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1

“实验水墨”和“灵光”是2000年以前张羽的标签,近十年来的张羽关键词则被“指印”所取代。“指印”建构了张羽新的观念系统,通过弃绝“笔墨”向文化传统和现代主义致敬。但这种绝对的弃绝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水墨”的历史逻辑画上了句号,成就了张羽终结者的艺术史定位,但另一方面,这也将张羽推向了自反的悬崖:一开始,“水墨”是他的创作母体,后来是他创作的观念化对象,但“水墨”终结之后,张羽将何去何从?一场没有了敌人的战争该如何进行?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除却巫山不是云,简单回到从前已然不可能;直接切入当代艺术,这看起来有无数种选择,但似乎又无路可走,好比扬子见逵路、墨子见练丝[1]。近两年,无论是“意念的形式”展(高雄2013/广州2014),还是“基本原理:张羽视觉进化论”展(杭州2014),都显示出张羽力图超越“指印”的努力,但它们显然又都脱胎于“指印”的观念系统。因此,无论是对张羽本人而言,还是对相关研究者而言,重思“指印”所建构的观念系统、寻找其可能的价值生长点就变得必要而迫切。

跟“笔墨”较劲儿的创新思维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水墨发展的基本思路。刚开始是“表现”与“抽象”两条路径占据优势,后来则是对“笔墨”本体观念的思考更为主导。当张羽开始用淡墨点指印时,“终结”的逻辑链条被开启,而当他完成第一张清水点指印的时候,这一逻辑链条最终完成。也正是在此时,理论的阐释和检讨开始生成:“指印”及其所建构观念系统的价值是否仅仅在于终结了笔墨?此外是否具有附带或者创造的文化价值?对前者的追问基础是艺术史,但这还不够充分,因为它未能从美学上给予其有效的定位和回应。换言之,就“指印”而言,能够轻松地以艺术史为参照系回答张羽所“破”,但要从美学上回答张羽之“立”则困难得多。从发展的意义上看,“立”显然更为重要,因为这决定了张羽未来的走向。

学界或多或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首先被给出的答案是“禅”(或内涵相似的概念,以下统一概括为“禅”)。2003年,高名潞和栗宪庭分别策划了“念珠和笔触”与“中国极多主义”两个展览[2]。栗宪庭认为,“我把艺术类比于宗教,其心灵的自我安抚是一致的。笔触或者制作动作的繁复,如同佛教徒打坐时重复拨动念珠,或者反复诵经,诸如对六字真言‘南无阿弥陀佛’、‘嘛呢叭咪’的反复诵念。”[3]而随后对张羽的评论也大多是沿着这个方向展开的。“禅”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来的概念,能够部分地解释“指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远非充分:如果说从艺术史的线索看,“指印”之“破”有着极强当下性的话,那么,从“禅”的角度对“指印”进行的美学解释则彻头彻底是过去时。一件作品的艺术史价值是当代的,而美学价值却是传统的,这种悖论正是日本“物派”(MONOHA)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只凭直觉去观看“指印”的时候,并不会感觉“指印”仅仅是旧传统的新外衣,而是能够感觉到它的当代性和生产性。那么,显然是关于“指印”的“禅”的解释模型出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高名潞的理解。与直接挪用传统文化“禅”的方式不同,他将“极多主义”的归宿定义为“都市禅”,在“禅”前面加上了“都市”作为定语。在这里,“都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指涉,更是一个与产生“禅”的农耕时代所不同的时间指涉。显然,高名潞意识到了“禅”的理论模型缺乏当代性这一问题:“它有可能是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都市环境、社会结构迅猛变化的反应,是一种应对方式。”[4]对于理解“指印”而言,相较于“禅”,“都市禅”显然又往前跨出了一步。然而,接下来的问题是:“都市禅”,即“禅”在今天的有效性、适用性和广泛性,同样是无法证明的――具有说服力的反例是邱志杰《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析世鉴》等作品,人们主要是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去理解它们,而不是“禅”解释模式,概因其作者的艺术出身与传统文化和水墨没有关系,而张羽正好相反。因此,关于“指印”的美学理解方案仍需改写。

除“禅”以外,在类似阐释中,提炼出了诸如“重复”、“劳动”、“过程”、“体验”等亚一级相关概念。显然,这些概念所针对和指向的,既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也不是抒情达意的表现,既不是形式至上的抽象,也不是自动主义的意识流,既不是感性的情感,也不是理性的思考。消磨时间、注重过程、收获体验的重复性劳动,其核心在于“身体”及其“行动”,而经由身体行为而产生的直接经验因此变得举足轻重。这种身体经验带有强烈的主体精神诉求,但它是“禅”吗?是,也不完全是。任何“人”的存在追问和精神诉求都是具体的,必然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具有特定的时空规定性。如果将张羽的“指印”植入下表所示系统中,将有助于更为具体的讨论这些作品,并在理论上建构一种新的系统阐释模型。

一切的原点在身体。排除所有干扰的最直接的身体经验是生物性的,譬如疼痛,但有一些经验则是经过人类文明史改造过的,譬如愉快、压抑,它们不完全是生理性的。此外,更为间接的经验是诸如“禅定”一类必须依附于文化传统而存在的。因此,“禅”的经验感受在上表所示“身体经验”和“文化历史”的交叠区。而“身体经验”与“当代社会”的交叠区则是我们身体对社会现实所作出的反应。在电影《瘦身男女》中,女主角郑秀文在社会压力下不断重复冲洗擦拭马桶的行为便是为了缓解现实所带来的高压,在另一些情况下,疯狂进食或购物也具有相似的性质。“文化历史”与“当代社会”交叠的例证便包含诸如我们常常讨论的传统的现代转型等主题。那么,张羽的“指印”事实上是在三者的交叠区内进行的艺术创作。“创作”在这里的作用就像放大镜一样,能够有效的强化这些经验,并改变经验的属性,使之成为“艺术”。

该理论模型在“时间”维度之外,引入了“空间”,即社会现实的维度,这有助于使“指印”的“当代性”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当张羽在创作中清空大脑,在宣纸上一点一点“排兵布阵”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将其理解为与“禅修”相关的某种经验,而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是“身体”对“社会现实”所作出的直接反应,在看似机械的过程中,身体能够生产出新的经验,从而得到自治,缓解外部世界对其的控制。这一点,在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现代人的“异化”和资本主义商业意识形态的控制等理论中,早有阐述。而福柯、布尔迪厄则更为明确的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讨论现代社会中的身体。在福柯看来,身体从来不能自治,而是被权力所塑造的,继而被其雇佣为维持权力的工具,总是处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医学、审美、教育、政治、社交……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为所有身体提供着标准化的模式。人性层面上的焦虑和痛苦一直伴随着现代人,直到20世纪,的“焦虑时代”[5]达到顶峰。无论是谁,都未曾为这种现实开出过“药方”。但舒斯特曼对“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的研究,为“现代身体”提出了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他为“身体美学”提供了一份当代现实的背景描述:“身体转向表现了在一个快速变化和日益令人困惑的世界里人们寻求和培育稳定的个体认同的需要。在洲际交换和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后现代社会里,曾经塑造人的身份的环境和语言现在已经过于丰富多样和变化无常,也无法为人们提供一种稳定的自我感受。越来越脆弱的婚姻和家庭纽带也使得人际关系网越来越不堪一击和分散凌乱。但是,在这种令人困惑的后现代潮流之中,身体为我们确立了统一的意识,即使我们变轻几磅或掉了几根头发,身体也总是跟我们在一起。”[6]“身体美学”中的身体,不是通常意义上的“body”,他采用了一个希腊词“soma”,相对于“body”的生物性指代,这个词更倾向于从“存在”方面强调身体与心灵、思想的关系。

在张羽的“指印”中,身体行动并没有任何先导经验,只有通过实践生产的继发经验,这种继发经验是全新的。这里的“行动”是非目的性,甚至反目的性的,有别于即有的艺术经验――不是行为艺术的performance,也不是行动绘画的action――尽管它们看起来颇有形式上的相似之处;同时也不是任何日常经验:美学之父鲍姆加登曾例举“苦行的训练美学”(譬如军事训练)就是类似的日常经验,其目的是“学会逐渐养成心灵对于一个给定主题或思想的协调感”[7]。但“指印”不是,这里并没有任何预设,譬如“禅”。换言之,身体是经验的主体,经验的内容就是身体的直接反应。行动过程中的身体得以释放,心灵得以自由,而被现代社会所“绑架”的“主体”也得到重新的自我塑造。因此,在张羽的“指印”中,身体不是被对象化的,亦即不是“对身体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e Body),而是“通过身体的思考”(Thinking through the Body)[8]。身体不仅成为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同时也是重新协调自我与外部关系的媒介。

在“身体经验”、“文化历史”和“当代社会”三个维度的交叉观照下,不难看出张羽创作的美学意义和当代价值。如前所述,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作为“笔墨”的终结者,清水点指印后的张羽看起来似乎已经没有新的创作逻辑。因此,他转向了非架上的探索――“碗”与“指印”在形式上非常接近。作为“指印”的立体延伸,这只是一个过渡。当张羽回到重视“水”的元素时,他的创作又生发出新的方向。在身体之外,“物”和“物性”是“指印”及其之后张羽创作的重要关注点。在“意念的形式”展上,张羽按网格在地上列出装满水的碗,在“基本原理:张羽视觉进化论”展,他将碗纵横的排列规则打破。

“基本原理”的展览以4件命名为“发生”的作品为核心。“发生1”是盛装龙井水的无数白瓷碗,但与此前的方阵排列不同,它们看似“散乱”地组合在一个独立空间中,但碗中的龙井水一月后蒸发掉。“发生2”是三个80×80×50cm透明压克力盒子,第一个盒子张羽一次盛装了32cm高的西湖水,第二个和第三个压克力盒子各盛装66×66×32cm高的一摞宣纸,张羽向这两个装有宣纸的盒子先注第一次西湖水后,再根据作品“发生”的现场情景依据自己的判断和要求,间断的一次次注水,注水的总体积与第一个压克力盒子里的水基本相同。“发生3”是将8张底部未完全展开的空白竖轴悬挂起来,未展开部分装入长方形透明压克力浅盒内,间歇向盒中注西湖水数次。“发生4”是在5张叠放的丈八宣纸上方阵排列白瓷碗,并间歇向其中注入虎跑泉沏龙井茶水,至茶水均匀缓慢溢出,浸润宣纸。这种行为方式反复数次,溢出的茶水,也数次浸润宣纸。

事实上,在“指印”中,“水”已经显示出“媒介”手段之外的意义。无论是油画的“油”,还是水墨的“水”,都是为了将颜色和墨在平面上塑造成型的物质中介,除此以外,别无他用。但在“指印”中,这种传统的实用功能已经消失。那么,“水”的作用变成介入另一种物质(纸),并改变它的物理属性――使之变成无数凹凸点。而在此之后,改变物质(纸)形态的水继而蒸发、消失。因此,水的意义不是材料性和功能性的,而是具有“物”的观念性,它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之间建立起一种关联,这种关联与传统水墨画中水媒介作用的因果论不同,它是系统论的,简言之,使其关联物成为有组织的整体。世界就是一个运行有序的整一系统,这个系统同时又是无数亚系统结构的集合,任何系统的内部,都是有机运动的。因此,从“指印”开始,张羽的作品中充满着系统的意义。“水”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尽管在最终的结果中既不可见,也不可知,但它发挥了构筑不同物质与时空之间的关联。在“发生”系列中,这种意义体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发生2”和“发生3”中,形成了一个内部的有机循环系统。“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具体的物质、人的参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这些条件的不同,将决定“发生”的过程与结果的差异。在“发生2”中,第一个盒子中开始时的水与第二、第三个盒子中纸的高度一致。在这里,第一个盒子是参考系,是完全自然的状态,但,其中的水会随时间不断蒸发而减少,而后两个盒子中的宣纸,因不断浸水而发生膨胀,高度会有一定的增加。增加的高度量随着注水量、气温、湿度等外在的自然条件而略有变化。此外,西湖水的使用则将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带入其中,使得宣纸在浸泡后的水渍有所不同,且每一张都不同。那么,整个作品就变成了一个“发生”的系统和过程。最终,水被纸完全吸干、再随时间过程全部蒸发;而宣纸的形态也终将被业已消失的水所改变――就像“指印”一样。结果大致可判断,却实际无法精确预测,因为它是“自然”。“发生”所关注的,并不像“物派”一样注重“物”和“物质之间的空间关系”――如同李禹焕所说的那样:按照本来面目看待事物本身――而是注重在人的参与下,不同“物”在特定时空中形成了彼此改变和生产的新关系,这些关系或许在现实中存在,或许子虚乌有,但在这里,它们变成了目的,成为一个莫可名状的“物”的剧场。

在这里,与“指印”相似,张羽尽量排除掉了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的“内容”及其直接影响。对于“指印”而言,张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高度成熟“笔墨”系统及其文化的干扰,对于走出架上的“发生”而言,这使得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社会加工”,与直接介入社会政治的通常观念艺术有所区别,从而将由人、物、时间、空间组成的系统单纯化,回到最基本的系统结构――就像我在“指印”中探讨身体的生物性一样,它被还原到最基础的原点。

但也正如“指印”一样,这种还原并不意味着它缺少更高层面上的解读可能。正是这种结构,“发生”具有了象征意义上的哲学意味:物对应着存在,时空组成剧场,人则是意识主体。

因此,尽管“发生”已经走出了“指印”的形态框架,但在根本上依然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从“指印”开始,显然张羽已经完全脱离了“笔墨”的观念系统:无论是对笔墨的延续、改造、反叛,都必须依赖于其即有的文化意义作为基础,如果一旦完全放弃“笔墨”,就意味着必须走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如果这个领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当代艺术”或“观念艺术”,那么,必须自己开辟出一片荒地,其挑战性不言而喻――张羽几乎没有业余生活,他的抱负就是建立一套与即有新艺术不同的全新艺术体系。不过,也正是“指印”,为张羽奠定了新的基础,如果说存在一种“基本原理”,那么,它肯定是从“指印”开始的。“发生”与此前“灵光”等系列的差异,不是风格、形态、观念的不同,而是世界观和认识论上的根本变化,而“发生”则赋予了其新的形态和更多的可能性。“发生”延续了“指印”中“人”、“时间”、“空间”三位一体的结构,但同时加入了“物”的因素,使之成为一个四位一体的新结构。“物”元素的加入,必然造成作品不再可能是平面的绘画,而必须是一个全新的形态,同时也让张羽顺利脱离了文首所述“自反的悬崖”。从“指印”到“发生”,是身体美学到物的剧场的变化,“人”的意义从目的变成了系统目标的一部分,而如何完善这个系统,则是对张羽未来的期待。(撰文/盛葳 图片提供/张羽 甲午隆冬 京北蕤园)

注释:

[1]《淮南子?说林训》记“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2]高名潞策划“中国极多主义”展览于2003年3月14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幕,12月5日移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术馆展出,共17位艺术家参展;栗宪庭策划“念珠与笔触”展览于2003年7月26日在北京东京艺术工程举办,共19位艺术家参展。其中,两个展览均入选的艺术家有丁乙、李华生、路青、徐红明4位。

[3]栗宪庭:《治疗、修性艺术,繁复、积简而繁或者极繁主义:策展手记》,《念珠与笔触》(展览图录),北京东京艺术工程,2003年版,第5页。

[4]高名潞:《中国“极多主义”:一种另类“形而上”艺术》,《中国极多主义》(展览图录),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5]Franklin Le Van Baumer, Main Current of Western Though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1978.

[6]Richard Shusterman, Performing Liv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50.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医学高职高专院校 人文

艺术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35-02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质较低是其整体素质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而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为此,应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广西科技大学结合临床岗位的素质要求与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特点,进行了构建医学高职高专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

一、医学院校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当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院的管理艺术化、服务人性化、环境家庭化和医务人员的审美观与人际沟通艺术,以及手术的工艺等都渗透着各种人文艺术元素。这种变化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人文艺术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而长期以来,我们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

(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人文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也提出:人文艺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所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世界;有助于启发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强化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建立“普及型与提高型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普及型”即把艺术类课程列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与本专业相关联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以观赏、讨(评)论、讲座、体验等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型”主要体现在第二课堂,以课外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活动、职业礼仪培训、艺术讲座、艺术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1.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广西科技大学于2007年7月将艺术鉴赏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2个学分(总课时32,其中理论12课时、实践20课时)。

2.课程内容。由于学制为三年的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二年、临床实习一年,而且医学课程繁重。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方面的精力投入更显不足。为了解决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与人文艺术课程开设所占用专业教学时间的矛盾,主要结合医学职业特点,开展教学内容的重整:(1)美学与医学。根据医学审美原则对医学生进行自身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培养,在传授美学和医学美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和分辨美与丑的能力,在今后的医疗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能力。主要内容有:美学基本原理、医学美学基本知识。(2)视觉艺术与医学。视觉艺术是美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美的载体,与医学具有广泛的联系,在医学领域,视觉艺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并在教学、科研、医疗中发挥作用。主要内容有:视觉艺术基础知识与视觉艺术作品欣赏、觉艺术与医学、色彩学常识及在医学中的应用、基本技能训练。(3)音乐艺术与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作用在医疗中也得以体现。主要内容有:基础音乐知识与音乐鉴赏、合唱训练与指挥、“音乐治疗”的发展动态和基本知识。(4)文学艺术与医学。“文学”作为医学人文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医用文书写作更是伴随着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始终。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学”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审美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并以此促进、发展“文学”、书法等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内容有:文学基础、文学赏析、医患语言交流技巧、医用文书写作医用文书写作的语言特点、硬笔书法赏析。

3.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艺术欣赏采取大课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及围绕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等实践环节采取小课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艺术在为临床检查、治疗和医疗技能操作进行观察、模拟练习。同时,在教学中本着“艺术与医学”相融的原则,强调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的融合,将艺术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即医学类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艺术元素;艺术类教师结合医学要求开展艺术教学。如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舒适性为原则,在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中,把“操作者个人形象准备、服务时与对象沟通效果、操作动作流畅情况”等内容增加到临床医疗、护理操作及医技操作项目中。

(二)发挥社团和校园艺术活动的载体作用。课外艺术活动一直都是学校艺术实践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以大学生艺术团、书画协会、舞蹈协会、手工协会、鼓乐协会、戏剧协会、吉他协会、摄影协会、集邮协会、棋类协会等学生艺术社团为依托,以举办包含舞蹈、服装设计、中英文演讲、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戏剧、综艺、征文、主持人、国旗法知识竞赛等大赛和影视展播、影视评论、艺术讲座等多项内容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开展课外人文艺术教育。并本着“以赛促技、以技促艺、以艺促德”的活动理念,开展医学生职业形象大赛、医学职业礼仪比赛、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口腔工艺技能操作比赛等具有医学教育特点竞赛类项目。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开展广泛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岗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对评价体系结构、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建立符合医疗岗位素质要求的医学生人文艺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学生自评、校内课程教师评价和临床(实习、用人单位)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课内评价、课外评价、校外评价方式,强调实际工作的体现,最后形成一个人文艺术综合素质得分。在编写《医疗技能操作考核手册》中强调医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增加人文艺术方面的考核内容,体现对医疗操作时的仪态仪表、语言沟通、动作的流畅性等要求,使人文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

(四)加强师资队伍与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和基础建设关系着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建设。

1.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需要有坚实的学科支撑,师资队伍的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医学院校普遍存在人文艺术教育师资的不足,也存在着人文艺术教师与临床分离及医学教师人文艺术素质缺乏的现象。广西科技大学自2000年成立了医学人文艺术教研室,由4名毕业来自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教师和5名来自医学教育、医学临床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负责完成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及课外实践、训练和辅导。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医学类教师与艺术类教师素质的互融性,通过利用假期的对医学教师的培训增加人文艺术培训内容,对医学类教师进行人文艺术教育培训,派送医学类教师参加校外医学礼仪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书法、演讲、医学礼仪、绘画、摄影等比赛,提高医学类教师的人文艺术素养;安排艺术类教师参加医学专业听课及参与医学类实践操作考核,增加艺术教师对医学教育要求的了解。

2.完善教学基础建设。学校建有艺术练功房和馆藏的中国名陶、名瓷、玉器、奇石、铜器、字画、工艺美术品等上千件各类收藏品的人文艺术馆,近两年来,举办各种类型的校内外艺术品展览、笔会及书画比赛等活动45次,共接待参观4000多人次;与柳州市书法院、文联、柳州市书法院、柳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等3个单位签订了人文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为师生拓宽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实践场所。

(五)加强教学研究。多年来,广西科技大学教师在完成繁忙的教学、训练、辅导等工作外,一直坚持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由广西科技大学教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学校规划教材《艺术鉴赏》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院校特色规划教材《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已在医学院校中应用。教师积极开展医学人文课题研究,主持完成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重点资助项目)《医学院校人文艺术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改成果三等奖,承担人文艺术教育研究课题4项。此外,教师多次受邀担任柳州市各类礼仪文化艺术比赛评委,为人文艺术教育的开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重视和加强人文艺术教育,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文艺术教育已成为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各专业平均就业率由90.18%上升到98.66%,毕业生的人文艺术素质在区内外医疗单位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杜华,刘理.医学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

[2]沈菀真,蔡竹,杨文波,等.谈医学院开设人文素质类等选修课程的重要笥和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09(6)

[3]黄明智.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4]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9)

[5]沙涛.医学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徐盈.医学与音乐的关系之我见[J].广东医学院报,2002(5)

[7]刘德义.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书法艺术课程的必要性[J].浙江医学教育,2005(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课题(200911MS289)

绘画治疗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专业规范;职业伦理守则;计算机伦理教育;社会责任

1差距引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需要参加一些职业培训才能开始工作,实际上这完全是大学期间的工作。其中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IT人才专业教学人员,确实应该考虑如何改进国内的教学。

曾有报道说,上海某企业新进的员工都要开设团队合作、商务礼仪、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训练,才能让新员工到岗实习工作。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IT专业教育中缺少人文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而对照美国耶鲁大学《学生学习指导提纲》的内容,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1) 受过教育的男女学生必须能用母语口述或笔谈自己的思想。

(2) 学生必须具备外语听、说、读、写“四会”的能力,熟悉该语言的文学。

(3) 受过教育者要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待自己的时代,这一观点的树立需要学习其他文明与文化、本国的古代文化和别国的文化(即国内外经典名著)。

(4) 数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语言,已成为研究多种人文科学的重要工具。数学技巧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现代男女不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就不能算受过教育的人。

(5) 良好的教育还意味着受教育者懂得什么是科学,科学上已取得的成就与将要取得的成就。学习科学可以了解新的思维模式,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助于人们欣赏到极其复杂的、谐和的自然。

(6) 为了理解社会、人生、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学生至少要学习一门社会科学。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女必须懂得与人生活、相处的学问。现代美国人特别应该了解东欧、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与美国的文化、社会制度、政府、经济等情况[1]。

印度IT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法。我们需要研究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IT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陷入落后于时展的局面。

2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

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2006年版)对计算机人才有非常明确的培养目标和规格[2]。结合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我们认为IT应用型人才应有的能力应该分为专业工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与国际化合作发展能力等四个层面。下面就详细地讨论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能力。

2.1专业工作能力

专业工作能力表现为能胜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可以细分为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等几个方面。职业资格认证是衡量从业者基本职业能力的国际通行办法。目前,IT行业软硬件、网络、嵌入式方向都有职业资格考试,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这些考试,获得职业专门技能任职资格证书。而学校应该帮助、督促学生去完成这些基本培训和考试。

核心技能是指在软件或是硬件、网络、计算机应用等方向具有当下应用广泛的技术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很多新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学生熟悉Java就比熟悉C语言有更多的职业能力。还有一些经典的技术技能,如编程能力、芯片设计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组网能力等,需要学生有高出一般人的“绝活”。我国高校目前已普遍采用开放实验室、ACM程序设计大赛等来营造校园文化和学习环境,所以,这个目标在大学也不难实现。

行业通用技能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协调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以及维持健康身体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从小慢慢养成的,需要从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人文教育和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比起历史上曾有的和目前国外一些国家的人文教育,我国现在的人文教育远远不够。例如我国历史上曾有“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启蒙教育,读经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六祖坛经》等)教育,这些对孩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自然都有很好的作用。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很有特色,学生阅读的书籍包括《诗经》、《圣经》等经典读物,引导、启发学生传承人类文明,很值得国内各高校推广学习。

表1所示是美国9所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时安排,学习量占全部学习量的20%以上,个别大学甚至超过了50%。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如斯坦福大学整个新通识教育的构架分为3大类9个领域:第1大类是文化核心课程(其中分3个领域,第1个领域是新CIV(Culture、Idea、Value),即“各种文化,各种观念、各种价值”;第2个领域是世界文化,第3个领域是美国文化);第2大类是科学核心课程;第3大类是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

每门课程都需要经过学校的专门委员会审定批准,内容则无一例外都是传统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讨论。其中一门古今欧洲指定要讨论的读物为:柏拉图对话两种(Dialogues by Prato)、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圣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等西方传统名著,再加上一本非西方传统名著,但在世界范围颇有影响的《古兰经》。这些都反映出CIV核心课程的特色。

通过这些人文教育,学生能够理解目前人类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环境,找到自己的理想,练就基本的职业素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与人交流、合作相处的能力。

2.2职业发展能力

在信息社会,由于Internet的不断发展,很多新技术不断面世,开拓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而一些职业则逐渐淡出。时代需要终生学习,每个人必须能够不断地学习,规划自己的人生,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我们应该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多思考,多用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也喜欢玩计算机,那么数字动漫、电脑装饰设计、广告设计等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又如有些医生对计算机技术很感兴趣,那么可以开拓信息医疗应用领域,如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孤独症、恐惧症等。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如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出现很多空巢老人,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实现居家养老,是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利的好事。又如设计开发老人用手持式全球定位器GPS、呼叫器,老人一旦走失或需要急救,问题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提高IT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一是基于自己的兴趣;二是开放思想,在不同学科间互动、合作,会创造出新的职业和职业发展空间;三是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的理念,开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新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