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31-02

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非常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厚的传统、已形成稳定的模式。然而随着中国迈入全球化、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和新时期中国社会呈现的新特征,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公民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公民教育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和社会整体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在内容上,也忽视了公共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只从理论上被动地接受国家各种政治制度、方针政策,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热情。 最后,思想政治课像其他任何课程一样,只是成为一个分数,所不同的是比其他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记忆背诵。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的评价是枯燥无味,由此对政治生活产生冷漠感与距离感, 甚至是排斥感。

笔者通过问卷方式对本院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名大学生进行了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交谈,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

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缺乏公共意识,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只考虑将来能赚多少钱,能谋取什么职位,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工作中能得到多大好处,而不能把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结合起来;一部分学生盲目地崇洋媚外,希望尽早离开祖国,留学移民海外;很多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缺乏坚定的信念。

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公民和公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是一种对公民的法律定义,它规定了成为中国公民的法定要求。关于公民的内涵,学者有不同的概括,但有三点是确定的: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的、文化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公民是一个进能治国,退能守法的人。一个好公民应该懂得作为统治者, 怎样治理自由的人们,而作为自由人之一又须知道怎样接受他人的统治。对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来说,我们缺乏的正是作为社会-政治人身份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然而,学生不是天生就知道什么是公民,如何做一个“好公民”,必须通过公民教育的过程, 才能够逐步产生对公民角色的认同,并进而产生做“好公民”的追求。这正是强调公民教育的原因所在。

三、高校公民教育教什么

1.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是“具有某国国籍,因而根据该国法律享有公民权利和承担公民义务的个人”,所以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多数公民来说,国籍是自然获得的,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却必须经过学习。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国家制度、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的程度,不经过系统的学习,人们对于公民权利有哪些,如何行使和维护公民权利,公民义务是什么,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很难有清楚的认识。因此,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教育是现代公民正常生活的必需。

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中,有两个问题是必须澄清和重视的。第一,强调公民意识的培养。对于什么是权利、什么是义务,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有明确内容的,但为什么有这些权利和义务,却基本没有涉及,而这正是学生漠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原因所在。权利是受保护的利益,是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的资格。义务是一种负担,是必须做某事或者必须不做某事的要求。学生只有知道了公民为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一定不能做什么,才有自觉把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公民主体意识;第二,公民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教育。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个体对于群体的责任和义务,把某种统一的责任要求传递给学生,甚至灌输给学生,这是一种“义务论”取向的思政教育,更加倾向于责任对于权利的优先性,带来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是个人的权利和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伸张,然而当个人权利被忽视,其必然结果恰恰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从当下中国高校的教育现实来看,大学生的公共责任意识淡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衰落已成为严峻的问题。所以,在公民教育中,必须在公民义务教育之外同时重视公民权利教育。

2.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和引导学生对于国家制度政策的认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诚于祖国的公民,因而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爱国主义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公民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仍有根本的区别,公民的爱国更加强调公民对于国家权力的监督。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深入,导致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并由此引起的政治价值观念的分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只注重物质利益,对政治冷漠、政治认同度、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等现象。“也有的大学生对政治现实不满,试图走体制外的路线来发泄不满, 以非理性的政治冲动来扰乱正常的政治秩序,给个人和国家的政治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公民教育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对于国家制度政策的自觉认同。

3.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公民品格和公共精神的培育。公民教育能否卓有成效取决于公民是否积极参与政治过程。迈克尔沃尔泽指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所以,在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中,公民的概念不仅仅是对“人”作为国家成员的主体存在的肯定,更要对“人”在社会关系领域中“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强调。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校的管理等来培养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

好的公民其核心美德还应该包括责任的品格、妥协的品格、包容的品格。当下,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改革才有出路,发展才能自强,迫切需要培育大学生深化改革的责任与担当,做一个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对自然负责的中国公民。妥协的品格意味着观点对立的双方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并甘愿为共同利益做出妥协。当前,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中国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还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实现在于是否具有包容性的世界公民。为此,公民教育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包容品格的培养。

好的公民还应具有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 这种现代精神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中所蕴含的权利义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制度政策的认同教育以及蕴含的妥协品格、包容品格、民主和平等精神等实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说明二者的目的同一性,同时公民教育又突破了当前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困境,为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王晨艳,曹源孔,月霞.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取向[J].中国轻工教育,2008,(2).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2

论文摘要: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做到: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分折材料,用生动多变的语言结合多谋体手段,用流杨、抑扬顿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用清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并及分折能力,用音童适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觉悟,就能更好地实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学科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启发原则。在这一原则要求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方法为核心,以觉悟为目的。这些教学模式,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一定的艺术性。

一、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分析材料

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中的政治题,不论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往往设计有材料题干,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材料,选用精练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提练材料,分析表达材料与教材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高考模拟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列举了某地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三个现象:一是单一的公有制比重过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二是政府对企业管的过死,企业职工吃“大锅饭”企业效益差;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职工没有劳动积极性。教师在分析材料时,可以用“死”、“懒”、“穷”三个字来概括该现象的后果,那么教学语言就既准确又精练了。

二、用生动、多变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作用,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当多媒体投影上出现一些形象性很强的画面时,教师要暂时停留画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对画面反映的现象进行概括说明。比如在讲高一《经济常识》“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时,可放映一组画面,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懒洋洋地出工不出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引用过去群众中流行的一些“顺口溜”,“干活一窝蜂,人人磨洋工”,“上工人喊人,收工人撵人”。由于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并且为学生喜闻乐见,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流畅、抑扬顿挫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有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闻道在先,并长期从事某一个专业学科的钻研,具有知识优势;二是在长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心理优势。这两种优势往往容易造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于“灌输式”、“一言堂”,而忽略了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和合适的节奏。

教师教学语言节奏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语言节奏要以感情变化为基础,更要和教学内容相一致,做到快慢得当,高低适宜。因为声音变换直接关系到授课的效果。总是平淡的声调和慢慢吞吞的语速,使课堂气氛太沉闷,往往会起到催眠曲的作用。相反,总是高亢震耳的声音,也会影响学生品味教学内容、思考知识结构。

总之,教师不能只顾自讲自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语速过快,学生无时间思考;语速过慢,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无论快慢都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更好地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四、以清晰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辨及分析能力

根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学科的能力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政治课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既符合政治学科的内在特点,也符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首先,清晰地表达要领原理的不同层次。对要领内涵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对语词的逐层分析,是使要领清晰,学生知识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的有效办法。其次要清晰地表达基础理论的内在逻辑线索。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全面阐述的基本理论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其基本内容的理解相对容易,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使用起来困难较大。所以要求教师能将其内容用清晰的有逻辑的语言叙述出来,再辅助以简明扼要的板书,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再次教师要清晰地表述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高三学生进人综合复习阶段后,教师讲授的知识密度加大,一堂课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知识点,处理这样的课程,重点在于明确指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抓住起主导作用的一点或两点,用一组材料高度简练地整合知识单元块,使学生在无形之中,通过对教师清晰语言表述的回忆、领悟就能够很容易地抓住重点知识内容。

五、以音量适中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学生觉悟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3

    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于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和探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大课题。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仅仅有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社会所需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这些优秀人才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尊重个体差异,开展有效互动和合作等培养出来的,高校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胜利提供强大的支持。①

    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作为思想上的先锋者,其接受文化思潮的能力和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群众,可以说,作为未来人才的高校学生的思想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思想。全球各种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使得一些消极思想在高校学生中滋生蔓延,比如“读书无用论”、只论“钱途”的拜金享乐主义等,导致出现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突出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课堂学习为主,提高教学水平。另外,要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对待问题的精神,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观念和思想,净化高校乃至社会风气,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4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5

【关键词】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 预警机制

        所谓校园突发事件,是指校园内突然发生的、各种各样危及师生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及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等的意外事故、事件的总称。校园突发事件往往给学校办学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大学生突发事件成因与思想政治预警机制教育研究是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体现和标志着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能力的不同高度与层次。大学校园是青年学生聚居学习场所,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呈现增加的趋势,由于身心疾病、感情波折、学习压力、经济困难等问题导致的高校秩序危机和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在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大学生突发事件,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高校必须建立起与之对应的预警机制。

        一 应对突发事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成熟理论,将突发事件作为动态系统置于社会环境系统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突发事件看作复杂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预测发展趋势,缓解矛盾冲突,控制恶性态势,弱化灾难后果,并适时向民众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使他们获得安全意识、应急心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使民众意识到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并最大可能地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危害。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等提出的特殊思想政治教育,将突发事件等复杂事件系统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公众的应急宣传教育作为工作内容,以最大程度削减突发事件的影响,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突发事件的产生、发展、影响是复杂的,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单一、落后,无法应对和抗击突发事件的涌现和突现,因此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1.思想政治预警机制教育对我国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构建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是从思想上、道德上、观念上培养人、塑造人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因此,必须理清思路、研究问题、构建机制、寻求发展,建立健全与高等教育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新途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实质性的加强和改进,从而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2)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构建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是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呈现多样化趋势,预警机制构建需以维系和谐高校作为建设着眼点,明确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在现有机制框架下积极探索适应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

        (3)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构建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学历培养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学生宿舍向公寓化转变,生活服务向社会化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理念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讨和完善预警机制建设,从可控层面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突发事件发展方向的引导,才能有效完成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总体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对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当今世界,一个局部性的突发事件就可能演化为全国甚至是全球的突发事件。高校处于文化前沿阵地,大学生对各种新思想新事物接受快,反应迅速。同时,我国高校正处在规模急剧扩张的发展期,在这样的过程中,将会出现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形成突发事件的潜在因素。本文着重解决的就是高校稳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点,系统地研究大学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其预测、警示、缓解和化解等功能,对维持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3.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对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危机冲突理论认为,没有一个社会系统是整合得十分完美的,高校中的冲突普遍存在,它随时存在,随时发生。 

因此将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管理的理念融入高校管理过程,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增强师生的抵抗突发事件能力,提前做好防范突发事件的准备,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前“先发制人”,采取多种措施避免或延缓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校降低突发事件不良影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防御能力,避免突发事件给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危害,而且可以使具有危机意识的高校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持续有效地维持学校在师生和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

        二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构建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有效途径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预警能力

        为有效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的素质。首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1)强化危机意识,要树立随时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观念,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2)树立综合、系统、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综合运用科技、宣传、教育、情报等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与其他部门、其他工作的协调配合;(3)加强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学习,并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论观察和思考问题,增强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其次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师生自我安全保护和灵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机制

        建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1)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先进方法和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信息收集和分析平台,准确把握各方面学生、团体思想动向,及时制定和调整工作计划和思路,有效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2)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过程中,也要对事态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前瞻性预测,主动出击,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3)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预防突发事件的积极性。要教育每个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得擅自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3.建立通畅的突发事件信息机制

        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向学生群体说明实情进行正面疏导是制止谣言、稳定人心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突发事件来临,如果学生得不到高校公开、及时和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迅速传播,学生心态的失衡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突发事件加剧。因此,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机制至关重要。

        4.建立科学有效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实也是管理的过程,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特殊环境下,尤其需要遵循管理的规律,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1)要建立组织健全、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依靠各方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综合运用理论辅导、制定完善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规章和制度,明确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2)要建立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制定和执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党政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再次,要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事件的评估指标体系,从多层次、多侧面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全面、客观、具体、可操作。要注意将评估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使评估结果得以有效运用。

        5.建立突发事件事后的经验总结与学习提高机制

        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平息,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完结,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宣告完成,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突发事件事后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解决两个重要任务:(1)圆满处理善后工作,即以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平息为契机,解决和控制一些与突发事件相关的、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再度发生的各种因素,巩固前期的工作成果。(2)从应对突发事件中获益,甄别突发事件的诱因,细致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其他工作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减少和避免同类突发事件再次发生。

        总而言之,学校要预防和减少校园突发事件,就需要进行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建立严防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警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始终保持较高的警惕性,把安全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要务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并动员校内外各方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秀梅、甘玲、于弧博.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黄典剑、李传贵.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高校 新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就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今天,党和政府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加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我国的思想阵地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感。

一、明确内涵,进一步把握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思想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的新变化,给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其广泛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包括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众多改革。从客观的角度来讲,事物的发展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深入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并认真探索其规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首先,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

(1)今天,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已经出现明显的的多样化,这已经让新时期的人们在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其实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来讲,会对人们在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自立意识的增强上产生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所谓的“社会存在”,也会让今天的人们在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上发生变化和产生影响。

(2)今天人们在生活追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也开始在一些人头脑中发生淡化现象。随着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成员的生活追求在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生淡化,人们在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严重扭曲。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找出这个规律和特点,及时纠正师生的错误思想。

2、其次,我们要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宏观环境提出的新挑战。主要是三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二是科技全球化的挑战。三是市场经济的挑战。

(2)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以前学校四面围墙,学校生活远离了社会,学生的信息渠道单一,上学不用缴费,毕业不用愁分配。而现在就业方式双向选择,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又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利益调整要引导师生积极而有效地反对“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3)师生思想特点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今天的广大青年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思考中选择,又在选择中思考。虽然在政治观念上是积极、健康的,在思想上大多数人还是向上的,但是思想特点的变化已经表现的十分突出。他们的时代精神尤为明显,传统的东西在思想上保留得越来越有限,更多的表现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主体意识等,所以今天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科学精神、理念信念、公德意识、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去加强和研究。

二、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教师和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来自外部及内部的一系列挑战,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对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重视教育的成效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

1、要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有关理念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供新的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多种合理需要,调动其积极性,逐步提高其需要层次,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