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1

    在民歌发源地的一些民歌爱好者、地方音乐教研组和个别学校领导纷纷响应,开展民间音乐进课堂的活动。以下是笔者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谈和资料搜集,了解到不同的乡土音乐在不同地区的一些中小学传承的状况。在广府地区的校园里传承乡土音乐是极个别现象,以下所介绍的学校都属于乡土音乐重点推广基地。广东沙田民歌在2007年6月1日被正式列入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这个课题由珠海市六位沙田民歌爱好者发起的,并在同年10月12日,他们就如何保护、研发珠海沙田民歌举行开题报告。这六人小组借着斗门第三职中的教学平台,通过各种方式教学生学唱和欣赏沙田民歌。该校的所有音乐老师都被要求学习沙田民歌,以便在音乐课上教学生欣赏、学习。校园广播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播放半小时的沙田民歌,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目前六人小组一直着手编纂沙田民歌教材,把他们对沙田民歌的研究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咸水歌是中山水乡的特色民歌,在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咸水歌成了这个学校校本课程的“主角”。2001年,学校尝试性地成立了一支专门唱咸水歌的小型民歌队,校领导专门请来熟悉咸水歌的前辈担任校外辅导员的角色,一边辅导音乐老师一边教学生。2003年,该校正式将咸水歌写进了校本课程,民歌队员也逐渐壮大起来。2004年,学校正式把咸水歌当作音乐课的一部分,渗透到3~6年级的音乐课程中。2009年,该校正式成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挂牌点。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目前佛山活跃着数百个私伙局,但近年来佛山的粤剧市场一直在萎缩,观众日趋老龄化,为此,有政协委员提出要让粤剧进校园,在学校里推广普及粤剧教育。2002年,佛山市几所小学陆续以课内教学、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开始了粤剧、粤曲教育的探索,请来粤剧、粤曲名家为中小学音乐老师讲课。但随之而来的种种困难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由于经费不足、师资短缺、粤剧教材的编写等多种原因,多所学校的粤剧教育于2007年戛然而止。

    2广东乡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以乡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内容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新世纪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综合上述的情况来看,广东的中小学并没有很好地贯彻《标准》的指导思想,广东乡土音乐只在个别学校进行推广和传承,并不是在全市或全省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其传承问题突出表现在:

    2.1地方和学校的乡土音乐课程意识淡薄

    地方教育部门推广乡土音乐教育的力度欠缺,没有教育部门的支持,学校难以实施乡土音乐教学,更不可能建立完善的乡土音乐教学体系。以上重点推广乡土音乐教学的学校,在乡土音乐课程实施、乡土教材的编写、第二课堂的开展等方面能够日益完善,但它们却在推行民间音乐进课堂时没有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笔者认为这和地方教育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密切相关。

    2.2学校经费不足

    学校很难为乡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持续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重点推广乡土音乐的学校能够维持下去,全靠一批艺术家、爱好者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但最终离不开的却是当地政府的经费支持。学校的教育经费更多的是用于应试类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上面,能用到音乐课程教学上的很少。

    2.3乡土音乐教学师资短缺

    年轻的音乐教师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理解、认识不够,乡土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要在学校大范围地传承民间音乐,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乡土音乐外,还要参与搜集、改编、创作等工作,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优秀民间艺术。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乡土音乐 三门道情 音乐课堂教学 意义

一、道情的发展

道情——民间曲艺的一种,历史比较悠久,流传区域也比较广阔。它属道教声腔艺术,源于唐朝道教经韵。最初的道清称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工具。当时道教广为流传,传教道士云游天下,到全国各地传道时皆唱道情,道情之影响和活动范围达到顶峰。明清时期起流行于三门湾一带,《三门道情》的曲调与表演形式与宁海、临海相似,以一人或多人演唱、表演一个完整故事。三门海游、浬浦、花桥等地曾有以此为生者数十人,解放初期活动仍很频繁。以后逐渐衰落,演唱者寥寥无几,但仍有小型节目参加各类文艺晚会。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门县创作《道情新歌》就参加了浙江省文艺汇演。

近年来农村俱乐部经常创作节目参加文艺演出,2004年三门县创作的道情节目《傻子老叶》在浙江省老人文艺汇演中获奖。表演者左臂持竹制道情筒及竹片,右手有节奏地击打竹筒。有说表有演唱,旧时以演唱长篇故事为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增加伴奏的乐队5—8人。有时乐队演奏员作帮腔,使表演更丰富。随着社会前进,生活节奏的加快,长篇故事已无人演唱,道情改革较大,演唱片段或小故事为主,表演人数增加少则几人,多则十多人,并吸收了歌舞因素,使节目类似于道情表演唱。一、二人演唱的形式仍然存在,但已不多了。

二、巧引乡土音乐—道情,是新课程新教材开发和改革的需要

首先《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课程标准》在课时内容和数量上保证:“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左右留给地方教材及校本教材。”

其次由于中学生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不可能对每个单元的音乐作品内容都感兴趣,所以乡土音乐的选材范围应主次得当, 重点突出, 以立足本地、本民族为“点”, 逐步幅射到全省乃至全国有民族特点的地区的“面上”。应该说,乡土音乐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我们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向,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乐文化有所了解,让他们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传承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在学习中提高音乐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翻开初中音乐各册的教材,里面收入了许多优秀的民歌,如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彝族民歌《阿西里西》等。这些优秀的作品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但是却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点”和“面上”的结合。曾记得在上《阿西里西》这一课,有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柯老师,为什么其他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我们这里怎么一点特色都没有啊?”学生的提问让我深感惭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不就是如何将这些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吗?所以想要真正做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必须去开发和研究自己本土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去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传统民族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道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涵,继承发扬了民族文化传统。

当地本土音乐是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是具体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本地民间音乐充实音乐教材,可以使青少年了解民族音乐传统,以更好地继承、发扬传统,走向未来。目前,我县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乡土教材等课题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对各地民间音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相应的乡土教材也大量缺乏,乡土音乐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挖掘、整理、创作本地音乐,汇编乡土教材,并渗透于音乐教学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三门道情,融曲艺、戏曲、音乐于一体,曲调丰富,自成一格。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通俗谐趣、朗朗上口之中,又富于哲理、高雅精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而现代青少年已很少机会接触到这些民间艺术,取而代之的是港台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充斥校园,如果不对本地民歌进行挖掘、研究、整理、创作,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会逐渐失传。

面对严峻的形势,作为当地音乐教师,是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于是,我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深入民间,采访六、七十年代活跃的民间艺人,他们唱“原汁原味”的道情,并拜他们为师,既学会演唱多种道情,又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成乡土教材。在音乐教学中穿插道情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本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生学唱《道情新歌》等,并让学生自创自演,让学生用自己的方言演唱,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让学生直接感受和深刻体验本地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领略家乡文化的灿烂,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乡土,热爱乡土。每当在网络上搜集到相关视频,我就让学生去观看,使乡土音乐教材立体化。经过不懈的努力,通俗生动、幽默谐趣的道情新歌逐渐得到学生的喜爱,大部分学生学会演唱道情,他们觉得用自己的语言唱歌,新奇、亲切、舒服。我还与学生一同学习、研究创作民歌,创编一些本地民歌表演节目上台,尽最大努力推广、宣扬本土民族音乐文化。

四、编创道情新歌渗透于音乐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充分挖掘民族文化, 弘扬民间音乐, 结合地方特色的音乐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辅助, 把乡土音乐渗透到各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巩固和搭配, 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调味剂”——乡土音乐的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主动参与音乐各项活动,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日常工作中, 我从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 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 勤于创造, 曾将自己编写的《唱唱我校新风貌》带进课堂。“数年教学有成效,锐意进取敢先当。迎得桃李遍地开,盼来学校喜搬迁。锣鼓喧天齐声贺,新人新校新风貌。先说……”同学们拿到歌篇, 爱不释手,立即学唱起来, 情绪高昂, 可见“ 土特产”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3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4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具体说来,有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两大类。乡土文化资源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发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地方课程教学,必将极大地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直接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一、挖掘风景名胜资源,传承地方文化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地方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地方课程教学应该形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

笔者结合地方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地方乡土资源素材,以缙云仙都风景和千年古镇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缙云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仙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往今来,诸多名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风景优美,更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之地,将这些引入教学中,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千年古镇的文化资源挖掘中,我们介绍了缙云的“赵州桥”——贤母桥等文化资源,同时组织参观和考察的实践活动。在参观、考察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名胜古迹的特征,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而且使他们走进自然,学习了书本外的知识,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

二、挖掘民俗风情资源,陶冶艺术情操

民俗风情乡土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有一定影响,更因其独特魅力而陶冶了一方劳动者的情操,使广大劳动者在劳作之余能获得美的体验,从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农村小学应关注乡土艺术活动,着力挖掘乡土艺术资源。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乡土艺术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兴趣,充实学生的生活,又能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操。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张山寨“七七庙会”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献山庙会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庙会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七七庙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学生受到了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感到非常自豪。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学生积极参与到庙会当中,经历一系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感受传统庙会的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每逢庙会,人们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欢聚畅叙,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气氛。在此期间,学生也能从中学会交往的礼仪,受到教育,陶冶情操。

在上述地方课程教学案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通过学生实践活动,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是地方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民俗风情中,感受民俗风情的魅力和内涵。

三、挖掘家乡特产资源,激发爱乡之情

在地方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如教学六年级《浙江绿谷》中《香菇之源》。在这一课中,学生了解了菇神传说,就会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缙云以粮食生产、生态水果、蚕桑、茶叶和席草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尤其蚕桑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蚕桑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蚕桑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调查农户桑树种植和养蚕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桑树的种植、蚕的养殖方法,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将家乡特色美食融入到地方课程教学活动中,必将创出一份新天地。例如缙云米炮糖、缙云上王土爽面等特色美食,组织学生观察烤烧饼的制作过程,通过采访切糖师傅了解缙云米炮糖的制作工艺。同时,在开展“缙云烤烧饼”这一教学活动中,如何突破传统,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具有古镇特色的素材,成了笔者的思考点。经过思索,笔者以调查民间故事为切入点,经过学生的调查,找到不少如“烧饼的起源”等具有古镇特色的故事,还有学生写下了关于烧饼的习作。

为了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还开展“寻找名人足迹”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访、调查中悟家乡名人爱家乡之情感,求做人之品质,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5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1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条件和原则

1.1考虑自然条件

园林景观属于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有必要将当地自然条件纳入重点考虑范围,其中包含地形地貌、植物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一切要以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平衡为依据和前提。在当地自然条件允许范围内,可以恰当增加一些风情独特的植物或是建筑,突显个性化设计。

1.2尊重人文历史

每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迹总是能够吐露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饱含着强大的人性磨合力。园林艺术在当今时代表现出重要的文化表达作用,它流露出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成为文化的凝聚点与传承点。因此,园林景观设计需尊重当地人文历史,契合人的思想、情感,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运用历史元素传达新的涵义,使之发生新的反应,爆发新的艺术力量。

1.3民众化原则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可以通过优秀的园林景观嗅出当地的文化价值和风土人情。某一地域的园林景观一般都流露着当地的文化理念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人们往往都能在观赏园林艺术景观的同时,体会着人文关怀与地域特色文化,人们能够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归属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区域文化可以算是最重要的素材之一,人与人之间完全能够凭借优秀的园林景观搭起交流的桥梁,促进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1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把握历史文脉

园林景观设计中,文脉是一个必不可少且无法被替代的重要元素。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文脉的价值,将其巧妙融入园林景观设计,赋予园林景观更重要的意义,让它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担起一份责任。在保持文脉历史延续作用的同时,也将地域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以苏州园林为例,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向来受到人们的大力称赞。其设计理念不乏蕴藏着浓厚的古代哲理观念以及审美情趣,其中充分体现出对历史文脉的“写真”。例如,唐朝盛行诗歌,并且多以抒情、写意为主要基调,所以,唐朝时期的苏州园林是从自然山水园过渡到写意山水园。到了宋朝后期,君主昏庸无能,众多文人志士选择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使苏州城镇士人园开始兴盛。

2.2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把握视觉元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显得十分重要,其中主要包含色彩、光线、材料以及尺度定位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是为了突显美学价值不可缺少的部分,园林景观都需要通过必要的视觉刺激勾起人们无限的兴趣与喜爱之情,进而才能让观赏者感受到景观背后更深层次的涵义。其中,色彩元素在园林景观视觉体系中,能够给人带来最直接、最猛烈、最有效的视觉体验,值得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调配运用色彩时,也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做到为园林景观搭配最适宜的色彩。例如,我国四川地区盛行“彩叶风”,金叶水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当地广泛种植。

2.3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把握社会景观

观察各地的社会景观时,定会发现其中无不隐含着纷繁复杂的人性化思想。园林景观能够透露出区域文化。但它不能孤立地存在,而是要与社会景观协同作用,共同映射城市文化。社会景观是随着时代脚步不断改变的,同样作为区域文化的传播载体,社会景观不断见证着历史的演变。基于社会景观在城市中的巨大作用,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与之相互契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材料和工艺等资源构建人文景观,从而使建造出来的景观更贴近当地人的审美情趣。

2.4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把握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当地植被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象征,它能够自然地营造出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例如,椰子树就是南国秀丽风光中的一抹亮色,而白杨树则代表着北方的刚强与无畏精神。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值得被充分地重视和应用。被称为“野草之美”的浙江永宁公园,就是充分利用乡土植物打造成功的园林景观代表,其设计中留存大量乡土植物,诸如芦苇、菖蒲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融合地域文化,打造符合各个地域独特魅力的景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把握园林艺术的可观赏性,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最终实现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地域文化的作用,进而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发展与创新。

作者:毛文婕 单位:杭州蓝天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乡土文化范文6

乡土美术幼儿师范教育意义内容质量措施乡土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地域特征和历史痕迹浓厚。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乡土美术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就当前乡土美术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情况来看,乡土美术教育得到了可喜发展,但也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鉴于乡土美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必须重视教育的质量问题。乡土美术的教育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必然,且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可以提升幼师生的审美境界,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一、乡土美术的内容

乡土美术作为美术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其地域色彩相当浓厚,是一种独具传承魅力的民间美术形式,乡土美术往往是和当地的乡土文化密不可分的,美术在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培育下,成为一个亲民的美术体系。乡土美术和其他的美术不同,更接近寻常老百姓的生活,实用性强,且审美独特。乡土美术的内涵也很丰富,最基础便在于它体现着该地区的自然风貌,其实大自然才应该是最伟大的审美对象,表达自然的风味便是最本真的作品。

不仅如此,乡土美术这个整体,一般是由饱含乡土特征的美术表现及内容来组成的,其中涉及的表达对象更加丰富,包括具有地域特征的多样的生活器具,这些美术成品具有很大的装饰作用,比如用作建筑物上面的彩绘图画、木石刻画,或者是用在服装上的印染花纹、刺绣,当然,生活中的各种民俗剪纸、手工艺品、绳结,以及当作地方景观的雕塑品等等,都是很离不开乡土美术这个重要的元素。乡土美术早已凭借其很高的艺术价值、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国内民间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与现代流行艺术平分秋色,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做着贡献。

二、乡土美术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情况

1.乡土美术教育的可喜发展

乡土美术是本土文化中的一种常态,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而从未停止自我完善的步伐。近些年的改革大势逼进,我国的乡土文化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乡土美术的教育也逐渐得到更多重视。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对美术教材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补充。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习乡土美术时,用的是和含有乡土美术内核的省编教材,课程设置也更多地偏向于这个方面,而有的地区则是把乡土美术相关知识当作自学课程,并将其引进课堂教学中。

2.乡土美术教育的不足之处

由于乡土美术的教育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乡土美术教育领域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成几种:第一种,是乡土美术教育的核心把握不够准确,许多教育机构的乡土美术教育都是把理论当作关键问题来把握,而忽略了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这就无疑会造成乡土美术教育枯燥无味的印象,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和积极性。第二种,教学办法单调不科学,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乡土美术教育的优点,也忽略了学生在这方面的感情和感受。第三种,乡土美术教学意识不够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这种意识完整地体现出来,依然照旧地运用老一套的规矩来办事,对教学理念的更新不及时,学生也不能切切实实地把它当作重点能力来培养。

三、幼儿师范学校开发学习乡土美术课程的意义

乡土美术作为极具地区风貌及文化特色的一大艺术形式,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可以成为一个地区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的标签,也是多元文化糅合提炼出来的精华,在教学中发掘和传承乡土美术文化是塑造民族精神、保持地方特色的有效手段。而开设乡土美术教学课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弘扬其本质的文化部分。

1.乡土美术教育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必然

乡土美术课程是顺应时展而开设的,它也满足现在加强素质的教育目标。幼师生作为培养幼儿教学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影响着幼童的学习环境,幼师生要加强的不只是自身的知识含量,更要注意艺术情怀方面。幼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入社会大环境中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家乡自然与人文的情感认同。比如幼师生加强对乡土美术的学习,就可以更多地亲近某一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历史沉淀的气息,增加自己的涵养。

2.乡土美术教育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

现在的很多地区,基本看不到带来本土特色的城镇、民居、建筑,一切都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手工艺品由于时间人力成本高而不具备高额的经济效益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批量生产的工业科技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乡土美术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中国的现代美术也会渐渐丢失赖以存在的基础。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渊源长久,孕育出了无与伦比的乡土美术形式,这是上天的赏赐,不应丢弃。加强教育,是对无形财富的珍惜。

3.乡土美术教育提升幼师生的审美境界

乡土美术,从某个角度上说,是对生活的感悟,对宗教和哲学的探索,是对民族性格的反映。乡土美术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包括了生活中或高雅或低俗的文化和现象的影子,涉及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等。如果幼师生加强对乡土美术的学习,不仅可以得到全面的知识感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在此基础上,在以后长久的幼儿教学事業中更好地对孩子们进行艺术方面的启发。

4.乡土美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乡土美术经过历朝历代的变迁,不断吸收地区的新文化,并自行沉淀,它便像一个敦厚的老者,一边记录,一边讲述,像后来的人们讲着千百年前的故事。幼师生加强学习各种文化背景中各异的乡土美术,可以使他们走进不同的地区环境氛围中去,在各种审美情怀和差异性文化的熏陶下,不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世界,得到独特的艺术审美体验。如果幼师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风度和素质,将能够在以后的教师生涯中,以一种大师的气度去教导学生,教给他们知识,教会他们审美,教他们更好地做人和生活。

四、怎样提升乡土美术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的质量

1.改变乡土美术教育观念,彰显时代性

乡土美术教育是传统性比较强的艺术形式,为了提高其教育形式,就要注意利用新社会中的信息技术、紧贴时代脉搏。乡土美术中大批的作品丰富了广大群众的娱乐和精神生活,同时也为整个美术文化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脉,更是一笔可贵的教育资源。随着乡土美术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着教育工作者思想更趋于开放,把眼光从局限性的课本上转向更广阔的平台,培养多元化的艺术品味。同时,这也对教师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必然要对乡土美术的传播形式有比较熟练的驾驭,同时兼具现代化和前沿的眼光,能带领着同学们不断接触时代的新鲜成果,同时利用思维进行自主创造。打破乡土美术已经过时陈旧观念,使其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

2.把促进乡土美术国际化作为教育目标

中国古代王朝盛极一时,影响力辐射周边许多国家,乡土美術文化的交流自是不可少。至今,全球联系加深,中国乡土美术借此机会走出国门,闪亮了一把。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凭借其历史价值、音乐价值、文化内涵,享誉全球。如中国西北民间佛教壁画这一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民间美术,亲民、简单、自由、历史价值深刻,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国际的欢迎,现在这些美术作品在国际上都得到认可,其发展前景也是相当可观的。而国内还有许多其他的乡土美术精品,也应该得到弘扬,幼儿师范教育也可以作为实现这一使命的手段。

3.改善乡土美术教学的方法

由于方法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方法的重视。首先,审美潜能的觉醒离不开对生活的体悟。一切的学习对象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的表达也是以生活为基础并高于生活。对乡土美术的学习也不应该单纯地局限于校园,这无异于闭门造车。其次,乡土美术本身就是贴近社会和生活的,也能从艺术的根源来领略艺术本真的韵味。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品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乡土美术作品,可以与各地的美术爱好者交流心得。同时,教师讲学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视频和网上学习讨论组等方式,以音像、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示美术作品,丰富教学形式,使作品的讲解更为生动具体,有利于新生更直接地感受歌曲,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内涵,加强教学效果。

4.开展探索式教学模式

处于现代环境下的乡土美术教学必须紧扣现代教育的时代脉搏和核心主题,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学生要提高实践能力。新型的教学提出了实践型和创新型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创新对于乡土美术这种传统特征明显、容易受流行元素冲击的美术形式而言尤其重要。老师要鼓励学生大量地进行积极学习和适当创新,从不断的体悟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内容,学校应该热情地组织筹备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新东西,如果只是抱着书本朝九晚五,成果都难免是纸上谈兵,应鼓励在同学之间大量的讨论和对新东西的发掘,讨论能擦出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