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对策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防治效果较差,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果农注意,使果园少生病虫,丰产创收。
1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果农才发现,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1]。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例如炭疽病和果实食心虫类害虫等,发现危害后已经没有办法,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控制病虫不再蔓延。二是不管有无病虫隔一段时间用1次药。有的果农一年盲目喷洒农药十几次,用药无针对性,生产出来的仍为病虫果。三是治疗后病菌看不到即不再喷药。2009年春,在鲁山县巨峰葡萄基地,种植户发现即要开花的葡萄有霜霉病,便及时喷洒了农药;几天后,霜霉病的“白毛”消失了,果农以为控制住了病害,不再用药。一场小雨后,霜霉病感染果穗,尽管最后控制住了病害,但导致严重减产。按照病虫发生规律,抓住病虫发病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做法。
2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因此,要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2]。
3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4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2年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5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3]。
6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4]。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7 刘建敏.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园艺,():-.
曹涤环.冬季果树病虫害防治[J].湖南林业,():.
陈新宝,汪建锋.如何提高苹果树病虫害防治效果[J].西北园艺:果树,():-.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2
双柏县地处楚雄州南部,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高原立体气候突出,气候类型多样,境内最高海拔2 946 m,最低海拔556 m,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十分有利水稻、烤烟、茶叶、冬早蔬菜等粮经作物种植。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 333.3 hm2左右,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 333.3 hm2,经济作物面积8 000 hm2,粮食作物总产量6.5万t。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复杂自然地理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各种农作物病虫草害频繁发生危害,部分重大病虫害如小麦条锈病、玉米灰斑病、水稻稻飞虱等甚至威胁到粮食生产及农业安全。实践证明,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已成为现阶段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一种重要防治措施,其中以植保服务社为载体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从全县情况来看,通过农业部门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当前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建设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双柏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
近年来,县委、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绿色经济示范县建设步伐,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进程中,通过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扶持、规范运作”等有效措施,使全县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8年7月,在县农业局植保部门的牵头下,全县8个乡镇成立了8支农业有害生物专业化应急机防队,有队员100人,共配备背负式机动喷雾器60台,配备专业防护服60套;县级储备机动喷雾器60台,其中担架式机动液泵喷雾机1台,为全县重大病虫疫情应急封锁和扑灭控制提供了重要保障。2009年9月,在县烟草部门的牵头下,全县8个乡镇成立了9个植保服务社,有从业人员44人,占全县农户数的0.13%,拥有小型植保机械94台,其中背负式机动喷雾机79台,为现代烟草农业病虫害防治开创了科学有效的专业化服务模式。2011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病虫草鼠害面积33 133.3 hm2,组织防治面积49 533.3 hm2,占发生面积的149.5%,共挽回粮经损失3 233.1 t;开展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8 786.7 hm2,占防治面积的17.7%,其中: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4 786.7 hm2,占种植总面积的31.2%;经济作物烤烟统防统治面积4 000 hm2,占种植总面积的92.3%。
这些专业化防治组织紧紧依托种植烤烟、茶叶经济作物及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立足服务本地农业生产,走出了一条“专业化防治+服务社+社员和农户”的新路子,开创了一头连农户、一头接市场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经营服务模式。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病虫害防治管理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作物种植及管理、收获的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生产成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入相比,收益明显偏低,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户的承包土地撂荒闲置,举家外出打工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家庭困难、经济基础较差,种粮成本投入不足,疏于病虫害防治管理,病虫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农作物广种薄收或有种无收的情况突出,导致大多数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由于农户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无法开展服务。
2.2 统防统治组织化程度较低,病虫害防治效果差
全县粮经作物、大小春作物之间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烤烟、茶叶、冬早蔬菜等经济作物专业化防治的面积和组织程度远远高于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大春作物明显高于小春作物;目前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模式为主,由于农作物种植时间、种植品种及田地分布情况不同,农民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形式,难以实现大面积的连片统防统治作业,使病虫害防治时间不统一,防治不彻底;受利益驱使,部分农药经销商胡乱开单售药,甚至推销假冒伪劣农药,常误导农户多种类、大剂量配制使用农药。重复大量施药使病虫抗药性增强,造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过高,防治效果不理想,严重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增加了用药安全风险,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2.3 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组织专业化防治较为困难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力度加大,
转贴于
拓宽了农民的就业致富渠道,也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当前农村中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成为热潮,仅剩一些中老年人和妇女在家种粮,他们的科技意识普遍较低,缺乏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对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这种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比较缓慢,在组织他们进行病虫害统一防治时,大多采用老式喷雾器,施药器械陈旧,药液“跑、冒、滴、漏”现象突出,雾化效果差,农药吸收利用率不高,施药时不使用防护装备,安全防护意识较淡薄;农户施药后的农药包装袋、药瓶随处乱扔,未作统一回收处置,农药流失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2.4 专业化防治组织缺乏活力,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现有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人员少,规模小,底子薄,自有资金十分匮乏,仅靠入社会员的少量会费和牵头单位投入的一些固定资产来维持日常运转。从全县情况来看,虽然在固定场所挂起了牌子,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但实际运作和管理并不理想,有的对外开展业务几乎处于空白状况;由本文由收集整理于植保服务社的成员自身也从事家庭农业生产,在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其他农户需要防治服务时,无法集中时间和精力及时提供服务;有的植保服务社仅为社员提供器械,让社员自己找市场和服务对象,由于外部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内部缺乏必要的管理激励机制,植保服务社市场开拓和竞争力不强,社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低,植保服务社的便捷高效服务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其吸引力小、作业量少。
3 对策
2010年农业部决定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同时启动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主要农作物、重点地区、重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面覆盖。云南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覆盖全省的病虫害监测预报网,建设120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队伍。这些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双柏县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握机遇,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集约项目、整合力量、优化技术、创新服务、规范管理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引导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工作,努力提升全县病虫害防治的质量和水平。
3.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和增加政府投入是启动植保专业化防治支持农业服务业的关键,因此县、乡都要高度重视植保专业化防治工作,要认真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好适宜当地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规划,落实好重大病虫害属地管理责任制;要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负责部门间协调、资金和物资整合调备、实施方案制定、项目检查、资料汇总、信息上报等工作;形成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抓、分管领导坐阵协调具体抓、植保部门深入一线全力抓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的指导、管理和培训,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1];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和植保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补贴等专项经费,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给予农药、防治器械、活动场地、技术培训、雇工及劳动保护用品支出等费用补贴,稳步推进全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3.2 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整合生产要素,夯实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要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将农户零星分散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管理,建设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村土地、种植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经营大户,协助和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与他们建立良好合作共赢关系,开展对农作物整个生长季节的全程承包统防统治,通过优质服务展示专业化防治的作用和效果,实现最大程度降低病虫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增加农业效益的目的,为深入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奠定坚实基础[2]。
3.3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防治形式,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拓宽劳务信息服务渠道,采取合作制、合同制、股份制、会员制等方式,多渠道探索建立形式多样、服务周到、符合现阶段农村实际的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逐步代替千家万户参与的费时、费力、低效的传统防治方式;要建立健全专业化防治的收费标准、服务方式、机器管护、用药规范等管理制度,可
转贴于
以通过提供防治技术+防治药物+机动喷雾器“三结合”或+专业防治人员“四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通过收取合理的服务费,引导它们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人才、技术、装备优势,打破地域界限,积极拓展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可从单一的粮食作物向烤烟、茶叶、蔬菜、葡萄、水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发展,服务方向可由单一的生产中期提供劳务服务型向科技培训、信息咨询、物资配送、器械维修等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发展,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后劲[3]。
3.4 举办统防统治样板,开展绩效评价,推动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要结合粮食增产工程、高产创建示范、优势作物标准园区和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大力举办水稻、玉米、小麦、蚕豆及烤烟、茶叶、冬早蔬菜等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样板;要选择在病虫害常发和重发区及专业化防治工作基础较好,农民对农业依赖程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乡镇,以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和地区为突破口,建设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在重大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发动,召开防控动员会和现场会,将示范区建成各级领导病虫防控的指挥田、植保新技术的展示田、农民群众病虫防控知识的教育田;要适时组织相关部门代表、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开展现场观摩活动,集中展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效果;要组织制订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认定标准,按照规范的病虫危害损失率测定统计方法,全面评估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的实施成效;要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评价、药害鉴定和纠纷仲裁机制,及时解决专业化防治中出现的问题。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3
摘要介绍了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药减量使用;农资市场;现状;影响;对策;江苏泗阳
2009年初,江苏省植物保护站紧紧围绕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以农药减量使用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制定了2009年淮河流域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方案,提出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量化具体的总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淮河流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市及所辖部分县)2009年化学农药使用总量比2008年降低3%以上;使用农药的品种进一步优化,生物农药应用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面积增加30%;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一年来,泗阳县紧紧围绕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在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年终调查总结时却发现,在稻麦主要病虫草害都明显轻于2008年的情况下,泗阳县2009年化学农药使用量与2008年相比却没有显著下降,经调查分析,认为这与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有很大关系,现分析如下。
1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开展情况
1.1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做好系统调查与大面积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正确指导大面积病虫害防治是科学准确用药、减少防治次数的前提。2009年,泗阳县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要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共计病虫情报31期,准确率在95%以上;在重点监测泗阳县连续大发生病虫(小麦纹枯病、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粗缩病等)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近2年有上升趋势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在病虫害防治适期内,能积极利用媒体、宣传车、散发资料等手段向广大农户普及防治技术,保证以最少的防治次数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09年泗阳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各项综合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农业防治方面,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区,大力推广抗病性强的粳稻品种;在玉米粗缩病防治上,积极选用抗病品种、科学调整播期,十分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物理防治方面,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倡灯光诱杀害虫;在众兴镇、王集镇、李口镇等地的水稻旱育秧田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无纺布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播条纹叶枯病。生物防治方面,大力宣传、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甲维盐、井冈霉素、井腊芽等生物农药,使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超过6.67万公顷次,占应用面积近20%。在超高效农药方面,积极示范推广近年来新筛选出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总量及对农田的有机助剂排放量。
1.3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2009年,泗阳县在运南片的李口镇凌孟村、运北片的张家圩镇树强村及泗阳棉花原种场三庄分场建设了3个各66.67hm2左右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田;并新增注册专业化防治组织11个,积极有效地开展了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
2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
2.1从业人员
据泗阳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泗阳县注册登记的农资经营户为226户,其中以批发为主的批零兼营大户近20户,从业人员近600人;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检查记录表明,除上述有证经营户外,全县尚有400个左右农资无证经营户,从业人员在800名左右。根据调查统计,从业人员中,具有基本农药知识的退休农业技术人员、机构改革中落聘的农业技术人员及县乡两级农业部门实体技术人员计130人左右,占总从业人员1 400名的比例仅有9.3%,其余从业人员均未接受过农业知识教育与培训,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连农药标签也不能完全看明白,从业前的职业可谓五花八门。从业的知识资本只有2个方面,一是从事农业生产所积累的农业知识(还可能是落后、偏颇甚至是错误的经验),二是农药厂家传授的产品知识(不乏超效果、超范围的夸大之词),于是在农药销售过程中,经常因为不能准确识别病虫害而以增加用药品种、数量为手段来保证防效,从而加大了化学农药使用数量;有时因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防治效果,需要进行第2次用药,从而增加了化学农药使用次数。
2.2经营手段
由于缺乏必要的农药知识,众多农资经营户根本无法对所经营的农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也就无从了解各种农药在本地气候、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下的科学使用方法。他们的宣传手段主要依赖农药厂家的电视广告而不是本地的生产实际;他们的销售手段主要依赖地缘性的亲情关系而不是对症下药。有时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误导农民用药,如2009年的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尽管其发生程度明显轻于2008年,但由于泗阳县前几年的连续大发生,广大农民对这2种害虫关注有加,一些农资经营户就利用农户的这种心理,妄称2009年2种害虫仍为大发生,误导农民多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成为泗阳县2009年未能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的一大因素。对于生物农药、超高效新农药,由于前期推广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再加上利润问题,他们更是很少愿意推广应用。
2.3经营目的
除县、乡2级农业技术部门的经营实体多以技物结合、服务农民为宗旨外,多数农资经营户一般是将农资经营当成纯粹的商业行为,忽略了农药与其他商品的区别,仍然以多销多利为主要目的,从而经常出现农药销售过程中的“三多”现象,即:多种、多量、多次[2]。在除草时不论草相、在防病时不论程度、在治虫时不论密度,甚至在无草无病无虫或不达防治标准时也误导用药,而且是一配多种、一种多量、多次用药,不仅增加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导致药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调查过程中曾发现这样的事例:某乡镇一个较有影响的农资经营户,在农民旱育秧田二叶一心期前后开始大面积黄化时,2次使用杀菌剂不见效果后才实施除碱解决问题,当究其原因时,这个目前租用镇农技站门店经营、接受过全日制农业学校教育、从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现落聘)、与笔者相识的农资经营者借口说只有这样其手里积压的杀菌剂才可以处理掉,可见,目前许多农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无视农资经营为民服务的宗旨。
3对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委[2009]51号《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配方肥、主推农药推介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主推农药的推荐工作,选好一批对环境安全、防效良好、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高效(超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坚决取缔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违规经营的农资经营户给予必要的处罚。二是加强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管理,一要提高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对其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进行严格考核,对于那些缺少基本的农药知识与为农服务思想的人员,坚决予以清查清退。二是要求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农药新知识、新品种及农作物病虫草害知识,了解国家与地方对农药生产与使用的新要求、新目标,掌握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实用信息和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的基本知识[3]。三是提高农资经营执法力度,改进农资经营执法方法,除工商行政管理、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检查经营资质与产品质量外,增加植保人员检查用药时间、药种及剂量[4]。对经常出现“三多”现象甚至产生药害的农资经营户给予必要的处罚直至取缔。
4参考文献
[1] 武雪燕.浅变规范农资市场势在必行[J].现代农村科技,2009(21):62.
[2] 刘必成.关于加大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调研[J].决策探索,2009(20):44.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4
关键词:果树管理,误区,建议
在果树生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果农在对果树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对管理上的几个误区进行总结,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不重视果树整形修剪
有些果农不能按照要求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主枝开张角度太小,个别的甚至不拉枝开张角度反而将主枝拉向中心干,致使树体抱合;不重视培养侧枝及结果枝组,树体枝量较少;不进行夏季修剪。这种现象,在对日本梨的管理中尤为突出。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可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均衡树势,维持树势健壮,使果树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果实的质量和减少病虫害,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管理的难度。
二、不重视疏花疏果
实际生产中,很多果农不愿意进行疏花疏果,总认为多留果产量高,导致落果严重,造成养分无效消耗。另一方面,即使留下的果实数量多,但个头小,出售价格低,收益也并不好。不进行疏花疏果,还容易造成果树产生大小年和发生病虫害。因此,要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疏花应在蕾期进行,可结合采集授粉所需的花同时进行,留花量应为适宜负载量的120%~130%。疏果在落花后1周开始,宜早不宜迟,落花后1个月内完成。若按距离留果,20~25cm留1个果,留单果。强树强枝多留,可适当留双果;弱树弱枝少留,大年树可适当多留,小年树适当少留。
三、病虫害防治存在不足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果树取得优质高产的根本性保证,但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果农由于在病虫害防治时存在一些误区,使防治效果较差,甚至生产出高残留果品。现将这些误区总结如下,希望引起果农注意,使果园少生病虫,丰产创收。
(一)重视表面,忽视规范防治
果农在果园管理时,一是不见病虫害不用药,见了病虫害乱用药。每种病虫发生都有一定规律,病虫发生的前期预防和保护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最实际、最省钱、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这个时期病虫发生不明显,果农难以发现;等到了病虫害已经严重发生或普遍发生时,果农才发现,便多次大量混和使用农药。这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污染了果品,甚至导致一些病虫害无法治疗。
(二)药不对症,喷洒部位不准
由于果农缺乏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在病虫害防治时,一是不知道发生了何种病虫,把霜霉病当作白粉病,把生理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性病害,甚至把白绒蚧看作白粉病来治疗。二是不知用何种药有效,该用保护杀菌剂时却用治疗杀菌剂,该用内吸杀虫剂时却用胃毒性杀虫剂,该用杀菌剂时却用微量元素,防食心虫的药剂不能杀虫卵。药不对症,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效果不好。三是不能针对有效部位用药。防治食心虫未喷到果凹处和对过的地方,防治红蜘蛛时,未喷到叶背等。因此,要认清病虫,对症用药,针对有效部位用药。
(三)混配农药不当
农药混配既要考虑酸碱性,又要考虑离子间反应,更要考虑各类药剂成分及比例,如保护性杀菌剂与治疗杀菌剂合理搭配、菊酯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合理搭配,杀菌剂与杀虫剂合理搭配,微肥类与杀虫剂、杀菌剂合理搭配等,既能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力、财力,又能够增效。但在生产中,有的果农害担心药剂质量有问题,防效不佳,就将多种农药混在一起喷洒;有的果农发现病虫发生严重,将十几种药剂混在一起乱喷。混配农药不当不仅浪费资金,防效无保证,而且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污染果面,降低果品质量。
(四)重视果部,不重视叶部;重视采前,不重视采后
因为种果树是为了收获果实得利,所以很多果农重视果穗,不重视叶片;采收前用药很到位,采收后就不再用药。其实,叶片和果实同样重要,保叶如保果,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全靠叶片来制造营养,叶片遭病虫危害,就制造不出营养,果实也就不能生长和发育,更生产不出优质高产的果品而获利;采果后叶片仍旧在制造营养,用于花芽分化、枝条老熟、根系生长和养分积累,为翌年丰产打基础,一旦采收后不加管理,叶片过早脱落,第2年发芽晚,叶片黄,枝条细,花絮小,坐果难,病虫害相对严重,难以丰产丰收。
(五)重视地上,不重视地下;重视药质量,忽视用药方法
果实是靠叶片来制造供给营养的,而叶片要靠根部吸收营养和水分。产量高低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取决于根系的数量和健壮程度,取决于根系的管理程度。因此,重视土壤管理,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可以增强树势,增加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生产中,虽然果农对农药质量更加重视,甚至要求购买进口农药,但却忽视了科学用药方式。对保护性杀菌剂和触杀性杀虫剂喷药不细致、不周到,喷不到药剂的地方病菌和虫子接触不到药剂,难以杀死。对渗透性药剂和内吸性药剂喷洒更随意,虽然有药剂进入叶片,但是喷不到的地方,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六)高毒农药、激素仍在应用
当前,不少果农没有完全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喷农药不慎重,甚至错误认为农药越毒越有效;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要求,控制农药残留。免费论文,误区。不少地方仍然一味依赖激素提高单果重,造成品质大降,风味丧失,价格大跌,最终果农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生产高端果品,必须要有无公害意识,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免费论文,误区。免费论文,误区。生产上以生物农药为主,优化栽培措施,避免使用激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免费论文,误区。
四、不重视果实采收后的秋季果园管理
多数果农在果实采收后不再进行果园管理,而是任其生长。免费论文,误区。有的果园在10月上中旬,大部分叶子就已脱落,有的甚至落完。根据果树的年周期生长规律,在秋季果实采收后,此时秋高气爽,光照、温度等气候条件都利于果树进行光合作用,利于花芽的形成,是树体进行养分积累的大好时期,因此应该认真地做好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一是施好基肥和叶面肥。秋施基肥,是全年施肥中最为主要的一次。一方面,施入的肥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腐熟,供果树冬眠前利用;另一方面,利于加强光合作用和增加树体贮藏营养物质,促进花芽发育充实,也能满足来年春季发芽、开花和新梢生长的需要。这一时期也正值根系进入了又一次生长高峰,根伤后容易愈合并能产生新根。施肥量应根据树的大小而定。结果期果树株施腐熟的农家肥150~200kg,混入过磷酸钙2.0~2.5kg,为了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可适量混入速效性氮肥。可采用放射沟状施肥或结合果园深翻进行全园施肥。喷施叶面肥可用0.3%~0.5%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每隔10~15d喷1次,落叶前停止。二是适当进行秋剪。对仍然没有停止生长的新梢进行摘心,以促进枝条成熟。还可疏除部分无用的徒长枝、过密枝及病虫枝,以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三是搞好病虫害的防治。继续喷药保护,防止果树过早落叶,延长叶片寿命,促进花芽形成和树体养分积累。
五、间作不合理
果农在果园间作中,不能留足营养面,且常把间作物种到树盘内;有的选用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作为间作物。因而影响了果树的通风透光,易产生病虫害,同时也与果树争夺养分。在果园的间作中,要选择低杆作物进行间作,如豆类、瓜类、花生、甘薯、菠菜、小青菜、大白菜、大蒜等。免费论文,误区。不能选用杆高根深的作物进行间作,要留足营养面,封行前应停止间作。这样既能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树林.果园采收后的管理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3):28.
[2]杨彩花.春季果园管理技术[J].北方园艺,2008(11):85.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5
1概况
2007~2009年,绍兴县农技推广总站每年在全县880hm2设施蔬菜基地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污技术,累计示范推广2640hm2。共采集土壤样本102个,测定土样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重金属含量、pH值共612项;开展施肥、施药试验55项;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640公顷次,示范推广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1.056万公顷次、物理防治技术1.32万公顷次、化学防治技术1.584万公顷次。
2工作措施
2.1编制方案
编制了绍兴县蔬菜肥药减量控污技术示范推广方案,拟定了示范推广内容、程序、主推技术、预期目的和保障措施。方案明确各基地化肥纯用量减少10%~15%,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农药用量减少5%~10%,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
2.2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选定绍兴县6个面积最大的设施施蔬菜基地为肥药减量控污技术示范推广基地,面积880hm2。采取县、镇(街)、业主三级共同出资的方法,大力兴建、完善基地的路、渠、电力、大棚、防虫网、微灌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夯实新技术示范推广的物质基础。在各基地配备了1名指导员和7名示范员,为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人力保证。
2.3调查施肥、施药状况
以连片菜地为单位,采集土壤样品102个,测定了每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重金属和pH值共612项,掌握了各蔬菜基地土壤元素的丰缺状况。抽样调查了基地85户菜农的施肥、施药状况,掌握了菜农各类蔬菜的施肥次数、施肥种类、单次施肥量和总施肥量,掌握了菜农农药施用种类、施用次数和总用量。
2.4开展施肥、施药试验
开展了20项菜农习惯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二因素二重复小区对比试验,对产品性状进行科学、定性、定量分析,得出不同蔬菜不同季节正确的施肥方法。先后引进23种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用量农药,对18种蔬菜作物的11类病虫害开展了35项精准施药试验,详细记录施药前、施药期和施药后的虫情变化情况。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5%氟虫腈悬浮剂等14只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的低毒农药,研制出17种精准施药方法。
2.5推广肥药减量控污技术
根据基地土壤元素的丰缺状况及各种蔬菜作物的需肥特性,制定了40余项不同地块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编制成《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下发给试验基地每一位菜农,组织他们科学施肥。定期、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会、生产现场会和技术交流会,向菜农培训、辅导蔬菜栽培基本知识、科学施肥技术和病虫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各基地的每一户菜农、每一个地块和每一季作物。
3技术措施
3.1施足基肥
按照“重在底肥、合理追肥、多用有机肥、控制氮肥、保持肥力平衡”的方法,根据测得的土壤元素的丰缺状况,针对性地施肥。叶类蔬菜,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60~75t/hm2,加施磷酸二铵450~600kg/hm2、硫酸钾450~600kg/hm2。茄果类蔬菜,定植前施优质农家肥75t/hm2、磷肥750kg/hm2。瓜类蔬菜,定植前深埋条施腐熟鸡、鸭粪30~45t/hm2或猪粪45t/hm2,加“中慈”牌蔬菜专用肥2400kg/hm2。有机肥经高温堆沤腐熟,杀死病菌、虫卵后施用。
3.2合理追肥
叶类蔬菜,前期和中期追施缓效肥料,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5t/hm2及草木灰750~1500kg/hm2或三元复合肥150kg/hm2;后期追施速效碳酸氢铵300~450kg/hm2或尿素150kg/hm2。茄果类蔬菜,第1穗果膨大后进行第1次追肥,追施纯氮270~300kg/hm2、磷肥225~240kg/hm2、钾肥240~255kg/hm2,第2、第3、第4穗果膨大后,再分期追肥,适当增加肥量;每次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瓜类蔬菜,齐苗后、摘心后施尿素75kg/hm2;中后期根据作物长势和生产需要,加强肥水管理,每7~10d,用“广丰”牌二氧化碳颗粒剂根外滴管叶面追肥。
3.3开展病虫害农业防治
各基地全面选种抗病抗虫强的优良品种。在播种前,采取温水烫种和药剂浸种、拌种对种子消毒,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实施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等不同类别蔬菜的轮作倒茬栽培,避免连作而引起的土传病害的发生。每一季蔬菜采收后,都将棚内的枯藤、残枝、落叶、落果和残留物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并采取高温闷棚杀灭病菌。
3.4开展病虫害物理防治
在各大棚四周架设防虫网,有效地隔离了菜青虫、小菜蛾、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大幅度降低了此类虫害的发生。根据基地的布局,每0.67~1.00hm2大棚安装了1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的成虫。在大棚内悬挂黄色捕虫板粘捕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悬挂蓝色捕虫板防治棕榈蓟马,降低害虫虫口基数。根据性诱剂不同诱芯的功能,在基地内依次放置性诱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芯每1333.33m2挂1个,小菜蛾性诱剂诱芯每666.67m2放5~6个性诱盆,批量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成虫,减少害虫机会,降低其产卵量,减轻防治压力。
3.5开展病虫害化学防治
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情况下,精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低用量农药,开展蔬菜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选用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6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选用1%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24%氰氟虫腙悬浮剂600倍液,或40%毒死蜱喷雾,防治斜纹夜蛾;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甲维盐乳油2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美洲斑潜蝇;选用10%烯啶虫胺1500倍液+8.5%吡丙醚·甲维盐(劲锋乳油)18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1000倍液,每桶药水再加杰效利等有机硅助剂1包喷雾,防治烟粉虱。
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范文6
关键词:宝鸡;核桃;问题;改进措施
宝鸡市渭滨区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四季分明、气候湿润,特别适合核桃生长发育。从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已大面积栽植核桃1173.3hm2,核桃已成为当地山区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但是在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其增收的效益。
1 存在的问题
1.1 核桃品种少,经济效益差
宝鸡市是核桃适生区,自古以来就有“陈仓核桃”、“陇洲核桃”等原生种,但由于品种少,一般也生长在山区,属零星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信息闭塞,科技跟不上,核桃品质无法提高,经济效益差。
1.2 实生品种多,亟待改良
到2011年底,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渭滨区核桃栽植面积已有1173.3hm2,但嫁接苗仅有123.3hm2,仅占总面积的11.6%。实生苗生长慢、结果迟、产量低,如果得不到改良,会极大制约核桃产业的发展。
1.3 面积大、管理粗,群众意识不到位
宝鸡市渭滨区的核桃种植,除一些散生木以外,基本上都种在山区的荒山、荒坡、道沿沟坎上,这种立地条件和栽培模式,造成管理粗放。
1.4 基础条件差,防病防灾能力不足
核桃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斑病、举肢蛾、长足蟓、云斑天牛等,山区果农缺乏科学管理,对病虫害任其发展,没有正确的防治措施,影响了核桃经济效益的增长。此外,对暖冬、早春霜冻等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也不足,也会造成核桃减产。
1.5 专业技术指导跟不上
在核桃栽植、管理等方面,对果农的宣传和培训不够,如核桃品种引进和改良、嫁接和修剪、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管理,这些关键技术果农没有普遍掌握,还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较少,也限制着核桃产业的发展。
1.6 群众文化素质低、科技意识差,影响培训效果
果农文化素质较低,制约着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及接受能力,培训效果不佳。在参加培训的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到了1/3。他们思想保守,科技意识不强,不能把新技术及时、准确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1.7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核桃虽然是宝鸡市的传统农产品,但发展相对滞后,政府重视不足,没有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缺乏科学合理地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力度不够。
2 改进的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转变观念
各级领导和广大果农应充分认识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切实改变观念和工作作风,建立市科研推广综合服务机构,以区林业站为龙头,各乡镇技术服务推广为依托,以村级核桃协会为纽带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各级领导,转变部分农民种核桃不如打工、做生意来钱快的观念。
2.2 完善政策,加大宣传,增加投入
配合《渭滨区退耕还林总体规划》、《渭滨区三北四期工程规划》、宝鸡市政府林业局《2009-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文件,采取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动。给广大果农算好收支对比账,树立“山当田种,树当粮务”的科学经营核桃新理念,引导新型农民回乡创业,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子,让核桃产业真正为林农增收致富。同时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对栽植核桃等干杂果的果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补贴。
2.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制定完善全区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坚持零星种植和集中连片建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在气候、土壤等自然立地条件优势地方,支持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连片种植,也鼓励林农在房前屋后、沟畔崖边零星种植,以巩固并扩大核桃种植面积。
2.4 整合技术力量,培养专业人才
科学技术是核桃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良性、健康的核桃产业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一是以区林业管理站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快速掌握核桃的选苗、育苗、栽植、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知识,做好为林农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准备。二是聘请相关专家、教授和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土专家,合理选编培训教材,注重实用性、专业性、科学性与通俗性。要少理论、多实例,图文并茂、突出特色。也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农户在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回答。从林农的需求出发,切实日常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着重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培育核桃产业科技示范大户,发动他们为本地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的作用。
2.5 实现良种品种化栽培
从2002年开始,渭滨区成立了中心苗圃,自繁自育核桃苗木,先后引进优良品种如香玲、鲁光、辽核、西扶、中林、西林、新疆薄皮等。但还没有选择适宜栽培良种、栽培模式。要尽快挑选适宜品种,建立良种采穗圃,自繁自育供应优质苗木,并可适当外省外县购进优良树种、优良芽种,实现核桃良种品种化栽培。
2.6 推进规模化经营,培植大户带动
抓住当前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撂荒地多的机遇,鼓励和培植大户采取租赁和入股的形式,推进核桃种植规模化经营,扶持大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
2.7 运用市场机制,搭建农户与市场对接的桥梁