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

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范文1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编辑责任和地位的话题引起了业内的广泛热议。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蒂源于出版内容质量所反映出的编辑工作的重要,以及对好编辑的渴求。内容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性科学性方面的质量,一个是编校方面的质量。思想质量就是通常所说的导向,我更愿意称之为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因为树立和传播价值观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在网络化、数字化和商品化的浪潮下,这两方面的质量都面临着挑战,都存在着隐忧。实际上,这种挑战和隐忧还与在新形势下社会和编辑自身对出版规律以及编辑角色的认识密切相关。

在中国编辑学会2011年举行的一次活动中,桂晓风会长在谈到编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时概括为“三大”,即“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我觉得这“三大”对我们如何理解编辑所处的新时期,如何在新时期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编辑特别富有启发性。

我们现在正处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人对我国文化发展充满更高的期待,对文化发展有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多元化中有着文化融合与文化坚守的“两难悖论”。如何在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的同时,坚守和创新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上产生影响,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

大媒体格局的形成是由两方面因素促成的:其一是广播、电视、电影和新闻出版四大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融合;其二是传统媒体之间的一些界限逐渐模糊甚至打破,使得媒体间的融合和跨界经营不仅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而且成为一种新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使得彼此的长处或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各自的缺点或不足得到克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融共赢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谁挤垮谁的关系,它们传播的方式和传播的侧重点不同,它们满足的是不同的受众需求,它们之间的融合使得受众的需求得到“立体化”和“一站式”的满足。

大编辑是立足大出版、肩负大文化使命、面向大媒体、放眼大时代的编辑。大编辑以出版的内容为核心,进行相关的产品线延伸和产业链延伸,进行跨媒体的生产和品牌经营。出版的核心内容经过编辑等环节以图书、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游戏、动漫甚至演艺等形式,使得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或传播。大编辑是洞悉市场、了解需求的编辑。大编辑是精于产品设计(包括内容选择设计和产品形态、形式设计)、熟悉生产工艺、善于营销策划的编辑。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产品,每一名编辑都是一个经理人,这是由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产业特性所决定的。

编辑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转型,编辑在内容的思想性或导向的把握上,要由被动的承担责任转为主动自觉的文化担当。出版工作者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的定位,决定了编辑要将原来的责任意识上升为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表明,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树立和传播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一贯坚持的内容思想性或导向管理,要从一种责任要求上升为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文化意识,这关系到我们出版产业自身的发展。“文化自觉”这个词是由著名学者先生于1997年提出来的。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所以,文化自觉强调的是坚守和创新文化的主动意识,强调的是包括编辑出版工作者在内的当代知识分子在整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应该主动担负起来的责任,即主动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所要求的,所以我们要顺应这样一个产业发展规律。

第二个转型,编辑要从单纯的文字编辑,转型为全媒体编辑。编辑从传统的文字编辑转向全媒体编辑,这是几年来数字出版或者全媒体出版的迅速发展给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在数字出版或全媒体出版形态下,编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编辑的地位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出版家刘杲先生对此已进行了清晰的论述。在数字产品形态下,对内容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在内容提供这个环节中,编辑活动起着促使内容创新创优、保证内容优秀的关键作用”。不仅如此,数字产品由于“全新的形态和全新的结构”,因此“在数字出版生成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强化编辑活动,需要编辑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编辑需要“利用文字和图片,利用音频和视频,利用多媒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快速检索和广泛链接,依托互联网构建开放的互动的三维空间,提供优良的个性化服务”。有鉴于此,“如果没有编辑的策划、设计、组织、选择、加工、整合直到校对等一系列能动作用,所有资源不可能结合成为一项数字出版产品的整体,也不可能保证数字出版产品以及数字化服务的质量,更不可能有随后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换代”,“数字出版离不开专业的有效的编辑活动”。[2]

第三个转型,由单纯的编辑转为一名生产经营者。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出版行业正式变为文化产业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编辑就由原来的普通文字工作者变成了一个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每一本书就是一个产品,每一位编辑就是一个经理人。编辑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编辑,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工作者,编辑是一个文化产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营者,这是出版产业发展的要求。

编辑转型后,编辑部门职能表现为五大“中心”。这五大“中心”即选题策划与编辑加工中心、版权经营中心、营销策划中心、文档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

编辑的核心职责、核心工作就是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理解选题策划与编辑加工?怎样为我们这样一个工作重新定位,如何来考量它的价值?回答这些问题应有跟以往不同的认识。

第一个认识,编辑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个观点支撑一代代的编辑为文化和出版事业默默奉献。但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这个概念已经不够了,已经不能适应我们的新任务和新责任了。出版社已经转化为企业,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编辑对内容的选择首先体现的是对其价值的判断;其次,编辑加工过程又赋予它新的价值;最后,以适当的产品形态和产品形式来传播其价值。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编辑是内容价值的重要创造者,是文化的传播者,编辑活动不仅仅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编辑应该有更多的自豪感。这不仅要求编辑提高认识,更要求编辑有勇气,有担当起文化创造者与传播者的勇气。

第二个认识,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应与经济效益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所有出版工作者都熟知的常识。但我们如何在转企新形势下正确理解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如何站在企业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用企业管理的语言对它进行解读或阐释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利润,但“赚钱”仅仅是企业的生存手段之一,企业还有更高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勇挑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第三个认识,关于常销书甚至高端学术著作和畅销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对于畅销书,我的理解是它是出版产业最活跃的分子和要素,它体现出的是出版企业的活力,是出版企业随时展的程度。畅销书可遇不可求,但是一家出版企业多少年都没有一本畅销书的话,多少年都没有产品在社会上引起大的关注的话,那么其生命力和活力就会成问题。所以,畅销书不可以没有。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常销书甚至是高端的学术书体现出版企业生命价值,也是其长期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畅销书是一个活跃分子,但如果眼睛只盯着畅销书,甚至完全依赖畅销书的话,对于任何一个出版企业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句话,没有畅销书不行,完全依赖畅销书更不行!

第二,高度重视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

选题策划首先是内容选择和定位问题,面对浩瀚无边的海量信息如何作出选择、如何进行组织建构和创新的问题。内容选择、建构和创新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出版企业践行其经营理念的过程,践行其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关于编辑加工,不仅仅是文字的修修补补,要上升到内容的创新和文化价值再造的高度。这正如出版家刘杲先生所云,“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

2.版权经营中心

图书产品的合同都源自于编辑,而合同履行的结束节点也在编辑。所以整个过程中,没有编辑的参与,就没有办法签订和履行出版合同。从谈判、议价开始,从判断书稿价值开始,到合同的签订、执行和终止,编辑必须全程参与,全程起着主导作用。版权部门则主要负责合同和版权管理。编辑和编辑部门要在版权部门的指导下来完成合同的草拟、签订、执行,从而保证所有合同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符合出版企业的价格管理要求。编辑部门的版权经营权利与其所承担的双效责任密切相关。

3.营销策划中心

这里所说的编辑部门要成为营销策划中心,不是说要取代营销部门的工作,而是说编辑是对图书产品进行营销策划的源头之一,编辑要全流程地关注甚至必要时直接参与营销活动。编辑参与版权经营工作的时候,最清楚书稿价值在哪里,因此也最有发言权。要让产品体现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编辑应该有一个总体想法,由这个总体想法进而构成营销策划方案。营销部门则负有营销策划方案优化以及执行和落实所有的营销方案的责任。所以整体营销,没有编辑的参与做不好甚至做不下去。图书产品和其他产品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产品,每一个出版社品种非常多,而要求出版社的销售人员对每一个产品、每一本书都了解得很透是根本做不到的。有编辑参与的营销策划和没有编辑参与的营销策划差别很大,它关系到出版社能不能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4.文档管理中心

编辑部门成为文档管理中心来自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版权谈判来往的信件、合同、生产各环节产生的文件、读者(经销商)反馈的信息等是我们生产活动和评价的依据,没有这些,生产活动将难以持续进行。所以文档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生产秩序的管理,是科学发展的阶梯,不是简单的管这个合同、管那个信件。这是出版社生产经营的需要。

第二是维系作译者关系的需要。新的作译者一般没有什么问题,编辑甚至可以仅凭手机里储存的电话就可以维系,但是老的或长期的作译者资源,必须通过系统的文档管理的方法进行维护。实行文档统一管理还有助于消除编辑对于文档和作译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差。有的编辑把作译者攥在自己手里,认为是自己的资源,常常导致其跟作译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版社跟作译者的关系。这是绝对错误的,编辑只是维系出版社与作译者关系的桥梁,这个关系不是编辑自己的,是出版企业的。

第三是文化建设和文化积累的需要。我们所有的历史档案,都将成为源远流长的文化,现在所做的档案管理也必将成为重要的文化积累和传承的资源。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我们有责任把一代代出版人所走过的历程,以档案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下来,无愧于先人,交代于来者。

5.利润中心

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心最终要产生利润。编辑部门担负着经济效益的责任,同时企业也赋予编辑部门相应的权利。所以当编辑部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候,企业就会以多种方式给予回报。利润中心不仅仅是指标、责任,还有权和利。

注释:

[1] 费宗惠,张荣华. 论文化自觉.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范文2

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每个营销者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时,都必须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来谋划。譬如,需要制定营销方案必须建立在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基础上;在制定营销策略及策略之间要相互匹配,而且要通过营销策略的组合,谋求整体活动效果的最优。这都需要营销者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营销活动中去。因此,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讲授理论知识,而且更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每个学科并不仅仅只是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市场营销学也不例外。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理论联系实践、服务实践。通过学习市场营销学课程,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营销思维方式,即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市场营销属于社科类课程,只要大学有经济管理学院,就有市场营销学课程,而且是一门必修课程。在以往的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仅仅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并没有真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

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仍然建立在应试教育基础上,旨在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主次之分,培养的学生只是善于考试,而不善于实践能力操作。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就应该有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建设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在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主要讲述市场营销学的经典理论知识,包括有关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4P’s等。在这个部分所有内容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营销知识。营销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每个营销者必须完全理解它所服务的消费者和市场,即相关的营销概念。在课程讲授中涉及到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时,通常会考虑营销管理者如何设计战略,如何建立一种与目标客户互赢的战略关系。那么在讲授管理过程时,我们需要学生要掌握营销者指导战略设计的哲学应该是怎样的,以及互赢战略关系形成中如何平衡消费者、组织和社会之间利益;在全面掌握了营销相关概念、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后,我们将要深入的讲述4P’s,即营销组合,我们要让营销者如何发展和管理他们的第一个P(product)―产品和品牌;第二个P(price)―定价,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定价非常重要,但他们不一定能制定有效的定价策略,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几种定价策略以及其它影响定价决策的因素。第三个P(place)―渠道,在很多情况下,每个公司仅仅是战略公司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上的一个连接点,一个战略公司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它能够出色的完成战略计划,还取决于与竞争对手相比,它的分销渠道有多么优秀。在这里学生需要掌握分销渠道的特点、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决策。第四个P(promotion)―促销,战略企业不仅仅要创造客户价值,还必须运用促销来传播所创造的价值。我们需要学生掌握四种促销工具:广告、公共关系、销售促进和人员销售。在学生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后,我们还需要学生能够提高、发现、分析能力,即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素质能力。

营销的关键的环节是创造客户价值和建立稳固的客户关系,要维系这样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道德修养能力等。首先语言沟通能力即“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即营销人员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简洁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客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位学生性格都是外向型,能言善辩,面对内向型、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应该时常组织演讲,辩论等比赛项目,利用课堂创造“说”的机会,特别在营销案例讲解中,我们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其次是文字表达能力,现在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文字交流,文字表达能力也是从事一切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市场营销中,文字表达有多种形式,比如产品介绍资料、广告文案、企业新闻,企业营销策划方案、研究报告等。这种文字表达能力不是写文学作品,我们不需要优美华丽的语言,只要把问题写清楚就可以了。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小试牛刀,写一些关于营销方面的小样,最终会写企业营销策划方案和研究报告以此训练该能力。最后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能力。我们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市场营销观念,让学生真正树立市场观念,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告诉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责任,这种责任是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道德教育,而且是对企业进行监督,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培养出的市场营销学生必须具备自信、进取、善学、善交的素质,这也是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所要求的。

我们最终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向客户传递有用的价值。实践能力方面教师主要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营销信息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真正价值在于营销者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客户洞察,做出更好的营销决策,以及管理客户关系,这就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我们在课堂中会讲述市场调研过程,制定调研计划、收集数据、研究方法,抽样,并且把这些过程转变为实际行动,针对某一个项目实施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在培养学生营销策划能力时,也是针对某一个项目,根据调研报告内容,总结目前营销状况,包括市场、产品、竞争者、分销、环境情况,确定实现未来目标,选择什么样战略和行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营销策划书。培养学生的市场开发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我们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就要经常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采用适当的市场战略攻入目标市场。在培养学生的销售管理能力时,要让学生懂得,销售管理不仅仅是销售方面,而且包括分销渠道管理。对商业消费者来讲,渠道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晓得各级分销渠道的特点,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营销决策;还要懂得如何传播所创造的价值即促销工具的选择、还有直销和网络营销。在课堂中我们会让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购物体验,总结各种分销渠道和销售过程中优势和劣势,真正体会其中能力的培养。现如今的竞争从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过渡到品牌之间的竞争,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好的品牌意味着市场,意味着顾客忠诚,也意味着更大的盈利和发展空间。我们会通过介绍成功的品牌,比如百丽、宝洁等等,学习成功品牌经验,培养品牌管理能力。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

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主要是指为了结合专业和职业特点、满足市场营销行业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能与市场无缝对接,最终实现具备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设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实现路径: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校企联合培养

1、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

不管是哪种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必须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包括市场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环境、战略、4p理论等。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分配适当的时间,讲述这些基础理论,因为这些都会帮助学生建立扎实标准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地理解市场营销活动。

2、市场营销学新理论

传统营销学演变成现代市场营销学,到如今又发展了市场营销学新理论。在讲述市场营销新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基础理论,比如4p’s,发展到7p’s。为了顺应市场的变化,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市场营销对策。当前互联网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市场营销发展了许多新理论,比如数字化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网络营销、长尾营销、微博营销、道德营销、善因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移动互联网营销、政治营销等。在讲述这些理论时,我们可以结合案例、情景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浅出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拓展了视野,另一方面说明市场营销理论的实践要求,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市场营销与创业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我们可以找一个契合点―市场营销学理论+创业知识。在讲述理论时,我们配合经典的创业案例,比如美国军人多里奥特传奇创业、谢霆锋企业家身份:23岁创办公司,每年赚一亿等等。通过创业故事,将市场营销理论与创业知识结合起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营销学理论的理解,对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实践也有一定的帮助。

4、校企联合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发挥企业的社会资源联合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中主要传授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在课下我们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给地产企业做某个营销策划,或给某实体企业做营销调研等。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且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全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即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四、选择多元教学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1、设疑式教学

设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加深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是吸引学生兴趣、学会理论、加深理解理论,指导实践。譬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第一堂课时,我们教师可以自问设疑,即自问自答,我们可以问:市场营销是什么?为何会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可以边思考边回答,这时教师可以自己回答,同时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在介绍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时,我们可以情景设疑:每一个同学都是消费者,你们认为自己平时的购买流程是如何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出现。这样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学的积极性,同时注意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

2、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讲述某些市场营销学理论时,可以有特定目的地让学生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学习、深刻地理解市场营销学理论。比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分销渠道和促销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当地农业企业中,看下这些企业的分销模式是如何的;每逢双十一或者大型节假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现场关注和观摩商家的促销行为、活动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情景中学习理论,提高了参与度和学习课程的热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学生思维变通能力,深刻地理解在情景中涉及的市场营销学理论内容,同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相关问题、相关理论时,会运用简短的口头案例佐证,譬如在讲述市场营销学竞争战略时,我们会用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案例;在讲述市场营销调研科学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用可口可乐更改配方案例。第二类是阅读材料案例,这种案例在教材每章节结尾中都有涉及,或者教师在课下从网络中搜集。譬如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过程,这种案例需要学生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讨论、回答。第三类是综合性案例,这种案例一般是在理论讲述完毕后,综合理论知识需要理解的案例。这种案例文字篇幅量大,信息丰富,教师会要求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在课下准备材料,课堂上由发言人进行案例讲解、分析,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我们要选择恰当、合适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性质就是理论+实践,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就有实践环节。鉴于此,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商业企业做兼职工作,并且会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我们还会布置给每组同学不同类型的市场营销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能够与企业对接,比如在社会上寻找商业企业――咖啡店、超市、百货等,对他们进行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市场开发等,帮助这些商业企业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类型的实践作业,我们在课程中期就会布置给学生,在课程完结后,我们需要学生对这个作业进行课堂汇报。由于每组同学涉及的是不同的营销内容,在汇报中,我们尽可能让每组汇报一个主题,这样全班同学对所学的市场营销知识就有一个全面的检验和梳理,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

5、创业大赛

创业大赛更能体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多专业学生参与进来,这种创业大赛可以有很多的主题,可以以辩论赛的形式、推销大赛形式、演讲形式等等,或者综合以上各种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数字化营销策划方案范文3

关键词:网络教学;能力教学;工商管理

作者简介:喻亮(198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姚洁(1973-),女,江西萍乡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远程教育方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编号:GL1126),主持人:喻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68-04

一、引言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教学系统内的整合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的整合,是指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的整合,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本文中所讨论的整合是指狭义上的整合,这种整合思想把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与另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一起,而是把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载体的整合,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专业学习目标,把网络信息技术的现代运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这段话明确指出:“为了制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1]在我国数字化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正在该领域积极探索。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学习掌握专业中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企业管理能力,能胜任工商企业一线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应着眼与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实,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网络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掌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管理技巧、方式、方法手段,进行一线管理,具备一定管理创新的能力,熟悉与工商企业有关政策方针和法规。

第二,拥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搜集市场信息,掌握现代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了解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发展动态,并及时作出积极反应,熟悉企业运作、市场开拓的一般常识,且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公关及一定的企业战略策划的能力。

二、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

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不仅要教授学习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日后能胜任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是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是职场成功的必要技能。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

(一)专业基本能力

专业基本能力包括:基本技能、个人品质及思维技能[2]。

1.基本技能是指从事专业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具备一定阅读能力,会搜集、理解书面文件;能够正确写书面报告、调查报告;能正确理解语言信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一定基本的数学计算能力。

2.思维技能是指能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具体内容包括:具备一定的想象力,能得出新想法;根据任务或目标,围绕各种因素,做出准确决策;能够根据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根据抽象或具体的复杂信息进行思维分析;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工具、技巧和策略来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

3.个人品质是指企业或雇主期待员工具备的品格。具体内容包括:目标导向、爱岗敬业、全力以赴、坚持到底、追求卓越等;自信、知己、知人,能够赢得信任、遵守职业道德、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有社会正义感及社会责任感;能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激励。

(二)专业核心能力

1.管理能力。管理能力分为:员工管理与自我管理。员工管理是从员工个体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员工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并使之与企业效率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这是员工管理的中心内容。员工管理能力包括授权技巧、激励管理、监督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等技能。自我管理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

2.人际能力。人际能力是指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强,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将来能否在企业中胜任管理工作的关键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外,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培养。具体体现在协助能力、服务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共事能力。

3.信息素养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具体包括确认、获取或创造所需信息,评价所得信息的相关性和适用性;组织和维护信息,以系统化方式组织、处理和维护各种信息;阐释和传递信息―选择和分析信息,并用多种媒体信息传递结果;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能运用计算机获取、组织、分析和传递信息。

4.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在科学、艺术、技术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能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具有各种价值(经济、社会)的新方法、新理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能力。它包括假设、推断、质疑、想象、聚合与发散、联想等多种思维能力。诸如发散思维、逻辑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5.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它包括科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生产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

上述五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关键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环境中的创设,达成一种新的能力培养学习方式,将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创新人才。

三、网络教学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整合中的特点

现代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应倡导形成一种混合模式人才培养体系。所谓混合模式,即通过传统教授模式与基于网络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型模式。例如,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类专业调查结果来看,在有效回收的298份问卷中,78.1%的学生认为在传统教授课程中所学技能与企业要求无关,导致该类课程学习兴趣低落,同样有86.3%的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兴趣较高,并且能够与企业要求的技能相近,83%的应届毕业生认为通过混合模式的教学能够培养自身的技能并且可以胜任企业的要求。网络教学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其教学特色主要表现(见图1)在以下四个方面:

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程度低高理论讲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计算机辅助视听教学简单知识自学协同式学习内容内容复杂知识

图1 网络教学特色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

通过网络教学,创设网络化的虚拟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企业管理专题研讨、营销策划方案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共同教与学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归属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课,课件内容将清晰地、全面地展示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通过课件分合式高度智能化的显示,使学生可在更短的时间内综合地把握好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远程教学平台对于该课程中的课程教学大纲、IP课件、教学实施方案等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复习、讨论,学生通过自学、协同式学习自主地建构知识,从而达到“从简单知识到复杂知识”的学习目的。

(二)教学主体的改变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3]。在网络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教师的角色则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教学内容(课本)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简单灌输,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而是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其中选项;教学媒体用来创进行协作、学习设情境、讨论交流,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不再是教师传授课程的工具。显然,在网络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等要素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各有作用、各有相互联系。因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参与程度。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内的老师,他们可以在网上进行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在课堂,可以在有网络的任何地方,如寝室、实习单位等,学生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应用多媒体教材进行学习。

(三)师生实时与异步交互

远程教学平台的实时辅导与异步答疑功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也是整个网络教学体系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中在线答疑,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也可以通过E-mail, QQ群等沟通方式进行辅导,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四)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许多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对教学评价的检验过于依赖于平时随堂作业和期末考试的分数期末考试的结果。虽然不少院校已实现了客观题答题卡过机自动评分,主观题人工流水作业式评分,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实用化程度有明显提升。但是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对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不利的,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具体体现,网络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及时反馈,增加完善评价机制,学生通过远程教学平台中设置的学习任务以及学习过程评价机制和结果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平台中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反馈。强化差异评价和个性评价,个性化学习建立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兴趣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其中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差异性,这也决定了对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差异评价和个性评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网络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结合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的形式,综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网络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是为网络教学提供必要条件,网络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利于建构新型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方法;教学深化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则是网络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是有利于构建新型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学没有必要的条件,就无从说起;但是没有科学的教学设计整合方法,新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新型的学习方式也就无法形成,条件再好也不能发挥作用[4]。

(一)资源建设中的问题

尽管各高职院校建设了很多教学资源。现在大多数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孤岛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重复建设,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缺乏统筹的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等等问题都还存在。这样很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企业实际脱节,不能很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目前,多媒体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对分布式的、动态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能够有效地连通一个个信息和资源孤岛,有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资源建设全面共享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把资源做得更好。资源建设中应注重结构化知识展示与自主学习资源相结合。一方面结构化知识展示把教材内容的相关把课堂教授的教材内容、图片、动态音、视频资料结构化处理,另一方面把课外学习素材、相关网站链接、学习工具作为资源建设的有效补充,以满足学生对自主学习资源的需求。

(二)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模式(见图2)中教学设计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果以及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能否在新型教学模式下得到提高。因此网络教学与传统课程的整合,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能力这一中心,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网络信息化内容联系起来;其次确定课程整合应达到的或可以被量化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最后依据所确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然后按评价的结果对整合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市场营销》为例,网络教学中的课程责任教师负责布置研究性任务,拟定情景性的问题、研究性的课题或需要合作研究的项目;在课程实施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设立研究小组或讨论小组,同时课程责任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进行评估和审核;授课教师则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自主练习,设置完成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形成性考核;对任务完成的作品、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感受、体验进行有效展示。教学设计中还应制定一套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各种评价,如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

网上协商讨论研究成果项目实施评价标准网上自主练习远程讨论、交流与反馈/提问答疑和指导研究方法指导/建议提供/问题诊断/在线答疑前期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任务完成的作品/任务完成的过程和感受和体验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形成性考核研究小组/协作模式/研究计划/研究进度/信息技术的培训情景性的问题/研究性的课题/需要合作研究的项目课外学习素材/相关网站链接/学习工具把教材内容的相关文本、图片、动态音视频资料结构化处理教师/专家在线指导课题实施研究性任务自主学习资源结构化知识展示在线学习设计教学设计资源设计网络教学模式。

图2 网络教学模式

五、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校际、省际、区际及国际合作创设了条件[5]。将网络教育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有益尝试,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又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技能,其意义深远。总之,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要兼顾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两种模式,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e-Learning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3):13-20+63.

[2]钟志贤.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必要技能[J].教师博览,2007(9):50-52.

[3]纪望平.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