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直接融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1
一、引言
伴随我国投资率的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宏观投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已经对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形成制约。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呈现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投资率从1978年的38.22%攀升至2014年的46.04%,36年间提高了7.82个百分点。特别是在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增长更快,15年间攀升了10.76个百分点。但从我国的宏观投资效率看,近年来却有明显下降。边际资本产出比(ICOR1,Incremental Capital Output Ratio)从1994的0.65开始下降,最低点为1999年的0.14,次低点为2014年的0.18,其间虽有上升,但总体呈现下行趋势。随着宏观投资效率进入波动下行期,我国投资增速显著放缓,特别是2011年后进入持续的下降通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1年的27.9%降至2014年的15.7%。随着投资增速的放缓,经济增速也随之持续放缓,GDP增速从2010年的9.6%放缓至2014年的7.4%。可见,资本产出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并拉低经济增速。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切,而宏观投资效率又是目前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探寻金融发展促进投资效率提升的路径,从而为金融引导我国投资效率的提升和促进投资稳步增长提供参考。
二、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的理论框架
(一)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的经典理论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效率的提高及金融制度的完善。随着金融的发展,以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为依托,金融系统将充分发挥其信息收集、风险分担、金融创新等功能,并通过利率、汇率等杠杆使储蓄以更高的比例转化为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本的配置效率,促进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转化,从而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从投资转化的角度看,金融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一是通过改变居民的储蓄水平影响一国的潜在资本供给。二是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资本投资的质量和效率。由此,在金融发展视角下,宏观投资效率的内涵囊括了储蓄率、储蓄转化投资比率、资本配置效率、资本利用率及产出效率等方面内容,这些也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从理论研究方面看,主要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内生增长模型以及新古典增长理论。
(二)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关系的相关论述
西方学者对金融发展与投资效率及经济增长的关系持不同看法。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认为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赵振全、薛丰慧,2004)。如熊彼特认为,金融中介所提供的服务对于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Schumpeter,1911)。又如,希克斯发现技术革命本身不足以推动18世纪英国的长期持续增长,金融创新对工业革命的作用与技术进步同等重要(Hicks,1969)。自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麦金农(Mckinnon,1973)和肖(Shaws,1973)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金融发展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同时它也受经济增长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信息经济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为金融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以赫尔曼、穆尔多可和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出发,提出“金融约束理论”。他们认为,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主张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实行“温和的金融抑制”,但也没有否定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在投资效率方面,斯蒂格利茨和韦斯以信息不完全为基础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Stigliz和Weiss,1987)。他们认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存在使信贷资金只能被低效率地分配,进而主张应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贷市场的不足,并与信贷市场共同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金和莱文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入手,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本形成,而且刺激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King和Levine,1993)。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研究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为了通过发展金融来提升宏观投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金融发展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国际比较。最后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结论,并给出以金融市场化推动投资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三、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在我国突出地表现为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并由此带来融资结构的变化。因此,我国金融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研究金融市场化发展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本文在构建金融市场化指数和宏观投资效率指标的基础上,分析金融市场化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一)金融市场化指数构建
金融市场化指数,是反映金融市场化的综合性指数,能够全面、准确反映金融市场化的内部结构与发展状况。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化指数的构建需要全面、准确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在构建金融市场化指数时,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构建全面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化发展的指标体系。二是要科学选择金融市场化指数合成的权重。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金融市场化分解为金融机构市场化、融资市场化、金融对外开放和政府行为市场化四个方面,并参照冯梅等(2014)的做法,围绕这四个方面建立金融市场化指标体系。在对各个指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择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分别计算相应的市场化指数。
(二)宏观投资效率和衡量
在构建了金融市场化指数后,还需要对宏观投资效率进行量化,进而研究金融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衡量宏观投资效益的指标,通常有边际资本产出比(ICOR2,Incremental Capital Output Ratio)和资本回报率(ROC3,Return On Capita1)两种。由于边际资本产出比计算方便,而且在宏观投资效率研究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本文以边际资本产出比指标来衡量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从ICOR的变化情况看,1978年以来,我国的增量投资产出比大致呈现“两升两降”四个阶段。第一个上升阶段(1980-1994),这一时期的投资效率呈现波动上升,ICOR指数从1980年的0.31升至1994年的0.65,在此期间1989年和1990年两个年份有显著下降。第一个下降阶段(1995-1999),受经济体制转型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这一时期的投资效率呈现快速直线下降,ICOR指数从1995年0.51降至1999年的0.14。第二个上升阶段(2000-2007),我国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的发展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效率逐步回升,ICOR指数从2000年的0.22升至2007年的0.40。第二个下降阶段(2008-2014),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转型影响,投资效率呈现波动下降,ICOR指数从2008年的0.36降至2014年的0.18。
(三)实证分析
进一步比较发现,在金融市场化的各类指数中,融资市场化指数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主要研究融资市场化指数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
1、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从不同阶段来看,两者的关系又不尽相同。本文将1978年至2014年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别计算各个阶段融资市场化指数与宏观投资效率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如下:
分阶段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多数年份中,我国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四个阶段中,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两者呈现绝对负相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两者呈现弱负相关;其他时间较长的两个阶段中,两者均呈现正相关。
2、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
对于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关系。二是研究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在不同时期的因果关系。
协整模型结果显示,剔除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之前融资市场化发展对于投资效率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1978年至1996年,融资市场化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这一时期融资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推动投资效率提升2.360个百分点;1999年至2008年,融资市场化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减弱,这一时期融资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推动投资效率提升0.343个百分点。2009年之后,融资市场化对投资效率存在负效应,但这种数量关系并不显著。
为进一步研究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对不同阶段的融资市场化指数与宏观投资效率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1978年至1996年以及2009年至2014年,融资市场化是宏观投资效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在1999年至2008年,融资市场化和宏观投资效率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融资市场化与投资效率关系的国际比较
直接融资占比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融资市场化发展程度。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对于融资市场化的定量描述,主要是通过增量法和存量法计算的直接融资占比来反映。增量法主要是从融资增量角度出发,计算一定时期内新增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股票和债券)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存量法选取股市市值、债券余额和银行贷款余额等几个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直接融资比重或资本市场规模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是目前国际上研究金融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认为存量法更适合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一)从国际范围看,我国的融资市场化发展缓慢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融资的市场化程度上升,直接融资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的融资市场化发展较快,但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并一直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直接融资占比。另外,从直接融资占比的稳定性看,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逐渐稳定在60%附近,而我国的直接融资占比波动性较大,与上述国家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一是高收入国家的直接融资占比逐渐趋于稳定。按照存量法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占比就达到了60%的水平,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金融体系结构趋于稳定。此后,发达国家的直接融资占比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最高达到64%的水平。二是中等收入国家融资市场化发展加快,相比高收入国家波动性较大。中等收入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按照存量法计算,直接融资比重处于40-50%之间,这既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其中一些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较短有关。但此后稳步攀升,近年也达到了60-70%的水平,一度超过高收入国家水平。三是中国融资呈现快速发展,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持续下降,与中等收入国家融资市场化发展过程类似。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融资市场化高速发展。按照存量法计算,直接融资占比从不足10%攀升至2000年的30%附近。此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融资市场化发展停滞不前。2005年,经历一系列改革后,我国直接融资占比快速攀升至2007年的58.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下降至2012年的36.9%。
(二)通过国别比较,各国宏观投资效率普遍下降
一是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宏观投资效率都呈现回落趋势,我国宏观投资效率的均值也在下移。美国和日本的宏观投资效率从20世纪70年代呈现下降趋势,美国的宏观投资效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稳定在20%附近,而日本的宏观投资效率则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低于10%,而且一度还出现负值。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宏观投资效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与美国投资效率的关联性增强。
(三)从融资市场化与宏观投资效率的关系看,融资市场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宏观投资效率逐步趋于稳定
从美国和日本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看,在直接融资占比超过60%后,宏观投资逐渐趋于稳定。1990年至2012年,美国的直接融资占比超过76%,相应的宏观投资效率表现较为稳定,剔除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这一时期的宏观投资效率稳定在20%-25%之间的水平上。同期,日本的宏观投资效率则表现为先下降,而后逐渐趋于平稳。数据显示,2001年之前,日本的直接融资占比均在60%以下,宏观投资效率呈现持续下降,2002年之后日本的直接融资占比超过60%,剔除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投资效率稳定在1%的水平上。同期,我国的直接融资占比均没有超过60%。按照存量法计算的直接融资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2000年之后的波动性明显增大。图像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宏观投资效率也出现大幅提升,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两者出现了明显背离。2000年之后,我国的直接融资占比超过20%,直接融资占比与宏观投资效率的走势更为接近,这一时期的直接融资占比和宏观投资效率的峰值均出现在2007年,从2008年开始两者均呈现下降趋势。
五、我国金融发展促进投资效率提升的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金融结构的优化促进投资效率的提升,增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推动力。鉴于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金融发展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改善融资结构,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一是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大对于创新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二是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强化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约束机制,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三是发展信贷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从而实现增加直接融资、有效盘活存量、改善金融结构和分散金融风险。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发挥多方力量共同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很多国家的直接融资比重普遍提高,金融结构得以改善,宏观投资效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建议我国紧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协同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放松资本管制、资本市场审批简化等一系列金融改革,实现市场化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提高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并实现风险的分散。
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新兴金融模式,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投资资金来源。一方面,探索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模式对直接融资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畅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形成可以在全国推广的PPP项目融资标准模式,为银行投放贷款提供承贷主体,也为民间资本的介入畅通渠道。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2
【关键词】筹资方式 筹资顺序
一、企业筹资方式
(一)筹资方式介绍
根据不用的标准企业融通资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以一年为界限)可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按照是否借助中介机构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按照资金来源范围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不管采用何种分类,常见的融资方式有7种,分别是: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留存收益、融资租赁等。其中,前五种为外部筹资,后两种为内部筹资。
(二)对比内、外部筹资方式
内、外部筹资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就内部筹资来说,不需要发生筹资费用,筹资成本主要是使用自有资本而引发的机会成本。但动用内部资金会使得股利分配受到影响,引起股价不利的消息;就外部筹资而言,企业必须花费必要的筹资费用来获取资金,相对来说成本较高。例如,银行借款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利息,发行股票需要支付给股东股利和分红以及发行等。企业承担的风险相较于内部筹资来说会更高,如,借款无法到期偿付,股票发行引起后期负担的过重等。
二、啄食顺序理论与我国筹资方式选择现状
啄食顺序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梅耶(Mayer)提出的,他认为企业融资的顺序原则是:①内源融资;②外源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也就是说,企业融资首先应选择内源融资,当企业无法进行内部筹资时,间接融资好过直接融资;当间接融资不通时,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优于发行股票。但是,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同,各国具有其独特的经营环境,企业融资并不一定遵循了该顺序,各自有自己的偏好。
就我国目前而言,企业选择融资方式并未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其主要表现:第一、企业偏向于外部融资。相对于内部融资而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多考虑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这主要是受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企业缺少内部积累的影响;二是、企业外部融资按照银行借款—股票融资—债款融资的顺序进行。可以看出,在我国间接融资更受筹资者欢迎,银行贷款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据重要比列,是因其相对于直接融资来说不需要发行费用,只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就可以。三是、直接融资中股票融资优于债款融资。股票融资相对来说成本较低,我国在股票股利分配方面,低分配和不分配现象较普遍,且股权融资不需要到期偿还,而债务融资却需要在一定期限后支付固定本息。
三、企业筹资方式的合理选择
要确定最佳的筹资方式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作者认为企业应处理好以下方面:
(一)做好融资需求预测,合理估算企业融资需求量
进行融资需求预测是企业制定融资计划的前提。企业只有知道融资需求才能合理安排融资计划,否则可能引起资金周转不灵或者筹集过多引起筹资成本过高等。预测是给人展示一种未来各种可能的前景,促使人们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这种预测和计划是企业超前思考的过程,可以提高其对不确定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少不利事件带来的损失,把握机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常用的融资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法、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等
(二)了解影响筹资方式的因素,合理选择
在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之前,决策者需要了解影响筹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是什么。一般来说这些因素包括:融资成本的高低、融资风险的大小、融资规模的大小、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融资时机是否合适、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等。企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决定采用何种方式或者组合进行融资最为合理。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筹资方式选择时应选择融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对企业控制权影响较小的融资方式,同时在融资时也要把握好融资的时机,确保资金的顺利到位。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考虑资本结构问题(负债与股东权利比例),筹资方式的选择要有益于企业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使得企业资产市场价值最大化,有利于企业利用负债来提高经营效益,规避风险。
(三)制定适合企业发展规划的最佳的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是一种企业筹资行为的全局性的谋划,主要包括筹资规模的中长期规划、资本结构区间的控制、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搭配、筹资期限与资产的组合、筹资效益与风险的均衡等。企业实施筹资战略目的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谋划,形成最佳的筹资组合,以达到使筹资的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筹资结构最优的目的。
具体来说,企业可采用的筹资战略有四种类型:极端保守型战略、保守型战略、适中型战略和积极型战略。采用前两种战略风险较小,筹资成本会较高;适中型战略筹资风险一般,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一般;积极性的筹资战略筹资成本相对较低、风险会很大,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大,是企业常采用的一种筹资战略。但是,作者认为在选择筹资战略时应结合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滥用积极性的战略对企业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
(四)做好融资的无差异点分析,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
企业确立好筹资战略后,需要选择与该战略相匹配的筹资方式。采用无差异点分析的方式,对各筹资方式进行比较,确立在某个需求段相应的最优的筹资方式。该方式是根据对未来息税前收益或销售额的预测,通过无差异点的分析(即EBIT—EPS分析)来确认融资方式。采用该方法企业通过对未来的预测,依靠计算和模型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以无差异点为界限的不同区间相对应的合适的筹资方式。
总之,笔者认为,各种筹资方式不分优劣,没有最好的筹资方式的存在。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并不能完全遵循筹资顺序理论来选择筹资方式。理性的决策者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企业当前情形的最佳的筹资方式。别的企业运用的成功的筹资的案例并不能单纯的照搬,每个企业发展状况不同,财务环境和经营环境也不相同,利用科学的流程选择合适自己情形的筹资方式才是最好的。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3
关键词:非上市;制造业;融资
一、 企业融资简介
企业融资是指企业融通资金,使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达到平衡的过程。从实质上看,企业融资就是企业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对各种要素的投入进行组合,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率。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内部也有外部,因此融资方式按照资本形成方式的不同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一)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资金,主要由折旧和留存收益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地用自己的储蓄进行投资。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所以企业在对内源资金的使用期限及用途上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而且由于其来源于企业的自由资金,利率相对来说较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利息,所以还款的风险相对来说也较低。但是内源融资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资金来源有限,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内源融资。
(二)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的过程,就是企业吸收别人的储蓄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包括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等。外源融资的规模比较大,企业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或发行债券就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因而具有规模效应。企业因此可以采用杠杆效应,能够有效的增加收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但是,外源资金的成本很高、风险性也较大。企业无论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还是贷款,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这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股票和债券融资都会由于市场的不稳定而产生较高的风险。
企业外源融资按是否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1.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证券公司或者自己直接向投资者出售股票而得到资金的融资方式,主要指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它借助于股票和债券直接获得资金,可以减少资金的管理成本,降低风险,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2. 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投资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有价证券,然后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或购买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企业使用,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企业需要资金时,会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才是外部融资。
二、我国非上市制造业融资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固然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大多数制造业仍是非上市企业,对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融资不畅,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部融资现状
内部融资是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内部融资资金通常占有一半以上,而在我国非上市制造业中,这个比例还很低,可供提升的空间还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留存收益少,积累意识差。
我国非上市制造业大都是中小企业,本身投入少,收益自然就少,交完税后留存收益就所剩不多。而且,这种企业一般自我积累的意识较差,没有长远积累的思想,利润基本上用来分配,很少考虑用利润来弥补资金的不足。有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更谈不上留存积累。
(二)直接融资现状
非上市制造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目前,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困难重重。
1.股权融资
在我国,《公司法》规定,如果股份有限公司想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二是企业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三是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25%以上。四是最近三年公司无重大违法行为。在我国满足这些条件的,绝大多数是大中型企业,大部分的中小企被拒之门外,其中自然包括非上市制造业。所以非上市制造企业不能通过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资金筹集。
2.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非上市制造业进行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要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贷款的发展。
非上市制造企业债券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行规模。在我国债券的发行规模有严格的要求,非上市制造业等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二是国家队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国家明确规定,企业债券利息要上缴所得税,从而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并且非上市制造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的自身缺陷,使的非上市制造企业的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
(三)间接融资现状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自身规模的限制,我国非上市制造业的间接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但由于银行贷款监控和交易成本较高,非上市制造企业资信不良等原因,银行不愿对非上市制造企业提供贷款,非上市制造企业也很难在银行贷到款项。主要表现有:
1. 非上市制造企业贷款总量少
我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大部分贷给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得到的款项很少,更不用说非上市制造企业。所以,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间接融资是严重不足的。
2. 信贷条件苛刻
国有商业银行通常以乏抵押资产或者财务制度不健全为由拒绝向非上市制造企业提供贷款,还有很多银行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在日均存款额、负债率、贷款归还率、抵押、股东结构等方面规定了各种标准,将其拒之门外。许多小金融机构虽然能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但限于自身能力有限,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3.申请贷款的拒绝率高
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贷款申请的拒绝率要远远高于同行业的上市公司。IFC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贷款的成功率因企业规模的降低而降低。考虑到非上市制造企业申请到贷款的比例很低,可以得出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从以上非上市制造业融资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内源性融资较为缺乏,外源性融资中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中银行贷款虽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却受到银行的处处限制。非上市制造业融资困难,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开,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利润率下滑。所以非上市制造业的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非上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三、 非上市制造业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非上市制造企业融资现状进行分析后,我们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对非上市制造企业产生融资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 内部原因
非上市制造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信用低,风险高,无法具备与上市公司同等的市场地位。
1. 信用度低
企业信用度的高低与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关,非上市制造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主要原因是:一是非上市制造企业投资规模小并且产出规模也较小。二是非上市制造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弱。非上市制造企业难以承担市场交易中巨额的信息费。三是多数非上市制造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限,创新能力不行。四是非上市制造企业势单力薄,没有与非上市制造企业竞争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非上市制造企业与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制造企业总是有着较高的经营风险。
2.理财能力缺乏。绝大多数非上市制造企业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的管理体制,因而与上市公司相比,非上市制造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以下问题:缺乏缜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存货管理缺乏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内部资金调度能力不强,盲目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注重利润却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理财能力的匮乏,进而加剧了非上市制造企业融资的困难。
3.金融意识有待加强
大部分非上市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在改革过程中,自身的角色还没改变过来,金融意识较弱,不会通过新的途径(优化资本结构、重组等)去开辟融资渠道,这不仅会错失良机,还会导致严重的资金困难。
(二)外部原因
1. 经营环境劣化
在当前的市场发展状况下,国内市场总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是买方市场,这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非上市制造企业由于大量存货,而导致财务风险,融资出现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全球化后,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主要依靠条件,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非上市制造企业缺乏的已不是勇气,而更多的是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
2.缺乏政府的政策支持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各个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很契,非上市制造企业的融资问题就十分凸显。
首先,法律环境不健全,个别非上市制造企业为了获得资金,钻法律空子,通过合并、改制、重组、破产来逃避银行贷款,对此司法部门也束手无策。其次,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没有强而有力的支持政策,中小企业也没有健全的信用担保系统。再次,我国缺少融资的中介机构,在我国,银行基本上是为大企业服务的,像非上市制造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所以就需要借助融资中介,而我国融资中介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后,非上市制造企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国家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进入有严格的条件,并且对其发行规模也有严格的要求,大多数非上市制造企业无法满足条件,所以被拒之门外。
四、如何增强非上市制造业融资能力
非上市制造企业因其行业特点与规模限制,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其面对的风险很容易转化为融资风险。因此,要提高非上市制造业的融资能力,必须针对融资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 完善企业融资环境
首先,健全的资金扶持政策能够为非上市制造企业等中小企业顺利的融资提供法律保护。我国政府在构筑这方面法律政策时应该以全方位为原则,应根据中小企业的类型、劳动密集度、资源优势、科技发展程度、外汇程度的不同,确定融资扶持的重点、比例和方式。其次,国家要硬性规定商业银行积极、有效、合理地向非上市制造企业等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并且要求他们采用多种金融工具为这些企业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最后,国家应加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信用度低是其融资困难的很主要的原因,建立适合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等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有效地应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引发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二) 增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增强非上市制造业的内源融资能力主要依靠的是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留存盈余的比例,不断提高企业本身资本积累的能力。
首先,要增加企业的保留盈余,促进企业自有资本的积累。其次,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内源融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也是最安全、最可靠的融资方式。企业应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增加保留盈余,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三) 增加直接融资渠道
在我国,直接融资的手段主要是股权融资,依靠股权融资,企业可以迅速地募集大规模的资金,于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非上市制造企业应尽快得到进行股权融资。非上市制造企业要进行股权融资,首先要打破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可也通过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改制、创业板上市结合,从而使得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都可以进入资本市场,进而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四)争取间接融资机会
当前,我国非上市制造企业融资最困难的是间接融资,但企业并不能因此就放弃间接融资,而是应该积极争取间接融资的机会。
企业可以尝试进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购买企业所需要的设备,在规定的期限内,租赁企业支付租金使用设备,从而使租赁企业获取长期资金融通的一种方法。非上市制造也采取租赁融资的门槛比较低、可以避免企业大量资金用于一次性投资,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企业也可以用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获得贷款。许多非上市制造企业都有自己的专利权,往往无形资产比较大,因此企业可以将无形资产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也可以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指企业签发,在以后某个日期银行承兑即可付款的票据。商业承兑汇票的特点是利息低、手续简单。持有票据的企业在到期日前在贴现市场可以随意贴现,需要资金的企业可以立即得到资金,银行在整个融资过程中也不必动用存款,这种融资方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重庆市渝路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参考文献:
[1] 张璇.中国制造业融资渠道与企业投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2011,4.
[2] 徐媛媛.从“口红效应”看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
[3] 孙杨,史景娜.江苏融资结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日本融资模式为借鉴的江苏制造业融资对策分析[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6,7.
[4] 赵晔,董金阳.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绩效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4
关键词: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 硬约束 债券市场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本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比较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通过银行筹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及扩充生产能力的要求,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除自有资本外,相当多的部分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外部融资的一个常见方式就是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节约、灵活性强的优点,而且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银行贷款的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较多,筹资数额也有限。
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其早期是和贷款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人或机构之间借钱与还钱是最简单的贷款形式,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两者之间的行为。债券在本质上也是借钱与还钱,但其与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贷款除非债券化,是不进行公开交易的。债券在最早是由向多方贷款逐渐延伸,即提供资金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交易的需求,最后从发行时便设计出公开市场交易的机制,逐渐分化成为具有固定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与银行贷款有着类似的缺点,即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多,且筹资数额有限。因为对于融入资金的公司来说,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特点,我们把二者统称为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亦即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对公司而言,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属于长期自有资本;对股东而言,所持股份代表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仅指普通股),如: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关系中,银行或公司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资产只具有求偿权,而不具有控制权。理论上,对公司资产拥有控制权的是股东,即股票持有人。而事实上,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不是绝对的或静态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股东在公司正常经营状况下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意义,而当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或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即公司处于破产状态)时,债权人就有可能接管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当公司能正常支付债务的情况下,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债权人无权干涉和控制公司;而当公司到期不能足额支付债务时,债权人就有可能借助《破产法》、《合同法》成为公司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所有者。到期能否足额支付债务就成为股东与债权人转换控制权的分水岭。
银行的债权控制对公司及其经理存在激励和监督作用。当公司违反债务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迫使公司破产等方式来行使控制权,对经营者构成硬约束。这就是说债权人对公司的控制通常是通过受法律规范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大多数国家的《破产法》都规定债权人对偿债能力不足的公司可以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清算,即把公司的资产拆开卖掉,收益按债权的优先序列分配。清算有自愿和强制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更为债权人所采纳,这时在职经营者将同时被“清算”出局。另一种方式是重组,即由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就是否对负债公司的资产及负债重新进行调整、组合和处理的协商过程。如果重组后的价值大于清算的价值,破产公司可能被重组。典型的债务重组是“债转股”,延期偿债,减免债务本金和利息,注入新的资本等;典型的资产重组包括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新的管理制度,改变经营方向及采用更合适的生产技术等,重组也有可能更换公司经营者。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在法律上对公司经营者构成了一种硬约束。而股权融资由于投资者必须自担风险,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硬约束。但实际上在一个价值投资型资本市场上,资本成本对管理者融资行为同样会构成一种硬约束,使得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成本。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经营者都能明显感到股权融资的压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过于追逐资本利得而忽视了现金回报,无意中放弃了自己的投资回报权利,以致于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形同虚设,公司管理者可以以远低于市场利率(也同时是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的融资成本(有时甚至是恶意的零融资成本)进行股权融资,而投资者却仍趋之若鹜,从而在长期资本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与西方国家截然相反的公司融资偏好。
二、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如上所述,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长期的演进与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司制度。在该制度下,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所以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公司融资将根据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序列考虑融资方式的选择。简而言之,公司筹资先依靠内部融资,再求助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公司一般优先选择债权融资――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仍不足时再发行股票筹资。
上述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1970~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占据第一位的融资方式均是公司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66.9%、72%、55.2%、54.2%。居第二位的均是对外负债,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41.2%、25%、24%、27.5%。整个西方7国,股票融资均居末位。美、英、德、加、日、法、意股票融资分别只占本国融资总额的0.8%、4.9%、2.1%、11.9%、3.5%、10.6%、10.8%。股票市场最发达的美国,股票融资比例最低。到1984~1990年,美国大部分公司已基本停止股票融资,甚至通过发行债券来回购自己的股份,使得股票融资对新投资来源的贡献成为负值。公司中只有约5%的公司发售新股,平均每20年才配售一次新股。
反观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极为强烈,表现在公司融资首选配股或发行;如果不能如愿,则改为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性的可转换债券,设置宽松的转换条款,促使投资者转换,从而最终获得股权资本;不得已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这种偏好由于体制导致的成本畸低,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有些公司并无好项目需要投资,却本着“不融白不融”的观念在股市圈钱,资金到手后,因无处可用,又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将资金重新投向股市。
股权融资偏好造成不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低于25%,而且长期债务少甚至没有长期负债。表1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从表1可以看出,1993~1999年期间,权益性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1997~1999年出现了73%的高权益融资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融资偏好直接导致了股市畸强债市畸弱,发展比例极不协调。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
项目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上市公司数 183 291 323 530 745 851 949
募集资金额(亿元) 315.58 138.4 119.92 350.5 958.86 746.38 856.64
募集资金占筹资比例(%) 72.8 62.3 43.5 63.9 72.5 72.6 72.3
借款占比(%) 24.2 36.9 43.8 28.5 17.8 24.9 25.1
其他(%) 4.9 0.7 12.6 7.5 9.6 1.9 1.6
资料来源:据巨灵证券信息系统及历年《中国证券报》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显然,我国公司的融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相悖,这种畸形的股权融资偏好只能在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方面寻找原因。我们认为,造成我国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公司资本成本的软约束性。其深层原因一是投资者缺乏投资意识,不过这一点会随着我国投资者的成熟而得到改善;二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出不自由,特别是缺乏退市机制。
在成熟的价值投资型市场中,如果公司管理者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融资成本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级别的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否决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因不满而抛出股票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俗称用脚投票),造成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对公司管理者有效的约束(硬约束)。投资股权比投资债权的风险要大,因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也相对较高。而这一约束是建立在公司原有股东坚持自己的价值投资收益(现金分红权利)和资本市场具备有效的退市机制的基础之上的。恰恰这两点目前在我国都不具备,从而形成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缺陷: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5
关键词:文化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70-02
一、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依然主要依赖国家,政府财政投资占62%,而社会投资较少,其中民营投资占27%,外商投资占11%,尚未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投融资格局中,信贷资金占有较大比重,而我国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则明显不足。
(二)银行信贷支持不足
(1)与传统的工商企业相比,文化企业大多具有固定资产少、以无形资产为主的资产结构轻型化特点,其核心资产主要是知识产权、版权与收费权,而缺少土地等能作抵押的不动产。
(2)文化产品属于特殊消费品,政策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巨大。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30%一40%的影视作品因为没有通过政审而难以收回成本。即使通过政审,其市场价值的高低也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比如作品的风格、流派以及作者、艺术修养等决定其市场销售状况,较多的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望而却步。
(3)一些大型文化项目的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建成后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商业银行从自身经营效益角度考虑难以放贷。
(4)近年来,一些银行也在试图为文化企业开办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但实践中却遇到了障碍,缺乏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随意性很大,评估后确定的资产价值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同时无形资产的流转市场不健全,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作为抵押物的无形资产难以及时处置、变现。
(三)缺乏民间资本参与
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产业低成本扩张的一条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取得过很好的经验,如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得益于吸收全球投资并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而目前我国除深圳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有少数几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融资外,其他地区还处于空白。主要是现行政策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与发行债券多有阻隔,准入门槛较高,加上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文化资源整合不够,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运作管理不规范,大多不具备直接融资条件,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二、文化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一)财政资金
政府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可为相关企业或项目提供优惠政策或直接财政拨款。优惠政策包括为文化企业项目的建设提供用地保障,为文化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以及贴息贷款等。直接财政拨款主要指直接向企业注资。由于直接财政拨款是一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现逐渐采用政府将财政资金注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形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不同于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是市场化认购并追求投资收益的专业化产业基金。2011年,由财政部、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运作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着力支持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新型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支持资源优化重组和结构调整;三是着力支持惠民文化项目。
(三)上市融资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上市融资是大型企业重大项目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信贷融资相比,股票融资方式提供资金的规模大,没有硬性的本金偿还要求,可以承担较大风险,有利于重大项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通过股权的激励机制,提供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间接作用于项目的开展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用等级,有利于企业进行再融资或发行可转债等再融资活动。
(四)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文化产业项目最重要的融资方式。文化产业自身特殊性使其在资产抵押、信用担保、评级授信等方面存在诸多风险,一定程度上制约信贷资金进入,许多银行对文化产业贷款积极性不高。推动银行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完善授信和质押模式,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五)债券融资
发行债券融资相对银行贷款来说,手续复杂,时间效率偏低,但融资规模大、资金成本低,是符合规模巨大收益稳定的重大项目建设特点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近年来公司债和企业债的迅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债券融资渠道,而对于文化企业,发行债券仍属于新鲜事物。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债券融资应该在民营文化企业直接融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民营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债券融资来完善企业的融资结构,争取更大速度的发展和扩张。
(六)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将被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做大,然后通过企业上市兼并或项目分红等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其投资的增值变相。文化企业和项目注入风险投资资金具有两方面的优点:
(1)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风险投资周期相对较长,承担高风险追求高利润,这与文化企业或项目投资和收益特征相匹配。
(2)风险投资人在筛选项目时会认真调查企业现状、项目管理团队及成功前景,详细考察产品市场、人员素质及经济核算等;在注资之后会积极参与企业或项目的经营管理,提供增值服务。因此有助于发掘有潜力文化企业和项目,并推动其发展壮大。其缺点在于稀释了文化企业自身股权。
(七)信托融资
信托融资是指委托人将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运用和处置的行为。信托资金由于提供了高于债券和存款的收益水平但相对风险不高,有着贷款融资、债券融资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扩宽了文化产业项目的融资渠道。目前文化产业信托产品的操作经验、市场影响力较发展初期已有较大提升,正成为文化行业融资新的支撑点。
三、优化文化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加强政策协调,保证政策合理衔接
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加强文化企业融资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文化产业政策与融资政策之间的协调,并为文化企业融资制订政策细则,保证各项政策之间能够无缝衔接,不会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从而为投融资主体提供较为清晰明确的政策指引,提高政策协调配合度和执行效率。
2.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主管部门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搭建文化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融资开辟绿色通道。对投资文化产业的主体,在融资平台上开辟绿色通道,给予审批、税收等方面的各项优惠;对于需要融资的文化主体,监管部门在审批上予以优先和一定的专业指导,提供咨询服务和必要的支持。
3.规范政策评估制度,保证政策有效执行
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后,需加强对政策落实方面的监督检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应会同宣传、文化部门一起,设立联合检查小组,具体检查指导各个地区落实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政策的情况。统计部门应对政策实施后文化企业融资发展的具体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以便评估政策的执行效果。
(二)完善严格的法律环境
1.创新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法律制度
文化产业风险大、高回报和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普通投资者将很难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当中;可是这些特点完全符合风险投资的理念。当前,我国的风投存在的问题较大,其中较为明显的缺憾就是,缺乏一部国家法律来具体规制风险投资,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更是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应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体系,为风险投资进军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放宽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法律限制
当前,我国文化企业多数都是处于发展当中的中等规模企业,根本达不到规定的条件,无法实现上市融资。因此,应适当放宽文化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条件,提高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可能性,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基础。
3.完善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市场法律体系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通过直接融资解决自己难题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大部分文化企业还是常常通过间接融资渠道来解决自己的资金缺口问题,而间接融资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银行信贷。而文化产业高风险的特点,又决定了一般的文化企业从银行融资必定很困难;即使文化企业从银行得到信贷,成本也较为高昂。因此,国家应专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要求银行业设立一定数量的文化专项贷款,给有潜力的文化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
(三)建立多层次的担保平台
1.政府出资组建信用担保基金,由政策性信用再担保机构管理
政府作为担保基金的出资方,动用财政资金设立担保基金,并在需要时增加财政拨款以保证担保基金的正常运转,并尽可能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以支持政策性再担保机构的稳定发展。政府只是担保基金的所有者,基金的运营政府并不参与,而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聘请专业基金经理和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政府不插手基金的具体运营。对政策性信用再担保机构而言,而且对资金流动性的比例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从事高资金安全是第一位的,盈利不是其主要运营目标。
2.鼓励互文化担保机构的发展
由于中小文化企业受到资金实力、发展现状的限制,政策性担保机构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很难把机会给这些企业。但是,商业类担保机构的费用又偏高,中小文化企业也无力承受。因此,互担保机构就成为中小文化企业的首选。由于在整个文化产业体系中,中小文化企业数量相当庞大,因而互文化担保机构的发展潜力也相当大。
3.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提高中小文化企业业务比重
商业性担保机构一般都针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因为他们效益良好而且能支付得起较高的担保费用,但中小文化企业一般都被排除在外。商业性担保机构是完全自负盈亏并自主经营的机构,属于营利性组织。因此,他们一般不享受政府补贴和优惠。商业性担保机构可以自主选择投资范围,不受太多约束,经营较为灵活。为了引导其提高对中小文化企业业务的比重,政府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并降低中小文化企业的担保费用。可以设定一个比例浮动范围,将基金总金额的一定比例资金规定为定向投放给中小文化企业。当然,这个比例不能过高,可以考虑控制在5%~15%之间。
四、结语
文化企业的融资难是阻碍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和文化企业壮大的重要因素。我国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文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对各地政府部门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完善文化企业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文化企业加快整合力度,做大做强核心业务。文化产业融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会给我国经济带来新一轮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参考文献:
直接融资缺点范文6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优势;限制
2004年6月25日,浙江新和成(002001)、大族激光(002008)等一批共8家中小企业板个股在深交所鸣锣挂牌上市,国内中小板由此揭开了序幕。中小板的推出,意味着国内众多优秀的中小企业此后增加了一个直接资本融资的新平台。我国中小企业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小板在我国应运而生,为国内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了一条便捷通畅的渠道。
据统计,截止创业板开板前两天,成立了5年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总市值则攀至1.26万亿元,300家中小板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的累计融资额达1389.51亿元,累计现金分红159.35亿元。中小企业上市并非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企业在拟定上市前一定要仔细分析上市的优缺点,并认真考虑是否要上市。
一、中小企业上市的优势分析
1.中小企业上市会优化财务结构,带来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都来自业主自有资金投入和内部留存收益,依靠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融资难题。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不同,这种直接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企业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等可持续发展项目,提升公司的整体价值。
2.中小企业上市会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采用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的“三权分立结构”。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中小企业上市有利于资本产权的社会化和公众化,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有助于公司企业以较低的成本筹集资金,改善业绩,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3.中小企业上市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效应。大多数人认为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实际上,企业上市公开发行股票具有更强的品牌传播效应。能够进入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社会认可,本身就是公司良好形象的象征;中小企业股票发行与上市的路演和招股说明书可以公开展示企业形象;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会引起千百万投资者的关注;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这一切都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
4.中小企业上市可以实现公司股权以及股东财富的增值。股票上市,相当于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公开市场交易、股票价值的波动可以计算出公司的价值,实现公司股权的增值,为公司股东、员工带来财富。股票价格的变动,一方面是对公司业绩的一种市场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会对公司管理层形成有效的激励。经营业绩优良稳定、成长性好、信誉度高的公司,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其股价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于经营管理不善业绩差的公司来说,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资本流向“绩优股”公司,逐渐淘“垃圾股”公司,使的这些公司面临着随时被收购的风险。中小企业上市会激励公司管理层以及员工为增加企业财富而努力,最终实现公司股权以及股东财富的增值。
二、中小企业上市的限制分析
1.强制的信息披露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2月1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96次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实施。该办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并要就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立即披露提交临时报告;上市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发生规定事件时,应当主动告知上市公司董事会,并配合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每年四次财务报告、重大事项公告、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公告等使得公司经营情况必须向公众披露,难以保守商业秘密。
2.上市的成本和费用比较高。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其费用项目及收费标准大概如下:企业改制设立的改制费用约为50~100万元;企业上市辅导的辅导费用在100~200万元之间;企业上市公关的财经公关费用在50~100万元之间;股票发行过程中的承销费用占承销金额3%,上网发行费用占发行金额的0.35%;企业股票公开发行上市依法聘请的会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费用一般参照行业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股票发行的审核费用约为20万元;股票上市后要承担股票登记、信息披露、持续督导、审计等费用。
3.股东持有股份的公开、股票市价的变化使得股东的财富公开。股东财富,就是股东所持有股票的价值,通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乘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确定。上市公司的股价有一个公开流通的价格,且不论这种价格是否公允,至少价格形成的机制与环境是存在的,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其股票不具备一个公开流通的市场,股东的财富也就不得而知。如刚上市的创业板,在10月30日收盘时(以收盘价计算),持股市值前四位的自然人股东有:乐普医疗的蒲忠杰以38.32亿元的市值高居榜首;爱尔眼科的陈邦以33.97亿元的持股市值位列第二;华谊兄弟的王忠军以31.09亿元的市值位列第三;神州泰岳的王宁和李力各以18.12亿元的市值并列第四。股东持有股份的公开、股票市价的变化使得股东的财富不再是秘密。
4.企业上市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小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后与投资者利益、证券市场的稳定甚至社会的安定密切相关,必然会受到更多约束,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资本市场的社会监督,使得企业要接受来自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开、透明、规范化操作;在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后,保荐机构会持续督导发行人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信息披露义务等;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地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做到财务规范、透明;股市价格波动机制,要求企业不断提升企业价值,提高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监管机构要求企业依法纳税、注重环保、关注员工劳动保障与社会保障等。这一系列社会责任使企业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压力剧增。
5.公司最终收益由全体股东共同分享。收益共享是指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债权人、以及参与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方,随着上市公司的发展都应得到应得的利益。中小企业一旦上市,在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且能达到融资成本最低、股权结构稳定后就要考虑股利分配问题。对于违背常理应分不分的情况,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一些行政处罚措施强制执行,对于分红不到位的情况,股东还可以进行诉讼。
三、中小企业上市的经典案例――苏宁电器
提起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投资者首先想到的是上市的企业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很多企业在上市之后,借助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平台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苏宁电器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苏宁电器是一家创办于1990年,且只有10万元起步资金的中小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后,企业遇到了融资的瓶颈。中小板的推出,则为苏宁电器招募社会公众资本、实现资本积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融资平台。苏宁电器通过中小板首发融资3.946亿元,于2004年7月21日在中小板上市,2006年5月再融资12亿元,两次融资资金的及时到位,使苏宁电器得以在全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当年苏宁电器在中小板上市时,总股本为9316万股,流通股份只有25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32.7元计算,总市值只有30亿元左右。经过5年的发展,截至2009年11月,苏宁电器总股本增至44.86亿股,,增长45倍,总市值达800多亿元,增长27倍,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00多个城市拥有900多家连锁店,8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售后网点,经营面积500万平米,员工12万名,年销售规模突破1000亿元,品牌价值455.38亿元,蝉联中国商业连锁第一品牌。苏宁电器只是整个中小板市场的一个缩影,很多中小企业在上市后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处在中小板业绩前五位的还有新和成、金风科技、露天煤业、九阳股份,这些企业都保持着良好的经营业绩。
但是,也应看到中小板市场的另一番景象,在严峻外部环境和经营不善的共同作用下,开板短短5年时间内,中小板目前已经产生3家ST公司,分别为ST琼花、*ST张铜、ST钛白,其中,*ST张铜和ST钛白是在上市不足三年之时便戴上ST帽子。中小企业在决定是否上市之前,一定要权衡利弊,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带来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正如文中所提到的,中小企业上市有优势同时还有很多限制条件,这一些在决策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马静婷,柳丽婷.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现代经济.2008(12)
[2]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简报[J].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