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1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1-0005-04
在西方,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发轫于斯密,经过18~19世纪的西斯蒙第、布兰奎、卡莱尔、拉斯金、霍布森和20世纪的阿马蒂亚・森、马克・卢兹的不断发展,这种经济理论仍在延续。尽管这种独特的经济思维方式受到主流经济学的严厉批判,但是,直面主流经济学的巨大成就以及对经济效率盲目崇拜的压力,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观点正受到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因为,面对不断扩大和恶化的失业环境,持续拉大的收入和财富差距,以及令人惊恐的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们日益觉察到主流经济学对此开不出有效的治疗“药方”,而人本经济学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概念
1.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内涵和假定前提
人本主义经济理论是从理论上探索、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类需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适当的制度安排,其主旨在于探讨满足人的需要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把研究促进或阻止人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作为首要的任务。它采取有机的、历史的、社会的和制度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把人类的本性视为原子式的、个人的、主观的、永恒不变的范畴的唯心主义的方法;社会和经济制度不再被当成一个已知条件,而被看成是肯定会发生变化的变量;人也再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只知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孤立的、原子式的理性经济人,而是有着明确社会需要的人。
针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给定的“结构前提”,人本主义经济理论也提出了四个假定前提:一是把人放在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位置,设定“人类研究的对象就是人本身”,“衡量事物的标准就是人”,而人“在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加以考察时才最有意义;二是设定人性是复杂的,既有向善性又有向恶性,而利他主义所给予的品质至少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方面,人的本性就是由这些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的;三是设定人的潜质是生长和发展的,潜质的生长是指人性中积极的、创造性的一面在人身上的凸现,它是人性中崇高方面的展示;四是设定任何社会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动态过程中,此乃人的潜质生长之关键,即时间及其变化对弄清人类行为与各种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人本经济学的目标,就是要使经济学人性化。
2.经济研究和经济活动的“物本主义”倾向
经济活动是一种最普遍、最频繁的人类活动,是人类维持生存、追求发展的基本手段。由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被无止境地放大,导致物质财富的生产和聚敛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人逐渐变成了经济活动的工具。在物质匮乏时代,物质动机是人类利己行为的出发点,因而经济学在当时被定义为“对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有其合理性。
实际上,在经济学发展早期曾有两大传统,即注重形式化的英国传统和关注现实的德国传统。与之相对应,在研究中产生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工程学”方法,即数学、逻辑的方法,另一种是社会的、伦理的方法。这两种传统和方法,本来应是互补的。但是,受传统哲学“争第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方面各有不同。在亚当・斯密那里,经济学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剖析的“同情心”,以及在《国富论》中剖析的“利己心”,就是这一萌芽的写照。然而,随着边际革命的到来,经济学开始偏离古典学派重视人的价值的研究方向,新古典经济学逐渐成为解决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的学科。人在主流经济学研究中大多只被简化为生产要素、价格要素或经济人、理性人,追求财富增长、实现效用最大化成为近百年来经济学坚定不移的对象与目标,功利目标在西方经济学中表现得很充分。“同情心”范畴逐渐被“利己心”范畴泯灭,主流经济学也开始变得敌视人了。
3.在经济研究中引入人本主义概念的意义
人本主义经济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思想,尤其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表达的思想。希腊语表示“经济”的词oekonomia,其意思是“家庭的管理”,用更广义的话来说就是“财产的管理”。这门科学的目标在当时不是积累财富或拥有最强大的军队,而只是使幸福的公民制和好生活成为可能。这就是政治经济的通常含义,甚至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随后的政治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经萨伊、李嘉图、马尔萨斯之手,政治经济学越来越明确地被看成一门试图发现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而逐步失去了其原有的人文精神。19世纪末经济学研究的物本化倾向逐步占据主流地位,这是与经济学越来越局限于财富最大化研究的主旨相关,也是与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流行相关。
然而,在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中,人们发现了问题:人不仅仅是价格要素与生产要素,人类的生存目标也不只是功利的、物质的,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欲望和更高的存在境界与欲望等都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价值判断问题必须切实得到重视。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开始重新注重人的因素,“在绕了‘经济学地球’一圈之后,新经济学重新回到了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人本身”。
现代人本主义经济学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人类的需要或价值观会发生变化,从注重低层次的生存、物欲的生理需要转变为更重视高层次的社会和精神需要,即归属感、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经济学应跳出物质财富最大化的狭隘视野,将人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纳入分析框架,从更宽泛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后果。
二、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神本到人本、从人本到物本,再从物本到人本的演变过程。下面,从理性精神与人本关怀的角度来追溯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神本到人本
(1)启蒙阶段:从“宗教人”到“经济人”
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家从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自然欲望就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推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号召人们自由地去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摆脱宗教枷锁,并初步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学说。
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Thomas Hobbes)认为,自我
利益是人类行为的最强大的内驱力,而自我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者洛克和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霍布斯的观点,洛克还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利己主义;休谟在对前人思想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人不仅是利己的,而且还具有普遍性的对别人的仁慈感情。“一个只爱自己,不关心友谊和美德的人,是应予以最严厉的谴责的。”他还指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人在追求自利方面是不同的,而这主要囿于对幸福与利益的理解不同;人性也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后天赋予的、可变的。
所以,从霍布斯的极端利己主义到洛克合理的利己主义,再到休谟宣称人们具有普遍的对别人的仁慈情感,说明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是在更一般的层次上解释一般的人或人性。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正处在由封建君主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阶段,社会更需要从反封建、反神学的方面来高扬人性、贬斥神性。
(2)发展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以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来展开他们对经济问题的理论阐述,字里行间浸润着对人性本质的洞观和理解,认为人的需求和自利本性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
斯密认为,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经济人是自利、自爱的,而自利并不意味着自私,只是说个人的利益是一个人最密切关心的事,但同样可能包含了家庭情爱、社会义务,甚至还包含在他看来具有重要意义的更为广泛的活动,将自利解释为一定是“物质的”,是一种曲解。经济人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就在于他在各种利益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只有在与他人利益的协调中才能实现。由于人是一种不完善的动物,其自利追求行为依靠看不见的手来化解利益冲突,同时还有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来遏制经济人的自利行为。斯密从没有将利己主义看作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而是认为互利才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应有的伦理秩序。
穆勒认为,经济学不研究人性的全部,只研究经济行为中的人性,同时经济学并不否认其他的人性;经济人并不是现实人的全部,而是现实人的一部分,同时承认社会生活中非经济欲望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穆勒还是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在《功利主义》一书中的思想脉络是:社会产生于合作,合作产生共同利益,共同利益产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于是就有了利他主义。这样,经济人利己的天性和利他的行为终于统一了。
古典时期的经济学,滥觞于启蒙时期,它所关注的,也正是启蒙时期的主题,即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及自身的困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与理性精神并驾齐驱的“人本精神”。这种人本关怀,使古典经济学至今还焕发着人性的光辉。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既强调人的理性精神,又洋溢着浓郁的人本情怀。它是处于从神本到人本的发展阶段。
2.人本到物本:新古典经济学时期
随着18世纪末以来的经济自由化过程,经济学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在1870年以后,在新古典主义中形成了“纯粹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以17世纪的机械论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纯粹描述和说明性地把握事实的经验科学,把经济当作一个自然过程,个人在其中构成基本要素,赢利追求是一种自然的合规律,短缺和竞争是其框架条件,经济问题由此被完全视作一个由效率系统控制的纯粹功能性、技术性、策略性问题,其结果就是形成一种在社会真空中运动的纯粹计算经济学,并导致社会科学中“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产生。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古典经济学理性精神与人本关怀并重的传统,而走向只注重理性精神的道路。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中,人完全被物化成“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的作用完全一样。亚当・斯密从人的需求、人的自利本性出发来研究人的经济活动,无论农民、手工艺人,还是工场主都始终是自身经济活动的主体,始终在追求着自身的福利与快乐。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从效用最大化或产出最大化的角度来设定人的经济行为,人成为经济这架轰轰运转的大机器身上的一部分构件。经济运行的刻板法则湮没了人的个性、情爱和偏好,湮没了人的道德、理想和创造力,人身上那些美好与崇高的东西在经济活动中都消失不见了,从而使经济学在偏离人本关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物本到人本――新时期下的人本主义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开采、利用甚至制服力量的日益强大,人类的有限理性又把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由于人本主义被发展成唯人主义,过分突出了人在世界的中心地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到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社会实践问题突出,人们发现:人不仅仅是生产要素;市场、竞争、效率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会产生不公,很容易蜕变为社会分裂和冲突,产生种种恶果;人的价值理念和更高的生存境界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价值判断等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经济学研究又开始注重人的因素,即经济学重又回到了古典经济学所强调的人本身。
最近几十年来,欧洲国家的福利主义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制度实践。这一制度产生的深刻原因是,通过福利制度安排,鼓励人们对过度物质主义的放弃和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期待。而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则更是争取“人”对“物”的自由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和谐。这既是新世纪人本主义思想的根本特征,也是当今世界逐渐上升的思想主流。
经济学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将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加以整合,重新回到人类自身,而不是仅仅将人作为物理生物来看待。从这个意义上说,回归古典,重新关注人,重新将启蒙时期的两大思想成就――“理性主义”和“人本精神”――加以发扬,是经济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人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缺陷在于其人文传统的丧失,这导致经济学尽管在数理分析技巧上取得重大进展,但最终仍不能回答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学命题,经济学既然是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那么它就应该贡献有价值的思想,应该重新把视角投向人,从而再次关注苏格拉底提出的“人应该怎样活着”的根本性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不应只是理性的产物,还应是信仰的产物;它不单是逻辑推理和数理建模,还应是人类信仰和良知的载体;它不仅应在智力层面上拓展经济学的内涵,还应在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演绎经济学存在的真正价值,总之,经济学应该具有理性和信仰的双重维度,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把人放在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以人的需要而不是对物的需要应成为经济研究和经济政策实践的指导原则。所以,人本主义经济理论对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观念提出挑战,对传统经济学的福利观念提出挑战,认为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研究应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倡导具有社会价值导向的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通过认识并整合所有基本的人类价值观来促进人类的福利。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2
【关键词】人本主义 基础教育改革 启示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36-02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弗罗姆等。人本主义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学习问题,即从学习者潜能的发挥、自我实现及个人意义角度思考学习问题。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主张学习者积极、自发学习,重视需要、动机、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经验、自我概念的重要性。
一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主张学校和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看作‘人’,相信他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也反对那种认为学生具有自私的、本能的主张”,强调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与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为学生的人格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仅将他们视作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做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十分重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不同经验的儿童对于某一特殊事物的反应方式和反应水平往往是不同的。儿童的知觉带有高度的个人特点,而这些特点常常会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完全无视个体的种种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个人的意义,这是对学习过程的简单化诠释”。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认为没有感受的学习不是人类的学习。这里的感受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感知,它既不是单纯地听,也不是单纯地看,而是思维和各种感觉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没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任务中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 人本主义的教师定位
人本主义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鼓励者、倾听者。罗杰斯认为,“个人通常是根据事物与自我概念是否一致而表现出不同行为方式的。一个人如何看待他自己,这对于理解他的行为很重要。一个人做什么,甚至他的学习达到什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看法,通常会影响学生对他自己的看法,进而反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鼓励者,起到支架的作用。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倡学会学习的思想,倡导有意义学习的理论,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主张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积极的自我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因此,教师不能把学生视为一只较大的“白鼠”或一台会说话的微型计算机,随心所欲地往学生头脑中移植知识。要知道学习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知、情、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缺乏情感的认识是肤浅的,缺乏情感的教学是枯燥乏味、失败的教学。只有重视情感教育,才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品质。
2.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氛围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该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要达到此目的,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来促进学生学习。在我国传统的文化教育中,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主宰了整个课堂。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一个有独特经验和价值的生命个体,要为学生营建一种自由的学习空间。罗杰斯指出:“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依赖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教师要积极关注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用心去倾听、去体验,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有效地影响他们。
3.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类社会中,人的个性的独特性是人类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个性发展的程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全体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水平越高,社会总体的创造力也就越大。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就蕴藏在个人的独特性之中。没有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没有无数个性独特的人才的健康成长,就没有人类社会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平凡的教育是教育者期待受教育者成为预想的那种模式,卓越的教育是教育者期待受教育者成为使教育者大吃一惊的人物;平凡的教师让学生听懂,卓越的教师让学生创造;平凡的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卓越的教师使学生成为自己灵魂的工程师”。
4.重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就构建师生关系的目的和影响作用而言,师生相互作用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师生的身心素质,是一种向学生一方倾斜、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通过认知、情感沟通和行为目标协调而形成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以别无选择必须相互接纳为前提的师生双方整个精神世界的碰撞和交流,既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又有一般人际关系无可比拟的崇高目标指向和科学的交流方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和睦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生长和人格充分发展的条件。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第一,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第二,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第四,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参考文献
[1]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3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高校
一、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武装学生头脑的任务,发挥着育人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如何,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任务是艰巨的,形势是严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加之思维活跃,对政治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敏锐,然而同时他们政治理论素养较薄弱,思想道德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很容易无所适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普遍认识不足,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各种问题。而西方敌对势力又把中国的青年学生作为渗透和争夺的重点群体,企图用经济、文化入侵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坚持人本主义原则,时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才能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才能有力地争夺青年一代的思想阵地,才能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也是思政理论课应坚持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根本目标。人本主义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本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应有之义,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应成为现时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根本宗旨。
二、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现实缺失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育中人本主义缺失,教师只重“书本”,不重“人本”,只重“备课”,忽视“备人”。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完全主宰课堂,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不和学生沟通交流,不允许学生提问质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单向灌输型教学,几乎完全是教师课堂讲授,很少有学生参与环节,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抽象理论多,生动案例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代、与现实接轨;在考核方式上,以试卷书面考试、考查理论内容为主,单一呆板。这样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思政理论课不能被学生悦纳,甚至引起反感。
从宏观环境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重现实的物质利益,轻精神和思想,“人本”经常被忽视。高校更强调专业课的教学,强调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精神世界和德育心智的培养重视不够,停留于做“表面文章”,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高校实际地位也不高。加上此类课程的效果绝非立竿见影,也不能直接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学生感觉学不学无所谓,教师上课是否认真,教学效果好与不好,最终无显著差别。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学生头脑是思政理论课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难的环节。传统教育方式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入耳不入心”,或者“既不入耳也不入心”,“不入心”就是进不了学生的头脑,这样思政理论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宗旨
1.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思政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认清国际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形势,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明确的是非观念和清醒的头脑。教师应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完美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备好“课”,以满足教学需要。当然,不仅要备好“课”,更要备好“人”,教师同样应注意教学态度和技巧,只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明确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挑战,学生的平等民主观念以及权利意识显著增强,且更加崇尚个性和自由,要使教学有实效,就需要建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者,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才能最大程度缩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减少 “代沟”。
在培养目标上,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思考,让思政理论课能从新的高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3.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传统的“教科书+板书+教师讲授”的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的元素来丰富课堂教学。
信息社会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学生的信息量和知识面空前地增大,就书论书或者空谈理论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故而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思政理论课的内涵,除了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外,还需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融入课程中。为了减轻思政理论课的枯燥感,突出时代精神,更加符合大学生的求知需要,必须使用大量丰富、新鲜、经典的案例来佐证理论,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
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仅靠课堂上的教育,不管在内容上、时间上还是效用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从教室拓展,形成“课堂+校园+社会实践”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和一切可能的课外时间、空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潜移默化,育人于细微之处。
课程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尽量全面客观地做出评价。传统的卷面考试作为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卷面考试+平时成绩”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其中平时成绩可以包括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等环节的参与、实践环节参与、平时作业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将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和实践中去,增强师生互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勤学.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应贯彻人性化原则[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8).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4
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教师角色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应的课程,培养作为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的优秀教师,来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可靠的载体。基于这些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促进者,一是提问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知觉和认识他本身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的基础之一就是帮助一个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家坎姆勃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欺哄,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当好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的自然结果,没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材料中的教师不是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善于提出问题,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主意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答,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极其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的作用,它把教师角色定义为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探求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应建构新型的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讲,好的教师是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始的,它是促进教学中的信息交流、认知期待和情感转换的一种情绪媒介,能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对学生的感受要多一些关注。在语文课上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对自由的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因此,教师必须不断追求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热情参与学生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与教学艺术,引到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 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人文情感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一种唯理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审美情趣的介入,使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变成了机械训练。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注意培养学生悟情的能力。当然,情感是以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被感知过的事物,才能对这一事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但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讲清与文章有关的背景故事,更要引领学生体察、彻悟课程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以理激情、情理交融的境界。小学语文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寓教于乐,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时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提升人格、净化心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此外,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教师引领学生在感知描述性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略作者表述之情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让其从整体上感受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引起情感反应,从而体验书中的优美滋味。
四、 突出爱国主义,塑造健康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 兴趣、爱好倾向等。健康的人格一般来说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人格方向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与爱国主义的形成过程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它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娃娃抓起。除了教唱国歌,教认国旗、国徽,让孩子从小就对祖国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其亲敬感。要把升旗仪式,教唱爱国歌曲,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的常规。同时,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强化爱国主义内容,要把读爱国文,国事,当爱国者用为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帮助小学生建立系统的爱国主义观念。我们应通过歌咏会、演讲赛、辩论会等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渗透爱国主义。只有形成常规,学生才会铭刻在心。隔三岔五地喊几句口号,灌输几个概念,效果不会好。爱国主义信念的培养,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引导巩固强化的认识过程。
五、 结束语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5
人本主义的学习论者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他们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由此,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他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是类似心理学上的无意义学习,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情感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后一种学习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而且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
下面就结合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来谈谈自己在声乐教学中的体会。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今年我带了这样一位高考生:嗓子出奇地好――音色明亮、音质纯净、声带又极具张力和爆发力,虽然学唱的时间不长,但像《阿妹出嫁》、《山里人》、《山寨素描》等等这些很有难度的歌曲,连唱几首下来丝毫不觉得累。我非常高兴能收到这样好的声乐苗子,学习歌唱,嗓子条件太重要了!然而,尽管她有优越的嗓音条件,但她那不喜欢练声的毛病又着实让我烦恼。虽然在歌曲处理中,也同样可以给她讲不少的声音要求,但是听她练声你就会发现,她的基本功却又实在是不敢恭维。上课前我也曾尝试着给她多练练声,但每次都给她“老师,我还是不习惯练声,就直接唱吧!”这句话给终止!由于距艺术类联考的时间紧迫,没有充裕的时间给她细扣声音,也就只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给她提出缺点和不足。我们知道,学习声乐都有“自然――不自然――自然”这样的过程,像这样的学生只是处在一种最最原始的自然阶段,她还没有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无意义学习。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initiated),即便推动力或刺激有来自外界的可能,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歌唱的训练过程,很大部分是“乐器” 制造的过程,制造和演奏这个“乐器”,可以说是我们歌唱发声的全部内容。制造乐器的过程离不开生理活动和心理指导。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就是告诉人们:心理活动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与之相通的歌唱艺术,也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通过“内视觉”和“内听觉”去“想”、去“听”、去“看”的,避免生理活动的紧张,从而轻松完成歌唱。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学习声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原则。思想上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学习声乐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功,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在最容易唱的音域里练习,教师要耐心地启发学生去掌握简单、自然,而又科学的发声要领。重点放在中声区的训练,要把中声区唱得没有任何毛病了,再向低、高声区发展。用中声区唱着最省劲儿的感觉来“关闭”高音才是最好的唱法。只要不断地坚持学习,天天苦练,天天琢磨,就能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形成下意识的习惯动作。慢慢地,想的东西越来越少,到了最后,不用想,一张嘴,在所有的音上都能唱好每一字。“没有方法――有了方法――消灭方法”(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学习声乐艺术的全过程。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他自己掌握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问题。所谓“十年培养一个男高音”,男生训练尤其需要时间去磨练。回顾我十几年的声乐学习,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自己刻苦钻研的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一条显现的学习之路――那是在中国音乐学院读大一的时候,老师为了打好我中低声区的基础,课堂上不让我唱歌也不给我练高音,一个学期,反反复复的就只给我练中央C到小字二组C这个八度以内的音。当时,这种枯燥乏味的机械练习让我练得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八度的基础练习对日后的提高和发展太重要了。接下来的第二年是中低声区和换声区以下音的练习。有了在中低声区没毛病的坚实基础之后,到了第三年,极具挑战性而又富有刺激性的男高音的“关闭”唱法才真正开始。那段时间的练唱就像杂技演员在高空中走钢丝,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整天就是满脑子的“积极地抬软腭”、“声音在头腔膨胀”、“声带拉紧成边缘振动状”、“气息在腰部稳稳地扎住”……弄得整个人像神经质似的。当然,掌握了关闭唱法时的喜悦,那是语言表达不了的。以上只是在声音训练上的几个步骤,要唱好歌,当然还有语言、表演、情感、风格等等其它方面的内容,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有阶段性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要把自身的这种体会和感受融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
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也许大家看过《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这本书,这是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男低音歌唱家杰罗姆・汉涅斯与40位最光彩(包括当今三大男高音中的帕瓦罗蒂、多明戈)的歌唱家关于歌唱艺术的亲切对话,它可以说是学习歌唱艺术的一部圣典。然而,当我们翻开书的第二页,就会看见黑体且又加粗了的“注意”两字,紧接着,下面写的是:“本书也许会有损你的发声健康。”怎样解释这本书既说是歌唱艺术的圣典,又说会有损你的发声健康呢?老子的《道德经》开头两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正了解歌唱艺术的同行们,也许就不难理解那句话的意思!
人本主义的理论范文6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 基础教育 改革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思潮。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本能的生物决定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正是建构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涵义
传统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连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批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
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思潮和流派中的“异军突起”,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和思考这一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分析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我们认为它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需要、感情、价值观、潜能和人际关系等和谐、整体发展、成为适应社会的健康的人,而以往的教育目标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像罗杰斯所说的那样“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是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养成。所以,我们要培养“完整的人”,也就是我们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真正全面的落实培养目标,不让现代教育的悲剧再次重演。
(二)教育内容:“真实情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实生活环境、真实问题更有利于学生有意义学习。因此教师的关健就在于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契机、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构造充满自由的有意义的学习空间,提倡从做中学,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为实现,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如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外部资源等。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习理论与生活现实的脱节,课程与教学资源匮乏。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首先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和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其次,在课程与教学资源上,要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并重开发;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并重使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真实问题情境和真实生活环境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三)教育方式:“非指导性”
我国中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非指导性”教学,这一指导较少地采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更多地运用间接的、不明示的、不命令的、不作详细指导的形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育主体:“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废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注重发挥学生的潜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学生。要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权威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成为学生的伙伴和朋友。从而形成一种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势不可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思路的支持。相信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提供一个积极的参考,同时为我们构建适应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胡敏中.论人本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62-67.
[3]李定仁,胡斌武.20世纪西方课程实验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3,03: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