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1
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对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学”和“管”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1]。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能全面和公正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所以作为成绩评价体系中重要一环笔试尤其值得关注。从考试内容的选择,试卷题型的设计,学生成绩的分布以及学生解题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有助于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思路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 试卷内容对比分析
两者题型均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组成,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应用,主观题主要考查综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客观题占整个试卷60%左右,涵盖了溶液、热力学、动力学、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和胶体等知识点。主观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溶液平衡、热力学、动力学、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和胶体等章节。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基本实现重要知识点全覆盖,易、中、难题比例本部为3:5:2,独立学院为4:5:1。
试卷内容主要差异性表现为本部考查热力学和动力学的问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灵活运用。考查平衡问题本部涉及到多种平衡及平衡之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思维活跃度。考查氧化还原与电极本文由收集整理电位以及缓冲溶液的知识点本部实现了两者的综合运用,独立学院单独考查两个知识点。涉及到配位化合物、原子、分子结构本部考查的问题更复杂一些。
2 学生成绩分布特点
本部和独立学院学生成绩分布特点见表1。通过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本部学生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于独立学院,不及格率低于独立学院。本部学生在85分左右分数段比例最大,独立学院在80分左右分数段比例最大。原因主要是本部学生基础扎实,学习氛围很好,大部分学生认真刻苦,平均成绩较高。同时从主要失分点分析发现客观题无明显差异,两者得分率基本相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上,本部和独立学院学生平均分大约有5分左右差距。因为主观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理解和计算能力。本部学生主要失分点为涉及到多种平衡及平衡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等相关问题。独立学院除了以上失分点外,在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上失分较多。另外两者在原子、分子结构理论方面失分率也较高。
表1 学生成绩分布特点统计表
3 启示和展望
通过试卷内容和学生成绩之间关联性分析发现主要失分点依然表现为教学难点,例如物质结构由于比较抽象,在理解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涉及到一些物理理论和原理。同时一些综合性、逻辑性较强涉及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成绩也不甚理想。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课件制作和授课水平,使抽象难懂的问题直观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习题讲解过程中要强调方法。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页)积极性相对不足的特点,要积极引导充分激发学习激情,同时要督促学生多做习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在新校区,和教师沟通联系的机会和方式不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渠道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在基础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这样的观念来贯穿教学过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预期目标。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发现不足就要弥补不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对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学”和“管”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1]。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能全面和公正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所以作为成绩评价体系中重要一环笔试尤其值得关注。从考试内容的选择,试卷题型的设计,学生成绩的分布以及学生解题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有助于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思路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 试卷内容对比分析
两者题型均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组成,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应用,主观题主要考查综合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客观题占整个试卷60%左右,涵盖了溶液、热力学、动力学、氧化还原与电本文由收集整理极电位、原子分子结构、配合物和胶体等知识点。主观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溶液平衡、热力学、动力学、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和胶体等章节。试卷考查的知识点遵循教学大纲要求,基本实现重要知识点全覆盖,易、中、难题比例本部为3:5:2,独立学院为4:5:1。
试卷内容主要差异性表现为本部考查热力学和动力学的问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灵活运用。考查平衡问题本部涉及到多种平衡及平衡之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思维活跃度。考查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以及缓冲溶液的知识点本部实现了两者的综合运用,独立学院单独考查两个知识点。涉及到配位化合物、原子、分子结构本部考查的问题更复杂一些。
2 学生成绩分布特点
本部和独立学院学生成绩分布特点见表1。通过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本部学生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于独立学院,不及格率低于独立学院。本部学生在85分左右分数段比例最大,独立学院在80分左右分数段比例最大。原因主要是本部学生基础扎实,学习氛围很好,大部分学生认真刻苦,平均成绩较高。同时从主要失分点分析发现客观题无明显差异,两者得分率基本相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上,本部和独立学院学生平均分大约有5分左右差距。因为主观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还需要理解和计算能力。本部学生主要失分点为涉及到多种平衡及平衡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等相关问题。独立学院除了以上失分点外,在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上失分较多。另外两者在原子、分子结构理论方面失分率也较高。
表1 学生成绩分布特点统计表
3 启示和展望
通过试卷内容和学生成绩之间关联性分析发现主要失分点依然表现为教学难点,例如物质结构由于比较抽象,在理解过程中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涉及到一些物理理论和原理。同时一些综合性、逻辑性较强涉及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成绩也不甚理想。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课件制作和授课水平,使抽象难懂的问题直观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习题讲解过程中要强调方法。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本科教学;人才培养;项目教学法
作者简介:王昊(1972-),男,安徽泗县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懋亮(1970-),男,山东莱芜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机电一体化原理项目(项目编号:201153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75-02
为了满足电力行业对机械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各电力高校均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该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培养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机械类相关岗位的人才。前几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但是,由于制造类相关行业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太理想。面对无法预知的金融危机以及制造业界不太乐观的就业形势,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更从容地面对求职择业问题。
机电一体化作为机械、电子和信息等多科内容融合的学科,在拓宽机械类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加强该课程的学习,能明显提高学生素质,从而增加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内的就业机会。本文认真思考了机电一体化原理在本科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以“机电一体化原理”教学为基础,论述该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为目的崭新的教学思路,并辅以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方案,以及增设“机电一体化原理”课程设计的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识“机电一体化原理”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机电一体化原理”的时候,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加上该课程牵涉面很广,学习难度较大,因而学习热情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引导和吸引学生充分认识“机电一体化原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应使学生明确,机电一体化是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广泛涉及机械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系统总体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给传统机械加上“大脑”(计算机信息处理与控制),极大限度地延伸了机械的概念,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几乎无处不在。例如,“机器人”作为最重要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之一,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1]
其次,针对现在机械专业学生机械基础扎实、电子基础薄弱的特点,认真学习“机电一体化原理”这门课程,将显著提高学生在电子方面的素养。通过课程讲解、实验教学、项目教学、课程设计等教学手段,学生深刻体会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最后,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很多产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难以将机械和电子部件完全分开。例如,机电设备设计及维护人员既要精通机械方面的知识,又要精通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掌握机电一体化原理,并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当中,已经成为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二、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实验室建设与整合
“机电一体化原理”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实验教学也同样重要。不少学校现有的“机电一体化原理”的教学大纲中,实验教学所占学时明显偏少,而且学生真正能动手完成的实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现有实验安排起不到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此外,很多学校实验室中的设备和科研条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应该在现有的设备的基础上,广泛开拓思路,整合、组合、创造出新的机电一体化实验,以实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而且,实验室的工作条件和实验场所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实验设备也需要对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或辅助教学等方面,进行广泛市场调研,根据需要进行采购和扩充。
因此,必须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机电一体化的实验课时,才能真正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体会机电一体化应用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内的就业思路
激发学生产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内就业的想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真正产生这种想法,才会产生学好“机电一体化原理”的动力。
目前,机械专业毕业生大多将自己的就业方向主观定位在纯机械领域。尽管机械制造业是非常庞大的产业,但就业机会终归有限。由于能力的欠缺,择业的时候,面对机电一体化行业广泛的就业机会,学生更多的是无奈。鉴于此,任课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内的就业兴趣。
引导学生领悟,若是自己具备很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素养,将会拓宽自己的就业面,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契机。就算是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机械行业就业,若是在机电一体化方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会开拓自己的视野,何况是现在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已经发展到机、电完美结合的阶段,完全分开的机械和电子几乎没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机电一体化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机械专业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就业的实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结合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具体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如何跨越机械专业的局限,尽可能多地接触机电一体化领域。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将会自然提升对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兴趣,从而增加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就业的主观积极性。
四、开展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使学生加强对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认识,启发他们在机电一体化行业内就业的热情,“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机电一体化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去。项目教学法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中应用较多,目前在本科教学中还很少使用。为了让机械专业的学生通过项目直接深入到机电一体化领域,教师提出使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做中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使用的技能和知识创新,有效地交流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本色。[2,3]
项目教学法主要特点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示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拟定题目
学生自主分组或教师分组,查阅资料、主动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拟定本小组的题目。教师在这个过程必须要干预,要求学生选定的题目具有创新性或实用性,特别是要适合该小组的特长和兴趣。要求项目既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性、具备挑战性,又要切实可行、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完成。
2.可行性分析及方案设计
通过项目可行性分析及方案设计、确定项目进程计划,要求该进程安排基本与课堂教学进度并行,即:按照课堂教学的进度安排项目的实施进度,即首先是机械机构、执行机构,然后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等。教师必须认真检查各小组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设计。
3.项目实施要求学生按照工作进度实施并做阶段总结
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在项目研究所用到的内容,有可能在课程学习中没有学到,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再学习,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将有大部分工作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因此,在第三部分对实验室进行整合和扩建的过程中就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
4.项目考评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考核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针对机电一体化项目的各系统的设计、实现方式、功能和项目报告等进行考评。考评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项目拓展
建议学生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对于考评成绩优秀的小组可以组织学生以申报专利、参加竞赛的形式进一步拓展项目。
项目教学法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使学生以真正项目的方式接触到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这种项目管理的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对学生而言非常宝贵。项目考评优秀的学生的科研论文和专利申请都将在学生毕业求职时增加不可或缺的砝码,将成为机电一体化行业的敲门砖。
五、增设“机电一体化原理”课程设计环节
现有的教学手段,还不足以提升学生在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竞争力。作为项目教学法的补充,还可以通过增加机电一体化原理设计环节,从而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时,要求学生认真回顾教师在课堂上所授要点,分析各要点对产品功能的实现及其特性的影响。希望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吸收和消化课程理论知识以及在项目教学法中所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
课程设计课题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产业背景的实际课题,学生通过原理方案的设计、结构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执行机构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总体设计等过程,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总体认识。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此外,还要注意课程设计必须与项目教学法互补,对于项目教学法中没有涉及的部分,要适当加强。[4]
课程设计应着重培养学生熟悉机电一体化行业标准,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规范和过程,并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
六、结论
本文以拓宽机械类学生的就业面为主要目标,针对“机电一体化原理”本科教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考。以“机电一体化原理”教学为基础,论述该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出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目教学法与“机电一体化原理”课程设计相辅相成。期待机电一体化课程在提高综合素质、拓宽毕业生就业面等方面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励.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3
1.继续加大优质人力教育资源开发管理力度,开展教师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培训师的作用。使教师成为荣誉的圣台。
2.实施打造名师工程。每学期期初安排1-2次全员培训。促进骨干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化。并适当安排外出学习提高。
3.继续全面深入开展教师开放课等级认定活动。设计、试讲、开放、听课、评课、反思,各个环节要抓到实处,并注意经验材料的积累。力图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速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4.继续加强教师学习团队建设。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互帮互学。建设教师信息交流平台。继续开展教师学习、读书活动。
5.继续建设好教师专业发展博客档案,开展教师博客教研。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交流互动性更强,更持久,使“对话式校本教研”不受时空限制。课堂作文网博客还可发表课堂精彩视频片段。为督促工作开展,年末对优秀博客教研组给以奖励。
6.加强教育科研工作,重点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同时,引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更高级别的课题研究。形成爱科学,研究问题的良好风气。具体校本课题规划要点有:
二类校学困生的教育转化问题,
怎样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老教师发展瓶颈问题
影响团队合作的原因及对策
怎样预防校园恶性暴力事件
怎样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优质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性研究、
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怎样加强集体备课,利用团队合作,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工作效率
怎样利用学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等
7.加强校本培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的传承,搞好校刊编辑,和学校教育、教学资料汇编工作。作好公开课资料、摄像光盘管理工作。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麻省理工学院
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名称变更反映了对材料领域研究认识的变迁,即“材料研究需要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1998年教育部对材料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划分过细的十多个材料类小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六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还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虽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大学科来设置专业是必然趋势,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1]。同济大学当年就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期望以欧美的模式来培养材料学科人才。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就为建筑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断裂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和传热、传质与动量传递(简称三传)4门基础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这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麻省理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公开信息最多,不仅有课程列表和学分要求,还有课程的详细简介。尤其是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服务(OpenCourseWare),使得我们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大纲和部分内容。此外,MIT材料学科是USNews全美排名第一的,他们的培养
计划应该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反复仔细研究其有关本科培养的各种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国内同行共享。
一、麻省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3个专业(Course)。其一为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学生所得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其所授学位是被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授权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选读这个专业。其二为课程选择度更大的一般专业(Course 3-A),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没有特别指定专业领域的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without specification)学位,系里并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只有很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常常是医学、法学、MBA预科生选择这个专业。第三是考古与材料专业(Course 3-C),学生所得学位是考古与材料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s),系里也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从系里是否寻求对所授学位授权就可以看到,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后面的讨论主要针对Course 3的培养计划进行。
1. 课程和学分要求
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包括:(1)MIT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6门,人文社科8门,限选科技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2)交流能力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4门。(3)系内课程,包括一套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共10门课),一个论文或2个实习以及4门限选课程,合计184~195学分。其2011―2012版本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见表1,表中课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课程号,后面跟表示学分的数字、课程性质、前修或同修课程号。MIT每门课程的学分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学习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布,中间用短线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讲课时间,第二数字表示实验、设计或者野外工作时间,第三个数字表示预习的时间,是以中等学生所需要时间估计的。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一学期需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从表 1可见,一般专业课程,预习所需时间是讲课时间的2~3倍。
备注
*可以代替本先修课程的其他先修课程列在课程描述页面。
(1)这些课程可以算作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的一部分,但不能同时计算。
(2)可以选9-12学分。
(3)通过申请,可以被类似课程替代。
2. 限选课程的选择
中列出了21门限选课程,每个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课(48学分)。理论上,学生可以在21门课程中任选48学分,甚至经过批准,还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来代替。实际上,由于材料的范围很广,这些选修课程是根据主要的研究领域来设置的,它们是: 生物与聚合物材料(Bio-and Polymeric Materials),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结构与环境材料(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Funda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因此,在MIT材料学院的网页上,曾经列出了各领域推荐的限选课程。网页上还列出了每一个方向的咨询教授,以方便对上述领域某一方面更感兴趣的学生选课。
3. 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
(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
这个课程为15学分(5-0-10),总是与“材料实验”一起选修。课程安排也是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一共有4个实验周。这样,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讲课时间就缩短为9周(一个学期14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其课程安排为周一、三、五各2小时的讲课(lecture),周二和四各1小时的复习课(recitation)。所以一共27次讲课,18次复习课。实际讲课为24次,另外3次课为测验和考试。最后一次考试并不是考全部课程内容,即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是分段内容。
这个课程由两个教授分别讲授,每个教授都是24次课,因此可以推论,每次每个教授将讲1小时。一个讲授结构和化学键(Structure and Bonding),一个讲授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
两部分课程分别布置6次作业,每部分每次都是2~3个题目,都有交作业的期限,没有按期交作业的,该次作业成绩为0。作业答案在交作业期限过后就会立即公布。课程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占20%、三次测验占80%构成。得分标准为:总评80分以上A,70~79分为B,55~69分为C,低于55分为不及格。
(2)实验课程
MIT材料系内有2门必修的实验课程,即材料实验和材料综合实验。这两门课程同时还是加强专业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特别注意专业交流方面(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技术报告等)的形式要求。材料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同时选修,在2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材料综合实验课(Materials Project Laboratory)基本上就是几个同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在3年级下学期进行。下面以二年级的材料实验为例,介绍其教学和考评办法。
如前所述,材料实验共4个实验周,实验周没有其他专业课。实验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原理演示、热力学和结构,同时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材料分析研究方法(XRD、SEM/AFM、DSC、光散射等),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加强交流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看,这门实验课承担了教授材料研究方法的任务。
一般将50个左右学生(2011年的2年级学生只有43人)分成6个组。每个实验周有3个实验主题,每个主题下面2个实验,2个组共选一个主题,每组选做其中一个实验。6个实验同时进行。一周3次实验,每次4小时。因此,每个组每周只做3个实验(每个主题做1个实验),共12个实验。由于每个组只做了一半的实验,对另一半实验的了解,通过每周2次的1小时交流课程(recitation sections,一般隔天举行)来实现。交流课上,大家各自在黑板上即兴介绍实验的发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该实验课由3个教授上,其中一个总负责。课程成绩评分标准
二、分析和讨论
1. 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
系内必修课程除毕业论文或企业实习外,共有10门。大学一般要求的17门课,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但从表1系内课程的先修课程可以看出,微积分I和II,物理I和II是需要先修的,大学一般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就去掉了4门,能够自由选择的大学自然科学课程剩下2门。从系里建议的选课表(roadmap)可以看到,另外2门自然科学是化学和生物。所以,自然科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相当于14门。
限选课程要求包括GIR类型2门和48学分的系内选修课。有3门系内课程(共39个学分)可以作为GIR课程来选,但不能同时作为系内课程要求的学分。大多数系内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2分,这样的话,系内限选课48学分需要选读4门。所以,每个学生可以有6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思的是,在表1中只有21门限选课程,而该系主要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有4个,平均每个方向只有5.25门课。如果去掉2011―2012年新增的2门课程,过去几年只有19门课,平均每个方向只有4.75门课程。看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鼓励学生选单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实际上,在以前分专业方向限制选修课时,每个专业方向仅仅提供2~3门课程,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
反观我们的培养计划,我们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有5门(14学分),选修课程应选4门(8学分),合计9门课程22学分。因为我们的学分是按照每周上课学时数计算的。如果按照MIT的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约为每周上课学时数的3~4倍,考虑到我们的上课周数为17~18周,而MIT才14周,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应选学分至少相当于MIT的88学分,比其4门课程(48学分)的要求多了5门课程(40学分)。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另外,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关于其主要研究领域的介绍出现在3个网页上。其一是在该系的学位要求中关于限选课程的介绍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电子材料、结构与环境材料、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其二是在MIT的招生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系统(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low-dimensional systems)、能源材料(Materials for Energy)、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s)、材料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of Materials)。在介绍全体教师(Faculty)的网页,列出了30个研究方向(discipline),共122人次(有重复计算,因为实际教师只有35人),平均每个研究方向4.07人次(或1.17人)。少的方向仅1人如微技术、半导体,最多的是纳米技术,23人次。上面列出的生物工程(包括生物物理和生物技术)9人次,能源材料(包括能源与环境、储能)9人次。人数比较多的研究方向还有结构与环境材料9人次,高分子材料7人次,电、光和磁材料7人次。
可见,尽管MIT研究的材料类型很多,但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具体材料类别方向的课程特别少。
2. 关于考核与成绩
MIT很多课程的成绩评定都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与课堂参与情况。有的课程,考试以外的项目在成绩评定中所占份额可达到50%,有的实验课程则更是高达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T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与我们头脑中关于国外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图像截然不同。
3. 关于选课进度安排
MIT材料系没有规定统一的选课进度表。但从其推荐的选课安排(roadmap)看,具有如下特点:
(1)8门大学一般要求的社科课程(GIR)分布在8个学期选修,即每学期选修1门社科课程;
(2)一年级把大学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GIR)学完,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
(3)二年级起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第一学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实验2门课程,两门课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上课周每天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周每天都有实验或交流,学习安排非常集中。
(4)每学期的课程一般为4门,其中1门为社科课程。
MIT二年级第1学期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这比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前很多。国内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曾经强调,前两年不安排专业课,以至于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被安排在第5学期,材料研究方法更是被安排在第6学期,使得高年级学习特别紧张,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时间被推迟。
4. 关于培养计划的修订
从网页上能够追溯到MIT材料系1998年的培养计划,其培养计划在200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两者的比较
这两个培养计划的最大差别在必修课,课程名称几乎完全变了。但对比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新培养计划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结构与化学键、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教授讲授,似乎代替了原来的“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物理”3门课程,因为其教材之一仍然是物理化学(Engel, T., and P. Reid. Physical Chemistry. San Francisco, CA: Benjamin Cummings, 2005. ISBN: 9780805338423)。“材料实验”应该与原先的“材料结构实验”对应,“材料综合实验”应该与原来的“材料加工实验”对应。“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原来的“材料结构”相似。取消了“材料力学”、“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2门课程。增加了“材料的电光磁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机和生物材料化学”、“材料加工”4门课程。取消2门,合并2门,增加4门,课程总数不变。
选修课变化较小,只是增加了若干课程,特别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课程。其实,两门生物材料课程是2000年增加的,当时选修课由4方向增加为5个方向。选修课的最大变化是理论上不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向学生推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无论如何,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不足4门,学生必然需要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
从2003年至今,必修课没有变化,选修课则有一些小的调整(表5)。其中2005年减少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冶金学(Chemical Metallurgy)2门课程。增加了2门数学,材料热力学(原来的必修课),先进材料加工,衍射和结构,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和张量性质,材料选择,共7门课程。可见,增加的这些课程仍然是与具体材料种类无关的。2007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了1门生物材料方面的课程。可见,即使是选修课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加强有关材料行为特征方面的课程,减少有关具体材料种类的课程。
5. 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过去,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目标分四类,研究型学位(Course 3)、预科型学位(Course 3A)、实践型学位(Course 3B,2003年取消)和考古型学位(Course 3C)。其中,研究型学位与实践型学位培养要求的唯一差别是不变的,即前者在四年级做毕业论文,后者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做2个20周的企业实习,其他课程要求完全相同。现在把实践型学位取消了,但仍然保留了学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渠道,即学生仍然可以选择做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实习,学位合并在研究型学位(Course 3)中。
从2003年培养计划大调整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可能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MIT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这从MIT选读实践型学位人数变迁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6)。从1998年到2002年,实践型学位人数多于研究型学位的人数,2002年突然降低,与研究型学位相当。查看大学2年级实践型学位学生注册数,从2002年起突然减少,由原来每年约20人突然减少为6人。2003年培养计划调整当年,还有5人注册为实践型学位,这应该是此前培养计划延续所致。
那么,没有了实践型(Course 3B)学位,是否还有学生仍然会选择实习代替论文呢。下面从2002~2008年MIT材料系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除了一些研究生院,网页一共列出了38家企业和17家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统计2002年以后(至2005年结束,当年仅剩下1人)各年4年级实践型学位人数(也约等于当年毕业人数)总和恰为38人,与毕业生去向统计的企业单位数刚好相同。这难道是巧合?是否可以推论,2003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几乎就没有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了?
MIT材料专业取消实践型学位,以及此后可能几乎没有人选择实习代替毕业论文事实,一方面可能与美国产业向国外转移,本国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MIT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调整也起了一定作用。因为选择实践型学位人数锐减在前(2002年),培养计划调整在后(2003年)。培养计划中去掉的必修课“材料力学”和“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显然属于工程类课程。因此,其培养计划课程中增加材料研究型基础知识、减少工程知识的倾向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培养计划随社会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
另外,尽管2003年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有较大调整,但选修课调整比较有限。而且调整前后,没有改变其材料类本科生宽专业培养的模式。
但在选修课中,把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去掉,仍然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例如,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历来就被认为是专业基础课。MIT在2005年却把这门课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去掉了。查看其高分子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可以看到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等基础课程。可见,MIT把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放在了研究生阶段。
以上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不继续读研究生,则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不太够的,无形中将人才培养的周期拉长到研究生阶段了。但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来看,学习高分子物理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行为和特征,未必需要清楚地知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我的一些研究生以前从未学习高分子方面的课程,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高分子材料,我就是先给他们讲授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
另外,注意到MIT材料专业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2倍,有很多研究生来自校外,特别是来自国外。所以,MIT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调整,结合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既考虑到了本科宽专业基础的培养模式,又打通了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便于接受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读研究生,还是十分合理的。
MIT材料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不断强化了按照材料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加强了材料基本行为知识的课程,减弱了材料类别基础知识的课程,把后者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说明国外关于“材料研究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的认识形成30多年以来,不仅没有改变,还在进一步加强。MIT在2003年对培养计划大调整时,加强了材料研究基础知识课程,减少了工程类课程,其本科生的主要去向是进一步深造,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急剧减少。本科生阶段加强研究基础知识课程,把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培养放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了研究生的知识培养,可能是其材料研究能够长期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 能力; 导向; 应用型; 本科院校; 市场营销; 模块化; 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7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39- 03
0 引 言
市场营销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备受企业关注。虽然我国高校设立市场营销专业的历史并不长,但其发展迅速,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体系也比较完整和稳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为主,后期再进行几周实训。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由于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认识不明确,不但不能很好地吸收理论知识,而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经济活动缺乏了解,不能很好地将前期的理论学习与后期的实训环节衔接起来,造成知识与能力脱节。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能力差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既应区别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也应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1]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① 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② 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③ 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如责任心、道德感等,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该专业主要培养高等、中等层次的市场营销人才,突出操作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具体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市场调查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具备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模块化教学是把实践操作能力和相关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岗位能力为基础,强调个人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岗位要求的能力确定所传授的理论知识。[2]模块化教学采用模块和任务结合构建的知识能力体系,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为一体,通过任务和活动的设置引领学生进入不同的工作场景。[3]模块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模块;二是专业能力模块;三是实践能力模块(如图1所示)。专业能力模块是核心,但要以公共基础模块为基础,并通过实践能力模块运用,所以三大模块缺一不可。
2.1 公共基础模块
公共基础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大学生意志品格的塑造、思维方式的锻炼、情商的培养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实践能力。[4]主要涉及以下课程:① 思想政治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法律基础、基本原理等;② 数学类课程,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等;③ 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公共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办公自动化。此外,本模块还包括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文学类、体育类课程。
2.2 专业能力模块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五大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和拓展能力。
2.2.1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
专业基础能力模块是市场营销专业大类必修课程,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大类必修知识,为以后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奠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等。
2.2.2 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模块
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是指培养学生信息收集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对应的课程是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这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有联系,可以建立联合模块。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据处理功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据分析知识。在此基础上,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使学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并初步具有市场调查分析的能力。
2.2.3 营销策划能力模块
营销策划能力就是能正确运用专业知识对企业营销活动进行策划运作的能力,主要包括营销战略能力和营销策略能力。[5]对应的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广告与整合传播、渠道管理、产品管理、产品定价、促销、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公共关系等。除此之外,还能对企业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比较专业的评价,并能撰写规范的营销策划书。
2.2.4 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
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是指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品质,能够扩大产品销售,并与相关利益者保持良好关系的一种能力。对应的课程是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商务谈判。知识包括产品知识、市场知识和公司知识等。技能包括沟通技能、分析技能和组织技能等。
2.2.5 拓展能力模块
在保证应用型本科层次市场营销专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可以开设国际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网络营销、服务营销、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通信行业及学科前沿知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培养复合型营销人才的目标。
2.3 实践能力模块
实践能力模块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课程设计主要包括计算机类实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生产实习则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营销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而且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研报告,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它还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和社会举办的各种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3.1 制订模块化教学计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块之后,就需要制订模块化的教学计划。模块化教学计划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3.1.1 明确教学目标
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都要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胜任将来的相关工作岗位为目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在对工作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整合该模块所涉及的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注意要精简非必要的和重复性的知识。
3.1.2 合理调整开课时间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设置的教学模块化,每门课程的开设时间需要合理调整。专业能力模块的教学主要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到大三下学期,共四个学期。大二整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和市场调查分析能力模块。大三整学年开设营销策划能力模块和市场开拓与销售管理能力模块,一个学期一个模块。大四上学期在公共基础模块和专业能力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开设拓展能力模块。在学习这些模块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验,并辅以暑假期间的企业生产实习。
3.2 科学组织教学过程
3.2.1 划分小组
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划分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各兴趣小组成立一个虚拟公司或模拟真实的公司,如成立某某广告公司、某某营销策划公司等或者模拟蒙牛、伊利等真实企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各小组需要带着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去寻找解决对策。
小组划分的时候,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相互搭配,取长补短;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也可以相互搭配,在各自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相互学习,使认知风格“相互强化”。 [6]
3.2.2 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先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市场营销观念确立模块、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模块、目标市场战略模块、营销组合策略模块以及营销计划、组织与管理模块。这是营销工作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根据此模块,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2.3 布置具体任务
教师在确定教学任务之后,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环境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搜集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目前企业业务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2.4 学生实施
教师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之后,不能采取“放任式”管理,还要指导学生怎么做,如何想办法、找对策,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学习者,使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3.2.5 评价结果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进行讲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等。
3.3 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需求,首先需要加强“双师型”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实地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其次,将营销专家引入课堂,形成真正“应用型”师资队伍。从社会上选聘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营销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举办讲座或指导实习,让学生能与企业营销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他们给学生带来营销新体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走入实战。
此外,学院还应加强对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院应该加大实验设施的投入,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营销模拟实验室。在模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模拟企业营销的各种实际情景,切身体会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还应该积极创办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后,马上由企业专家带领参与实际操作环节,再由专业老师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也可以在暑假期间进行校外实习。
4 结 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能力差的问题,满足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既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配合,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及时解决在实施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海棠.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黑河学院学报,2012(1):61.
[2] 张亦梅. 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C] // 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3] 张臻. 市场营销课模块化教学初探[J]. 现代营销,2012(1):252-253.
[4] 陶虎,王晓辉. 基于创新精神培养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J]. 科学与管理,2008(3):55-56.
化学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团队积分;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27-03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技能和团队协作的专业素养。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如何在学校和企业、理论与应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接,直接关系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通过十几年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模块化-开放式-团队积分”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即不同部门开展工作所应用知识、要求能力的不同,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六个模块,分别对应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职能。[1]为考查学生们对本模块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每个模块讲完之后,教师将针对此模块布置作业。此部分作业仍由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提交作业时将标明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
此外,还将针对模块的内容的不同,将作业设为企业实际能应用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度文件设计,并且引导学生注意不同模块间的联系。比如,在讲人力资源规划这一模块时,为考查学生对工作分析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我们将作业设计为,根据自己熟悉的职位,完成一份职位说明书。而在讲解招聘与配置模块时,我们设计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团队完成的职位说明书,来设计一份针对该职位的结构化面试方案。这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件设计,满足了学生想体会企业实际操作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学习兴趣;前后联系的课程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也增强了整个课程教学的连贯性。
二、开放式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更希望在课堂上学习到贴近于现实、贴近于实战的操作技能。为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空间,我们针对各个模块的特点,采用走进企业、场景模拟和案例进课堂等丰富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
1.走进企业。为了加强学生对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我们会安排学生走进我们的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单位,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工作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通过企业现场的认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始课堂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场景模拟。针对一些学生可以有自己理解的课程模块,我们建议相应的团队进行场景模拟。比如,在讲授面试知识点的时候,有团队就进行了课堂模拟,既增加了同学们的体验认知,又给教师课堂讲解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课程教授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讲解。
3.现实案例搬入课堂。针对有些课程模块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我们会考虑将现实中的案例搬入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授劳动关系模块的时候,我们会联系当地劳动仲裁部门,让他们到我们学校来开庭审理真实的案件。真实的案例、严肃的庭审,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真实的劳动仲裁办案过程。
三、团队参与课堂教学
1.团队组建。在课堂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按照每组5~7人的方式,合理地将全班同学分为几大组。每个团队都有各自的队名、团队精神(即口号),以及各自明确的内部分工。后期的所有与课程相关的活动,都将以团队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两方面:团队协作任务,所有课程任务,均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分工合作完成;团队成果评分,团队成果展示后,老师及其他团队对所展示团队整体进行打分。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调动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个体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培养其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益处,并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也大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引导。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共分为六大模块,我们将全班分为六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的引导案例,通过案例自然而然引出即将要讲的模块内容。团队小组内所有成员共同选定案例,在头脑风暴讨论的基础上,梳理出所选择的案例体现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的相关的思想。在每个模块开始授课之前,负责此模块的小组上台,通过PPT等各种形式对案例成果进行展示、讲解。
3.互动答疑环节。开始讲每一个模块之前,负责此模块的小组代表来进行PPT宣讲或其他形式的案例成果展示,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展示完毕后,班内所有同学都可以对成果展示小组的案例分析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是不同的见解,宣讲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可以对同学的疑问进行答辩。鼓励学生质疑、培育批判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倾听尊重不同观念、准确完整表达自己观点,逐渐养成学生积极质疑、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不仅开阔了思维,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授课。授课过程中,教师针对同学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行听课,提高了授课效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因为老师的授课过程就是同学脑子中疑问一个个获得解释的过程。随着课堂的推进,同学也可以随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行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共同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5.课堂总结反馈。每个模块授课结束后,我们将留出专门的时间,将该模块各个小组的作业进行课堂展示,让同学们在比较中相互学习,不断进步。根据本模块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作业设计反映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总结反馈。
因此,在课堂上采取“案例引导―讨论、思考―授课―反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又可以组织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这一模式的实施,真正做到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驱动、探究讨论的课程推进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
四、团队积分成绩考核
过去课程成绩考核,往往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这种成绩考核方式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等现代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素养。任课老师出题阅卷,学生考试作答,老师与学生之间变成了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考虑这种传统课程成绩评定的缺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团队积分”成绩考核方法,将学生的成绩分解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表现给出成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教师评定。根据每个团队在引导案例时的表现,给予团队整体一个分数;根据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出勤率,给予团队小组一个整体的出勤成绩;根据各个团队在各个模块作业中的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团队小组一个整体的模块作业成绩。
2.团队互评。根据每个模块引导案例和模块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其他团队成员在协商的基础上,给出分数,进行团队互评。
3.团队出勤。每个团队都给予固定出勤分数,出勤不合格则扣除一部分。具体设计为:将团队总缺勤次数限定为每个团队3人次以内,一旦有人超出此限制,那么不但会影响该缺勤同学的出勤考核成绩,还会适当减少团队所有成员的出勤考核成绩。通过实施这种团队成员互相监督的出勤考核制度,不仅提高了课堂出勤率,也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4.组内互评。经过团队协作,所得到的所有分数加起来,作为一个总分。团队内部成员根据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贡献,进行组内互评。成员内部互相协商,将总分分配下去,团队成员将按贡献分配团队总积分,实行“多劳多得”政策,贡献大的多得分。分数分配完毕后各成员签字确认后上交互评表。
5.组员自评。小组内每个成员根据自己本学期的表现以及个人的收获,给予自己一个合理的成绩。让学生在自评中自我认知、反省自己。
最后,综合所有成绩给每一位学生一个比较合理的成绩。在团队的约束下,各成员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团队的任务。无形之中,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团队积分考核有效地减少了学生对传统老师给出单一成绩的不满。新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考核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化-开放式-团队积分”教学模式在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施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目前,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荣获2010年山东省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杜恒波,崔沪.HRM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4).
[2]杜恒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实习“三步走”教学模式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