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黄河故道区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53-01

进入21世纪以来,杨树的栽植面积在黄河故道区越来越大,已成为该地区绿化造林的首选树种,可在当地作为丰产林、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等用途栽植,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高大雄伟、整齐标致、快速成林的特点。但近几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面积、暴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林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1 杨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1 杨树溃疡病

病态特征:杨树溃疡病是杨树干部和枝条上的主要病害,危害苗木和大树,系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树皮表层出现水泡,破裂后流出带有臭味的褐色液体。之后病皮下陷,呈暗褐色,后期干裂,易剥离。

发病规律:该病4月开始发生,5月底至6月为发病第一高峰,之后随着气温升高病势减缓,9月出现第二高峰。树势弱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加土壤含水量,增施磷钾肥和土杂肥,提高树木生长势,增强抗病力。二是药物防治。发病高峰前,用1%溃腐灵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用50%多菌灵100倍液、菌毒清80倍液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1.2 杨树黑斑病

病态特征:杨树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斑初期为针刺状发亮的红色斑点,后扩大成1 mm圆形黑褐色病斑。中间出现1个乳白色胶粘状的分生孢子堆,老叶上病斑开始即为黑褐色。病斑数量多时连成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变黑、枯死、脱落。

发病规律:该病5―6月初次侵染,7月为发病盛期。该病发生与天气情况相关联,易发生在高温、多湿环境下,雨水多时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药物防治。在病害初次侵染前,最迟于雨季来临前,向杨树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连喷2~3次,控制病害发生蔓延[1-3];也可用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进行施烟防治。二是加强肥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树体的抗病性。三是冬季清除枯枝落叶,消灭传染源。

2 杨树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2.1 食叶害虫

2.1.1 杨尺蠖。识别要点:幼虫腹部第2节两侧各有1个瘤状突起,背线白色,遇惊扰立即吐丝下垂,悬于树冠下,俗称“吊死鬼”。幼虫爬行时脊背拱起又称造桥虫。雌蛾无翅。

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1代,以蛹在25~35 cm的土壤中越夏越冬。2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3月上旬前后在树干中下部皮缝中产卵,3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为为害期,4月底至5月初幼虫陆续下树化蛹。

防治方法:一是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基部将老树皮刮掉,然后用胶带绕树干做成宽约25 cm的阻隔带(上紧下松呈口朝下喇叭状),阻止雌成虫上树,再加以人工扑杀,降低虫口密度。二是利用雄蛾趋光性的特点,用黑光灯诱杀。三是喷雾防治。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在幼虫3龄前选用1.8%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Bt 200~3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2 000倍液喷雾[4-5]。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飞机喷药防治,省工省时。四是烟雾机防治。选择无风或微风(1 m/s以内)的傍晚至次日早晨进行,适宜大面积联合防治。可用1.8%阿维菌素与柴油混配成1∶(8~10)烟剂;或用5%高效氯氰菊酯、80%敌敌畏、柴油按1∶1∶10混配,用烟雾机施放,是省时省力、污染小、成本低的有效防治方法,尽量治早、治小,效果愈好。

2.1.2 杨小舟蛾。识别要点:老熟幼虫体长21~23 mm,体色为灰褐色或灰绿色,微带紫色光泽,体侧各具1条黄色纵带。

生物学特性:该虫1年发生4代。为害期5月上旬至9月上旬,尤以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第3代幼虫为害最盛。初孵幼虫群食叶面剥食叶肉,稍大后分散活动为害。幼虫行动迟缓,夜间上树取食,白天潜伏于树干粗皮缝或树杈间。幼虫群集暴食,常在短期内将一片杨树林树叶吃光。

防治方法:一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药物防治方法(同杨尺蠖)。

2.2 蛀干害虫

2.2.1 桑天牛。识别要点:幼虫于枝干内向下蛀食,隔一定距离向外蛀一通气排粪孔,向外排出大量粪屑,并有红褐色液体流出。

生物学特征:成虫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1个。成虫反应迟钝,易捕捉,白天取食,夜间产卵。

防治方法:一是在成虫期组织人工捕捉。二是在幼虫期寻找新鲜排粪孔,将虫粪清理干净,用兽用注射器16号针头吸满敌敌畏或甲胺磷3~5倍液注入排粪孔内,或用棉团蘸药液塞入虫孔,然后用湿泥巴堵塞虫孔[6]。也可用磷化铝或磷化锌的毒丸塞入排粪孔,用泥封口。

2.2.2 白杨透翅蛾。识别要点:成虫体长11~21 mm,翅展23~39 mm,外形似胡蜂。老熟幼虫体长30 mm,圆筒形,初龄幼虫淡红色,老熟时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臀足退化,仅留趾钩。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1代。4月初幼虫咬穿嫩枝在木质部与韧皮部间环蛀,致使林木养分输导受阻,被害处逐渐肿胀形成虫瘿。为害严重时树木枯死。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防治。发现虫瘿剪下烧毁,以杜绝虫源,或向虫瘿的排粪处钩、刺杀幼虫。二是药物防治方法同桑天牛。

3 结语

杨树是黄河故道区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对本地区的防风固沙、环境美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植面积过大、纯林过多,导致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因此,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这对保护绿化成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重要。

4 参考文献

[1] 徐士香.浅谈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7):355.

[2] 田华.杨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9):78.

[3] 谢广军.蒙城县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6):1719-1720.

[4] 章小兵,张亚川.淮安市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5):60-64.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 柳树;病虫害;危害情况;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31-01

柳树生长迅速,极易繁殖,生命力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材用,是现代园林绿化中极受欢迎的树种。随着临夏州柳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柳树病虫害发生种类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柳树育苗产业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其中,柳树烂皮病、光肩星天牛、春尺蠖、柳叶甲、柳叶蜂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探讨柳树病虫害的危害特性及防治技术,对发展育苗产业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临夏州柳树几种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1 柳烂皮病

1.1 症状

柳树烂皮病危害柳树的干、枝,引起皮层腐烂,对新植树木的生长和保存构成威协,常导致造林失败和林木大量枯死,临夏州各地均有发生。柳烂皮病属于典型的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原菌为弱寄生菌,只有当树木衰弱时病菌才侵害树木,因此树木移栽或生长衰弱时发生严重。初发病时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浅褐色水肿块斑,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和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1.2 防治方法

适地适树,在城市街道不栽或少栽垂柳,多栽一些抗干旱、耐践踏的乡土树种。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柳树旺盛生长,提高其抗病和愈伤能力,特别是新移栽树木要保持好苗木水分,修剪适合,及时浇水养护,加强除草松土、施肥;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实行合理整枝,掌握少修和弱度修枝原则,剪口要平滑,并及时涂保护剂保护伤口,结合修枝,把死皮、死枝和已病的立木清除出林外;每年的春、秋2季树干涂白进行预防。发病初期选用843康复剂5倍液、治腐灵原液、10%双效灵、5 °Bé石硫合剂、10%碱水(碳酸钠)、40%多菌灵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70%代森锰锌80倍液进行防治。若刮除病皮再施药剂,则效果更好。发病较重、树木已枯死或濒临死亡的树木,应该及时清除销毁[1-2]。

2 光肩星天牛

2.1 为害情况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重要的柳树蛀干害虫,临夏州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发生地有虫株率达60%以上。光肩星天牛主要为害柳树树干,随着虫龄增长,蛀食由韧皮部向木质部蛀进,临夏州2年发生1代,以卵及卵壳内发育完全的幼虫越冬。越冬的老熟幼虫,翌年直接化蛹,其他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下旬开始在树干内活动取食,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底至7月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成虫羽化后咬一个直径约10 mm的羽化孔外出,啃食柳树叶柄、叶片和嫩枝补充营养。成虫多在晴天中午飞翔、取食、、产卵等。产卵前雌虫咬椭圆形刻槽,产卵于皮层与木质部之间,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林内被害轻,林缘被害重;混交林被害轻,纯林被害重;健康木被害轻,衰弱木被害重。

2.2 防治方法

把好检疫关,加大检疫力度,严防天牛入侵、传播和扩散。加强营林措施,调整林分结构,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加大抗虫免疫树种比例,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在严重危害区,彻底砍伐清除虫害木,对有利用价值的虫害木,利用磷化铝棚膜熏蒸(投入磷化铝片7~10 g/m3,熏蒸7 d),或采用加工锯板(2 cm以下)、剥皮曝晒、水浸、高温处理等方法灭虫;对无利用价值的虫害木劈柴签,或集中焚烧,以消灭虫源。零星发生、部位较低的被害树可先用铁丝将虫道内木屑、虫粪挖出来,再用棉球蘸上具有熏蒸或触杀性质农药(如有机磷或菊酯类)塞入蛀孔或将农药稀释液用针管注入虫孔,然后用泥土封口,以毒杀幼虫[3]。6月底至7月初,天牛成虫羽化初期向危害区和疫区周边地带监控区林木树冠、树干上全面喷洒绿色威雷300~400倍液,以消灭天牛成虫,防治产卵繁殖后代。保护或挂巢招引啄木鸟。

3 春尺蠖

3.1 危害情况

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以幼虫为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此虫发生期早,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轻则影响寄主生长,严重时则枝梢干枯,树势衰弱,导致蛀干害虫猖撅发生,引起林木大面积死亡。临夏州主要分布于临夏市、临夏县和康乐县等地。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中越夏、越冬。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土壤解冻时,成虫开始陆续羽化出土并交尾产卵。3月中下旬见卵,4月上旬孵化为幼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危害盛期,老熟幼虫于5月上中旬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各龄幼虫受到惊吓都有吐丝下垂的习性。

3.2 防治方法

加强预测预报。因其蛹期长,可于早春或晚秋结合翻地在距树干1.0~1.5 m范围内进行人工挖蛹,深度30~40 cm,使越冬蛹暴露受冻而,或因环境干燥降低存活率。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盛发期(3月中旬)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由于雌成虫有上树产卵的习性,可以在3月中旬雌成虫上树前将塑料薄膜裁成20~30 cm宽的长条,绕树干1周绑成裙子状,喇叭口朝下,阻止成虫上树产卵,每天早晨在树干周围捕杀,效果很好。或者在成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缠绕塑料薄膜,膜宽15~20 cm,下沿埋入土壤,环围干基,每隔l0 d撒少量毒土,阻止成虫上树。此法省工省钱,不伤天敌,效果好,尤其适用于树体高大、顶部喷药困难的园林树木和农田防护林带。幼虫期可用50%杀螟松800~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500~2 0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干、喷冠;对1~2龄幼虫喷洒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或Bt乳剂进行生物防治。

4 柳叶甲

4.1 危害情况

柳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危害柳树的叶片及嫩梢。当虫口数量大时能将大部分叶片食光,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临夏州主要分布于临夏、康乐、和政、广河县等地。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或土缝中越冬。翌年春季柳树新叶萌发后出蛰活动,5月中下旬交尾产卵。卵产在叶面,成块状整齐排列,每块40~50粒不等。6月上旬幼虫孵化,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幼虫老熟后以腹末黏着于叶上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出现,10月上旬下树越冬。

4.2 防治方法

秋季清除落叶、杂草等,以消灭越冬成虫。在幼虫严重危害期向树冠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8 000倍液、1%爱诺虫清3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2 500倍液、杀确爽2 500~3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5 柳叶蜂

5.1 危害情况

柳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是猖獗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临夏州主要发生在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以育苗地幼林受害最重。该虫以幼虫啃食柳树叶片,常将叶肉食尽,仅剩叶脉或叶柄,削弱树势,影响树木成长。大发生时能将整株叶片吃光,甚至造成树木死亡。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地下2~3 cm土层中做茧变为预蛹越冬,5月至9月上旬是幼虫主要危害期。9月底至10月初幼虫老熟,开始入土结茧变为预蛹越冬。

5.2 防治方法

营造针阔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提高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入冬前深翻育苗地,冻死越冬虫茧,降低翌年虫口密度。在幼虫群集危害期剪除虫叶或虫枝,消灭幼虫;保护利用猎蝽、寄生蜂等天敌[4]。低龄幼虫期可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1%苦参碱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防治[5-13]。

6 参考文献

[1] 徐公天.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张山林,张永强,费小娟,等.临夏州行道树致病因素及防治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05,30(4):52-61.

[3] 方剑晖,张耀荣.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规程:LY/T 1961-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4] 王佩珠,侯攻科,武星煜.甘肃叶蜂发生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24-25.

[5] 王中林.柳树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控对策[J].科学种养,2015(11):32-34.

[6] 黎兆海,夏伯顺,蒙兴宁.柳州市柳树病虫害调查报告及防治对策[J].广西植保,2015(3):14-18.

[7] 于宗宝.如何防治柳树病虫害之我见[J].新农村(黑龙江),2014(16):248-249.

[8] 李周侠.柳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浅谈[J].现代种业,2009(1):46-50.

[9] 王玉杰 ,单良 ,李颖瑞,等.柳树常见病虫害防治及相关建议[J].现代园艺,2013(19):70-71.

[10] 梁宁娟,王娟妮.柳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3(4):68-71.

[11] 冯文全,王树娟,张晓萝,等.柳树丛枝病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J].内蒙古林业,2015(11):14-15.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病

1 葡萄常见病虫害——霜霉病

1.1 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染病初叶片上有半透明油渍状病斑,后扩大为黄褐色病斑。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果实:幼嫩果粒高度感病,果色变灰色,并生有白色霉层,后期皱缩脱落。

1.2 发病特点

中温高湿病害,多雨雾、露水天气易发病,潜育期短仅4天左右。多雨天气,防治不及时病害易迅速蔓延,引起大流行,造成早期落叶。为害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降低当年产量;枝条不充实;冬芽不饱满,降低次年产量;诱发黄叶病。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或随落叶在土中越冬 潮湿、冷凉、多雨、多雾露的天气发病重。

1.3 霜霉病防治方法

1.3.1 预防为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 病害发生前,尤其在雨季来临之前,注意用保护剂进行预防:安泰生 700倍液是最好的药效,同时可有效防止葡萄大小粒初见病斑或在病害多发期,用治疗兼保护药剂进行治疗和预防:如霉多克、烯酰吗啉、氟吗锰锌等。

1.3.2见病治疗:发现零星病斑可以喷施常规治疗剂。如 25%甲霜灵 500 倍液、霜脲锰锌 800 倍液等。 银法利尤其对抗性霜霉病防效优异,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达半月以上 。

2 白腐病

2.1 白腐病发生特点

发病早晚、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雨季早,发病早;雨量大,发病重;雨季长,发病持续时间长。每逢雨后就出现一个发病高峰。特别是遇暴风雨或冰雹,常引起大流行。发病早晚、轻重与栽培方式关系密切,果穗距地面越近发病越重。

2.2 白腐病危害症状

果梗、果柄上生有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造成果实变褐腐烂,果面生有灰白色小粒点,受振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在潮湿条件下,病组织有土腥味。发病特点:该病为高温高湿病害,靠风雨传播,7、8月份多雨季节,特别是遇冰雹或暴风雨后,极易引起大流行。

2.3 白腐病防治方案

2.3.1 发芽前用3~5°Be石硫合剂喷布全园,铲除病原 病害未发生时注意预防,可用安泰生 800 倍液、福美双、炭疽福美等。 病害发生初期,用好力克 5000 倍液进行防治。遇暴风雨或冰雹后及时用好力克 3000 倍液进行防治和铲除,防止病害暴发流行。果实近成熟期,用好力克 3000 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

2.3.2 白腐病药剂防治方法。萌芽前①对植株喷1次3~5°Be的石硫合剂。开花前喷安泰生 800倍液,落花后喷安泰生 800 倍液加上 5000 倍液好力克。未发病前定期喷保护剂预防:① 安泰生 800 倍液(喷后4小时降雨不需重新喷药) 。②50%多菌灵 600 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 。③50%福美双 500~600 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 。发现零星病斑及时喷治疗剂铲除 :① 好力克 3000倍液(喷后4小时降雨不需重新喷药)。 ② 50%福美双 600 倍液(降雨后需重新补喷)。

3 炭疽病

3.1 发病特点

前期侵染,潜育期长达 20多天,近成熟期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进入盛发期;成熟期侵染,潜育期4天左右;高温、高湿和有雨、雾、露水时发病重。

3.2 炭疽病防治方案

3.2.1 花前、花后用 3000 倍液施保功铲除病原菌。前期预防保护用安泰生 600~800 倍液近成熟期,用好力克 3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预防和铲除作用非常理想。套袋葡萄套袋前和摘袋后,用好力克 4000 倍液浸穗,预防果穗病害效果很好。

3.2.2 炭疽病药剂防治方法。萌芽前:5°Be石硫合剂 落花后:喷安泰生 800倍或福美双 600倍液套袋前用安泰生800倍液+施保功 2000 倍液单独喷果穗后套袋 幼果膨大后:喷安泰生800 倍液和福美类农药交替使用。天气旱 20 天1遍,降雨多10~12 天1遍。着色后:用好力克 3000 倍液单喷果穗。叶面喷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间隔10~15 天1次,连喷2~3次。摘袋后,用好力克 3000 倍液单独喷果穗。

4 褐斑病

4.1 褐斑病症状

葡萄褐斑病为害对象:主要危害功能叶片,发病特点:靠雨水飞溅传播,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造成早期落叶,高温高湿多雨季节易发病。

4.2 葡萄褐斑病防治方案

4.2.1 发病前坚持用保护剂预防。如安泰生、波尔多液、大生、代森锰锌等发现病斑后及时用疫斑佳 3000 倍液治疗,病重时用好力克 3000倍液,连续使用 2~3 次,重点喷中、下部叶片,效果很好。

4.2.2 褐斑病防治方法。未发病前喷一般性保护剂预防发现零星病斑,喷疫斑佳 3000 倍液治疗。病害严重时,连喷3000倍液好力克2遍,间隔7天。

5 穗轴褐枯病

5.1 葡萄穗轴褐枯病

为害对象:危害幼穗的穗轴,造成大量落花、落粒发病特点:欧美品种、地势低洼,老龄树及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易发病。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4

关键词:月季;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39

1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1月季白粉病

1.1.1发病症状 月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很容易发病为害蔷薇科植物,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23%~99%均可发病,潮湿环境易发病,月季受害初期,叶面、嫩梢上会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叶斑初起不明显,水渍状褪绿。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粉霉斑,并可连片布满全叶。病叶皱缩卷曲,从叶尖、叶缘起变褐枯萎,提前脱落。病叶肥厚或扭曲,布满白粉,色黄有时发紫,逐渐枯黄脱落。嫩梢病部布白粉略肿畸形,有时枝梢顶部向下弯曲。枝梢受害可枯死回缩造成“回枯”,病株生长衰弱。花受害时也被白粉,轻者花小、花少或畸形,重者花枯或不开花。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花。

1.1.2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优良品种;及时摘除病梢、病叶,冬春结合修剪彻底去除病枝、病芽,集中烧毁;萌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浇水不要过多,最好晴天的上午浇。控制密度,通过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温室加强通风;合理施肥,氮肥不要过多,增施钾肥及钙肥,提高植株抗性;发病期用石硫合剂,或25%粉锈灵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

1.2月季霜霉病

1.2.1发病症状 月季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发病速度快,为害十分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月季的新发枝条及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斑块,后逐渐扩大且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变成灰褐色。病斑边缘较深,渐次扩大蔓延到健康的组织,无明显界限。新梢和花感染时,病斑相似,但梢上病斑略显凹陷。严重时叶萎黄脱落,新梢腐败而死。

1.2.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湿度过大是诱发霜霉病的主要因素,降低空气湿度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目前霜霉病没有特效药,可用70%百菌清700~1000倍液、58%雷多米尔1000倍液、80%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保护和预防。用百菌清、乙磷铝锰锌等药物进行烟雾熏蒸。

1.3月季灰霉病

1.3.1发病症状 月季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入侵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侵染部位。

1.3.2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应及时剪除;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温、湿度;药物治疗,发病初期喷药保护,使用霉止30毫升对水15公斤叶片喷雾。发病后期,使用霉止50毫升+大蒜油10毫升喷雾。

2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2.1蚜虫

2.1.1发生规律 蚜虫是月季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其中对月季为害最严重的是月季长管蚜。主要是在春、秋两季以群居的方式为害新梢、嫩叶和花蕾,它可以导致月季的长势衰弱,使其不能正常生长,甚至不能开花。并且还会导致煤污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月季的观赏价值。月季长管蚜一般情况下一年会发生10代,但是根据地区不同发生的次数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成、若蚜主要是在寄主、草丛、落叶层中越冬。最适宜其生长的条件,是气温在20℃左右,再加上干旱少雨,这时蚜虫会大肆繁殖。盛夏阴雨连天不利于蚜虫发生与为害。到秋季蚜虫成虫会又迁回月季等越冬寄主上为害与产卵。

2.1.2防治方法 冬季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且进行集中烧毁,这样可以消除越冬的成、若虫。减少虫源;在月季进入休眠期,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每次剪花高峰过后结合修剪,剪去有蚜虫的枝叶集中销毁。化学药剂采用80%敌敌畏熏蒸,利用硫磺蒸发器每天夜晚(15~20毫升/100平方米)熏蒸1小时,关闭大棚到天亮,连续2~3天即可有效控制蚜虫为害,熏蒸时注意密闭大棚四周。此外,叶面喷施用乙酰甲胺磷、20%蚜螨灵、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等进行防治。

2.2蓟马

2.2.1发生规律 蓟马成虫有翅,有很强的飞翔能力。生长繁殖较快,一年发生10代左右,成虫和若虫隐蔽在花朵内为害,卵埋于花瓣和花蕊的表皮下。食性杂,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生,多雨和强风不利于此虫发生。蓟马特别喜欢危害香味浓的花朵,采花期主要在花瓣中为害,无花期转移为害新梢、幼叶。

2.2.2防治方法 清除枯枝杂草,就地烧毁;温室种植农药熏蒸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喷洒蚍虫啉等药剂防治;施呋喃丹、铁灭克颗粒剂等药剂防治。蓟马熏蒸可以在早上或傍晚温室内温度稍高时进行以达到良好药效。切花运输前用溴甲烷再次熏蒸可以基本达到出口检疫要求;农药防治每亩用80%敌敌畏300~400毫升熏蒸1小时,关闭大棚8~10小时;也可用吡虫啉类农药进行防治,如5%吡虫啉1500~2000倍液、5%蓟虱灵1500~2000倍液、250EC杰将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傍晚用38%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24%万灵1500倍液,在大棚内空中喷雾后,关闭大棚8~10小时。

2.3金龟子

2.3.1发生规律 金龟子是鞘翅目害虫,为害月季的主要有铜绿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豆蓝金龟子等。多数种类于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及花蕾,夏、秋季为害最盛,常大量咀食嫩叶、花蕾及花朵,尤喜钻入浅色花朵内咀食。成虫、幼虫均能为害植物,且食性杂。成虫啃食叶、芽、花蕾,影响苗木花卉的观赏价值。成虫常常将叶片吃成网状,为害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并啃食嫩枝,造成枝叶枯死。幼虫啃食苗木根部和嫩茎,影响生长,并可使苗木枯黄,同时根茎被害后易造成土传病害及线虫病害侵染,致幼苗死亡。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5

【关键词】生猪养殖 寄生虫病 防治

1 猪寄生虫病的特点及对养猪业的危害

1.1 猪寄生虫病的类别及特点

猪寄生虫病发病类型较为多样,常见的寄生虫病分类方法不一,按照寄生部位来看,可以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根据寄生虫的生物学性质,可以分为蠕虫、原虫。患寄生虫病的猪在养殖过程中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发育过程受阻生长停滞,同时伴随出现各种病症乃至死亡。

1.2 猪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影响

由于猪寄生虫病一般为慢性疾病,前期发病症状不够明显,难以受到养殖人员的重视,因此给猪的养殖造成较大损失。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生猪养殖业中,每年由于猪寄生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分析养猪业中猪寄生虫病并对其防治工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常见猪寄生虫病及其危害和防治工作

2.1猪蛔虫病

2.1.1常见发病情况

蛔虫感染猪并在其小肠内寄生,从而引发猪蛔虫病。而且由于蛔虫病病源分布较广,发病危害较大。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3-6月猪龄是其高发期。根据相关数据,蛔虫成虫可在24h内产卵数十万个,且随后这些虫卵或幼虫能够随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一该病一般对仔猪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降低仔猪食欲,使其消瘦和贫血等。同时在蛔虫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引起肠道阻塞甚至破裂;较为严重情况下,蛔虫可能进入胆管,危害更大。

2.1.2 病情防治

首先要关注蛔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的地方情况,做好准备措施。在高发病期注重圈舍的通风和清洁工作。在蛔虫病症状出现时,可以采用相应的口服、注射等治疗方案。具体给药结合实际情况,用药可以选用左旋咪唑,口服给药按照体重比例10mg/kg,注射则将药液稀释至5%浓度并按10mg/kg的体重比例进行肌内注射。

2.2 肺线虫病

2.2.1常见发病情况

类似猪蛔虫病,肺线虫病发病阶段也是猪的仔猪阶段。从发病时间来看,夏季和秋季是其高发阶段。猪肺线虫病病虫主要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等部位。猪感染肺线虫病后的发病症状为体温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在持续高热的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和眼、鼻等器官受到病情损害等症状。

2.2.2病情防治

首先要对猪圈舍的环境清理,主要应用的手段有使用药物进行喷洒等。目前常用的药物为敌百虫,在使用时可以将敌百虫配置为10%浓度溶液进行对病猪的圈舍进行喷洒,必要时也可以加入饲料中进行投喂给药。在患病猪的治疗方面,目前治疗肺线虫病较为有效的药物为伊维菌素,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注射用量比例为0.3mg/kg,皮下注射周期为一周。

2.3 猪囊虫病

2.3.1常见发病情况

猪囊虫病的感染来源一般为人体寄生虫钩绦虫的幼虫,感染途径为猪误食被钩绦虫幼虫或虫卵所感染的食物和水,少数情况下原因还有猪误食人粪等。猪囊虫病感染的高发期仍为2-6月龄的仔猪。感染猪囊虫病的病猪在感染初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在后期会出现一定症状,例如猪前胸变宽,走路出现摇晃或不稳定的动作,部分病猪还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皮肤皲裂和颊部皮下肌肉有颗粒感等症状。

2.3.2病情防治

从病情源头着手,对猪饲养使用的食物容器进行清洁,保证饲料和饮水等的安全,同时防止猪误食人粪。同时也要注意做好对人员的防护工作,由于钩绦虫相对难以杀死,出现猪囊虫病的病猪禁止食用或加工成肉制品,防止对人员健康造成危害。在猪囊虫病的治疗方面,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采用口服吡喹酮的方式进行治疗。给药方式为用吡喹酮和饲料混喂,用药浓度为按照体重比例,依120mg/kg药量进行治疗,一周后重复给药。同时病猪生长至70kg以上,则可以按100mg/kg的阿苯达唑,以2天的间隔周期进行治疗,8-9天后可以实现完成治疗。

2.4 猪虱

2.4.1常见发病情况

按照寄生部位分类,猪虱是体表寄生虫病,即虱虫寄生猪体表引发病情,也是一种在养猪业当中十分常见的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感染方式是体表接触传播,或通过其他载体传播感染,如饲料、被污染的圈舍环境和饲养用具等。由于猪虱是一种体表寄生虫病,因而在发病时饲养人员相对较容易发现。其发病症状为皮肤的发痒、脱皮,此外还伴随有体毛的脱落以及皮炎,程度较重时病猪将会出现消瘦的症状。同时猪虱的发育周期较短,雌虱每日可产卵3-4个,而且猪虱卵孵化周期短,因而对猪虱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4.2 病情防治

由于猪虱是一种体表寄生虫病,相当程度上可能会进行接触传播,因而要重视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以免扩大感染。同时也要注重对圈舍包括为染病圈舍的清洁工作,及时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从源头上杜绝感染源的存在。对猪体表经常进行检查,较早地发现病情并采取治疗措施。在发现猪虱病后,可以采用0.1%浓度的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病猪体表,可有效地杀灭猪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300ppm的林丹液对病猪进行药浴治疗。

3 结语

养猪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猪寄生虫病对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一直较为严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饲养中的预防、患病时的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及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对猪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经验,对猪常见寄生虫病的类型、发病原理以及防治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的相关措施,对于养猪业工作人员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严,赵贵芬.猪常见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2).

[2]张强.猪常见病的防治知识[J].中国农资,2014,(4).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侧柏毛虫;侧柏大蚜;双条杉天牛;叶凋病

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51-1

1侧柏毛虫(侧柏毒蛾幼虫)

侧柏毛虫是侧柏毒蛾的幼虫,是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1年2代,以3~5龄幼虫在落叶层或石块下越冬。翌年3月中旬上树为害,至4月中旬老熟化蛹,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至7月上、中旬老熟化蛹,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10月上、中旬下树越冬。

防治要点:农业防治。要加强林木管理,修剪和采伐都要及时,如果发现有虫害发生,越冬期要把发病的树皮进行环剥,把有虫生活过的叶和树皮集中焚烧,如果发现幼虫大发生,可以进行人工捕捉灭虫;物理防治。毛虫成虫都有一定的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是最有效而且环保的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天敌进行控制,比如可采用及时放寄生蜂的方法;化学防治。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虫,见效快,效果好,但环境污染较大,只有幼虫大密度发生,其他办法已无法控制时才会采用,但应尽早防治,可在晴天三级风以下时用飞机喷施25%灭幼脲3号,也采用人工喷洒,据效况加少量菊酯类药剂。

2侧柏大蚜

分布与为害:侧柏大蚜属同翅目,大蚜科,分布较广。特别对侧柏绿篱和侧柏幼苗危害性极大。嫩枝上虫体密布成层,大量排泄蜜露,引发煤污病,轻者影响树木生长,重者幼树干枯死亡。

生活习性:有的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虫卵在柏枝叶上越冬,次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并进行孤雌繁殖。5月中旬生成有翅蚜,进行迁飞扩散,10月出现性蚜,11月为产卵盛期,每处产卵4~5粒,卵多产于小枝鳞片上,以卵越冬。特别是侧柏幼苗、幼树和绿篱受害后,在冬季和早春经大风吹袭后,失水极容易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保护和利用天敌。要尽量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尽量不施用药剂,以保护瓢虫、蜂类、食蚜蝇、草蛉等天敌的繁殖,进而达到生物治蚜的目的;药剂防治。如果虫害严重到无法控制的局面,就要采用化学药剂来灭蚜了,可喷洒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康福多浓可溶剂,也可采用苦烟乳油喷雾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灭蚜。

3双条杉天牛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是杉、柏主要害虫。天牛幼虫可以在皮和木之间取食,这样对皮木间的组织破坏严重时,会把水分、养分的运输管道切断,最后导致树叶黄化,使柏树的长势退减,重则遇风雪便折,整个植株或整枝死掉,对侧柏的速生丰产影响较大。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要通过松土、压青、追肥、冬季疏伐等手段增强树木的长势,增强对虫害的抵抗力;人工捕捉。如果前一年发生虫害,则在越冬成虫还没出来活动前,把树干2米以下的部分都用涂白剂涂刷,成虫出来活动时要进行人工捕捉,也可用小刀刮皮或用木锤敲击的办法杀死幼虫;药剂防治。成虫期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初孵幼虫期可用乐果乳剂、益果乳剂、杀虫脒水剂、敌敌畏、一线油(柴油或煤油)等混合剂进行喷湿树干或流脂处;生物防治。利用双条杉天牛的天敌柄腹茧蜂、肿腿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进行防治。

4侧柏叶凋病

叶凋病是由一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对柏叶的为害比较严重。病菌通常都会存留在病叶上,经过一冬天的隐藏,第二年春天来临,气候变暖时开始发病,一般在4、5月份开始发病,首先从树冠下部的叶子开始,叶子先出现黄斑,然后一点一点扩散到所有叶子都变成黄叶直到黄褐叶,过一个月左右,就会在叶子上出现黑点,这些黑点就是病菌的再繁殖所致,病菌经过繁殖,可以放出孢子而进行扩散传播。在较密的树林中,由于到了6月份,雨水较多,空气湿润,天气也较热,正适合病菌传播,会造成大面积发生,后期为害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的柏叶凋落,而且会严重影响树势,并能招致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的继发危害,加速柏树死亡。

防治方法:进行林木管理,秋天和冬季,要把树下的一些落叶病叶残枝统统清扫干净,并集中焚毁,这样能把越冬病菌消灭,减少第二年的发病机会。每年的5~8月份,要定期喷洒波尔多液进行预防,要时时注意观察柏树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发苗头,要对侵染中心进行隔绝处理,防止扩散。通过进行疏伐,增加林内的透光通风,让病菌没有发生的环境。

5侧柏叶枯病

叶枯病由于病菌滋生而引起的柏树病害,该病菌是一种盘菌,寄生性不是很强,只在植株生长较弱时才会感染,发病时从树冠内部和下部先发生,且较严重,一般末梢基本不发病,首先感染的是当年发生的新叶、嫩枝和一些小鳞叶,但当年都不出现症状,到了第二年春季,染病叶会快速枯掉,进入6月中旬由于气温转高、多雨潮湿,在染病部位会出现黑色颗粒状物,这是病原菌的子囊盘,会继续传播感染。侧柏受害后,病叶脱落,枝条枯死,树冠呈火烧状,会在主干、枝干重新生出一片片小叶,人们称作“树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