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1
有特别突出价值的股票,包括蓝筹股、中国主要消费股等,
与中国长远持续经济发展紧扣的行业龙头股,包括金融、能源、原材料、基建等,
ETF基金,如恒生H股ETF(2828)等。
这里重点介绍技术性较强的前两种思路。
有突出投资价值的股票
有突出投资价值的个股,主要分布于金融、地产、消费服务等板块。金融股中突出的如汇丰控股(代码5),本身在中国内地设有分行,同时通过对交通银行、平安保险等金融大鳄的战略投资,间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收益。汇丰控股投资其他新兴市场也是积极和迅速的,这使其未来的成长性得到有效的保证。近来很多人对次级债阴影下该公司的前景感到担忧,纷纷抛售,以致其股价低迷,但对理性投资者正是买人这一伟大公司的绝佳机会。另外汇丰控股很可能成为中国投资公司投资黑石之后的又一目标,这既是对汇丰控股中长线投资价值的极好印证,也可能成为其股价短期走强的题材。
又如金融股中的港交所(代码398),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50%是国企,国企股的成交额也占据港交所每天成交额的50%以上,随着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国企股的成交更加活跃,港交所的盈利将十分可观。港交所将来还可能与上海、深圳等交易所合并,并实现整体上市,这一系列因素都可能使它成为港股耀眼的明星。
港股中的地产股龙头是新鸿基地产(代码16),该公司最近拓展内地业务的速度加快了很多,并不惜血本在中国地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使它成为有中国投资概念、成长性较好的地产股。
消费服务类的龙头莫如中国移动(代码941),其业务已经拓展到一些三线城市和偏远地区,但它的收费却仍能维持与一线城市相仿的水平,在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其成长性非常可观。又如华润创业(代码291),是多元化非常成功的中国概念消费零售股。
紧扣中国经济的行业龙头股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2
我国股市去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年,大量股东涌入,从牛市到了疯牛的程度,市场结构难以控制。股灾爆发后,股市大跌,导致投资者的利益损失,占中国消费能力最为突出的中产阶级几乎全军覆没,折戟股市,资金套在股市。再到监管当局出手救市后又遭人民币贬值预期打压,政府不得不安抚,其间却不难发现保险股受股市大跌影响后又较快的崛起。
1 股市大跌的原因
去年下半年A股市呈现过山车趋势,6月12日之后,出现三跌,其出现的原因有:
第一,大股东减持,增加市场抛压。重要的大股东减持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利用题材概念炒作,也有的是利用高送转预期出货。在大股东完成高位减持之后,很容易对市场产生直接的抛压,因而公司股价会大概率走低,这样无疑会损害部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第二,央行不续作MLF,重启逆回购,导致市场产生货币政策转向质疑。
第三,IPO申购冻结大量资金,其中中国核电,国泰君安的两轮巨量IPO两虚到来,冻结资金约11万亿。
第四,在上述基础上,证监会严查场外配资,使得股票市场的资金方面压力进一步加大。
并且从宏观来看,人们对经济转型、改革有高预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新一轮的转型、改革以及一带一路等政策赋予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这给投资者美好的预期。2015年上半年股市的暴涨,使投资者对股市充满希望。
2 股灾发生对保险股的影响
2015年上半年,股市暴涨,2015年下半年的远超市场预期的A股风险突然而至,即使监管当局出台大规模、密集出台各种利好,依然不能阻止A股市场的惯性下跌。
市场大幅回调,金融股充当资金避风港;国际市场数据显示,股灾反弹后金融股的表现往往优于大盘。美国股灾后金融股大幅跑赢大盘42个百分点,香港股灾后金融股跑赢大盘30个百分点,台湾股灾后金融股跑赢大盘14个百分点。
尽管中国A股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无论从估值、题材以及盈利来看,金融股仍然会是大盘反弹的龙头股。银行板块地方债务置换带来估值修复,保险板块“保费+投资”双轮驱动依旧强劲,券商板块全年净利润高速增长仍在预期之中。
另外,资产端的收益保持稳定。受益于前期市场向上的走势,一季度投资收益迅速增长,虽然此次市场大幅度回调会对险企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是保险企业权益仓位重银行等蓝筹股占比较大,在2015年下半年险企投资收益人较为出色。
保监会《关于保险机构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机构员工持股计划能够让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提高员工对公司、行业的认可度,保险公司未来市场发展的动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3 股灾后保险股出现反弹的原因
中国太保公告显示,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6.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3.7%,每股收益达0.22元。
保险三股净利润回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保险股受益于三大利好
个税递延政策落实,保费长期增长空间打开;保费规模持续增长、非标固收类投资比重增加、投资收益率水平回升与市场的良好表现,保险公司净利润稳定提高。在资金成本下降的大背景下,基本面向好的保险股有望出现趋势性机会。
3.1.1 利好一:递延税
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将于2015年内启动。全国推广后,税延保费收入有望从2015年的252亿元增至2024年的1718亿元,这无疑将打破寿险保费增长的瓶颈。
3.1.2 利好二:利率市场化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保险产品定价市场化势在必行,2015年是比较合适的窗口期,万能险、分红险的政策将会尽快落定。从传统保险利率市场化的情况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对行业产生冲击,反而增加了产品活力,提高了保费增量。
3.1.3 利好三:投资收益翻身
2015年保险资金在固收投资占比将继续维持稳定比例,首先表现在公司债/企业债投资占比将继续提升;其次是利率债占比较高。保险行业本身运营成本不高,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也比过去大大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
3.2 保险业绩走势向好,助保险股迅速回升
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四只保险股在一季度季报中表现优异、业绩走势向好,其中新华保险同比增幅达到了132.31%净利润创出历史新高。
这一波利润的高增长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双向驱动。而未来行业投资收益依托固收和股市,兼具弹性和稳定性;另外,保费摆脱单纯投资依赖走向产品和渠道依托,更具主动性。在低息环境下,保险产品更具有吸引力,保单销售额大幅度增加,个险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增速仍较高。
3.2.1 保费呈现高增长
日前,上市险企已公布1月保费收入数据。新华、太保、平安和人寿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16.7亿元、258.64亿元、894亿元和123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5.04%、增长37.96%、增长32.31%、增长44.12%。2016年1月份全行业保费呈现整体增长态势。
在业务规模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2015年个险新单保费分别增长40%、55%、60%和45%,银保新单分别增长12%、-8%、-36%和10%。数据显示,小险企银保新单同比增长超450%,个险新单同比增长超过150%。在低利率背景下,保险产品兼具收益、稳定、安全优势,尤其是在经历股灾之后,保险股的优势更能够显现出来。
3.2.2 投资收益率上升
2015年保险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沪深300指数全年小幅上涨,但四季度单季大幅上涨16.49%。受多次降息影响,2015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良好,中债指数全年累计上涨3.97%,其中四季度上涨2.15%。由于2015年险企投资收益向好,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季度环比增速大幅提升,较年初增长15%~20%。
3.3 保险股投资价值凸显
保险板块基本面强劲,“低估值+高增长+政策催化”,投资价值显现。按照最新经营数据调整之后的估值水平看,保险板块P/EV倍数普遍在1.5倍以下,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区域。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3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呼声由来已久。
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股票是保险公司等机 构构建投资组合必不可少的品种之一,比如在美国,保险公司资产组合中股票所占比例达到 20%左右。
但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保险投资人士并不看重股票市场对保险资金开闸放水的预期。据有关 人士透露,中国保监会曾在2002年8月份向国务院递交过一个报告,当时对于保险资金投资 股票市场的比例建议是非常保守的,在5%。对此,中国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袁力表示:"即使 是5%,对于目前可运用保险资金余额达8800多亿元人民币来说,也是个不少的数字。"我们 据 此推算,大约是440亿元,这个数字正好与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保险公司持有证券投资基金 的比例相仿。
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助理丁益女士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保险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在多 种投资工具和投资比例中进行组合投资要看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和市场风险程度等因素。"
北京大学郑伟博士说:"我国资本市场缺乏长期的 资金投资者,大量短期资金和小额资金充斥资本市场,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与投机性。保 险资金尤其是人寿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的长期性资本投入 ,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规模成长和结构改善,也可以缓解资本流动过于集中于银行体系而 造成的风险。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来自保险资金和股票市场的相互呼唤,也许连续低迷的股票 市场对保险资金的呼唤更为强烈。因为股票市场非常渴望保险资金入市为其带来新的活力。"
保险专家普遍认为:资本市场迫切需要保险基金更大规模入市。从发达国家证券市场来看, 保险资金是推动证券市场长期走牛的主力军。但只有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实,我国上市公 司的 整体质量明显改善,资本市场的一些现实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才能为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 创造条件。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4
关键词:非径向se-bcc;dea;上市银行;投资价值
一、 引言
国内学者对于企业价值评价的研究方法很多,如张人骥、刘浩、胡晓斌运用剩余收益比率(rir)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研究,杨学锋运用灰色评估模型对股票价值进行研究,赵旭则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研究,并证实了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在研究方法方面,沿用了超效率dea方法,但给出的模型假设条件和解决方法不同。赵旭使用的模型是基于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超效率模型,但由于受到不完全竞争、资金等问题的约束使得上市银行不在最优规模上运营,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super efficiency)dea模型即se-bcc模型更接近于实际,但se-bcc模型与规模报酬不变的se-ccr模型相比,有可能面临解不可行的问题,本文提出非径向se-bcc模型。该模型有两个优点:第一,允许决策单元不在最优规模上运营;第二,该模型可以对样本银行进行全面排序。本文拟运用该模型对2008年的14家上市银行经营效率进行测算,以得出有投资价值的上市银行。
二、 非径向se-bcc模型
1. dea方法和bcc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用于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是否技术有效的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其本质是要根据样本数据构建效率前沿,并根据各决策单元dmu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确定各dmu是否有效。基于投入产出的dea模型分为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类,前者是指在给定产出水平下实现投入最小化,后者则是指在给定的投入水平下实现产出最大化。charnes、cooper和rhodese(1978)发展得到了在固定规模报酬(crs)下的dea模型,即ccr模型,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放松了ccr模型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提出了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效率计算方法,即bcc模型。
模型(3)和(4)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可以摆脱投入产出按相同比例变化的限制;第二,将评估单元的测量值分解成投入效率和产出效率之后具有良好的解释特性。
模型(3)和(4)并不总是可行的,要进行效率的排序,需将两者结合起来,具体步骤步骤1:对于给定的决策单元dmu0,用模型(3)计算效率值。如果?籽*1?燮1,则?籽*1就是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并转到步骤3,否则,转到步骤2。步骤2:用模型(4)计算效率值,?籽*2就是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步骤3:对下一决策单元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得到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最后,依据效率指数越大,决策单元越有效的原则进行排序。
三、 中国上市银行效率及投资价值的实证研究
1. 投入产出指标设置与样本数据。本文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把测度上市银行有效性的投入要素界定为总资产和主营业务成本,产出指标为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依据2008年数据,测算各样本银行的效率值。
2. 实证结果分析。考虑到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更接近现实,本文根据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和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模型se-bcc和本文提出的非径向se-bcc模型,对样本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lindo11.0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测算出样本上市公司的相对效率值,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根据bcc模型的结果,2008年中国14家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经营是有效的,相应的效率值为1,而其余3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是无效的,包括深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即传统的bcc模型只能将上市银行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类型,对于处于前沿面的11家银行的经营效率无法进行区分。再用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se-bcc模型进行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超效率se-bcc模型面临解不可行的问题。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非径向se-bcc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原来在bcc模型下无效的银行仍是无效的,在非径向se-bcc模型下有效的11家上市银行中,南京银行的有效值要高于其他银行,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讲,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中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是依次为南京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
根据bcc模型的结果,2008年中国14家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的经营是有效的,相应的效率值为1,而其余3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是无效的,包括深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即传统的bcc模型只能将上市银行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类型,对于处于前沿面的11家银行的经营效率无法进行区分。再用规模报酬可变的超效率se-bcc模型进行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超效率se-bcc模型面临解不可行的问题。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非径向se-bcc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原来在bcc模型下无效的银行仍是无效的,在非径向se-bcc模型下有效的11家上市银行中,南京银行的有效值要高于其他银行,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讲,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中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是依次为南京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
四、 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两点结论:第一,本文运用非径向se-bcc模型评价上市银行经营绩效及其投资价值的相对有效性,可以得到上市银行相对投资价值的高低。第二,对投资者而言,树立科学的效率投资理念相当重要。传统“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寻找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上市银行或者上市公司进行中长期投资,本文倡导所谓的“效率投资理念”,就是从公司内部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通过研究公司运行效率的高低变化作为股票投资决策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 杨学锋,欧阳建新.股票价值的灰色评估模型及应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37-39.
2. 张人骥,刘浩,胡晓斌.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rir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财经研究,2002(7):68-74.
3. 赵旭.基于超效率模型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价.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5):71-76.
4. andersen p, petersen nc. 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261-1264.
5. seiford lm, zhu j. stability regions for maintaining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8,(108):127-139.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5
债券市场有投资价值
中海保本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俊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从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正步入增长放缓、通胀下行的阶段,从经济周期来看,当前正处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后期。我国经济只有真正进入复苏期后,股市才会出现良好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刘俊分析认为,“经过上年的下跌,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得到较大程度释放,自从上年10月份以来,债券市场出现逐渐回暖的行情,而目前经济缓慢见底、流动性趋势向好等背景将进一步有利于债券向好,最近宏观政策强调预调微调也降低了信用债品种的投资风险,因此债市在较长时期内都具有投资价值。”
保本基金尚安全
众所周知,当市场处于债市回暖、股市较为低迷的阶段,是保本基金运作的最佳时期,有利于保本基金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安全垫,当股票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后,再参与权益资产的投资,来获取超额收益。开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规模出现了“债强股弱”的局面,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立的基金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规模为6.59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平均规模达8.2亿元,凸显了投资者的避险心理。进入二季度后,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大,市场或延续2011年保本基金的发行潮。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3只保本基金正在发行,此外另有4只保本基金已经获批,3只保本基金正处于审批之中。对此,刘俊介绍,投资者购买保本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本金的安全,然后谋求收益,因此应当选择保本措施更加全面的保本基金。
刘俊表示,保本基金的运作原理是在运作前期通过债券投资累积足够的安全垫,并把这部分收益按照比例适度放大投资于股票市场以获取更高回报。在债市回暖、而股市震荡筑底阶段,保本基金可以逐步累积安全垫,等待并把握未来股市回暖的投资机会。据悉,中海保本混合基金将基金资产划分为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等属于安全资产,股票、权证等权益资产属于风险资产,其中风险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高于40%,安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60%。
“相比其他理财产品,保本基金能够在充分保证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将一定比例的资产投资于权益类资产,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刘俊认为,对于投资周期较长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保本基金是当下比较理想的长期配置品种,既可避免本金亏损,又可以把握未来股市的长期上涨机会。
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当市场进入牛市时,保本基金的表现也相对好。据wind数据显示,2007~2011年,保本基金累计收益率达56.99%,长期来看,其整体业绩趋于稳定。若今后市场回暖,投资者也不必担忧会错过上涨机会。
保险股投资价值范文6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75-02
一、2009年记账式贴现国债的IRR分析
我国自1988年开始逐步允许无记名国债上市后,1994年后又推出了记账式国债上市。记账式国债是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的国债品种,发行成本低,不会发生债券遗失、被窃与伪造,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主要国债上市品种之一。2009年3月23日,财政部下发《对记账式国债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将记账式国债规范分类为记账式贴现国债和记账式附息国债两大类。自此,贴现国债开始大量发行,全年贴现国债累计发行3886.4亿元,发行次数26次,占国债发行总次数的35%。贴现国债的滚动、高频发行,进一步完善了记账式国债收益率短端基准。
但是由于贴现国债只有票面价格,没有规定票面利率,投资时,无法与其它金融产品做直观直接的比较。为此,笔者先就其期限、发行价、票面价等因素,推导出其年化收益率:
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总体2009年上市的记账式贴现国债国债发行的年化收益率均低于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
同时,其利率的变化,也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对记账式贴现国债的发行利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影响。
第一季度,虽然宏观经济整体仍处于下行寻底的过程中,由于这一阶段公布的经济数据并不如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市场对经济的判断有所修正,但年初部分经济增长类先行指标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导致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信贷增长迅猛特别引发了债券市场的关注,也引发了信贷市场分流银行资金,动摇债券市场资金面充裕度的猜想。从而使得部分机构风险偏好上升导致市场抛售债券建仓股票,相应地,发行的记账式贴现国债利率只能在低位徘徊。第二季度,债券市场整体依然延续了前期的弱势格局,上半年发行的记账式贴现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均低于1%。
进入下半年,宏观数据出台未突破投资者预期数据表现整体偏向乐观。GDP增速逐季走高,从第一季度的6.1%、第二季度的7.9% 升至第三季度的8.9%;尽管CPI、PPI双双维持负区间运行,但投资者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显然已经超过了对现实中通缩的担忧,PPI也领先于CPI环比增长率先企稳恢复正的增长。贷款余额大幅增长;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动态微调”;IPO重启,创业板开闸;7月末上证指数攀升至本年最高点。市场对经济回暖的信心增强,再加上股指反弹的叠加效应,投资者对于债券投资也变得相对谨慎,债券市场在这一阶段继续大幅下跌。相应的,记账式贴现国债的发行利率及其年化收益率受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和信用类债券收益率上行的拉动,上行幅度较大,2009年8月1日发行的第16期贴现国债年化收益率达到高点1.6294%。四季度,市场对未来经济向好的预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陆续出炉的宏观经济数据基本在事先预期的范围内,全年大势已经定型,贴现国债收益率开始回调。
从需求主体分析,贴现国债需求主体仍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毕竟,这些机构的资金较为宽裕。贴现国债在金融功能主要是属于机构配置型需求为主,也反映了其特定的投资偏好。因为从贴现国债的实际发行来看,其发行利率都低于市场利率水平。上半年,前11期贴现国债的年化收益率均低于1%;下半年,随着短端定价基准的变化有一定程度上浮。
总之,记账式贴现国债市场投资价值虽然不高,但流动性好,风险较小,适合于流动性管理,配置型机构可积极参与用于短期流动性管理;由于短期市场波动小,且这全年发行的贴现国债年化收益率较低,并不适合套利操作,所以,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机会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以配置型需求为主的银行及保险机构更偏爱从一级市场拿券,而减少二级市场的交易。目前市场的主力是银行及保险公司,基金、券商等参与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当前市场中的交易型机会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已经很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已经没有动力将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拉得更低。相反,如果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再出现下降的话,还有可能进一步拉低未来债券市场的发行利率,这对以配置型需求为主的银行而言,并没有好处。在这种背景下,银行更愿意参与一级市场的债券发行来满足各自的配置需求。
二、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投资价值的比较
以IRR法推导的年化收益率是比较分析贴现国债与其它金融资产投资价值的基础。从利率设定和交易情况看,贴现国债仍是集银行定期储蓄存款收益率水平与活期储蓄存款流动于一体的投资品种,还局限以储蓄为目的。
目前,记账式贴现国债发行利率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发行利率低,其直接结果便是降低了国家筹资成本,但同时也抑制二级市场的投机。这点上,与一般的凭证式国债有着较大的不同。一直以来,在投资者的个人资产组合篮子中,凭证式国债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不仅因为凭证式国债的收益率通常比银行的存款收益率高,收益所得无需缴纳利息税,安全性上有保障,更符合投资者“保本”的心理。目前,凭证式国债受到了投资者更多的关注,而记账式国债,尤其是记账式贴现国债,却鲜为人知,人气不高。
与凭证式国债相比,记账式债券是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只在电脑账户中做记录。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为证券投资者建立了电脑证券账户,因此,可以利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来发行债券。两者的最主要差别是,凭证式国债收益固定并超越同期定期存款利率,且具有高度保障,而记账式国债收益低,但流动性好,这是造成投资者对两者态度迥然不同的原因。而“流动性”恰恰是普通投资者容易忽略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款金融产品是不能脱离开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来谈的,既然投资者选择了风险小并且比较稳定的收益,自然而然地也就失去了流动性选择权。投资是有机会成本的,而时间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讲是最大的机会成本。所以,选择凭证式抑或记账式国债,投资者要衡量的实际上是机会成本。虽然,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相对较低,但是可以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差价的收益,差价收益往往能够弥补票面收益上面的损失。这点,有待于通过宣传而得到大众投资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