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生产不仅要依靠科技,还要合理地防治病虫的危害。选用良好的水稻品种,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因此,加强水稻前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使当地水稻的生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1片面注重虫害的防治,忽视病害的防治

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对水稻的病虫害理解不到位;加之病害对水稻的危害在前期,防治效果不太明显,但是虫害对水稻的危害显而易见,例如褐飞虱能直接造成“冒穿”、螟虫可导致蔬菜的“枯心”等。因此,农户偏重防治后期的虫害,忽视了前期的病害,造成经济损失。

1.2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温暖,很适合一些害虫的生存、繁殖。当害虫发生次数多了以后,不管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害虫,在当地1年中发生的次数会增加至4~6次;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水稻面积减少,但是病虫害的迁入量却大大增加,加重了水稻的危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稻瘟病、螟虫、稻飞虱、赤斑泡沫叶蝉、稻纵卷叶螟等,生长期长,分布广泛,对水稻的危害性较为严重。

1.3防治技术落后

防治技术的落后会直接导致防治效果差。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或妇女,由于文化程度低,所使用的农药机械并不先进,多数农户仍然使用粗点喷雾,喷射效果较差,直接影响了防治效果。

2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合理处理水稻种子

处理水稻种子能有效地避免作物土传、种传部分病害以及地下害虫侵袭[1-2]。常见的方法有:使用16%的恶线清可湿性粉剂(主要成分是使百克与杀螟丹)和5%的灭菌成可湿性粉剂加水浸泡水稻种子,浸种3~4 d。水稻种子放进药液时要不断上下翻动,在浸泡之后直接催芽播种,不需要淘洗种子。这样能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以及水稻的白叶枯病等相关的病害。起到方便、安全、高效、经济的作用,也能真正确保水稻出苗的整齐、齐全、均匀、健壮,是获得丰收的重要保障。

2.2加强信息交流和监测

一是在病虫害发生前期就要及时作出反应。对一系列重大的病虫害要加强监测力度,并清楚地掌握其动态,准确预测报道。二是加强对外源性病虫害的信息沟通,随时做好当地的预防工作。三是及时精准地将消息发放到每家每户,保持实效性和准确性。争取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种有效药物进行防治。

2.3加大防控技术推广力度

一是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治理,以水稻的基本生态为主,利用水稻品种的抗性、栽培的避虫技术以及利用相关天敌和物理性诱杀技术等综合措施,从而尽量降低农药使用率以及提升防治的质量[3]。二是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情况,对其防治技术和策略进行科学调整。例如,“稻飞虱”的治疗:该虫主要是在每年7月对水稻进行危害,以其刺吸式口器刺入水稻的叶鞘和叶片内汲取其营养,该虫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因而在大风雨之后应加强调查和治理,使用25%扑虱灵25~30 d,其安全间隔期为14 d;或者用25%速灭威1.8 kg/hm2,或10%大功臣150~225 g/hm2混合750 kg水进行喷雾,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绿晶 1 000~1 500倍液喷雾。又如稻纵卷叶螟:该害虫具有远距离迁徙的特点,在1年中发生较为完整的世代应该有5代,发生6代的是少数。通常情况下,每1代都会有3~4个蛾峰,给防治带来了困难,主要是在该虫的卵孵盛期进行施药,也就是在蛾高峰后的7~10 d施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药有5%凯强水分散粒剂180 g/hm2,或30%大名乳油1 200~1 500 mL/hm2,或5%凯强120 g/hm2+20%锐通900 mL/hm2,对水450~750 kg进行喷雾。三是农药要定时更换使用,这样不仅能延缓害虫的抗药性速度,而且还能延长水稻的使用寿命。

2.4利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包括一些研究部分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自然技术和措施、研制一些生物类的农药,从而取代毒性较高的化学药物,可利用昆虫信息素干扰雌雄害虫的,从而更好地降低害虫的繁殖能力。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选择不同波长的激光对部分害虫进行处理,使其害虫的代谢紊乱甚至死亡;加之灯光、颜杀,以及气体和温度的处理等,都会成为无公害的防治手段。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物理辐射或者是化学不育技术预计会是将来害虫防治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4]。

3参考文献

[1] 陈娟,马国胜,王杰,等.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及施药技术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2(4):25-26.

[2] 何晓波.水稻中期主要病虫害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0(6):48-49.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水稻施药技术 常见病虫害 发病特点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69-02

水稻是我镇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农作物之一。有水田面积19321亩,病虫危害成了水稻生产的大敌,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和耕作制度变更等原因,我镇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高峰期,我作为农业技术人员,在病虫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作了经验总结。

1 水稻病害的种类

水稻病害常分为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之分。

1.1 真菌病害

1.1.1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我镇属于低热河谷地带最严重的是苗期,分蘖期和抽穗齐期。防治方法:应采取以种植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为中心,健康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注意品种合理搭配与适时更替。②科学田间管理;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健。③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有机肥、磷肥,巧施穗肥。④播前种子处理,用强氯精浸种。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⑤药剂防治: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孕穗破口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或分蘖期和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达20%以上,剑叶发病率在1%以上的田块及时进行喷药,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

1.1.2 稻胡麻叶斑病

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

症状:芽期发病,芽鞘变褐,芽末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形病斑,如黄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一片成多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灰色至灰褐白色。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湿时,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病斑初椭圆形,暗黑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水稻胡麻叶枯病发生规律是: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草颖壳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干燥条件下,病斑上分生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从表皮直接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斑,并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再浸染。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收获后及时处理销毁病稻草,深耕灭茬,降低菌源物。②合理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磷、钾肥及有机肥,特别是钾肥施用可大大提高植株抗病力。

(2)种子消毒:稻种在消毒处理前,晒种1-3天,这样促进种子发芽和病菌萌动,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小时,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小时,净后催芽。

(3)药剂防治:在稻田发病初期喷药保护,药剂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克,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克,用水750公斤喷雾。

1.1.3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发生概率高,为害重,损失大。一般以分蘖盛期、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重,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

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半透明状,边缘暗褐, 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在前季稻收获后深犁翻晒田。犁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2)化学防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防治最好。一般当水稻分蘖末期到圆秆拔节期,丛发病率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应用药剂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10-15天。药剂每667平方米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

1.2 水稻细菌性病害

1.2.1 水稻白叶枯病

秧苗在低温下不显症状,高温下秧苗短条壮,小而铗,扩展后叶片很快枯黄凋萎,此病有2种型。第一种青枯型,是一种急性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呈现失水青枯,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青灰色或绿色,叶片边缘略有皱缩或卷曲。第二种是慢性症状,植物感病后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发现暗绿色水渍状短线病斑,最后病斑变灰白色,黄褐色,病株特别明显。

发病条件:带病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最初侵染源,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学,形成中心病株,病株上分泌带菌的黄色小球,随风雨,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高温高湿、台风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区长期积水,氮肥施用过多,生长过旺,土壤酸性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水稻黄单胞秆菌。初侵染源主要是病草和病谷,细菌经水流传播到秧田,引起秧苗发病。早稻秧苗感染后往往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菌苗。晚稻在三、四叶期就可表现症状。秧田期淹水,秧苗期淹水,秧苗被感染的机会增多,淹水没顶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秧苗带菌率越高。当带菌或显症状的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到分蘖末期,稻株抗病力降时,开始发病,成为中心病株。以后又在病株的病部产生大量的菌脓,借灌水和暴风雨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不断扩大蔓延。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在减少菌源的前提下,狠抓肥水管理,以药剂防治为辅,重点抓好秧田期的水浆管理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前用强氯精浸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途径,如汕优63、宜香3003等品种,清理病田稻草残渣,病稻草不还田。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壮秧。选好秧田位置,严防淹苗。秧田应选择地势高,无病,排灌方便。防止串灌,浸灌和长期深水灌溉,防止过多偏施氮肥,还要配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防治,封锁或铲除发病株和发病中心。秧田在秧苗3叶期及时拔秧前3-5天用药;发病株和发病中心,大风暴雨后的发病田及邻近稻田,受淹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是防治的重点。大田在水稻分蘖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气候有利于发病,则需要立即施药防治,发现一点,治一片,发现一片治全田。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亩用70%叶枯净胶悬剂100-150克,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升喷雾。

1.2.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谷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病稻种,稻草和自身稻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主要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借风、雨、露等传播。在无病区主要通过带菌种子传入。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晚稻比早稻易感染,后期水稻易发病蔓延,台风暴雨造成伤口,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灌水过深,加重发病,晚稻在孕穗,抽穗阶段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种子检疫,确保种子是否带菌。

(2)选用抗病杂交品种,如汕优63、冈优12、Ⅱ优63等品种。

(3)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配合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忌灌串水和深水。

(4)药剂防治:苗期或大田稻叶上看到有条斑出现时,应立即喷药防治。用法是每亩用7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升喷雾。

2 水稻常见的几种虫害

2.1 结苞为害类

2.1.1 稻丛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典型的迁飞性害虫,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于中稻。

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结成虫苞,幼虫躲在苞内取食上表皮及叶肉组织,留下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受害重的稻田一片枯白,影响株高和抽穗,使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导致严重减产。成虫盛发和卵孵期,雨日10天左右,雨量100毫升左右,温度25-28℃,相对湿度80%以上,则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水稻生长健壮,整齐;做到前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提高水稻抗虫能力并缩短为害期。(2)化学防治 根据水稻分蘖期补偿力强,受害影响小,穗期受害损失大的特点,要狠抓穗期防治,进行药剂防治。

根据害虫情况,在卵孵高峰期每667平方米使用80%杀虫单溶性粉剂50-60克;在卵孵高峰期后1-2天,每667平方米可用40%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加水30-45千克喷雾。甲胺磷乳油每15亩用25-50毫升,,每15亩用750毫升喷雾。

施药时应注意:(1)施药时间一般以早晚为好,阴天、细雨天可全天进行,但细雨天应适当提高浓度。(2)甲胺磷对稻纵卷叶螟有特效,但为高毒农药,作为过渡农药品种,使用应避免高温季节使用。(3)施药时,田间应保持4-5厘米浅水层3-4天,可提高防效。

2.2 吸汁类害虫

我镇常见水稻害虫有稻飞虱,该害虫对水稻为害猖獗,能在短期内发生成灾。为了掌握稻飞虱的发生规律,近10多年来我对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基本上掌握了稻飞虱在我镇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根据田间推广中心,2个基点调查和面上观察调查,稻飞虱在我镇一年可发生5代。

稻飞虱各生时期及为害情况:根据观察和统计分析,在正常年份我镇稻飞虱各生时期为害情况,早稻期2-3月为害早稻秧苗,3-4月为害早稻孕穗期,始穗期。

防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选用高产抗虫良种,加强肥水管理为基础,抓住防治时期及时用药为重点,防治药剂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公顷225-300克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750克,加水750喷雾。施药必须保证质量,药一定要施到稻丛下部确保药剂,接触虫体。施药时间应保持3-7厘米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 杂交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丘陵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51-01

冶山镇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属丘陵地区,秋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常年种植杂交水稻2 800 hm2左右,是南京市杂交水稻种植的优势区域。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栽培模式的改变和品种的更新,病虫害逐年加重,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目前,发生严重的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等,发生较重的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如防治不力,一般可损失稻谷10%~30%,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影响全镇秋熟作物产量。

1 病虫害发生原因

1.1 栽培制度变化,导致螟虫发生严重

近年来,冶山镇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加大,栽培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许多种植大户为了减少投入成本,只种植一季水稻,这样造成冬季稻田螟虫残留基数大,历年螟害发生严重。一般田块二化螟危害率达20%,严重田块已达50%以上。

1.2 栽培模式改变,导致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严重

目前,水稻的栽培方式呈多样化,一个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旱育手栽、机插秧和直播稻等方式,偏迟、偏嫩绿贪青的田块多,这为害虫提供了食料桥梁,造成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严重。许多田块卷叶率达15%,严重田块飞虱危害出现了“冒穿”现象。

1.3 品种不断更新,导致稻瘟病、稻曲病逐年偏重发生

为了顺应人们的消费需求,目前全街道推广两系杂交稻品种比例加大,两系品种已占水稻面积90%以上。两系杂交稻对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造成稻瘟病、稻曲病连年偏重发生。此外,没有经过包衣的种子,水稻苗床几乎都有稻瘟病发生。水稻穗期没有及时防治的田块,稻曲病发病率达30%以上[1-2]。

2 防治策略

2.1 加强病虫测报,抓住防治适期

建设丘陵地区病虫测报点,综合全区病虫发生趋势,及时病虫发生情报,抓住适期防治水稻病虫害。政府需重视水稻病虫防治工作,通过建立镇村病虫防控体系,配备专人负责病虫测报和信息工作,及时把病虫发生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

2.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技术

针对目前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加之农户防治意识不强、防治技术不高的情况,及时抓好培训工作是确保水稻生长安全的前提。要充分利用当前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及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实施的契机,认真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防治水平,克服其不用药或滥用药的不良习惯。镇农技人员要抓好农技服务工作,在每次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防治,确保药方用好、防治到位[3-4]。

2.3 实行统防统治,确保防治效果

针对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加大、种植大户不断增加,农业部门应加强引导工作,扶持成立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强化防治工作。植保专业化服务是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的保证,也是发展水稻规模化绿色种植的客观要求。通过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可有效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农药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克服农村当前劳力不足、栽培方式多样、防治不力等问题,切断害虫食料桥梁,压低残留基数,减少隔代危害程度。

3 防治技术

重视秧田病虫防治,坚持播前浸种,移栽带药下田;加强大田防控,抓住适期,治前控后,病虫兼治,打好水稻病虫防治3次总体战。秧田期,治稻瘟病、二化螟,栽前7 d用好药。水稻大田期,第1次总体战主治水稻纹枯病、白背飞虱,兼治稻瘟病、灰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第2次总体战主治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兼治云形病、叶尖要病、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等病虫害;第3次总体战主治稻曲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稻飞虱和螟虫。

3.1 秧田期

治稻瘟病、二化螟,重抓播前浸种,坚持带药下田。采用药剂浸种,用25%咪鲜胺2 000~3 000倍液(即2 mL对水5 kg,浸种4~5 kg)浸种6 h,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稻种,把残留药液冲洗干净。有稻瘟病的田块加施20%稻瘟纹克(井・三环)可湿性粉剂1.5 kg/hm2。栽前7 d,秧田起身药加施40%索虫亡(丙・辛)900~1 200 mL/hm2防治二化螟。

3.2 第1次总体战

防治时间:7月下旬。药剂配方:用52%速盾高(阿维・杀虫单)1 200 g/hm2+25%农好(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3.5%井冈霉素A・己唑醇水剂1 350 g/hm2;有稻瘟病的田块加20%井冈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

3.3 第2次总体战

防治时间:掌握先破口先用药的原则,破口1块,防治1块,隔7~10 d再用第2次药。防治药剂:用40%滋丰(毒・辛)乳油1 200 mL/hm2+11%井冈・己唑醇可湿性粉剂450 g/hm2+42%穗源康(咪鲜・甲硫灵)可湿粉600 g/hm2。

3.4 第3次总体战

防治时间:8月下旬,迟熟中杂稻用药后5~7 d再用好第2次药。防治药剂:40%滋丰(毒・辛)乳油1 500 mL/hm2+25%农好(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42%穗源康(咪鲜・甲硫灵)可湿性粉剂600 g/hm2+20%井冈・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

4 参考文献

[1] 朱训泳,薛世芳,林国辉,等.两系杂交水稻推广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种子科技,2011(7):40-41.

[2] 朱训泳.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水稻,2009(5):72-76.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4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安徽安庆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51-01

Abstract Occurred features and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f pests and diseases of rice in Anqing area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Rhizoctorzia solani,rice blast,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Laodelphasx cstriatellus(Falle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Key words pests and diseases of rice;occurred features;control measures;Anqing Anhui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地理位置为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属亚热带沿江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16.6 ℃,年平均降水量1 300~1 500 mm,无霜期248 d,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安庆地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1-2]。现针对安庆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1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由立枯丝核菌感染而得。作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叶鞘受害后,初在近水面处有暗绿色水浸状病斑产生,后病斑逐渐扩大至云纹形或椭圆形并融合;叶片受害后,呈现云纹状病斑,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后,病斑由污绿色变为灰褐色,常不能抽穗,千粒重下降。

水稻纹枯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核或菌丝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作物或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次年或下季的初侵染源。春耕浇水耕耙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流在稻株基部叶鞘上,随着稻株分蘖和丛茎数的增加,菌核数量也逐渐增加,如遇外界环境条件适宜则萌发危害。由于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整,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此,这些地方比较容易发现病株。

1.2 稻瘟病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可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绝收。根据发病部位及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由种子带菌导致,发生于3叶前,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分蘖至拔节期发生最为严重。根据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不同,病斑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或褐点型4种;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穗颈部变褐,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谷粒瘟产生褐色不规则或椭圆形病斑,稻谷变黑[3]。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或稻谷上越冬,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临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后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

1.3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1年发生多代,以幼虫为害水稻,其躲藏在叶苞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开花结实受到影响,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趋光性,喜荫蔽和潮湿的环境,可以进行长距离迁飞。成虫羽化后2 d选择生长茂密的稻田产卵,卵散产,每雌产卵量40~50粒,卵多产在叶片中脉附近。1~5龄虫进行危害,其中4、5龄幼虫食量占总取食量的95%左右。

1.4 稻飞虱

稻飞虱又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者体型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4]。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一是充分利用国内外水稻品种抗性基因,培育抗飞虱丰产品种和多抗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选留健康种苗、轮作、合理栽培密度、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搞好田间卫生。三是水稻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受害作物的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进行深翻地。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具有无污染、防治比较彻底等优点。水稻病虫害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晒种、热水浸种等进行种子处理。二是利用黑光灯、高压电网灭虫器等防治病虫害。三是采用人工捕杀、人工清除病株等。

2.3 化学防治

当病虫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针对上述4种水稻病虫害,可以采取如下具体的化学防治措施:对于水稻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 500~2 250 mL/hm2于孕穗期病株率达30%~40%时喷雾防治,药液要尽量喷在稻株中下部;对于稻瘟病,可用含三环唑、春雷霉素、咪鲜胺等成分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于稻纵卷叶螟,可选用25%杀螟松乳油1 080 mL/hm2对水900~1 080 kg/hm2进行常规喷雾防治,喷药时期掌握在低龄幼虫期的傍晚;对于稻飞虱,可选用3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300~375 g/hm2、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300~375 g/hm2对水900~1 125 kg/hm2常规喷雾防治,施药时期掌握在小若虫高峰期,施药时注意先从田四周开始,由外向内[5]。

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一是保护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条件;二是选用生物药剂等进行防治。

3 参考文献

[1] 张学道.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3):37-38.

[2] 何忠全,张志涛.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J].中国稻米,2000(1):30-32.

[3] 黄庆德.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J].南方农业,2015(24):14.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127-02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要确保其丰产且增加农民收入,需要注重病虫害防治问题。有关农业技术部门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条件不同,所选择种植的水稻品种不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部分地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存在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1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前期防治工作不够重视

根据实践经验,要防止水稻作物病虫害,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些稻农却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如果水稻作物病虫害预防工作没有做好,可以采用后期弥补的方式,只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不会影响水稻的收成[1]。但事实上,水稻作物一旦发生病虫害,要采取措施制止很难,几乎不会有效地避免水稻作物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从农业经济的角度而言,一旦出现病虫害,还会导致稻农的农业成本提高,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农业经济损失。

1.2 过分依赖药剂

传统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会采用药物杀虫作为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但是如果对药物过分依赖,就会提高病虫害的抗药性,从而使得水稻发生病虫害,采用以药物作为应急处理措施而无法发挥效用。另外,水稻作物使用药物,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虫效果,但对农业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还会增加稻农的经济成本[2]。因此,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防治策略。除了采用药剂防治措施之外,还可以优先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对水稻的播种期进行适当的推迟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防病虫害效果,在水稻种植方式上进行调整,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1.3 病虫防治工作实施得不均衡

稻农大多对种植水稻中遭遇虫害所需要采取的措施较为了解,而对病害问题却知之甚少,特别是一些水稻病害在初期发病阶段不容易被发现,一旦显症,说明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此时采取水稻病害防治措施已经很难奏效。例如,水稻发生纵卷叶螟病害时,水稻就会“白叶”;如果水稻有“枯心”的现象,则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螟虫病。如果稻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技术措施解决。

1.4 药种选择、使用不当

多数稻农都会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在适当的时间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但是,在病虫害防治方法上却各有不同。比如,部分稻农虽然遵循了有关部门的建议适时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但是在药剂使用上,多为自行购买药物,而且存在为了降低药物成本而到不正规的农业物资商店购买的现象,导致药剂的效用并不是很好。也有稻农虽然按照要求选用了药物,但是施用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比如,没有在药剂中添加足够比例的水分,在药剂喷洒中也不够均匀,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如果在高温少雨的气候环境下对水稻喷洒药物,还会导致水稻叶片受到药剂的侵袭而发生药害。

2 对策

2.1 加大宣传支持力度

要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就要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除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之外,还可以利用稻农的农闲时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在水稻种植期间,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入到田间地头为稻农现场指导,可以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专业技术人员在为农户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时,还要与稻农互动交流,认真回答稻农所提出的问题,帮助稻农切实解决水稻种植中所遇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3]。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而言,通过与稻农近距离接触、充分交流,还可以了解水稻的各种病虫害发病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类型的病虫害发生,方便其从科学的角度制定防治措施。

2.2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可以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对遭遇病虫害的稻农给予一定的技术补偿和经济补偿,以减少稻农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惠农政策中,技术培训或者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让稻农提高意识且能够根据水稻种植规律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防治病虫害药剂的使用方面,技术上要做到无偿培训,经济上可给予一定的补助,让农户使用质量良好的药剂,以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药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3 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

根据多年来的农药市场情况,农民由于购买假农药或者质量低劣的农药的现象并不少见。在病虫害防治药物上给予政策上的主持,可以让稻农选择放心的农药,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发挥效用。因此,要加大农业物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同时还可以将假农药或者质量低劣的农药排挤出农业物资市场。针对贩卖假农药或者质量低劣的农药的行为,要根据有关法律给予必要的惩处[4]。要积极地向稻农推荐无公害且低污染的农药,以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4 加大科学种植力度

水稻种植要注重采取科学的方式,不仅要降低种植成本,还要重视农业环境保护。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降低农药使用率,即便是对水稻病虫害采取药物防治措施,也要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包括前期的预防工作,选择恰当的水稻播种时间等,都要考虑到病虫害问题。水稻种植中,采用机械化种植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也可以降低劳动量。

3 参考文献

[1] 况登,胡琼,毛吉业.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效果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78-179.

[2] 王富莲.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53.

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 提高 水稻 病虫害 防治效果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85-01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的增产增收问题逐渐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由于人们一直以来没有对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引起重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水稻的产量受到了影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虽然我国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等产量每年都是世界的前几位,但是由于病虫害、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国作物的生长也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基于此,要认识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就将围绕水稻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 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1 常见的水稻病虫害类型

经过笔者多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工作经验来说,在我国华东地区常见的水稻病虫害类型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常见的虫害类型主要: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2 水稻病虫害防治现状

2.1 重视后期方式,对前期防治工作没有引起重视

有一些农民群众由于分蘖的影响,会认为水稻在生长初期如果受到病虫害的影,可以通过增加分蘖对其进行弥补,因此在前期防治的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相应重视,这种方式将对水稻的生长起到十分不利的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水稻种植的初期没有对其进行重视,那么水稻生长到后期时就很容易出现虫龄不齐,难以治理的情况。

2.2 过于重视对药剂的使用,忽视了综合防治的作用

很多农民认为,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就需要用农药或是相关治疗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才能将问题进行解决,殊不知这种方式并不可取,甚至忽视了综合防治的作用。比如,在对水稻进行培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抗病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宽行窄株的方式,此外也可以适当的调整水稻播种期,这些方式的应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的发生[2]。

3 怎样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现代生物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其对抵抗病虫害有着极为明显的帮助作用。比如除草剂的研发和应用,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民生产中的问题。生物技术适当的应用在水稻生产环节中,对预防其病虫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相信在今后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这种方式也将对水稻生产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3.1 加强农业防治

3.1.1 种子的处理

根据江西地区的水田问题,我们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绿色高产高效的原则,选择相对适应能力强、抗病虫较好的品种,将病虫对水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3]。

①科学施肥

在水稻种植和生长过程中,要适当的使用化肥,以求达到更好的增产增收目的。在施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水稻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通过有机肥料和无机肥的有效集合,不断满足水稻的养分需求,维持和提升整个土壤的肥力。

②水分管理

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水稻对水分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在这个前提下,就应该保证采用适当的湿交替灌溉方法等管理技术,对田间气候进行有效改善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水稻整体抗病性。

3.2 生物防治

和其他防治方式来说,生物防治具备较高的选择性,并且由于安全性相对较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追捧。这种防治方式就是利用自然天敌控害技术,比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对水稻害虫进行移植,这种方式能有效的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通过研究开发天敌昆虫饲养技术,进一步对水稻害虫的生长进行控制,降低害虫种群的繁殖能力[4]。

3.2.1物理防治

这种防治方式就是通过对光谱等因素对病虫害进行诱杀,从而进一步达到防治效果。比如一些害虫有较强的趋光性,通过对不同光谱的使用,对害虫起到诱杀的作用。

3.2.2化学防治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消灭,这也是现代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防治手段。其主要的特征就是作用快,并且见效快,对水稻的生长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这种药物只能对病虫害起到消灭,但是却不能阻止害虫的繁殖,随着时间的积累,害虫很容易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因此在对药物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农民正确使用药剂,以求达到最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结束语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我国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技术也逐渐发展到了国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粮食一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其稳定发展、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等产量每年都是世界的前几位,但是由于病虫害、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国作物的生长也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我国今后的农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证人们食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勇峰,唐春生,黄守行等.衡阳水稻主要病虫害全程组合用药控害增产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4,33(24):47-49.

[2]朱永枢.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提高方法研究[J].时代金融(中旬),2015,46(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