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实践 校本教材 教学功能

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但县级以下区域整合的农村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则鲜见。加上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碰到材料准备难、家长不重视或老师自身瓶颈等问题,结果效果低下,甚至形同虚设。因此,开发小学科学实践校本教材,解决材料准备问题成为农村科学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前提。对此,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意义,准确明晰定位

综合实践的校本教材已经沉淀了地方特色,具备了取材容易、施行有趣、深受喜爱等基础。如果对其科学内涵进行挖掘、丰富、完善,形成系统的教材,则是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升华。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理念催生的教学设计已经趋于成熟。目前,影响科学课堂教学的有“两难因素”,即材料难、组织教学难。组织教学是城乡小学科学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而教材中需要开发的教具,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则更加困难,属于个性突出问题。如果能为几个特性相似的乡镇提供小区域的科学校本教材,无疑会解决取材难的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功能缺失。但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难度比较大,需要县市级教研专家牵头组织、基层一线优秀的综合实践教师、科技辅导教师参与。在定位方面的把握也很重要,不能变调成纯粹的活动课或乡土教材或兴趣活动,而应该介于常态课与校本课之间。因此,在内容上首要体现科学性、取材简易、层次分明的特点。

二、内容富有特色,程度梯次分明

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也是小学科学校本教材开发常用的手段。农村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要在教材体现富有特色,很容易立竿见影。因此,从这几方面丰实农村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内涵很有必要:

1.抓时令,贴切农村生活。春季,农民们要耕地。可以犁为素材,结合锄头研究部分力学原理。并以犁的发展历史教育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兴趣和视野。又如地瓜在农村的保存或保鲜,是农村普遍的问题。大多数选择保存在地窖,但是破皮的地瓜就很容易长芽或者腐败。这里还可挖掘出温度、光照、外皮等对地瓜保存的影响,也可以挖掘出地瓜的氧化分解作用,甚至可以提出“在保质的前提下,储藏时间长的地瓜还是时间短的地瓜甜”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又以“地瓜营养成分研究”为题体现其淀粉的本质,并将其延伸至龙眼的中草药保鲜的研究、柑橘包装方式的探索、储藏稻谷时喷洒农药的危害等。或者,开展农村特有物质――茶蛄饼去油的研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命题之一),天然染料的研究,腌制品的化学研究。也可结合台风天气开展天气教育,以此辐射至温度、降雨量、风力等,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可行性。

2.找特色,挖掘科学内涵。本市有很多的乡镇名牌,这就是特色。对特色的科学内涵进行挖掘,就是提升它们的教育价值,从教学的本质进一步升华它们。如晋江磁灶的陶瓷,可开展《陶瓷――火与土的艺术》,可围绕陶瓷的生产过程、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陶瓷的化学成分、陶瓷生产机械的原理、对陶瓷生产污染不敏感的植物调查等展开形成系统。德化也可围绕陶瓷展开,聚焦浅析工艺陶瓷与建筑陶瓷差异、陶瓷生产话环保、高领土的分类或土壤的酸碱度教育与植物分布、土壤的分层、植物标本制作、锻造钢铁与陶瓷的差异、从中挖掘出“溶解”单元(合金、水培花卉等)。安溪可以茶叶做文章,茶史可作为拓展阅读材料,把茶水与溶解知识的融合,将制茶机械与力学原理的渗透,讨论饮茶与健康、不同土质对茶树生长的影响、茶叶的保鲜与其它物质保鲜的比较等问题。晋江的皮革、鞋业、纺织等工业,制皮业与环境污染、鞋材废料的发电教育、纺织漂染的环境效应,部分生产机械的物理学,也可开展一些微观的生物学研究(如蚕豆对晋江水域水污染的监测――科技创新大赛命题),皮革类可延伸至蛋白质及化工生产的部分科学教育,也可开展工厂职业病成因的简单介绍等。永春有丰富的资源,如煤矿教育、开掘机械的力学教育、瓦斯类教育等,白鸭可与营养教育、浮力等物理生物教育联系起来;森林资源与动物资源也很可观,这样推行生物教育的素材唾手可得。还有,南安有石材,惠安有石雕等,这可以引导到石雕水的污染、海产的生物教学、沙滩的SiO2化学教学、潮水成因、红树林教育等问题;而泉港的炼油厂,可由石油牵引出的有机化学教育、石油的污染、石油的溶解知识教育等。

地方名牌众多,可选好其中一种作为小区域的优势教育,通过各方面的科学内涵挖掘、开拓形成一个系统。这样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深入与教学精力的集中,在教育教学的承接上也比较顺畅。同时,也解决了材料准备难的问题,能使所在的学生对于乡镇名牌的科学认知、探索形成比较稳固的系统。

3.分层次教学,构建合理体系。这类教材需融合课堂教学、拓展阅读、分层的实验研究(供有能力完成的同学或者兴趣组选择)、小学科学的地方问题命题的提出与自主研究(可与科技创新大赛接轨,实行中长期小组式研究)四个部分。在这四层布局中各式的比例因小区域实际情况而定。由于该类教材定位于弥补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学功能缺失,因而内容不宜过于宽泛,只能选择突出时令与重要特色结合,分学期按比例配置。对于拟研究问题,可依据时效性、是否已研究、科学性、联系生活等原则,考虑将其列入上述的小学科学的地方问题命题的提出与自主研究的范围(供各类学校选择);而分层的实验研究,则以学校的实际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导向实行选择与自主命题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实践性、客观性、区域性,进一步发挥农村小学科学实践的优势,深化科学服务生活的理念。

三、提高导演能力,学习研究并重。

有了好材料,还需要好的导演。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扮演这类角色的英雄,提倡学习与研究并重。有必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提高或者强化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四方面”教学能力,即:教材整体把握能力、材料结构处理能力、教学语言优化能力、探究活动布局能力。上述前三种能力属于学习方面,而第四种能力属于研究方面。教材整体把握能力要求教师应该洞悉科学实践教材的内在逻辑知识结构链,处理好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阶段及以其为拓展方面的第二阶段,旨在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与自主研究习惯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材料结构处理能力意在指明材料方向的前提下,依靠材料设置情境、预示现象铸就合理结构,催化实现以结构性实现探究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教学语言优化能力则要求以艺术加科学为准则,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以此同步演化成雕琢学生探究思维的利器,通过准确、简练、条理鞭策学生的语言发展。探究活动布局能力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引导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能在一定范围内为学生的课内探究活动与课外延伸研究谋篇布局,并能以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催生动力与灵感。

当然,相关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在保障教材、科学实践材料取材容易的前提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探究之旅也将为之开拓宽泛。在边行边进的进取中,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将有另一番喜人的风景。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2

本文通过两个发生在孩子身边的科学案例(灯泡的自转、鲜花的保鲜)的解剖,说明了科学实践活动需引导儿童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去掌握发现的途径和方法,去感受发现的乐趣,孩子才能乐在其中,也才能发现科学的真知,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关键词

科学 发现 探索

科学就是探索。身边的科学是儿童最想知道的,也是最能激发儿童探索兴趣的。实践活动需引导儿童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去掌握发现的途径和方法,去感受发现的乐趣。在实践中获得科学真知,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案例一:灯泡的自转(大班孩子和爸爸一起写的科学日记)

一天夜晚,我和奶奶围坐在客厅里的碳火盆前取暖。我一抬头,看见了一件怪事,吊在客厅正中戴着塑料帽的白炽灯自动转起来了,而且还围着火盆上方转圈。开始我以为是风吹动的,但观察了一会并不是,就问奶奶这是什么原因。奶奶盯着看了看越转越快的灯泡神秘地说:“要过年了。可能是去世的爷爷回来了。我们明天炒点菜祭拜一下。”当时我想,老师说过世界上没有鬼的。这不就是身边的科学吗?我一定要问爸爸弄个明明白白。

第二天,爸爸出差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昨天晚上发生的怪事。爸爸说:“这是一种正常科学现象,做一个实验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找到了实验的材料:酒精灯,一根毛线和一个小风车。我先将风车系在毛线的一头,再将毛线的另一头固定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使风车离地约一米悬着。然后关紧门窗,这时风车没动,接着我把点燃的酒精灯放在风车的下面仔细观察,不一会儿,风车自己转起来了。我又将酒精灯移开,过一会儿风车又不动了。我一拍脑袋说:“灯泡转起来,并不是鬼的缘故,而是火烧热了引起的。”爸爸启发说:“再想想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找《十万个为什么》吧!”《十万个为什么》中解释了其中的道理:火使它上方的空气温度升高,而热空气比它周围的冷空气轻,就会不断往上升,就这样在火盆的上方形成了空气的气流圈。也就是看不见的热风,在这热风的作用下,吊着的灯泡当然随着气流而转动起来了。我弄懂了道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案例二:鲜花插在萝卜上(孩子们群体一起写的观察日记)

上星期妈妈生日的那天,爸爸下班回家后像变魔术般从背后拿出一大把鲜红的玫瑰花来,妈妈可高兴了!她把玫瑰花插在一只漂亮的花瓶里,每天都换上新鲜的清水,望着那一朵朵的玫瑰,妈妈脸上滋养着幸福的笑容。可是还不满一个星期美丽的鲜花全都谢了,妈妈为此很难过。于是我就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花开的时间变长呢?

不懂就要问,我先去请教了老师,在老师那儿,我了解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鲜花长开不谢的关键。于是我叫了几个小伙伴成立了一个实验小组,以阳台作为我们的实验室,想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可是,怎么实验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人说把花插在盐水中,不过马上有人反对,这样会使花凋得更快;有人说,可以把鲜花底部的根烧一烧再放进水里;我突发奇想说:“我想问萝卜借个根,把花种萝卜上。”

大家一致赞成:“先试试吧!”便开始行动了。我去商店买了15枝看上去比较均匀的康乃馨,我把买来的康乃馨重新剪了切口,并把3只烧杯分别编了号,我们在1号杯中插入了5枝鲜花,并加入清水。再把另5支康乃馨的切口放在酒精灯上烧,直到切口部分的水分被烧干后,放入2号杯的清水里。把鲜花种在萝卜上更难了,我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剩下的5枝花花茎上切出一个斜面,并在萝卜上也斜切一刀,再把花茎上的斜面紧贴着萝卜的切口插入,用胶带牢牢封住,防止进水,引起腐烂,并把这5枝种进萝卜的康乃馨插入了3号清水杯中,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了。

过了9天1号杯中的鲜花枯了,其中2枝花,没有开全。第15天,2号杯上的花也谢了,其中有一枝花没开全。而3号杯中的花一天比一天开得艳,并且全部盛开了,格外鲜艳。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不经过处理直接插入清水里的鲜花花茎的切口处会流出原有的养分,这些养分会使细菌在切口处大量繁殖,在失去养分的同时也影响了水分的吸收,鲜花很快就会枯萎,如果烧干切口,花茎中的水分和养分就会被封住,能使鲜花较长时间不凋谢。而种在萝卜上的鲜花,因为不仅能吸收到萝卜内的大量水分、养分,而且新鲜的汁还能防止细菌的繁殖,这样鲜花就会更加美丽长久了。

科学就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那一套套系统的知识是科学的成果,属于科学的一部分,但不是科学的全部。科学还包含着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科学之可贵正在这里: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探究,从而发现自然的性质和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理性化的解释,掌握了这些,才有可能遵循自然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科学奇迹。这种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是一种实践行动。这种探究自然的实践行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案例中以自然现象:“灯泡的自转”“鲜花的如何保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查阅书籍等实践研究行动,了解了热风形成的原理,知道了鲜花“保鲜”的原理,这就是科学的内涵。孩子们在实践行动中逐步学会了这种本领,那就不仅是一个科学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成了科学知识的生产者。这就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即通过学着“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搞科学”的实践行动,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从小养成爱科学的风尚。

发现就是探索。发现无非是解决三个方面或者说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样的,三是为什么。第二方面又包括两层:一层是指事物的外部特征是怎么样的,这是感性认识,再一层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是怎么样的,这就是科学。发现是逐步的,不断深入的。“案例2”中孩子首先研究鲜花为什么“不鲜”,观探讨“保鲜”的道理,再实践保鲜的方法,逐步从感性到理性,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科学道理。

应是“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在引导儿童进行身边事物的探索活动中,要把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渗透在活动过程中,不须灌输,不必说破,而只是领着儿童去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把他们对自然本能的“探究反射”和“求知欲”引导到科学的研究道路上来。“案例1”中儿童有了疑惑,爸爸不去说破,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查阅资料自主地去探究其中的奥秘,逐步引导他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3

关键词:中学生物 科学素养 培养

中国科协组织进行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4%。 这一比例虽然比1996年前有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必须切实抓好全社会的科学普及工作,我国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工作任重道远。据了解,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将近7%,我国到2001年的最新数字仅仅为1.4%。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弊端是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他们的记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能做题、会考试。但由于很少有机会走出课堂去接触自然与社会,动手能力普遍差,特别是县区学生更是如此。其科学素养结构性贫乏现象更加明显,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呈现潜力不大、后劲不足、科研能力不强的现象。为此,新课程中各学科教学大纲与教材中都安排了很多课外实践活动,弥补他们在这方面的不足。

一、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内涵

一般说来,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涉及到四个方面:

(1) 科学知识与技能;

(2) 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

(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学校的科学教育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培育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及其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要把作为科学实践指导与规范的科学思想(包括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它所应用或创新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熏陶,从而培养比较全面的科学素养。

在进行科学知识教学中,将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渗透进去,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特别是自然科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与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建立起比较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观和以科学实践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自觉意识,并学会在实践中逐步综合地加以运用。

二、 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1、力求体现科学本质

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其过程是科学探究活动,其成果是科学理论知识,其认知主体是科学家,其活动规范是科学精神,其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从这种广义的观点出发,把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理解,建立在这种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基础上。科学教育不仅要涉及到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涉及到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2、全面提高科学素质

根据上述广义的科学本质的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内涵,科学素质就不只是科学知识一个方面,还涉及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

3、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确定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的具体内容,应面向全体中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分子,所以它应该具有普及性。同时还应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学知识、长知识的阶段,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其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应与这种特点相符。要选择那些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素质。此外,还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全面考虑基础性与现代化的关系,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要选择那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与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有关,又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三、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1、 深化生物科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的改革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科目化,把课程、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1)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中常用的、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如:生物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生物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普通的生物常识及科学史知识,重要的生物概念和规律等。

(2)使学生掌握与生物学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主要有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以下5个方面的能力。

①较熟练地掌握显微镜使用、徒手切片和制作装片、做简单的生理实验等生物学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初步学会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等,并且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正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

③初步学会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④逐步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学会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⑤通过完成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探究、实习和参观等项目,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并逐步确立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 确保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提高质量

注意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知识、社会实践相联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

从综合的科学文化视角,以科学的方法去融合与连结理科各学科内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从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影响、科学综合知识网络和科学方法的角度去认识自然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认识不同运动形式中的特殊现象与规律,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知识点与综合知识网的关系,进而逐步建立正确的、比较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观

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实践是哲学看待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是哲学根本性的范畴。

一、阐释《提纲》中的实践观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不是哲学家们任意杜撰出来的,而是时展的产物,是哲学家们对时展进行分析并给予解答的最实用的方式。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注意。在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而《提纲》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体现了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规定了哲学的本质特征,从而不仅从整体上使哲学同唯心主义、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还为制定哲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个纲要。在哲学创立时期,马克思就从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实践观,从而确立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产物,是时展的产物。

马克思在《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们通常以为,马克思这段话的主旨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性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着这层含义,更涵盖着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进行了透彻的批判。没有人的实践,在纯粹思想领域中从事哲学研究,这样的研究也只是空谈,哲学的研究方式不应该脱离人的问题,尤其是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任何理论问题。实践正是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的思想超越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以前所有的哲学家,使哲学成为更为科学的哲学理论。

二、诠释实践观的本质含义

第一,实践是人对自然物改造的、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转换的过程。物质生产是以人自身活动来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又必然要交换活动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此,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现实性、客观性、物质性统一起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以具体的“做”的方式把握客体,异与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能从人的主观活动中分离出来,物化即外化为感性的客观实在。这表明,实践本质上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异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运动本身无法产生的事物。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

三、把握“实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思维方式的意蕴,它体现了马克思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精神实质。因而把握实践的基本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践是我们理解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理解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意蕴,才能掌握学习的其他理论学说的写作思路和出发点。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创立了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劳动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使资本主义社会贪婪地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暴露出来,给了资本主义社会致命的一棒,由此,建立剩余价值学说。以上两种学说的建立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马克思的需要,同时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

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5.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本文试图将实践观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对于作为实现主体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一、关于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的内涵

1、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在实践中人把自我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现实的客观物质上。

2、实践是人类感性物质活动,它表明实践不单纯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⑴实践提供了人类的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

⑵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生命体。

⑶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从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成其为人,从而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二、应用实践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践观注重突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内容上讲,的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纷繁复杂、较为抽象难懂,因而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情况下出现了“一言堂”的课堂局面,教师成为了该课堂的绝对主角,将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情境,缺乏师生间的良心互动和激发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不利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那么,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确立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实践发挥了及其主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收益,必须适时加强教学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1、 布置教学任务,课堂互动研讨

“教师针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现实问题设计题目,根据题目解答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分组,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积极思考,并形成书面材料或做成课件,由小组负责人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发言、讨论”[1],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2、 经典案例教学,引起师生共鸣

“经典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2]教师根据讲述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路线,灵活多变的选取相关教学经典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效果。

3、 观看影像资料,分享观后感悟

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和教学媒介也在日益更新。教师组织学生适时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吸引学生的、教育性与艺术欣赏性充分结合的影像资料,并在观影后与学生共同分享观后感悟,也是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教师不忘在观影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总结,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之外,身处校园中还有许多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参与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本着经济、便利的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校园资源和师资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诸如主体辩论赛、主体演讲和宣讲等活动。借助大学生社团等团体的帮助,以宣传画、音乐、情景剧、小品、相声等艺术方式,阐明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主题或反映某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利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做报告会、讲座等,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

(三)积极落实社会实践

1、 学校方面

在走出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中,除了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社会,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更是促进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文化科技馆、监狱等、探访文明社区和先进企业、革命前辈等,参观后,结合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形成探究性报告或心得体会。

2、家庭方面

家长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扮演主导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角色应该从“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家长必须不遗余力的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合理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

3、社会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环境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党的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全方位的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紧密合作从而为大学生,特别是广大90后大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还需为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安全的场所和充分实践的机会,形成国家、社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风尚。

4、个人方面

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应该增强实践意识,将自身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恰当地运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完善、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活动后积极认真的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教训、完善理论学习并不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傅正华.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初步设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7,⑶:105.

[2]胡昂.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合.[J].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6

文化是有国界、民族、甚至区域之分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萌生、运行和发展于一个特定的地域时空中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特定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以及由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这就构成了某种特有的文化。无论是内隐形态的精神层面,还是外显形态的物质层面,这种文化都带着其生存时空浓郁的自然印记――文化的地域特征由此而具。

我国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宽广而深邃,如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三晋文化的务实豁达等等。这些异彩纷呈,各具内涵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风土人情的集纳和概括,人们价值标准、行为方式的参照,还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的内在约束机制。在当前举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各个区域文化所独具的内涵,发挥其所具有的感召力,对于当前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文化渊源已久,其崇尚自然的文化精魂于当前来讲,可以说是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利器。

“道”是成都文化的内核与精魂

成都文化,产生于四川大盆地,盆地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成都文化。一个“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在生命史开始之前,就由地球表层地貌以及相应的气候条件,作用于自然景观变化而形成的决定着一切生命的先决条件。在这种前提下,原始时期古蜀人类童年的意识、思维,在形成之际就被烙上成都平原自然客体的深深印痕。这种印痕又导引着古蜀先民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方向,模塑着他们的创造特点,并且一代代地传递、凝聚、固化和积淀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环境和人文氛围,即古蜀“第二自然”。

《山海经》是“代表巴蜀文化的古籍”。《山海经》所记述的,是上古古蜀先民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历程中人生体味的积淀,这些不仅融汇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中,更是厚重地积淀于巴蜀大盆地的人文意识深处,成为成都地域文化性格的特色根源和地域精神核心的原始意象及一种“集体无意识”。

那么,这一“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即成都文化的精魂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道”。

“道”是什么?“道”是古蜀先民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以“师承万物、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以生命的形态拥有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为核心思想的基本概念。“道”既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也是成都人乐天知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法则。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蜀先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识道、悟道、遵从道的典范。鲧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早的治水者,他使用了一种土石材料拦河筑坝,去堙、障洪水的泛滥,这其实是古蜀先民最原始的简单治水方法。用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拦、堵方法治水患,注定会失败。古蜀先民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再寻他途,禹就应运而生了。应该说,没有鲧、禹等数代古蜀先民治水的经验积累,我们很难想像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辉煌成就。都江堰的成功,正是古蜀先民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历经数十、数百代人艰辛探索和勤奋实践的积累所致。鲧、禹是治水由“堙”至“疏”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治水标志着古蜀先民已开始自觉地顺应自然,能动地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治水的成功强化了古蜀先民“道法自然”的思想意识。

农业,是古蜀先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在漫长的农业实践活动中,古蜀先民不仅懂得了顺天时,趋地利,把握季节变化,方能不误农时的自然之道,而且开展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科学实践。

治水和农业实践活动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以及在天文观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蜀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产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要从大自然那里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就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些知识和经验教训的积淀,就逐渐成为古蜀先民们“集体无意识”的主要遗传基因,它影响并规范着成都文化的发展和成都人生活方式的形成。在古往今来的文化发展中,我们处处都可以看见这种基因的影子。

《汉书・地理志》载:古蜀地域人文精神“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讥刺”。这一千古定论,正是古蜀先民们“师万物、法自然”,重“道”而不循儒家“纲常”、追求完美人性和自由的体现。

在汉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三家中,蜀文化是道教的源头。道教以道为宗,继承了道的生命意义,追求“道”、“天人合一”的大生命遂成了道教信仰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西汉末期的成都人严君平,根据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挥,留下了一部道学经典《道德指归》,使老子的学说更加系统化、条理化。道教之所以发祥于鹤呜山、青城山一带,与严君平在这一带讲学不无关系。道教的产生和发展,“道”文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成都的“第二自然”,模塑着成都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