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1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乡作为贫困县里的一个重点边远贫困乡,贫困生人数之多。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巩固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心学校校委会一班人首先认识到: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普九”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行学校校长负责制。各校成立了贫困生资助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抓,总务主任负责具体抓。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乡各校形成了贫困生资助管理网络,此项工作日益步入正轨,向经常化轨道发展。原创:

二、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1、安排全乡各校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全面的家访,各校建立学生家庭状况档案。对学生家庭经济收入作详细记录,并根据家庭收入将全乡学生进行分类,,让学校、班主任准确掌握贫困生状况,每学期初要做好贫困生资助计划。

2、拓宽贫困生资助渠道。各学校在认真落实省、市、县免费发放教科书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各团体对贫困学生予以救助,今年桂坪小学在县妇联的支持下,争取了《楚天都市报》报社的大力援助,每学期资助桂坪小学36名贫困学生入学;全胜小学号召全校教职工捐资捐物,资助贫困生;大庙中学为挽救一名身患阑尾炎的贫困生,号召全校教师一次性捐款1200多元。同时,各校都在不断向外界宣传我乡乡情,呼吁更多地爱心援助。

3、实行资助活动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原创:全乡统一对贫困生资助行动实行阳光操作,采取先公示名单,审查资格,再落实资助的办法,对无异议的资助对象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根据学生困难程度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学校组织教师直接将资助现金送入学生家长手中。学校并监督其开支于学生学习费用。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2

一、当前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

当前,造成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民办高中的管理者对学生资助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对学生资助工作漠不关心,而将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了升学率的提高上,放在了生源的扩招上,放在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了。这就导致大量的资金、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如何扩大招生规模上,而对学生资助工作则缺乏有效的认识,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没有将精力和资源放在对于贫困学生具体情况的调查上,没有放在资金的争取和政策的制定上。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多贫困学生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甚至有很多学生因为贫困辍学,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2.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民办高中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尤其缺乏教育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民办高中属于民间办学的范畴,在学生资助方面获取政府职能部门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对待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存在一定空白,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死角,这就造成民办高中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由于民办高中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学费和相关费用,资金的运作空间有限,很难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进行学生资助,客观上也严重影响了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

3.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机制

目前,不少民办高中的学生资助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现象,对于贫困生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对学生需要资助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缺乏科学有效的救助体系,这种救助也缺乏长期性和持久性。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加之高中生还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常用的勤工俭学等资助方式也不能在高中阶段很好地开展,这就使民办高中学生资助的造血能力差,缺乏长期的持续性。

4.缺乏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前,很多民办高中对学生资助工作存在忽视的现象,也就没有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缺乏真正的了解,很多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无法第一时间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状况,也无法与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将自己的爱心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同时,由于民办高中缺乏有效的救助机制,即使很多爱心人士愿意资助学生,却苦于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联系,也就无法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形势和广泛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做好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对策

1.要切实提高民办高中对于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

作为民办高中的管理者来讲,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资助工作是对贫困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一要切实提高认识,要将学生资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有主要领导负责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和管理,定期进行调度和指导。二要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要在学校范围内努力构建资助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学生能够得到格外的关爱。

2.要努力拓宽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针对目前困扰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资金问题,高中管理者一定要开动脑筋,拓宽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项资金。一是要努力争取教育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要积极地与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专项的资金和政策,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陈述学生资助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努力为学生资助工作拓宽资金来源。二是要努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加大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要通过电视媒体、报纸、网络等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和真实的生活状态,与一些爱心企业和部门建立长期的帮扶联系,努力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3.要努力构建民办高中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

需要看到的是,学生资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要想优化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就必须要努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对贫困学生进行有效的摸底调查,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如指掌,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库,以便与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有效的对接。二是要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动态管理。要及时对学生的资助情况进行监管,对新增加的贫困学生要及时进行登记,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要进行资料的更新,确保贫困学生的资料都是动态真实的。三是对学生资助的专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对每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并对资金的结余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避免挪用挤占等现象的发生。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3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和谐校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做好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就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积极指导他们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

2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需要

为帮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从2007年起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近2000万。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上学的经济压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学生隐私、依赖社会和受资助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光要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更要让他们在心理上“脱贫”。

3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贫困大学生往往自我期望很高,急于摆脱贫困,抱着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下顽强拼搏,但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各种压力产生了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和疏导,就会影响到其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他们终究要走上社会,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条件,如何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对于高校来讲就是要建立和谐校园。如何促进贫困学生群体与整个学校、整个社会融和,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受社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影响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困难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物质上进行资助,更要在精神上进行资助,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二、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1 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心理

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高额奖学金以改变自身经济困境,又要在课余时间千方百计寻求勤工助学机会,这就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而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2 因自卑、敏感而产生的不稳定心理

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贫困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有些人甚至把贫困当成一种耻辱,由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极为敏感,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另外,面对就业压力,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也产生忧虑,没有信心,抑郁消沉,甚至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3 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又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且有的不可抑制地抗拒着老师和同学们善意的同情。有的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看法,影响了心理健康。

4 因虚荣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那里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社会贫富差距在校园中的反映以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亚文化的冲击,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中不时泛起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热潮更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少数贫困大学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获得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大学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爱与他人攀比,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而对他人产生嫉妒心理。

5 因关怀、照顾得不到而产生的不满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认为,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他认为应该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够或是得不到时,心理就会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综上可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习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心理问题。

三、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态,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与经济资助有机结合起来。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的作用,结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同行为表现。具体讲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典型案例教育、演讲辩论赛、主题活动等措施,帮助、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专、兼、聘等形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且要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以使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各种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外,高校应努力构建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 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体制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我们今后还要进一步探索、改革、完善、丰富这一体系,按照“加大财政投入、资金合理负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公平;问题研究

一、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题

(一)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和高校自筹,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程度较低,社会资金投入很少,所占的比重在3%左右。从我国目前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来看,虽然己经有不少企业、名人以及校友在高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社会资助力量而言明显不足,不仅在资助数额上无法与其相比,我国在资助形式上也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美国的资助体系下有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捐助高校贫困生可以获得减税和免税,以及其他的一些政策优惠,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些来自官方的政策优惠,所以我国高校的资助资金主要还是来自于高校所在地方政府的拨款,我国社会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对高等院校的捐助及对贫困大学生的直接资助都很少。

(二)伴随经济的不断增长,政府部门对高校的投入逐年得到保证,而贫困生对助学贷款的申请就不稳定,现在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设立诸多限制条件,每年都只有很少一部分贫困生能够通过银行的助学贷款审核。而且,按照政府开支明细,正常高校每年应该从学费收入中拿出10%用于资助贫困生以及相关扶贫项目。1999年以后全国高校连续扩招,入学人数逐年攀高,相应的贫困生人数也呈现上升态势,大部分高校在实际预算支出上没有财力来实行资助政策,有的即使执行了资助政策,也显得捉襟见肘,导致资金短缺严重。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大学生资助体系不公平的表现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完善。据教育部统计,当前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为30%,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为15%,大约有300多万学生。依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的有关规定,高校工作者把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划分,贫困情况按当地生活水平标准程度分为了普通困难、中度困难和特别困难。但这种实施办法在实际划分过程中,欠缺一个有效的参照数据作为参考标准,或者说标准不统一,不能来确认高校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容易在高校贫困生认定中造成相对的不公平对待。

(二)政府资助相对不足。目前,虽然政府资助作为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资源的最主要部分,同时政府不断加大资助额度和增加项目,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盲区。这主要是由于:一是区域性经济发展较不均衡,贫困大学生在不同地区的数量、贫困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国家奖助学金相对于一些边远地区、民族地方的高校,还远远没有达到资助的比例;二是国家奖学金虽然有8000元,但是针对的对象是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而非特定的经济贫困学生群体。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虽然面对的是经济贫困学生群体,但是相对于一些专业6000元左右的高额学费,根本无法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公平的措施

(一)动员社会资金,拓宽资助资金的筹集渠道。我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经费主要由国家划拨财政资金或者由学校自筹,来自于社会力量的资金,如企业、个人的捐赠相对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特别少,据统计,2013年末我国社会力量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贡献仅有3%左右。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中贫困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国家所能提供的资助资金是有限的,不能全部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资助资金短缺是制约大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都表明,要想解决在校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单单依靠政府的资助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包括企业、民间机构以及一些社会团体,应该大力倡导企业和个人进行资金捐助。我国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就要积极拓宽资助资金的筹集渠道。政府要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提供的助学岗位不能局限于校内,也可以是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助学岗位;学校要积极利用多方面的校友资源,如制定校友通讯录,定期举办校友会,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等,使资金实力雄厚的校友能够积极捐资助学,全面推进各项资助计划,做到多渠道、多方法筹集资助资金。

(二)完善资助认定标准。如何对面临经济困窘的大学生以及他们所遭遇的资金缺口进行全面、科学的认定,是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最突出任务。贫困生认定也是各高校在确定受资助学生时首先面对的难题。为提高学校对贫困生界定的科学性,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实际效能的规章制度和科学标准,各高校需要对学生的经济状况进行及时更新,做到每年对学生的经济情况适当的抽样调查,全面及时地把握贫困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判定并及时调整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修订有关贫困生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师生的意见,适时进行调整。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资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资助信息共享,提高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结束语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面对我国家庭贫富差别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为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这些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在保障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小甜.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制度公平性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5

当人们问到何老师,数十年来为什么坚持资助学生,他总是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1928年4月何子策出生在万年县青云镇一个贫困的小手工业者家庭。他6岁时父亲去世,先后两次因贫辍学,后在家乡父老和学校的帮助下得以完成高中学业。童年时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因为贫困而辍学的痛苦,也让他心里产生以后一定要帮助贫困学生的想法。高中毕业后他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一直到77岁才正式离开教师岗位。

何老师在50年的教师生涯中,节衣缩食,甘受清贫,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帮助 100多名家境贫寒学子改变命运。章金基、戴勤俐、戴伶俐、杨肖英、李青龙、江细莲、曹钦光、吴小兰、史云英……一百多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饱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他常说,“我一生坎坷,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亲友、学校、社会在我最困难的求学时期,给予我最无私的爱;我深知因贫困辍学的那份痛苦,我感到自己有责任像当年大家关心我一样关心贫困学生;我只有以此来报答党,回报社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3年,余干县古埠镇的农村孩子章金基慕名来到离家十几里路的万年县齐埠中学读书,正好在何老师班上。章金基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1986年他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取重点高中,但贫穷的家里却供不起他上高中,父亲准备让他回家种地。得知这情况,何子策步行十几里,前后4次找章金基父亲商量,并表示愿意拿出自己的一半工资帮助章金基,承担他三年高中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在何子策的资助下,章金基幸运地读完了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工作的他,多年来与何老师书信不断。在章金基的心里,何老师永远是他的“老爸”。

何子策不仅给贫困学生以经济帮助,还从精神上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何子策认为,贫困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用心去爱护、教育他们,从精神上安慰、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立、自强。

现在在南方医科大学读研究生的韩永清,读高中时由于家庭贫困和学习上的挫折陷入自卑和自责中,多次想放弃学业。何子策除了经济资助外,还经常鼓励她,和她谈心。韩永清在何子策的关怀下,重拾信心,鼓起勇气不断拼搏。在信中,韩永清写道:“老师,在我最阴霾的日子里,是你给了我一片自信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人生路……”

何子策把教育青少年怎样认识世界,如何面对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帮助贫困学生的重要内容。

2006年9月21日,何老师收到一封外地女学生的来信。写信的是一名高中生,她在信中写道:“我是在报纸上认识您的,您的精神和行为让我感动。我从小一直在父母的夸奖中长大,对未来充满希望。可现在满脸的雀斑经常被同学和路人戏弄和嘲笑。我现在已无心学习,生活对我太不公平了……”

何老师看着信,很是难过。他利用高三(2)班班会课机会,把信读给同学们听,让大家讨论。班会课开得十分成功,大家各抒己见,有9位女同学在何老师的指导下写了信安慰她,帮助她最终走出困境。

一位受到资助的学生考取大学后给何子策老师写信道:“老爸,就物质生活,您是贫穷的;但就精神生活,您是一个亿万富翁。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幸福老人。”

戴勤俐和戴伶俐两姐妹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因家庭贫穷,多次面临辍学,是何子策承担了她俩的学习费用,才得以继续学业,如今姐妹俩均在大学学习。谈起何老师,戴勤俐热泪盈眶。她说:“几年来,何老师省吃省穿帮助我们姐妹读书,给了我们父亲般的温暖和关心,尽管不是亲生,但他永远是我们的好爸爸。”

李青龙是个孤儿,1995年高考落榜后,苦恼的他整夜睡不着,没钱继续读书,但又不想出外打工。听说他的情况后,何老师深表同情,向他伸出温暖的手:“你来读书吧,我全力资助你。”1996年李青龙考取江西师范大学,何老师又承担起他大学的所有费用。这个幸运的孤儿,在何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读完大学,找到心爱的工作。至今,在李青龙的个人简历“父母”一栏中赫然填写着何子策的姓名。

是什么样的信念力量,支撑着何子策老人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地资助贫困学子?何老说:“我能过上今天的日子已经满足了。我认为人活着不能只是为自己,而是要为更多的人,要为社会着想。如果一次简单的付出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使他有美好的未来,能增强他为社会造福的本领,其价值远比自己吃好、穿好强百倍千倍!”

何子策每年都会收到上百封“家书”,每一封信都流淌着浓浓的真情。那些受过资助的学生在“家书”中嘘寒问暖,喜事、好事、烦心事都告诉他,甚至谈恋爱、找对象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见。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有时又像一位可敬的好“兄长”。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尤其是他过生日时,他的家里更是挤满了前来看望的学生。看信、回信、接待来访学生成了他每天最快乐的一件事,不图回报的他常为此倍感幸福、自豪。

如何资助贫困学生范文6

近年来,xx县把统战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通过调动非公经济人士、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知识分子等多方资源,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统战+扶贫”工作新模式。

一、发挥非公经济人士力量,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x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万企帮万村”、省“千企帮千村”、市“百企帮百村”工作部署,动员全县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目前为止,我县共有40家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行动,共计帮扶542个村、23331人。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技能帮扶等多种形式,打造出1008个扶贫项目,合计帮扶金额152.58万元,参与帮扶的企业数量、帮扶总金额均位居全市前列。为更好地发挥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力量,为脱贫摘帽再助力、脱贫成效再巩固,县委统战部和县工商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从帮扶范围、帮扶力度、帮扶措施等方面对“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进一步细化,明确最低帮扶金额200元以上即可纳入省帮扶台账,作为将来企业评选推优的重要依据,为尚未加入“百企帮百村”行动中的企业明确目标,消除存疑。

二、深挖派人士潜力,鼓励投身扶贫事业,为脱贫攻坚出计献力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派人士从未缺席。xx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民建党成员xxx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自负责xx县社会扶贫工作以来,xxx同志始终将“实”字作为工作守则。一是“干实事”。积极协调动员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认真推动全县扶贫微工厂的建设,通过合理布局,分布在全县20个乡镇的262家扶贫微工厂共计带动从业人员25000多人,带动贫困户3100多户,实现年均增收20000余元。二是“抓落实”。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全年累计培训干部、致富能手、贫困劳动力等6500余人。极大的激发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xx县脱贫摘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讲实效”。扶贫工作既要久久为功,更要讲究实效。xxx积极协商企业,按时督促完成贫困户资产收益工作,督促企业及时为贫困户分红,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已为贫困户追缴分红资金270万元,取消两家效益差的扶贫龙头企业,使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见真章、见效果。像xxx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他们借助自身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投身扶贫事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扶贫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凝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智慧,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拔掉贫穷的病根。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精英骨干,xxx县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汇聚到一起,成立新联会,积极鼓励新联会成员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为全县脱贫攻坚注入力量。新联会成员xxx是一名自媒体行业从事者,他创办的“xxx信息港”公众号将扶贫作为己任,及时传达我县扶贫工作成效、扶贫政策信息,同时他本人还积极筹办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行动,为贫困学生资助学习用品,为孤寡老人发放过冬装备,为深度贫困村提供资金、技术等帮扶措施。

新联会副会长xxx自加入新联会以来,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组织贫困户进行培训,目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脱贫先立志,治穷先治愚。xxx积极关注教育扶贫事业,2016-2018年先后出资2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2017年出资3.7万元帮助东关小学建设电教室,带领企业中层干部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帮助解决生活上的难题。通过他们的带头作用,新联会成员踊跃参与扶贫,110名成员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1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帮助2548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四、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以“泛海助学”为桥梁,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中国泛海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委统战部联合发起的河北省统一战线泛海助学行动已在我县实施两年,中国泛海集团出资2亿元,从2017年-2020年,每年资助1万名参加当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贫困家庭本专科考生。两年以来,我县共资助贫困大学生275名,资助总金额达137.5万元,为众多贫困家庭学子圆了大学梦。泛海助学行动与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资助对象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等。通过泛海助学行动,全县因学致贫这一难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资助不是根本目的,为xx县发展留住人才才是应有之义。县委统战部通过泛海助学行动,将新联会成员企业与受助学生有机结合,建立长久联系、打造合作关系,学生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在上学期间,将学校优秀科研成果项目,创新技术引进到xxx来,企业为这些科研成果提供孵化转化基地。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毕业后的就业提供岗位和机会,积极吸纳本县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双赢”,为大名脱贫攻坚,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输入更多新鲜血液。

五、建立多元化扶贫模式,点、线、面相结合,打好全面脱贫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