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防医学知识点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高血压 电话回访 家庭访视 治疗依从性

高血压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诱因。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如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是否能正确认识疾病知识、是否能自觉改善不良情绪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保持病情稳定,一直是护理工作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院内三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月6月,将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患者按出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加以电话随访并结合家庭访视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月6月,本院内三科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10例,男58例,女52例,年龄37-85(平均52)岁;患者血压基本情况:正常高值18例、轻度高血压29例、中度高血压33例、重度高血压30例。按出院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实施高血压常规治疗及护理[1]。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及护理,如减轻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等;药物治疗及护理,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阴滞剂等药物的降压治疗及护理;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和护理。

1.2.2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出院后由专职护理人员负责对其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月进行家庭访视1次,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进一步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随访及访视内容主要根据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护理干预指导。

1.2.2.1药物治疗指导,告知患者有关降压药物的服药方法、时间、剂量,使其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讲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防止服药后性低血压导致晕倒或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1.2.2.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体重降低对糖尿病、高血脂、左心室肥厚均有益,使其主动控制饮食,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限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克乙醇的量。

1.2.2.3运动治疗指导,告知患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1]。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可根据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min/次。

1.2.2.4自我监测血压,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和如何正确评价血压值,让患者了解坚持定期监测血压和门诊复查的重要性,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病情变化特点确定并告知监测血压和门诊复查的时间及次数。

1.2.2.5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制定教育计划,以个别交谈与指导、发放相关知识卡片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如何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方式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如何监测血压、病情、药物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仅凭门诊及住院治疗是不可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必须坚持终身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主动寻求相关帮助并接受治疗及护理。

1.2.2.6心理指导,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支持和放松疗法[2]。心理支持是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采用关怀、启发、鼓励、说服等方法给予支持,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让其了解高血压患者只有坚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不断改善生活方式,才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延续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消除其心理顾虑;放松疗法包括松弛、事件放松法、太极拳法、放松静坐法、倾听音乐法、培养兴趣法等,针对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方法缓解其焦虑或抑郁情绪,使其乐观对待生活。

1.2.3评价方法:出院时征得两组患者同意,每月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家庭访视1次,访视内容包括普测血压,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和生活方式及遵医情况调查表进行治疗依从性调查;收集并保存两组患者12个月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资料。

1.2.3.1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1,3],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治疗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标准,可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舒张压100-109mmHg)、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舒张压90-99mmHg)、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1.2.3.2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标准,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如何预防等,采用百分制,总分大于85分视为达标,否则不达标。生活方式及遵医情况调查表评价分级:良好: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主动按医嘱服药、复查,主动寻求相关指导;一般或差:被动接受治疗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存在漏服忘服药现象,被动或拒绝接受相关指导。 转贴于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 例(%)

注: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见表2) 例(%)

注: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强对患者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及遵医的重要性,调动患者治病防病的主动性可以提高遵医率[4]。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5]。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是患者在多年的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行为,非他人干预难以改变[6]。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等护理干预的合理渗入,延伸了护理工作的内涵,并使患者生活的周围群体共同获取相关知识,让周围的人加入主动关心、支持、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充分争取了社会及家庭成员的配合与支持;这种护理干预方式,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从方便患者的角度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开展护理干预,顺应患者具体情况的需求,更能取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与认可,从而有利于患者接受,使患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除了遵循医嘱合理服药外,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限酒戒烟、舒缓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样非常重要[7]。结合表1及表2结果显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系统性的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掌握高血压诊治和保健知识,了解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另一方面,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药物治疗者,有针对性的讲解用药知识及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自觉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和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以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168.

[2]周永君.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四川精神卫生,2004,15(3):173~174.

[3]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9~114.

[4]潘根富,江灵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达标的作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5):239,248.

[5]张桂娟,马民.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4-36.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2

1让预防医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

预防医学这门学科和临床学科有所不同,而往往护理专业的学生重视的是临床,认为预防医学只是副科不重要。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提高对这门课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连,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和人类息息相关的空气、水等物质都与预防医学的知识相关。从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是很重要的,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

2让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

在现代医学的模式下,对病人身心的整体护理是适应时代的需求,不仅在临床上护理病人,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们贯输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发病前,发病时,甚至发病后期都要做好预防措施,阻止延缓疾病的发展,不仅在临床上能为病人减轻痛苦,也能为健康人提供预防疾病、健康教育、营养指导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样让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紧密结合护理专业,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讲述疾病的三级预防、环境与健康、食品与卫生等这些章节,使预防医学在护理专业中更具实用性。

3互动式教学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水平较低,传统的口述讲授已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而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让学生们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比如,讲环境与健康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环境的脏、乱、差现象,再自己阐述与疾病的关系,这样他们可能会发现这些现象就在身边,而更加注意要保护环境;讲劳动与职业卫生时,先让学生们向已经就业的亲戚朋友咨询有关工作上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结劳动过程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再联想到以后作为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会有哪些危险因素存在;讲食品卫生时,采取进入社区调查的方式,初步调查某个社区居民的营养状况等等。这些内容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会学得更主动、更愉快。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由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果一味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相对很差,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知识。所以,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4.1问题引导是比较常用的教授方式,在上课前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带着问题在随之的讲授之中找到答案。在讲授中,也可插入新的问题以进入下一个知识环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就有一个寻找、学习知识的方向,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2案例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本来就是一门拥有大众知识的学科,学生们都参与进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科贴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学习更有乐趣。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生;MOOC教学模式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中文全称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又称为“慕课”,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在线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嵌入课程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且注重交流互动,全面及时地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1]。MOOC教学模式的概念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在2008年首次联合提出[2]。2012年MOOC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慕课元年”,涌现出了当今最为知名的三大平台:Udacity、Coursera、EdX,并称为MOOC的“三驾马车”,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3年是中国的“慕课元年”,我国的高等学府也陆续加入了国际MOOC领域,构建了MOOC平台向世界开课[3]。MOOC的出现也给医学教育带来了发展契机,然而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目前MOOC尚处于初步阶段,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中MOOC的比例更少。因此MOOC与预防医学教育的结合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将对MOOC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MOOC教学模式和预防医学专业应用现况

MOOC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类:cMOOC和xMOOC,cMOOC以“连接主义”学习理论为教育基础,作为大学活动的一部分运行于开放资源学习平台,是强调同伴学习的教学模式;xMOOC体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将高校提供的课程视频在私人企业拥有的网络运营平台上运行,并与学习者和高校建立合约和商业关系的教学模式[4]。MOOC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授课时间和地点,灵活性较大,课程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精品课程,可以完整系统地实现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师生互动、提交作业、效果测试、成绩评估等过程,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任何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够零成本或低成本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5],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MOOC教学模式注重在线互动,将传统的授课式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倾斜,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双向在线交流,MOOC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学生可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并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6]。在医学领域,率先开启MOOC在特定行业领域应用先河的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于2014年3月29日正式成立。目前作为医学教育重要部分之一的预防医学课程虽然在MOOC平台上还未被广泛普及,但是我国一些名校已经在MOOC平台上推出了预防医学相关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复旦大学推出了《预防医学》,中山大学推出了《医学统计学》,Coursera平台上北京大学推出了《流行病学基础》、《医学统计学与SPSS软件》,南京大学推出了《营养与健康》。此外,中南大学推出了《食物营养与食品健康》、武汉大学推出了《营养学》、北京师范大学推出了《环境污染事件与应急响应》等,这些课程资源均可供学习者免费学习[7]。但在“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官方平台”上,尚未有相关课程。目前,推出的这些预防医学MOOC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在读学生,且课程内容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6]。

2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育中的优势

预防医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涉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等课程,知识面较广且内容较多,某些课程如卫生统计学等的理论又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8],并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进行记忆,此方式虽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但缺乏对学生创造性、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吸收大量知识点,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较难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若将MOOC应用于预防医学教学,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针对预防医学知识点庞杂的特点,MOOC可以将每一章内容切割成微视频的形式[9],使每个教学视频不冗长且内容精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预防医学课程对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往往是较为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点较为陈旧,而在MOOC视频中加入科研进展等内容则可以让学生了解最为前沿的知识[10]。有相关研究通过实验对比传统授课式教学(Lecture-basedLearning,LBL)和MOOC教学模式来评价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MOOC教学组总评成绩明显高于LBL组,表明了MOOC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优势[11]。MOOC还能够兼顾不同预防医学课程的特点,以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之一的医学统计学为例,该课程学习的根本是理解概念与实践,由于医学统计学的概念较为抽象且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学生若不思考和理解概念,而是机械记忆则会感到该课程较难掌握[12]。学生在MOOC平台上进行学习则可以根据自身接受知识的情况选择学习进度,做到因人而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利用计算机学习统计软件同样是医学统计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生常不能记牢软件操作过程,录制MOOC平台上机实习视频课程之后学生可以反复播放学习,不需要教师重复授课,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巩固记忆。除了在高校开展MOOC课程之外,MOOC还可供社会中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非专业人员或其他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疾控中心、科研院所等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能够通过MOOC及时简便地更新他们的知识体系,医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等非专业人员及其他业余人员则能够从MOOC课程得到他们感兴趣的和想了解的知识点[6].

3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虽然MOOC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我国预防医学教育领域中MOOC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一,我国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MOOC平台中的预防医学课程十分缺乏,且这些课程针对的受众并不广泛,目前多为在校学生[6],因此亟待大规模、高质量的全国预防医学课程资源的共享。其二,尽管MOOC教学模式具有互动性的特征,也进行了教学情景模拟,但是大多数的MOOC仍然是远程教学,缺少传统课堂教师言传身教的体验[6],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不牢固,而且预防医学不同的课程之间具有相类似的特点,它们均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课等内容是需要教师亲自指导的,因此尚不适合直接与MOOC相结合。其三,在MOOC平台的学习过程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学习,因为缺少传统课堂的束缚,学习者专注持久的学习时间不容易得到保证,导致MOOC课程注册学习的人数往往很多,但是完成率较低,教学计划常不能按时完成[13]。其四,MOOC对授课教师的挑战不小,医学院校教师平日的工作任务普遍较为繁重,因此录制课程视频及后期在平台的操作对教师协调时间和精力的要求很高,而且课程视频需要精心制作,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对教师授课水平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和改进[14]。其五,MOOC平台公布的课程视频向公众免费开放,涉及到相应的版权保障等相关问题[6]。

4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应用的实施方案

对于MOOC面临的挑战和不足,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还应继续加强和优化。在MOOC对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冲击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影响下,有关部门可以牵头组织打造系统全面的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召集高校、科研院所或疾控中心等单位有经验的教师,在全民范围内免费开放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增加大众对MOOC教学模式的知晓率,从而鼓励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注册学习。由于预防医学课程中实践内容的局限性,MOOC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因此可以将MOOC与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学生课前进行自学和小组讨论对内容进行理解,课堂上师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学生的成果汇报进行引导和教授,此方式被称为“翻转课堂”[14]。以卫生毒理学为例,传统毒理学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和示教性实验为主,存在实验内容陈旧、学生缺乏综合性分析、基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不足,而仅依靠MOOC的远程教学则存在教师无法直接指导学生操作的弊端。因此可以将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录制成MOOC视频课程供学生预习观看,使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操作步骤,从而缩短实验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教师纠正学生操作和分析点评实验结果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在MOOC课程中增加科研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自行选定实验内容,此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0]。而对于流行病学来说,案例分析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常常在课堂上才接触到案例,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将实际问题考虑全面,如果教师课前在MOOC平台公布案例相关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前进行分析思考,课堂上便能够加深讨论交流的深度,教师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点评、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和知识拓展等内容。此外,预防医学的实践内容还可以引入大规模开放在线实验室(MassiveOpenOnlineLabs,MOOL)的课程安排[6]。针对课程完成率低的问题,MOOC平台可以引入学分奖惩机制,并颁发得到相关部门认可的证书来促使学生高效利用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实名注册,将课程分为不同的部分,学生完成每一部分之后获取一定的学分,在获取所有完整的学分并通过所有的测验考核之后才能获得证书。在医学院校中,同样可以将部分课程的学分分配给MOOC课程,由于预防医学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成绩评定需要进行综合评定,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在线布置阶段性课后测验,并将测验分数以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中,用多元化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MOOC平台还可以开发相应的移动客户端并建立相应的交流微信群来加强课程的互动性,手机客户端能够使MOOC课程的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微信交流群可以使师生之间随时在线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互相监督,探讨遇到的问题[6]。

5结语

MOOC的出现为预防医学教育领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使预防医学教育更为灵活,并且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MOOC在预防医学领域的应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仍旧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是随着对MOOC平台进一步的调整和不断的完善,MOOC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将会逐渐成熟,在社会范围内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学习者加入,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诗竹,吕晓华,张晓玲.慕课———公共卫生硕士培养的新模式[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0):3834-3836.

[2]于琦,贺培风,袁永旭,等.MOOC的发展及其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7):8-12.

[3]秦君.慕课教学模式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8):111-112.

[4]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

[5]尹德伟.MOOC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2):31-33.

[6]陈仁杰.浅谈MOOC在我国公共卫生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27-29.

[7]唐娟,赵申武.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视界,2016(9):95-127.

[8]刘殿武,牛玉杰,陈潜,等.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230-231.

[9]张扬.实验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方式改革的SWOT分析[J].实验室科学,2016,19(1):122-124.

[10]段军超,荆黎,杨曼,等.浅析MOOC在卫生毒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管理,2016,2(S1):113-114.

[11]宓伟,石塔拉,尹淑英,等.MOOC教学新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13-14.

[12]陈雅,邓青,姚佳红.浅析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措施[J].中国卫生统计,2009,26(3):317.

[13]吕若然,高建华.网络教学在公共卫生专业中的SWOT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6,30(1):57-59.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4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的网络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评价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4级临床本科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另一班采用网络模式教学,在教学后对其问卷调查。结果 在期末考试及问试卷调查中,网络教学组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预防医学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学校的逐步普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其内容多,口径宽,涉及的知识面广等特点,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对临床医学本科《预防医学》开展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尝试,并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4级临床专业的5、6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5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6班为实验组,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授课。

1.2 研究方法

5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即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6班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授课,具体做法是:老师先将《预防医学》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及视频教学材料及网上答疑系统等放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免费开放,并不断进行内容的增添和更新。授课时,老师把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说明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自主学习,浏览教师的教案、课件,并进行适当的练习,课间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两个班的学时数相同。

1.3 研究内容

在期末考试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并进行问试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用access录入数据,用SPSS 12.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主要为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期末考试后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100%;其中5班55人,其中男生26人(47.27%),女生29人(52.73%),年龄为(23.8±1.43)岁;6班57人,其中男生27人(47.37%),女生30人(52.63%),年龄为(23.4±1.52)岁,两组同学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

2.2 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在采用同一份试卷的期末考试中,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2.3 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各项教学效果评分中,除了第一项“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对照组评分较高以外,其他各项均为实验组评分较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教育信息化是网络时代的客观需要。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2]。预防医学在内容多、涉及面广、授课学时缩减的情况下,如何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对预防医学知识掌握得更多、更深刻,成为当务之急[3,4]。

本次调查显示,在同一份试卷中,实验组的同学比对照组的同学成绩好,问卷调查中除“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一项外,其他项目实验组的分数均比对照组高。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而言,网络教学模式能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及更好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网络教学中,由“以教为中心”变成“以学为中心”,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体,更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虽然在传统教学中,也提倡教学的互动性,但因受时间、地点、面子或其它条件的限制,影响他们之间互动性的发挥;而网络教学通过在线答疑和BBS、专题的讨论,对同一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势必能够激发学员积极思维,在相互讨论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另外,传统教学模式受学时和教学任务所限,采用统一规格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个性化的要求,也违背教学规律;而在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在各知识点上的时间分配,可见,网络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个性化的原则。

对网络教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在实践过程中还发现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如由于网络中信息极为丰富,一些学生对主动学习的方法还不很习惯和掌握,更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学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玩网络游戏,QQ聊天或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页。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申永春,李金光.浅论积极运用网络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之必要性[J].现代情报,2004,12(12):193-194.

[2]黄成华,黄钢.网络环境下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40-42.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 益气补血片;脾脏三维适形放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目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专家认为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分泌增多有关。治疗常以激素、免疫球蛋白为主,但易复发、费用高;也有采用脾切除、脾动脉栓塞治疗,但治疗后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严重的感染。本院肿瘤科自2002年采用益气补血片联合脾脏三维适形放疗治疗ITP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2~58岁,平均30.1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鼻腔、牙龈出血,女性患者经期长、量多等症状,诊断符合1994年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定的ITP诊断标准[1]。治疗前均经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属停药后复发或治疗无效患者,血小板(PLA)6.2~21.8×1012/L。

1.2 治疗方法

①口服益气补血片(吉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20102), 5片/次,3次/d,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半年服用。②脾脏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取仰卧位,64排CT模拟定位,95%等剂量曲线包绕脾脏,采用6-MV直线加速器三野非共面三维适形照射,处方量:1.5 Gy/次,共10次,脾脏实际受量最大19.56 Gy/10次,最小15.46 Gy/10次,平均18.42 Gy/10次。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各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查1次,并做血浆PAIgG、免疫功能检查及脾脏CT检查。

1.3 疗效标准

依据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结果

(见表1~表3)表1 32例ITP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t=7.04)表2 32例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PAIgG变化(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t=3.41),P<0.01(t=6.37)表3 32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略)注: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5

2.2 远期疗效

所有病例随访1年,显效10例,有效15例,进步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复查脾CT未见脾坏死及纤维化。

3 讨论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不仅能够产生多种抗体,而且还参与造血、藏血、毁血等多项功能,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有资料显示,ITP患者脾脏白髓淋巴滤泡增生,面积扩大,生发中心明显[2]。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生发中心边缘带及红髓索内有大量的由B淋巴细胞转化的浆细胞,其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发达,表面多聚核糖体丰富,还可见分泌颗粒[3],说明可以合成较多的免疫球蛋白,特别是PAIgG分泌增多,可使大量的血小板致敏,致敏的血小板流经脾脏时被单核-巨噬系统所清除,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脾脏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而淋巴细胞具有很高的放射敏感性。我们经动物实验证明,脾脏受照10~15 Gy时淋巴细胞以凋亡为主,20~25 Gy则以坏死为主[4],我们采用15 Gy三维适形放疗,脾脏平均受量18.42 Gy,可以使增生的淋巴细胞凋亡,PAIgG合成分泌减少,一方面不再使血小板致敏,破坏减少;另一方面对巨核细胞成熟抑制作用减轻,血小板生成增多,最终血小板数量得以恢复。

ITP属中医“血证”范畴,由肾虚血瘀至日久气血两亏所致。益气补血片由人参、当归、黄芪、大枣、制何首乌、陈皮等组成,其中黄芪益气活血、扶正清源;人参补耗散之气,助黄芪之力;当归化髓道之瘀;大枣、制何首乌补肾之阴虚,辅以陈皮理气。诸药联合应用能补肾气、活血化瘀,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细胞成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脾脏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轻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从本观察中可以看出,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均有所下降,但均属于正常水平,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不大。治疗前PAIgG含量越高,疗效越明显,但也有部分病例治疗无效。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①部分患者存在副脾,治疗前需仔细B超检查, 发现副脾应一并照射;②脾脏不是破坏血小板的惟一场所,骨髓、肝脏也参与了血小板破坏。因此,单纯脾照射很难使所有患者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此我们正在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52-174.

[2] Tavassoli M, Mcmillan R. Structure of spleen i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Blood,1975,64:180.

预防医学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灾难医学;1年级至3年级本科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47-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难频发且强度逐渐升级,人为灾难也在不断衍生和发展,尤其需要提高全民的抗灾防灾意识,更需要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进行灾难医学的宣传和教育。2008年同济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但目前只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展了灾难医学教育。灾难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的科学。灾难医学涉及到医学专业各个方面,既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为了为加强西北某医学院校学生对灾难医学知识的了解和提高灾难发生时自救与互救能力,参照有关灾难医学教材,结合自身授课经历,对开设灾难医学选修课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灾难医学选修课设置对象

针对西北某医学院校的特点,大多数学生选修课的选择在4年级专业课开始前,因此本次灾难医学选修课的开设对象限制在1~3年级各专业本科生。经过学生选择,共有40名2011级至2013级3个年级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中药学专业的本科生选修灾难医学课程。

二、灾难医学选修课设置内容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尚未包括灾难相关内容,缺乏统一的教材和授课内容。灾难医学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国内相关灾难医学教材与急救医学、创伤医学、传染病流行病学等章节的内容多有重复。本次选修课开设主要参照曹广文教授主编的《灾难医学》教材[1]。本次授课本科生在4年级前尚未接触到各自专业课内容(包括内科学、外科学、检验医学、急救医学、传染病学、护理学等课程),各专业学生所学基础医学课程基本相同,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多,不存在专业上侧重点的不同。因此,结合学生掌握的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本次开设的灾难医学选修课共计24学时。我们在借鉴相关灾难医学教材,查阅具体教学文献后,了解了灾难医学涉及的主要学科的核心内容,将授课内容主要集中编排在以下七个方面:(1)灾难医学概论(主要包括灾难医学国内外发展情况,灾难医学概念和分类);(2)灾难救援(主要包括国内外灾难救援体系,灾难发生时自救与互救措施);(3)检伤分类;(4)灾后科学防疫和心理救援;(5)地震;(6)传染病爆发;(7)火灾。其中,(1)~(4)次课程讲解联系具体的灾难实例增强学生对灾难医学课程的全方位理解,(5)~(7)次课程按照我国目前对灾难医学的划分种类和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中选择了地震、传染病和火灾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每个学习内容安排了3学时的理论授课,理论学习共计21学时,第8次课程安排学生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汇报和灾难场景模拟等方式进行)。

三、灾难医学选修课教学启示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在芦山地震后提出了“三分他救、七分自救”的概念,将灾难医学救援人员的培训体系拟分成5级,分别针对普通公众(重点是大学在校生)、第一目击者(重点是警察、消防队员等)、普通医务人员、急救及ICU人员以及专业医学救援队成员。医学生是一股后备的专业救援力量,在普及广大人民群众“人人应救护,人人能救护”之前,培养医学生的灾难救援意识及能力所能得到的效果是没有医学基础知识的普通广大群众的好几倍,从医学生开始培养灾难救援意识也是为今后的医生培育中坚力量[2]。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针对灾难医学的特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内容编排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往灾难医学教育授课对象很多集中在进入临床阶段实习,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或具备一定急救知识的医学生或专业人员[3,4],这部分人员在接触灾难医学继续教育前已经或多或少获取了相关的临床急救和诊疗知识。而此次灾难医学选修课授课对象为没有接触到临床医学和急救医学等学科的本科生,需要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灾难医学主要内容的阐述,因此我们针对其特点反复进行了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主要采取理论讲授、观看视频、分组汇报并结合PPT等形式,结合网络、电视和报刊杂志等资源,尽量做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易懂地进行讲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对各个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理解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和以后在医疗工作中的团结合作精神,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开设灾难医学课程前,学生对灾难医学的了解甚少,95%以上学生表述从来没有听说过灾难医学。在24学时授课后,对灾难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检伤分类和灾难中自救与互救有了较深的印象;通过课后汇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漫画或者视频表达自救和互救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和医疗资源,积极开展灾难医学教育。为了学科的发展和课程内容的精简,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等方法加强各个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对灾难医学课程的熟悉程度。通过此次西北某医学院校灾难医学选修课的开设,进一步明确了灾难医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为今后开展灾难救援医疗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广文.灾难医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印国兵,邓博引,郭丹等.医学生对灾难医学的认识状况及应对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92-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