淘汰制度,将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一些工作人员淘汰,以达到鼓励和刺激的作用。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2.1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体系
为了保证林业科技的创新合理有序的进行,要求我国相关部门构建科学的创新体系。该体系应该紧紧围绕林业相关企业进行,辅以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各大高校的研究教育,同时,利用好社会机构和政府等部门的帮助,担任起创造并传播新的科学技术的职能。该体系虽然只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小部分,但它同样要求我国的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因素相互配合,协调研究。
2.2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林业方面的科技创新
我国颁布实施的《森林法》是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现了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视。但要做到更快的发展,更早地应用,则要求更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
2.3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
现阶段,中国的林业科技和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林业体系内部的经济构架的调适,但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要将其转到林业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研究。要达到林业快速发展的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的推动力,通过林业的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排除在林业方面的经济运行方面出现的阻碍,才能将我国的林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4加大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培训力度
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林业产业进步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的短缺成了我国林业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林业方面从业人员还多是持有以往的旧知识,更没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这些人力资源不能够胜任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的工作,因而不能作为推动林业企业前进的重要动力。这样低效的人力资源不仅不能作为建设现代林业的攻坚力量,而且还会成为林业科技创新前进路上的阻碍物。所以,要做到林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要求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水准的人力作为资源和动力。人才推动林业发展,反过来,林业的科技创新也会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提高了林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2.5政府部门要着力建设服务林业企业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该体制必须包含林业科技创新的全部流程,因此,该流程中所有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机构都应该作为该体系的一部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并不是林业创新的主要研究部门,也不是主要人才培养基地,但它却是应用创新技术的主要承担者,这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所决定的。企业通过招聘相关的人才或者利用社会其它机构来进行市场评估,在确定能够盈利的方案后,为了获得资金投入时的人才技术优势而进行专门人才的招聘,这一系列的流程都可以交由相关企业完成。当一项创新后的科技被投入到企业使用,并且帮助企业获得了一定的价值,那该技术创新体系从微观角度来讲已经建设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