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1
工程技术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工程技术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较少
目前,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设置中只有课堂教学部分,实践教学包含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没有设置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大多仅局限于习题练习与少量的案例分析,与实际的工程经济分析内容脱节较多。没有课程实训及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学过理论基础知识之后,不能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毕业的时候,有可能会对工程技术经济所学的内容产生遗忘。
2.实践教学课时不够
该课程课堂教学总共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数为32课时,实践教学课时数为16课时,16课时的实践教学大多为前面理论教学的习题练习。并且由于总共的课时数只有48学时,因此在工程技术经济教学内容上,只能够将前面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案评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基础内容介绍完,后面的财务评价内容以及可行性研究部分的内容。只为学生进行介绍性的讲解,实际练习内容较少。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整体项目的财务评价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练习分析较少。
3.电子表格EXCEL软件运用不够充分
工程技术经济包括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占主要部分。在定量分析中,工程实际的经济分析都有可能会用到Excel软件来处理函数计算及数据整理,其实践操作过程都离不开Excel软件的运用。但是在该课程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只注重理论部分的教学。对于Excel软件的操作运用,并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做概要的介绍。很多学生对该软件不熟悉、不熟练,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经济分析。因此,造成了该课程与实际运用有一定的脱节。
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提高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置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上述分析的实践环境中存在问题以及多年工程技术经济课程教学的经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
1.增加多样化的课程实践环节
首先,增加课程课堂教学的总课时数,及其中实践环节课时数。课堂教学课时,由以前的48课时增加为64课时,增加财务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内容的讲解。并搭配进行案例分析及习题练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前面分析本课程没有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应考虑增设这两个实践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分析
本课程的案例教学非常重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实际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前面所学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案比选、盈亏平衡分析等分散的理论、公式,融合在一起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表现出来,并进行综合练习。并且可以在案例中引入Excel软件的应用讲解,向学生演示怎样整理基础数据,怎样处理基础数据。并通过基础数据编制相应的计算表格,将各种表格联系起来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案例教学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3.在实训环节中加强Excel软件应用
定量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在工程实际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包含了大量的函数模型及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计算。而Excel软件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正好能够完成工程技术经济定量分析这一任务。并且能够构建直观简明的计算表格,将各个表格通过数学公式及模型联系起来,对项目的经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向学生讲解。并且通过课程实训环节,将课堂教学所讲解的Excel内容进行强化练习。例如,在课程实训环节中,设计相应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Excel软件自己构建计算表格,练习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运用软件函数计算NPV、IRR等经济指标、通过函数的计算绘制盈亏平衡图及进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并在Excel软件中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最终完成一个项目的综合的财务评价。由此使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来强化实践操作。
4.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工程技术经济的重要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做出的评价,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将所学的工程技术经济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在毕业设计中,增加学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工程技术经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理论的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由教师提供一定的建设项目资料,由学生自行进行项目实地调查,项目预测分析,收集项目相关经济分析基础数据。再将搜集到的资料结合Excel软件进行分析汇总,构建经济分析表格、模型。最后运用Excel计算出建设项目相应的经济指标,并进行归纳、总结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与实践结合,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并且顺利上岗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此,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且各个实践环节还要循序渐进,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的效果,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
工程技术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工程技术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较少
目前,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设置中只有课堂教学部分,实践教学包含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没有设置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大多仅局限于习题练习与少量的案例分析,与实际的工程经济分析内容脱节较多。没有课程实训及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学过理论基础知识之后,不能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毕业的时候,有可能会对工程技术经济所学的内容产生遗忘。
2.实践教学课时不够
该课程课堂教学总共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数为32课时,实践教学课时数为16课时,16课时的实践教学大多为前面理论教学的习题练习。并且由于总共的课时数只有48学时,因此在工程技术经济教学内容上,只能够将前面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案评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基础内容介绍完,后面的财务评价内容以及可行性研究部分的内容。只为学生进行介绍性的讲解,实际练习内容较少。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整体项目的财务评价以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练习分析较少。
3.电子表格EXCEL软件运用不够充分
工程技术经济包括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占主要部分。在定量分析中,工程实际的经济分析都有可能会用到Excel软件来处理函数计算及数据整理,其实践操作过程都离不开Excel软件的运用。但是在该课程中,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只注重理论部分的教学。对于Excel软件的操作运用,并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只是做概要的介绍。很多学生对该软件不熟悉、不熟练,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经济分析。因此,造成了该课程与实际运用有一定的脱节。
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提高工程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置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上述分析的实践环境中存在问题以及多年工程技术经济课程教学的经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
1.增加多样化的课程实践环节
首先,增加课程课堂教学的总课时数,及其中实践环节课时数。课堂教学课时,由以前的48课时增加为64课时,增加财务分析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内容的讲解。并搭配进行案例分析及习题练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由于前面分析本课程没有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环节。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应考虑增设这两个实践环节。通过课堂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分析
本课程的案例教学非常重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实际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前面所学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案比选、盈亏平衡分析等分散的理论、公式,融合在一起通过案例的方式进行表现出来,并进行综合练习。并且可以在案例中引入Excel软件的应用讲解,向学生演示怎样整理基础数据,怎样处理基础数据。并通过基础数据编制相应的计算表格,将各种表格联系起来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案例教学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3.在实训环节中加强Excel软件应用
定量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在工程实际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包含了大量的函数模型及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计算。而Excel软件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正好能够完成工程技术经济定量分析这一任务。并且能够构建直观简明的计算表格,将各个表格通过数学公式及模型联系起来,对项目的经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向学生讲解。并且通过课程实训环节,将课堂教学所讲解的Excel内容进行强化练习。例如,在课程实训环节中,设计相应的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Excel软件自己构建计算表格,练习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运用软件函数计算NPV、IRR等经济指标、通过函数的计算绘制盈亏平衡图及进行敏感性分析的计算,并在Excel软件中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最终完成一个项目的综合的财务评价。由此使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能够正确运用Excel软件来强化实践操作。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2
关键词:基础会计;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改革
随着中职学校招生的逐年好转,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对于初次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具有鲜明的强理论性、高实践性的特点,包含很多崭新的知识领域有待于学生去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基础会计》课程也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系统学习,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熟悉、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2006年2月15日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新会计准则也将对会计教学提出挑战,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则为重中之重。然而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不高,使得教学质量大大下降。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兴趣则已成为各大中职学校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中,也将重点对这一话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寻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
一、《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结合以往的教学生涯和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可以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现状予以分析,其主要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生态度不认真,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会计》顾名思义,就是最为基础的会计知识,中职学校学生往往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掉以轻心,以为最基础的知识往往是简单通俗易懂的内容,学习态度不认真,最终会导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热情不够高涨,从而最终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求知欲的培养。兴趣是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的能力的内在力量,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学好新知识的保证,不端正的态度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有利开展。
2. 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
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果将会得以显著提高,反之,在中职学校当今的学习环境中,由于今年的中职学校的招生比例的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的素质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在中职学校学习环境中,不乏有低素质、低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存在,这些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复杂的专业缺乏自信心,有的更会认为学习会计无用,认为会计专业的市场前景黯淡,所以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负面的影响,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忱,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基础地学习和掌握。
3. 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松动
对于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兴趣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上述的两大主要原因之外,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松动则是另一个客观因素,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仅仅是为了专业设置的需要去开设《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并没有真正地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和对策,并没有监管和监督方面来对教学质量改革作出努力,从而未能从侧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正式由于不完善的松动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规范的存在,是中职学校学生无法积极提高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另一客观原因。
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
(一)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
基于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成,《基础会计》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宽泛,所有的基础知识都是由《基础会计》课程来涵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并能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另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其他后续课程及其会计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是根据该课程所阐述的原理展开,是将会计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加以运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逐步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程序,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复杂的会计专业课程如财务会计、审计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 改进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生认识
治标先治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学生对会计初学的茫然感和神秘感,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信心,打破学生学习会计的顾虑和担忧,要建立融洽的友善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同时对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取得进步需要适时加以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转变对会计学科的消极认识。
2. 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改革的推行,势必会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地效应,与此同时教学改革也需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以《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来说,加快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改进,以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积极地教学意义。
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和生动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也随之不断地改善和完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的黑板板书时代,现在通过多媒体播放工具所产生的视觉冲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辅以教学讲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会计的知识框架、主要的三大报表版式及主要的财务术语呈现给学生,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建议教师先讲解介绍“会计家族”,逐一介绍六个会计宝贝即会计要素、熟悉科目、细说借贷,取代原先的古板的教学辞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完基础的概念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考察和课堂案例的方式来对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流程进行教学,通过真实的某典型公司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账簿的介绍举例,能使学生真实地进入会计行业,能切实感受到会计工作内容。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学会建账、辨明费用、公司开业、购买资产、大兴土木、纳税、商品核算、了解存货、公允价值、减值准备、往来挂账、销售结转、详解税金、核算工资、账簿登记等等各个实际环节将教学知识和实践结合,考察学生的学习动手及思考能力,能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和典型介绍,在学习期末,教师甚至可以再组织一次实地演习,设计一些业务和会计事件,带领学生从会计的记账、结转、汇总、对账、查账、更正至结账这一套流程完整地实践一次,通过角色扮演,真实地扮演会计的角色,加强对课本教学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掌握,给予他们一次接近真实的会计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则势必会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
另外,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的后续阶段,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拷贝几家公用事业公司、工业公司等典型公司年度三大报表,并布置财务基础分析实践作业,促使学生尝试进行财务分析,学以致用。
3. 学校管理体制配套
对于教学管理中监督领导部门和规范制度缺位现象,中职学校必须积极尽快地进行研讨应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监督,对教学中的诟病和缺陷进行监督调整,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使教师们认识到其自身肩负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压力和责任,从而更好地为日常教学作出积极贡献。只有硬性的规范制度出台,才能监督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出更多的实践尝试和教学改革。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也提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改革中,希望中职学校能够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观来进一步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作出更大的努力和探索,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中职学校毕业生,适应社会需要,为我国的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瑞玲,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J],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2] 陈韶君,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实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06年第5卷第4期.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异步教学法 实践 思考
不同于传统的同步教学模式,异步教学法要求将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有效而真实地统一起来,是一种真正能体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化教学新模式。本文结合实例,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异步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一、个别指导
异步教学法强调对于学生个体的重视,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其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鉴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思维模式以及理解能力等都不一样,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正因如此,教师才有必要展开对于学生的个别指导,不仅能够弥补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还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网络更为完善,让更多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与提升。
在学习《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这一节时,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些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思潮有所了解。这是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较高的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对于那个时期的文化背景有良好的认识。为了弥补部分学生在这个知识层面上的漏洞,我会有意识的展开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在教学新课内容时,我会引导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梳理,以期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我会展开如下导课过程: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宋明理学,理学经过了北宋五子,南宋朱熹,以及陆王心学的发展,从而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现在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儒学从春秋到明前期的大致发展过程。
我会跟学生们强调:儒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明前期之前,就曾出现过两起两落。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儒学再次受到冲击,这也就是儒学历史上的第三次低潮。
这个简单直观的归纳总结,很好的引导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进行回顾,一些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在发展方向上掌握的不够牢固,这个梳理正好能弥补他们知识体系上的漏洞,这种个别指导模式,也很好的促进了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这不仅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也是异步教学法的直观体现。
二、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同样是异步教学法的一种重要模式。分类指导可分两个层面:一方面可以针对学生展开分类指导,可以将不同层面的学生归为一类,针对这一类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方式。另一方面分类指导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板块,有些教学内容间是有着很紧密的联系的,将这些关联密切的知识点归纳到一起,进行分类指导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融通,也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无论是针对学生还是针对知识点的分类指导,都是异步教学法的展开形式,都能够很好的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欧洲的联合》是很重要的一节教学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会以分类指导的形式展开。和这一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很多,我会将有联系的内容都汇总到一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总结。首先,我会和学生一起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随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我还会让学生们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的集团化发展趋势。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都非常密切,我会将这些内容组织到一起,展开对学生的分类指导。这同样是异步教学法的一种很好的体现。
三、伞体指导
“伞体指导”则是针对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基本是以全班学生为指导对象。伞体指导是一种更为粗线条的教学模式,强调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以期让教师的指导像伞一样覆盖所有学生群体。这种指导方式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们搭建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从宏观层面思考问题。
在学习《“自由放任”的美国》时,我会有意识的采取伞体指导模式,我会首先给学生们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 Faire)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这些知识课本中介绍的比较简单,然而,这些背景材料却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消化课本内容。这种伞体指导模式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是异步教学法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结语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4
(一)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得到了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情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随堂实训,突出技能培养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改变以往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分离的做法,将实训内容引入课堂,将证券行情交易系统引入课堂,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实时证券交易系统进行模拟交易,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投资能力的提高。
(三)过程考核,因材施教
改变以往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的考试形态,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这样有利学生掌握技能学习中每个环节的理论与技能要领.也可以让教师动态地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状况.适时调整或改进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过程考核分散和缓解了集中考试的压力,使学生能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真正做到“我要学习”的状态。
(四)团队对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投资技巧后,组织学生参加证券模拟交易大赛,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各大财经网站上的模拟交易大赛,鼓励学生与民间投资高手交流,提高投资决策能力。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利用校内模拟交易软件,组织校内的模拟大赛,通过分组讨论、分别选股、模拟交易、收益比较等活动,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模拟交易,并在大赛期间举办宏观经济、公司估值、技术选股等专题交流活动。通过大赛的举办,促进了学生学习投资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内容的设定应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投资决策能力为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应适当减少证券等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时间,增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以及投资组合管理等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教学和实训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经历和接受能力,确定合适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三是课程教学内容应及时将证券行业的新法规、新产品纳入课堂,便于学生了行业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基于上述分析,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主要内容为三部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组合管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部分主要应用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内容,对证券投资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通过该分析过程选择具体的投资对象。基本分析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是对以往课程知识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态、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选择投资对象。技术分析的教学中,应讲解各种技术指标的原理及应用,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走势及买卖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加深对技术分析的理解及其局限性,能力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判断买人和卖出时机,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着重重点培养学生对资产进行最优组合构建,选择最佳风险一收益机会。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马科维茨选择资产组合方法、风险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等。该部分侧重理论讲解,学生充分领会投资组合管理的内涵,在证券投资中,不断修改模拟投资组合,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
三、“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按照“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在高职《证券投资分析》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一)合理设计一体化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分析》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客观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理论讲解又要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科学设计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训内容,通过实训,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业务能力。实训项目应从基础性、示范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应用性等角度,从听、看、识,到说、画、用,实现从认知到体会再到掌握应用的一体化训练,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开展模拟证券交易技能大赛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举办了模拟证券交易技能大赛。这种比赛的时间跨度一般为整个学期,大赛的结果可以作为期末测评的一部分。利用模拟交易系统向每位学生提供金额相同的虚拟交易资金,建立一个虚拟的证券账户,根据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交易。比赛结束时,根据学生模拟投资的收益,进行排名,对收益较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模拟交易大赛的同时,结合教学进度举办各种交流活动,例如在宏观经济报告会、行业发展预测、技术荐股等活动,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以过程考核替代期末考试
在“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大胆进行考核方式改革,过程考核替代原有的期末考试模式。这种考核办法的主要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独立的实训项目为考核内容,随学随考,考训结合。在学生评价体系中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识记、模拟交易收益、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实训总结报告纳入考核范畴。当课程教学工作完成之时,各阶段考核成绩汇总形成学生总成绩。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动态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证券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5
为了加强对营销管理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针对于此,我在进行了三年专业课学习之后,通过对《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和《管理思想史》等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对有关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已经基本掌握了,但这无非只是纸上谈兵,倘若能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那必定会事半功倍,达到我的学习初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12年6月29日至2012年7月24日
三、实习地点: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延吉市朝阳街光明小区北侧。厂址:图们市图曲路365号。
四、实习单位概况: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8月份,座落于美丽的长白山脚下、图们江畔。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防水材料企业。是国内较早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会员单位,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现代化流水生产线设备,年产量已突破600万平方米,产品的配方、工艺及性能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企业目前已形成了“禹威”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等系列产品,其中包括柔性体、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等,这些产品能全面满足防水工程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均获得省市优质产品称号,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名牌产品”、“用户满意产品”,被吉林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被质协评为“质量担保产品”,被吉林省工商局评为“著名商标”、“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企业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内求提高、外求发展,坚持以市场开发为主体,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方针,用优良的技术和服务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防水材料,与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筑宏伟大厦。
五、实习内容:
我们的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7月1日—7月14日,主要是以走访延吉市各大建筑设计院为主,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数据调查的名义,调查有关延吉市建筑业的在建工程数量和具体地址、延吉市未来的规划、建筑规模和数量等方面的数据。第二阶段从7月14日—7月24日,主要是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单位和施工方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李崇李总经理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防水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材料的组成成分,材料的价格,材料的性能以及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生产情况,盈利水平等等。下午,由于里总有事出去了,我们就被安排在办公室,帮着整理一些办公室的文件。
明确完工作的内容和步骤之后,我们开始着手了。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决定以延边大学学生的身份,以科研立项的名义进行调查,主题是《金融危机对延吉市建筑行业的影响》。
真正的工作开始了,为了是我们的调查更有效率,我们对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工,我则负责记录他们的调查内容,并进行整理,以下是我们在7月6日向延吉市建筑设计院总工会的朴永默朴院长调查的一些内容:
根据朴院长对目前经济形势的评价,现有的房地产市场不是很乐观。主要原因有:国家政策的不鼓励,导致开发商可贷款金额减少,资金供应出现短缺,材料供应商也为周转资金而大幅降价销售材料。
这就是我们对每家建筑设计院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以及我们所得到的信息,信息的整理格式的样本。在接下来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同样采取了以上的方式,整理出了以上格式的调查成果。前期的工作在两周之后顺利结束了,而接下来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则更具有挑战性,从7月14日~7月24日,我们将根据前阶段的调查成果,进行实地调查,以延边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推销员的身份,直接向各大建筑商推销我们的防水材料。直接前往工地是很不安全的,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还是进行了分组,在出发前,我们都相互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事项,最主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同时要注意每天都要对当天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向李总进行汇报。这就是我们实习的基本内容。
六、实习心得:
经济学基础知识汇总范文6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环境类专业;教学内容;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6-02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应用学科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都将《环境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近十年的《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同时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实践内容的设置。《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目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学生成绩的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教学内容的取舍。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在课堂教学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H的影响,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开放式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如生态工程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改进成绩评定方法。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力求提高教学效果,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