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遗传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遗传学研究

遗传学研究范文1

【关键词】白癜风;遗传

【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124-02

1 白癜风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模式

白癜风在不同的地区和种族的流行率为:埃及1%,瑞士0.39%,俄罗斯0.14%,伦敦0.24%,美国1%,中国0.12%-2.7%[23]。许多研究表明白癜风具有家族聚集性[1]。高加索人群约15-20%的白癜风患者有至少一个患病的一级亲属[2]。中国约15.7%的白癜风患者有家族史,其中1.8%的患者有至少一个一级亲属患白癜风。在一级和二级亲属中白癜风的遗传率分别为59.6% 和55.2%[5]。相对风险度递减提示距离先证者亲缘关系越近,患白癜风的可能性越大。同胞对的研究为白癜风病因学中的遗传因素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先证者同胞患病率为6.1%,是总人口患病率的18倍,这提示遗传起着重要的作用[1]。白癜风患者其他一级亲属患病风险在不同国家也非常相近:高加索人群7.1%,印度巴基斯坦人群6.1%,西班牙裔4.8%,中国1.8%[1]。孪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3%[1]。此外散发高加索人群平均发病年龄是24.2岁[1];而有家族史患者为21.5岁[15]。虽然白癜风具有家族聚集性,但仅少部分以常染色体显性或者隐性方式遗传,而大部分的病例是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10]。同卵双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但其白癜风的同病率却有限。这些研究提示:遗传学和非遗传学的成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基因多因素遗传以及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导致了黑素细胞自我破坏,从而导致白癜风皮损色素脱失[2,5,15]。

2 白癜风与HLA

研究表明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成年糖尿病、恶性贫血和SLE等更易患白癜风[1]。白癜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密切联系引发了关于HLA与白癜风之间关系的研究。 HLA位点与6号染色体上其他的主要组织相容区域紧密连锁。白癜风与HLA等位基因的相关研究在不同人群的结果并不一致。但其中一些MHC多态性在不同人群中被明确证实跟白癜风有关,HLA-A1,A2,A3,A10,A*2501,A30,A31,B13,B15,B21,B27,B46,Cw4,Cw6,Cw*0602,DR1,DR3,DR4,DR6,DR7,DR12,DR53,DQ3,DRB1*0701,DRB1*0303,DRB1*04,DRB1*07,DRB4*0101,DQA1*0302,DQA1*0601,DQB1*0201,DQB1*0303,DQB1*0503,DBP1*1601等。但这些研究中大都未发现在特定的HLA等位基因和白癜风一致的关联[23]。也有一些研究明确了与白癜风有关的位点,如A2,DR4,DR7,DRB4和DQB1*0303。在高加索人群,MHCII单倍型HLA-DRB1A*04-(DQA1*0302)-DQB1*0301不仅跟白癜风高发病风险相关,也与其相对发病年龄较早相关[6];而单倍型HLA-A25-Cw*0602-DQA1*0302则与中国汉族人群白癜风有关[18]。在患有与白癜风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个体及家族中,MHC等位基因与白癜风的相关性高于仅患白癜风的个体和家族。也有学者发现,这些自身免疫病本身也与MHC区域内等位基因相关。

3 白癜风与功能候选基因

候选基因策略用来研究白癜风与其他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主要有功能候选法和定位克隆法。功能候选法主要研究与白癜风发病相关的基因,如表达参与免疫和黑色细胞功能障碍的基因。1)MHC I 类和II类等位基因位于HLA位点上,这个高度多态性的区域包含参与免疫系统中抗原呈递和表达的基因,如TAP1基因,该基因与一些自身免疫病相关,如幼年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和多部位硬化。同时也与高加索人早发白癜风有关[7]。2)PTPN22基因编码淋巴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是淋巴细胞特异性的细胞磷酸酶。有研究发现PTPN22基因多态性(R620W,1858C/T)可能与I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但一个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研究发现其与R620W不相关[16]。此外,其他候选基因如GCH1,CAT,ACE,ESR1,COMT,VDR,MBL2[20]等被发现与白癜风有关。但是上述基因还未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3)CTLA-4基因编码T细胞受体,参与控制T细胞增殖,调节T细胞凋亡以及反向调节T细胞活性。在局限性白癜风患者中未发现关联,但在同时患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患者中发现了较强的关联[6]。也有学者通过META分析研究发现CTLA-4与白癜风的相关性很弱,而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白癜风患者的相关性更强[6]。

4 白癜风与基因连锁分析

基因组连锁扫描致力于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搜寻,包括扫描全基因组,以发现可能包含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区域。跟候选基因策略不同,此方法不依赖于任何先前已有的基因研究结果来规划研究途径。近年来基因组连锁分析方法发现了许多白癜风的易感位点。SLEV1:2001年Nath等对16个患SLE的欧美家系进行研究,这些家系中至少有一个成员同时患有白癜风。他们在17p13上发现了一个重要连锁,此连锁的隔离行为提示这16个家系中有均等的遗传效应。这些结果证实了一个假说:SLE和白癜风可能有共同的遗传效应[19]。在这个区域他们进一步发现了NALP1基因上的遗传变异,这个变异跟家族白癜风、自身免疫病以及散发白癜风患者病情发展有联系[14]。AIS1:Spritz等人研究了一个大的高加索家系,家系中许多成员同时患白癜风和桥本式甲状腺炎。全基因组扫描发现在1p31.3-p32.2(AIS1)上的显著的寡基因自身免疫病易感位点。随后他们对另外70个高加索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结果证实了此发现,还在1,7,8,11,19,22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关联证据[9]。Alkhateeb等在这个区域发现了在FOXD3启动区域的FOXD3-639G>T的变异,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白癜风有关,在功能分析中证实了这些结果[3]。然而白癜风与1p染色体上FOXD3区域的连锁迄今为止仅在这一个家系中发现,未被在其他人群中证实。AIS2与AIS3:2004年Spritz等人对102个患有白癜风的高加索家系进行了连锁分析,证实了位点17p13和发现了两个新的易感位点7q22(AIS2)和8p12(AIS3)[24]。AIS4:2005年张等对106个中国汉族人群家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发现4q13-q21含有白癜风易感基因(肯定连锁)。同时其他的位点也可能包含白癜风的易感基因,包括1p36,6p21-p22,6q24-q25,14q12-q13(支持连锁)[8]。6p21-p22和22q12:在2007年,张的研究组针对先前这些中国汉族人群可能存在的易感位点设计了后续的连锁分析,加入了37个中国白癜风的家系。最终精细定位:在6p21-p22和22q12的连锁信号达到了显著连锁的阈值[17]。接下来又对22q12区域进行研究,此区域中XBP1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其对于白癜风的病情发展有着影响[22]。此外先前在高加索人群中发现的AIS1,2,3的强连锁证据,在中国人群中均未被证实。这提示白癜风有着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同时提示在不同的种族中可能包含不同的基因风险因素。

5 白癜风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WAS是目前研究复杂疾病遗传易感基因最热门的方法。此研究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发现步骤,成千上万的位于全基因组的SNP被测试其与性状的关联,其中显示出与表型相关联的最高水平的SNP被用来做后续研究;第二步是在新的人群中,再次验证这些SNP与性状的关联,比较理想的是相同的规模和设计。两阶段的关联分析结果再进行meta分析。这种研究方法是对全基因组范围的SNP进行总体分析,这样更容易发现与疾病发生有关联的基因。在欧洲和中国有两个研究组应用了GWAS的研究方法。1)2010年Spritz等首先对孤立的罗马尼亚人群中的32个白癜风病例和50个对照采用GWAS研究,发现白癜风与远端染色体6q27显著相关,同时发现在SMOC附近与Ⅰ型糖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有连锁和关联信号[4]。随后他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GWAS发现白癜风与已发现的一些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基因有显著关联性。这些基因包括:基因编码MHCⅠ、Ⅱ类分子,PTPN22,LPP,IL2RA,UBASH3A,C1QTNF6以及两个跟免疫相关的位点:RERE和GZMB,以及酪氨酸酶基因(TYR)[12]。更深层的高加索人群GWAS研究数据发现了与其他候选基因TSLP,XBP1,FOXP3,FOXP1也有关联,以及在6q27上CCR6的变异。在6p21.33上的MHC内部,与TAP1-PSMB8的关联似乎源于在MHC一类和二类区域的连锁不平衡[5]。 在2012年此研究组进行了后续的GWAS和一项独立的验证试验。同时他们还完成了包含3187个病例和6723个对照的meta分析,并发现13个跟白癜风有关的位点,包括OCA2-HERC2,MC1R,TYR附近的一个区域,IFIH1,CD80,CLNK,BACH2,SLA,CASP7,CD44,IKZF4,SH2B3和TOB2[11]。2)另一项重要的白癜风GWAS研究是源自中国汉族人群的。张等人主持了一项中国人群白癜风GWAS,发现位于MHC区域的两个独立的强关联信号:rs11966200和rs9468925。其中rs11966200反映了与HLA-A*3001,HLA-B*1302,HLA-C*0602,HLA-DRB1*0701等位基因的关联,而rs9468925代表了一个先前未知的HLA易感等位基因。同时他们还发现先前的研究中未描述过的位点位于6q27区域,包含三个基因RNASET2,FGFR1OP和CCR6[21]。2012年唐等进行了一项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了3个白癜风易感位点: 12q13.2的rs10876864,11q23.3的rs638893和10q22.1的rs1417210。同时证实了3个先前已经报道的位点3q28,10p15.1和22q12.3。其中12q13.2和 11q23.3还被证实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Ⅰ型糖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这些结果为白癜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野,同时也强调了在基因水平上中国人群与高加索人群的相同与不同[25]。Spritz的研究组报道了一个以发病年龄为研究点的白癜风GWAS,发现位于MHC2类区域的数量性状基因座与发病年龄相关,邻近c6orf10-BTNL2(另一个与泛发型白癜风易感性相关的区域)。相反在其他与白癜风易感性相关的MHC或非MHC位点,均未发现与发病年龄相关。这些研究强调了基因在参与白癜风易感性与发病年龄方面扮演的不同的角色[13]。GWAS方法已经发现许多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基因,特别是6p21.3上MHC区域内,在高加索人群中Ⅰ类区域中的HLA-A*02和Ⅱ类区域中的HLA-DRB1*04[12]最为显著,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之相关联的信号位于Ⅲ类区域 [21]。

综上,白癜风的遗传学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种易感基因的发现为白癜风发病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也为白癜风的预防和治疗指引了方向。然而上述的途径只是发现一些白癜风的易感基因,仍需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途径来进一步发现更多的基因及探寻其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Alkhateeb A等.高加索人群白癜风和相关自身免疫疾病的流行病学[J].色素细胞研究,2003;16:208-14

[2] Alkhateeb A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p31.3-p32.2[J].坎摩尔遗传学,2002;11:661-7

[3] Alkhateeb A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癜风在FOXD3黑色素母细胞发育调控基因候选功能启动子变异[J].皮肤病研究,2005;125,388-391

[4] Birlea SA等.孤立的欧洲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IDDM8附近的SMOC2[J].皮肤病研究,2010;130:798-803

[5] Birlea SA等.寻常型白癜风候选基因综合关联分析发现XBP1,FOXP3和TSLP[J].皮肤病研究,2011;131:371-381

[6] Birlea SA等.CTLA4和寻常型白癜风:两个遗传关联研究和meta分析[J].色素细胞与黑色素瘤研究,2009;22:230-234

[7] Casp CB等.LMP/TAP基因群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白癜风相关[J].基因免疫,2003;4:492-9

[8] Chen JJ等.中国人群全基因组基因连锁分析在4q13-q21区域发现白癜风易感基因[J].美国人类遗传学,2005;76:1057-1065

[9] Fain PR等.寻常型白癜风全基因组扫描:证实1p31上的AIS1同时发现其他易感基因[J]. 美国人类遗传学,2003;72:1560-4

遗传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中医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调控;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35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134-03

Application of Epigenetics in TCM Research CHENG Xi-hua, RAO Chun-mei, YU Rong, REN T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Epigenetics change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new strategy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CM regulates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epigenetics, participating in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including cell apoptosis,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cell cycle regulation, immunity,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sm.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 and the miRNA regulation in TCM research.

Key words: epigenetics; TCM;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 miRNA regulation; review

表观遗传学由Waddington CH[1]于1942年作为后生论和遗传学的合词而提出。1975年,Holliday R对表观遗传学进行了较为准确地描述,认为表观遗传学不仅在发育过程中,还在成体阶段研究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这些信息可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在细胞和个体间世代传递[2]。2008年的冷泉港会议达成了关于表观遗传学的共识,即“染色体的改变所引起的稳定的可遗传的表现型,而非DNA序列改变”[2]。表观遗传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的调控,有DNA甲基化、基因印记、组蛋

白共价修饰和染色质重塑;另一类为基因转录后的调控,包括基因组中非编码RNA、miRNA、反义RNA、内含子及核糖开关等。表观遗传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则集中于DNA甲基化、组蛋白共价修饰和miRNA领域。兹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 表观遗传学与中医证候

表观遗传学是中医证候多样性的部分物质基础。牟氏等[3]对糖尿病肾病人群不同体质类型、不同证候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T869C多态性的内在关联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部分体质和TGF-β1基因T869C多态性有相关性。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证候与TGF-β1基因T869C多态性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无相关证候进入回归模型。说明与证候的动态性和受后天环境因素影

响较大有关,因此认为表观遗传学在探究中医证候实质中应具有重要地位[4]。刘氏等[5]研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各证型患者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气阴两虚证、瘀血痰结证和毒热炽盛证,表明证型与表观遗传学变化存在一定联系。曾氏等[6]发现,肾阳虚组血浆中免疫相关基因FHIT、MAP2K6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组,WNT5B、FRAT2、CSNK1D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低于健康组,说明以上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肾阳虚证相关。颜氏等[7]报道,hsa-miR-18a上调和hsa-miR-99b下调可能与阴虚火旺型口腔扁平苔藓发生相关。

2 DNA甲基化

DNA的甲基化是基因组DNA的一种主要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脊椎动物中,DNA启动子区CpG岛成簇状存在,是DNA发生甲基化的主要位点,所以,研究DNA甲基化常与CpG岛相关联,目前对DNA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的研究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热点。血府逐瘀胶囊、四季三黄胶囊及其联合应用均具有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DNA甲基化水平和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水平有关[8]。纳米脂质体槲皮素下调DNMTs1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表达,降低p16INK4α甲基化水平,通过表观遗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而下调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NF-κB和白细胞介素(IL)-6炎症因子的表达[9]。黄氏等[10]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孵育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结果白藜芦醇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RASSF1A甲基化的水平逐渐减弱,非甲基化水平逐渐增多;同时,RASSF1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白藜芦醇对甲基化水平的调节可能是其抗癌的重要因素。郭氏[11]研究表明,消痰散结方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系及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与逆转抑癌基因p16甲基化水平、增加p16 mRNA表达水平有关。林氏等[12]采用8.4%的益肾方剂和15.2%的健脾方剂处理生理性肾虚小鼠,显示益肾健脾方剂能明显提高生理性肾虚小鼠肝细胞DNA甲基化酶的活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为从分子生物的角度探讨中医益肾健脾延缓衰老的机理提供了客观依据。多数研究表明,中药调节DNA甲基化,治法多属于补肾填精、益气健脾活血、化痰散结等方面[12]。

3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与基因的失活相关,乙酰化转移酶主要是在组蛋白H3、H4的N端尾上的赖氨酸加上乙酰基,去乙酰化酶则相反,不同位置的修饰均需要特定的酶来完成。乙酰化酶家族可作为辅激活因子调控转录,调节细胞周期,参与DNA损伤修复,还可作为DNA结合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则和染色体易位、转录调控、基因沉默、细胞周期、细胞分化和增殖及细胞凋亡相关[13]。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能直接激活去乙酰化酶SIRT1,促使转录因子FOXO3a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活化[14]。在小鼠动物模型中,白藜芦醇诱导SIRT1活化,激活PGC-1α与蛋白激酶AMPK,减少类胰岛素1增长因子表达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有氧代谢能力,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延长小鼠寿命。提示白藜芦醇起着类似减少热量饮食或节食的功效[15]。姜黄素处理新牛鼠心肌细胞后,姜黄素抑制GATA4、肌细胞增强因子2C和Nkx2.5表达,可能机制是这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状态降低导致染色质构型紧密,不利于转录因子及其他相关元件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16]。有研究者用文献信息学方法,发现在众多方药中,补药主要针对组蛋白修饰发挥功效[17]。

4 miRNA调控

miRNAs(Micro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18]。Ma YN等[19]对益髓生血颗粒一些纯化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大黄素能促进K562细胞内CD235a和CD71及α-、ε-和γ-珠蛋白的表达,并能通过下调miR-221和miR-222的表达水平调控红细胞分化。说明地中海贫血相关miRNA的研究能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白藜芦醇具有抗癌活性,基因芯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发现白藜芦醇处理后71个miRNAs表达异常,其潜在靶基因分别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20]。白藜芦醇也能上调免疫细胞如THP-1单核细胞miR-663的表达,通过miRNA起着抗炎的作用[21]。迄今为止,中医药调控miRNA及其相关基因多局限于姜黄素、白藜芦醇、大豆异黄酮、丹参酮ⅡA、人参皂苷、延胡索总生物碱等中药活性成分,而复方研究尚少。鉴于miRNA在中医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其为中医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22]。

5 其他

卢氏等[23]认为,开展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调控及其相应调控蛋白酶研究,对于深入阐述针灸“理、法、方、穴、术”的物质基础具有积极意义。miRNA与靶基因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与中医的阴阳平衡思想不谋而合。以miRNA及其调控网络为切入点,结合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临床研究模式,获取相关证候及方剂起效前后的miRNA表达谱,进而寻找相关靶基因及其细胞分子网络,将为阐明中医治病求本的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4]。

6 展望

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已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疾病防治新战略。中医药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凋亡、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免疫、炎症及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但中医药调控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尚处于初期和不完善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领域,且多为甲基/去甲基化酶、乙酰/去乙酰化酶表达差异,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乙酰化调控,miRNA表达差异等方面,研究深度和系统性待提高。

表观遗传学DNA序列不变而功能可变与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有很强的结合点。同一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不同甲基化或乙酰化调控相关,而不同疾病的发生可能受同一甲基化或乙酰化调控。另外,中医整体观念强调自然环境对机体的不可分割性与表观遗传受环境影响、阴阳相互转化与表观遗传抗逆性均有高度一致性。

表观遗传学具有可遗传、可逆性的特点,可通过相互作用,多途径、多层次影响和调控遗传基因的功能和特性。该特点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性、综合性、多靶点性等具有很大相似性。表观遗传学方法的出现,将为中药有效性的研究提供新方法,进一步丰富中医药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WADDINGTON C H. The epigenotype[J]. Endeavour,1942,1:18-20.

[2] LEDFORD H. Language:Disputed definitions[J]. Nature,2008, 455(7216):1023-1028.

[3] 牟新,赵进喜,刘文洪,等.试论糖尿病肾病中医体质易感性和证候多样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1771-1773.

[4] MOU XIN, LIU WEN-HONG, ZHOU DAN-YANG, et 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susceptibility to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TGF-β1(T869C) gene polymorphism[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1,17(9):680-684.

[5] 刘菲,徐瑞荣.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医证型与ID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471-473.

[6] 曾跃琴,李炜弘,张天娥,等.肾阳虚证免疫相关基因CPG岛调控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515-1517.

[7] 颜家渝,曾洁萍,黄映红.阴虚火旺型口腔扁平苔藓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77-79.

[8] 赵伟峰,周明学,王绿娅,等.活血解毒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斑块稳定性、血脂及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4,33(3):215-218.

[9] 郭晓瑞,李红文,郑乃刚,等.槲皮素下调人角质形成细胞内NF-κB和IL-6表达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效应[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 27(10):977-981.

[10] 黄明明,蔡卫东,刘永辉.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18):21-22.

[11] 郭维.消痰散结方对胃癌P16基因甲基化的影响[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2010.

[12] 林一萍,陈比特,陈玉春.DNA甲基化酶与中医抗衰老机理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6):18-19.

[13] PHAM T X, LEE J. Dietary regulation of histone acetylases and deacetylas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metabolic diseases[J]. Nutrients,2012,4(12):1868-1886.

[14] HUBBARD B P, GOMES A P, DAI H, et al. Evidence for a common mechanism of SIRT1 regulation by allosteric activators[J]. Science,2013,339(6124):1216-1219.

[15] BAUR J A, PEARSON K J, PRICE N L, et al. Resveratrol improves health and survival of mice on a high-calorie diet[J]. Nature,2006,444(7117):337-342.

[16] 孙慧超,朱静,吕铁伟,等.姜黄素对小鼠心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9):959-964.

[17] HSIEH H Y, CHIU P H, WANG S C. Epigenetic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a bioinformatic study at pharmacopoeia scale[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2011:816714.

[18] KALA R, PEEK G W, HARDY T M, et al. MicroRNAs:an emerging science in cancer epigenetics[J]. J Clin Bioinforma,2013,3(1):6-11.

[19] MA Y N, CHEN M T, WU Z K, et al. Emodin can induce K562 cells to 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 and 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globin genes[J]. Mol Cell Biochem,2013,382(1/2):127-136.

[20] BAE S, LEE E M, CHA H J, et al. Resveratrol alters micro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A549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J]. Mol Cells,2011,32(3):243-249.

[21] TILI E, MICHAILLE J J, ADAIR B, et al. Resveratrol decreases the levels of miR-155 by upregulating miR-663, a microRNA targeting JunB and JunD[J]. Carcinogenesis,2010,31(9):1561-1566.

[22] 郑思道,吴红金,刘宇娜.microRNA在现代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57-860.

[23] 卢圣烽,徐斌,于美玲,等.表观遗传学在中医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105-108.

[24] 虞桂,王阶.miRNA及其调控网络与中医治病求本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789-2791.

遗传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分子遗传学;基因检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c)-0015-04

Recent molecular genetics research progress in Marfan syndrome

LI Bao-zhu SHU Xiao-rong CHEN Ren-hua WANG Jing-fe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Marfan syndrome(MFS)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ly inheri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ocular,skeletal manifestations and cardiovascular.The severe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re the main leth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MFS.The study found that original fibrin(FBN)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TGFBR) gene families are the main mutations in MFS.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mutant genes,detection methods of mutation,correlation of genotype and phenotype,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MF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arfan syndrome;Molecular genetics;Gene detection;Research progress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亦称为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Marchesani综合征,是一种以结缔组织为基本缺陷的遗传性疾病,具有基因多态性和多种临床表征,发病率为0.2‰~0.3‰。MFS主要表现为周围结缔组织营养不良、内眼疾病、骨骼异常和心血管异常[1],病变有时也累及皮肤、肺部及硬脑脊膜等器官[2-5],症状主要有骨骼过长,晶状体异位,主动脉瓣反流和较严重的新生儿马方综合征等。现就MFS的突变基因家族、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及后续展望作如下综述。

1 突变基因家族

现如今已发现8种涉及MFS的基因,共3843种基因突变体(表1)。目前,研究最多的和引起MFS发病的主要突变基因家族是原纤维蛋白(the original fibrin,FBN)基因家族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receptor,TGFBR)基因家族。

1.1 FBN基因家族与MFS

1986年,Sakai等[6-7]发现一种作为微纤维蛋白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将其命名为FBN。其在细胞外基质以聚合体形式形成微纤维蛋白,存在于骨骼、眼睛、血管壁等人体弹性和非弹性组织中。1990年,Hollister等[8]通过FBN单克隆抗体,发现了MFS患者微纤维蛋白系统的异常。1991年,Magenis等[9]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成功定位并克隆了FBN基因,并首次检测到2例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基因1(the original fibrin 1,FBN1)基因突变。

MFS患者常伴有弹性组织中无定形基质聚集和弹性纤维断裂现象,研究发现,基质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FBN-1)是参与这一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6],FBN1是最早发现、最常见且突变体最多的MFS致病基因。FBN1位于15号染色体长臂(15q15-q21.1),含有65个外显子,长230 kb,转录大小为10 kb的mRNA,翻译为287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表2)[9]。

表2 FBN1基因的突变类型及数量

目前为止,已发现FBN1基因突变3077种,记录于FBN1 mutations databate(http://umd.be/FBN1/)。FBN1突变可发生于基因的任何区域,无明显突变热点,只有约12%的突变基因有可重现性,由此给基因筛查突变增加了难度[10]。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FBN1基因编码区突变约占总突变的80%,非编码区突变约占总突变的20%。常见编码区突变有移码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错义突变约占编码突变的80%,无义突变约占编码突变的20%。无义突变导致的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使得突变转录子被一种RNA监视机制所降解,进而导致翻译的蛋白量仅为正常的50%,且翻译所得异常蛋白单体干扰正常蛋白单体的聚合[11-12]。这些无义突变可以导致MASS症状,包括近视、二尖瓣脱垂、主动脉根部膨大、骨骼皮肤异常等[13]。非编码区突变主要发生在剪接位点,保守区剪接位点突变约占20%。剪接位点突变易引起内含子内假外显子的出现、内含子保留、隐蔽剪接位点激活和外显子跳跃等剪接错误,蛋白结构域的错误和缺失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病症出现[14]。

FBN1突变虽然没有区域特异性,但外显子57和65发生突变较少,外显子13、26和27发生突变较多[15]。FBN1基因突变最常见的类型是点突变,约占所有突变的73%,其中,错义突变约占59%,无义突变约占14%。FBN1的突变可引起多组织器官的病变,如心血管、颅面部、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眼部、骨骼和皮肤等。

1.2 TGFBR基因家族与MFS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家族介导的信息传递控制着细胞繁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程序。2004年,一个具有与MFS部分相似临床症状的患者,在排除FBN1和FBN2基因变异后,发现其家系中编码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eptor 2,TGFBR2)的基因染色体发生断裂[16]。具有与MFS相似的骨骼和心血管表现,且TGFBR基因家族发生突变的综合征被称为MFS 2型[17]。此类MFS具有与细胞外基质TGF-β信息传递相关的结缔组织疾病,从而导致致命的主动脉并发症。通过新型药物对MFS患者TGF-β信息传递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也许可以维持患者的健康心血管状态或者延迟致命病变[18-19]。

2 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

MFS患者症状表现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异位、骨骼过长、主动脉瓣反流等。目前,MFS的临床诊断依然主要依据1996年制定的Ghent诊断标准,该诊断包括对骨骼、眼部和心血管三个主要系统的诊断以及皮肤、肺和硬脑脊膜等次要系统的诊断。由于MFS发病症状与年龄密切相关,有些患者婴儿和(或)儿童时期并未表现出症状,且很多患者并不符合诊断标准,因此,MFS基因诊断在辅助临床诊断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FS检出率主要受其临床诊断正确性、基因突变类型、临床基因检测方法和水平的影响。临床基因检测MFS时,通常检测FBN1基因序列的突变情况,MFS患者FBN1基因突变检出率占73%~90%。

目前,突变基因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DHPLC)、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CSGE)、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高分辨率溶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e,HRM)、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和直接测序等。

DHPLC检测具有自动化、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速度快和价格低廉等特点,适用于基因突变的大规模筛查,检测未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达到95%以上。DGGE法检测对各种突变特别是点突变较敏感,检测时无需标记,并且几乎可以检测出所有突变,但无法确定突变位置,DN段大小限制在100~500 bp,需要专门设备检测且需要计算机对序列进行分析。RFLP法可用于证实患者的突变位点,为产前诊断提供确切诊断依据。DGGE、RFLP、CSGE和SSCP等方法的基因突变检出率为60%~90%,且检测过程相对繁琐。HRM检测无需基因序列特异性探针,不受碱基位点的局限,可以同时检出已知或未知突变与SNP,灵敏度和精确度高达100%。但是HRM需专业仪器,技术要求高,反应条件摸索费时费力。MLPA法可以用于拷贝数异常的检测。直接测序法价格相对较贵,不适合大样本基因突变筛查,但可以确定突变基因位点和类型,是突变检测的金标准。

基因cDNA序列筛查突变基因,不仅可以检测整个编码区基因突变,还可以检测基因剪接位点的突变。cDNA筛查方法检测FBN1基因突变的检出率达90%。应用CSGE、DHPLC和直接测序等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基因组DNA(genomic DNA,gDNA)中的突变基因,还可以检测导致RNA快速降解的基因。gDNA筛查方法检测FBN1基因突变的检出率达70%~93%[15]。MFS基因突变体具有多样性,作为常规检测MFS的FBN1基因外显子多、基因大、没有突变热点,给突变筛查带来难度,且突变筛查可能存在假阳性[20-21]。

3 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

由FBN1基因突变与心血管表型特征相关性可知,FBN1基因突变主要引起主动脉和二尖瓣病变,如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夹层、主动脉闭锁不全、二尖瓣反流和二尖瓣脱垂等。而FBN1等位基因的完全缺失并不预示着温和表型的出现,且单倍基因剂量不足也可导致典型MFS表型[22]。研究表明,MFS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而不是简单地取决于TGFBR2突变的存在与否[23]。TGFBR2基因发生突变的MFS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倾向于肢体细长和具有心血管疾病,但没有眼部病症[17]。MFS表现型复杂多变,即使同一家系同一等位基因的突变,也会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表型,因此,到目前为止,通过某一特定突变基因推测其表型还不可能。由此可见,除了突变基因,MFS患者的表型还可能受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4 MFS的主要致死病变及新生儿MFS

患者的致死病变主要在心血管系统,且死亡年龄与心血管病变程度有关。MFS的心血管疾病病症主要表现为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反流、主动脉根部扩张和主动脉瓣反流等,主要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并发症是主动脉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约1/3的MFS患者有二尖瓣脱垂和(或)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并发症[24-26]。若不提前干预治疗,病程发展快且易危及生命。

新生儿MFS病症往往表现最严重,主要包括指细长、手指屈曲性痉挛、胸部畸形、早衰面容、心脏瓣膜反流和邻近主动脉扩张等,易导致新生儿因心力衰竭致死[27-28]。FBN1基因24~32外显子突变被认为是导致新生儿MFS的主要突变基因[29]。MFS患者有正常的生育能力,因此,对家族遗传性MFS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确定突变基因位点,对于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婚育和对其后代进行产前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展望

MFS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晰,其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差异表明环境等因素可能影响其表型。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由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应用,从基因、蛋白、细胞、组织、器官、家系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利于进一步确定MFS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特征。对MFS先证者家属进行突变基因单倍型分析和基因检测,提前对MFS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不仅可以进行提前诊断、减缓病程发展,还可以为后续基因治疗、药物靶点治疗和组织工程修复等奠定研究基础,为临床新药应用、生物疗法和基因疗法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Pyeritz RE,McKusick VA.The Marfan syndrom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N Engl J Med,1979,300(14):772-777.

[2] Weir B.Leptomeningeal cysts in congenital ectopia lentis:case report[J].J Neurosurg,1973,38(5):650-654.

[3] Newman PK,Tilley PJ.Myelopathy in Marfan′s syndrome[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79,42(2):176-178.

[4] Cilluffo JM,Gomez MR,Reese DF,et al.Idiopathic("congenital")spinal arachnoid diverticula.Clinical diagnosis and surgical results[J].Mayo Clin Proc,1981,56(2):93-101.

[5] Yellin A,Shiner RJ,Lieberman Y.Familial multiple bilateral pneumothorax associated with Marfan syndrome[J].Chest,1991,100(2):577-578.

[6] Sakai LY,Keene DR,Engvall E.Fibrillin,a new 350-kD glycoprotein is a component of extraeellular mierofibrils[J].J Cell Biol,1986,103(6):2499-2509.

[7] Zhang H,Apfelroth S,Hu W,et al.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fibrillin-2 novel microfibrillar component preferentially located in elastic matrices[J].J Cell Biol,1994,124(5):855-863.

[8] Hollister DW,Godfrey M,Sakai LY,et al.Immunohistologic abnormalities of the microfibrillar-fiber system in the Marfan syndrome[J].N Engl J Med,1990,323(3):152-159.

[9] Magenis RE,Maslen CL,Smith L,et al.Localization of the fibrillin(FBN) gene to chromosome 15,band q21.1[J].Genomics,1991,11(2):346-351.

[10] Collod-Béroud G,Le Bourdelles S,Ades L,et al.Update of the UMD-FBN1 mutation database and creation of an FBN1 polymorphism database[J].Hum Mutat,2003,22(3):199-208.

[11] Thermann R,Neu-Yilik G,Deters A,et al.Binary specification of nonsense codons by splicing and cytoplasmic translation[J].Embo J,1998,17(12):3484-3494.

[12] Collod-Béroud G,Boileau C.Marfan syndrome in the third millennium[J].Eur J Hum Genet,2002, 10(11):673-681.

[13] Dietz HC,McIntosh I,Sakai LY,et al.Four novel FBN1 mutations:significance for mutant transcript level and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of FBN1 mutations 159 EGF-like domain calcium binding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arfan syndrome[J].Genomics,1993,17(2):468-475.

[14] Smallridge RS,whiteman P,Werner JM,et al.Solu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a calcium 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domain pair from the neonatal region of human fibrillin-1[J].J Biol Chem,2003,278(14),12199-12206.

[15] 崔婉婷,金春莲.马方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筛查及其应用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北京:中国遗传学会,2009.

[16] Mizuguchi T,Collod-Béroud G,Akiyama T,et al.Heterozygous TGFBR2 mutations in Marfan syndrome[J].Nat Genet,2004,36(8):855-860.

[17] Boileau C,Jondeau G,Babron MC,et al.Autosomal dominant Marfan-like connective-tissue disorder with aortic dilat ion and skeletal anomalies not linked to the fibrillin genes[J].Am J Hum Genet,1993,53(1):46-54.

[18] 方凯,陈玉成,曾智.马方综合征分子基因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7,22(1):191-192.

[19] 王雪涛.汉族马方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的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2.

[20] Mátyás G,De Paepe A,Halliday D,et al.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enaturing HPLC for mutation detection in Marfan syndrome:Identification of 20 novel mutations and two novel polymorphisms in the FBN1 gene[J].Hum Mutat,2002,19(4):443-456.

[21] K■rkk■ J,Kaitila I,L■nnqvist L,et al.Sensitivity of 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 in detecting mutations in Marfan syndrome and related conditions[J].J Med Genet,2002,39(1):34-41.

[22] Hilhorst-Hofstee Y,Hamel BC,Verheij JB,et al.The clinical spectrum of complete FBN1 allele deletions[J].Eur J Hum Genet,2011,19(3):247-252.

[23] Attias D,Stheneur C,Roy C,et parison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outcom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TGFBR2 and FBN1 mutations in Marfan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J].Circulation,2009,120(25):2541-2549.

[24] Brown OR,DeMots H,Kloster FE,et al.Aortic root dilatation and mitral valve prolapse in Marfan′s syndrome:an ECHOCARDIOgraphic study[J].Circulation,1975,52(4):651-657.

[25] Pyeritz RE,McKusick VA.The Marfan syndrom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N Engl J Med,1979,300(14):772-777.

[26] 高凌根.马方综合征与Liddle综合征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27] Buntinx IM,Willems PJ,Spitaels SE,et al.Neonatal Marfan syndrome with congenital arachnodactyly,flexion contractures,and severe cardiac valve insufficiency[J].J Med Genet,1991,28(4):267-273.

[28] 牛子儒.马方综合征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医学院,2013.

遗传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遗传学研究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面部畸形,也是导致面部不对称的最常见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小耳畸形病因尚不明确,遗传是发病因素之一,家系是研究遗传因素的重要资源。我们于2005年9月~2007年3月,通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家族史的询问调查,收集了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7个,并进行了相关的遗传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家系收集

1.1.1 先证者一级亲属中(包括父母、同胞及子代)至少有一人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即家系中至少两人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对于所有接受检查的家系成员告知对本研究的知情,并在自愿的情况下签写知情同意书。

1.1.2 从先证者出发,追溯家庭成员的亲缘关系,应用Cyrillic2.1软件绘制家系图谱。

1.1.3 对于签写知情同意书的人员抽取外周血约5ml,用于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和制备DNA。

1.2 染色体显带检测

1.2.1 细胞培养:取0.3ml肝素钠抗凝静脉全血接种于15%小牛血清、适量抗生素和PHA的RPMll640培养基中,放37℃恒温箱中培养,至36h后加入终浓度为7.3×10mol/ml的秋水仙素,继续培养至48h。

1.2.2 染色体制备:用0.075mol/L的Kcl低渗处理两次,每次10min,3:1甲醇、冰醋酸固定,第1次10min,第2次15~20min,空气干燥制片。

1.2.3 G显带:将制备出的标本放于37℃恒温箱中5~7天,然后用0.025%的胰酶37℃条件下处理15~20s,8%Giemsa常温下染色20min后镜检。

1.3 vrk1基因突变筛查

1.3.1 外周血DNA的提取:常规苯酚、氯仿抽提DNA。

1.3.2 PCR反应:vrkl基因设计引物覆盖了vrkl所有编码区和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的引物11对(外显子1为非编码区故未设计引物检测)。应用25μ1的PCR反应体系,包含基因组DNA0.5μ1,5U/μ1Ampli Taq polymerase0.5μ1,10xPCR缓冲液2.5μ1,10mmol/L dNTPs1μ1,primer0.5μ1,双蒸去离子水补足致25μ1。PCR反应条件如下:95℃预变性15min;94℃ 30s,60℃ 30s,72℃ 55s,10个循环;94℃ 30s,56℃ 30s,72℃ 45s,22个循环;72℃充分延伸5min;4℃保存。取2μ1PCR扩增产物用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效果。

1.3.3 测序:PCR产物经纯化回收后,进行双向DNA测序,测序由TaKaRa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完成。将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正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收集:我们共收集了7个先天性小耳畸形家系。

2.2 染色体核型检测:对7个家系的先证者(5男2女)经过染色体显带技术的检查,结果核型正常,为46XY或46XX,且未发现有染色体的异常。

2.3 vrk1基因突变检测:对7个家系先证者的vrk1基因检测未发现存在基因突变。

3 讨论

家系在遗传因素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找到某一复杂性状相似呈单基因遗传的家系,是克隆复杂性状的相关基因的最佳途径。正是如此,国内外学者以及国内外较高级别的研究资助机构普遍认同一个观点:找到大家系,即找到人类遗传的全部所在。疾病家系就是“基因资源”,成为各国保护和争夺的对象。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的先天性小耳畸形病种资源的大国,因此,保护、利用和研究我国宝贵的遗传家系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我们利用收集的家系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绝大多数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染色体核型检测是正常的,但少数患者出现染色体畸形,目前报道的包括:5p染色体缺失,6q单体性染色体,8q染色体缺失,18三体,21环状染色体,22q缺失,22三体,47XXY。除此以外,还有报道染色体镶嵌现象,包括7三体镶嵌,9三体镶嵌。我们针对收集的7个家系的先证者进行的染色体核型检测未发现核型和染色体的异常。

侯选基因(candidate gene approach)结合基因定位的方法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是近几年随着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因鉴定的方法,是根据某种遗传病和特定基因分别定位于染色体的同一区域,而发现并鉴定其基因突变,由此定位和克隆基因;也可从疾病的表型出发,选取表型相似的已知基因,对其突变进行检测,研究其致病基因。如在分子遗传学研究中能够灵活运用候选基因法,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遗传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 教学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今天的社会对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最基本部分,是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直接途径,因此,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涌现。表观遗传学是近几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与技术已经广泛渗透至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表观遗传学是我们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模块的主干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笔者主要针对研究生表观遗传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 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生物医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教师的技术知识层次能跟上生物医学实验技术推广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我们在研究生的表观遗传学教学中,随时进行文献调研,密切关注最新高水平期刊和学术会议的相关信息,不断补充传达的最新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研究活跃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表观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着重介绍营养、环境、应激、细胞代谢在表观遗传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机制。这些新知识非常受研究生的欢迎,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研究生的学习视野,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献调研和学术研讨的习惯,逐步形成和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反过来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改革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

与经典遗传学以研究基因序列决定生物学功能为核心相比,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于染色质事件对于这些“表观遗传密码”的建立和维持的机制,及其如何决定细胞的表型和个体的发育。在表观遗传学研究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导研究生关注表观遗传学学科的发展动态,密切注意学科的交叉和延伸,紧跟表观遗传学的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的突破点。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表观遗传学学科领域发展最活跃最富潜力的研究方向上,例如表观遗传机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细胞代谢与表观遗传变化的关系等。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研究领域。它不仅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免疫、病毒感染复制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内容包括:表观遗传学概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siRNA与miRNA介导的调控,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表观遗传学与癌症,天然产物及中草药的发展对表观遗传学的展望,表观遗传学的治疗进展。上述内容形成完整的表观遗传学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选择地插入一些小型专题讲座及相关的研究历史背景资料的方式,介绍和强调学习和掌握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既活跃了课堂,又把课程从枯燥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同时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相关的知识面[2]。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前沿进展内容的加入,如代谢、营养、环境等影响因素与表观遗传学的相关进展。

3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所授课的对象是已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科学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准确表达个人思想见解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本课堂选课人数一般在十人左右,因此课堂教学的特点在于小班授课。由于是小班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增强了师生之间互动的可能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课堂授课、学生参与研讨、学生讲授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讲授、研论、文献调研、学术讲座、论文报告、文献综述等多种方式并重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让研究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研讨,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教学方式为研究生迅速进入科研工作的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同时采用图片、视频播放、动画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倡导启发式教育,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科研最新进展情况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由于受学时限制而不能在课堂上详细介绍的前沿内容可使用讨论法,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得到解决。还可以在部分单元结束后,要求研究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结合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撰写小专题报告,组织交流讨论,以便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孥,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倡导自学,组织讨论,是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4 多种考核方式结合,检验教学效果。

在研究生的考核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内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采用综述、专题小报告、PPT汇报、模拟课题设计等综合考核方式,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研究生即打好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其重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增强。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受多因素复杂交错影响的,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要保证培养研究生的客观条件充足,又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教育只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才能不断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表观遗传学既是目前迅速发展的学科和热点领域,在生物医学各种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也是我们学院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遗传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TBL教学法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35-02

医学遗传学是目前医学中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其利用DNA技术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从而达到控制遗传性疾病的再发,降低其在人群中的危害,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之目的。医学遗传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又与临床医学紧密相连,其课程知识点繁多,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与其他学科交叉紧密,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出现学科体系不清晰、重点内容不易消化、感觉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缺乏积极性等问题。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育环境下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了,这就需要新颖、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加入,并逐步完善。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以团队为基础,通过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它是美国Oklahoma大学 Larry Michaelsen教授在优化改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后,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TBL教学法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通过积极的实践和优化,争取不断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检验1班和检验2班作为研究对象。检验1班58人作为实验组,检验2班58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综合素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授课前,教师要提前一周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预习资料发放给学生,供学生预习;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7人,分组的原则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搭配,积极主动的学生和消极被动的学生搭档,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课堂内容包括4个部分:(1)个人测验(10min),先发放试题和答题卡对学生进行一次基础知识测验,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2)团队测验(20min),再次发放试题和答题卡给学生进行测试,但这次允许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组内统一的意见;(3)汇报讨论(45min),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组内讨论的结果,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理由,持有异议的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相互辩论的方式发言;(4)评价总结(15min),教师点评、总结讨论发言和团队协作情况,解释同学们讨论中出现的疑问,总结知识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评价方法。包括:(1)学期末进行医学遗传学闭卷期末考试进行比较;(2)发放教学调查表,统计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相应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教学效果。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医学遗传学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知道,两组学生在医学遗传学考试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t=8.397,P

(二)两组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见表2)。在医学遗传学教学课程结束后,发放教学调查表,分别调查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和TBL教学模式(实验组)的满意度,发放调查表116分,回收116份,回收率100%。实验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满意率存在差异,P

三、讨论

(一)TBL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TBL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路,真正体现了以“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上新课前,学生会通过查阅医学杂志、搜索互联网等方式提前准备教师布置的预习资料,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信息检索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TBL教学过程中,以往灌输式的讲授方式被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取代,使得枯燥乏味的医学遗传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不断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用这些知识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知识点也更容易被记住、记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TBL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TBL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它以团队为基础,团队中的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如果一个成员不能完成他的任务,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这就要求这个团队分工明确、管理合理、责任清晰才能能高效运作。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讨论分析的过程中,就要与小组其他成员不断进行交流、学习、互助,在互动过程中就会逐渐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以点带面、以面带片,最终实现组内、组间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TBL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与以往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TBL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TBL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已由教师转变为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组织课堂、激励团队学习、引导讨论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全面、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另外,医学遗传学是一门跨专业、融合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知识更新快,需要教师在TBL教学前,不断的通过自学、进修、网络等方式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准备教案,将医学遗传学这门学科上好,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T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部分缺陷,在引入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后,我们发现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随着TBL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和改进,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对医学教育改革起到推动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松滨. 医学遗传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郭艳红,黄文君,辛敏,等. TBL教学模式在地方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 (2)

[3]谭波涛,潘丽萍,梁红,等. TBL结合LBL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

[4]万能章. TBL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